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fucianism and yijing a study of their intellectual relationship in pre qin china

284 1.4K 0
Confucianism and yijing  a study of their intellectual relationship in pre qin china

Đang tải... (xem toàn văn)

Tài liệu hạn chế xem trước, để xem đầy đủ mời bạn chọn Tải xuống

Thông tin tài liệu

先秦儒学与易关系之研究 CONFUCIANISM AND YIJING: A STUDY OF THEIR INTELLECTUAL RELATIONSHIP IN PRE-QIN CHINA 徐 威 雄 SER WUE HIONG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05 先秦儒学与易关系之研究 CONFUCIANISM AND YIJING: A STUDY OF THEIR INTELLECTUAL RELATIONSHIP IN PRE-QIN CHINA 徐 威 雄 SER WUE HIONG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博士学位论文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05 ACKNOWLEDGEMENT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sincere gratitude to my supervisor, Dr. Lo Yuet Keung, for his kind advice and patient guidance in this thesis, and his invaluable help in the application of my scholarship, so that I can fully concentrate on my doctoral thesis during these two years. I would also like to thank Associate Professor Lee Cheuk Yin, the Head of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and Dr. Neo Peng Fu, for their inspiring suggestions and intellectual feedbacks. And I would never forget all the teachers who have imparted to me the seriousness of academic. My thanks also go to the Chinese library of NUS, the top Chinese library in Southeast Asia, which has been an enormous collecting of research materials. Last but not least, I would like to share this joy and fulfillment with my dearest family. ii 先秦儒学与易关系之研究 目 录 论文摘要 Ⅵ 绪 论 第一节:本议题产生的远近因由 001 第二节:最新研究成果的回顾 007 第三节:本研究的问题意识与编章安排 012 第一章 古代易学的渊源及其发展 第一节:《易》与王官学传统 1.1.1《易》出王官 1.1.2 三代治典 020 023 第二节: 《易》作为古代礼制的组成部分 1.2.1《易》在礼经中的意义 1.2.2《周易》中所见的礼制 029 032 第三节:义理《易》的兴起 1.3.1 易道与周初的忧患意识 1.3.2 春秋时代义理《易》的发展 040 044 第二章 孔子与《易》关系的再审议 第一节:五十学《易》章的检讨 052 第二节:从《论语》来看孔子与《易》的关系 2.2.1 直引《易》原文的章节 2.2.2 文义与文字近同的章节 2.2.3 背景或语境与《易》有关的章节 061 065 069 iii 第三节:从孔子晚年思想来看与《易》的关系 2.3.1“性与天道”的思想 2.3.1“无大过”与天道思想的关连 082 088 第四节:孔子传授易学的可能性 2.4.1 七十子得闻《易》教 2.4.2 寓《易》教于日常言行中 096 099 第五节:孔门弟子言论中的易学因素 2.5.1 颜渊与《易》 2.5.2 曾参与《易》 104 109 第三章:儒家与《易》的关系之探讨 第一节:从六艺传统来考察 3.1.1 六艺中的“数”教育 3.1.2 孔子与卜筮之道 3.1.3 由度数到德义的转变 118 123 129 第二节:从观象设教的传统来考察 3.2.1 历象治时 3.2.2 观民设教 3.2.3 观象与诗教传统 137 140 146 第三节:从春秋时代的易学传统来考察 3.3.1 春秋时期的《易》说 3.3.2 忠信与礼文 155 160 第四节:从天人之义来看儒与《易》的会合处 3.4.1《易》与儒家的人伦思想 3.4.2《易》与儒家的礼义思想 170 178 第四章:有关《易传》诸问题的再观察 iv 第一节:孔子序《易传》说的省顾 4.1.1 4.1.2 4.1.3 4.1.4 传统说法及其演变 今人否定说 今人肯定说 慎重肯定说 186 190 195 197 第二节:从文献来推测《易传》产生的年代 4.2.1 有关《易传》出现的年代 4.2.2 对于“孔子序《易传》”的可能推测 201 208 第三节:有关《易传》中道家思想的问题 4.3.1 对“大极”一辞的检讨 4.3.2 对“阴阳”观念的检讨 4.3.3 对“阴柔”思想的检讨 219 221 223 第五章 战国时期儒《易》的传播与发展 第一节: 儒《易》传流之推测 5.1.1 《 易 》 有 数 家 之 传 5.1.2 有 关 商 瞿 传 《 易 》 的 问 题 229 230 第二节:儒门诸子易学之考察 5.2.1 子思子与《易》 5.2.2 孟子与《易》 5.2.3 荀子与《易》 235 240 245 结 论 258 参考书目 264 v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Yijing (Book of Changes) is a central issue in the world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 Tradition has it that Confucius had studied the Yi-text and wrote the Yizhuan (Commentaries on the Yijing), and that the Yijing had become one of the Classics and thus key sources of what would develop into Confucianism. However, many scholars from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an period challenged this traditional view, and the authorship of the Yizhua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Yijing and early Confucianism has since become a critical issue in contemporary scholarship. This dissertation intends to show that the Yijing was deeply related to the formation of pre-Qin Confucianism. It focuses on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bout learning of the officials (wangguanxue 王官学) in Zhou times, and reexamines comprehensively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Confucius’s sayings in the Analects and ideas in the Yijing It argues that Confucius had in fact developed a theory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way of Heaven (性与天道) with his study of the Yijing in his later years. Based on a thorough examination of internal textual evidence and archaeological findings, the dissertation also discusses the dating of the Yizhuan, and dates it to no later than the middle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dissertation concludes with a chapter on the intellectual affiliation of various disciples of Confucius to the Yijing including Yanhui 颜渊, Zengzi 曾子, Zixia 子夏, Youruo 有若, Shangqu 商瞿, Zigong 子贡, Zizhang 子张, Zisi 子思, Gongsunnizi 公孙尼子, Mencius 孟子 and Xunzi 荀子. vi Keywords: Yi 易, Yijing, Confucius, Confucianism , Yizhuan (Commentaries on the Yijing) Wangguanxue 王官学, human nature and the way of Heaven 性与天道 vii 先秦儒学与易关系之研究 绪 论 本论文所研究的课题为“先秦儒学与易关系之研究”,是近百年来学 界所聚讼纷纭的重大议题,这里分成三个部分来介绍与本研究相关的概 况。在第一节中先介绍此问题产生的历史因素及其来龙去脉,第二节再省 顾目前学界对此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后的第三节则交待本研究的问题 意识与论述章次等取向。 第一节:本议题产生的远近因由 首先,我们从学术发展史的背景来认识这个问题所以产生的各种原因。 众所周知,清朝盛世修文,编纂《四库全书》,欲以总结二千多年来 中国学术的全貌。《四库》将天下图书分为四大部,此四部以经学统先, 经学又以《易》为首名,由此可见《易》在传统学术中的重要位置了,我 们看《四库总目》开卷时如此论易学的流变: 《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也。《左传》所记诸占,盖犹太卜 之遗法。汉儒言象数,去古未远也;一变而为京(房)焦(赣), 入于禨祥;再变而为陈(抟)邵(雍),务穷造化,《易》遂不切 于民用。王弼尽黜象数,说以老、庄;一变而胡瑗、程子,始阐明 儒理;再变而李光、杨万里,又参证史事,《易》遂日启其论端。 此两派六宗,已互相攻驳,又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 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 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 这是一段极重要的总论,常被视为易学史的简要概述。其中主要包含了两 层意思,一是以《易》包含天人之义,其学广涉万方,无所不包,在此意 义上,可当为古代学术文化的总源头。第二是将数千年来的易学研究括约 为两派六宗,即以象数与义理为易学的两大派别,而两者之间在历史上互 为消长的论述,也成了大家皆知的常识。对于义理《易》派别,《四库》 谓其滥觞于魏晋的王弼,待“一变而胡瑗程子,始阐明儒理",意即至到 宋 儒 时 才 产 生 了 儒 《 易 》 之 学 2。 《总目》此两派六宗的说法极有代表性,也几乎成为传统的共同看 法,似已理所当然,但这里面其实隐伏着一个习焉不察的大问题。因为我 们也都知道,自古以来也都以《易》为儒家经典,其中《易传》作于孔子 的说法更是根深蒂固,但这又如何能与儒《易》始于宋朝的看法相行不悖 呢 ? 3换 言 之 , 这 两 种 说 法 中 到 底 是 存 着 即 此 非 彼 的 抵 捂 , 还 是 隐 着 一 个 失落的学术史环节?此议题值得注意,也很值得深入探究。 最先提到儒家与《易》有关的是《论语‧述而》篇中的孔子自白。孔 子曾对于他学《易》之事有所感慨地说: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这里很明确地记录了孔子之学《易》,且视之为修持的指南。到了战国时 期,《礼记.经解》篇中进一步将《易经》纳为儒家重要的经籍系统之 中,并且还提出了“絜静精微,《易》之教也”的精句 4,较后晚出的 《庄子‧天下》篇也有以《易》为儒门六经的说法。下至西汉中叶,第一 个为孔子作传的太史公,在他的名著《史记‧孔子世家》中便具体地表述 了孔子之学《易》与序《易传》的情况: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 《易》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太史公说孔子“晚而喜《易》”,此应根据自上引《论语》之言,而他还 同时说《易传》为孔子所亲作,这是目前所见古代文献的首次记载,说明 了孔子于《易》不仅是读者,同时还是作者,其关系自是密切异常。这说 法和观点到了东汉《汉书‧艺文志》得到更进一步的加强,班固说“孔氏 生命中所占据的重要意义了。如果我们对这一章背景与蕴义的合理推论确 实可信的话,这可说是本研究的最大发现,不仅可稍补孔子五十以学 《易》之说,也极有助了认识孔子学《易》后的心路历程。 不仅于此,我们还在第三节中深入地从孔子的晚年思想来作推论,结 果也发觉很多地方实与《易传》思想是相通吻合的。这主要的根据也是来 自《论语》,最重要的便是子贡感叹“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 这一章上,提示了孔子晚年言“性与天道”之义,这不只与孔子自述“五 十而知天命”应合,也契合了《易传》谓作易“将以顺性命之理”的义 旨,还有《礼记》所记鲁哀公尝问孔子“何贵乎天道也”,亦可为旁证。 同时,我们还进一步指出,孔子自言其学《易》“可以无大过”,此“无 大过”实便是“合天道”之义,这不仅是可证于《易传》,从《左传》、 《礼记》、《孔子家语》甚至出土的先秦简书等,亦能互相映证,由此而 益证了《论语》中“五十以学易”与“性与天道”两章的相应关连,实皆 孔子学《易》之例证也。 至于第四与第五节,则是在确实了孔子学《易》的基础上,进一步探 究他是否有讲授易学的可能。考据的结果发现,孔子也以易学传授弟子, 我们还根据顾炎武“夫子平日不言《易》,而其言《诗》《书》执礼,皆 言《易》也”的提示,进一步指出《论语》中有些孔子的言论虽不明言 《易》,其实含有《易》的影子,或可视为孔子对《易》义的发挥,这是 很值得注意的现象,而弟子颜渊、子张、曾子等人的言论中亦确蕴含易学 因子,据此实可确定孔子传《易》与儒门《易》的流传了。此可视为后来 战国时期儒门易学的传衍与发展的重要缘由。 第二章可以说是相当全面与具体地论证了孔子与《易》的密切关系, 再配合上面所析论的儒家在六艺、礼义等与《易》的渊源背景上,则孔子 学《易》的结论殆无疑问。此问题在中国学术界上纷争了一百年,学者的 疑问或意见不可不谓有其合理处,而晚近不断出土的简帛书《易》经传等 相关材料,也为此议题添加了讨论的赤热资料,职此之故,我们在第四章 中就此议题的相关论点或论据作了综述介绍,也斟情略作检讨。 在此章的第一节中,我们叙述了此议题的由来与其演变,对于今人的 相关意见,则依杨庆中的说法分为“今人否定说”、“今人肯定说”与 261 “慎重肯定说”三部分,发现其中以“否定说”占大部分,这应是受古史 辨风潮的影响,其重要论点则可以钱穆所举的十条证据为代表。至于“肯 定说”则原本较少支持者,最有名的是金景芳等人,后来因为马王堆帛 《易》经传的发现,也渐引起学者对传统说的重审,并进而予以肯定,这 以李学勤为代表。至于“慎重肯定说”,也可看着是因为新出土材料的启 发而逐渐修正后的意见,其主张即不认为孔子有作《易传》之事,但承认 《易传》与孔子的思想相合,乃因孔子学《易》与讲《易》之事,从而引 导出孔门后学陆续托孔子之名而修出《易传》诸篇,其成篇年代大约从战 国早期至晚期,作者并不限于一人,而今本《易传》里也参杂了道家、阴 阳家等思想。这类的主张因为在不少重大的学术议题上能提出较合理的解 释,所以在学界里有不少的支持者,而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到了第四章第二节中,我们进一步对《易传》中的〈系传〉、〈文 言〉、〈彖传〉与〈象传〉四传的产生年限做了具体的考证推测。我们在 学界的研究成果之上,补充了一些出土文献的材料,从而论定了此四传出 现的年限不应该晚于《礼记》、《子思子》与《庄子》的战国中期,本论 文认为这应该是很合情理的推测。此外,我们也在传统说法“孔子作《易 传》”的假设前提之上,尝试推论如果真有此事,其具体的情况会是如 何,文中我们是以孔子修《春秋》为参照点的。这个推测或许无法确实, 但就检讨古人的说法来看是有一定意义的。我们还在第三节中针对于学者 认为《易传》中所见到的道家的重要因素,即大极、阴阳与阴柔三大观念 进行了检讨,发现这些论点至少都应该暂予保留,《易传》受到道家的影 响可能存在于其它更重要的因素。 本研究的第三个结论,便是确实了孔子也有传《易》于七十子之事, 而战国儒门《易》的流派说法也是可以信据的,这便是第五章各节的论 旨。本论文指出,孔子传《易》不仅限于文献上所见唯一的商瞿一家而 已,《汉书》说孔子死后“《易》有数家之传”是有根据的。对于商瞿传 《易》的说法,本文引刘师培的意见为据,认为这是太史公追溯其父的 《易》学世系,且是汉《易》的重要来源,但不是说传《易》者仅止一家 而已,否则便与〈艺志文〉中所载《周易》有数家之 传以及散见各文献 的说法相乖了。 262 在第二节中,我们尝试以战国早期的子思子、中期的孟子以及晚期荀 子三人为代表,來考察戰國儒门《易》的概貌。子思学承曾子而及孔子, 其《子思子》中与《易》的关系极密切,学界多有讨论。本文针对《中 庸》首章考论,发现不仅其思想义理承自《易传》诸篇,而且连叙述的理 路与文例也与〈文言传〉甚相近,可见子思与《易传》的关系匪浅。至于 孟子,孟子书中不曾言及《易》,向来为学者列为强证,但本文对《孟 子》数章作具体考证,也发现相当明显是受到《易》的影响,其中程子曾 指出的“知言养气”章出自坤卦六二之义,本文尝试为之论析补证,而认 为确实可信,其它相近的文字亦有数见,此皆可见孟子与《易》有关。据 此,对于从曾子到子思、孟子的思孟学派的说法,或许可以有不同的启示 了。 最后讲到了战国晚期的儒家殿军荀子了。荀子与《易》的关系见于书 中三次,但有学者认为不可信,本文作了具体辨驳。学界从汉帛《易传》 考论出荀子当为儒家《易》南传楚地的关键人物,本文则从其思想内涵来 作证明,以他有名的“礼论”与“心明”二字为省察点,结果发现也明显 受到《易》的影响,由此而相信荀子与《易》的关系亦当深矣。 263 参考书目 (一)传统文献 1《十三经注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台北:艺文印书馆景本,1993 年) 2《周易子夏传》马国翰辑《王函山房辑佚书》,见《续修四库全书》第 1200 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景本,1995 年) 3《易纬乾坤凿度注》郑玄,见《丛书集成新编》第 24 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景本,1984 年) 4《周易集解》李鼎祚,见《易学精华》上册(济南:齐鲁书社景本,1990 年) 5《子夏易传》唐人伪作,见《丛书集成新编》第 14 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 司,1984 年) 6《周易程氏传》程颐,见《二程集》第二册(台北:汉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1983 年) 7《周易本义》朱熹(台北:大安出版社,1999 年) 8《来注易经图解》来知德(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1990 年再版) 9《周易内传》王夫之,见《船山全书》第一册(长沙:岳麓书社,1988 年) 10《周易外传》王夫之,见《船山全书》第一册(同上) 11《周易稗疏》王夫之,见《船山全书》第一册(同上) 12《逸周书集训校释》朱右曾(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景本,1986 年) 13《尚书今古文注疏》孙星衍(北京:中华书局,1986) 14《尚书正读》曾运乾(台北:洪氏出版社,1982 年再版) 15《尚书集释》屈万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3 年) 16《礼记集解》孙希旦(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 年) 17《大戴礼记解诂》王聘珍(北京:中华书局,1992 年) 18《周礼正义》孙诒让,见《四部备要》第 26、27 册(上海:中华书局景本, 1935 年) 19《春秋公羊传何氏解诂》何休(台北:台湾中华书局景本,1992 年第三版) 20《四书集注》朱熹,见《四部备要》第十册(上海:中华书局景本,1935 年) 21《论语集释》程树德(北京:中华书局,1990 年) 22《论语正义》刘宝楠(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 年) 23《孟子正义》焦循(北京:中华书局,1987) 24《春秋左传注》杨伯峻(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3 年修订版) 24《国语注》韦昭(台北:汉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3 年) 26《战国策》刘向辑(台北:里仁书局,1990 年) 264 27《史记会注考证》泷川龟太郎(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年) 28《汉书注》颜师古(台南:平平出版社,1975 年) 29《汉书艺文志讲疏》顾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 30《老子注》王弼(台北:台湾中华书局景本,1984 年) 31《庄子集释》郭庆藩(北京:中华书局,1982 年) 32《荀子集解》王先谦(台北:兰台书局,1983 年再版) 33《荀子柬释》梁启雄(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5 年) 34《韩非子新校注》陈奇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 35《吕氏春秋校释》陈奇猷(台北:华正书局有限公司,1988) 36《孔子家语疏证》陈士珂,见《丛书集成新编》第 18 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 司景本,1984 年) 37《孔子集语》孙星衍辑,见《丛书集成新编》第 18 册(同上) 38《孔丛子》孔鲋,见《丛书集成新编》第 18 册(同上) 39《新序》刘向辑,见《丛书集成新编》第 18 册(同上) 40《曾子十篇》阮元辑,见《丛书集成新编》第 18 册(同上) 41《韩诗外传》韩婴,见《丛书集成新编》第 18 册(同上) 42《淮南子注》高诱,见《四部备要》第 153 册(上海:中华书局景本,1935 年) 43《春秋繁露义证》苏舆(北京:中华书局,1992 年) 44《说苑疏证》赵善治(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 年) 45《白虎通疏证》陈立(北京:中华书局,1994 年) 46《说文解字注》段玉裁(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景本,1987 年增订 五版) 47《尔雅义疏》郝懿行(台北:台湾中华书局景本,1966 年) 48《经传释词》王引之(台北:汉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3 年) 49《故训汇纂》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年) 50 邵雍著、陈明点校,《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年) 51 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易童子问》见《欧阳修全集》第三册(北京:中华 书局,2001 年) 52 王应麟著、翁元圻注,《翁注困学纪闻‧易》见《四部备要》第 175 册(上 海:中华书局景本,1935 年) 53 惠 栋,《易例》,见《皇清经解易类汇编》(台北:艺文印书馆景本,1992 年) 265 54 焦 循,《易话》,见《续修四库全书》第 27 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景 本,1995 年) 55 焦 循,《易通释》,见《易学精华》下册(济南:齐鲁书社景本,1990 年) 56 张 载,《张载集》(台北:汉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3 年) 57 程颢、程颐,《二程集》(台北:汉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3 年) 58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 年) 59 朱熹、吕祖谦编,《近思录》见《四部备要》第 168 册(上海:中华书局景 本,1935 年) 60 徐爱等编录,《传习录》见《四部备要》第 167 册(上海:中华书局,1935 年) 61 顾炎武,《原抄本日知录》(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 年) 62 章学诚,《文史通义》(台北:华世出版社,1980 年) 63 皮锡瑞著,周予同注,《经学历史》(台北:汉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3 年) 64 皮锡瑞,《经学通论》(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景本,1989 年台五版) 65 朱尊彝著,许维萍、冯晓庭、江永川点校,《点校补正经义考》(台北:中央 研究院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9 年) 66 崔 述,《洙泗考信录》见《丛书编成新编》第六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1984 年) 67 汪 中,《汪中集‧荀卿子通论》卷四(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 处,2000 年) 68 俞正燮,《癸已存稿‧皇极》,见《续经解诸经总义类汇编》(台北:艺文印 书馆景本。页 1015-1016) 69 龚自珍,《龚自珍全集‧古史钩沈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年) (二)近人论著 丁原植,《郭店楚简》(台北:台湾古籍出版社,2005 年) 马一浮,《复性书院讲录》,见《马一浮集》第一册(杭州:浙江古籍、浙江教 育出版社,1996 年) 马一浮,《泰和宜山会语》,见《马一浮集》第一册(同上) 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9 年) 王 博,《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年) 王 博,《简帛思想文献论集》(台北:台湾古籍出版社,2001 年) 王 博,《易传通论》(台北:大展出版有限公司,2004 年) 王新华,《周易系辞传研究》(台北:文津出版有限公司,1998 年) 北村泽吉,《儒学概论》(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 台一版) 10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4 年) 266 11 刘大均,《周易概论》(成都:巴蜀书社,2004 年) 12 刘大钧,《今、帛、竹书周易综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社版,2005 年) 13 刘师培,《左盦集、外集》,见《刘申叔遗书》下册(南京:江苏出版社景 本,1997 年) 14 刘师培,《群经大义相通论》,见《刘申叔遗书》上册(同上) 15 朱心怡,《天之道与人之道──郭店楚简儒道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有 限公司,2004 年 月) 16 朱伯昆,《易学哲学史》(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17 任俊华,《易学与儒学》(台北:大展出版有限公司,2003 年) 18 汪 瑔,《读子卮言》,见马小梅主编《国学集要二篇》(台北:文海出版社, 1967 年) 19 余嘉锡,《古书通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4 年) 20 阮芝生,《从公羊学论春秋的性质》(台北:国立台湾大学文学院,1969 年) 21 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上海:东方出版社,1985 年) 22 吕绍纲,《周易阐微》(台北:韬略出版有限公司,1996 年第二版) 23 吕绍刚,《周易的哲学精神》(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年) 24 苏渊雷,《易学会通》(郑州:中州古籍山版社,1985 年) 25 李 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年) 26 李天虹,《郭店竹简〈性自命出〉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年) 27 李焯然,《儒学传统与思想变迁》(香港:香港教育图书公司,2003 年) 28 李镜池,《周易探源》(北京:中华书局,1978 年) 29 李学勤,《周易经传溯源》(成都:巴蜀書社,2006) 30 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 年) 31 吴龙辉,《原始儒家考述》(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 年) 32 邢 文,《帛书周易研究》,(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33 罗 焌,《诸子学述》(台北:河洛图书出版社,1974 年) 34 杭辛斋,《辛斋易学》(台北:夏学社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0 年) 35 金景芳,《学易四种》(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 年) 36 金景芳,《周易讲座》(长春:吉林大学,1987 年) 37 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长春:吉林大学,1989 年) 38 金景芳,《〈周易系辞传〉新编详解》(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 年) 39 金春峰,《周易经传梳理与郭店楚简思想新释》(北京:新华书店,2004 年) 40 金德建,《先秦诸子杂考》(河南:中州书画社,1982 年) 41 金德建,《司马迁所见书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 年) 42 张心澄,《伪书通考》(香港:友联出版社有限公司,修订版,出版日期不 详) 267 43 浅野裕一着、佐藤将之监译,《战国楚简研究》(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 司,2004 年) 44 汤浅邦弘着、佐藤将之监译,《战国楚简与秦简之思想史研究》(台北:万 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6 年) 45 陈 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局,1996 年) 46 陈戍国,《先秦礼制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年) 47 陈鼓应,《易传与道家思想》(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5) 48 陈耀森,《学校与学术之间──周易、论语、郭店楚简研究之一》(香港:明 报出版社,2005 年) 49 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年修订版) 50 杨庆中,《二十世纪中国易学史》(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年) 51 杨庆中,《周易经传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年) 郑 吉 雄 , 《易图象与易诠释》(台北:喜马拉雅研究发展基金,2002 年) 53 郑良树,《诸子著作年代考》(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 年) 54 郑 刚,《楚简孔子论说辨证》(汕头市:汕头大学,2004 年) 55 南怀瑾,《易经系辞传别讲》(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4 年) 56 胡自逢,《先秦诸子易说通考》(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 年第三版) 57 钱 穆,《先秦诸子系年》(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90 年) 58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0 年第十版) 59 高怀民,《先秦易学史》(台北:东吴大学,1975 年) 60 高 亨,《周易古经今注》(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重订本) 61 高 亨,《周易大传今注》(济南:齐鲁书社,1983 年) 62 高 亨,《周易杂论》(济南:齐鲁书社,1979 年) 63 章太炎,《国故论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 64 阎步克,《乐师与史官──传统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论集》(北京:生活‧读 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1 年) 65 郭 沂,《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上海教育出 版社,2001 年) 66 郭沫若,《青铜时代》,见《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卷(北京:北京人民 出版社,1982 年) 67 郭沫若,《十判批书》,见《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二卷(同上) 68 程元敏,《诗序新考》(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 年) 69 程石泉,《易辞新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 70 程石泉,《易学新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年) 71 黄庆萱,《周易纵横谈》(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95 年) 72 黄沛荣,《周易乾坤》(台北:大安出版社,1998 年) 268 73 黄沛荣,《周易彖象传义理探微》(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1 年增订 本) 74 黄彰健,《周公孔子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7 年) 75 梁韦弦,《易学考论》(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年) 76 蒙文通,《中国哲学思想探原》(台北:台湾古籍出版社,1997 年) 77 蒋伯潜,《十三经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年) 78 熊十力,《读经示要》(台北:洪氏出版社,1983 年第五版) 79 熊十力,《原儒》(台北:史地教育出版社,1974 年) 80 熊十力,《乾坤衍》(台北:明文书局,1987 年) 81 廖名春,《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新论》(济南:齐鲁书社,2001 年) 82 廖名春,《中国学术史新证》(成都:四川大学,2005 年) 83 潘雨廷,《易学史发微》(上海:复旦大学,2001 年) 84 戴琏璋,《易传之形成及其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 年) (三)出土文献校释 1《马王堆汉墓帛书》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年) 2《竹书周易》濮茅左,见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三册(上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年) 3《郭店楚墓竹简》荆门市博物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年) 4《周易帛书今注今译》张立文(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2 年) 5《帛书周易校释》邓球柏(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 年第二版) 6《出土简帛周易疏证》赵建伟(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0 年) 7《阜阳汉简周易研究》韩自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年) 8《郭店楚简先秦儒家佚书校释》涂宗流、刘祖信(台北:万卷楼有限公司,2001 年) 9《郭店楚简校读记》李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2 年) 10《郭店楚简校释》刘钊(福州:福建大学,2003 年) 11《竹帛〈五行〉笺释》魏启鹏(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0 年) 12《竹帛〈五行〉校注及研究》庞朴(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0 年) (四)论集、期刊、网页 1《古史辨》第三册,顾颉刚编,见《民国丛书》第四编第六十七册(上海:上海 书店景本,1992 年) 2《先秦经籍考》江侠庵编译(台北:新欣出版社,1970 年) 3《周易纵横录》唐明邦等编(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 年) 4《易学论著选集》黄沛荣编(台北:长安出版社,1988 年再版) 269 5《易学讨论集》李证刚等著,见严灵峰编《无求备斋易经集成》第 195 册(台 北:文成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 年) 6《易经研究论集》林伊等著(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1 年) 7《大易集说》刘大钧主编(成都:巴蜀书社,2003 年) 8《大易集奥》刘大钧主编(上海:上海古藉出社,2004 年) 9《象数精解》刘大钧主编(成都:巴蜀书社出版,2004 年) 10《孔子与孔门弟子研究》杨朝明、修建军主编(济南:齐鲁书社,2004 年) 11《儒家文献研究》黄怀信、李景明主编(济南:齐鲁书社,2004 年) 12《简帛研究》李学勤、谢桂华主编(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年) 13《郭店楚简研究》姜广辉主编,《中国哲学》第二十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 社,2000 年第二版) 14《郭店简与儒学研究》姜广辉主编,《中国哲学》第二十一辑(同上,2000 年) 15《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陈鼓应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年) 16《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郭店楚简”,陈鼓应主编(北京:生活‧读书‧新 知三联书店,1999 年) 17《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编(武汉:人湖北 人民出版社,2000 年) 18《郭店楚简与早期儒学》谢嘉容编(台北:台湾古籍出版社,2002 年) 19《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朱渊清、廖名春主编(上海:上海书店,2002 年) 20《国际易学研究》朱伯昆主编(北京:华夏出版社) 21《周易研究论文集》黄寿祺、张善文编(北京师范大学) 22《周易研究》刘大均主编(山东大学中国周易学会) 23《孔子研究》王修智主编(北京:中国孔子基金会) 24《孔孟学报》王更生等编(台北) 25《中华易学》中华民国易经学会编(台北) 26《易图象电子数据库》,文献与诠释研究群.易图研究室 http://eastasia.csie.org/Yi_db/ 27《易学研究》,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 http://zhouyi.sdu.edu.cn/ 28《简帛研究》,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http://www.bamboosilk.org/ 29《简帛网》,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 http://www.bsm.org.cn/ 30《孔子 2000》 http://www.confucius2000.com/ 270 (五)单篇论文 丁四新,〈论帛书《缪和》《昭力》的内在分别及其成书过程〉,《周易研究》 2002 年第 期。 王新春,〈哲学视域中战国楚竹书《周易》的文献价值〉,《周易研究》2004 年第 期。 王葆玹,〈帛书《易传》的时代与作者研究〉,《中国哲学》第二十五辑(2004 年) 王葆玹,〈儒家学院派易的起源和演变〉,《哲学研究》1996 年第 期。 叶国良,〈郭店儒家著作的学术谱系问题〉,《台大中文学报》第十三期(2000 年 12 月) 史善刚,〈数字易卦的演变与发展〉,《哲学与文化》第 31 卷第 10 期(2004 年 10 月) 邓立光,〈从帛书《易传》析述孔子晚年的学术思想〉,《周易研究》2000 年 第 期。 邓立光,〈从帛书《易传》看孔子之《易》教及其象数〉,《周易研究》1994 年第 期。 朱高正,〈论儒──从《周易》古经论证“儒”的本义〉,《中国文哲通讯》第 六卷第四期(1996 年 12 月) 10 朱晓海,〈今本易传与先秦儒学关系的再审〉,《东方文化》第 24 卷第 期 (1986 年) 11 朱谦之,〈中国人的智慧──易经〉,见《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粹》(北京大 学编,1998 年) 12 齐思和,〈黄帝的制器故事〉,见氏着《中国史探研》(石家庄:河北教育出 版社,2000 年) 13 刘 异,〈孟子《春秋》说微〉,《国立武汉大学文哲季刊》第四卷第三期。 14 刘 彬,〈子夏易学初探〉,山东大学主辨“易学与儒学国际学术研究讨会” 会议会文,2005 年 月(文载《易学研究网》) 15 刘大钧,〈西汉古《易》考〉(《中国哲学史研究》1984 年第 期) 刘 大 钧 ,〈 今 、 古 易 学 流 变 述 略 ─ ─ 兼 论 《 子 夏 易 学 》 真 伪 〉 ( 《 周 易 研究》2006 年第 期) 17 刘先枚,〈论南方之学与北方之学的辩证发展──南《老》北《易》源流初 探〉,见《周易纵横录》(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 年) 18 刘锦贤,〈易道之“惧以终始”论述〉,《兴大人文学报》第三十四期(2004 年 月) 19 孙熙国,〈《易经》与儒家思想之渊源〉,《周易研究》2003 年第 期。 20 孙尧年,〈《乐记》作者问题考辨〉,《文史》第十期(1980 年) 271 21 池田知久,〈郭店楚简《五行》研究〉,见《孔学论文集》(吉隆坡:马来西 孔学研究会出版,2002 年) 22 阮芝生,〈论禅让与让国──历史与思想的再考察〉,《中央研究院第二届国 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1989 年) 23 李 零,〈出土发现与古书年代的再认识〉,《九州学刊》第 卷 期(1988 年 12 月) 24 李健胜,〈子思从学考释〉,《简帛研究》网(2004 年 月) 25 李学勤,〈出土文物与《周易》研究〉,《齐鲁学刊》2005 年第 期。 26 吴静安,〈公孙尼子学说源流考〉,《南京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 年第 期。 27 何泽恒,〈孔子与易传相关问题复议〉,《台大中文学报》第十二期(2000 年 月) 28 严灵峰,〈天下篇的作者问题〉,见《无求备斋老庄列三子集成补编》第 56 册 (台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82 年) 29 严灵峰,〈马王堆帛书易经中孔子赞易和说卦〉,《大陆杂志》第八十九卷第 一期(1994 年 月) 30 劳悦强,〈《论语》中的自我观念〉,《清华学报》第三十一卷第四期(2001 年) 31 劳悦强,〈从观察论孔子思想的经验基础、方法与性格〉,《清华学报》新三 十五卷第一期(2005 年 月) 32 金景芳,〈孔子与六经〉,《孔子研究》创刊号(1986 年) 33 林义正,〈《论语》“夫子之文章”章之研究〉,《文史哲学报》第 42 期 (1995 年 月) 34 林义正,〈论周易与孔子晚年思想的关系〉,《哲学评论》第 19 期(1996 年) 35 林义正,〈孔子晚年心志蠡测〉,《周易研究》2003 年第 期。 36 陈 来,〈马王堆帛书易传与孔门易学〉,《国学研究》第二卷(1994 年) 37 陈 来,〈帛书易传与先秦儒家易学之分派〉,《孔子研究》1999 年第 期。 38 陈少明,〈“孔子厄于陈蔡”之后〉,见《孔子 2000》网页(2005 年 月) 39 陈启智,〈论易传的学派属性──与陈鼓应先生商榷〉,《周易研究》2002 年 第 期。 40 陈荣捷,〈初期儒家〉,见《中国上古史》第四本(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 言研究所,1985 年) 41 陈祥皓,〈中国的儒学渊源与周公〉,《山东教育学院学报〔济南〕》(1990 年) 42 陈鼓应,〈先秦道家易学发微〉,《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二辑(1998 年) 43 张以仁,〈孔子与春秋的关系〉,见氏者《春秋史论集》(台北::联经出版事 业公司,1990 年) 272 44 张岱年,〈论易大传的著作年代与哲学思想〉,《中国哲学》第一辑(1979 年) 45 张政烺,〈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考古学报》1980 年第 期。 46 张政烺,〈帛书六十卦跋〉,《文物》1984 年第 期。 47 张富祥,〈从王官文化到儒家学说──关于儒家起源问题的推索与思考〉, 《孔子研究》1997 年第 期。 48 杨朝明,〈新出简帛与早期儒学的重新认识〉,见《孔子‧儒学研究文献》 (济南:齐鲁书社,2001 年) 49 杨儒宾,〈论公孙尼子的养气说──兼论与孟子的关系〉,《清华学报》,新 二十二卷第三期(1992 年 月) 50 杨儒宾,〈子思学派试探〉,见《简帛研究》网(2004 年 月) 51 连劭名,〈考古发现与先秦易学〉,《周易研究》2003 年第 期。 52 欧阳祯人,〈《易经》卦爻体系中的性情思想初探〉,见《孔子 2000》网 (2005 年 11 月) 53 罗新慧,〈论曾子思想的历史地位〉,见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史论集》第一 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00 年) 54 俞平伯,〈由群经之起讫谈论语孟子之起讫〉,《学原》第一卷第五期。 55 耿成鹏,〈孔子与《周易》关系考辨〉,《中州学刊》1988 年第二期。 56 赵建功,〈先秦儒家易学略论──兼向王葆玹先生请教〉,见《孔子 2000》网 (2004 年 月) 57 郑 刚,〈关于《忠信之道》的性质的再讨论〉,见《简帛研究网》(2004 年 月) 58 郑吉雄,〈从乾坤之德论“一致而百虑”〉,《清华学报》新三十二卷第一期 (2002 年 月) 59 郑吉雄,〈从经典诠释传统论二十世纪《易》诠释的分期与类型〉,见《中国 经典诠释传统(一):通论篇》(台北:学生书局,2002 年) 60 郑吉雄,〈20 世纪初《周易》经传分离说的形成〉,见《大易集奥》上册(上 海古藉出社,2004 年) 61 郑吉雄,〈从《易》占论儒道思想的起源──兼论易乾坤阴阳字义〉 ( 台湾大学东亚文明研究中心“《易》诠释中的儒道互动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 议论文,2005 年 月) 郑 吉 雄 , 〈 中 国 古 代 形 上 学 中 数 字 观 念 的 发 展 〉 ,《 台 湾 东 亚 文 明 研 究 学 刊 》 第 卷 第 期 ( 0 年 12 月) 郑 吉 雄 , 〈 从 卦 爻 辞 的 演 绎 论 《 易 传 》 对 《 易 经 》 的 诠 释 〉 , 《汉学研 究》第二十四卷第一期(2006 年) 郑 吉 雄 , 〈 论 象 数 诠 《 易 》 的 效 用 与 限 制 〉 ,《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二 十九期(2006 年) 273 65 高 明,〈子夏学案〉,见《高明文辑》下册(台北:黎明文化事业有限公 司,1978 年) 66 徐中舒,〈甲骨文所见的儒〉,《四川大学学报》1975 年第 期。 67 徐威雄,〈社稷与宗庙──古代中国的社会与国家〉(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历 史学系硕士学位论文,1998 年) 68 袁匡任,〈论孔学与周易〉(香港:能仁学院硕士学位论文,1983 年) 69 饶宗颐,〈释儒──从文字训诂学上论儒的意义〉,《东方文化》第一卷一期 (1954 年 月) 70 饶宗颐,〈天神观与道德思想〉,《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四十 九本第一分(1978 年 月) 71 饶宗颐,〈神道与理性〉,《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四十九本第 二分(1978 年 月) 72 饶宗颐,〈帛书《系辞传》“大恒”说〉,《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1993 年) 73 饶宗颐,〈史与礼〉,陈其泰等编《二十世纪中国礼学研究论集》(北京:学 苑出版社,1998 年) 74 饶宗颐,〈“贞”的哲学〉,饶宗颐主编《华学》第三辑(1998 年) 75 萧汉明,〈论杂卦〉,《周易研究》1998 年第二期。 76 曾春海,〈由《论语》、《孟子》考察《易传》构成的儒学成素〉(台湾大学 东亚文明研究中心”《易》诠释中的儒道互动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2005 年 月) 77 陶 磊,〈早期儒家与易学〉,《周易研究》2004 年第 期。 78 曹福敬,〈谈《周易》爻题的形成时间及相关诸问题〉,见《易学研究》网 (2005 年) 79 彭 林,〈郭店简与《礼记》的年代〉,《中国哲学》第二十一辑(2000 年) 80 萨孟武,〈论乐记〉,《食货》第四卷第十二期(1975 年) 81 傅剑平,〈儒家起源论〉,《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第 期(1994 年) 82 傅惠生,〈今本《易传》中“子曰”语篇浅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组)》2004 年第 期. 83 詹剑峰,〈孔、老思想的关系试探〉,《中国哲学》第十一辑(1984 年) 84 路德斌,〈从“性”、“命”概念的演化看《易传》的著作年代及思想渊 源〉,《周易研究》2003 年第 期。 85 廖名春,〈从先秦秦汉文献论《周易》本经的作者问题〉,《孔孟学报》第七 十一期(1996 年) 86 廖名春,〈论帛书《系传》的学派性质〉,《齐鲁学刊》1998 年第 期。 87 颜国明,〈“《易传》是道家《易》学”驳议〉,《中国文哲研究所集刊》第 二十一期(2002 年) 274 88 颜炳罡、陈代波,〈从颜氏之儒的思想特质看其与易学的关系〉,《周易研 究》2004 年第 期。 89 戴君仁,〈河图洛书的本质及其原来的功用〉,《文史哲学报》第十五期 (1966 年) 90 戴景贤,〈周代社会结构转变中新士阶层之兴起与学术概念之形成〉,《中国 文史研究集刊》第二十期(2004 年 月) 91 锺肇鹏,〈曾子学派的孝治思想〉,见氏着《求是斋丛稿》(成都:巴蜀书 社,2001 年) (六)英、日文论著 1.池田知久,《马王堆汉墓帛书五行篇研究》(东京:汲古书院,1993 年) 2.池田知久,〈《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要篇の研究〉(《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 第 124 冊,1994 年 月) 3.武義內雄,《易と中庸の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43 年) 4.Richard Sterling Cook 曲理查, Classical Chinese Combinatorics: Derivation of the Book of Changes Hexagram Sequenc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6) 5.Chung-ying Cheng 成中英,“ On timeliness(shihp-chung) in the Analect and the I Ching: An inquiry into the philosoph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fucius and the I Ching”(见《中央研究院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思想与哲学 组)》,台北:中央研究院,1981 年) . Chung-ying Cheng成 中 英 , “ P h i l o s o p h i c a l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s o f G u a n (Contemplative Observation): On Guan as Onto-Hermeneutical Unity of Methodology and Ontology”,(《国际易学研究》第一辑, 1995,pp156-203) 7.Fingarette, Herbert, Confucius: The Secular as Sacred, New York: Harper and Torckbooks, 1972. 8. Hall, David L., and Roger T. Ames, Thinking Through Confucius.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7. 9. Makeham, John, “ Between Chen and Cai: Zhuangzi and the Analects”, in Wandering at Ease in the Zhuangzi, ed. by Roger T. Ames,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8) 10. Schwartz, Benjamin, The World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1985. 11. Tu Wei-ming 杜维明, Confucian Thought: Selfhood as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1985. 275 12. Wilhelm, Helmut, Heaven, Earth, and Man in the Book of Change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77. 13. Y.P. Mei 梅贻宝,“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According to the Chuang Tzu, chapter 33, The World of Thought”(《清华学报》第四卷第二期,1964 年 月) 14. Zhou Qin 周勤,“ Cosmic order and moral autonomy: The rise of Confucian ethics in axial age China”, Ph.D. thesis, Harvard University, 2000. (文中或偶引者,当文自见,不一一具列) 276 [...]... 见刘宝楠《论语正义》对此章的注说(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 年。上册, 页 267)。 35 《论语正义》(前引书),上册,页 186。 36 《史记会注考证‧司马相如列传》(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年),页 1233。 37 Chung-ying,Cheng 成中英,“On timeliness(shih-chung) in the Analects and the I Ching: An inquiry into the philosoph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fucius and the I Ching”(收入中研院编《中央研究院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思想与哲学 组)》,台北:中央研究院,1981 年 10 月,页 277-338);任俊华《易学与儒 学》第四章〈《论语》体现的易学思想〉(台北:大展出版社,2003 年。页 119136);曾春海〈由《论语》、《孟子》考察《易传》构成的儒学成素〉(台湾大... 合”来全面梳理与诠释东亚的学术传统,此研究群进行多项大型研究计 划,极有学术前瞻性。由郑教授所主持的易学自是本研究群的重要焦点, 他 建 立 了 一 个 工 程 庞 大 的 “ 易 图 象 电 子 数 据 库 ” (http://eastasia.csie.org/Yi_db/), 全 面 搜 索 东 亚 文 化 中 的 易 图 , 意 义 与 价 值自不在话下。至于在《周易》的研究上,则有大型的“《周易》经传与 哲 理 形 成 ” 计 划 (The Formation of Yi-jing and Its Theoretical Structure: Textual and Philosophical Approaches), 我 们 试 看 其 研 究 旨 宗 : 当代学术界关于《易》学之研究,悬而未决的问题尚多,其中以 “《周易》经传与哲理的形成”,尤其蕴藏极多问题。影响所及,中 国古代经典的形成与流传的整体相貌,亦增添一分模糊。这方面的... 定论(氏着〈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见《燕京学报》第 6 期,后收入《古史 辨》第三册)。又屈万里〈周易卦爻辞成于周武王时代〉(氏着《书佣论学 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 年),具体论定《周易》成于周武王时 期 , 也 很 值 得 参 考 。 最新的研究成果则有曲理查(Richard S Cook) 的力作 Classical Chinese Combinatorics: Derivation of the Book Changes Hexagram Sequence (Berkeley: Uni of California, 2006),他根据考古 资料以及若干内部证据,指出《周易》中的卦序排列完全可能在周文王的时代就存 在了。 22 《周礼正义》(《十三经注疏》第三册,台北:艺文印书馆,1993 年),页 46、400。 23 刘师培〈古学出于史官论〉,前引文,页 1477。 24 《春秋左传正义》,前引书,页... 本计划的任务,就是要从“出土《易》文献”、“《易经》的义理成 分”、“《易》经传关系”、“象数《易》与义理《易》的歧异”、 “《易》理与先秦儒道思想的交涉”等五个课题切入采(探)讨,试 图解决上述提出的几个问题。每个课题拟以一至二篇论文研究。预 订计划完成后,撰成约七、八篇论文,可以辑成《周易经传与哲理 的形成研究》一书,为此一课题的研讨,略尽棉薄。 (http://eastasia.csie.org/main/doku.php?id=zh-tw:project :yijing 综观这五大问题及其宗旨,实欲全面检讨百年来易学研究的重要议题,甚 至牵涉到整体的先秦学术史与文化史,可谓体大思精。此计划目前尚在进 行中,郑教授近期的两篇力作〈从卦爻辞的演绎论《易传》对《易经》的 诠 释 〉 30 与 〈 论 象 数 诠 《 易 》 的 效 用 与 限 制 〉 31 , 便 是 上 述 研 究 宗 旨 的 部 分 成果。其中前篇从卦爻辞来推论经文与《易传》存着演绎或引伸的相互交 . that Confucius had in fact developed a theory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way of Heaven (性与天道) with his study of the Yijing in his later years. Based on a thorough examination of internal textual.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05 先秦儒学与易关系之研究 CONFUCIANISM AND YIJING: A STUDY OF THEIR INTELLECTUAL RELATIONSHIP IN PRE-QIN CHINA .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an period challenged this traditional view, and the authorship of the Yizhua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Yijing and early Confucianism has since become a

Ngày đăng: 14/09/2015, 10:37

Từ khóa liên quan

Mục lục

  • phd-0-cvr

  • phd-0-titl

  • phd-1.0-intr

  • phd-1a

  • phd-1b

  • phd-1c

  • phd-2a

  • phd-2b

  • phd-2c

  • phd-2d

  • phd-2e

  • phd-3a

  • phd-3b

  • phd-3c

  • phd-3d

  • phd-4a

  • phd-4b

  • phd-4c

  • phd-5a

  • phd-5b

Tài liệu cùng người dùng

Tài liệu liên 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