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rection verbs as direction localizers in chinese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164 497 0
Direction verbs as direction localizers in chinese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Đang tải... (xem toàn văn)

Tài liệu hạn chế xem trước, để xem đầy đủ mời bạn chọn Tải xuống

Thông tin tài liệu

Acknowledgement First of all,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heartfelt gratitude to my supervisor from Peking University, Professor Guo Rui for his invaluable guidance and insightful supervision throughout my three years of study. I am fortunate to be his student and I am influenced by his modest interpersonal and his rigorous research attitude. Collaboration with him has been a true pleasure during my master study. I would also like to thank my supervisor at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Assistant Professor Peng Rui, for his instructive teachings and helpful advices when I was studying at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in 2009. In addition, he keeps on giving me helps and suggestions even after I came back to Beijing. My sincerest thank goes to Peking University and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for giving me a good chance of studying in these two outstanding universities. During my master study in these two universities, I have learned and gained a lot. All of these would be the greatest treasure in my whole life. My sincere thank also goes to Professor Shen Yang, Assistant Professor Zhan Weidong, Dr. Zhu Yan, for their precious advices to this paper. Especially to Assistant Professor Zhan Weidong for providing me the CCL materials as the data source in this paper. I also give sincere thanks to Professor. Lu Jianming, Assistant Professor Yung Sai Shing, Assistant Professor Lee Cher Leng. They teach me much about the research attitudes and methods. Thank Assistant Professor Wang Feng and Dr. Huang Chenglong for the course of Linguistic Typology, Professor Li Xiaofan and Xiang Mengbing for the chance and training of Dialect investigation, and Dr. Shi Yuzhi for the cours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These experiences are very important for the writing of this paper. I also very appreciate many other teachers from both Peking University and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for their encouragements, perceptive remarks and suggestions in relation to the writing of this thesis. I would like to thank all the staffs of IRB in NUS for their patience and help. I would also like to thank Mdm Fong Yoke Chan and Ms Quek Geok Hong, for their patience and dedication. My sincere appreciation also goes to my classmates and friends: to Si Quixue for the warmhearted help during the IRB application, to Lin Yuting for writing the programs for statistics, to Zhang Juan, Wang Yuan, Luo Yanfa, Zhao Xu, Ma Qian, Wan Hui, Song Feifei, Duan Xiaoyan, Luo yao, Gao Shiyun, Guan Siyi, and other members in the seminar of Professor Guo Rui, for the help and advices for the paper; to Chow Chai Khim and Teo Ming Chew for their warm helps both in Singapore and Beijing. My sincerest appreciation is also given to other friends who accept my dialect investigation. Without their help, the paper cannot be finished. Finally, and most importantly, I am indebted to my parents and my sister. They give me a very warm family. They never stop giving me unconditional support, good care and encouragement in my life. All of these help me finish my master study and complete this research work. 目录 Acknowledgement .................................................................................................................... 1 目录........................................................................................................................................... 2 统计表一览............................................................................................................................... 5 Abstract ..................................................................................................................................... 9 第一章 序言............................................................................................................................. 1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1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2 第三节 研究范围 ................................................................................................... 2 第四节 研究综述 ................................................................................................... 4 1.4.1 趋向动词.......................................................................................................... 4 1.4.2 方位词............................................................................................................. 7 1.4.3 趋向动词用作方位词 ..................................................................................... 8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存在困难 ............................................................................... 9 第二章 趋向动词用作方向词现象——普通话 ................................................................... 11 第一节 PQV 式的意义 ......................................................................................... 11 2.1.1 PQV 式的语法意义 .................................................................................... 11 2.1.2 趋向动词的意义 ....................................................................................... 13 第二节 趋向动词间的差异 ................................................................................. 16 2.2.1 调查统计 ................................................................................................... 16 2.2.2 说明与讨论 ............................................................................................... 19 第三节 语体之间的差异 ..................................................................................... 22 2.3.1 语体分类综述 ........................................................................................... 23 2.3.2 语体分类标准 ........................................................................................... 26 2.3.3 语体差异统计结果 ................................................................................... 27 2.3.4 不同语体 PQV 出现比例 ........................................................................... 31 第四节 著者方言差异 ......................................................................................... 35 2.4.1 调查 ........................................................................................................... 35 2.4.2 小结 ........................................................................................................... 44 第三章 趋向动词用作方向词现象—汉语方言 ................................................................... 45 第一节 一种相关形式——PA 里 V .................................................................... 45 第二节 北方方言 ................................................................................................. 48 3.2.1 东北方言 ................................................................................................... 48 3.2.1.1 北京官话京师片 ........................................................................... 48 3.2.1.2 北京官话怀承片 ........................................................................... 55 3.2.1.3 东北官话 ....................................................................................... 58 3.2.2 华北方言 ................................................................................................... 60 3.2.2.1 中原官话蔡鲁片 ........................................................................... 60 3.2.2.2 中原官话郑曹片 ........................................................................... 62 3.2.2.3 胶辽官话 ....................................................................................... 63 3.2.3 西北方言 ................................................................................................. 65 3.2.3.1 中原官话关中片 ........................................................................... 65 3.2.3.2 兰银官话 ....................................................................................... 67 3.2.3.3 晋语并州片 ................................................................................... 69 3.2.3.4 晋语吕梁片 ................................................................................... 72 3.2.3.5 晋语大包片 ................................................................................... 75 第三节 中部方言 ................................................................................................. 77 3.3.1 江淮官话 ................................................................................................... 77 3.3.1.1 江淮官话黄孝片 ........................................................................... 77 3.3.1.2 江淮官话洪巢片(盐城) ........................................................... 80 3.3.1.3 江淮官话洪巢片(淮南) ........................................................... 82 3.3.2 西南官话....................................................................................................... 82 3.3.2.1 西南官话武天片 ........................................................................... 82 3.3.2.2 西南官话灌赤片 ........................................................................... 84 3.3.2.3 西南官话成渝片 1 ........................................................................ 86 3.3.2.4 西南官话成渝片 2 ........................................................................ 87 3.3.2.5 西南官话成渝片 3 ........................................................................ 88 3.3.3 客赣方言 ................................................................................................... 88 3.3.3.1 客家话 ........................................................................................... 88 3.3.3.2 赣语 ............................................................................................... 90 3.3.4 吴语 ........................................................................................................... 92 第四节 南方方言 ................................................................................................. 92 3.4.1 闽语 ........................................................................................................... 92 3.4.1.1 新加坡闽南语 ............................................................................... 92 3.4.1.2 闽南语大田片 ............................................................................... 94 3.4.2 粤语 ......................................................................................................... 96 3.4.2.1 粤语广府片 ................................................................................... 96 3.4.2.2 粤语四邑片 ................................................................................... 97 第五节 总结 ......................................................................................................... 98 3.5.1 “PQV”和“PA 里 V” ........................................................................... 99 3.5.2 PQV 式中的趋向动词 ............................................................................ 102 第四章 趋向动词用作方向词现象——历史来源 ............................................................. 106 第一节 关于方向介词 ....................................................................................... 106 4.1.1 方向介词研究综述 ................................................................................... 106 4.1.2 介词“往、朝、向、望” ....................................................................... 108 4.1.2.1 往 ................................................................................................... 108 4.1.2.2 朝 ................................................................................................... 109 4.1.2.3 向 ................................................................................................... 111 4.1.2.4 望 ................................................................................................... 111 第二节 关于“PA 里 V” .................................................................................... 113 4.2.1 “PA 里 V”来源研究综述 ....................................................................... 113 4.2.2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PA 里 V” ........................................................... 114 4.2.3 历史上的“PA 里 V” ............................................................................... 115 第三节 “PQV”式的历史来源 ............................................................................ 118 4.3.1 回............................................................................................................... 118 4.3.2 过、起 ....................................................................................................... 124 4.3.2.1 过 ................................................................................................... 124 4.3.2.2 起 ................................................................................................... 124 4.3.3 进、出 ....................................................................................................... 127 4.3.3.1 进 ................................................................................................... 127 4.3.3.2 出 ................................................................................................... 127 4.3.4 来、去 ....................................................................................................... 128 4.3.4.1 来 ................................................................................................... 128 4.3.4.2 去 ................................................................................................... 129 4.3.5 开、到、住 ............................................................................................... 129 4.3.5.1 开 ................................................................................................... 129 4.3.5.2 住、到 ........................................................................................... 131 4.3.6 复合........................................................................................................... 131 4.3.6.1 回来 ............................................................................................... 131 4.3.6.2 过来、过去 ................................................................................... 132 4.3.7 总结........................................................................................................... 132 第四节 总结 ....................................................................................................... 133 第五章 趋向动词作方向词现象——理论解释 ................................................................. 134 第六章 结语......................................................................................................................... 145 附录:调查问卷................................................................................................................... 148 参考书目............................................................................................................................... 151 统计表一览 表 2-1 趋向动词间的 PQV 总数差异 1 ................................................................................ 17 表 2-2 趋向动词间的 PQV 总数差异 2 ................................................................................ 17 表 2-3 趋向动词间的 PQV 总数差异 3 ................................................................................ 17 表 2-4 网络上 PQV 式使用情况 1 ........................................................................................ 19 表 2-5 网络上 PQV 式使用情况 2 ........................................................................................ 19 语体分类综述 1..................................................................................................................... 23 语体分类综述 2..................................................................................................................... 25 语体分类综述 3..................................................................................................................... 25 表 2-6 语体间的 PQV 总数差异 1——数据 ........................................................................ 27 表 2-7 语体间的差异 2——比例 ........................................................................................ 33 表 2-8 著者方言区 1 ............................................................................................................ 36 表 2-9 著者方言区 2 ............................................................................................................ 36 表 2-10 著者方言区 3 .......................................................................................................... 37 表 2-11 著者方言区 4 .......................................................................................................... 37 表 2-12 著者方言区 5 .......................................................................................................... 38 表 2-13 著者方言区 6 .......................................................................................................... 38 表 2-14 著者方言区 7 .......................................................................................................... 38 表 2-15 著者方言区 8 .......................................................................................................... 39 表 2-16 著者方言区 9 .......................................................................................................... 39 表 2-19 著者方言区 10 ........................................................................................................ 40 表 2-20 著者方言区 11 ........................................................................................................ 41 表 2-21 著者方言区 12 ........................................................................................................ 41 表 2-22 著者方言区 13 ........................................................................................................ 41 表 2-23 著者方言区 14 ........................................................................................................ 41 表 2-24 著者方言区 15 ........................................................................................................ 42 表 2-25 著者方言区 16 ........................................................................................................ 42 表 2-26 著者方言区 17 ........................................................................................................ 42 表 2-27 著者方言区 18 ........................................................................................................ 43 表 2-28 著者方言区 19 ........................................................................................................ 43 表 2-29 著者方言区 20 ........................................................................................................ 43 表 3-1 方言调查——趋向动词系统 1 ................................................................................ 49 表 3-8 方言调查——趋向动词系统 2 ................................................................................ 55 表 3-13 方言调查——趋向动词系统 3 .............................................................................. 58 表 3-17 方言调查——趋向动词系统 4 .............................................................................. 60 表 3-21 方言调查——趋向动词系统 5 .............................................................................. 62 表 3-25 方言调查——趋向动词系统 6 .............................................................................. 63 表 3-29 方言调查——趋向动词系统 7 .............................................................................. 65 表 3-33 方言调查——趋向动词系统 8 .............................................................................. 67 表 3-38 方言调查——趋向动词系统 9 .............................................................................. 70 表 3-44 方言调查——趋向动词系统 10 ............................................................................ 72 表 3-48 方言调查——趋向动词系统 11 ............................................................................ 75 表 3-53 方言调查——趋向动词系统 12 ............................................................................ 78 表 3-57 方言调查——趋向动词系统 13 ............................................................................ 80 表 3-63 方言调查——趋向动词系统 14 ............................................................................ 83 表 3-68 方言调查——趋向动词系统 15 ............................................................................ 84 表 3-72 方言调查——趋向动词系统 16 ............................................................................ 86 表 3-79 方言调查——趋向动词系统 17 ............................................................................ 87 表 3-85 方言调查——趋向动词系统 18 ............................................................................ 88 表 3-89 方言调查——趋向动词系统 19 ............................................................................ 89 表 3-94 方言调查——趋向动词系统 20 ............................................................................ 91 表 3-98 方言调查——趋向动词系统 21 ............................................................................ 92 表 3-101 方言调查——趋向动词系统 22 .......................................................................... 94 表 3-104 方言调查——趋向动词系统 23 .......................................................................... 96 表 3-107 方言调查——趋向动词系统 24 .......................................................................... 98 表 3-2 方言调查——PA 里 V 1 ............................................................................................ 55 表 3-9 方言调查——PA 里 V 2 ............................................................................................ 57 表 3-14 方言调查——PA 里 V 3 .......................................................................................... 59 表 3-18 方言调查——PA 里 V 4 .......................................................................................... 61 表 3-22 方言调查——PA 里 V 5 .......................................................................................... 63 表 3-26 方言调查——PA 里 V 6 .......................................................................................... 64 表 3-30 方言调查——PA 里 V 7 .......................................................................................... 67 表 3-34 方言调查——PA 里 V 8 .......................................................................................... 69 表 3-39 方言调查——PA 里 V 9 .......................................................................................... 72 表 3-45 方言调查——PA 里 V 10 ........................................................................................ 74 表 3-49 方言调查——PA 里 V 11 ........................................................................................ 77 表 3-54 方言调查——PA 里 V 12 ........................................................................................ 80 表 3-58 方言调查——PA 里 V 13 ........................................................................................ 82 表 3-64 方言调查——PA 里 V 14 ........................................................................................ 84 表 3-69 方言调查——PA 里 V 15 ........................................................................................ 86 表 3-73 方言调查——PA 里 V 16 ........................................................................................ 86 表 3-80 方言调查——PA 里 V 17 ........................................................................................ 87 表 3-86 方言调查——PA 里 V 18 ........................................................................................ 88 表 3-90 方言调查——PA 里 V 19 ........................................................................................ 90 表 3-95 方言调查——PA 里 V 20 ........................................................................................ 92 表 3-99 方言调查——PA 里 V 21 ........................................................................................ 94 表 3-102 方言调查——PA 里 V 22 ...................................................................................... 95 表 3-105 方言调查——PA 里 V 23 ...................................................................................... 97 表 3-108 方言调查——PA 里 V 24 ...................................................................................... 98 表 3-3 方言调查——PDV 1 .................................................................................................. 55 表 3-10 方言调查——PDV 2 ................................................................................................ 57 表 3-15 方言调查——PDV 3 ................................................................................................ 59 表 3-19 方言调查——PDV 4 ................................................................................................ 61 表 3-23 方言调查——PDV 5 ................................................................................................ 63 表 3-27 方言调查——PDV 6 ................................................................................................ 64 表 3-31 方言调查——PDV 7 ................................................................................................ 67 表 3-35 方言调查——PDV 8 ................................................................................................ 69 表 3-40 方言调查——PDV 9 ................................................................................................ 72 表 3-46 方言调查——PDV 10 .............................................................................................. 74 表 3-50 方言调查——PDV 11 .............................................................................................. 77 表 3-55 方言调查——PDV 12 .............................................................................................. 80 表 3-59 方言调查——PDV 13 .............................................................................................. 82 表 3-65 方言调查——PDV 14 ............................................................................................... 84 表 3-70 方言调查——PDV 15 .............................................................................................. 86 表 3-74 方言调查——PDV 16 .............................................................................................. 86 表 3-81 方言调查——PDV 17 .............................................................................................. 87 表 3-87 方言调查——PDV 18 .............................................................................................. 88 表 3-91 方言调查——PDV 19 .............................................................................................. 90 表 3-96 方言调查——PDV 20 .............................................................................................. 92 表 3-100 方言调查——PDV 21 ............................................................................................ 94 表 3-103 方言调查——PDV 22 ............................................................................................ 95 表 3-106 方言调查——PDV 23 ............................................................................................ 97 表 3-109 方言调查——PDV 24 ............................................................................................ 98 表 3-4 方言调查——PQV——单纯趋向动词 1 .................................................................. 55 表 3-11 方言调查——PQV——单纯趋向动词 2 ................................................................ 58 表 3-16 方言调查——PQV——单纯趋向动词 3 ................................................................ 59 表 3-20 方言调查——PQV——单纯趋向动词 4 ................................................................ 62 表 3-24 方言调查——PQV——单纯趋向动词 5 ................................................................ 63 表 3-28 方言调查——PQV——单纯趋向动词 6 ................................................................ 65 表 3-32 方言调查——PQV——单纯趋向动词 7 ................................................................ 67 表 3-36 方言调查——PQV——单纯趋向动词 8 ................................................................ 69 表 3-41 方言调查——PQV——单纯趋向动词 9 ................................................................ 72 表 3-47 方言调查——PQV——单纯趋向动词 10 .............................................................. 74 表 3-51 方言调查——PQV——单纯趋向动词 11 ............................................................... 77 表 3-56 方言调查——PQV——单纯趋向动词 12 .............................................................. 80 表 3-60 方言调查——PQV——单纯趋向动词 13 .............................................................. 82 表 3-66 方言调查——PQV——单纯趋向动词 14 .............................................................. 84 表 3-75 方言调查——PQV——单纯趋向动词 16 .............................................................. 87 表 3-82 方言调查——PQV——单纯趋向动词 17 .............................................................. 87 表 3-88 方言调查——PQV——单纯趋向动词 18 .............................................................. 88 表 3-92 方言调查——PQV——单纯趋向动词 19 .............................................................. 90 表 3-97 方言调查——PQV——单纯趋向动词 20 .............................................................. 92 表 3-5 方言调查——PQV——复合趋向动词(来) 1 ...................................................... 55 表 3-37 方言调查——PQV——复合趋向动词(来) 8 .................................................... 69 表 3-42 方言调查——PQV——复合趋向动词(来) 9 .................................................... 72 表 3-61 方言调查——PQV——复合趋向动词(来) 13 .................................................. 82 表 3-76 方言调查——PQV——复合趋向动词(来) 16 ................................................... 87 表 3-83 方言调查——PQV——复合趋向动词(来) 17 .................................................. 87 表 3-6 方言调查——PQV——复合趋向动词(去) 1 ...................................................... 55 表 3-77 方言调查——PQV——复合趋向动词(去) 16 .................................................. 87 表 3-84 方言调查——PQV——复合趋向动词(去) 17 .................................................. 88 表 3-7 方言调查——PQ 里 V 1 ............................................................................................ 55 表 3-12 方言调查——PQ 里 V 2 .......................................................................................... 58 表 3-43 方言调查——PQ 里 V 9 .......................................................................................... 72 表 3-52 方言调查——PQ 里 V 11 ........................................................................................ 77 表 3-62 方言调查——PQ 里 V 13 ........................................................................................ 82 表 3-67 方言调查——PQ 里 V 14 ........................................................................................ 84 表 3-71 方言调查——PQ 里 V 15 ........................................................................................ 86 表 3-78 方言调查——PQ 里 V 16 ........................................................................................ 87 表 3-93 方言调查——PQ 里 V 19 ........................................................................................ 90 Abstract In Chinese, there is an interesting phenomenon: location words have two usages, which are to indicate the location (“在医院北边--at hospital north--at the north of hospital”), and to indicate the direction (“往里走--to inside walk--walk inside”). While indicating the direction, there is another kind of words called directional verbs also providing the same usage (“往进走--to enter walk--walk inside”). Although this usage has been emerged in Mandarin, it has not appeared on all the directional verbs, and its acceptance varies in different dialects of modern Chinese. If we know when/where/how/why this phenomenon emerges, we can provide the convincing examples for the language development, and the evidence for the possible mechanism of language evolution. In addition, we can contribute our works to complete the Modern Chinese grammar system. Currently, research on this phenomenon is almost vacant, because many related phenomenon have restraints of dialects. Therefore, our research is the first work to understand when/where/how/why this phenomenon emerges. The aim of our research is to provide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this language phenomenon. We investigate this phenomenon in three aspects: Mandarin, Chinese dialects, and ancient Chinese. Our research approaches mainly are: (1) The classification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corpus language material. (2) The analysis of dialects investigation. Firstly, we use the CCL Corpus of Modern Chinese to classify and analyze the language material from different directional verbs\ different language type\ different dialect districts of the writers. We found “回” is already enter the grammar system of Mandarin, “起、过、出”are in their way from dialects to Mandarin, PQV(Preposition+ directional verb+ Verb, Q is short of directional verb) forms of other direction verbs are still belong dialects phenomenon. Secondly, our dialects investigation use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combined with individual interview, to investigate the acceptance of this phenomenon in different dialects. Research of the existences of similar language phenomenon is included in the investigation. We also analyze the data from another similar grammar form “Preposition + Adj. + Li(里)+Verb”( “PA 里 V” for short), trying to find out whether there i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rm PA 里 V and the form PQV. We found that the PQV form become less from north to south, and from west to east. And the situation of PA 里 V forms is the same. They tend to co-occur. We propose the following hierarchy: P来VP去VP进V P起|过|出V P回V Lastly, we use the CCL Corpus of Ancient Chinese to find out sources and possible relationship of this phenomenon and the similar language phenomenon. We found that PQV forms occurred at the middle period of Qing Dinasty. the emerging of PQV forms and the extensive using time of the PA 里 V forms are almost the same. We also found that the sequences of PQV forms in Mandarin\Chinese dialect\Ancient Chinese are similar. We also analyze the possible reason of PQV forms’ appearance and the similarity of PQV and PA 里 V in terms of cognitive linguistic theories. Keywords: Direction verbs dialect investigation Direction Localizers cognitive Corpus analyze 现代汉语中趋向动词 用作方位词现象初探 第一章 序言 第一节 研究对象 汉语中的方位词有两种功能: 1. 表示位置,如:桌子上|教室东边|小区前面 我们可把这一类方位词称为位置词。 2. 表示方向,如:往前走|打东边来|朝右看去 我们可把这一类方位词称为方向词。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从CCL语料库中发现了这样的用法: 1.那几米见方的青石板成了抢手货,山外的建筑工地派车一 趟一趟地往出拉。(1994年人民日报\第2季度) 2.„„便抬起手杖,拨了拨坐在对面的一个和自己年龄相仿 的人,并且把头往过一偏,示意他站起来,把屁股下面的座位让 出来。(作家文摘\1997D:坐公共汽车指挥交通的黑呢子礼帽 作 者:野莽) 3.走过一片树林时,不小心摔了一跤,心被扔出去老远,青 年费力地从地上往起爬时,听见那颗心在问:儿啊,你痛不痛? (读者(合订本)) 1 4.那么暗能量也许有一天会突然发生跳转,由排斥变成将膨 胀的宇宙往回拉,宇宙最后将在向心挤压下产生“大坍塌”。(新 华社2004年新闻稿) 以上各例,均来源于影响力很大的全国性报章媒体,反映的现象 是普通话中较为显著的语言现象。但是句中用在方向介词“往”后面 表示方向的宾语“出、起、过”不是方位词(下文记作 D),而是趋向 动词(下文记作 Q)。这就是本文要研究的现象——趋向动词用作方 向词。 这种现象不仅在普通话中存在,在某些方言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 着。本文的研究对象就是上述现象的共时分布情况与历时发展情况, 并在详细调查语言事实的基础上尝试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可能机制。 第二节 研究意义 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语言也正在经历日新月 异的变化。在现代汉语中,趋向动词用作方向词是非常特殊的一种现 象。从外部说,它的使用具有不同地域上的不平衡性;从内部说,它 的使用具有不同词语间的不平衡性。趋向动词用作方向词的现象,是 刚刚兴起的,还是正在消失的?是普通话受到方言影响才产生的,还 是各个方言(包括普通话)自发形成的?是古代汉语遗留下来的,还 是后起的,抑或是古代汉语中曾经出现过又消失,现在再次出现的? 如果能够从普通话——方言——古代汉语三个层面上比较完善地解 决上述问题,则将为语言的发展提供一个鲜活的实例,为语言演变的 可能机制提供证据。 第三节 研究范围 趋向动词,指可在以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作补语、表示趋向(即运 2 动的方向)意义的动词。据北大中文系《现代汉语》,趋向动词有“上、 下、进、出、回、过、起、来、去”九个单纯趋向动词以及前七个与 “来、去”分别组合形成的复合趋向动词;据朱德熙《语法讲义》与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趋向动词有“上、下、进、出、回、过、 起、开、来、去”十个单纯趋向动词以及前八个与“来、去”分别组 合形成的复合趋向动词;据刘月华《趋向补语通释》,包括简单趋向 补语“来、去、上、下、进、出、回、过、起、开、到”以及“上、 下、进、出、回、过、起、开、到”与“来、去”组成的复合趋向补 语“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进来、进去、出来、出去、回来、回 去、过来、过去、起来、开来、开去、到„„来、到„„去”等 28 个。 据赵元任《中国话的文法》,包括“上、下、进、出、起、过、 回、开、到、住、来、去”以及前七个趋向动词与“来、去”分别组 合构成的复合趋向动词“上来,下来,进来,出来,起来,过来,回 来,开来;上去,下去,进去,出去,起去(普通话中较少见)、过 去、回去(开去正在逐渐消失)” 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范围包括“上、下、进、出、起、过、回、 开、到、住、来、去”以及前七个与“来、去”分别组合构成的复合 趋向动词“上来,下来,进来,出来,起来,过来,回来;上去,下 去,进去,出去,起去(方言)、过去、回去”。 关于“住、到”,虽然多数学者没有把这两个词算作趋向动词, 但考虑到赵元任(1968)把这两个词算作趋向动词,而且在有些方言 中可以作方向词用,所以我们将其纳入研究范围;另外,虽然赵元任 (1968)中认为“走”也可算作趋向动词,但由于未得到学界的普遍 认同,且“走”的普通动词用法丰富,与趋向动词用法较难区别,故 不将其纳入考察范围;此外,基于类似的理由,我们排除了“倒、掉、 翻、坍、塌、垮、散”。 3 第四节 研究综述 1.4.1 趋向动词 国内外关于趋向动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范围、定性、句法位置、 认知语义、语法化以及方言中趋向动词的研究。也出版了一些综合性 的专著,如刘月华《趋向补语通释》,较全面地探讨了趋向动词作补 语时的语法意义与语法功能。她认为趋向补语有三个基本语法意义, 即趋向意义、结果意义与状态意义,此外,她还总结了趋向补语与动 词的搭配情况,并阐释了一些固定形式的意义。 趋向动词的范围一般包括“上、下、进、出、回、过、起、来、 去”九个单纯趋向动词以及前七个与“来、去”分别组合形成的复合 趋向动词,个别词语是否属于趋向动词,不同学者的看法仍有争议。 赵元任《中国话的文法》中认为趋向补语的特点有二:一是在正 常情况下是轻声(在可能式中不读轻声),二是不需要后缀“了”。在 此基础上,他把可以做趋向补语的动词分为四类,其中第二类除包括 “上、下、进、出、回、过、起”之外还包括“开、拢”,但认为“拢” 具有方言性;此外,他还总结出第四类“只有意义上是趋向补语”的 趋向动词,如“住、到、倒、走、掉、翻、坍、塌、垮、散”等,这 一类中的大部分动词,目前都已经被划出趋向动词的范围。朱德熙 (1982)和吕叔湘(1980)认为“开”也包括在趋向动词中。 关于复合趋向动词的范围争议主要集中在“开来、开去、起去” 等普通话中已经处于退化期的词。赵元任(1979)认为“起去”只在 下江官话等方言中存在,如在普通话中,一个爱睡懒觉的人对同一张 床上喜欢早起的同伴说: “你先起来吧。”而在下江官话中,同样的情 形下,则会说“你先起去吧。”对于“开来”和“开去”,赵元任则认 为是有书面语色彩的词,口语中一般不说。 趋向动词的定性问题也是研究热点之一。据陈昌来(1994),对 q (用在动词后面的趋向动词成分)的性质归纳起来可分为三大类:1. 含有一定词汇意义的词,因此将其归入助动词、副词、内容动词、一 4 般动词、趋向动词等,持此观点的学者如黎锦熙、张志公、陆志韦、 吕叔湘等;2.只表示某种附加意义的词,因此将其归入词尾、形态词、 助词等,持此观点的学者如俞敏、刘叔新、徐静茜、缪锦安等;3.q 的内部具有复杂性和多重性,用在不同的句式中可表达不同的意义, 不同的意义在形式上有不同的特点,因而有不同的性质,即多重说。 持此观点的学者如王力、龙果夫、吴洁敏、陈昌来、李临定、孟琮、 房玉清、刘月华等。目前,多重说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承认。 趋向动词的句法位置一般有两种,即直接用在句中作谓语中心 词,或用在主要谓语动词后作补语。此外,部分动趋结构还可以直接 带宾语,陆俭明(2002)对趋向动词与宾语的位置次序问题进行了详 尽细致的描写与探讨,认为 1.当动词带趋向补语“上、下、进、出、 回、过、起、开”时,只有一种情况,即动+趋+宾。2.当动词带趋向 动词“来、去”时,情况随着动词的可控性与位移性和宾语的施事性 与受事性的不同而有所不同。3.当动词带复合趋向动词时,影响二者 位置次序的因素有:宾语是施事宾语、受事宾语还是处所宾语;动词 带不带“了”;宾语带不带数量成分。 研究趋向动词的语义与认知模式的论著比较多,刘月华(1988) 研究了“上”组、 “下”组、 “起”组与“开”组的语义类型,认为“上” 组表示由低到高的趋向意义与趋近眼前目标两种趋向意义;“下”组 表示由高到低的趋向意义与远离眼前目标两种趋向意义;“起”组表 示不涉及终点的由低到高的趋向意义;“开”组则表示通过水平移动 使人或事物离开目标的趋向意义。 马庆株(1997)研究了“V 来/去”与汉语中主观范畴的关系,认 为“来”与目击相联系。“去”与消耗义有关,消耗义是由不可见义和 不可感知义引申出来的,说话人主观上觉得是否可以看到或者感觉到 决定了对“来/去”的选择。杨德峰(2005)从时间顺序原则的角度 解释了动词+复合趋向动词+宾语的顺序问题。马玉汴(2005)试图从 认知的角度分析趋向动词,揭示它们各自意义的认知动因,并解释了 “开来” “开去”在普通话中的缺失问题。卢英顺(2009)考察了“进” 类趋向动词的句法、语义与认知图式,认为“进”“进去”已经发展 5 出了凹陷义而“进来”没有,并以此解释了一系列句法现象。此外, 曾传禄(2009)、萧佩宜(2009)、黄月华、白解红(2010)分别从位 移事件参照格标、语法化和语义不对称性以及空间移动事件的概念化 对趋向动词进行了研究。 关于趋向动词语法化的研究有以下论著:李宗江(1997)研究了 “进”与“入”的历时替换;邢福义(2005)探讨了《西游记》中“起 去”的使用情况;魏兆惠(2005)阐释了两汉时期趋向连动式向趋向 式的发展历程;彭睿(2009)从共时关系与历时轨迹对应的角度讨论 了“过”的语法化历程;卢业林、谭明明(2009)、王琦(2010)从 不同角度探讨了“起来”的语法化过程。 学界对于方言中趋向动词的研究也是比较重视的,如邢向东 (1994)对内蒙晋语部分趋向动词引申用法的研究、张清源(1998) 对成都话中“V 起来、V 起去、V 起 XY”形式的研究、黑维强(2003) 对晋语中“去”的研究、谷向伟(2007)对河南林州方言中“V 来/V 上来”和“V 来了/V 上来了”的研究、庄初升(2007)对香港新界客 家方言中的“开”和“里”的研究、崔振华(2007)对湘方言中“起 去”的语法化研究、彭玉兰(2006)对江西安福方言中的“起去”的 研究、李苑(2008)对成都话中“倒” “起”的研究、史素芬(2007) 对山西长治方言中“来”的研究、唐正大(2008)对关中方言中趋向 表达的研究、孙立新(2007)对陕西户县方言趋向动词的研究等。但 是,方言关于趋向动词的研究中,对个别词语的研究较丰富,但像共 同语中那样关于机制、对比等现象研究得较少,目前以吴福祥(2010) 关于方言中趋向动词的几个语法化机制的研究较为深入。此外,罗昕 如、龚娜(2010)对湘方言、晋方言中的 V+X+趋向补语形式进行了对 比研究。 国外关于汉语趋向动词的研究较少,主要以关于句法、语义以及 语法化的研究居多,如 Chang, Hsun-huei(1991),Zou, Ke,(1995) , Hsiao, Hui-Chen Sabrina(2009),Zhen Chen(2006),等,此外,Yiu, Yuk Man Carine(2005)对粤语中的趋向动词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6 1.4.2 方位词 关于方位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立类、特殊句式中的句法位置、认 知语义与方所系统几个方面。 方位词的立类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其核心在于与名词类 的分合问题。 《马氏文通》中,将方位词归入形容词一类;赵元任(1968) 认 为 方 位 词 属 于 地 方 词 (place word) 中 的 一 小 类 , 且 与 定 词 (determinative)有词类重复(class overlap) ;吕叔湘(1980)、朱德 熙(1982)均认为方位词应该单列一类,郭锐(2004)将方位词、时 间词、处所词等从名词中分立出来,但认为方位词可以与时间词、处 所词一起归入位置词;胡裕树编《现代汉语》、北大中文系编《现代 汉语》则认为方位词是名词中的一类。李亚非(2009)、王红厂(2010) 则认为方位词与名词有较大的差异,不应归为一类。 此外,李亚非(2009)认为:一、方位词是从名词中分离出来的 词类,保留了名词的主要句法特征,两者的不同可以用低费用原则来解 释。二、方位词的核心成员不是附着语素,而且无论一个方位词是否已 经演变成附着语素,都不能解释方位词和名词的区别。三、汉语的“在” 是轻介词,与方位词组合,在功能上对应于其他语言里的静态方位介 词。 关于方位词在特殊句式中的句法位置,相关的研究有:杨安红、 周鸣(2001)对存现句中方位词的研究;王森(1982)对“台上坐着 主席团”句首方位词的研究;范海燕(2008)对方位词隐现问题的全 面研究等。 关于现代汉语方所词的系统研究主要有二,一是储泽祥(1997), 一是吴佳娣(2008),这两位学者都对现代汉语方所词进行了比较全 面系统的研究。储泽祥(1997)提出了方所标系统,吴佳娣(2008) 则从组合对象的义征分析角度对方所词进行了归类。 关于方位词的认知语义问题,以对“上、下”的研究比较充分, 如范继淹(1979)对重庆方言中“下”的分化情况的考察,张华(2004) 对“上、下”语义演化的认知考察,蔡永强(2008;2010)、金顺熙 7 (2004)对“上、下”隐喻系统的考察,刘俊莉(2006)对这两个词 使用发展的认知原型特征的研究等;关于相对方位词的不对称研究也 在方位词认知语义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如范金玲、李红(2003)对 “上、下”的不对称研究;董楠、周振峰(2010)对“里、外”的不 对称研究;邹鑫(2010)对“里、外(中内)”的不对称研究等;此 外,朱晓军(2008)对空间范畴的认知语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考察、 周毕吉、李莹(2009)考察了人体名词与方位词的组合情况等。对“东、 南、西、北”的研究则往往与文化相联系,如程维(2010),梁晓丽 (2010),刘国辉(2009)等。 王琳(2009)认为,目前的研究中,“对方位词的描写工作做得 比较细致;对方位词词性的界定尚有争议;对单纯方位词的研究较多; 对合成方位词的研究不很充分。从系统性的角度来看,对方位词的研 究有一定局限,应该跳出只专注于个别方位词或部分方位词的研究圈 子。方位词语法化研究还应该加强个案研究和系统研究。” 1.4.3 趋向动词用作方位词 可能由于方言语料的限制,目前在国内外未见对趋向动词用作方 向词现象的专门研究,仅在部分关于西北方言的文献中提到这一现 象,如孙立新(2007)、李荣(1988)和张安生(2006)等,其中以 张安生(2006)中谈到的最为详细。 同心方言是指宁夏同心县回民区的方言,从方言区划上来讲,同 心县处于兰银官话和中原官话的过渡地带:同心县以西北属兰银官话 宁夏片,同心县以东南则属于中原官话秦陇片。 在“介趋结构的用法”一节中,作者谈到: 同心话单纯趋向动词“来、去、进、出、过、回、起、开” 可以同介词“往、朝”组成介词结构,作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 与普通话“介词+这|那|方位词”作状语或趋向动词作补语意义相 当。例如: 往来领:往这儿领|领来。 往去送:往那儿送|送去 8 往进走:往里走|走进去。 往出拿:往外拿|拿出去 往起抬:往上抬|抬起来。 往开搬:往一边搬|搬开 往过走:往那儿走|走过去。往回拿:往这儿拿|拿过来 介趋结构修饰的动词还可以带受事宾语,这种句式与普通话 表述差别较大。试比较: 同心话 普通话 赶紧往起串材料。 赶快把材料编到一起。 苍蝇往进钻鼻子。 苍蝇直往鼻子里钻。 赶紧往去送衣服。 赶快把衣服送去。 孙立新(2007)谈到: 户县方言的“进、出”既可以用作趋向动词,又可以用作方位 词并且分别当“里边、外边”来讲。例如:往进走(往里边走)| 往出走(往外边走)。 李荣(1988)中,词条“出”收录了以下用法: 用在介词后面,表示向外:往~走。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存在困难 本研究的研究计划与方向如下: 1.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趋向动词用作方向词的现象。 (1)使用 CCL 现代汉语语料库,调查用作方向词的不同趋向动 词之间的分布差异,并据此得出哪些趋向动词的方向词用法已经进入 普通话语法系统,哪些在普通话中应用不够普遍,只在方言中存在。 (2)我们认为,如果一种语法现象在书面语语体中普遍使用, 则其已经进入规整的共同语语法体系。因此,对 CCL 现代汉语语料库 中的语料进行书面语语体与口语语体的分类,统计其语料总数;将趋 9 向动词用作方向词的语料用例分别归入口语和书面语语体。口语语体 和书面语语体中的语料分布可反映这种现象在不同语体中的分布情 况,并进一步反映这种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趋向动词在不同语体中 的分布情况则可以反映哪些趋向动词用作方向词现象已经进入在规 整的语法体系。 (3)统计语料库中使用这一形式的著者,通过分析他们的方言 归属情况,判断不同方言区对这一现象的使用情况,与方言调查结果 互相印证。由于排除了受试者的主观猜想因素,这项调查可以更客观 地反映不同方言中趋向动词用作方向词的情况。 2.调查现代汉语各方言中趋向动词用作方向词的现象 使用问卷调查与个人访问相结合的形式,首先调查方言中的趋向 动词系统,然后调查各方言对趋向动词用作方向词现象的接受情况, 如哪些方言点对这种现象的接受程度较大、这些方言点的地域分布如 何等。此外,我们还考察了方言中与本现象类似的语言形式的使用情 况,以分析两种形式之间的关系。 3.调查古代汉语中趋向动词用作方向词现象的产生、发展情况。 使用 CCL 古代汉语语料库,调查这种现象在古代汉语中是否出现, 何时出现,在何种语体中出现,则可从历史角度反映本现象的产生原 因。 存在的困难主要有: 1. 由于语料库可能存在的错误,对语料的正确性需要进行核对。 2. 由于无法进行长时间的方言调查,短时询问式的调查可能不够 全面,会受到作者甚至受试者主观猜想的干扰。 10 第二章 趋向动词用作方向词现象——普通话 首先,我们需要调查普通话中存在的趋向动词用作方位词现象。调查方 法如下:统计语料库中使用 “介词+趋向动词+动词短语” 1形式的语料数, 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 第二章第一节中,初步了解 PQV 式的语义。 第二章第二节通过统计判断普通话中哪些趋向动词可以合法进入 PQV 式。作为参考,除了统计语料库语料之外,还使用 google 搜索引擎,统计 了网络语料。 第二章第三节通过统计判断 PQV 形式在口语语体中还是书面语语体中 更为普遍,并通过趋向动词在不同语体中的分布判断 PQV 形式最初出现在 哪种语体中。 第二章第四节检索语料库中使用 PQV 形式的著者的方言区,通过考察 不同方言区著者在作品中对本形式的使用情况,结合方言调查结果分析作家 的方言对使用本形式是否有影响。由于趋向动词用作方向词的现象迄今为止 并未在任何现代汉语教材中出现,因此作品中 PQV 形式的使用不易受到教 育程度的影响,而应更多地受到著者方言的影响。 第一节 PQV 式的意义 2.1.1 PQV 式的语法意义 “往、朝、向、望”是指示运动方向的方向介词,加宾语形成介宾结 构后,可用作谓语动词的状语或补语,指示运动目的或运动方向。当介词宾 语为名词性短语时,宾语一般指运动的目的地,如“往家里走”, “家里”指 示的是“走”的目的地,“抬往山顶”,“山顶”指示的也是“抬”的终点; 当介词宾语为方向词时,介词宾语一般指运动的方向,如“往东走”,指“沿 着‘东’这一方向走”。 11 当方向介词的宾语为趋向动词时,此处的趋向动词同样指示运动的方向。如 “往回走”指“沿着‘回’的方向走”等。 PQV形式有以下语义特点: 1. 目的性 PQV形式中的趋向动词表示运动的方向,因此,运动必然是有目的的。 从语用上说也是如此,PQV经常用于祈使句,即是其具有目的性的证明。 2. 未完成性 一般而言,说PQV时,必然是还没有达到Q的终点。如“往进走”必然 还没有“走进”,“往回走”也必然还没有“走回”。如有以下句子: (1) ——你到了没? (2) ——没,正往过走的了。(正在过来的路上) (3) ——他看见老师来了,才忙忙的往起站,没等站起来了,老 师已经走了。(他看见老师来了,才急忙要站起来。还没等站 起来,老师已经走了。) 3. 意愿性 Q确定了V的方向,因此,PQV式用来表示动作V发展的预定途径,也就是 说,PQV是表示意愿的。这种意愿并不是一定实现的,如: (4) 我往起拉他,咋也拉不起来。(我试图把他拉起来,但怎么 也拉不起来。) (5) 我往进跑,让他给拉住了。(我准备跑进去,被他拉住了。) PQV的这三个特点当中,未完成性和意愿性可以看作是目的性的两个方 面。由于未完成,所以Q只是V的目的,而不是已经实现的状态;由于Q是V 的目的,所以PQV是表示意愿的形式。 12 2.1.2 趋向动词的意义 下面我们通过例句与语境了解PQV式中趋向动词的意义,下文未标明出 处的语料均来自作者自省(作者的方言区中,几乎全部趋向动词均可用作方 向词)。 一、回 “P回V”中的“回”表示朝着回去的方向。如: (6) 如果反过来,从出口往回走,比较容易发现扑朔迷离的曲径。 (应用文\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7) 国务院副总理的万里就曾在一次会议上强调:“农民得到的 利益不能往回收,„„”(应用文\中国农民调查) (8) „„那么暗能量也许有一天会突然发生跳转,由排斥变成将 膨胀的宇宙往回拉 ,宇宙最后将在向心挤压下产生“大坍 塌”„„(新华社 2004 年新闻稿) 二、 起 “P起V”中的“起”有两个含义,一是由起点垂直向上,如: (9) 只见他突然冲动地往起一站,手指着何开荫,大声责斥道: “老何你就别站着说话不腰痛!„„” (应用文\中国农民调查) (10) 草疯了似地往起窜,张大姐一遍遍地拔草护苗。 (1995 年人 民日报\10 月份) (11) “说了,你不许往起跳。这钱是经葛总的手出去的„„” (作家文摘 1996A。《苍天在上》 作者:陆天明) 此处,虽然“往起”与“往上”意义相近,但“往起”是垂直向上 的,“往上”则只要保证后一时刻的运动主体的水平坐标高于前一时刻 即可。对比例(12)和(12’): 13 (12) ——赶快往起跳。(基点不变,如站在地上往相同位置的上 空跳) (12’)——赶快往上跳。 (基点变化,如从下一级台阶往上一级台阶 跳) 二是将散乱的东西聚拢,如: (13) 自言自语的,他这样一边叨唠,一边儿往起收拾铺盖。 (《骆驼祥子》 作者:老舍) (14) ——想做糖葫芦?那就先把山楂往起串。(想做糖葫芦?就 要先把山楂串到一起) 三、 过 “P过V”中的“过”的主要含义是“跨越障碍”,所跨越的障碍在 不同方言中有所不同,详细地说,所谓障碍可分为具体、抽象与模糊三 种情况。具体的障碍如桥、河等,如绵阳话中的“往过走”必须用于过 桥、过河;抽象的障碍如标准、分寸等,如北京话中“往过办”;模糊 的障碍如两人之间的空间,如乌盟话、北京话中的“往过走”。下面是 例句: (15) 有时我们认为可以了,他认为不行,则来一句陕西话:“别 往过混!” (1996 年人民日报\12 月份) (16) „„便抬起手杖,拨了拨坐在对面的一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 人,并且把头往过一偏,示意他站起来,把屁股下面的座位让 出来。(作家文摘\1997D:坐公共汽车指挥交通的黑呢子礼帽 作者:野莽) (17) 敌人从他们身后一百公尺的地方横着往过插,敌人的身影可 以清楚地看见。(《保卫延安》,杜鹏程) 一般情况下,“过”的目的地不能离说话人或听话人太远,如人在 北京,约在呼和浩特见面,即使正在从北京去往呼和浩特的火车上,也 14 不会说“正在往过走”。也就是说,虽然“过”所跨越的障碍可以是模 糊的,但是其跨度不能太大。 四、 进 “P进V”中的“进”是指向某一个容器内部移动。如: (18) (院内有狗,屋里的主人对来拜访的客人说) ——我给你看住狗,你往进走哇。(我帮你看着狗,你往里走 吧。) 五、 出 “P出V”中的“出”是指由容器内部向外部移动。如: (19) 交公以后该让他怎么派,往出派,干什么支出什么支出。 (1982 年北京话调查资料,作者:刘芳) (20) 时值正午,一中年男子才一手拉着儿子,一手搀着老父,心 满意足地往出走。(报刊\1994 年报刊精选\02) (21) (到朋友家门口,打电话对在屋里的朋友说) ——我到啦,你往出走哇。(我到了,你往外走吧。) 六、 来 “P来V”中的“来”指沿着朝向说话人的方向移动。 (22) (三人相约聚会,其中两人议论还未到的第三人) ——他咋还不来? ——他正往将([ʦɔ11])/来/将来走的了。(他正在过来的路 上) 晋语大包片中一般倾向于说“往将走”, “往来走”是比较书面化的 说法,较不自然。 七、 去 “P去V”中的“去”指沿着远离说话人的方向移动。 15 (23) (一人给迟到的朋友家里打电话) ——他咋还不来? ——他正往去走的了。(他正在过去的路上) 八、 开 “P开V”中的“开”是表示向不同的方向分散的意思。如: (24) (A 教 B 操作拉力器) ——你往开扳。(你用力把它扳开。) (25) (课间操解散时) ——大家往开站! 九、 住 “P住V”中的“住”表示使运动向停止的状态发展。如: (26) „„跑到菜园子旁边长着的一棵大柳树下面,双手[往住] 一抱,脚下使劲,嘴里大叫一声“起!”(网文\无厘头水浒故 事:完全强盗手册) 在方言和普通话中均未找到“到”的语料,目前我们仍不确定“到” 的含义。 第二节 趋向动词间的差异 2.2.1 调查统计 在本部分,我们查检 CCL 现代汉语语料库中各个 PQV 式的总数。具体 要求为: 1.使用“往、朝、向、望”等四个方向介词。 16 2.方向介词后面加趋向动词(包括单纯趋向动词与复合趋向动词) 3.单纯趋向动词包括:上、下、进、出、起、过、回、开、到、住、来、 去 4.复合趋向动词包括:上来,下来,进来,出来,起来,过来,回来; 上去,下去,进去,出去,起去、过去、回去 具体调查数据如下(语料来源:北大 CCL 语料库,表中的百分比指每个 趋向动词对应的 PQV 形式与 PQV 式总数之比。): 总计:PQV 出现总数:10490,百分比:100% 表 2-1 趋向动词间的 PQV 总数差异 1 单纯趋向动词 PQV 出 上 下 出 进 回 过 起 开 来 去 住 到 4205 4909 80 4 1150 10 120 5 1 0 1 0 40.09 46.80 0.76 0.03 10.96 0.10 1.14 0.05 0.01 0 0.01 0 现次数 百分比 (%) 表 2-2 趋向动词间的 PQV 总数差异 2 复合趋向动词(~来) 上来 下来 出来 进来 回来 过来 起来 开来 PQV 式 0 0 0 0 2 2 0 0 百分比(%) 0 0 0 0 0.02 0.02 0 0 表 2-3 趋向动词间的 PQV 总数差异 3 复合趋向动词(~去) 上去 下去 出去 进去 回去 过去 起去 开去 PQV 式 0 0 0 0 0 0 0 0 百分比 0 0 0 0 0 0 0 0 由统计数据可得出以下结论: 在普通话中: 1. 单纯趋向动词比复合趋向动词更容易出现在 PQV 中。 2. “上、下”兼属方位词,故其用例最多。由上述数据可见,PDV 式的 总数远远高于 PQV,趋向动词中用于 PQV 式最多的“回”,其总数只是 PDV 式的四分之一。由于无法区分是方位词还是趋向动词用法,故在 后续研究中排除“上、下”2。 17 3. 除“上、下”外,“回”的PQV式最多,具备了进入普通话语法体系 的前提条件。 4. 排除“上、下”之后,单纯趋向动词 PQV 式总数由高到低分别为“回、 起、出、过、开”, “住、来、去”分别只有一个用例; “到”没有合 格语料,接受度为 0.呈现如下序列: 回>起>出>过>开>进>回来|过来>住|来>其它 如图 1: 趋向动词差异图 1 趋向动词差异图 2 为了排除语料库本身的局限性,我们使用 google 搜索引擎对比较常见 的“PQV”式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如下:3 18 表 2-4 网络上 PQV 式使用情况 1 PQV 式 结果数 往上走 24,100,000 往下走 23,900,000 往回走 205,000,000 往出走 631,000 往进走 341 往过走 268 往起拉 170 往开分 53 往来走 16 往去走 22 表 2-5 网络上 PQV 式使用情况 2 PQV 式 结果数 往回来走 54 往过来走 61 往出来走 43 往进来走 66 往起来拉 43 往回去走 68 往过去走 72 往进去走 45 往出去走 35 往起去拉 0 2.2.2 说明与讨论 1. 关于“往去”,在语料库中只有一例,如下: (27) „„或梦见虫蛇,终于死去。病中若家人疑心是同街某妇人 放的,就往去见见她,只作为随便闲话方式,客客气气的说: “伯娘,„„”( 作者:沈从文) 19 经查,我们发现不同的纸质印刷出版物中,有“往去”和“走去”两个 版本4,因此,此处的“往去”应理解为动趋式,而非我们需要的趋向动词 用作方向词现象。故此例排除。 2. 看以下例句: (28) 等写了一把纸头了,就把它们往起一串,嘿!就成了。这叫 纸牌小说,跟生活一样,怎么看都成„„( 作 者:徐星) (29) „„自言自语的,他这样一边叨唠,一边儿往起收拾铺盖。 (《骆驼祥子》 作者:老舍) 此处的“往起”是指把散乱的东西聚拢到一起。 指婴儿或幼小生物长大时,“起”有引申的“由低往高”的含义,如下 两例: (30) 我只是舍了命,你们是要含着泪象寡妇守节受苦往起抚养幼 子一样困难!不用管我,去作你们的事!(《赵子曰》 作者: 老舍) (31) 光阴本来对什么都不挂心,可是小猫小狗小树小人全不住的 往起长,似乎替光阴作消费的纪录呢。(《牛天赐传》 作者: 老舍) 在内蒙晋语中,作“聚拢”义解释的“起”读轻声,表示趋向的“起” 没有轻声形式,必须重读,这反映了两者在意义上的不同。 4. “开”的用例有两种,一是“往开想”类,二是“往开站”类,其 中第一类常常说成“往开了想、往开处想”等,第二类则一般不会说成“往 开了站”。第一类是源自方向义的引申义,里面的“开”可以看作形容词, 第二类是实际的方向义,里面的“开”可看作趋向动词。因此,将第一类看 作 PA 里 V 式,第二类为 PQV 式。例如: 第一类: 20 (32) 金一趟点点头∶“是啊,也只能这么往开想。” (《皇城根》 作者:陈建功、赵大年) (33) “那你该好好劝劝她,往开处想。”(《比如女人》 作者: 皮皮) 第二类: (34) 亚萍顺床边坐下,和他挨在一起。加林很快把自己的身子往 开挪了挪。(《人生》 作者:路遥) (35) 跑过去察看,用手在那块黑东西上轻轻摸了摸,真的是地雷, 马上便往开刨土,刨了一阵,一颗黑黑的地雷全露出来了。 (《吕 梁英雄传》 作者:马烽) 复合趋向动词中,只有“回来”“过来”有个别用例。详细情况如下: 过来: (36) „„终于望见了站在路当中的我,便不再望了。慢慢往过来 走。一边用一根火柴棍津津有味地剔牙。 ( 作 者:吕新) (37) 有水我们就省了很多事,这么遥远几千万公里的往过来送东 西,太复杂了! (电视电影\百家讲坛: 《宇宙美术欣赏》 作 者:李 元) 回来: (38) 这个乱世呢,咱们得老别教脑子闲着,腿闲着。只要不怕受 累,话又往回来说,乱世正是给我们预备的,乱世才出英雄!” (《东西》 作者:老舍) (39) 这样的公子哥儿哪懂得什么叫作规矩,哪叫排练呢?话往回 21 来说,我所受的苦处给我打下了作事任劳任怨的底子,我永远 不肯闲着。( 作者:老舍) 此处的“往回来说”“往过来走”中的“来”一般读轻声,因此是“回 来/过来”作“往”的宾语,修饰后面的动词,应与“往回/往过”与“来” 分别作为两个副词,作动词“走、说”等状语的情况相区别。关于这个问题, 在方言调查过程中还发现了其它证据,详见 3.2 节。 对比以下用例: (40) 我正要转身往回去,刚好一个身穿花泳裤,赤裸着上身的俄 罗斯小伙子迎面走来„„(1993 年人民日报\4 月份) (41) 我认为历史和时间常常错位。时间永远不会往回去,但历史 可以往回去。(作家文摘\1993:窗外一瞥 作者:端木蕻良) (42) 因为空间环境跟地面环境有很大的差别,我们还是从地面开 始,往上来认识这个问题,从地面往上,我们知道,平常有刮 风下雨,打雷闪电 (电视电影\百家讲坛:空间环境及其保护 作者:都亨) (43) „„离开地球的引力场,我们就称之为逃逸层,这是我们从 熟悉的地球大气往上来了解空间环境。(电视电影\百家讲坛: 空间环境及其保护 作者:都亨) 此处的“往回去”, “去”不读轻声,而且如果有停顿,停顿一般在“往 回”与“去”之间,因此是趋向动词“回”作“往”的宾语,介宾结构修饰 动词“去”; “往上来认识空间环境”的停顿在“往上”与“来”之间,应当 把“往上”和“来”都理解为状语,修饰谓语“认识”。 第三节 语体之间的差异 本部分对北大 CCL 现代汉语语料库中的语料进行语体方面的统计,判断 其在不同语体中的分布情况。我们应该看到,学界对语体分类问题的看法各 不相同。因此,在统计之前,我们首先应当对语体分类问题进行讨论,并确 22 立本文的分类系统。 2.3.1 语体分类综述 最初的语体分类标准是由苏联传入的,先分为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再 将书面语体分为文艺语体、政论语体、公文语体(又称事务语体)和科技语 体四个次语体。这种分类体系曾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出现于许多高校教 材中。对这种分类体系的研究较为全面细致,此不赘述。 随着认识的深入,人们渐渐认识到了这种语体分类的欠缺之处,在此基 础上,提出了多种关于语体的定义,总结出了语体分类的不同标准,并据此 提出了多种分类办法。如王维成(1987)认为“语体是社会性和言语性相互 作用的统一体,两者的辩证统一构成了语体的本质属性,而决定这种本质属 性的超语言因素和言语风格则是语体的决定性因素”。并把这种“超语言因 素”概括为话题内容,参与者的角色关系,话语功能和交际方式四个控制因 素,称为“语体场”。以语体场为标准,王维成(1987)提出了以下分类: 日常交际语体、官方事务语体、时评政论语体、新闻报道语体、法律诉讼语 体、科学技术语体、文学艺术语体、字典辞书语体和史传记实语体。 吴士文(1986)总结了语体的众多定义之后,认为语体赖以存在的物质 基础是“运用不同的语言材料形成的语言特点的综合”,经过归纳,认为决 定语言特点的各个因素中,“不同的活动领域对不同的语体起主导支配作 用”,并认为“划分语体,只有把不同的交际领域和不同的语言特点有机地 统一起来才能以简驭繁,符合科学,构成系统。”,并提出了以下分类体系: 语体分类综述 1 语体 分语体 书面分语体 口头分语体 据书面形式而行的 无书面形式而行的 口头表达 口头表达 政治语体 省略 待研究 待研究 司法语体 同上 同上 同上 财贸语体 同上 同上 同上 科技语体 同上 同上 同上 文艺语体 同上 同上 同上 23 日常生活语体 同上 同上 同上 叶景烈(1990)讨论了现代汉语书面语体的标准,认为现代汉语书面语 体具有规整性(稳定、规范,对语境依赖性小,句子完整、结构整齐,规则 单纯)、精确性(表意精确,可以带有多层次的修饰语)、视觉性(见其字而 知其意,而不能闻其声而知其意。运用摹形、析字、镶嵌、图示等修辞手段)、 简练性(言简意赅)等四个特点,认为传统的四分法(即文艺、政府、科技、 公文)不够科学,认为应将现代汉语书面语体分为简明语体(如命令、公告、 启事、广告、标语、电报、规则、合同、协议、法律条文等)和详密语体(如 小说、新闻、评论、教材等)两类。 张登歧、彭兰玉(1993)从各家对语体的定义中总结出“小异中的大同”: “大都强调了语体与交际目的和交际环境之间的关系,认为语体是适应言语 交际的不同需要而产生的;大都强调了语体与选用语言材料和表达手段之间 的关系,认为语体是由此而形成的表达特点的体系。”以此为理论基础,对 语体进行了以下分类,并讨论了不同语体间的渗透、交叉与融合关系(见表 语体分类综述 2): 陶红印(1999)提出了对口语语体与书面语语体区分的标准,即表达媒 体(口耳或眼手)与表达方式(语言特征的选择),认为表达方式与表达媒 体不一定完全一致,存在着交叉现象,有许多中间范畴。因此,必须结合媒 体与方式两个因素来划分不同的次范畴语体。他认为口语和书面语语体是个 连续体,其间没有明确的分界,只有等级或程度的不同。口语与书面语各有 典型与非典型之分,当媒体与方式一致时则最为典型。典型性与场合的庄重 性、准备程度均有关系。书面语更为庄重、明确、疏远、不依赖语境,而口 语则更为非庄重、含糊、亲近、依赖语境。 陶红印(1999)认为口语和书面语的划分是一个必要步骤,但仍然比较 粗线条。他从“把”字句与“将”字句的使用情况证明了书面语内部仍有进 一步划分为操作性语体与非操作性语体,简练、文气语体与非简练文气语体 的必要。 邓峻捷(2000)则将现代汉语语体分为基本语体与专业语体两大类,基 本语体即指一般日常交际生活所形成的语体,具有广泛性、随意性、简易性、 契约性等特征,也具有复杂微妙的语音变化、通俗生动的词汇、松散跳跃的 24 语言结构、借助非语言因素表情达意等的修辞手段,最重要的是具有“基本 性”,即它是言语交际中最基本的形式,也是最简单的、最容易掌握的和最 常见的。例如日常谈话、私人书信与简单便条等均属于这类语体。具体分类 见表(语体分类综述 3): 语体分类综述 2 语体 口头语体 独白体 即席独白体 工作演讲体 对话体 生活对话体 工作对话体 书面语体 事务体 公文规章体 日常应用体 论证体 专门论证体 通俗论证体 兼体:文艺论 文艺体 证体 散文体 韵文体 戏剧体* 语体分类综述 3 专业语体 法律 广告 新闻 科学 宗教 政治 商业 艺术 语体 语体 语体 语体 语体 语体 语体 语体 基本语体 进入新世纪之后,对语体分类的研究开始讲求目的性,语体如何分类不 再被认为具有唯一的答案,而是随着目的的不同变得多样化。此外,对语体 分类的研究开始涉及思维机制以及实际应用。 蔡晖(2004)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语体分类问题进行了阐释,他认为 语体的划分本质上是对语言现实的范畴化过程,离不开个人对语言现实的认 识,因此具有复杂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因此,蔡晖(2004)认为语体分 类是以原型成员为中心的模糊集合,具有更多共同点的成员是典型成员,处 25 于分类的中心;而具有较少共同点的成员是非典型成员,处于分类的边缘。 同时,也存在两类的边缘互相重叠的现象。 田胜参(2008)在总结了语体分类的相关研究之后,认为应以目的性原 则为主导因素来划分语体,并从目的性的有无、目的是什么和目的的具体表 现形式来进行阶梯状划分。作者认为可参考王德春、陈瑞端合著的《语体学》, 从宏观上将语体分为日常谈话语体和公众书卷语体两大类。日常谈话语体又 可以分为随意谈话语体和认真谈话语体,书卷语体分为艺术语体和实用语 体。艺术语体根据展示感情形式不同可划分为散文体、韵文体、戏剧体等, 而实用语体依据何种实用的目的可以分为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新闻语体、 演讲语体、广告语体等;又可依据展现方式将公文语体可以分为通报体、法 规体、条据体、函电体;将科技语体分为论著体、报告体、辞书体、科普体、 科技新闻体;将新闻语体分为报道体、时评体;将演讲体分为鼓动性演讲体、 说明性演讲体、传授性演讲体;将广告语体分为写实广告体和写意广告体等。 冯胜利等(2008)从韵律语法的角度提出可用庄雅度来测量语体的书面化程 度。庄雅度具体通过嵌偶词5、合偶词6以及书面语句型7在文中所占的比例。 比例越大,越倾向于是书面语。冯胜利等(2008)还描述了庄雅度测量在对 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如通过庄雅度测量实现留学生作文自动评分等。 2.3.2 语体分类标准 我们认为,语体如何分类并无唯一正确的答案,关键在于这种分类的目 的何在。本文的目的在于论证 PQV 式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是否广泛,是否 已经进入正式的、规整的语法体系。以此为目的,结合学界研究,我们提出 以下分类:语料库中的语料,依照语体分为口语语体与书面语语体两个部分, 区分标准不唯媒体论。我们更多考虑的是口语的即时性、无准备性与书面语 的规整性、高准备性。一般说来,口语的特点是:需要即时发言、发言时无 法充分判断是否符合语法规则体系。书面语的特点是:可以深思熟虑、使之 完全符合语法规则体系。 口语语体包括: 1. 谈话(例如口语调查语料,小说、戏剧中的对话部分) 2. 讨论(例如讨论记录,电视节目中的访谈类节目) 26 3. 独白(例如戏剧独白,除《新闻联播》类电视节目之外的主持人讲话) 4. 演讲(例如教师讲课,公开发言, 《百家讲坛》等节目,各种演讲类节目 的演讲部分等) 书面语语体包括: 1. 议论文体(包括政论、学术论文与其它议论文等) 2. 说明文体(包括操作说明、使用说明、字典释义等) 3. 文艺类(包括散文类,韵文类,以及小说、戏剧中的叙述描写部分。) 注意: 1. 书面语语体中,为了追求表达效果,或为了符合格式要求,可能有 不符合语法规则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虽然不符合语法规则,但仍然是“有 意为之”,属于修辞手段,不能因此而判定其不属于书面语语体。 2. 严格地说,口语语体中的小说、戏剧对话部分也是深思熟虑之后的 结果。但由于小说、戏剧中的对话都是模仿现实生活中的对话的,故归入口 语语体。 3.学界一直认为口语语体中的演讲类是“非典型”的口语,因其一般是 以经过深思熟虑的讲稿为凭据的。但是一般说来,讲稿只能作为提纲,而不 能完全消除演讲过程中不符合书面语法规则的现象,除非是完全朗读讲稿式 的演讲。故演讲也归入口语语体,完全朗读讲稿式的演讲(如解说词等)归 入书面语语体。 4. 小说中的间接引语、心理活动等,往往兼有两种情况,故在分类中单 列出来,不计入口语语体与书面语语体的比较数据中。 2.3.3 语体差异统计结果 参照以上分类,我们将 CCl 语料库中的合格语料分为两部分:口语语体、 书面语语体。间接引语、心理活动部分单独统计。 表 2-6 语体间的 PQV 总数差异 1——数据 趋向动词 进 出 回 过 开 起 住 到 去 来 回 过 来 来 口语语体 3 32 145 5 1 6 0 0 0 0 1 1 书面语语体 1 48 1024 5 4 130 1 0 0 1 1 1 27 心理活动、间接引语 0 0 8 0 0 0 0 0 0 0 0 0 总计 4 80 1177 10 5 136 1 0 0 1 2 2 呈现以下序列: 书面语体:回>起>出>过>开>进|住|来|回来|过来>去|到 口语语体:回>出>起>过>进>开|过来|回来>到|去|住|来 说明与讨论: 电视节目:分别归入演讲(如《百家讲坛》)、讨论(如访谈类节目)、 独白(除《新闻联播》类型外的其它节目)等口语语体。 电视电影剧本,依形式分别计入小说或戏剧类。计入小说类的,其中的 叙述描写算作书面语语体部分,对话、独白、讨论等算作口语语体部分;计 入戏剧类的,其中的舞台提示部分算作书面语语体部分,台词部分算作口语 语体部分。例如: 小说类: 第一章 第一节 1853 年,杀虎口税关。 长长的商队,包括粮车队、盐车队、驼队都被堵在关口。车队和驼 队上插各镖局的镖旗和各字号的号旗迎着风猎猎作响,和着牲口的嘶 鸣,为这杀虎口平添了一份萧索之气。与之相伴的是一长队灾民,扶老 携幼,被堵在另一个通道口。 一个留着小胡须的中年税官向商队大声喊道:“粮货二十文,盐货 五十文、茶货五十文,排好队,别挤!别挤!” (电视电影/乔家大院 作者:朱秀海) 戏剧类: 二德子 (凑过去)你这是对谁甩闲话呢? 常四爷 (不肯示弱)你问我哪?花钱喝茶,难道还教谁管着吗? 松二爷 (打量了二德子一番)我说这位爷,您是营里当差的吧? 来,坐下喝一碗,我们也都是外场人。 (戏剧/茶馆 作者:老舍) 28 剧本(台词+舞台提示型)的舞台提示若不多,则将其忽略,剧本全文 计入口语部分;若剧本中的舞台提示较多,无法忽略,则使用计算机程序统 计舞台提示部分的字数。 大段讲述相当于独白,属于口语语体。因此,如果全文均以对话体写成, 也算作口语语体。 如果全文以第一人称写作,则不算作口语语体,算作书面语语体中的小 说内叙述描写部分。 例如: (44) 话再往回说,我就想提醒你,把一份爱从身边赶走不是件小 事(1995 年人民日报\3 月份 b) 此例摘自人民日报,形式为对读者来信的回信,书面语色彩浓重。全篇 使用第一人称,故归入书面语语体。 (45) 传统的强队纷纷落马,黑马一个接着一个往出“窜”,令专 家们直跌眼镜。你又问我是怎么观看的是不?不瞒您说„„ (1996 年人民日报\12 月份) 此段摘自人民日报栏目“我看改革十八年”文章《幸运的球迷》,内容 是一个球迷介绍自己的看球经历,口语色彩比较浓厚。由于全文均属第一人 称,所以归入书面语语体。 再如: (46) „„一条被子也没有,现在这些被子拿来,我看着也有气, 根本也不打算往回拿。还有好多东西,他们都早都贱价分了, 这就没法了。(《一百个人的十年》 作者:冯骥才) 此段摘自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形式为采访者分别采访夫妻二人, 摘录夫妻二人的谈话为文,口语色彩浓重。全篇交替引用妻子和丈夫的话, 属于小说中的人物对话部分,故归入口语语体。 再如: 29 (47) 我们正离开北冰洋的大块碎冰往回行驶,是顶风航行。我们 从海上救起一只被吹到北方来的小船,因为„„(《福尔摩斯 探案集》02 作者:柯南道尔) (48) 当我的工作完成正往回走的时候,我在一个印第安人的小村 庄里过夜,在那里一条支流--支流的名子和位置我不讲--汇入 正河。当地人是古卡玛印第安人。„„(《福尔摩斯探案集》 04 作者:柯南道尔) (49) 那场战斗后,又过了两天,我们和我们的盟友横越高原往回 走,在他们的悬崖下宿营。„„(《福尔摩斯探案集》04 作者: 柯南道尔) 以上三例摘自《福尔摩斯探案集》,内容是一个人对别人讲他的探险故 事。虽然此人的讲述是文章主体,但在文中是作为作者听到的一段独白来处 理的,所以也归入小说中的对话部分,属于口语语体。 需要单独统计的例子8较少,如下: (50) 买书,买资料,往回扛电器。年轻人还可以拉下脸来打黑工 去赚,„„(文章标题:热狗 作者:徐坤) (51) 一叫父亲看见,那还了得!父亲一定在国货店门外看热闹, 一定!快往回跑吧!等等,等他们都走过去,“再向后转走!” (文章标题:小坡的生日 作者:老舍) (52) 不好!让这些人过到河对岸,一场流血事件就要发生。怎么 办?往回摇!韦作基迅速掉转船头。等船上的人反应过来时, 船已划回南岸。(1995 年人民日报\5 月份 a) (53) 好话说了一火车,人家都不愿要。眼睁睁看着人家一车一车 地往回拉鸡蛋,可就是不要咱送上门的鸡蛋,为啥?杨雨波通 过几年的摸索„„(1996 年人民日报\11 月份) (54) 他也知道,家里一定有劳改队和派出所的人守着,往回走肯 定是自投罗网,这时候反而没有了主意,只是沉闷地不作声。 30 (作家文摘\1994B:文章标题:绿月亮 作者:彭荆风) (55) 在大树后边窥伺着,下一步该怎么办?看来下山是不行了, 再沿老路往回走也不行,那边肯定也有人追来。(文章标题: 绿月亮. 作者:彭荆风) (56) „„嫁给了一个美国佬,而且还跟他生了个孩子。正在从一 流歌手的位置上往回走。从报纸正面上看,她很幸福,可从反 面呢?叶桑想,那可就难说了„„(文章标题:暗示 作者: 方方) (57) 我可以往回走,绕另外一条路上去,或者我也可以继续往上 冲。(文章标题:龙枪传奇 03) 2.3.4 不同语体 PQV 出现比例 由于本文对语体的分类与 CCL 语料库不同,而语体的语料总字数是统计 结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需要对语体语料总字数进行统计,计算在 相同单位内 PQV 出现的比例。 本文使用计算机程序对 CCL 现代汉语语料库中小说、戏剧中的对话部分 进行了字数统计9,并计算了本文分类系统中各语体的语料总字数。使用的 程序为 WordCount3.0 和 WordCount210。 统计思路如下: 1. CCL 现代汉语语料库中,整个文件夹均可计入口语或书面语的,使用 CCL 语料库公布的数据。由于 CCL 语料库数据使用的是字节数,为换算成字 数,使用以下公式(忽略个别中英文混杂、全角半角符号混杂所带来的误差): 字节数/2=字数 2. 若 文 件 需 要 区 分 其 中 的 叙 述 描 写 部 分 和 对 话 部 分 , 则 使 用 WordCount3.0 行统计,程序原理是: 统计每个文件夹中 txt 文档的总字数,以及 txt 文档中,以下符号之间 的纯字数: a.“与” b."与" 31 此外,由于多段的直接引语中,每段只需在段首加前引号,段末不加后 引号,直到直接引语结束,因此,在连续遇到前引号时,运算不停止。 英文引号""不分前后引号,但相当于后引号的"不会出现在段首,因 此,在遇到段首的"时,运算不停止。 说明:忽略标点符号;假定语料库中的语料形式规范,不会出现中文、 英文引号的杂糅,如“"或"”等两种形式;由于单独的数字、字母占极少 数,且在语料中作用一般等同于一个汉字,故一个数字、一个字母在本程序 中也算作一个字。 3. 若 文 件 夹 中 的 部 分 文 件 可 全 文 计 入 书 面 语 或 口 语 , 则 使 用 WordCount3.0 进行总字数统计。 4.统计剧本中的舞台提示时,使用程序 WordCount2。WordCount2 用于 统计每个文件夹中 txt 文档的总字数与括号内的纯字数,可统计剧本中用括 号标注的舞台提示部分。其原理与 WordCount3.0 类似。将统计得到的括号 内字数计入书面语语体,总字数减括号内字数计入口语语体。 (1). 以下文件夹采用 CCL 现代汉语语料库公布的数据: 计入口语语体: 当代/口语 计入书面语语体: 当代/报刊/读书、人民日报、市场报 当代/翻译作品/应用文 当代/史传 当代/应用文 (2). 以下文件夹使用 WordCount3.0 进行引号内字数统计,引号内字 数计入口语语体,总字数减引号内字数计入书面语语体: 现代/文学 当代/文学 当代/报刊/读者、故事会、青年文摘、作家文摘 当代/翻译作品/文学 当代/网文 当代/电视电影/大宋提刑官、冬至、历史的天空、乔家大院、新结 32 婚时代、中国式离婚 (3). 以下文件夹使用 WordCount3.0 进行总字数统计: 计入口语语体: 当代/电视电影/北京人在纽约、李敖有话说、编辑部的故事、易中 天品三国 当代/电视电影/百家讲坛 计入书面语语体: 当代/报刊/1994 年报刊精选 当代.电视电影/大国崛起解说词、故宫解说词 (4). 以下文件夹使用 Wordcount2 进行统计: 现代/戏剧 当代/电视电影/周星驰喜剧选 (5).以下文件使用人工统计,其中的剧本部分使用 Wordcount2 进行 统计: 当代/电视电影/武林外传 统计结果如下(小数点后四舍五入): 口语语体总字数: 51771965 字=5.1771965 千万字 书面语语体总字数: 304112579 字=30.4112579 千万字 由于字数很多,我们以千万字为单位,计算“PQV”在口语和书面语中 出现的比例。每千万字 PQV 式出现次数如下11: 表 2-7 语体间的差异 2——比例 趋向动词 进 口语 PQV 3 出 回 过 开 起 住 来 去 到 回来 过来 32 145 5 1 6 0 0 0 0 1 1 6.18 28.01 0.97 0.19 1.16 0 0 0 0 0.19 0.19 48 1024 5 4 130 1 1 0 0 1 1 式(条) 每千万字 0.58 PQV 式 书 面 语 1 PQV 式 33 (条) 每千万字 0.03 1.58 33.67 0.16 0.13 4.27 0.03 0.03 0 0 0.03 PQV 式 书面语语体中每千万字 PQV 式的比例: 回>起>出>过>开>进|住|来|回来|过来>去|到 口语语体中每千万字 PQV 式的比例: 回>出>起>过>进>开|回来|过来>住|来|去|到 这与前面统计得出的不同语体 PQV 式总数的序列是一致的。 由以上数据可得: 1. “回”的 PQV 式在所有语料中所占比例最高。 2. 在书面语全部语料中所占比例高于口语的:回、起(孤例无说明力, 因此“住、来”不计) 3. 在口语全部语料中所占比例高于书面语的:进、出、过、开(孤例 无说明力,因此“回来、过来”不计) 4. 孤例:住、来、回来、过来 5. 不考虑孤例,口语和书面语由多到少的顺序基本是一致的,只有书 面语部分的“起”用例较多。进一步调查证明,“起”的 136 个用例中,有 69 例的著者是老舍,其它作家一共只有 67 例。这可能对数据有所影响。 “回、起”在书面语中的应用已经较多。结合 PQV 总数,我们认为“回” 已经进入普通话。由于“起”的数据可能有干扰,还不能认为“起”已经进 入普通话语法体系,只能认为其处于由方言进入普通话的进程中。 “进、出、过、开”的应用集中于口语,多用于口语或模拟口语,还 未进入普通话的规整语法体系。 “住、来、回来、过来”只有孤例,从用例数量来看,在普通话中非常 少见,可以认定未进入普通话。 34 0.03 第四节 著者方言差异 2.4.1 调查 本部分对语料作者所属的方言区进行了调查,以此反映各方言区对趋向 动词用作方向词的使用情况,与第三章的方言调查结果相对照,并试图对不 一致的地方进行解释。其中关于作者方言区的信息源于网络,如无特别说明, 均源自百度百科。若有多个版本,取最常见的说法;由于人的方言形成的关 键时期在幼年、少年时期,关键环境在于幼年、少年居住地的方言环境而非 父母的方言环境,故遇籍贯与幼年、少年时期居住地并列时,取后者。如: 余华,当代作家,浙江海盐县人,祖籍山东高唐县。(百度百科) 则认为余华的方言区是浙江海盐。 张贤亮,男,„„,江苏盱眙县人,生于南京。(百度百科) 则认为张贤亮的方言区是江苏南京,而非江苏盱眙。 琼瑶(原名陈喆)中国当代作家,衡阳县渣江镇人,现居中国台湾 省台北市。„„1938 年 4 月 20 日生于四川成都,一九四九年随父陈致 平由大陆到台湾。(百度百科) 由于作者幼年居于四川成都,1949 年(11 岁)才赴台,故认为其方言 区为四川成都。 古龙,生于香港,长于台湾。„„ 虽然一般认为古龙是台湾作家,但经进一步查阅,古龙于 12 岁赴台, 故认为其方言区为香港。 还有以下情况: 35 亦舒,生于上海,五岁时到香港定居,„„ 由于不确定人的方言在五岁时是否已经形成,故不确定亦舒的方言区, 这种情况同时计入上海和香港。 谌容,原籍四川巫山,生于湖北汉口。„„在湖北省汉口出生后刚 满九个月,就„„从武汉到成都,到重庆乡下,到北平,又返回重庆的 颠沛流离中,她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无法确定谌容的方言区是重庆还是成都,故将其同时计入重庆和成都。 统计结果如下: 表 2-8 著者方言区 1 作者 方言区 趋向动词 回 开 进 出 过 起 来 去 回来 过来 冯德英 山东乳山 8 0 0 0 0 0 0 0 0 0 曲波 山东蓬莱 7 0 0 0 0 0 0 0 0 0 李存葆 山东五莲 1 0 0 0 0 0 0 0 0 0 莫言 山东高密 1 0 0 0 0 0 0 0 0 0 张炜 山东龙口 5 0 0 0 0 0 0 0 0 0 山东诸作家均只使用了“回”,未见其它。这与方言调查中胶辽官话(烟 台)PQV 式的分布情况相一致。 表 2-9 著者方言区 2 作者 方言区 趋向动词 回 开 进 出 过 起 来 去 回来 过来 张平 山西新绛 5 0 0 1 0 3 0 0 0 0 马烽 山西孝义 16 3 1 27 4 14 0 0 0 0 西戎 山西蒲县 冯苓植 山西代县 1 0 0 0 0 6 0 0 0 0 张石山 山西盂县 0 0 0 4 0 0 0 0 0 0 曹乃谦 山西应县 0 0 0 0 0 2 0 0 0 0 赵树理 山西沁水 6 0 0 0 0 0 0 0 0 0 吕新 山西晋北 0 0 0 0 0 0 0 0 0 1 36 山西作家使用的 PQV 式较广泛,有“回、开、进、出、过、起”六种。 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是马烽、西戎的《吕梁英雄传》,六种均有。结合方言调 查情况,晋语区是趋向动词 PQV 式分布最广的地区之一,方言调查结果中 的 PQV 分布范围宽于作品中使用的形式。赵树理虽以用方言写作而闻名, 但其作品中只出现最常见的“回”,没有其它趋向动词,与方言调查结果不 符。经查,其方言区沁水县在山西省东南部的晋城市,靠近河南;而在方言 调查中,河南的中原官话中只有“回”一种形式。这也许是原因之一,究竟 如何,还有待于扩大语料来源,进行充分的方言调查。 表 2-10 著者方言区 3 作者 方言区 趋向动词 回 开 进 出 过 起 来 去 回来 过来 0 3 0 1 0 0 0 0 3 1 0 0 0 0 0 路遥 陕西榆林 5 2 杜鹏程 陕西韩城 3 0 陆步轩 陕西长安 6 0 0 1 0 0 0 0 0 0 陈忠实 陕西西安 2 0 0 1 1 1 0 0 0 0 李斌奎 陕西合阳 1 0 0 0 0 0 0 0 0 0 杨争光 陕西乾县 0 0 0 0 1 0 0 0 0 0 陕西作家著作中,趋向动词用作方向词现象使用范围也相对较广,有 “回、出、起、开、过”五种。使用较广泛的是路遥和陈忠实。李斌奎和杨 争光的相关语料较少,均为中短篇小说,这可能是其使用范围较窄的原因。 在方言调查中,中原官话关中片(陕西咸阳)也是 PQV 式分布较广泛的方 言,使用了“回、起、过、开、进、出、到、去”几种形式。著者作品中进 入 PQV 式的使用情况于方言调查结果中的分布情况。 表 2-11 著者方言区 4 作者 方言区 趋向动词 回 开 进 出 过 起 来 去 回来 过来 老舍 北京 81 0 0 6 0 70 0 0 0 0 王小波 北京 5 0 0 0 0 0 0 0 0 0 王朔 北京 37 0 0 0 0 2 0 0 0 0 张洁 北京 0 0 0 0 0 1 0 0 0 0 37 杨沫 北京 7 0 0 0 0 0 0 0 0 0 魏润身 北京 4 0 0 0 0 1 0 0 0 0 阿城 北京 1 0 0 0 0 0 0 0 0 0 北京作家使用的有“回、出、起”,使用范围窄于北京官话方言调查中 PQV 式的分布情况。 表 2-12 著者方言区 5 作者 方言区 趋向动词 回 开 进 出 过 起 来 去 回来 过来 冯志 天津静海 7 0 0 6 0 0 0 0 0 0 邓友梅 天津 7 0 0 0 0 0 0 0 0 0 冯骥才 天津 1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作家使用的有“回”和“出”两种。“出”只见于作家冯志(天津 静海)。方言调查中未调查天津话。冯志的方言属于北方官话保唐片,与北 京官话怀承片相近,怀承片则可使用“回、起、过”三种,作品中的使用范 围窄于方言调查中的分布情况。 表 2-13 著者方言区 6 作者 方言区 趋向动词 回 开 进 出 过 起 来 去 回来 过来 姚雪垠 河南邓州 7 0 0 0 0 0 0 0 0 0 李佩甫 河南许昌 6 0 0 0 0 0 0 0 0 0 刘震云 河南延津 1 0 0 0 0 0 0 0 0 0 刘知侠 河南卫辉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南作家中只使用“回”,使用范围与方言调查(中原官话)中的分布 情况一致。 表 2-14 著者方言区 7 作者 方言区 趋向动词 回 开 进 出 过 起 来 去 回来 过来 宋学武 辽宁康平 2 0 0 0 0 0 0 0 0 0 邓刚 辽宁大连 1 0 0 0 0 0 0 0 0 0 38 徐坤 辽宁沈阳 4 0 0 0 0 1 0 0 0 0 张正隆 辽宁本溪 2 0 0 0 0 0 0 0 0 0 辽宁作家使用“回、起”,其中“起”只见于徐坤(辽宁沈阳)。康平、 沈阳、本溪均属东北官话吉沈片,而大连属胶辽官话区。胶辽官话区只有“往 回”,东北官话的哈阜片有“回、起、开、出”四种。辽宁作家作品中 PQV 形式的使用范围等于或窄于方言调查中的分布情况。 表 2-15 著者方言区 8 作者 方言区 趋向动词 回 开 进 出 过 起 来 去 回来 过来 迟子建 黑龙江漠河 3 0 0 0 0 0 0 0 0 0 梁晓声 黑龙江哈尔滨 2 0 0 0 0 1 0 0 0 0 刘兆林 黑龙江巴彦 1 0 0 0 0 0 0 0 0 0 黑龙江漠河属东北官话黑松片,黑龙江巴彦是哈尔滨下属县,与哈尔滨 同属哈阜片。黑龙江作家作品中 PQV 形式有“回”和“起”,其使用范围窄 于方言调查中的分布情况。 表 2-16 著者方言区 9 作者 方言区 趋向动词 回 开 进 出 过 起 来 去 回来 过来 刘流 河北河间 30 0 0 0 0 6 0 0 0 0 孙犁 河北安平 6 0 0 0 0 0 0 0 0 0 李晓明 河北枣强 32 0 0 7 0 6 0 0 0 0 雪克 河北献县 8 0 0 0 0 6 0 0 0 0 郑万隆 河北安次 2 0 0 0 0 0 0 0 0 0 刘绍棠 河北通县 1 0 0 0 0 0 0 0 0 0 李英儒 河北保定 5 0 0 0 0 0 0 0 0 0 蒋子龙 河北沧县 1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作者使用的有“回、出、起”。其中“回”较普遍, “起”见于枣强、 献县和河间,“出”只见于河北枣强。方言调查中的河北承德(北京官话怀 柔片)中有“回、过、起”三种 PQV 形式,但没有“出”。河北枣强属于北 方官话沧惠片,方言调查中没有该片,故不能解释原因。 39 此外,河北河间作者刘流的用例中,有“往回里”形式,这种形式未在 其它语料中见到。 表 2-17 著者方言区 10 作者 余华 方言区 浙江海盐 趋向动词 回 开 进 出 过 起 来 去 回来 过来 27 0 0 6 0 0 0 0 0 0 浙江作家余华使用“回”和“出”两种。据调查,吴语瓯江片的温州方 言中有“底(进)、出、转(回)、来、去”,作家 PQV 形式的使用范围窄于 方言调查中的分布情况。 表 2-18 著者方言区 11 作者 方言区 趋向动词 回 开 进 出 过 起 来 去 回来 过来 张贤亮 江苏南京 4 0 0 6 0 0 0 0 0 0 汪曾祺 江苏高邮 4 0 0 0 0 0 0 0 0 0 苏童 江苏苏州 5 0 0 0 0 0 0 0 0 0 陆文夫 江苏泰兴 3 0 0 0 0 0 0 0 0 0 方方12 江苏南京 1 0 0 0 0 0 0 0 0 0 周而复 江苏南京 9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作家中除张贤亮使用“回、出”外,其它均只能使用“回”。除苏 州属于吴语区外,南京、高邮、泰兴均属于江淮官话区。江淮官话洪巢片(盐 城)可以使用“回、起、过、开”四种 PQV 形式,但没有“出”。考虑到张 贤亮自 18 岁后一直在宁夏银川生活,其作品也往往以宁夏地区为背景,故 可能受到兰银官话的影响。方言调查中的兰银官话河西片(甘肃)可以使用 的有“回、起、过、出、住”五种 PQV 形式,宽于作品中 PQV 式的使用范 围。 表 2-19 著者方言区 10 作者 方言区 趋向动词 回 开 进 出 过 起 来 去 回来 过来 亦舒 上海|香港 10 0 0 0 0 0 0 0 0 0 张爱玲 上海 1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作家只使用“回”。据调查,吴语瓯江片的温州方言中有“底(进) 、 40 出、转(回)、来、去”,故作家的 PQV 形式使用范围窄于方言调查的分布 情况。 表 2-20 著者方言区 11 作者 方言区 趋向动词 回 开 进 出 过 起 去 回来 过来 彭荆风 江西萍乡 4 0 0 0 0 0 0 0 0 0 陈世旭 江西南昌 2 0 0 0 0 2 0 0 0 0 经查阅,江西萍乡、南昌均属赣语,方言调查中的赣语宜浏片(萍乡) 中只有“回”一种,与陈世旭作品中的情况不符。按,南昌赣语的情况比较 特殊,除南昌市内之外,其它下属县不一定属于赣语南昌小片,因此目前不 排除陈世旭不是赣语区作家的可能性,需要进一步调查。 表 2-21 著者方言区 12 作者 戴厚英 方言区 安徽颍上 趋向动词 回 开 进 出 过 起 来 去 回来 过来 8 0 0 0 0 0 0 0 0 0 安徽作家戴厚英作品中只出现了“回”一种。据调查,江淮官话洪巢片 (淮南)有“回、起”两种,作家的 PQV 形式使用范围窄于方言调查中的 分布情况。 表 2-22 著者方言区 13 作者 方言区 趋向动词 回 开 进 出 过 起 来 去 回来 过来 彭见明13 湖南平江 1 0 0 0 0 0 0 0 0 0 周立波 湖南益阳 31 0 0 1 0 0 0 0 0 0 除周立波有一例“出”以外,湖南作家的作品中只出现了“回”。周立 波的《暴风骤雨》描写的是东北人民的抗战与土改情况,故可能受东北官话 区影响。方言调查中的东北官话哈阜片有“回、起、开、出”四种,宽于作 品中 PQV 式的使用范围。 表 2-23 著者方言区 14 作者 方言区 趋向动词 41 回 开 进 出 过 起 来 去 回来 过来 欧阳山 湖北荆州 15 0 0 1 0 0 0 0 0 0 刘醒龙 湖北黄州 1 0 0 0 0 0 0 0 0 0 姜天民 湖北英山 1 0 0 0 0 0 0 0 0 0 除欧阳山有一例“出”外,湖北作家的作品中只有“回”。欧阳山是湖 北荆州人,其方言区属于西南官话成渝片,成渝片的绵阳方言中有“回、起、 开、出、住”五种,宽于作品中 PQV 式的使用范围。 表 2-24 著者方言区 15 作者 方言区 趋向动词 回 谌容 四川成都|重庆 5 莫怀戚 重庆 2 开 进 出 过 起 来 去 回来 过来 0 0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开 进 出 过 起 来 去 回来 过来 0 0 6 0 0 0 0 0 0 表 2-25 著者方言区 16 作者 方言区 趋向动词 回 谌容 四川成都|重庆 5 刘心武 四川成都 5 0 0 0 0 0 0 0 0 0 琼瑶 3 0 0 0 0 0 0 0 0 0 四川成都 四川、重庆作家的作品中,除谌容外,均只有“回”。谌容自 1954 年(18 岁)起一直在北京,作品可能受北京官话的影响。北京官话京师片中有“回、 起、过、开、出”五种,宽于作品中 PQV 式的使用范围。 表 2-26 著者方言区 17 作者 方言区 趋向动词 回 开 进 出 过 起 来 去 回来 过来 路远 内蒙古锡林浩特 权延赤 内蒙古赤峰 2 0 0 0 0 0 0 0 0 0 3 0 0 0 0 1 0 0 0 0 内蒙作家作品中出现了“回”,此外权延赤作品中还有一例“起”。权延 赤是内蒙古赤峰人,属东北官话哈阜片,方言调查中东北哈阜片有“回、起、 开、出”四种,作家作品中出现的使用范围窄于方言调查中的分布情况。 42 表 2-27 著者方言区 18 作者 方言区 毕淑敏 趋向动词 新疆伊宁 回 开 进 出 过 起 来 去 回来 过来 1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作家毕淑敏的作品中只出现一例“回”。 表 2-28 著者方言区 19 作者 方言区 趋向动词 回 开 进 出 过 起 来 去 回来 过来 香港 2 0 0 0 0 0 0 0 0 0 梁凤仪 香港 5 0 0 0 0 0 0 0 0 0 亦舒 10 0 0 0 0 0 0 0 0 0 古龙 上海|香港 香港作家作品中只出现了“回”。经调查,粤语广府片(澳门)与四邑 片(江门新会)中均无趋向动词用作方向词现象,可能是由于受普通话影响 所致。 表 2-29 著者方言区 20 作者 方言区 柏原14 甘肃兰州 趋向动词 回 开 进 出 过 起 来 去 回来 过来 2 0 0 0 0 2 1 0 0 0 甘肃作家柏原的作品中出现了“回”、“起”和“来”,方言调查中的兰 银官话河西片中有“回、起、过、出、住”五种,但没有“来”。兰州属兰 银官话金城片,可能片与片之间有差异。 此外,以下各例存疑,未计入统计结果: (58) 只看见一些灰色的和白色的人们在往来移动。(欧阳山《三 家巷》,湖北荆州) (59) 是大家都没有去过。而去过的人却无法往回沟通信息。(方 方,江苏南京) 43 (60) 母亲很干练,娘家住在根据地,她不断回娘家往来带点东西。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河北保定) 2.4.2 小结 从以上的统计数据和分析可以看出,作家的方言与作家作品中 PQV 式 的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除已被普通话接受的形式外,作家不会 使用方言调查中合法形式之外的 PQV 式,即使有例外,也多数可以从长期 居住地的方言环境、邻近方言环境等方面进行解释。由于 PQV 并未在我国 汉语语法教材中正式出现过,故作家对 PQV 格式的使用较少受到教育程度 等因素的影响。 从分析来看, “回”在 PQV 格式中的使用非常普遍。只要使用 PQV 形式, “回”必然是可以使用的。甚至包括一些在方言调查中未见“回”的,在文 章中也可以使用“P 回 V”式,推测是受到普通话影响。因此,可以确定“P 回 V”式已经进入普通话语法体系中。其它趋向动词没有出现大于方言调查 中趋向动词分布的情况,因此不能确定其进入普通话语法体系。 1 下文记作“PQV”,其中 P(preposition)代表介词,Q(“趋向”的拼音首字母)代表 趋向动词,用 V 代替 V 和 VP,即动词和动词短语。由于字母 P 与介词 P 容易混淆,故 动词短语不写作 VP. 2 排除“上、下”后的语料总数为 1376 条。 3 “往来走”的结果是在人工排除“往来”+“走”后得出的(如“生活在同一个都市, 往来走同样的路”)。“往过去走”的结果是在人工排除“往”+“过去(时间名词)” +“走”后得出的(如“时间机器一启动,相机就变成零件了,再往过去走,就变成塑 料玻璃金属了,再往过去走, 相机生产商还没成立呢,哪来的相机呢?”)。 4 往去:《沈从文别集—凤凰集》,岳麓书社,1992.12 第一版 193 页;《沈从文代表 作(下)》,中国现代文学馆,于润琦编选,华夏出版社 270 页。 走去:《凤凰》,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6 第一版 478 页。 5 只能组成双音词才能进入语境的单音词,如:备:备尝|*备尝试、餐:订餐|*预订餐 6 只能与另一个双音词组成“双+双”的韵律模块才能合法出现的双音词,如:保卫: 保卫人民|*保卫人、光临:光临我校|*光临校 7 如:称之为、所以然、如„„则„„ 8 指心理活动、间接引语两类。在本文中的例子都是心理活动。 9 北京大学中文系詹卫东老师提供了CCL现代汉语语料库全部语料,特此致谢。 10 程序均由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系硕士生林煜庭编写,特此致谢。 11 不包括心理活动与间接引语类。 12 方方的方言区资料源自新浪读书论坛。 13 彭见明资料源于中国作家网。 14 柏原方言区资料源于互动百科。 44 第三章 趋向动词用作方向词现象—汉语方言 由上述调查分析可见,趋向动词用作方向词现象的分布,在趋向动词系 统内部不平衡,在语体之间不平衡,在各方言中也不平衡。本章通过问卷调 查与受试者个人访问相结合的方式,对各方言中的 PQV 现象进行尽量客观、 详尽的描写,并试图在此基础上总结趋向动词用作方向词的类型学规律。 进行方言调查之前,第一节先讨论汉语中存在的一种相似语法形式—— “PA 里 V”式。在方言调查中同时对这种形式进行调查,以探究“PA 里 V” 和“PQV”两种形式之间是否有联系。 为更好地对本现象进行描述,本文对已经调查的方言提出了一种方言分 类。注意:本分类完全是为了适应趋向动词用作方向词现象的方言调查与描 述,并非根据方言划分原则,综合考虑语音、词汇、语法提出的方言划分系 统。在对每一方言点的考察中,为称呼方便,依然沿用《中国语言地图集》 提出的方言划片系统。 我们把方言分为北方方言、中部方言、南方方言三类,北方方言包括东 北方言,华北方言和西北方言三个部分,其中东北方言包括东北官话和北京 官话,华北方言包括部分中原官话和胶辽官话,西北方言包括部分中原官话、 兰银官话和晋语;中部方言包括四个部分,即西南官话、江淮官话、客赣方 言和吴语;南方方言包括闽语和粤语。第二、三、四三节将对各方言点的调 查情况进行描述,第五节进行总结。 第一节 一种相关形式——PA 里 V 方向介词后面的宾语,除了加方向词之外,还可以加名词性短语。如: “往家跑” “往天上看” “朝山顶望”等。这里的名词性短语表示动作的终点。 在汉语方言和普通话中,有一种类似格式,即“PA里V”式。例如“往死里 打、往坏里想”等。这里的“形容词+里”同样表示动作的终点,即动作需 要达到的最终状态。部分学者对此现象进行了研究,如马喆(2009)将“往 45 A里V”中的动词V按照[+动作][+位移]、[+动作][-位移]和[-动作][-位移]的语义 特征分为三类,并按照动词的语义类型把“往A里V”分为表示主观增量(包 括性质增量和程度增量)和表示偏值评价两个语义类,此外还讨论了“往A 里V”的语法化进程;袁丹(2008)对“往A里V”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 如“往A里V”的四个构件的句法语义特征、“往A里”和“V”的语义关系、 “往A里V”做谓语和做插入语时的句法、语义、语用上的不同,以及“往A 里V”的历时发展演变过程。 按照马喆(2009)的语义分类,“往死里打”表示主观增量,即说话人 的目的就是最终使受事达到“死”这一目的; “往坏里想”则表示偏值评价, 即事实并非如此,但说话人的目的是使“想”的结果比客观公正的情形更偏 向“坏”的一面。因此,无论哪种情况,“PA里V”表示的都是“使动作向 更A的目的进行”,因此, “PA里V”中的“A里”表示的是动作需要达到的最 终状态。 马喆(2009)对“往A里V”语义的概括是适用于普通话的,但是如果 从汉语方言的情况来看,这种概括则是不全面的。根据我们进行的方言调查, 不同方言中, “往A里V”使用的普遍程度有所不同。如晋语的一些方言,只 要A可以作为动作V的目的,即可进入“往A里V”式。如乌盟话中有“往细 切”“往脆炸”“往哭骂”“往醒叫”等形式。虽然这些都可以看作广义的主 观增量,但是动词并不如马喆(2009)所说,满足[+动作][+位移]。 此外,在不同的方言中,A进入“往A里V”形式的条件也有所不同。部 分方言要求A有程度性,可以进入渐变的过程,如乌盟话中“往醒叫”、 “往 哭骂”等形式,在这些方言中是不合法的,而“往细切”等形式是合法的; 另一些方言则要求A能够描述言语、思想等抽象动词,只有“往坏里想”、 “往 好里说”等才是合法的;还有一些方言中,A必须具有意愿性,如“往错算” 是不合法的,因为不会有人故意想“往错算”。 经过调查,发现“PA里V” (包括“PA了V、PA的V、PA哩V”等各种形式) 与上文的“PQV”不但在语义特征上都具有目的性,在分布上也常常共现, 如在乌盟话中,PA里V、PQV均存在,但相互之间的变换关系存在一些差异。 PA 里 V 式(一般使用 PAV 式,“里”弱化): 46 (1) (两个孩子打架,A 把 B 打哭,长辈斥责 A) ——咋硬要往哭打了?(为什么非要把他打哭?) (2) (小孩在睡觉,孩子的父亲让母亲把他叫醒) ——你往醒叫叫他。(你把他叫醒一下) (3) (A 指导 B 切菜) ——你这个土豆丝切得粗了,往细切。(切得细点儿) PQV式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如: (4) (A 教 B 操作拉力器) ——你往开扳。(你用力把它扳开。) (5) (本来关在笼子里的鸡跑了,母亲叫孩子) ——赶快往住捉!(赶快捉住它!) (6) (开车中,前面有车出现,乘客催促司机) ——赶快往住刹了哇!(快点刹住啊!) 第二类见2.1节各例。 把PA里V式记为A类,两种PQV式分别记为B类(往开扳类)和C类(往进 走类),三类对比,则有以下差异: 1.A类、B类相应的动补式是合法的,即“往CV”→“VC”,在乌盟话中, C类相应的动补式不使法,必须变换成相应的复合趋向补语形式,如: A 类: 往细切→切细 往醒叫→叫醒 B 类: 往开扳→扳开 往住捉→捉住 往住刹→刹住 C 类: 往将走→*走将/*走来,走将来 往去走→*走去,走上去(“上”读轻声) 往回走→*走回,走回来/走回圪(走回去) 47 往起站→*站起,站起来/站起圪 往出走→*走出,走出来/走出圪 往进走→*走进,走进来/走进圪 往过走→*走过,走过来/走过圪 1. A类可插入“了”,而B类和C类进行这样的变换则不自然,如: A 类: 往哭打→往哭了打 往醒叫→往醒了叫 B 类: 往开扳→?往开了扳 往住捉→*往住了捉 往住刹→*往住了刹 C类 往将走→*往将了走 往去走→*往去了走 „„ 由此可见,这三类虽然形式相似,但仍存在差别。其中C类中“往”的 宾语指方向;A类中, “往”的宾语更趋向于指最终状态,而B类中“往”的 宾语似乎正处于变化中,从语义上说,更偏向于后者,但从句式变换的角度 来说,似乎又没有完全变成后者。B类中“往”的宾语虽然也是趋向动词(即 第一章谈到的“开、往、到”),但其方向性不明显,不是典型的趋向动词。 我们在方言调查中把上述三类均纳入调查范围。 第二节 北方方言 3.2.1 3.2.1.1 东北方言 北京官话京师片 本次调查的方言点是北京市,属北京官话京师片。 48 一、趋向动词系统 本方言点使用的趋向动词系统如下: 表 3-1 方言调查——趋向动词系统 1 单纯趋向 上 下 进 出 回 过 起 来 去 住 到 开 动词 复合趋向 上 下 进 出 回 过 起 动词(~来) 来 来 来 来 来 来 来 复合趋向 上 下 进 出 回 过 动词(~去) 去 去 去 去 去 去 本方言点的趋向动词用法基本与普通话相同,仅有以下差别: 1. 部分趋向动词作补语的时候,对谓语动词有选择性,如“上、下” 等,谓语动词用常见的“走”不太自然。可能因为动补式有强调谓语动词方 式的意味,而对最常用的的动词则没有必要强调方式。 2. “起”作趋向补语时比较受限制,一般不可单独成句。如: 他捡起笔,然后走了。 ?他捡起笔。 他把笔捡起来。 2. “过”作趋向动词时,对谓语动词有选择性,如: ?跑过桥 游过河 穿过隧道 4. 没有“起去”。 二、 关于“往 A 里 V” 本方言点存在“往A里V”形式,但有以下特点: 1. 除“往死了打|往死里打”以外,不会说“往A里V”,而用“往A了V”, 如: 往细了切 *往细里切 49 往脏了蹭 *往脏里蹭 往干了晾 *往干里晾 往深了想 ?往深里想 往错了算 *往错里算 往好了说 *往好里说 “往死里打”可以接受,可能的原因是由于“往死里打”一般都出现在 语气比较强的场合(如威胁),要求每个音节都清晰、有力,因此“里”出 现的接受度较高。这从一个方面证明了“里”是“了”的弱化形式。 2. 省略“了”的形式接受度低于不省略“了”的形式, “往AV”形式往 往需要特定语境(如对比)才可以接受,很少单说。且经常在“A”和“V” 之间有停顿。如: 往细了切! ?往细切! 你切得太粗了,往细切!(“粗”、“细”形成对比) 往深了想! ?往深想! 你往深想,没准儿他不是那意思。 (“他是那意思”是“没有往深想” 时的看法,但“往深想”之后的看法是“他不是那意思”,两者形成对 比) 3. 抽象形容词(即用来描述抽象事物如语言、思想等的形容词)比具 体形容词容易进入这一格式。如“往深了想”、 “往好了说”比“往干了晾”、 “往细了切”更容易接受。 4. 具体形容词中,相对形容词比绝对形容词更容易进入此形式。如: 往细了切 ?往湿了泡 往死了打 *往哭了骂 50 往深了想 *往醒了叫 “细”可以有程度上的差别,但对于“湿”,一件衣服沾上水就是“湿” 了, “湿”只有面积上的差别,没有程度上的差别;但 “往湿了泡”的接受 程度要比“往哭了骂、往醒了叫”高,因为“湿”可以有“半干半湿”的状 态存在(虽然严格说来依然是面积上的差别,如衣服布料的部分纤维还是全 部纤维是湿的),而“哭”和“醒”基本没有中间状态的存在,只要开始流 泪就是“哭”,只要脱离睡眠状态就是“醒”,即使是“半睡半醒”,实质上 仍然是醒,只是头脑尚不清楚而已。 5. “往A了V”这一格式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因此,一般不使用不期待 的形容词占据A的位置。如“往错了算”一般不容易被接受,因为一般不会 把“错”当作是计算的目的。比较以下两个句子: 别人都能算对,怎么你总是往错算呢? 别人都能算对,怎么你总是算错呢? 此处,受试者认为,A句比B句多了一种调侃的意味,含有“你是故意 的吧?”的意思。这种隐含意义能更好地说明这个格式的目的性。 三、 关于“往 DV”15 本方言点存在“往DV”形式,所有方向词(包括单纯方向词如“东” 和复合方向词如“东边”)均可自然地进入这一形式。但是单纯方向词的接 受度比复合方向词更高。 四、关于“往 QV” 本方言点存在“往QV”形式。 单纯趋向动词中,“出、回、起、过、开”可以自然地进入这一格式; “来、去、进、住”不能理解。 复合趋向动词中, “回来、回去、过去”可以自然地进入这一格式, “出 来、出去、进来、进去、起来、过来”不能理解。年长一代的北京人认为“进 来”也可以自然进入这一格式,“出来、起来、过来”一般不说。由于没有 51 “起去”,故“往起去走”也是完全不能理解的。年长一代的北京人认为“往 开来站”(如课间操结束时“解散”后的情形)也可以说。 注意,这一格式不应把“往回”和“来”理解为动词的两个状语,因为 此处的“来”是轻读的。此外,还有“往过来点”,此处的“来”也是轻读 的,不能解读为动词。 五、 关于“往 Q 了 V” 本方言点存在“往Q了V”格式,部分趋向动词可进入这一格式,包括 “回”,“开”和“起”。据说,老一辈口语的“去”也可以进入这一格式, 但一般只用于对举格式,如有以下例子: (7) 你要往天津,你就往过了走;你要往北京,你就往 去了走。 有人认为, “往Q了V”中的“了”是“来”的弱化,但是以下例句是合 法的: (8) 你别在这儿呆着,赶快往回了走! 此处“往回”的方向是远离说话人(即“这儿”)的,如果使用复合趋 向动词,应当是“往回去走”而并非“往回来走”。这种情形依然可以用“了”, 可以证明“了”不是“来”的弱化形式。 六、 关于“过”的语义 在本方言点中,“往过走”中的“过”方向性并不如其它几个趋向动词 那么强,简单地说,只要有一个目的地,均可用“过”。这点与乌盟话大同 小异。可分为以下三类: 1. 向说话人。如: (9) (A 与 B 约在某处见面,A 先到目的地,看到 B,招 手叫 B) 往过走啊! 52 (10) (某路口,一边路通向天津,一边路通向北京,司 机 A 在通向天津的路上给司机 B 指路) 你要往天津,你就往过了走;你要往北京,你就往去了 走。 2. 远离说话人。如: (11) (A 开车在较窄的马路上行进,对道路上的行人说) 往过走往过走! (12) (A 靠 B 很近,B 烦闷,对 A 说) 往过去!(相当于“滚远点!”) 乌盟话中没有2中的形式。 注意,“往过了走”只能用在“向说话人”的方向,而不用于“远离说 话人”的方向。这也是有些方言母语者认为此处的“了”是“来”的弱化的 原因之一。 3. 向说话人、听话人共知的某目的地。 (13) (A 给 B 指路) 看见那座红楼了吗?你往过走。 此处的目的地必须是不太远的,例如如果说话人、听话人都在北京城东, 当目的地在北京城西时,不能用“往过走”。 (14) (老师带一群学生春游,走到某山路时通过较为困 难,老师站在路边指挥学生) 快点往过走! 53 从表面上看,此处的“过”可以理解为“经过”,即学生从老师身后走 到老师身前的某处。但这种情况可看作老师的坐标恰巧与学生前进方向的直 线重合。故可归入“向说话人、听话人共知的某目的地前进”。 此外,当“过”为“超过”义时,也可以进入“往A了V”格式。但此 处的“过”不是趋向动词。如: (15) 事是好事,可你怎么老往过了办啊? 综上所述,总结如以下各表。 关于表中各项,有以下说明(下同,参见附录中的调查问卷,括号中的 值指受试者之外的其它方言母语者的意见,受试者本人的意见不同于此): 1. “PA了V”、“PQ里V”中,“是否存在”一项具体值如下: 不存在:存在一项(“PA了V”中:多为“往死了打”, “PQV、PQ里V”中:多为 “往回走、往回了走”):0 存在一项以上:+ 2. “PA了V”中,“普遍程度”一项具体值如下: 不存在:普遍程度- 存在一项(多为“往死里打”):普遍程度存在数项(多为抽象语义):普遍程度0 存在多项(部分项不合法,多为“哭、醒”):普遍程度+ 存在所有项:普遍程度++ 4. 其它各项:能说:+,不能说:-。“PQV”和“PQ里V”中,趋向动 词在调查问卷中的分级为“自然”或“不太自然但可以说”时,即记为+; 若为“一般不说但可以理解”或“不能理解或理解时间影响交际”时,即记 为-。 5. “PA了V”中,语义限制一项中,若各个分项是影响合法性的决定因 素,即记为+,若不影响合法性,则记为-。因此,+越多,形容词进入“PA 了V”的限制越多。如果本项空白,则表示有相关语义的形容词不能进入“PA 了V”,因此,空白越多,代表形容词进入“PA了V”的可能性越小。 54 表 3-2 方言调查——PA 里 V 1 是否存在 + 普遍程度 了|里|? + 语义限制 目的性 抽象性 + - 了>里 程度性 + 表 3-3 方言调查——PDV 1 是否存在 所用介词 + 方位词 往 备注 单纯 复合 + + 无 表 3-4 方言调查——PQV——单纯趋向动词 1 趋向动词 是否存在 回 + 起 + 过 + 开 + 进 - 出 + 到 - 住 - 来 - 去 - 表 3-5 方言调查——PQV——复合趋向动词(来) 1 趋向动词 是否存在 回来 + 起来 - 过来 - 开来 (+) 进来 (+) 出来 - 回来 - 进去 - 出去 - 回去 - 来 - 去 (+) 表 3-6 方言调查——PQV——复合趋向动词(去) 1 趋向动词 是否存在 回去 + 起去 - 过去 + 开去 - 表 3-7 方言调查——PQ 里 V 1 趋向动词 是否存在 3.2.1.2 回 + 起 + 过 - 开 + 进 - 出 - 到 - 住 - 北京官话怀承片 本次调查的方言点在河北承德市承德县,属北京官话怀承片。 一、 趋向动词系统 本方言点使用的趋向动词系统如下: 表 3-8 方言调查——趋向动词系统 2 单纯趋向动 上 下 进 出 回 词 复合趋向动 上 下 进 出 回 词(~来) 来 来 来 来 来 复合趋向动 上 下 进 出 回 词(~去) 去 去 去 去 去 本方言点的趋向动词用法特点是: 过 起 过 来 过 去 起 来 来 去 住 到 开 1.趋向动词做补语接受度不如做谓语高;做动词补语时,往往有强调动 词方式的意思。如: “走下来”是指“走着下来的,而不是跑着下来的”,经 55 常可以替换成“V 着 Q”,如“走着下来”。 “回来|回去”做补语时,这种意味则并不强烈,如“拿回来|送回去” 似乎并不强调动作的方式。 2.单纯趋向动词用作动词补语时,接受度低于复合趋向动词,大部分单 纯趋向动词不能直接做补语,如“来、去、进、出、上、下”,表示趋向义 时,一般使用复合趋向动词做补语或直接做谓语,或者使用“V|P+方位词+ 来|去”形式。如: V+方位词+来|去: 跑上山:跑山上去了 跑下山:跑山下边去了 爬进洞:爬洞里去了 向我走来:往这边来 复合趋向动词直接做谓语: 走出房间:出去了 复合趋向动词做补语: 跑回家:跑回去 跑过桥:跑过去 扶起他:扶起来 二、 关于“往 A 里 V” 本方言点存在“往 A 里 V”式,但只有少数形容词可以进入这一格式, 且多为抽象形容词,如: 往死里打|往好里说|往深里想 表示相应意义时,可以使用两种策略,即“VA 了”和“VA 点儿”。如: 56 往哭(了)骂:骂哭了 往细(了)切:切细点儿 往醒(了)叫:叫醒了 往湿(了)泡:泡湿点儿 往干(了)晾:晾干点儿 三、 关于“往 DV” 本方言点存在“往 DV”形式,其中单纯方向词(如“东、上、里”)比 复合方向词(如“东边、上边、里边”)进入此形式的接受度高。单纯方向 词均可自然地进入此形式,而复合方向词则不太自然。 四、 关于“往 QV” 本方言点存在“往 QV”形式,但范围较窄。单纯趋向动词中,只有“回、 起、过”三个趋向动词可以自然进入本式; “开”不太自然; “出、进”一般 不说但可以理解,“来、去”完全不能理解。 复合趋向动词中, “起来”可以自然地进入这一格式, “出来、出去、进 来、回来”一般不说,但可以理解;“进去、回去、过来、过去、起去”完 全不能理解。 五、关于“往 Q 了 V” 本方言点基本不存在“往 Q 里 V”格式,除“回”可不太自然地进入这 一格式外, “出、进、起”一般不说但可以理解, “来、去、过”完全不能理 解。 综上所述,总结如下表(复合趋向动词的 PQV 式不存在): 表 3-9 方言调查——PA 里 V 2 是否存在 + 普遍程度 + 了|里|? 里 语义限制 目的性 抽象性 + 形容词程度性 表 3-10 方言调查——PDV 2 是否存在 + 所用介词 方位词 往 单纯 + 备注 复合 + 单纯>复合 57 表 3-11 方言调查——PQV——单纯趋向动词 2 趋向动词 是否存在 回 + 起 + 过 + 开 - 进 - 出 - 到 - 住 - 来 - 去 - 表 3-12 方言调查——PQ 里 V 2 趋向动词 是否存在 3.2.1.3 回 + 起 - 过 - 开 - 进 - 出 - 到 - 住 - 来 - 去 - 东北官话 本次调查的方言点在黑龙江哈尔滨双城镇,属东北官话哈阜片。 一、 趋向动词系统 本方言点使用的趋向动词系统如下: 表 3-13 方言调查——趋向动词系统 3 单纯趋向动 上 下 进 出 回 词 复合趋向动 上 下 进 出 回 词(~来) 来 来 来 来 来 复合趋向动 上 下 进 出 回 词(~去) 去 去 去 去 去 本方言点趋向动词的使用特点是: 过 起 过 来 过 去 起 来 来 去 住 到 开 单纯趋向动词做动词补语的接受度比其它方言高,但仍然弱于复合趋向 动词做补语。如: 向我走来:向我走来|向我走过来 向他走去:向他走去|向他走过去 跑过来: 跑过来|?跑来 跑过去:跑过去|?跑去 二、 关于“往 A 了 V” 本方言点中存在“往 A 了 V”形式,但部分形容词进入这一形式的接受 度较弱,如: 往死了打(自然) 往哭了骂(不太自然) 58 往细了切(自然) 往错了看(不太自然) 往深了想(自然) 往干了晾(不太自然) 此外,本方言不使用“往 A 里 V”式,也基本不使用“往 AV”式。 三、 关于“往 DV” 本方言点存在“往 DV”这一形式,方向介词使用“往”。所有方向词(包 括单纯方向词如“东”和合成方向词如“东边、东头”)均可进入这一格式。 单纯方向词比复合方向词接受度更高。 四、 关于“往 QV” 本方言点中存在“往 QV 形式”,但单纯趋向动词比较容易进入这一形式, 在单纯趋向动词内部也存在不一致性:“出、回、起、开”可以完全自然地 进入这一格式;“进、住”则一般不说,但方言者可以理解,而“来、去、 过”则完全不接受。 复合趋向动词的 PQV 式,本方言点一般不说,但可以理解。 五、 关于“往 Q 里 V” 本方言点中“往 Q 了 V”式一般不会使用,但可以为听话人所理解。 综上所述,总结如下表(复合趋向动词的 PQV 式和 PQ 里 V 式都不存在): 表 3-14 方言调查——PA 里 V 3 是否存在 + 普遍程度 + 了|里|? 语义限制 目的性 抽象性 + - 了>里 形容词程度性 + 表 3-15 方言调查——PDV 3 是否存在 + 所用介词 方位词 往 单纯 + 备注 复合 + 单纯>复合 表 3-16 方言调查——PQV——单纯趋向动词 3 趋向动词 回 起 过 开 进 出 到 住 来 去 59 3.2.2 华北方言 3.2.2.1 中原官话蔡鲁片 本次调查的方言点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属于中原官话蔡鲁片。 一、趋向动词系统 本方言点使用的趋向动词系统如下: 表 3-17 方言调查——趋向动词系统 4 单纯趋向动 上 下 进 出 回 过 起 词 复合趋向动 上 下 进 出 回 过 起 词(~来) 来 来 来 来 来 来 来 复合趋向动 上 下 进 出 回 过 词(~去) 去 去 去 去 去 去 本方言点的趋向动词在用法上有以下特点: 来 去 住 到 开 1.单纯趋向动词不倾向于直接做动词补语,如需强调动作方式,一般在 动词与趋向动词之间插入“住”,如下: 走上山:往山上走|走住上山 2.“上、下”做补语时多用隐喻义,较少用实际的趋向义,如“看上他” 的接受度要高于“走上山”。 3.“到”做趋向补语时接受度比其它趋向动词高很多。如普通话里的“V 进、V 出”都可以用“V 到+地点”来表示。例如“走进屋”可以说成“走到 屋里头”。 4.复合趋向动词做补语时,不倾向于使用常见动词如“走”: ?走出来|钻出来 ?走出去|打出去 ?走下去|扔下去 据受试者本人意见,认为“走”是表示“行进、趋向”时默认的词,一 60 般没有强调的必要。 二、关于“往 A 里 V” 本方言点的“往 A 里 V”形式并不普遍,只有一例“往死里打”,可能 是受普通话影响。但是受试认为“往深了想”也可以说,虽然不太自然。 三、关于“往 DV” 本方言点存在“往 DV”形式,其中单纯方向词(如“东、上、里”)比 复合方向词(如“东边、上边、里边”)进入此形式的接受度高。单纯方向 词均可自然地进入此形式,而复合方向词中有一部分不太自然,如。值得注 意的是,关于复合方向词,除了“往+D+V”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形式“V+D”, 例如“走东边”。相较而言, “往+D+V”可以用于说话人认为听话人无法依靠 语境判断方向时,而“V+D”则更多地用于可以依靠语境判断方向时。如说 话人和听话人一起走路时,可以使用“走东边”,而在说话人在距离听话人 较远的地方给听话人指路时,则倾向于“往东边走”。可能同样是由于这个 原因, “走左边”的接受度要高于“往左边走”,因为“左”指示的方向总是 依靠说话人、听话人本身判断的,与语境关系很密切。 四、关于“往 QV” 除“回”可自然地进入 PQV 式外,本方言点不存在其它“往 QV”形式。 方言者无法理解这种句式的含义。 五、关于“往 Q 了|里 V” 本方言点不存在“往 Q 里 V”格式,包括“回”,值得注意的是,受试 认为“往开里想”非常自然,但“往开里站”无法接受。 综上所述,总结如下表(复合趋向动词 PQV 式和 PQ 里 V 式都不存在): 表 3-18 方言调查——PA 里 V 4 是否存在 + 普遍程度 0 了|里|? 语义限制 目的性 抽象性 + 里 形容词程度性 表 3-19 方言调查——PDV 4 是否存在 + 所用介词 往 方位词 备注 单纯 复合 + + 单纯>复合 61 表 3-20 方言调查——PQV——单纯趋向动词 4 趋向动词 是否存在 3.2.2.2 回 + 起 - 过 - 开 - 进 - 出 - 到 - 住 - 来 - 去 - 中原官话郑曹片 本次调查的方言点在河南省商丘永城市王集乡,属于中原官话中的郑曹 片。 一、 趋向动词系统 本方言点使用的趋向动词系统如下: 表 3-21 方言调查——趋向动词系统 5 单纯趋向动 上 下 进 出 回 过 起 词 复合趋向动 上 下 进 出 回 过 起 词(~来) 来 来 来 来 来 来 来 复合趋向动 上 下 进 出 回 过 词(~去) 去 去 去 去 去 去 本方言点的趋向动词在用法上有以下特点: 来 去 住 到 开 1.做趋向补语时,单纯趋向动词“来、去、起”的接受度低于复合趋向 动词“过来、过去、起来”。 2.“出”不倾向于单独做谓语动词,但可以单独做动词趋向补语。 3.复合趋向动词做补语时,有强调方式的意味。如: 走出来(暗含“他是走出来的,不是跑出来的”。) 由于“走”是表示“行进、趋向”时最常用的词,故用“走”的情况要 少于用其它动词如“钻、跳、爬”等。 4. 没有“起去”。 二、 关于“往 A 嘞[·ləi]V”式 本方言点存在“往 A 嘞 V”式,但只有少数形容词可以进入这一格式, 且多为抽象形容词,如: 往死嘞打|往好嘞想|往坏嘞想 三、 关于“朝 DV” 本方言点存在“朝 DV”形式,复合方向词(如“东边、上边、里边”) 62 进入这一形式时不如单纯方向词(如“上、里、东”)自然。 四、 关于“往 QV” 除“往回走”自然外,本方言点不存在“往 QV”形式。方言者无法理 解这种句式。 五、 关于“往 Q 了|里 V 本方言点不存在“往 Q 了|里 V”格式,包括“回”。 综上所述,总结如下表(复合趋向动词的 P QV 式和 PQ 里 V 式都不存 在): 表 3-22 方言调查——PA 里 V 5 是否存在 + 普遍程度 0 了|里|? 语义限制 目的性 抽象性 + 了 形容词程度性 表 3-23 方言调查——PDV 5 是否存在 所用介词 + 方位词 朝 备注 单纯 复合 + + 单纯>复合 表 3-24 方言调查——PQV——单纯趋向动词 5 趋向动词 是否存在 3.2.2.3 回 + 起 - 过 - 开 - 进 - 出 - 到 - 住 - 来 - 去 - 胶辽官话 本次调查的方言点在山东烟台,属于胶辽官话的登连片。 一、 趋向动词系统 本方言点使用的趋向动词系统如下: 表 3-25 方言调查——趋向动词系统 6 单纯趋向动 上 下 进 出 回 过 起 词 复合趋向动 上 下 进 出 回 过 起 词(~来) 来 来 来 来 来 来 来 复合趋向动 上 下 进 出 回 过 词(~去) 去 去 去 去 去 去 本方言点的趋向动词在用法上有以下特点: 来 去 住 到 开 63 1.单纯趋向动词做动词补语时,接受度较低,对动词有选择性。如“跑 上山”要自然于“走上山”。 据受试者本人意见,认为“走”是表示“行进、趋向”时默认的词,除 非有强调含义(如强调方式),否则没有必要出现。 2.没有“起去”。 二、 关于“往 A 了 V” 本方言点的“往 A 了 V”形式并不普遍,除“往死了打”以外,一般来 说,抽象形容词接受度要高于具体形容词,如“往深了想”、 “往好了说”虽 然不太自然,但可以说,而“往湿了泡”、 “往细了切”、 “往干了晾”、 “往醒 了叫”、“往哭了骂”都不能说。此处的“了”也可换为“处”,并且更为自 然。受试者认为“往开了想”也是不能接受的。 三、 关于“朝 DV” 本方言点存在“朝 DV”形式,单纯方向词(如“东、上、里”)与复合 方向词(如“东边、上边、里边”)均可自然地进入这一形式。 四、 关于“往 QV” 除“往回 V”外,本方言点不存在其它“往 QV”形式。方言者无法理解 这种句式。 五、关于“往 Q 了|里 V” 本方言点不存在“往 Q 里 V”格式,包括“回”。 综上所述,总结如下表(复合趋向动词的 PQV 式和 PQ 里 V 式都不存在): 表 3-26 方言调查——PA 里 V 6 是否存在 + 普遍程度 0 了|里|? 了|处 语义限制 目的性 抽象性 + 形容词程度性 表 3-27 方言调查——PDV 6 是否存在 + 所用介词 朝 方位词 备注 单纯 复合 + + 无 64 表 3-28 方言调查——PQV——单纯趋向动词 6 趋向动词 是否存在 回 + 起 - 过 - 3.2.3 西北方言 3.2.3.1 中原官话关中片 开 - 进 - 出 - 到 - 住 - 来 - 去 - 本次调查的方言点在陕西咸阳店张镇,属于中原官话的关中片。 一、 趋向动词系统 本方言点使用的趋向动词系统如下: 表 3-29 方言调查——趋向动词系统 7 单纯趋向 上 下 进 出 回 过 动词 复合趋向 上 下 进 出 回 过 动词(~来) 来 来 来 来 来 来 复合趋向 上 下 进 出 回 过 动词(~去) 去 去 去 去 去 去 本方言点趋向动词的使用特点如下: 起 来 |[ə] 去 下| 到 开 起 起 来 1.单纯趋向动词较少做动词的补语,一般倾向于采用相应的复合趋向动 词做补语,或者直接使用单纯趋向动词做谓语。如: 走进房间:*走进房子|进房子 走出房间:*走出房子|出房子 跑回家: *跑回屋|跑回去 2.趋向动词“到、住(下、起)、过”做动词补语的接受度相对比较高。 如: 走到终点:走到终点 停住: 停下 拉住: 拉起 跑过桥: ?跑过桥 65 二、 关于“给 A[ni31]V” 本方言点中存在“给 A[ni31]V”形式,有时 V 后面可再加程度补语, 如“点儿”。但个别形容词不能进入这一形式,如: 给死[ni31]打 ?给哭[ni31]骂 给细[ni31]切(点儿) 给湿[ni31]泡 给干[ni31]晾 给醒[ni31]叫 三、 关于“往 DV” 本方言点存在“往 DV”这一形式,方向介词使用“给、往、朝”三种 形式,“朝”是较书面语化的说法,“给”是较口语化的说法,“往”无明显 语体偏向性。 大部分方向词(包括单纯方向词如“东”和合成方向词如“东边、东头”) 均可进入这一格式。但“上边”在这一格式中接受度低于“上”。 四、 关于“往 QV” 本方言点中存在“往 QV”式,但单纯趋向动词较容易进入这一形式。 除“来、开”需要特殊语境、“住”不能说以外,其它单纯趋向动词均可自 然进入这一形式。 此外,在这种形式中,使用的介词以较口语化的“给”和无明显语体偏 向性的“往”为常,多数形式不能用较书面语化的“朝”。如: 往进走|*朝进走 往出走|*朝出走 往回走|给回走|?朝回走 往去走|给去走|?朝去走 往起拔|给起拔|*朝起拔(但可以理解) 往过走|给过走|?朝过走 66 值得注意的是:需要特殊语境的“来”,用书面化的“朝”比用口语化 的“给”接受度高。 本方言点一般不在此形式中使用复合趋向动词,但可以理解这一用法的 大致含义。 五、关于“PQ 里 V” 本方言点没有“PQ [ni31]V”这一形式。 综上所述,总结如下表(复合趋向动词 PQV 式和 PQ 里 V 式都不存在): 表 3-30 方言调查——PA 里 V 7 是否存在 + 普遍程度 ++ 了|里|? [ni31] 语义限制 目的性 抽象性 + - 形容词程度性 + 表 3-31 方言调查——PDV 7 是否存在 所用介词 + 方位词 给|往|朝 备注 单纯 复合 + + 上边复合 表 3-51 方言调查——PQV——单纯趋向动词 11 趋向动词 是否存在 回 + 起 + 过 + 开 + 进 + 出 + 到 + 住 + 来 + 去 + 表 3-52 方言调查——PQ 里 V 4 趋向动词 是否存在 回 + 起 - 过 - 开 + 进 + 出 + 到 - 住 - 来 + 去 - 第三节 中部方言 3.3.1 3.3.1.1 江淮官话 江淮官话黄孝片 本次调查方言点在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庙鹅岭村,属于江淮官话黄孝 片。 77 一、 趋向动词系统 本方言点使用的趋向动词系统如下: 表 3-53 方言调查——趋向动词系统 12 单纯趋 上 向动词 复合趋 向动词 (~来) 复合趋 向动词 (~去) 下 进 出 [ʨʰy213] 回 过 [xue21]| [ko45] 转 来 去 [ 到 倒 ʨ [tau45] ʰi45] 上 来 下 来 进 来 出来 回来 过来 起 来 上 去 下 去 进 去 出去 回去 过去 起 去 本方言点的趋向动词在用法上有以下特点: 1.单纯趋向动词不倾向于做补语,一般使用复合趋向动词,或“V 倒 +NP+来|去”、“V 倒+VP”等形式。如: 走上山:走倒山上去 走到他家:走倒他屋底*去 那个小孩跑过桥:那个细伢跑倒过了桥 向他走来:朝他走过来 2.“倒”可以表示停止,也可以表示状态的改变,前者如: 站住:(彳奇)到 后者如: 蹲下:(足古)倒 3.表示“回”的有两个词,即“回”和“转”,“转”是较老的说法, 现在已经较为少见,在某些条件下与“回”有分工,具体条件未明。如: 送回去:送转去|*送回去 78 走回去:*走转去|走回去 4.有“起去”,可做谓语动词,但不能做补语。如: 他起去了。(AB 两人都躺在床上,A 起床了,C 问 BA 的情况,B 的 回答。) 起去开门!(AB 两人都躺在床上,有人敲门,A 对 B 的命令。) 二、 关于“往 A 的 V”式 本方言点不存在“往 A 里 V”式,仅有“往死里打”一例,且不太自然, 可能受到普通话影响。但是,本方言点有“往 A 的 V”式,自然地用于部分 抽象形容词。如: 往好的说 往拐*的说(“拐*”:与“坏”同义) 往好的想 往拐*的想 往死的打 三、 关于“往 DV” 本方言点存在“往 DV”形式,介词一般用“往”或“朝”,“往”的接 受度比“朝”高。复合方向词可自由进入此式,但“上边”一般说成“高头”。 简单方向词除“上、下、前、后”可自由进入此式外(方向介词用“朝”), 其它几类一般都不说,但可以理解。 四、 关于“往 QV” 本方言点存在部分“往 QV”形式,如“往回走、往开拉”。此外, “进” 以及所有复合趋向动词的接受度略高。其它形式均不存在,受试者无法理解。 五、 关于“往 Q 的 V” 本方言点不存在“往 Q 的 V”格式,但存在“往开的站”“往开头站”, 79 虽然不太自然。与此相对,“往开的想”一般不说,但可以理解。 综上所述,总结如下表(复合趋向动词的 PQV 式和 PQ 里 V 式都不存在): 表 3-54 方言调查——PA 里 V 12 是否存在 普遍程度 了|里|? 语义限制 目的性 + 0 抽象性 的 形容词程度性 + 表 3-55 方言调查——PDV 12 是否存在 所用介词 + 方位词 往>朝 备注 单纯 复合 + + 复合>单纯 表 3-56 方言调查——PQV——单纯趋向动词 12 趋向动词 是否存在 回 + 3.3.1.2 起 - 过 - 开 + 进 - 出 - 到 - 住 - 来 - 去 - 江淮官话洪巢片(盐城) 本次调查的方言点在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龙冈镇,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 (盐城)。 一、 趋向动词系统 本方言点使用的趋向动词系统如下: 表 3-57 方言调查——趋向动词系统 13 单纯趋向 动词 上 下 进 出 回 过 ( 不 常 用) 来 去 到 住| [ʨiɛə [kʰu ə ʔ 22] 3] 起 来 复合趋向 上 下 进来 外 家 过 动词(~来) 来 来 来 来 来 复合趋向 上 下 进去 外 家 过 动词(~去) 去 去 去 去 去 本方言点的趋向动词在用法上有以下特点: 1.单纯趋向动词内部表现不一致,如“上、下、来、过、到”可以自然 或比较自然地用作谓语或补语,而“进、出、去、回”则不太常用,具体如 下: 他已经去了:他走了 向远处走去:朝远处走过去 80 回家:家来|去 跑回家:跑家来 进房间:到房间(里)来 走进房间:走进家 出房间:到房间外头来 走出房间:走出家 这部分趋向动词用作动词补语时,仍然有强调动作方式的意味,如“走 进家、走出家”有“走着(而不是跑着)进房间里|出房间”的意思。 2.复合趋向动词中,“出来|出去”说成“外来|外去”,“回来、回去” 说成“家来|家去”,如: 他出来了:他外来了 走出来:走外来 他出去了:他外去了 走出去:走外去 他回来了:他家来了 拿回来:拿家来 他回去了:拿家来 送回去:送家去 相应的单纯趋向动词是“进”、“出”,除特定环境外一般不带宾语。 二、 关于“往 A 里 V” 本方言点基本不存在“往 A 里 V”形式,只有一例“往死里打”,可能 是受普通话影响。 三、 关于“往 DV” 本方言点存在“往 DV”形式,其中单纯方向词(如“东、上、里”)比 复合方向词(如“东边、上边、里边”)进入此形式的接受度高。单纯方向 词均可自然地进入此形式,而复合方向词则不太自然。 四、 关于“往 QV” 本方言点存在“往 QV”形式,但范围较窄。单纯趋向动词中,只有“回、 起、过”三个趋向动词可以自然进入本式; “开”不太自然; “出、进”一般 不说但可以理解,“来、去”完全不能理解。 复合趋向动词中, “起来”可以自然地进入这一格式, “出来、出去、进 来、回来”一般不说,但可以理解;“进去、回去、过来、过去”完全不能 理解。由于没有“起去”,故“往起去走”也完全不能理解。 五、 关于“往 Q 了 V” 本方言点基本不存在“往 Q 里 V”格式,除“回”可不太自然地进入这 81 一格式外, “出、进、起”一般不说但可以理解, “来、去、过”完全不能理 解。 综上所述,总结如下表(复合趋向动词 ~去的 PQV 式不存在): 表 3-58 方言调查——PA 里 V 13 是否存在 0 普遍程度 了|里|? - 语义限制 目的性 抽象性 形容词程度性 里 表 3-59 方言调查——PDV 13 是否存在 所用介词 + 方位词 往 备注 单纯 复合 + + 复合复合 表 3-66 方言调查——PQV——单纯趋向动词 14 趋向动词 是否存在 回 + 起 - 过 - 开 - 进 - 出 - 到 - 住 - 来 - 去 - 表 3-67 方言调查——PQ 里 V 6 趋向动词 是否存在 3.3.2.2 回 - 起 - 过 - 开 - 进 + 出 + 到 - 住 - 来 + 去 - 西南官话灌赤片 本次调查的方言点在四川省邛崃市邛崃县平乐镇,属西南官话灌赤片。 一、 趋向动词系统 本方言点使用的趋向动词系统如下: 表 3-68 方言调查——趋向动词系统 15 单纯趋向动词 上 下 进 回 过 来 复合趋向动词 上 下 进 出 回 过 (~来) 来 来 来 来 来 来 复合趋向动词 上 下 进 出 回 过 (~去) 去 去 去 去 去 去 本方言点的趋向动词在用法上有以下特点: 去 [ʨiə22] 起来 到 | 到 拢 起 1.单纯趋向动词做动词补语时接受度较低,一般多倾向于使用复合趋向 动词。如 84 *走来|走过来 *走去|走过去 *走上山|走上山去 *走进屋|走屋里去了 *拉起他|把他拉起来 但“到”(“住”义)可以直接用作趋向补语。 2.“到”作谓语动词时,一般用“拢”;作趋向补语时,用“到”。如: 他到了: 他拢了。 你到没有: 你拢没有? 我没到,马上到: 我没拢,马上拢。 走到终点: *走拢终点。 3.没有“起去”。 4.复合趋向动词做补语时不如做动词接受度高。 二、 关于“往 A 了 V” 本方言点没有“往 A 了 V、往 A 里 V、往 AV”式,一般使用动补式表达 类似意义。如:切细点儿|往细切 三、 关于“朝 DV” 本方言点存在“朝 DV”形式,复合方向词(如“上边、里边”)均可自 然地进入这一形式。单纯方向词中, “左、右”可自然进入此格式, “前、后” 一般在情急时使用, “上、下”不太自然, “里、外”一般不说。因为本方言 不常用绝对方向词“东(边)、南(边)、西(边)、北(边)”,故这几种 PDV 式一般不说,但可以理解。 四、关于“往 QV” 除“往回走”可以理解外(多使用“朝+地点名词+动词”,如“朝屋头 走”),本方言点不存在“往 QV”形式。方言者无法理解这种句式。 五、关于“往 Q 了|里 V 本方言点不存在“往 Q 里 V”格式,包括“回”。 85 综上所述,总结如下表(PQV 式不存在): 表 3-69 方言调查——PA 里 V 15 是否存在 - 普遍程度 了|里|? 语义限制 目的性 抽象性 形容词程度性 -- 表 3-70 方言调查——PDV 15 是否存在 所用介词 + 方位词 朝 备注 单纯 复合 + + 复合>单纯 表 3-71 方言调查——PQ 里 V 7 趋向动词 是否存在 3.3.2.3 回 - 起 - 过 - 开 - 进 + 出 + 到 - 住 - 来 + 去 - 西南官话成渝片 1 本次调查的方言点在重庆市万州区白羊镇,属于西南官话成渝片。 本方言点的调查结果16如下: 表 3-72 方言调查——趋向动词系统 16 单纯趋向动 上 词 复合趋向动 词 (~来) 复合趋向动 词 (~去) 下 进 回 过 来 上 来 下 来 进 来 出 来 回 来 过 来 上 去 下 去 进 去 出 去 回 去 过 去 去 [ʨ 住 拢 (到) ʰie24] 起来 起去 表 3-73 方言调查——PA 里 V 16 是否存在 + 普遍程度 0 了|里|? 里 语义限制 目的性 抽象性 + + 形容词程度性 表 3-74 方言调查——PDV 16 是否存在 + 所用介词 往 方位词 备注 单纯 复合 + + 复合>单纯 86 表 3-75 方言调查——PQV——单纯趋向动词 15 趋向动词 是否存在 回 + 起 - 过 - 开 - 进 - 出 - 到 - 住 - 来 - 去 - 表 3-76 方言调查——PQV——复合趋向动词(来) 5 趋向动词 是否存在 回来 + 起来 - 过来 + 开来 - 表 3-77 方言调查——PQV——复合趋向动词(去) 趋向动词 是否存在 回去 + 起去 - 17 进来 + 出来 + 2 过去 + 开去 - 进去 + 出去 + 表 3-78 方言调查——PQ 里 V 8 趋向动词 是否存在 3.3.2.4 回 - 起 - 过 + 开 + 进 - 出 - 到 - 住 - 来 - 去 - 西南官话成渝片 2 本次调查的方言点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属于西南官话成渝片。 本方言点的调查结果如下(PQ 里 V 不存在): 表 3-79 方言调查——趋向动词系统 17 单纯趋向动词 复合趋向动词 (~来) 复合趋向动词 (~去) 上 下 上 来 上 去 下 来 下 去 进 回 进 来 进 去 过 出 来 出 去 来 回 来 回 去 过 来 过 去 去 住 拢(到) [ ʨ ʰi ɛ 24] 起来 起 表 3-80 方言调查——PA 里 V 17 是否存在 0 普遍程度 - 了|里|? 语义限制 目的性 抽象性 + 里 形容词程度性 表 3-81 方言调查——PDV 17 是否存在 + 所用介词 方位词 往 备注 单纯 复合 + + 单纯>复合 表 3-82 方言调查——PQV——单纯趋向动词 16 趋向动词 是否存在 回 + 起 + 过 - 开 + 进 - 出 + 到 - 住 + 来 - 去 - 表 3-83 方言调查——PQV——复合趋向动词(来) 6 趋向动词 是否存在 回来 + 起来 - 过来 - 开来 - 进来 - 出来 87 表 3-84 方言调查——PQV——复合趋向动词(去) 3 趋向动词 是否存在 3.3.2.5 回去 + 起去 - 过去 - 开去 - 进去 - 出去 + 西南官话成渝片 3 本次调查的方言点在四川省华蓥市,属于西南官话成渝片。 本方言点的调查结果如下(复合趋向动词的 PQV 式和 PQ 里 V 式都不存 在): 表 3-85 方言调查——趋向动词系统 18 单纯趋向动词 上 复合趋向动词 (~来) 复合趋向动词 (~去) 下 上 来 上 去 下 来 下 去 进 进 来 进 去 回 过 出 来 出 去 回 来 回 去 来 过 来 过 去 去 到(住) 拢(到) [ ʨ ʰi ə 22] 起来 起 表 3-86 方言调查——PA 里 V 18 是否存在 0 普遍程度 - 了|里|? 里 语义限制 目的性 抽象性 + 形容词程度性 表 3-87 方言调查——PDV 18 是否存在 + 所用介词 方位词 往 备注 单纯 复合 + + 单纯>复合 表 3-88 方言调查——PQV——单纯趋向动词 17 趋向动词 是否存在 3.3.3 3.3.3.1 回 + 起 - 过 - 开 - 进 - 出 - 到 - 住 - 来 - 去 - 客赣方言 客家话 本次调查的方言点在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市蓉江西路,属于客家话南康话 蓉江片。 88 一、 趋向动词系统 本方言点使用的趋向动词系统如下: 表 3-89 方言调查——趋向动词系统 19 本方言点的趋向动词在用法上有以下特点: 1.单纯趋向动词可以作谓语,作动词补语时,表现不一致: “进、出、 到”可以单独做动词补语,“来、去、转、过、起、住”需要使用相应的复 合趋向动词: 走进房间:走进房间 走出房间:走出房间 走到终点:走到终点 跑过桥:*跑过桥|跑过桥去 拉起他:*拉起他|拉起他来、拉他起来 跑回家:*跑转家里|跑转去家里 跑过桥:*跑过桥|跑过桥去 2.“上、下”的方位词与趋向动词两个意义读音不同,做方位词时,读 作“[soŋ33][xa33]”,如“上面、下面”;做趋向动词时,读作“[soŋ35][xa35]”, 如“爬上爬下”。 3.复合趋向动词可以自由地做动词补语。 二、 关于“往 A 里 V” 本方言点基本不存在“往 A 里 V”形式,只有一例“着[ʦoʔ5]死里打”, 且不太常用,可能是受普通话影响。 三、 关于“往 DV” 本方言点存在“往 DV”形式,其中单纯方向词(如“东、上、里”)与 单 纯 趋 向 上[soŋ35] 下 进 出 转 过 起 [ ɕ 到 [t ɔ 来 [l ɛ 去 [ ɕ 动词 [xa35] i51] 33] 31] i41] 复 合 趋 向 上来 下来 进来 出 回来 过 起来 动词(~来) 来 来 复 合 趋 向 上去 下去 进去 出 回去 过 起去 动词(~去) 去 去 复合方向词(如“东边、上边、里边”)进入本式的接受度相近,由于本方 89 言在日常生活中不使用“东、南、西、北”指示方向,故这四种 PDV 式的接 受度较低。在本形式中的方向介词使用“朝”和“向”,其中“朝”常用于 “消极”的方位词,如“下、后、里”, “向”常用于“积极”的方位词,如 “上、前、外”等。此外,受试者认为本方言中积极的方位词,形式比较多, 一些有标形式也比较自然;而消极的方位词,其合法形式较少,而且有标形 式往往不自然或者不被接受。 四、 关于“往 QV” 本方言点不存在“往 QV”形式,包括复合趋向动词。关于“上、下”, 受试者指出用于此形式的“上、下”读作[soŋ33][xa33],与方位词相同, 而与趋向动词不同,进一步证明趋向动词不用于此格式。 五、 关于“往 Q 了|里 V” 本方言点不存在“往 Q 里 V”格式。受试者无法理解。 综上所述,总结如下表(复合趋向动词的 PQV 式不存在): 表 3-90 方言调查——PA 里 V 19 是否存在 0 普遍程度 - 了|里|? 语义限制 目的性 抽象性 形容词程度性 里 表 3-91 方言调查——PDV 19 是否存在 + 所用介词 方位词 朝、向 备注 单纯 复合 + + 向:积极;朝:消极 表 3-92 方言调查——PQV——单纯趋向动词 18 趋向动词 是否存在 回 - 起 - 过 - 开 + 进 - 出 - 到 - 住 - 来 - 去 - 表 3-93 方言调查——PQ 里 V 9 趋向动词 是否存在 3.3.3.2 回 - 起 - 过 - 开 + 进 - 出 - 到 - 住 - 来 - 去 - 赣语 本次调查的方言点在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上埠镇,属于赣语宜浏片。 一、 趋向动词系统 90 本方言点使用的趋向动词系统如下: 表 3-94 方言调查——趋向动词系统 20 本方言点的趋向动词在用法上有以下特点: 1.除读音外,趋向动词系统与普通话近似。 2.“住”一般不用,若表达类似意义,多用“到”,如“停到”。 3.没有“起去”。 二、 关于“往([wəu44])A 哩 V”式 本方言点不存在“往 A 哩 V”式,仅有“往死哩打”一例,可能受到普 通话影响。 三、 关于“往 DV” 本方言点存在“往 DV”形式,但方向词系统与普通话略有差异,具体 如下: 上边:上底 里面:[lou22]里 外面:口前 因此,用单纯方向词时,接受度不如以上的高,如“往上爬、往里走” , 均不太自然。 此外,“往上面爬”的介词可以用“走”。 四、 关于“往 QV”l 除“往回走”自然外,本方言点基本不存在“往 QV”形式。此外, “往 出走、往出去走、往进来走、往进去走”的接受度略高。 单纯趋 上 向动词 [ʂo44] 下 [xa24] 进 出 复 合 趋 上来 向动词 (~来) 复 合 趋 上去 向动词 (~去) 下来 [ʨʰyʔ24] 进来 出来 下去 进去 出去 回 [fəi44] 过 起 回来 过 来 起来 回去 过 去 进去 到 来 [lou44] 五、 关于“往 Q 了 V 91 去 本方言点不存在“往 Q 了 V”格式,但“往回了走”接受度略高。 综上所述,总结如下表(复合趋向动词的 PQV 式和 PQ 里 V 式都不存在): 表 3-95 方言调查——PA 里 V 20 是否存在 0 普遍程度 - 了|里|? 语义限制 目的性 抽象性 形容词程度性 哩 表 3-96 方言调查——PDV 20 是否存在 + 所用介词 往 方位词 备注 单纯 复合 + + 方位词系统不同;单纯上(边)、里(边) 粤语四邑片 本次调查的方言点是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会城镇,属于粤语四邑片。 97 一、 趋向动词系统 本方言点使用的趋向动词系统如下(PQV 式和 PQ 里 V 式都不存在): 表 3-107 方言调查——趋向动词系统 24 单纯趋向动词 上 落 复合趋向动词 上 落 (~来) 来 来 复合趋向动词 上 落 (~去) 去 去 各项表现总结如下表: 入 入 来 入 去 出 出 来 出 去 返 返 来 返 去 过 过 来 过 去 起 起来 来 去 住 到 表 3-108 方言调查——PA 里 V 24 是否存在 - 普遍程度 了|里|? 语义限制 目的性 抽象性 形容词程度性 -- 表 3-109 方言调查——PDV 24 是否存在 + 所用介词 往 方位词 备注 单纯 复合 + + 复合>单纯 第五节 总结 首先应说明的是,在分析各地方言中趋向动词在 PQV 式中的表现时, 我们将“开、到、住”三个趋向动词与其它趋向动词分开考虑。理由如下: 1. 我们在前面说到, “开、到、住”三个趋向动词的情况比较复杂,在 PQV 式中的表现比较特殊,详见本章第一节。 2. 从 PQV 格式的方向性来考虑,由于 P 的作用一般是指示运动方向,故 PQV 式一般只有一个特定的方向,如果用几何图形模拟,可以得到一条射线;而 “开、到、住”虽然是趋向动词,但是不限于某个特定方向。“开”是朝向 多个方向的,用几何图形模拟,可以得到多条具有同一中心不同方向的射线; 而“住”和“到”表示的是运动的终点,用几何图形模拟,只能得到一个点。 因此, “开、住、到”并不是典型的指示确定方向的趋向动词,用在 PQV 式 中尤为不典型。如果这三个趋向动词作方向介词的宾语,指示的更像是运动 的终态,而非方向,因此,这三个趋向动词用作方向介词宾语时,更像是“PA 里 V”式。 3.在方言调查中,我们发现,凡是“开、往、到”三个趋向动词能作方向介 词宾语的方言,基本都存在“PA 里 V”式。目前存在“P 开|往|到”式而不 98 存在 PA 里 V 式18的方言只有西南官话成渝片的绵阳话,且绵阳话的不同方 言母语者意见有分歧,需要进一步调查。 出于以上考虑,我们认为“开、住、到”的方向性不强,不能排除其作为“PA 里 V”式作方向介词宾语的可能性。因此,我们认为这三个趋向动词不能很 好地反映各方言中 PQV 式的规律性,在总结规律时,将其与其它趋向动词 分开考虑。以下各项调查,需要排除“开、住、到”时将注明。 3.5.1 “PQV”和“PA 里 V” 1. 存在 PQV 的方言点有: 北京官话京师片、东北官话哈阜片、北京官话怀承片、西北晋语并州片、晋 语吕梁片、晋语大包片、西兰银官话河西片、中原官话关中片、中原官话蔡 鲁片、中原官话郑曹片、胶辽官话登连片、西南官话武天片、西南官话成渝 片(华蓥)、西南官话成渝片(绵阳)、西南官话成渝片(万州)、江淮官话 洪巢片(盐城)、江淮官话黄孝片、赣语宜浏片。 具体来说: (1) 北方方言中: 东北方言中的三种方言均存在 PQV 式;西北方言中的五种方言均广泛存 在 PQV 式;华北方言中的三种方言中均存在 PQV 式,但只有“回”一种。 (2)中部方言中: 中部方言的分歧较大:同为江淮官话,黄孝片只有“回”,而洪巢片有 多种;同为西南官话,武天片只有“回”,灌赤片没有,成渝片则分歧较大: 绵阳话中有多种,万州话中的单纯趋向动词只有“回”,但存在多种复合趋 向动词式;华蓥话则只有“回”。同为客赣方言,客语中没有 PQV 式,而赣 语中有“回”。 (3)南方方言中: 南方方言中的四种方言均没有 PQV 式。 从以上总结可见,“PQV”式在全国的分布趋势是:由南至北渐渐增多, 由东到西渐渐普遍化。 总结如下表: 99 表 3-110 各方言中 PQV 的存在情况 1 19 方言 存在与否 北方方言 中部方言 东北方言 + 西北方言 + 华北方言 0 江淮官话 江淮官话洪巢片(盐城) + 江淮官话洪巢片(淮南) + 江淮官话黄孝片 0 西南官话成渝片(绵阳) + 西南官话成渝片(华蓥\万州) 0 西南官话武天片 0 西南官话灌赤片 - 吴语 吴语瓯江片 + 客赣方言 赣语宜浏片 0 客家话南康片 - 西南官话 南方方言 闽语 - 粤语 - 2. 存在 PA 里 V 的方言点有: 北京官话京师片、东北官话哈阜片、中原官话蔡鲁片、中原官话郑曹片、 北京官话怀承片、胶辽官话登连片、兰银官话河西片、中原官话关中片、晋 语吕梁片、晋语大包片、晋语并州片、西南官话武天片、西南官话成渝片(华 蓥)、西南官话成渝片(绵阳)、江淮官话洪巢片(盐城)、江淮官话黄孝片、 客家话南康话蓉江片、赣语宜浏片、西南官话成渝片。 具体而言,在北方方言中,除了北京官话的怀承片只有一例“往死里打” 外,其它方言点的“PA 里 V”均有出现。其中,华北方言中的三种官话限 制较强,需要 A 具有抽象性;西北方言中的“PA 了 V”较为普遍;除去西 南官话中的万州话外,在中部方言中,多数只有“往死里打”一例。应是受 到普通话影响产生的;在南方方言中,不存在“PA 了 V”式。 由此可见,“PA 里 V”式的分布趋势与“PQV”式是一致的,由北向南、 100 由西向东渐渐式微。 总结如下表: 表 3-111 各方言中 PA 里 V 的存在情况 1 20 方言 存在与否 北方方言 中部方言 东北方言 + 西北方言 + 华北方言 0 江淮官话 江淮官话黄孝片 0 江淮官话洪巢片(盐城) 0 江淮官话洪巢片(淮南) + 西南官话 南方方言 西南官话武天片 0 西南官话成渝片 0 西南官话灌赤片 - 吴语 - 客赣方言 0 闽南语 - 粤语 - 结合二者的情况(排除“开、住、到”后),我们可以看到: 同时存在“PQV”和“PA 了 V”式的:北京官话、东北官话、兰银官话 河西片、中原官话关中片、晋语并州片、晋语吕梁片、晋语大包片、西南官 话成渝片(绵阳)、西南官话成渝片(万州)、江淮官话洪巢片(盐城) 只存在最基础的“PQV(往回走)”和“PA 了 V(往死里打)”的(排除 “开、往、到”后):西南官话武天片、西南官话成渝片(华蓥)、赣语宜浏 片 “PQV”存在一例(往回走),“PA 了 V”存在多例的:中原官话蔡鲁片、 中原官话郑曹片、胶辽官话、江淮官话黄孝片 “PQV”不存在,但是存在“PA 了 V”的:客家话南康话蓉江片。 “PA 了 V”不存在,但是存在“PQV”的:0 “PA 了 V”只有一例(往死里打),但是有多例“PQV”的:北京官话 怀承片、西南官话成渝片(绵阳)。 101 “PQV”和“PA 了 V”都不存在的:粤语广府片、粤语四邑片、闽南语 大田片、新加坡闽南语。 由此可见,PQV 和 PA 了 V 倾向于共现,但没有证据证明二者有蕴涵关系。 3.5.2 PQV 式中的趋向动词 各方言中不同趋向动词的 PQV 式分布情况总结如下(表见下页): 经过分析发现,从单纯趋向动词来看,在排除“开、到、住”之后,呈 现以下蕴涵序列: P来VP去VP进V P起|过|出V P回V 如果一种方言中某一项的 PQV 形式合法,那么它右面所有项中的 PQV 形式都合法(第三项“起|过|出”可任取一项或两项,或三项兼取)。 反过来说,如果一种方言中某一项的 PQV 形式不合法,那么,它左面 的所有项都不合法。 结合复合趋向动词来看,我们看到,除西南官话成渝片(万州)外,均 符合以下蕴涵关系: 如果复合趋向动词可进入 PQV 式,则相应的单纯趋向动词也可进入 PQV 式。 关于唯一的反例——万州话,我们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结果发现,各 复合趋向动词只在一种情况下作方向介词宾语,即“往 Q 点”,例如: (1) (AB 一起往仓库搬东西,A 对 B 说) ——往进去(进来|出来|出去|过来|过去)点,我放不 下了。 (2) (A 指挥 B 倒车) ——往回来(回去)点! PQ 后面一般不加其它动词。 万州话中还有“走过去点、搬进去点”等形式,因此,我们认为万州话 中的的方向介词“往”并未完全虚化,仍保留着动词性。 102 表 3-112 方言调查—PQV 式中的趋向动词 1—单纯趋向动词 回 起 出 过 进 去 来 晋语大包片 + + + + + + + 中原官话关中片 + + + + + + - 晋语并州片 + + + + +(回) - - 晋语吕梁片 + + + + +(里) - - 吴语瓯江片 +(转) - + - +(底) + + 北京官话京师片 + + + + - - - 东北官话哈阜片 + + + - - - - 兰银官话河西片 + + + + - - - 西南官话成渝片(绵阳) + + + - - - - 北京官话怀承片 + + - + - - - 江淮官话洪巢片(盐城) + + - + - - - 江淮官话洪巢片(淮南) + + - - - - - 江淮官话黄孝片 + - - - - - - 西南官话武天片 + - - - - - - 西南官话成渝片(华蓥、万州) + - - - - - - 中原官话蔡鲁片 + - - - - - - 中原官话郑曹片 + - - - - - - 胶辽官话登连片 + - - - - - - 赣语宜浏片 + - - - - - - 西南官话灌赤片 - - - - - - - 客家话南康片 - - - - - - - 闽南语 - - - - - - - 粤语 - - - - - - - 103 表 3-113 方言调查—PQV 式中的趋向动词 2—复合趋向动词 进 出 回 过 起 进 出 回 过 起 来 来 来 来 来 去 去 去 去 去 北京官话京师片 + - + - - - - + + - 兰银官话河西片 - + - - + - + - - - 西南官话成渝片(万州) + + + + - + + + + - 西南官话成渝片(绵阳) - + + - - - + - - - 晋语并州片 - - + - - - - - - - 北京官话怀承片 - - - - - - - - - - 中原官话蔡鲁片 - - - - - - - - - - 中原官话郑曹片 - - - - - - - - - - 胶辽官话登连片 - - - - - - - - - - 中原官话关中片 - - - - - - - - - - 晋语吕梁片 - - - - - - - - - - 晋语大包片 - - - - - - - - - - 江淮官话 - - - - - - - - - - 西南官话灌赤片 - - - - - - - - - - 西南官话武天片 - - - - - - - - - - 西南官话成渝片(华蓥) - - - - - - - - - - 吴语瓯江片 - - - - - - - - - - 赣语宜浏片 - - - - - - - - - - 客家话南康片 - - - - - - - - - - 闽南语 - - - - - - - - - - 粤语 - - - - - - - - - - 104 表 3-114 方言调查—PQV 式中的趋向动词 3—PQ 里 V 回 起 过 出 进 去 来 开 住 到 晋语大包片 + - - + + - + - - - 北京官话京师片 + + - - - + - + - - 兰银官话河西片 - - - - - - - + - - 晋语并州片 - - + - - - - - - - 西南官话成渝片(万州) - - + - - - - + - - 西南官话成渝片(绵阳、华蓥) - - - - - - - - - - 西南官话灌赤片 - - - - - - - - - - 西南官话武天片 - - - - - - - - - - 北京官话怀承片 - - - - - - - - - - 中原官话蔡鲁片 - - - - - - - - - - 中原官话郑曹片 - - - - - - - - - - 胶辽官话 - - - - - - - - - - 晋语吕梁片 - - - - - - - - - - 中原官话关中片 - - - - - - - - - - 吴语瓯江片 - - - - - - - - - - 江淮官话 - - - - - - - - - - 客家话南康片 - - - - - - - - - - 赣语宜浏片 - - - - - - - - - - 闽南语 - - - - - - - - - - 粤语 - - - - - - - - - - 15 D(Direction verbs) :代指方向词,下同。 由于本方言点只进行了问卷调查,故未详细描述本方言点的趋向动词使用特点等项。 16 下同。 17 复合趋向动词用作方向词时,一般只用于一种形式: “往~点。” ,详见第五节。 18 此处的“PA 里 V”式包括“PA 了 V” “PAV” “PA 的 V” “PA 哩 V” “PA 嘞 V”等各种 相关形式。 19 存在多项:+;只存在“回” :0;不存在:-。 20 存在多项:+;只存在“往死里打” :0;不存在:-。 105 第四章 趋向动词用作方向词现象——历史来源 本部分试图通过历史语料的考察,解决 PQV 式的历史来源问题。详见第三节。 在下文中,我们分别讨论各个趋向动词的较早用例。由于“上、下”本身就 是趋向动词兼方位词,其用例虽然较丰富,出现年代也较早,但并不能反映 PQV 式的产生时代,故不纳入讨论范围。在讨论之前,首先需要考察方向介词“向、 往、朝、望”等的产生年代,以排除方向介词产生年代对本考察的干扰,见第一 节。 由于在方言调查中发现, “往+趋向动词+V”与“往+形容词+里(了)+V”这 两种形式不但意义相近,而且常常共现,存在前者的方言中往往存在后者。因此, 本章中我们同时考察了“PA 了 V”的历史发展,见第二节。 第一节 关于方向介词 4.1.1 方向介词研究综述 关于方向介词“往、向、朝”的研究主要在于不同方向介词语法、语义上的 异同。如范干良(1990)讨论了“向、往、朝”的语义分类、三者间的语义异同, 以及三者与相关介词的关系。吴敏(2003)对介词“向、往、朝”进行了系统性 的比较研究,对三者与动词和宾语的搭配、与动词补语的关系、三者之间的替换 条件、语法化历程等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比较与阐述。吴敏(2003)中认为,由于 原始动词义各不相同,三个介词与动态性、位移性较强的动词的搭配能力也各不 相同。他说: “往”作为动词,动态性、位移性都很强,“朝”、“向”作为动词,动 态性、位移性都相对较弱,但方向性相对较强,因此它们虚化后的介词 “往”、“朝”、“向”受其影响,也有这种差别。“往”„„只能和位移性 强的动词搭配使用,不能修饰位移性弱、无位移性、具有面对意义的动 词,„„可以引申出抽象的位移、甚至状态、时间的改变;“向”„„则 重在表示对象意义,表示方向时,不能修饰位移性强的动词;„„“朝” 106 的„„用法介于“往”和“向”两者之间,不论是修饰位移性动词还是无 位移性的动词表示位移都重在表示方向,不能修饰无方向性的动词。 据太田辰夫先生在《中国语历史文法》中的考证,方向介词“向、往、朝” 作为介词的产生年代较早。 “向(古代写作鄉或上郷下向)”在左传时代已经有了 作为介词的例子,如下: (1) 秦伯素服效次,郷师而哭曰(左传·僖 33)21 (2) 鄉河立待良久(史·滑稽列传) (3) 春鸟向南飞(魏明帝诗) (4) 但此处的前两例中,“郷”也可看作动词“面对”。 “向”在中古时也多用于单纯表示处所。 “往”作为介词大约是在唐末五代开始的。 (5) 便往那边去。(五台山曲子,S,467) (6) 何不往彼中礼拜去?(祖 16) 望:现在“往”比“望”用得多,因此也有人认为“往”是代替“望”而使 用的,但是,较早时用“往”的例子很多,而且两者的用法并非完全一致。 (7) 取路望延安府来。(水浒 1) (8) 在屏围背后扒着望外瞧。(金 46) (9) 你怎的不望他题一字儿?(金 44) 朝: (10) 那武松只是朝上磕头。(金 10) (11) 倒在床上面朝里边睡了。(金 12) 107 据太田辰夫先生的研究,“望”和“朝”都是明朝时开始应用介词义,例子 均出自明朝的《金瓶梅》《水浒》等。 我们试图通过CCL历代汉语语料库,确定“往、朝、向、望”的产生年代, 并讨论较早的方向介词用例。 4.1.2 介词“往、朝、向、望” 4.1.2.1 往 “往”在上古汉语中用作动词,意义类似于今天的“去”。在南宋时,动词 “往”后面加地点名词,并在此环境中渐渐虚化形成地点介词: (12) 却往岩头处问。(《古尊宿语录》,南宋) 在南宋话本小说中,也有类似用例: (13) 刘大娘子当日往法场上看决了静山大王,又取其头,去祭献亡夫、 并小娘子及崔宁,大哭一场。(《错斩崔宁》,南宋) 下面的“往+地点名词”可解释为连动式中的后一动词: (14) 不曾启奏天子,令人扛抬往王恺之宅。(《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南宋) (15) 原来赵正见王秀入茶坊去揩那头巾,等他眼慢,拿在袖子里便行, 一直走往侯兴家去。(《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南宋) 下例中,“往”应仍为与“走”意义相对的动词,但已经处于向方向介词演 变的过程中: (16) „„曰:“人而无真实诚心,则所言皆妄,今日所言要往东,明 日走在西去,这便是言不可行。”(《朱子语类》,南宋) 108 作为方向介词的“往”在元朝已经比较常见,如: (17) 咱们往前走。(《老乞大谚解》,元) (18) 那贼往西走马去了。(《老乞大谚解》,元) (19) 寒雁儿往南翔。(《元散曲》,元) 明朝用例如: (20) 当下派定张三往东、李四往西。(《二刻拍案惊奇》,明) (21) „„只说了这句,便抽身往里面走了进去。(《二刻拍案惊奇》, 明) (22) „„上有三个金圈,往上一举„„(《封神演义》,明) (23) 荆公用拂尘往左一指,道:„„(《王安石三难苏学士》,明) (24) 公子往里一视,只见„„(《玉堂春落难逢夫》,明) (25) 吴月娘从头看到脚,风流往下跑;从脚看到头,风流往上流。 (《金 瓶梅》,明) 由此,我们推断“往”作方向介词的用法是从元朝开始产生的。 4.1.2.2 朝 “朝”在唐朝时已出现“朝东”,如: (26) 长得萧何为国相,自西流水尽朝东。 (王建《上武元衡相公》,唐) (27) 却来行异类,万派自朝东。”(《五灯会元》,唐) 但我们只见到“朝东”,而无其它方向词的用例,而且在宋、元没有发现类 似用例。故推测这里的“朝”是动词“朝拜”,且有以下例句: (28) 师曰:“是星皆拱北,无水不朝东。”(《五灯会元》,南宋) 109 因此可认为“朝”是和“拱”含义类似的动词,不是方向介词。 元末明初成书的《水浒传》里面有如下一例: (29) 约莫也是二更天气,那婆娘不脱衣裳,便上床去,自倚了绣枕, 扭过身,朝里壁自睡了。(《水浒传》,明) 此处的“里壁”不是复合方位词,而是“靠里面的墙壁”。所以此处的“朝” 是地点介词,不是方向介词。 以下各例中的“朝”虽然已经与方向介词用法接近,但仍然可以解释为动词 “朝向”: (30) 本宅众亲簇拥新人到了堂前,朝西立定。(《快嘴李翠莲记》,南 宋) (31) 吴八公子见了,放下面皮,气忿忿的像关云长单刀赴会,一把交 椅,朝外而坐,狠仆侍立于傍。(《醒世恒言》,明) (32) 婆子在三巧儿面前,偶说起家中蜗窄,又是朝西房子,夏月最不 相宜,不比这楼上高敞风凉。(《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明) 以下例子中的“朝”是方向介词用法: (33) 金莲见西门庆脸朝里睡,就指着孩子说: “老花子,你好睡! (《金 瓶梅》,明) (34) 那桂姐听毕,撇了酒席,走入房中,倒在床上,面朝里边睡了。 (《金瓶梅》,明) 因此,我们认为“朝”是较晚起的方向介词,在明朝时才出现较为广泛的用 例。明朝时,有时仍然未完全摆脱动词含义,如: (35) 就把面朝里去了。(《金瓶梅》,明) 清朝用例如: 110 (36) 我要悄悄的唬他一跳,还没有走到跟前,他倒看见我了,朝东一 绕就不见了。(《红楼梦》,清) (37) 这回书紧接上回,讲得是十三妹向安公子、张金凤并张老夫妻把 一往的原因来历交代明白,迈步出门,朝外就走。(《儿女英雄传》, 清) (38) 车夫有躲在大石脚下,用些雪把身子遮了的,有两个车夫盘在山 坡高树枝上的,都把眼睛朝西面看着。(《老残游记》,清) 4.1.2.3 向 “向”大约从元朝开始就已经出现在方位词前,但此时“向”仍是动词,相 当于“到XX来|去”。如: (39) 众朋友都向前救他。(《老乞大新释》,元) (40) 霎时间杯盘狼藉,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 (《西厢记杂剧》,元) (41) 若解向里寻救,见得自己心体,即无时无处不是此道。 (《传习录》, 元) “向”从明朝起才出现了真正的用作方位介词的用例,如下: (42) 那女子向外边看了又看,不敢一时就说,„„(《二刻拍案惊奇》, 明) (43) 一日几遍,向外探望。(《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明) 4.1.2.4 望 宋朝时,“望”作为方向介词的用法已经比较普遍,如: (44) 后玄宗幸蜀,銮舆将发,前一夕,其龙自池中御素云,跃然亘空, 111 望西南而去。(《太平广记》,北宋) (45) 始望东行,六十里至潞县,九十里至三河县,七十里至蓟州,八 十里至永济„„(《云麓漫钞》,宋) (46) 次日五更,用一卓,盛镜台镜子于其上,望上展拜,谓之“新妇 拜堂”。(《东京梦华》,宋) 在元朝的散曲、杂剧和小说话本中,“望”做方向、地点介词的用例甚广。 如: (47) 那业畜荒,怎敢道迟,引残兵望东走似飞。(元散曲) (48) 五彩云开丹凤楼,万雉城连白鹭洲。天堑望东流,天长地人,今 古帝王州。 (元散曲) (49) 却说关、张、刘备三人,点手下三千杂虎骑,选日登程,望西南 上行。(元话本) (50) 当下一弹弓,中王法官额角上,流出鲜血来,霍地望后便倒,宝 剑丢在一边。(元话本) (51) 若是好了,俺两个多多的问他要东西钱钞。猛可里死了,背着药 包,望外就跑。(元杂剧) (52) 我说哥怎生黑洞洞地,他望上一搠,就明明的。(元杂剧) (53) (张士贵云)这厮倒一条好汉。前头看着,恰似望后仰着;后头 看着,恰似望前合着。(元杂剧) 明、清朝的用例如下: (54) 大郎舍了同伴,挽弓赶去。赶到一个人家门口,不见了兔儿。望 内一看,原来是一所大宅院。(《二刻拍案惊奇》,明) (55) 嘉弃枪而走,奉一刀飞去,正中左肩,嘉望后便倒。 (《三国演义》, 明) (56) 江勒马上高阜处看望,只见董平围在阵内。他若投东,宋江便把 号旗望东指,军马向东来围他;他若投西,号旗便往西指,军马便 112 向西来围他。(《水浒全传》,明) (57) 望左走,左营的宝船带了连环,一字儿摆着个长蛇阵。望后走, 右营的宝船带了连环,一字儿摆着个长蛇阵。(《三宝太监西洋记》, 明) (58) 末将的师父是易于寻觅的,只须到飞云亭上,望西呼唤三声,我 师父便即知道了。”(《七剑十三侠》,清) (59) 桓公别了鲁侯,望西北进发。(《东周列国志》,清) (60) 梁王又一刀拦腰砍来。岳大爷将枪杆横倒,望右边架住。 (《说岳 全传(上)》,清) (61) 素臣赶上一步,那头陀望后便倒,(《野叟曝言》,清) 综上所述:“往”作方向介词的年代是元朝,“朝”大约在明朝,“向”大约 在明朝,“望”最早,其方向介词的用法在宋朝已广泛出现。 第二节 关于“PA 里 V” 4.2.1 “PA 里 V”来源研究综述 马喆(2009)认为,“往A里V”是由“往A处V”发展而来的。他发现“往A 处V”明朝开始出现用例,同一年代已经有了“往A处里V”的说法。清朝则已经 出现了“往A里V”和“往A了V”,马喆(2009)认为,“往A处V”是由表处所的 往NPV演化而来,然后演化成“往A里V”,再在口语中发生音节的弱化,形成“往 A了V”。他认为“往A处V”到“往A里V”再到“往A了V”展现了“空间位移—主 观增量—话语功能”的演变轨迹。 袁丹(2008)认为“往A里V”是由于与明末清初出现的“往A处V”相互竞 争并获胜才大范围开始使用的。此后, “里”在使用中渐渐虚化,就出现了“往A 了V” “往AV”等形式。在此,我们指出袁丹(2008)中的一个疏忽:明初的《水 浒传》里面出现了一例“宋江得脱,往闹里一直走了。”,作者认为这是孤例,一 直到清朝中期由于“往A处V”的影响才大面积出现“往A里V”式。事实上,作 113 者认为是清朝用例的一例源自《老乞大新释》,应为元朝用例: “慢慢往饱里吃罢。” 因此,至少在元朝,已经出现了“往A里V”形式。本节我们通过CCL语料库,考 证“PA里V”的来源与发展,并以此与“PQV”形式对比。 4.2.2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PA 里 V” 语料库中可进入“PA里V”形式中的形容词有: 死、小、坏、好、大、少、深、阔、高、神、紫、奇、细、轻、远、宽、 雅、俗、横、响、重、矮,歪、狠,短、新、胖、荤、瘦,斜,瘪,竖,多, 错,平,饱 例句如下: (62) 他家的摆设往阔里说就是一个一般工人水平。 (63) 包装“中国的巴尔扎克”之说,大封“中国的莎士比亚”之言, 往神里吹、紫里吹、奇里吹,这可以说是新闻对文化艺术事业发展 犯下的„„ (64) 将一间间的办公室往细里拆(——拆成一张张的办公桌) (65) 拿不出结婚证,往轻里整也得治你们个卖淫嫖娼的罪。 (66) 不把这封建脑袋往矮里按按,这村子的抗日工作不能抬头。 (67) 吃着人民的小米,难道还能往歪里断? (68) 不要往深里新里讲,讲得越浅,越是真理。 (69) 谁想徐姐接着碴儿地给他往荤里抡:说你傻 X 都是高抬了你„„ (70) 马驹往斜里闯到草场上去了。 (71) 一见到上司,他的驴脸就往瘪里缩,变成柿饼脸,带上一脸的 笑„„ (72) 她把对方的横劲儿往竖里扯。 (73) 她也往错里想,真是让人怄气。 (74) 他为什么不往饱里吃呢? 114 在“PA里V”式中,形容词A用于形容实际形象的较少,往往是较抽象、新 颖的比喻用法,如“(把办公室)往细里拆、(把罪)往轻里整、(把封建脑袋) 往矮里按按、往荤里抡、(把横劲儿)往竖里扯、往歪里断”等。 4.2.3 历史上的“PA 里 V” “往A里V”式中的“往”指与现代方向介词同形的“往、望、朝、向”等 形式。“往A里”整体做V的状语。 在唐朝出现了一例“向虚空里”: (75) 在黄檗处,三度发问,三度被打。僧拟议。师便喝,随後打云, 不可向虚空里钉橛去也。(《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唐) 此处的“向”有“面向”的含义,是动词。 “向A里V”在宋词中已经广泛出现,但此处的“向”与现代汉语“往A里V” 的“往”不同。上文说到,“向”的介词用法在明朝时才初次见到,因此,宋词 中“向A里”的“向”不是方向介词,应为动词“面向”。如: (76) 向暗里。消尽当年豪气。梦断故国山川,隔重重烟水。 此外,还有数例“向醉里”: (77) 玉人为我殷勤醉。向醉里、添姿媚。 (78) 向醉里谁扶,满身花影。 (79) 向醉里。免得又成憔悴。 在现代汉语的“往A里V”中,“往”是指示运动终点的介词,A是V的目的; 上述的“醉、暗”是主体所处的状态,此处的“向”更像是现代的“在”。 115 南宋时的《五灯会元》、 《古尊宿语录》中也出现了不少“向空里、向虚空里”, 如下: (80) 若是个惺惺底,终不向空里采华,波中捉月。谩劳心力,毕竟何 为? (《五灯会元》,南宋) (81) 汝莫盲喝乱喝,直饶喝得兴化向虚空里,却扑下来一点气也无。 (《五灯会元》,南宋) (82) 将四大海水为一枚砚。须弥山作一管笔。有人向虚空里。写祖师 西来意五字。(《古尊宿语录》,南宋) (83) 古人为什麽不许。师云。古人即如此。若是老僧道。向虚空里挂 破琉璃钵。问既是师子。为什麽被文殊骑。师云。调伏自在。(《古 尊宿语录》,南宋) (84) 直饶你跳向虚空里行。也是国王管界。(《古尊宿语录》) 此处的“空、虚空”指示动作目的的事实上只有“直饶你跳向虚空里行。也 是国王管界。”一例,其余都指示动作发生的环境与状态,因此,不算“往A了V” 式。 元杂剧中有三例“望空里”,此处的“望”似乎与现代汉语中的介词“从” 更为相近: (85) 我唱道那双渐临川令,他便脑袋不嫌听,提起那冯员外,便望空 里助采声。把个苏妈妈便是上古贤人般敬。(元杂剧) (86) 那婆娘舌刺剌挑茶斡剌,百枝枝花儿叶子,望空里揣与他个罪名 儿,寻这等闲公事。(元杂剧) (87) 是他望空里取句,走笔成章,课赋吟诗。(元杂剧) 明朝“PA里V”式中的“往、向、望”等,基本上是指示运动终点的方向介 词: (88) 你得了这个,只是往好处里想,行好事,感激天老爷,神灵自然 116 就保护你了。(《醒世姻缘传》,明) (89) 史应就斟下个大杯,向空里作个揖道:“云南的弟兄,请一杯儿 酒,晚间不要来惊吓我们。”(《二刻拍案惊奇》,明) (90) 杨八老望见傍边一座林子,向刺斜里便走,也有许多人随他去林 丛中躲避。(《喻世明言》,明) (91) 正撞着林冲、关胜,大杀一阵,那里有心恋战?望刺斜里死命撞 出去。(《水浒全传》,明) 但是,仍然存在类似“从”的用例: (92) 那怪物却早知觉了,便就使个神通,往四下里吸了四口气,吹在 行者背上,便觉重有千斤。(《西游记》,明) 到了清朝,“往A里V”式中的介词开始完全指示动作的目的或运动的终点。 如《红楼梦》: (93) (袭人)说到这里,把眼又往四下里瞧了瞧,才又问道: “„„” (《红楼梦》,清) (94) 红玉听了,抽身又往四下里一看,只见那边探春宝钗在池边看鱼。 (《红楼梦》,清) 与现代的“往A里V”形式用法皆相同的例子,最早见于元朝的《老乞大新 释》: (95) 慢慢的往饱里吃罢。(《老乞大新释》,元) 据袁丹(2008),明朝水浒传尚有一例“宋江得脱,往闹里一直走了。” 但 此后未见用例,直到清朝: (96) 你闹了学堂,不说变法儿压息了才是,倒要往大里闹! (《红楼梦》, 117 清) (97) 成龙把头一摇,说:“你要是遇见了恩官,望轻里办,你是罪之 魁,惹祸之头,办你个秋后处决;要是望重里办,总得斩立决„„ (《康熙侠义传》,清) 因此, “往A里V”最早在元朝的《老乞大新释》中出现,后来在明朝没有广 泛使用,直到清朝乾隆年间的《红楼梦》中才开始大范围出现。此外,清朝出现 了“往回里、往起里”句式,具体情况见4.3节中对PQV式的分析。 第三节 “PQV”式的历史来源 本节探讨“PQV”式的历史来源。方法是在CCL古代汉语语料库中查检各趋 向动词在介词“往、朝、向、望”后作宾语的用例,通过网络查询语料的成书年 代,对有代表性的用例进行分析。本部分语料成书年代信息主要源于百度百科。 4.3.1 回 较早出现的“往回”不是“方向介词+方向词”格式,而是与“来回”意义 相近的词,如: (98) 石路往回驾,山家谁候门。(王维《酬虞部苏员外过蓝田别业不 见留之》,唐) (99) 东坡心下计较∶“若送家眷直到眉州,往回将及万里。 (《王安石 三难苏学士》,明) (100) 此去从河南、陕西、汉州去,回来打水路,从峡江、荆州那 条路来,往回七八千里地。(《金瓶梅词话》,明) “方向介词+趋向动词”式的“往回”,最早见于《济公全传》,作者是清朝 顺治、康熙时期的文人王梦吉。在《济公全传》中,出现的全是“往回”,未见 “往回里”: 118 (王梦吉,《济公全传》,清朝顺治、康熙年间) (101) 秦相爷一愣,冒然间这灯又往回缩,缩来缩去,灯苗剩了有 枣核大小,屋子里全绿了,如是者三次。 (102) (老管家)把饭端出来递给和尚,和尚伸手一接,老管家一 撒手,和尚往回也一拉手,叭咳,连碗带饭掉在地下。 (103) 本来他不是湖里妖精的对手,仍然这阴阳气直往前赶,他这 股黑气直往回抽,眼看就要抽完了„„ (104) „„买卖也不做了,告诉和尚把房交了,自己挑着书箱,由 松江府往回够奔。 (105) „„直追到五里碑,也没有追着。杨头说:“咱们回去罢。” 二人复返往回走。 (106) 郑雄往回一撤鞭,手急眼快,使了百草寻蛇,往上一迎。 《红楼梦》中,共查检到三例,都是“往回里”式,如下: (曹雪芹前80回、高鹗后40回, 《红楼梦》,清朝乾隆年间。曹雪芹1715/1724~ 1763/1764/1765,高鹗约1738—约1815) (107) 我同伙计贩了货物,自春天起身,往回里走,一路平安。 (66 回) (108) 这里袭人已掉背脸往回里去了。(85 回) (109) 这时刚到沁芳桥畔,却又不知不觉的顺着堤往回里走起来。 (85 回) 《施公案》据传大约成书于乾隆、嘉庆年间,现存道光年间刊本,据传有嘉 庆初年的序言。著者不详,可能成于众人之手。可能是这个原因,在《施公案》 中,存在多种形式: (著者不详,《施公案》,清朝乾隆-道光年间) 往回里: (110) 告辞老者,流星似地往回里便跑。一面跑着,一面犹疑。 (111) 大人在轿内一摆手,众官站起身来往回里紧走。 119 往回: (112) 掏出飞抓——全是活骨节,纯钢打造,打出去可就张开,把 人抓住;往回一拽,比人攥上拳头还结实,再也摘不开。 (113) 王栋这边把绒绳往回一拽,喝声:“囚徒往那里跑?还不回 来?” (114) 何路通正要往回而走,又见一个乱摸出来。 (115) 话说朱亮手提酒瓶,到大街上打酒,紧往回走,暗说:“乔 三拿我当喜神,那知是你的丧门星!” 往回头: (116) „„他便回身上马,忙催坐骑,往回头奔走。 由于《施公案》的著者不详,故无法确定乾隆、嘉庆年间的情况。但我们可 以确定的是,在清朝道光年间,其它各种形式(如“往回来、往回、往回头、往 回里”等)都已经出现。证据源自《儿女英雄传》 (文康著,清朝道光年间)。在 清朝后期的评书曲艺中, “往回V”格式已经广泛出现,现存的不少侠义公案小说, 据说是根据清朝后期评书艺人石玉昆(道光、咸丰年间)的评书整理,如《七侠 五义》、《小五义》等。如果确切,则又可以为上述结论提供旁证。例如: 往回里: (117) 傻狗说:“好可是好,就是咱们驮着往回里这一走,碰见个 不对眼的瞧出来呢,那不是活饥荒吗?” (文康, 《儿女英雄传》,清 朝道光年间) (118) 咱们有了这注银子,还往回里走吗? (文康, 《儿女英雄传》, 清朝道光年间) (119) 纪小泉往回里就跑,进了东院,关上小门,叫玉仙,二人奔 到那墙下,„„(著者不详,《小五义》,清朝道光-光绪年间) (120) 本地官,三更天派差人来接应咱们。”说完往回里就走。 (著 者不详,《小五义》,清朝道光-光绪年间) (121) 北侠看见那个小和尚出去,复又往回里一转身,看了他们一 眼„„(著者不详,《小五义》,清朝道光-光绪年间) 120 往回来: (122) 他一见,连忙的就把刀子往回来一掣。 (文康, 《儿女英雄传》, 清朝道光年间) (123) 内中有两个知道的,说道:“要到二十棵红柳树,为甚么打 茌平岔道呢,那不是绕了远儿往回来走吗? (文康, 《儿女英雄传》, 清朝道光年间) (124) 只要变后还能遵父兄的教训,师友的劝勉,闺阃的箴规,慢 慢的再往回来变,指望他“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也就罢 了。(文康,《儿女英雄传》,清朝道光年间) (125) 周瑞见眼前一晃,自己不敢上去,往回来一翻身,脚找缸沿 焉能那么样巧,只听噗咚一声,正掉在酱缸里面。(著者不详,《小 五义》,清朝道光-光绪年间) 往回: (126) 那门丁听了,吓得爬起来,找了条小路往回就跑,此时但恨 他爹娘少生了两条腿。(文康,《儿女英雄传》,清朝道光年间) (127) 瞧见是他的笔迹,赶着抽身往回就走,早被机灵鬼看出破绽 来了。(著者不详,《小五义》,清朝道光-光绪年间) (128) 设若是伙计们以后出去作买卖,看见好的东西不往回拿,就 坏了你的事情了。(著者不详,《小五义》,清朝道光-光绪年间) (129) 徐良说: “便宜你这王八的,放你逃生去罢。”气哼哼往回便 走,又到庙中。(著者不详,《小五义》,清朝道光-光绪年间) 由上可见, “往回”先出现在清朝顺治、康熙年间,然后出现的是“往回里”, 出现在清朝乾隆年间,最后到了道光年间,即清朝中期,其它形式如“往回里、 往回来、往回头、往回”等已经出现。 关于“望回”,只找到一例“望回里”,在《七侠五义》: “蒋爷把钢刺望回里 一抽,一缕鲜血顺着钢刺流出,„„”。其余各例均为“望回”,如: (130) 谁知桌子底下蹿出一个人,一伸手揪住东方明小腿,望回一 拉,东方明噗咚栽倒„„(著者不详, 《小五义》,清朝道光-光绪年 121 间) (131) 回头偷眼看,不由欢喜长笑容,左手急取法中宝,五色珍珠 拿手中,单臂高扬望回打,对准似龙把手松,神珠正打似龙面,只 听吧喳吧一声,似龙哎呀栽下马头„„(著者不详,《小八义》,清 朝道光-光绪年间) (132) „„我再背着身子往回跳,如要照样跳回,那才算功夫。倘 或倒背身望回一跳,竹竿若是倒了,或者将我摔倒在地,那是我经 师不到,学艺不精„„(贪梦道人, 《康熙侠义传》,清朝光绪年间) (133) 如何敌得住,那支枪早就松手啦,腿望外一磕,卷回马来, 一直的望回就跑。(贪梦道人,《康熙侠义传》,清朝光绪年间) (134) 原来吴恩那一八卦幡未打着成龙,船一晃荡,成龙吓得栽倒。 船望回走,到了白龙滩见王爷,回说明了拿任永杰之故„„(贪梦 道人,《康熙侠义传》,清朝光绪年间) (135) „„忙掏出那链子锤照定那濮大勇一下,正挝在左膀之上, 望回一带,濮大勇脚立不住,翻身栽于平地„„(贪梦道人, 《彭公 案》,清朝光绪年间) 此外,有以下一例: (136) 今幸得请,死还归故乡死。你不晓得李浑么,他全家要望回 去是登天了!”窦夫人默默无言,自行准备行李。 (褚人获, 《隋唐演 义》,明末清初) 此例无法确定是“盼望回去”还是我们需要的“PQV”式。 “向回”的例子,较早的出现在晚清《亁隆南巡记》和《施公案》中。 《施 公案》中有“向回头”的说法。20世纪20年代张杰鑫的《三侠剑》中已经出现了 “向回、向回里、向回头”等多种形式: 向回: (137) 黄三太宁死不跑,杨香五跑得可快,撒开腿向回就跑。(张 122 杰鑫,《三侠剑》,民国) (138) 贾明张口就要喊好,又想起来身在白莲寺呢,将声音向回一 闭,鼻子眼里哼了一声。(张杰鑫,《三侠剑》,民国) (139) „„闻听艾道爷在旁说情,遂将宝刃向回一撤,欲待不伤老 方丈,已经收招不住,竟将老方丈断去左臂。(张杰鑫,《三侠剑》, 民国) (140) 蛮子向上一纵,托了一把,纹丝儿不动,翻身向回再跑。 (张 杰鑫,《三侠剑》,民国) 向回里: (141) 林士佩在后紧迫,胜三爷若向正东正西败走,因有喽卒,若 向回里跑,又有自己的人,只好向西南败走。(张杰鑫,《三侠剑》, 民国) (142) 文书表过,双翅一对犹如月牙一般,套在韩忠的脖子上,老 侠客若是向回里一带,韩忠的脑袋就掉下来啦! (张杰鑫,《三侠 剑》,民国) 向回头: (143) 就见他并不回头,仍按三环套月往前跑。蛮子一想:“他不 向回头跑,必有把戏。”开腿就追。(张杰鑫,《三侠剑》,民国) (144) 大师另有个主意,见他一刀迎接上来,即刻将手中剑用足十 二分力先向回一收,复一剑击了过去,将他的刀打落在地,自己的 剑也摔在地下„„(著者不详,《乾隆南巡记》,晚清) (145) 向日红小姐观罢多一会,不见丫环影和踪,急忙转身向回走, 忽听旁边哭啼声。((著者不详,《小八义》,清朝道光-光绪年间) (146) 窦飞虎、马虎鸾二人那敢怠慢,直奔来的路,向回头去了。 暂且不表。(著者不详,《施公案》,乾隆-道光年间) 此外,“向”依然可能是动词,如下例: (147) 即拔出宝剑一指,对北方念咒,一刻即狂风大起,反将满天 烈火向回唐阵上吹打去,吓得唐兵起散奔逃。(《赵太祖三下南唐》, 123 清) 但是,由于“往回头V、朝回头V”的存在,我们可以把“向回头走”是连 动式(相当于“转回头走”)的可能性排除。 综上所述,“回”作方向词的用法最早应在康熙、顺治年间以“P回V”的形 式出现,在乾隆年间出现了“P回里V”。最早在嘉庆年间、最晚在道光年间,出 现了多种形式,如“P回里V、P回头V、P回来V”等。 4.3.2 过、起 4.3.2.1 过 关于“过”只发现以下两例: (148) 着他早些去,又想起那般疼痛,有些害怕。翻来覆去,到三 鼓往过才睡着。(李百川,《绿野仙踪》,清乾隆年间) (149) “你那晚埋银子时,街上还有人行动没有?”思敬道:“那 时已四更往过,并没见一个行人。” (李百川,《绿野仙踪》,清乾 隆年间) 这两例中的“往”是动词。“过”没有合格用例。 4.3.2.2 起 “P起V”在清朝的侠义公案小说中大量出现,侠义公案小说中描写打斗等 的动作较多,查检到的大部分例句都带有状语“一”,有些还带有描述情状的“这 么”,用于描写动作性较强、或从全句来看具有顺承义、因果义、条件义等的情 形。在后续句中往往出现“就、便”等状语。 (150) 一伏身,往起一纵,便到了大房前坡。 (著者不详, 《七侠五 义》,清道光-光绪年间) 124 (151) 往前一走,绳子兜住脚面,身不由自主,扑的栽倒在地,往 起一趴,连手都教绳子绕住。(文康,《侠女奇缘》,清道光年间) (152) 说着一抖杆棒照定贼人就扫过去。甄士杰来个旱地拔葱往起 一纵身闪过杆棒。(贪梦道人,《彭公案》,清朝光绪年间) (153) 次用右手将他脖项用五指把握住,轻轻往起一举,离地便有 二尺高下。(李百川,《绿野仙踪》,清乾隆年间) (154) 不意那圣母,被这十数下雷火珠到惊转过来。少刻,往起一 坐,二目中流着两行鲜血,大叫道: “白龙夫人何在?” (李百川, 《绿野仙踪》,清乾隆年间) (155) 碧霞就把自己的僧袍往起一撩,往绒绳上一掖,一伸手“嚓 啷”一声响,把戒刀亮出来。(常杰淼,《雍正剑侠图》,民国) (156) 思索至此,海川往起一站身,突然,吓了一跳,好像有人用 手揪自己。(常杰淼,《雍正剑侠图》,民国) (157) 海川上右步也一斜身,左手钺往起一提,叫“巧摘天边月”, 又叫“猴戏月”。(常杰淼,《雍正剑侠图》,民国) (158) 王氏左手捂着孩子,哭起来,一声高,一声低,抖肺搜肠。 哭半天,往起一长身,抱着王环,“蹬蹬蹬”,紧行几步就要往坑里 扎。常杰淼,《雍正剑侠图》,民国) (159) 再看文魁,也在地下倒着要往起扒。 (李百川, 《绿野仙踪》, 清乾隆年间) (160) 张方一抖荆苕筐儿,往起这么一蹦:“陈道常哎——”陈道 常撒腿就跑, “噌”地一下脚底下„„(常杰淼, 《雍正剑侠图》,民 国) (161) 海川听完了方丈的话,往起这么一站身,一抱拳道:“二位 高僧啊,„„” (常杰淼,《雍正剑侠图》,民国)22 (162) 张老侠想到此,微然往下一矮身,缩颈藏头,扇子往起那么 一举,一反腕子,„„(常杰淼,《雍正剑侠图》,民国) (163) 但见褚彪把身子打了一个结,就地滚了几滚,忽然褪开,望 起一站,大众喝了声彩。(坑余生,《续济公传》,清光绪年间) (164) 被他一提,登时惊醒,晓得不能同这位姑太太违拗,便四手 125 四脚的朝起一环。祝三妹暗道:这个果囚,倒很乖巧。 (坑余生, 《续 济公传》,清光绪年间) “向起”未见用例,只有《大藏经》中查检到两例,但此处的“起”不是趋 向动词,而是时间词,如下: (165) 一切化身从方便起。一切佛事从大愿起。一切菩萨所修诸行。 从回向起。 (166) 若未能如此。须向起处接住。又向灭处放开。向靜处转步。 又向动处橫戈。 《小五义》中出现了“往起里”等形式。如下: 往起里: (167) 蒋爷一撒手,那水手打算要往起里一翻,哪知道在水里头更 不是蒋爷的对手。(著者不详,《小五义》,清朝道光-光绪年间) (168) 刚一进去,两边有人蹲着,扯着绳子往起里一站;绊住了朱 德的脚面。朱德往起一蹿,跌得更重。 (著者不详, 《小五义》,清朝 道光-光绪年间) 往起: (169) 家要是从高处往低处一摔,会找那个落劲,不能摔个头破血 出。慢慢往起再爬,爬起往上再蹿,那就费了事了。 (著者不详, 《小 五义》,清朝道光-光绪年间) 综上所述,最早的“P起V”见于乾隆年间的《绿野仙踪》,作者李百川。 126 4.3.3 进、出 4.3.3.1 进 “P 进 V”只有一例,出自清朝道光年间的《侠女奇缘》,作者文康: (170) 冯小江、郝金刚一齐答应。冯小江使动单刀,郝金刚舞开双 鞭,齐往进杀。(文康,《侠女奇缘》,清朝道光年间) 4.3.3.2 出 “P出V”最早的用例出自王梦吉(顺治、唐熙年间)的《济公全传》: (171) 他还纳闷,怎么世界上有这一件事,吓的他也不敢往出掏? 一天两顿饭,他也没敢搁。 (王梦吉, 《济公全传》,清朝顺治、康熙 年间) 其它用例如: (172) 见乔武举气势厉害,亚非良善之人;同去又怕殷氏动气,银 子难往出拿,只急得两眼通红„„(李百川,《绿野仙踪》,清朝乾 隆年间) (173) 正巧,这时武宗下令全国选美,这里人心慌乱,争着把女儿 往出嫁,更急的也不管山区平原了,只要把女儿嫁出就行。 (著者不 详,《武宗逸史》,民国) (174) 满身伤,拼着命,见一个落空所在,把二膝一摧,豁喇喇冲 出圈子,望出脚下拼命这一跑。(著者不详,《说唐全传》,晚清) 127 4.3.4 来、去 4.3.4.1 来 除“往来”的例子较多以外,其它介词未见用例,“往来”查检到的用例一 般是“交往、来往”义,也有“来回”的意思。以下数例比较特殊: (175) 坚从城上飞身夺弘槊,刺弘下马,却骑弘马飞身往来杀贼。 孙仲引贼突出北门,正迎玄德,无心恋战,只待奔逃。 (《三国演义》, 明) (176) „„是关公,于灯影下往来躲避。玄德曰: “贤弟别来无恙! 夜深至此,必有大故。(《三国演义》,明) (177) 孔亮扮做仆者,去北京城内闹市里房檐下宿歇,只看楼前火 起,便去往来接应。两个听令去了。(《水浒全传》,明) (178) 请六子往来救应,却不可到妖人里面去着他的道儿„„(桃 花馆主,《七剑十三侠》,清朝光绪年间) (179) 狄洪道等仍到马家庄,鹪寄生贤弟领着罗季芳等迎战邺天 庆,请六子往来救应。”傀儡生撒豆成兵,以防妖法。 (桃花馆主, 《七 剑十三侠》,清朝光绪年间) 以上几例中的“往来”可理解为“来回”,但也可以理解为动趋式,相当于 “过来”。但无法解释为PQV式。 (180) „„问道:“你有甚话说?”那琴童见秋菊顶着石头跪在院 内,只顾用手往来指。春梅骂道:“怪囚根子!有甚话,说就是了, 指手画脚怎的?”(《金瓶梅》,明) 上例中的“往来”不是“来回”,从语境看,理解为PQV式似乎更为合适,但 不能确定。 128 (181) 语言未了,打北面闪出一人,身材五尺往来,豆青的大衣, 蓝短靠,其貌不扬,鹰鼻龟背蛇腰,细脖子,„„(张杰鑫, 《三侠 剑》,民国) 上例中的“往来”可能是表示“左右”,也可能表示“以外”,如果是后者, 其中的“往”是动词,不是PQV式。 因此,“P来V”也没有确定的用例。 4.3.4.2 去 佛经内有以下用例: (182) 上堂,僧问: “如何是向去底人?”师曰: “白云投壑尽,青 嶂倚空高。”曰:“如何是却来底人„„(《五灯会元》,南宋) 此例中的“向去”与“却来”相对,由于“向去” “却来”作定语,推测“向” 应是动词。 (183) 师于此大悟,便礼拜。潭曰: “子见个甚麽?”师曰: “从今 向去,更不疑天下老和尚舌头也。” (《五灯会元》,南宋) 此例中的“向去”与“从今”结构平行, “去”不是趋向动词,应是时间词。 因此,“去”没有确定的用例。 4.3.5 开、到、住 4.3.5.1 开 “开”最早的用例见于清朝乾隆年间的《绿野仙踪》,如下: (184) „„见郑婆子拉住如玉咶唣不已,走上前去,将婆子的手捉 129 定,往开一分。如玉得脱,急忙坐上车,向车夫道: “快跑,快跑!” (《绿野仙踪》,李百川,清朝乾隆年间) 其它用例如下: (185) 关太说声: “不好!”忽将刀杆往开一拨,只听当啷一声,拨 在一旁,„„(著者不详,《施公案》,清朝乾隆-道光年间) (186) 天霸说道: “不好!”赶着用枪往开一拨,乘势一枪杆,认定 背上打来。(著者不详,《施公案》,清朝乾隆-道光年间) (187) 贺人杰赶紧往开一让,蔡天化回手一拳,出其不意,认定黄 天霸肩背上一击。(著者不详,《施公案》,清朝乾隆-道光年间) (188) 将手中刀向开一架,拨在一旁,随即一刀还向至善肩膊砍去。 (著者不详,《乾隆南巡记》,晚清) (189) 随即用尽平生之力,两手向开一绷,不料丝毫动不着半点,„„ (坑余生,《续济公传》,清光绪年间) 值得注意的是,明朝已经出现了数量词之后加“向开”的说法,表示“多于 此数量”,如下: (190) 渔人道:“此间大宽转有一个市井,却用走三十余里向开路 程;更兼路杂,最是难认。若是水路去时,只有三五里远近。(《水 浒全传》,明) (191) 那长老挽不住缰口,只扳紧着鞍桥,让他放了一路辔头,有 二十里向开田地,方才缓步而行。(《西游记》,明) 清朝用例: (192) 那个黑脸和尚,生得阔口短鼻,眉眼都是倒挂,身材八尺向 开,手执一柄扳刀,有六七寸阔,三尺多长,约莫也有五六十斤。 (桃 花馆主,《七剑十三侠》,清朝光绪年间) 130 (193) 武承嗣向外一望,此人身高九尺向开,紫红色面目,两道浓 眉,一双虎目,大鼻梁,阔口,年约四十,„„(吴趼人, 《狄公案》, 清末) (194) 正要领旨退朝,忽见左班中出一人来,身高九尺向开,两道 浓眉,一双圆目,走上前高声奏道:„„(吴趼人,《狄公案》,清 末) 此处的“向开”中,“向”是动词,因此不算趋向动词作方位词现象。 4.3.5.2 住、到 “住”和“到”未见用例。 4.3.6 复合 4.3.6.1 回来 “回来”用在PQV式里的最早用例是道光年间的《侠女奇缘》。各例如下: (195) 连忙的就把刀子往回来一掣,待要躲闪,怎奈右手里便是窗 户,左手里又站着一个三儿(文康,《侠女奇缘》,清朝道光年间) (196) 十八棵红柳树,为什么打茌平岔道呢?那不是绕了远儿,往 回来走吗? (文康,《侠女奇缘》,清朝道光年间) (197) 只要变后还能遵父兄的教训,师友的劝勉,闺阃的箴规,慢 慢的再往回来变,指望他“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也就罢 了;(文康,《侠女奇缘》,清朝道光年间) (198) 周瑞见眼前一晃,自己不敢上去,往回来一翻身,脚找缸沿 焉能那么样巧,只听噗咚一声,正掉在酱缸里面。(著者不详,《小 五义》,清朝道光-光绪年间) 131 4.3.6.2 过来、过去 “过来、过去”找到以下两例: (199) 两手一松,将施公推在前面,转向过来,纳头便拜,说道: “小人受大人厚恩,何敢另有歹意。„„”(著者不详,《施公案》, 乾隆-道光年间) (200) „„便去捧了死鹰,一路走着,将鹰头拉断,把血和毛沿路 洒向过去。(著者不详,《明代宫闱史》,民国) 后两例的“V向过来|V向过去”中,虽然“向过来|向过去”做的不是状语, 而是动词补语,但依然可以认为是趋向动词作方向介词宾语的格式。由此可得, “过来、过去”最早出来在乾隆、嘉庆年间,至晚在道光年间,已经出现。 4.3.7 总结 综上所述,有以下时间表: 表 4-1PQV 产生年代 1 趋向动词 回 出 最早著作 济公全传 起 开 进 回来 过来、过去 绿野仙踪 侠女奇缘 施公案 最早年代 康熙、顺治 乾隆 道光 乾隆、嘉庆——道光 从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上来看,呈现以下序列: 回|出>起|开>进|回来(“过来、过去”不确定) 再结合我们在第二章发现的PQV式总数、不同语体PQV式总数的排序,以及 第三章发现的方言蕴涵序列中的单纯趋向动词部分来考虑。排除“开、住、到” 之后,这四个序列如下: PQV式总数: 回>起>出>进>来 不同语体PQV式总数; 书面语体:回>起>出>过>进|来>去 口语语体:回>出>起>过>进>去|来 132 方言蕴涵序列: P来VP去VP进V P起|过|出V P回V 出现时间先后顺序: 回|出>起>进 可见,这几个序列大致相同,都满足以下序列: 回>起|出|过>进>来|去 其中, “起”、 “出”、 “过”三者的顺序或出现与否在各序列中有所变动, “来”、 “去”也是这样。但这些差异不能改变这一序列的基本顺序。 关于“PA里V”“PQV” “PQ里V”,我们发现,“PA里V”在元朝就已经出现, 此后应用不广,在清朝的使用突然剧增。此前略早,PQV形式出现,而就在PA里 V开始广泛使用的同时,PQ里V出现,并以不低的频率进入使用。 因此,基本可以确定“PQ里V”是受“PA里V”影响产生的。由于PQV式在PA 里V大幅使用之前就已经出现,所以不能认为PQV也是由PA里V催生的。 此外,PA里V在PQV出现的时候,其“里”弱化的形式“PAV”尚未出现,因 此,不太可能催生PQV式。 第四节 总结 综上所述, “PA里V”式起于元朝,在清朝乾隆年间开始大范围使用; “PQV” 式起于清朝康熙、顺治年间,略早于“PA里V”大范围使用的时代。二者在时间 上有共现关系,且“PQ里V”式应是受“PA里V”类推产生的,但没有证据证明 “PA里V”催生了“PQV”。但是我们猜测, “PA里V”的大面积使用很可能跟“PQV” 的产生有关。 “往、朝、向、望”等方向介词,其宾语可以是方向词也可以是名词,从形 式来看,无论“PA里V”是否源于“PA处V”,可以确定的是“PA里V”类推自方 向介词加名词的结构, “A里”表示运动的最终状态;而“PQV”式则类推自方向 介词加方向词的结构,“Q”是运动方向。 21 22 本节的例子均转引自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 ,故保留原文的引文形式。 坑余生生活年代源于武侠小说网。 133 第五章 趋向动词作方向词现象——理论解释 为什么可以把趋向动词用作方向词,我们从认知角度来解释。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metaphor)是语言认知过程中的必要手段之一。隐 喻的映射域包括源概念、目标概念和两者之间的映射,它本质上反映我们对所处 世界中包含的概念进行处理时的经验。具体地说,映射域包括三个主要成分:意 象图式、基本相互关系和文化依存评价。其中意象图式是全人类共享的,基本相 互关系也很可能是普遍的,而文化依存评价则限于某一特定文化的成员。 意象图式是将人类在所处世界得到的身体经验进一步抽象、归类得到的模 式,它可以联系起大量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同结构的经验。由于它以身体经验为基 础,主要源于感觉运动层面,故又被称为“动觉意象图式” (kinaesthetic)23.意象 图式的主要分类有方向图式(包括“in-out(里-外)”“inside-outside(里边-外边)” “front-back(前-后) ”等)、容器-内容图式(inside-outside、container-contained)、 部分-整体图式(part-whole) 和路径图式(path)等。具体的意象图式中一般由 两个成分组成,一个作为认知的主要目标,另一个用作认知的背景。在不同的意 象图式中,这两个成分可以用两组概念来描述,即主体(figure)和背景(ground)、 地标(landmark)和射体(trajector)。 方位词的两个含义可以用不同的意象图式来描述。位置词可以通过方向图式 来描述:我们根据空间场景中其他物体的空间位置来确定某个焦点物体的空间位 置时,待确定空间位置的焦点物体是物像,用来确定焦点物体空间位置的参照物 是背景,例如: (1) 他在教室南边 (2) 桌子上有一本书。 那么, “他”是待确定位置的焦点物体,即物像; “教室”是为确定物像位置 提供参照物的次要物体,即背景;此处的方位词所起的作用即是提供确定的依据 ——物像的位置在背景的南边。 同理,在句2中,“书”是物像,“桌子”是背景,物像的位置需要背景以方 位词为依据确定——物像在背景的上面。 综上所述,方位词的位置义可以用方向图式描述,此处的方位词用以为确定 物像相对于背景的位置提供依据。 134 方位词的方向义则可以用路径模式来描述。路径模式包括地标、射体和路径 三个要素,主要描述射体以地标为参照物沿着路径运动的过程。例如: (3) 他往前走。 (4) 我抬头向东边看去。 (5) 他从南来。 在例(3)中,可看作射体是“他”,而地标是原始位置的“他”。具有方向 义的方位词则负责决定射体相对于地标运动的路径。 l t 在例(4)中, “我”并没有移动,但是我们可以理解为在我开始看的那一瞬 间,“我”的视线开始移动,在这一个瞬间,视线作为一条射线,逐渐延长。则 同理,视线的终点是射体,而“视线”起初的终点(即起点,即“我”所在的位 置)是地标,方位词用以确定射体相对于地标运动的路径。 L t 在例(5)中,原理基本类似,唯一不同的在于,由于“从”是指示起点方 向的介词,故此处的射体为以前的“他”,而地标为最终位置的“他”。方位词决 定射体相对于地标的运动路径的反方向(下图中,虚箭头为物体运动路径,实箭 头为方位词指示方向。) t l 135 射体与地标这一对概念是存在于动态关系场景中的,射体始终处于运动状 态,而地标则有静止和运动两种可能性,地标是射体的参照物。 趋向动词的功能是用在动词后面作补语,表示物体位移的方向,同样符合路 径图式。如: (6) 他走出房间。 (7) 老师来了。 (8) 小李回屋了。 例(6)中,“房间”是地标,“他”是射体,趋向动词指示射体相对于地标 的运动路径:向着房间外面移动。 例(7)中,说话人是地标, “老师”是射体,趋向动词指示射体相对于地标 的运动路径:向着说话人移动。 例(8)中, “小李”的原始位置是地标(在这里与“屋”重合), “小李”是 射体,趋向动词指示射体相对于地标的运动路径:向着“小李”的原始位置移动。 综上所述,趋向动词与指方向的方位词在同一意象图式——路径图式中具有 相同的作用:指示射体相对地标的运动方向。由于这种相似性,趋向动词被允许 具有与方向词相同的功能。此处应注意的是,由于趋向动词只能指示物体随着时 间运动的趋向,故只能跟在指示运动终点方向的介词“往、朝、向”等后面做宾 语,不能作指示运动起点方向的介词如“从”等的宾语,因为“从”指示的方向 是物体随着时间运动形成的路径的反方向。 趋向动词与方向词在认知意象图式中功能上的相似性,就是在PQV式中趋向 动词可以取代方向词位置的动因。 为什么这种相似性不能使趋向动词与方向词“合二为一”,而依然表现为两 种不同的词类呢?答案在于扫描方式。据Langecker(1987),针对一个确定的意象图 式,不同的扫描(scanning)方式在语言中可表现为不同的词类。“按Langacker (1987)的理解,扫描指的是在建构一个复杂的场景时所作的认知处理,它是将 某个比较标准和一个对象关联起来,并记录其间差异的操作。” 24扫描方式分两 种:一为次第扫描(sequential scanning),一为总括扫描(summary scanning)。 对于同一个动态的意象图式,次第扫描是依次处理不同时刻的每一个状态,得到 136 的结果是依时间函数变化的,类似于一场电影;而总括扫描是将每一时刻的状态 都投射到同一个平面,得到的结果不依时间函数变化,而只是不同时刻的状态留 下的痕迹的集合,类似于把所有电影胶片叠印到一起形成的一张照片。 也就是说,同是记录一个情景,总括扫描记录的是轨迹,而次第扫描记录的 是运动过程。前者与时间参数无关,后者与时间参数相关。 我们再来考虑趋向动词和方向词的情况。趋向动词用于描述一个运动过程, 属于次第扫描;方向词用于描述运动的轨迹,属于总体扫描。当趋向动词描述一 个运动过程时,如果扫描方式改变,从次第扫描转化为总体扫描,趋向动词所描 述的运动过程中,每一时刻所对应的运动状态叠印在大脑中的同一张“照片”上, 就形成了此过程的运动轨迹。此时,趋向动词就可以用作方向词了。 下面对各趋向动词的趋向动词用法和方向用法进行个别分析: 一、出 他走出房间(次第扫描—运动过程,射体:t,地标:l,下同) tl 时间轴 他往出走(总括扫描—运动轨迹) “出”的地标是个容器,描述的是初始位置在地标内部的射体向着地标外部 运动的过程。当“出”用作趋向动词时,采用次第扫描,识别的是射体相对于地 标的整个运动过程;当“出”用作方向词时,采用总括扫描,识别的是射体相对 于地标运动时的整体轨迹。 137 二、进 他走进房间(次第扫描—运动过程): t l 时间轴 他往进走(总括扫描—运动轨迹) “进”的地标是一个容器,描述的射体向着地标内部运动的过程。当“进” 用作趋向动词时,采用次第扫描,识别的是射体相对于地标的整个运动过程;当 “进”用作方向词时,采用总括扫描,识别的是射体相对于地标运动时的整体轨 迹。 三、回 他走回房间(次第扫描—运动过程) t l 时间轴 138 他往回走(总括扫描—运动轨迹) “回”的地标是射体的原始位置,有时用原始位置所属的区域代替,在图中 使用虚线圆来表示。“回”描述的是射体离开自身位置运动之后,再回到原始位 置的过程。当“回”用作趋向动词时,采用次第扫描,识别的是射体相对于地标 的整个运动过程;当“回”用作方向词时,采用总括扫描,识别的是射体相对于 地标运动时的整体轨迹。 四、起 他抬起桌子(次第扫描—运动过程) t l 时间轴 他把桌子往起抬(总括扫描—运动轨迹) “起”的地标往往是一个平面。当“起”用作趋向动词时,采用次第扫描, 识别的是射体相对于地标的整个运动过程;当“起”用作方向词时,采用总括扫 描,识别的是射体相对于地标运动时的整体轨迹。 当“起”用于 “聚拢”义,如“收起、往起串”时,如下图: 他收起那些硬币(次第扫描—运动过程) 139 时间轴 他把硬币往起收(总括扫描—运动轨迹) 可见, “起”的“聚拢”义路径较多,不易于由次第扫描转化为总括扫描。情形类似于下文 的“开” 。 五、过 他过桥(次第扫描—运动过程) t l 时间轴 他往过走(总括扫描—运动轨迹) “过”描述的是跨越障碍的过程。具体表现较复杂,大致上来说,可以归纳 为三类: 1.跨越具体的障碍,如:过桥、过马路 2.跨越抽象的障碍,“超越”义属于这一类。 140 3.跨越模糊的障碍,如当我们说“过来”时,其实是把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 的空地当作障碍,这一障碍的边界是模糊的。在前面的方言调查等部分总结了 “过”的含义包括“朝向说话人”和“远离说话人”两种,事实上都可以用“跨 越模糊障碍”来解释。不同之处在于,“过”表示“朝向说话人”时,这个障碍 指的是听话人与说话人之间的距离,而表示“远离说话人”时,这个障碍指的是 听话人与远离说话人之间某处的距离。这个“某处”可以是不确定的。例如北京 话中的以下例句: (A站在B旁边,B不快,对A说) 往过去! 注意,有些方言中的“过”只用于“跨越具体的障碍”,如绵阳话中的“往 过走”只能指往马路、桥等的另一端走;有些方言中的“过”用于“跨越模糊障 碍”时,此障碍的边界不可不确定,如乌盟话中没有表示“远离说话人”的“过”。 各种方言在这一点上表现不同,具体情形仍需要进一步调查。 同样,当“过”用作趋向动词时,采用次第扫描,识别的是射体相对于地标 的整个运动过程;当“过”用作方向词时,采用总括扫描,识别的是射体相对于 地标运动时的整体轨迹。 六、来 他来了(次第扫描—运动过程) l 时间轴 t 他往来走(总括扫描—运动轨迹) “来”和下文将提到的“去”的特殊之处在于其地标是说话人。“来”描述 的是射体向着地标——说话人运动的过程。当“来”用作趋向动词时,采用次第 141 扫描,识别的是射体相对于地标的整个运动过程;当“来”用作方向词时,采用 总括扫描,识别的是射体向着地标运动时的整体轨迹。 七、去 他去东北了(次第扫描—运动过程) l t 时间轴 他往去走(总括扫描—运动轨迹) “去”描述的是射体远离地标——说话人运动的过程。当“去”用作趋向动 词时,采用次第扫描,识别的是射体相对于地标的整个运动过程;当“去”用作 方向词时,采用总括扫描,识别的是射体向着地标运动时的整体轨迹。 八、开 站开(次第扫描—运动过程) 时间轴 往开站(总括扫描—运动轨迹) 初看,“开”的PQV式与上述各趋向动词无差别,只是两个射体互为地标。 但“开”还有以下情况: 142 可见, “开”的路径较多,不易于由次第扫描转化为总括扫描,因此进入PQV 时的表现与其它趋向动词不同,如经常使用“P开里V”等。 “住、到”较难用与趋向动词相同的意象图式来解释,与下文谈到的PA里V 式更为相似。 在第三章中,我们发现在各方言中,“来、去”用于PQV式中的情况最少, 可能因为“来、去”的意象图式中,地标为说话人,因而不够稳定,与时间函数 联系较紧密,不易由次第扫描转化为总括扫描。 再考虑复合趋向动词,复合趋向动词意象图式中的地标有两个,一个是原始 地标,另一个是“来、去”的地标——说话人。从地标的稳定性和简明性来说, 都不利于由次第扫描转化为总括扫描,因此,复合趋向动词也不倾向于用在PQV 式中。 用意象图式理论也可以解释“PA里V”式。 “PA里V”式符合抽象的路径图式, 射体是受事的状态,地标是“A里”,指示的是运动的终点,即“通过动作V使得 受事的状态向终点‘A里’运动”。如下图: t l 这也许可以解释“PA里V”式与“PQV”式倾向于共现的现象。二者均可解 释为路径图式,并且均采取总括扫描方式。 “PQV”和“PA里V”的不同之处在于,“PQV”中的介词宾语Q指示的是路 径,而“PA里V”中的介词宾语“A里”指示的是运动终点,同时也是地标。 上文提到的“住、到”用于PQV式时,其中的介词宾语更接近于指示运动的 终极状态,即“通过动作V使得受事或动作主体的状态接近|到达终点Q”。如“往 住抱”=“通过‘抱’的动作使受事到达‘住’的状态”, “往到走”=“通过‘走’ 143 的动作使动作主体”接受‘到’的状态”。因此,这两个趋向动词的PQV式更像 是“PA里V”式。在方言调查中我们看到,有些方言中,部分典型趋向动词也能 进入“PQ里V”式,我们认为是由“PA里V”式类推而来的,其意象图式依然与 典型的PQV式相同。 23 24 Lakoff(1987) ,转引自张敏(1998) 引自张敏(1998). 144 第六章 结语 现代汉语中,趋向动词用作方向词是一种特殊的现象,但是由于方言语料等 方面的限制,得到的关注有限,关于这个现象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本文对这一现 象从普通话、方言、古代汉语三个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初步考察,并试图从认 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 我们分析了CCL现代汉语语料库中的PQV式语料,发现与PDV式比较而言, PQV的总数相当少,但在普通话中已经处于不可忽略的地位。我们发现单纯趋向 动词比复合趋向动词更易进入PQV式, “P回V”式已经进入了普通话的语法系统, “起、过、出”正处于进入普通话语法系统的进程中,其它PQV现象仍然只属于 方言现象。普通话中的PQV总数呈现以下序列: 回>起>出>开>进>回来、过来>住、来 分语体讨论,不同语体的PQV式总数及比例呈现以下序列: 回>起>出>过>开>进|住|来|回来|过来>去|到 回>出>起>过>进>开|回来|过来>住|来|去|到 我们还考察了语料库中使用PQV式的著者方言区,与第三节中的方言调查相 印证,发现作家一般不会使用相应方言调查中合法的形式之外的PQV式,少数反 例一般都可以从长期居住地、邻近方言影响等方面进行解释。 通过方言调查,我们认为趋向动词用作方位词现象在各方言中的分布情况基 本符合由北向南、由西向东逐渐减弱的趋势,具体来说,北方方言中存在 PQV 式,中部方言的分歧较大,南方方言中不存在 PQV 式。 在各方言中,单纯趋向动词的 PQV 格式合法性符合以下蕴涵关系: P回V  P起|过|出V P进V  P去V  P来V 某方言中,只要蕴涵序列中的一项是合法的,则其左边的所有项在此方言中 都是合法的。反之,若某一项是不合法的,则其右边的所有项在此方言中都是不 合法的。我们还发现,如果复合趋向动词可进入PQV式,除非有特殊原因,相应 的单纯趋向动词也可进入PQV式。 我们还考察了汉语中的相似形式——PA里V在方言中的分布情况。发现“PA 里V”和“PQV”在方言中倾向于共现,但没有严格的蕴涵关系。“PA里V”式在 北方方言中存在,在中部方言中部分存在,在南部方言中不存在。此外,还发现 145 部分方向性不是很强的趋向动词(开、住、到)只能在方言中有“PA里V”式的 时候才能进入“PQV”式。“PA里V”和“PQV”倾向于共现的原因可能是从认知 上说,二者的意象图式和扫描方式均相同。 通过对历代汉语的调查,我们发现,趋向动词用作方向词现象并非现代汉语 中的新兴现象,大约在清朝,这一现象就已经产生了。产生年代见下表: 趋向动词 回 出 最早著作 济公全传 起 开 进 回来 过来、过去 绿野仙踪 侠女奇缘 施公案 最早年代 康熙、顺治 乾隆 道光 乾隆、嘉庆——道光 在古代汉语语料库里的语料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呈现以下序列: 回|出>起|开>进|回来>过来|过去 去掉上面各个序列的复合趋向动词部分,并排除“开、住、到”之后,这四 个序列均满足以下序列: 回>起|出|过>进>来|去 其中, “起”、 “出”、 “过”三者的顺序或出现与否在各序列中有所变动, “来”、 “去”也是这样。但这些差异不能改变这一序列的基本顺序。 在历代汉语调查中,我们发现“PQV”式与“PA里V”式的共现关系依然存 在:“PA里V”式大范围使用与“PQV”式出现的年代基本一致,且“PQ里V”式 与“PA里V”式的出现年代也基本一致。因此,我们认为 “PQ里V”式可能是由 “PA里V”影响而来的,而“PA里V”的广泛使用和“PQV”的产生也许有关。但 是,依然没有找到证据证明“PA里V”和“PQV”之间有直接的承继关系。 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趋向动词与方位词之间互相取代的有 趣现象,如粤语中的“最出、最入”相当于普通话的“最外面、最里面”,网络 上可见有以下例句: (1) 我睇到校门口两边马路的慢车道停满了好多汽车,有些车还停在 快车道上.骑车的同学就要被迫走到最出的快车道„„ (2) 各位请帮帮忙!!!!为什么按记忆 1 或 2 时座位是按我设置好的回 位.但方向盘总是升到最高?停车时也是升到最高和伸到最出!!!! (3) 由最入坐到最出„„ 146 在本文调查的部分方言中,可以见到用方位词取代趋向动词的现象。如 江淮官话洪巢片(盐城),可以用“外去”代替“出去”,晋语吕梁片,可以 用“里”代替“进”等。趋向动词与方位词的相似性,不仅仅表现在趋向动 词可以做方向介词的宾语,还有许多有意思的现象值得进一步挖掘。 147 附录:调查问卷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你的家乡(具体到乡镇级行政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你的方言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问你的方言中表达以下斜体词时,使用的词语是否与下列普通话用法相同, 如果相同请打勾,如果不同请注明方言中的用法: 他来了______________;他去了我家______________;(原版:他已经去了) 向他走来____________ ;向远处走去______________; 上山_______________;下山________________; 走上山______________;走下山______________; 进房间______________;出房间_______________; 走进房间_____________;走出房间______________; 回家_____________;过桥_________________; 跑回家_____________;跑过桥_______________; 拉起他______________;停住___________________; 他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到终点_________________; 他上来了__________________;他上去了___________________; (从山下)爬上来_______________;走上去___________________; 他下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他下去了__________________; (从山顶)走下来_______________;走下去___________________; 他进来了__________________;他进去了___________________; (从外面)走进来_______________;走进去___________________; 他出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他出去了__________________; (从屋里)走出来_______________;走出去___________________; 他回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他回去了__________________; 拿回来________________;送回去_________________; 148 他过来了_______________;他过去了______________; 跑过来_________________;跑过去________________; 他起来了__________________; 拉起来_________________;拉起去________________; 4、 请问你的方言中是否有以下说法,如果没有请打 X,如果有的话,所使用的词 语与下列斜体词相同请打勾,如果不同(包括省略括号里的部分)请注明方 言中的用词: 往死(了|里)打__________;往哭(了|里)骂__________;往细(了|里) 切__________; 往湿(了|里)泡__________;往干(了|里)晾__________;往醒(了|里) 叫__________; 往好(了|里)说__________;往对(了|里)算__________;往深(了|里) 想__________(原版没有后三项) 5、 请问以下说法在你的方言中是否自然?(1:自然 2:不太自然但可以说 3: 需要特殊语境 4:一般不说但可以理解 5:不能理解或者理解时间影响交际) 若选择 3,请注明相应语境。 其中的介词“往”可换作“朝|向|照”或方言中相应意义的词,后缀“边”可 换作“面|头”或方言中相应用法的词,第(3)题中“往”后面的词可换作 在第 3 题中使用的方言中对应的词。第(5)题中“了”可换作“里”,或第 四题中使用的方言中对应的词 (1) 往东边走 往左边走 往前边开 往上边爬 往里边走 (2) 往东走 往左走 往前开 往上爬 往里走 (3) 往出走 往进走 往来开 往回走 往去开 往起拔 往过走 往住拉 往开分 (4) 往出来走 往出去走 149 往进来走 往进去走 往回来走 往回去走 往起来拔 往起去拔 往过来走 往过去走 (5) 往出了走 往进了走 往来了走 往去了走 往回了走 往开了站 往起了站 往过了跑 备注: 1. 调查问卷在使用中有所改进,改动前版本在附录问卷中注明。 2. 在个人询问式调查中,调查项目和使用例句以问卷为主,但不限于问卷, 以反映语法现象为标准。 150 参考书目 中文书目 专书: Croft 2003 《语言类型学与语言共性》(第二版),龚群虎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 丁邦新译、赵元任著《中国话的文法》 (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汉教研室编《现代汉语》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弗里德里希·温格瑞尔、汉斯-尤格·施密特 2006 《认知语言学导论》 (第二版),彭利贞 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 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吕叔湘译、赵元任著《汉语口语语法》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朱德熙著《语法讲义》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刘月华著《趋向补语通释》(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李荣主编、王军虎编《汉语方言大词典·西安方言词典》 (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 张安生著《同心方言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 年) 郭锐著《现代汉语词类研究》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储泽祥著《现代汉语方所系统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龚群虎等译、Croft 著《语言类型学与语言共性》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蒋绍愚、徐昌华译、太田辰夫著《中国语历史文法》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张 敏 1998 《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论文: 马玉汴,见《汉语学习》第 6 期,2005 年 12 月,页 34-39。 马庆株,见《语文研究》总第 64 期,1997 年第 3 期, 页 16-22 转 60。 马喆,见《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 年第 5 期,页 39-44。 王红厂,见《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 33 卷第 1 期,2010 年 2 月,页 50-53。 王维成,转引自《语文建设》1988 年第 4 期,页 59,刘新珍摘自《华 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1987 年第 4 期 王森,见《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 年第 2 期,页 77-85。 王琦,见《宜宾学院学报》第 10 卷第 5 期, 2010 年 5 月,页 89-97 转 107。 王琳,见《安徽文学》,2009 年第 6 期,页 331-332。 邓峻捷,见《修辞学习》,2000 年第 3 期,页 1-3。 冯胜利等,见《语言科学》第 7 卷第 2 期,2008 年 3 月,页 113-126。 卢业林、覃明明,见《现代语文》 ,2009 年第 11 期,页 45-47。 卢英顺,见《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 年第 1 期,页 52-59。 史素芬,见《长治学院学报》第 24 卷第 4 期, 2007 年 8 月,页 63-65 叶景烈,见《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0 年第 2 期,页 133-137。 田胜参,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第 37 卷, ,2008 年 9 月,页 288-289。 刘月华,见《语言研究》总第 14 期,1988 年第 1 期,页 1-17。 刘国辉,见《重庆大学学报(社 151 会科学版)》 ,2009 年第 15 卷第 2 期,页 124-128。 刘俊莉,见《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第 1 期, 2006 年 2 月,页 98-102。 孙立新,见《唐都学刊》第 23 卷第 3 期,2007 年 5 月,页 104-108。 庄初升,见《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总第 128 期,2007 年第 3 期,页 148-209。 朱晓军,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年。 邢向东,见《前沿》,1994 年第 10 期,页 52-55。 邢福义,见《古汉语研究》总第 68 期,2005 年第 3 期,页 2-10。 余敏(2003) 《介词“往、朝、向”比较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吴士文,见《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 年 01 期, 页 31-36。 吴佳娣,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年。 吴福祥,见《方言》 ,2010 年第 2 期,页 97-113。 张华,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年。 张清源,见《方言》 ,1998 年第 2 期,页 144-149。 张登歧、彭兰玉,见《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 年第 2 期,页 78-82。 李亚非,见《中国语文》总第 329 期,2009 年第 2 期,页 99-109 转 191。 李宗江,见《中国语文》总第 258 期,1997 年第 3 期,页 206-211。 李苑,见《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8 年第 2 期,页 81-82。 杨安红、周鸣,,见《徐州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 27 卷 第 2 期,2001 年 6 月, 56-58。 杨德峰,见《世界汉语教学》, 2005 年 03 期 ,页 56-65。 谷向伟,见《语文研究》总第 103 期,2007 年第 2 期,页 64-65。 邹鑫,见《改革与开放》 ,2010 年 6 月,页 60-61。 陆俭明,见《世界汉语教学》总第 59 期,2002 年第 1 期, 页 5-17。 陈昌来,见《汉语学习》总第 80 期,1994 年第 2 期,页 41-43。 周毕吉、李莹,见《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第 15 卷第 1 期,2009 年 2 月,页 141-145。 罗昕如,龚娜,见《语文研究》总第 114 期,2010 年第 1 期,页 60-65。 罗颖,见《语文知识》,2010 年第 2 期,页 86-88。 范干良,见《烟台大学学报》 ,1990 年 4 月,页 84-93。 范金玲、李红,见《外国语言文学研究》 第 3 卷第 3 期,2003 年 9 月,页 32-37 转 74。 范继淹,见《方言》 ,1979 年第 2 期,页 88-92。 金钟赫,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年。 金顺熙,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年。 唐正大,见《语言科学》总第 33 期, ,2008 年 3 月,第 7 卷第 2 期,页 168-176。 袁丹(2008)现代汉语“往 A 里 V”结构研究,2008 年 4 月,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铃木裕文,见《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第 1 期,2005 年 2 月, 89-92。 陶红印,见《当代语言学》第 1 卷,1999 年第 3 期,页 15-24 转 61。 崔振华,见《汉语学报》总第 19 期,2007 年第 3 期,页 65-68。 梁晓丽,见《语文学刊》 ,2010 年 第 7 期,页 110-111 转 122。 152 萧佩宜,见《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华文教学与研究)》总第 33 期,2009 年第 1 期,页 51-58。 黄月华、白解红,见《语言研究》第 30 卷第 3 期,2010 年 7 月,页 99-102。 彭玉兰,见《语文学刊》 ,2006 年第 8 期,页 136-138。 彭睿,见《中国语文》总第 330 期,2009 年第 3 期,页 212-224。 曾传禄,见《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 28 卷第 1 期, 2009 年 2 月,页 66-75。 程维,见《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0 年 4 月,第 19 卷,第 2 期, 页 57-62。 董楠、周振峰, ,见《安徽文学》,2010 年第 5 期,页 230-231。 黑维强,见《语文研究》,总第 89 期 2003 年第 4 期,页 57-59。 蔡永强,见《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0 年 2 期, 页 47-54。 蔡永强,见《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0 年第 2 期, 页 47-54。 蔡晖,见《外语学刊》 ,2004 年第 6 期,页 37-41。 樊海燕,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年。 魏兆惠,见《语言研究》第 25 卷 第 1 期,2005 年 3 月,页 109-112。 英文书目: Books: Ronald W. Langacker, Concept, Image, and Symbol—The Cognitive Basis of Grammar,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Berlin, 2002. Articles: Chang, Hsun-huei, “Interaction Between Syntax and Morphology: A Case Study of Mandarin Chinese”, Ph.D., University of Hawai'i, 1991 Hsiao, Hui-Chen Sabrina, “Motion Event Descriptions and Manner-of-motion Verbs in Mandarin” Ph.D.,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 2009 Yiu, Yuk Man Carine, “Spatial Extension: Directional verbs in Cantonese”, Ph.D.,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ong Kong), 2005 Zhen Chen, “The Diachronic Development and Synchronic Diversity of the Disyllabic-Directional Complements in Chinese——A Corpus-based Cross-linguistic Study on the Grammaticalization Pathways and Semantic Change of the Disyllabic-Directional Complements” , by Ph.D., University of Hawaii,2006 Zou, Ke, “The Syntax of the Chinese BA-constructions and Verb Compounds: A Morphosyntactic Analysis” ,by Ph.D.,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1995 153 1 [...]... 国外关于汉语趋向动词的研究较少,主要以关于句法、语义以及 语法化的研究居多,如 Chang, Hsun-huei(1991),Zou, Ke,(1995) , Hsiao, Hui-Chen Sabrina(2009),Zhen Chen(2006),等,此外,Yiu, Yuk Man Carine(2005)对粤语中的趋向动词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6 1.4.2 方位词 关于方位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立类、特殊句式中的句法位置、认 知语义与方所系统几个方面。 方位词的立类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其核心在于与名词类 的分合问题。 《马氏文通》中,将方位词归入形容词一类;赵元任(1968) 认 为 方 位 词 属 于 地 方 词 (place word) 中 的 一 小 类 , 且 与 定 词 (determinative)有词类重复(class overlap) ;吕叔湘(1980)、朱德 熙(1982)均认为方位词应该单列一类,郭锐(2004)将方位词、时... 塌”„„(新华社 2004 年新闻稿) 二、 起 “P起V”中的“起”有两个含义,一是由起点垂直向上,如: (9) 只见他突然冲动地往起一站,手指着何开荫,大声责斥道: “老何你就别站着说话不腰痛!„„” (应用文\中国农民调查) (10) 草疯了似地往起窜,张大姐一遍遍地拔草护苗。 (1995 年人 民日报\10 月份) (11) “说了,你不许往起跳。这钱是经葛总的手出去的„„” (作家文摘 199 6A 《苍天在上》 作者:陆天明) 此处,虽然“往起”与“往上”意义相近,但“往起”是垂直向上 的,“往上”则只要保证后一时刻的运动主体的水平坐标高于前一时刻 即可。对比例(12)和(12’): 13 (12) ——赶快往起跳。(基点不变,如站在地上往相同位置的上 空跳) (12’)——赶快往上跳。 (基点变化,如从下一级台阶往上一级台阶 跳) 二是将散乱的东西聚拢,如: (13) 自言自语的,他这样一边叨唠,一边儿往起收拾铺盖。... ——他咋还不来? ——他正往将([ʦɔ11])/来/将来走的了。(他正在过来的路 上) 晋语大包片中一般倾向于说“往将走”, “往来走”是比较书面化的 说法,较不自然。 七、 去 “P去V”中的“去”指沿着远离说话人的方向移动。 15 (23) (一人给迟到的朋友家里打电话) ——他咋还不来? ——他正往去走的了。(他正在过去的路上) 八、 开 “P开V”中的“开”是表示向不同的方向分散的意思。如: (24) A 教 B 操作拉力器) ——你往开扳。(你用力把它扳开。) (25) (课间操解散时) ——大家往开站! 九、 住 “P住V”中的“住”表示使运动向停止的状态发展。如: (26) „„跑到菜园子旁边长着的一棵大柳树下面,双手[往住] 一抱,脚下使劲,嘴里大叫一声“起!”(网文\无厘头水浒故 事:完全强盗手册) 在方言和普通话中均未找到“到”的语料,目前我们仍不确定“到” 的含义。 第二节 趋向动词间的差异... 老舍) 在内蒙晋语中,作“聚拢”义解释的“起”读轻声,表示趋向的“起” 没有轻声形式,必须重读,这反映了两者在意义上的不同。 4 “开”的用例有两种,一是“往开想”类,二是“往开站”类,其 中第一类常常说成“往开了想、往开处想”等,第二类则一般不会说成“往 开了站”。第一类是源自方向义的引申义,里面的“开”可以看作形容词, 第二类是实际的方向义,里面的“开”可看作趋向动词。因此,将第一类看 作 PA 里 V 式,第二类为 PQV 式。例如: 第一类: 20 (32) 金一趟点点头∶“是啊,也只能这么往开想。” (《皇城根》 作者:陈建功、赵大年) (33) “那你该好好劝劝她,往开处想。”(《比如女人》 作者: 皮皮) 第二类: (34) 亚萍顺床边坐下,和他挨在一起。加林很快把自己的身子往 开挪了挪。(《人生》 作者:路遥) (35) 跑过去察看,用手在那块黑东西上轻轻摸了摸,真的是地雷, ... Mandarin, Chinese dialects, and ancient Chinese Our research approaches mainly are: (1) The classification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corpus language material (2) The analysis of dialects investigation. .. walk walk inside”) Although this usage has been emerged in Mandarin, it has not appeared on all the directional verbs, and its acceptance varies in different dialects of modern Chinese If we know... extensive using time of the PA 里 V forms are almost the same We also found that the sequences of PQV forms in Mandarin Chinese dialectAncient Chinese are similar We also analyze the possible reason

Ngày đăng: 04/10/2015, 16:03

Từ khóa liên quan

Tài liệu cùng người dùng

  • Đang cập nhật ...

Tài liệu liên 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