The study of a kind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middle construction

88 343 0
The study of a kind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middle construction

Đang tải... (xem toàn văn)

Tài liệu hạn chế xem trước, để xem đầy đủ mời bạn chọn Tải xuống

Thông tin tài liệu

现代汉语 “ NP( 受 事 ) +状 +V” 中动句式研究 The Study of a Kind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Middle Construction: “NP(Patient)+(ADV)+V” 刘 迪 Liu Di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硕士学位论文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RTS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11 现代汉语 “ NP( 受 事 ) +状 +V” 中动句式研究 The Study of a Kind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Middle Construction: “NP(Patient)+(ADV)+V” 刘 迪 LIU DI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双学位硕士(研究)毕业论文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OUBLE DEGREE M.A BY RESEARCH IN CHINESE LANGUAG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US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PKU Acknowledgement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heartfelt gratitude to my supervisor from Peking University, Professor Shen Yang (沈阳教授) for his invaluable guidance and insightful supervision throughout my three years of study I would also like to thank my supervisor at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 Professor Peng Rui( 彭睿教授), for his instructive teachings and helpful advice when I spent my one semester at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in 2009 and also for his patience in replying my emails ever since I came back to PKU My sincerest thank goes to Peking University, for awarding me the research scholarship during my M A study I would also like to dedicate my deepest gratitude to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from NUS and PKU for accepting my application for this double M A research programmer Many thanks also to many other teachers from both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and Peking University, for their encouragements, perceptive remarks and suggestions in relation to the writing of this thesis Not forgetting my dearest family and friends who have given me unconditional support and care which made the completion of this thesis possible My special thanks go to my good friend, Yang Lu, Li Xueying Lee Han and Tao Lexin for their kind and useful help I also owe a great debt of thanks to all my friends at both universities, for their constant concerns and moral support 摘要 关于汉语中的中动句研究历来争议很大。汉语中动句的界定标准、句式的 生成以及句中各成分之间的相容性都是中动句研究的热点。从目前的研究来看, 对于汉语中动句的研究多集中在“NP(受事)+V起来+(状)+AP/VP”句式的 讨论上,前人对于这类句式进行了较多的描写分析,但多是对于英语中动句研 究的借鉴和照搬,并没有针对汉语中动句的特点展开讨论,因而,我们认为上 述这类句式是汉语中动句式中的一种,汉语中动句的界定标准、语义特点以及 生成过程都是有待研究的。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将重点研究“NP(受事)+ (状)+ V”这类中 动句式,并从汉语中动句的判断标准入手重新看待汉语中动句的结构特点和构 句特点,进一步对其进行语义分析,并推断其句式的生成过程。我们相信,汉 语中动句不是孤立形成的,即使不能从形态标记的角度直接把握这类句式的生 成过程,但也能够通过某些词汇标记或者结构之间句法语义上的统一性来做出 判断和推理。对于这类句式的考察不仅能够重新审视汉语中动句式,而且能为 汉语中动句的标准有一个全新的界定和认识,深化汉语自身句法的特点;同时, 从类型学的角度来看,对于人类语言的普遍性也提供了一定的佐证。 本文分为六个部分,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如下: 引言部分意在通过句式的比较提出本文研究的四大问题:汉语中动句结构 的界定及判断标准;汉语中动句的层次构造及个成分的性质特点;汉语中动句 的语义特点;汉语中动句的句法特征及生成机制。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也对本 文的研究理论框架和语料来源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第一章主要介绍前人对于汉语中动句的研究成果,对于前人的研究,我们 主要关注英语中动句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汉语研究中“V起来”句式、“给VP” 结构以及“难易结构”的研究文献。因此,本文的综述主要从这三类句式与中 动结构的关系展开。本文的研究对这三类句式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并着重分析了这三类句式作为汉语中动句的共性,并进一步提出了汉语中动句 的标准以及中动句的结构,为进一步研究“NP(受事)+ 状+ V”这类典型的汉 语中动句式做好铺垫。 第二章主要分析了“NP(受事)+状+V“作为典型的汉语中动句式的原因, 并将这类句式按照句式组成的成分和句式变换的结果进行了分类,为下面进一 步分析这类句式的层次构造、语义特点及生成机制打下基础。 第三章主要分析了“NP(受事)+ 状+ V”这类中动句的构句成分,即层次 构造,并进一步分析了各构句成分的特点。着重分析了汉语中动词产生的原因。 并进一步分析出汉语中动句在构成上的共性。 第四章分析了中动句“NP(受事)+ 状+ V”的语义特点,在上一章构句成 分的基础上,分析个成分语义指向,从而进一步分析整个中动句的语义特点, 分析出汉语中动句在语义上的共性。 第五章主要解决中动句“NP(受事)+ 状+ V”的句法生成问题,通过分析 中动词V的论元结构、论元降格和移位等句法属性展开讨论,力争在现有生成语 法框架内阐明这一类句式是生成过程。 第六章是全文的总结。 关键词:中动结构 VP壳理论 评价性 非事件性 生成机制 The Study of a Kind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Middle Construction: “NP(Patient)+(ADV)+V” Liu Di(Chinese Linguistics) Directed by Professor Shen Yang(Peking University) and Professor Peng Rui(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Abstract Middle construction in modern Chinese has always been a controversial topic Though researchers made lots of discussion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 : the grammatical features of middle construction, the standards of definating the middle construction and the composition and toletation to each other,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questions not to solve well or need to research deeply Viewed from the present studies, it is hard to make a breakthrongh if we keep studying middle construction as this kind of sentence, which is “NP(patient) +V-qilai +(ADV) +AP/VP”。For traditional linguists, descriptive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are important to find the difference an similaritiesis of middle construc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nd it is much more important to find the features of Chinese middle construction Thus, this thesis will discuss what is typical case of Chinese middle construction and the defination, the semantic and syntax features Based on the previous study, this thesis will analysis the Chinese middle construction, which means this kind of sentences: “NP(patient)+ADV+V” Several impprtant constructions in modern Chinese are not isolated to each other, even if they not have more phological makers to indicate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Sometimes, relations can be found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on the lexical makers or the consistency of syntax and semantics among the structure The goal of this thesis is to make a deep anaylsis on Chinese middle construction (including the grammatical features, the semantic features and the defination of typical middle construction) This thesis comprises six parts: The beginning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which leads to four major issues: the defination and structure rule of Chinese middle construction; the feature of compositions in middle construction; the semantic features and the generated rules of middle construction Chapter one is the introduction of research background The review discusses mainly in two fields: one is English middle construction (including the defination, the semantics and grammatical features); the other is Chinese middle construction (including three kinds of strctures: V-qilai, Gei-VP and Nan/Yi Structure ) Chapter two explore the defination and the standards of Chinese middle construction, which is “NP(patient)+ADV+V” In this chapter, the classification of Chinese middle construction also be discussed Chapter three dicusses the compositions of “NP(patient)+ADV+V” and the features of NP, ADV and Verb in the middle construction Chapter four deals with dicusses the semantic features of “NP(patient)+ADV+V”, which provides strong evidence that there are some common features that in middle construction Chapter five deals with two problems, including the grammatical feathers and the generated rules of each kinds of middle construction Chapter six is the conclusion and summarization Key words: middle construction, VP shell Theory, evaluation, non-incidental, genetation rules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序论…………………………………………………………………………… 11 0.1 问题的提出………………………………………………………………… .11 0.2 本文理论框架……………………………………………………………… .11 0.3 本文的语料来源…………………………………………………………… .12 第一章 中动句的研究现状…………………………………………………………13 1.1 英语中动结构的相关研究………………………………………………… .13 1.1.1 英语中动结构的界定及判定标准……………………………………………13 1.1.2 英语中动结构的语义特点……………………………………………………15 1.1.3 英语中动结构的生成机制……………………………………………………19 1.2 汉语中动句的相关研究……………………………………………………… 24 1.2.1 “V起来”句………………………………………………………………….25 1.2.2 “给VP”结构…………………………………………………………………33 1.2.3 “难易”句……………………………………………………………………35 第二章 汉语“NP(受事)+状+V”中动句式的界定……………………………39 2.1 “NP(受事)+状+V”中动句式的判定标准………………………………… 39 2.2“NP(受事)+状+V”中动句式的分类………………………………………… 42 第三章 “NP(受事)+ 状 +V” 中动句式的层次构造……………………………48 3.1 句式中动词的性质…………………………………………………………… 48 3.2 句式中状语的性质…………………………………………………………… 53 3.3 句式中主语NP的性质………………………………………………………….60 第四章 “NP(受事)+ 状 +V” 中动句式的语义特点………………………….62 4.1 中动句[+评价性]和[+情态性]的语义特征……………………………………62 4.2 中动句[-事件性]和[+状态性]的语义特征…………………………………….64 4.3 中动句具有通指性的语义特征……………………………………………… 65 第五章 “NP(受事)+ 状 +V” 中动句式的句法特征及生成机制………….68 5.1 相关的研究…………………………………………………………………… 68 5.2 中动句的句法特征……………………………………………………………69 5.2.1 隐含施事…………………………………………………………………….69 5.2.2 施受不对称的形式特征…………………………………………………….71 5.3 中动句的生成机制及制约条件………………………………………………74 第六章 总结……………………………………………………………………….80 参考文献……………………………………………………………………………82 10 5.2.2 施受不对称的形式特征 本文研究的中动句基本结构为“NP(受事)+状 +V”。其中“NP”一般是 “V”的深层宾语,即受事;“V”一般为及物动词,其受事就是作主语的句首 名词,施事经常不能出现在句中,表现出施受不对称的特征。例如: (160)a.这种方法可取。 b.这个网站值得上。 c.这个姑娘耐看。 这些句子的主语“这种方法”、“这个姑娘”分别是“取”和“看”的宾语, 在语义上则是受事;“这个网站”则是处所;“这支笔”是工具。另外,这些句 子以及我们上面所列的句子主语有定的或专指的。张伯江(2002)认为,“至少 有两个因素是跟句子的施事选用相关的:一是说话人的视点(viewpoint)„„视 点反映的是叙述人观察事件的基本立场„„”中动句中说话人的视点不在中动词 的这一动作的执行者,即不在动作的施事,句子的视点是描写事物“NP”的某 些性质特征,这些特征通过某些动作的的执行而体现出来,但这些动作无论是谁 执行,其结果都一样,事物的特征不变,也就是说,施事的出现与否都不会影响 对事物“NP”性质的判断,所以施事就无法成为句子的视点,也就成了一个可 有可无的语用多余成分。 邢福义先生( 2003)指出, 汉语语法重于意而简于形, 在语言运用中, 人 们在句法形式的选用上趋向简化, 使句式呈现出趋简性的特点。趋简形式的选 用和形成深刻地反映了汉人的语用观。语法结构的形式特点受语用的管控。中动 句的施事不出现就是语用管控的结果。句子中是否出现施事是由以下两点决定的 (张伯江2002): 一是说话人的视点( v iewpo int)视点反映的是叙述人观察事件 的基本立场( 张伯江,2006)。中动句中说话人的视点不在V这一动作的执行者, 即不在动作的施事, 句子的视点是描写事物NP的某些性质特征, 这些特征通 过某些动作的执行而体现出来, 但这些动作无论是谁执行, 其结果都一样, 事 物的特征不变, 也就是说, 施事的出现与否都不会影响对事物 NP性质的判断, 74 所以施事就无法成为句子的视点, 也就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语用多余成分。有 时 V 前也出现施事成分, 但一般都是人们、人等泛指性词语, 很明显这些施 事不能成为说话人的视点, 仅相当于一个形式主语, 它们的出现与否不会影响 句意的表达。如果有某种特殊的语用需求, 施事的出现会改变对事物性质的判 断, 那么施事就不再是语用多余成分, 而成了语用必有成分, 此时 V 前就 可以而且一般必须出现施事, 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有比较意义的句子中。 事件是属于客观现实层面的概念,客观现实层面的时间转化为语言表达时, 往往构成一个以动词为核心的语义网络,因此从构成语义网络的各个语义成分之 间的关系看,语义网络又是一种动核结构。在语言层面上,事件的类型通常由动 词的类型表现出来,不同的动词组成的动核结构反映了不同的事件,因此,客观 现实层面的事件和语义层面的动核结构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一般来说, 语义层面上的一个动核结构通常就表达客观现实层面上的一个客观事件,体现到 句子上面,通常一个事件在语义层面就投射为一个动核结构,并以这个动核结构 为基础构成一个句子。然而汉语中存在着人量的有多事件/多动核结构构成的句 子,这样的句子就是由一个复杂的语义网络构成的。现代汉语中动句一般包含了 两个动核结构,如“这种车很好开”这个句子就包含了两个动核结构: A.开车 B.车很好开 这里我们要说明的有两点:第一,B中的“好”很显然是个形容词,为什么 也把它归为一个动核结构?如果把动词按照事件类型进行分类,首先可以分为状 态动词和非状态的行为动词。状态动词又可以分为静止和动力两种状态,静止状 态中有一种表示性状的动词,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形容词。这类动词构成的事件通 常用来说明某个主事所具有的某种性质或所处的某种状态。如上面的“这种车子 很好开”中,“好开”说明的是“车子”所具有的一种性质,所以它理所当然也 是一个动核结构.第二,在这个语义网络中,引出的是一个动核结构,它和其它 成分之间存在着依存关系。因为“好”是“开”感受到的结果。两个动核结构具 有密切的相关性,所以它们可以整合进一个语义网络里,构成一个合法的句子。 75 总之, 我们认为, 中动句之所以出现施受不对称是由语用需求决定的, 正 是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认为决定句法结构形式的不仅仅是语法规律, 语用也要 起一定的规约作用。 (161)a.这辆车很容易开。 b.某人开起来这辆车某人感到很容易。(主动句) c.这辆车被某人很容易地开起来。(被动句) (161a)表示的事件的理想性、复杂性等特点要求这个事件的基本构成应该包 括施事者, 即开两车的人 ;受事者,即开的对象——这辆车; 工具, 即接触 方向盘双手; 处所, 即开车的地点等。根据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 正常情况下, 驾驶这辆车这个时间必须通过人凭借一定的渠道在一定的场合来实现。 在现代语法理论中,有一个得到许多学者认同的观点:在句子中有一个成分是 核心,其他成分是依存于这个成分的。而在许多学者看来这个句子的核心就是动 词。根据依存语法。动词是句子的核心,动词支配了句子中的其他成分,其他成 分要么依存于动词,要么依存于动词直接支配的成分。在我们能够确定句子的核 心,同时能够准确定价每个核心的支配成分的前提下,这种思路对于分析核心句 的生成是值得尝试的。然而,这种基于配价的句子生成模式却也面临如下问题: 一是动词的配价研究主要针对动词支配的必有成分(动元)的;二是名词的价成分 很难确定;三是只有核心和价成分还远远不能保证构成一个自足的句子,哪怕是 一个核心旬。因此配价研究恐怕只能作为句子生成操作的一个子模块;四是就现 在的研究来看,大多数研究还是集中在简单句(一个动核结构构成的句子)的配价 研究上。而对于复杂句(几个动核结构合并构成的句子)的研究似乎还很不够。此 外,配价只是句子生成的一个方面,配价研究还仅仅停留在词汇层面上,句式的 构成涉及到整个句子的语用变化、语气等问题都是不能配价研究来解决的。 76 5.3中动句的生成机制及制约条件 Stroik 认为生成过程牵涉到两个关联操作,即域外论旨角色的降级 ( demotion) 与受事升级(promotion)(Stroik,1992)他认为中动词的逻辑主语在 句法上存在并具有句法作用,他的证据有两个,其一是中动句的语法主语中可出 现照应词语,能够约束照应词语的只能是空位成分: K&R 认为中动结构的生成经历了与被动结构类似的操作,但是二者毕竟是 两种不同的句式。Ackema 和Schoorlemmer (1995)认为,被动结构的逻辑主 语在句法上依然十分“活跃" (active) ,所以允许句中出现有施事状语、by 词组 或者目的分句.但是中动结构不允许它们出现,这说明中动词的逻辑主语在句法 上已经完全没有生气。逻辑主语同是受抑制却造成不同的结果。 这些看法都是针对英语中动结构的句法生成提出的,对于汉语中动句的生成 问题的研究而言,刘鑫民指出动核结构之间的关系有蕴含关系和非蕴含关系两 类。蕴含关系是指一个动核结构蕴含于另一个动核结构之中,它又可以进一步分 为关联关系和补位关系。关联关系是指在语义网络中,一个动核结构是另一个动 核结构中某一个语义成分支配的成分,它从属于另一个动核结构中的某一个语义 成分;补位关系是指一个动核结构直接充当另一个动核结构的动元或状元,像主 谓短语做宾语、动词短语做主语的句子都属于这种类型。非蕴含关系包括平行关 系和致使关系两种,其中平行关系的动核结构之间没有主动结构和次动结构之 分,在语义网络中,具有平等关系的动核结构中的动核是处在同一个层级上的, 它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然后”、“和”、“并且”、“因果”、“转折”等关 系;致使关系是指由于一个动核结构表示的事件的作用致使另一个动核结构表示 的事件产生。 (162)麦当劳的甜筒很好吃 “吃麦当劳的甜筒”这个动核结构在语义依存结构中被关系化为另一个动核 结构。“麦当劳的甜筒”的“好吃”这一性质由于“吃”这个动作的实施而得到 了凸显。由此我们可以判定,“吃麦当劳的甜筒”这一动核结构在整个语义网络 77 中是从属于。“麦当劳的甜筒很好吃”这一动核结构的,因此“吃”也只能作为 核心项“好”的修饰、限定成分。殷树林(2006)曾指出,如“这个道理让人难懂。” 中的“让人难懂”是一个递系结构,拿掉“让人”并不影响句义。证明两个动核 结构之间是致使关系。 当一个句子包含两个动核结构时,其中的动核必须进行合并和关系化,所以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中动句中的动核结构是如何进行语义合并和联结而形成一个 句子的语义结构的。蕴含关系的动核结构合并时,往往采取“嵌入式”(刘鑫民, 2004)。 “嵌入式”又有两种情况:一是,当次动核结构和主动核结构中的语 义成分具有关联关系时,次动核结构通过关系化系联于主动核支配的动元或者状 元。充当状元或者动元、状元的附加成分。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动核结构以这种 方式合并时往往造成语义成分的兼格。这一点正好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二是, 当次动核结构和主动核结构中的语义成分是补位关系时,次动核结构将经过动元 化或者状元化直接成为主动核结构的动元,并根据它充当的动元或者状元的配位 方式配位。实际上,被合并以后的次动核结构并不是按照其充当的动元的配位方 式直接配位的,而是在语序上有所变化。非蕴含结构中具有致使关系的两个动核 结构如果不是处在同一个等级上,而是有主次之分,那么我们往往是将次动核结 构系联于主动核结构中,成为一个降级动核结构。这种合并方式叫“降级系联式”。 但是,这只是我们说的一般情况,也有例外存在,如本文将要讨论的是三类不同 的中动句式。下面各举一例如下: (163)a.小孩子特别好蒙。 b.牛筋鞋底非常耐磨。 c.真丝衣服必须手洗 我们在第二章将中动句分成了三类,把(Ⅰ)类和(ⅡA)类中动句统称为 A类中动句,如(163a)把(ⅡB)类统称为B类中动句,如(163b);把(Ⅲ) 类中动句成为C类中动句,如(163c)。下面,进一步分析这三类中动句的生成 机制。 78 A类中动句的生成是典型的中动结构的生成,具体生成过程如下图所示,使 役轻动词v‟使得VP壳内下层动词发生移位,并入v‟来核查其特征,同时VP壳内 的主语NP为获得格必须移位到大主语的位置,即DP的位置;句中存在一个隐含 的NP,即出现在VP下面主语位置上的PRO,是句中动词v的施事。但是由于v已 经赋格给了主语NP,即出现在DP位置的NP,施事NP无法从结构中获得格,因 此不能出现在句中,只能以隐含的方式出现。最终出现在句法主语位置上的NP “这种方法”被指派受事的题元角色。 (164) IP DP I I VP PRO v‟ v„ v VP O NP V‟ ADV 取 这种方法 79 可以 V t B类中动句有一个共性,就是状语的动词成分都能够表示一个动结式的语 义,如:“耐得住“禁得住”“扛得住”等,因此,这个状语成分表示的是中动 词V对宾语NP做某种行为的结果,因为宾语的NP上升到了主语的位置,因此句 子的语义就由表示V的结果变为表示受事NP的属性。我们可以把这类句式看作是 施事NP在句子表达状态化和非事件化的过程中,隐含后,导致动词的深层宾语 提升至大主语位置,从而使得v提升至VP壳下动词位置,来给提升的受事NP赋格。 其生成过程可以总结为如下的变化: (165)a.(地面)磨轮胎。 b 轮胎耐得住(地面)磨。 c 轮胎耐磨。 (166)a.(他)坐椅子。 b.椅子扛得住(他)坐。 c.椅子扛坐。 (167)a.(某人)穿劳动布衣服。 b.劳动布衣服禁得住(某人)穿。 c.劳动布衣服禁穿。 80 其生成模式如下: (168) IP DP I I VP PRO v‟ v„ v VP O NP V‟ ADV 磨 轮胎 V 耐(得住) t C类中动句中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当充当名词的状语前加入一个介词 时,句式的变化就会合法。因此,C类句式的生成过程中出现了介词的脱落。而 当介词脱落后,其后的名词就有前面的副词赋格,并一同充当状语修饰动词。其 生成模式如下: (169)a.洗真丝衣服。 →b.他洗真丝衣服。 →c.他用手洗真 丝衣服。 →d.他手洗真丝衣服。 81 →e.真丝衣服手洗。 (170) IP DP I I VP PRO v‟ v„ v VP O NP V‟ ADV 洗 真丝衣服 (用)手 V t 总得说来,汉语中动句的生成模式都可以归纳为上面的模式,尽管其结构和 句法组成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在生成模式上都能用VP壳理论得到合理的解 释。从而,也就实现了汉语中动句句式生成上的统一。 82 第六章 总结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NP(受事)+状+V”作为典型的汉语 中动句为研究对象,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我们不单单考察了这类句式,而是总结 了前人对于其他中动句的研究成果,总结其中的共性和不同,试图从句法语义等 多个层面对典型的汉语中动句“NP(受事)+状+V”进行考察。 第二章通过对汉语中动结构的总结和对比,从句法特征的角度得出了汉语中 动句的界定标准,包括三点: (1)主语NP必须是中动词的深层宾语,即在句法上处于受事位置,而非工 具等; (2)中动词V的施事隐含,不能以施事的句法位置出现在句中; (3)中动词V前必须有修饰成分,即充当状语的成分; 第三章进一步讨论了中动句式“NP(受事)+状+V”各成分的特点,首先, 中动词具有中间性的特征,并且其属性从行为性转变为状态性;再者,状语的语 义指向是指向中动词,并且与中动词一起指向受事NP,及句法主语NP,并且状 语成分是中动句中的必须成分,不能省略。第三,句首的主语NP具备通指性定 指、泛指等。 第四章总结分析了中动句“NP(受事)+状+V”的语义特点,中动句既具有 [+评价性]和[+情态性]的语义特征,又具有[-事件性]、[+状态性]的语义特征,这 些语义特点一部分来源于中动词的状态化和自主性,另一部分来源于状语成分的 描述状态、属性的特征。再者,汉语中动句具有[+通指性]的特征,一部分原因 是来源于主语NP的通指性,而当主语NP不再具有通指性的时候,句子的语义特 征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因此,中动句的通指性特征是本身的基本属性。 第五章进一步讨论了中动句式的句法特征及生成机制的问题,我们发现中动句具 有施事隐含和施受不对称的句法特征,在生成机制方面,我们尝试将分类的三种 中动句分别进行分析,最终发现,都可以用VP壳理论解释其生成过程。即使役 轻动词v‟使得VP壳内下层动词发生移位,并入v‟来核查其特征,同时VP壳内的 主语NP为获得格必须移位到大主语的位置,即DP的位置;句中存在一个隐含的 NP,即出现在VP下面主语位置上的PRO,是句中动词v的施事。但是由于v已经 赋格给了主语NP,即出现在DP位置的NP,施事NP无法从结构中获得格,因此 83 不能出现在句中,只能以隐含的方式出现。最终出现在句法主语位置上的NP被 指派受事的题元角色。 84 参考文献 奥田宽(2000)作为助动词的“容易”和“好”,《语法研究和探索(十)》, 商务印书馆; 白瑞雪(2003)英汉“中动词”的一些特征,http://www.lforums.com/html/11/551.htm 曹宏(2004a)论中动句的层次结构和语法关系,《语言教学与研究》第5期; 曹宏(2004b)中动句对动词形容词的选择限制及其理据,《语言科学》第3期; 曹宏(2004c)论中动句的句法构造特点,《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曹宏(2005)论中动句的语义表达特点,《中国语文》第3期; 曹逢甫、林丽卿(2001)横看成岭侧成峰—以汉语难字结构为例谈句法与构词之 间的关系,《现代中国语法研究》第2期; 陈立民(2006)论中动句的范围和结构——兼评曹宏的中动句研究,北大中文论 坛。http://www.pkucn.com/viewthead.php?action=printable&tid=168457 程星华,董晓云(2004)中间语态句隐性施事,上海大学学报,第5期; 戴曼纯(2001)中动结构的句法特征,《外语学刊》第4期; 董秀芳(2002)论句法结构的词汇化,《语言研究》第3期; 高兴刚(2000)空算子与中间结构,《现代外语》第2期; 何文忠(2005)中动结构的界定,《外语教学》第4期; 何文忠(2004)中动结构的认知阐释 [D],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何文忠(2007)中动句的构句条件,《外语教学》 韩景泉(2003)英语中间结构的生成,《外语教学与研究》第3期; 韩礼德(2000)《功能语法导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陆俭明(2004)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外 国语》第2期; 刘辰诞(2007)心理模型与语言表达式的生成——兼论作格结构和中动结构的形 成动因,《外语研究》第3期; 刘月华(1998)《趋向补语通释》,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马庆株(1992)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沈阳,Rint Sybesma(2006)结果补语小句分析和小句的内部结构,《华中科技 大学学报》第4期; 85 沈阳 司马翎(2010)句法结构标记“给”与动词结构的衍生关系,《中国语文》 第3期; 石定栩(1999)主题句研究,载徐烈炯编《共性与个性》,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 社。 宋国明(1997)《句法理论概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宋玉柱(1996)说“起来”及与之有关的一种句式,《现代汉语语法论集》,北 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宋玉柱(1992)关于“V起来+VP”结构,《语文月刊》第10期; 吴洁敏(1984)谈谈非谓语动词“起来”,《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王蓓蓓(2002)德英语中间结构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第4期; 邢福义(2001)说“句管论”,《方言》第1期; 邢福义、吴振国(2002)《语义学概论》,武汉:华中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徐盛桓(2002)语义数量特征与英语中动结构,《外语教学与研究》第6期; 徐杰(2001)“及物性”特征与相关的四类动词,《语言研究》第3期; 殷树林(2006a)“NP+(状)+V起来+AP”格式与英语中动句的比较,《语言 教学与研究》第1期; 殷树林(2006b)“NP(对象)+(状)+V+起来+AP”格式的句法构造,《语言 教学与研究》第2期; 杨素英(1999)从非宾格动词现象看语义与句法机构之间的关系,《当代语言学》 第1期; 余光武、司惠文(2005)英语中间机构句法致使生成研究,《现代外语》第1期; 余光武、司惠文(2008)汉语中间结构的界定——兼论“NP+v-起来+AP”句式 的分化,《语言研究》第1期; 张伯江(2006)施事角色的语用属性,《中国语文》第6期; 张今,姜玲(2005)英语句型的动态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张谊生(2006)“看起来”与“看上去”——兼论动趋式短语词汇化的机制与动 因,《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 86 Ackema, Peter and Maaike Schoorlemmer.(1994)The middle construction and the syntaxsemantics interface Lingua 93:59-90 Ackema, Peter and Maaike Schoorlemmer (1995) Middles and nonmovement Linguistic Inquiry26:173-197 Authier, J-M &L Reed (1996) On the Canadian French middle Linguistic Inquiry27:513-523 Chung Taegoo On English middle formation [J] Studies in generative grammar 1996, (6):281-317 Fagan Sarah (1998)The English middle Linguistic Inquiry,19:181-203 Fagan Sarah (1992) The syntax and Semantics of Middle Construction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oldberg, A E.(2003) Constructions: a new theoritical approach to language Trends in congitive Sciences.(5):219-224 Greenspon, M D (1996) A closer look at the middle construction A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Uale University Hale, Kenneth and Sameul Jay Keyser (1987) A View from the Middle,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Iwata, S (1999) On the Status of Implicit Arguments in Middles[J] Journal of Linguistics Ji XiaoLing(1995)The Middle Construction in English and Chines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Jaeggli, Osvaldo (1986) Passive, Linguistic Inquiry, 17:587-622 Keyser, S J &T Poeper (1984) On the middle and ergative construction in English Linguistic Inquiry (15):381-416 Lekakou (2002) The Realization of Middle Semantics in English and Greek [M.A], UCL working paper in linguists Levin B, M Rappaport(1995) Unaccusativity: At the syntax lexical semantics interface[M],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87 Massam,D (1992) Null Objects and Non-thematic Subjects[J] Journal of Linguistic,28:115-135 Maria Lekakou(2002) Middle Semantics and Its Realization in English and Greek [J], UCLA Working Papers in Linguistics Sung Kuo-ming (1994) Chinese Middle Construction [A] , Case Assignment Under Icorporation [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angacker R W.(2001) The English present tense Englishi languages and linguistids5,(2):251-271 Paul J Hopper and Thompson (1980) Transitivity in grammar and discours Language 56.251-99 Quirk et al (1972) A Grammar of Concemporary English Randord, A Syntax: A Minimalist Introduction[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Roberts, I.G The Representation of Implicit and Dethematized Subjects[M] Dordrecht: Foris Publications Sung kuoming(1994) Chinese middle construction One part of his doctoral dissertation: Case assingment under incorpor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s Stroik Thomas (1995) On middle formation:A reply to Zribi-Herts Linguistic Inquiry (26): 165-171 Stroik Thomas(1999) Middle and reflexivity Linguistic inquiry 30:119-131; Stroik Thomas(1992) Middles and Movement [J],Linguistic Inquiry, 23:127-137 Van Oosten Janne (1977) Subject and agenthood in English, Chicago Linguistic Soceiey, 459-471 Vendler D.(1967) Linguistics in Philosophy[M], 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Zribi-Hertz Anne (1993) On Stroik‟s analysis of English Middle construction Linguistic inquriy 24:583-589; 88 ... consistency of syntax and semantics among the structure The goal of this thesis is to make a deep anaylsis on Chinese middle construction (including the grammatical features, the semantic features and the. .. find the features of Chinese middle construction Thus, this thesis will discuss what is typical case of Chinese middle construction and the defination, the semantic and syntax features Based on the. .. the grammatical feathers and the generated rules of each kinds of middle construction Chapter six is the conclusion and summarization Key words: middle construction, VP shell Theory, evaluation,

Ngày đăng: 12/10/2015, 17:34

Từ khóa liên quan

Tài liệu cùng người dùng

  • Đang cập nhật ...

Tài liệu liên 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