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e and fall of chinese medieval aristocracy a case study of the hongnong yang family in han, wei, and jin period

155 1.2K 0
Rise and fall of chinese medieval aristocracy   a case study of the hongnong yang family in han, wei, and jin period

Đang tải... (xem toàn văn)

Tài liệu hạn chế xem trước, để xem đầy đủ mời bạn chọn Tải xuống

Thông tin tài liệu

中古世族之兴衰的个案研究——论汉、魏、晋 时期的弘农杨氏 RISE AND FALL OF CHINESE MEDIEVAL ARISTOCRACY ——A CASE STUDY ON THE HONGNONG YANG FAMILY IN HAN, WEI, AND JIN PERIOD 范其煌 HUANG KEE HONG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10 中古世族之兴衰的个案研究——论汉、魏、晋 时期的弘农杨氏 RISE AND FALL OF CHINESE MEDIEVAL ARISTOCRACY ——A CASE STUDY ON THE HONGNONG YANG FAMILY IN HAN, WEI, AND JIN PERIOD 范其煌 HUANG KEE HONG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硕士学位论文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RTS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10 ACKNOWLEDGEMENTS It is with the deepest appreciation and gratitude for the innumerable assistance and advice that this thesis is completed. First and foremost I offer my sincerest gratitude to my supervisor, Dr Xiao Chi, Associate Professor of the Chinese Studies Department, who has supported me throughout my thesis with his patience and knowledge whilst allowing me the room to work in my own way. I would also like to express my heartfelt appreciation to my former supervisor, Dr Neo Peng Fu. I attribute the level of my Masters degree to his encouragement and effort and without him this thesis, too, would not have been completed or written. To the staff of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and Chinese Library, who gave their time and knowledge, I extend my appreciation for their help to produce and complete my thesis. I am also thankful to my parents, for supporting me throughout all my studies at University, and lastly, I offer my regards and blessings to all of those who supported me in any respect during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i 中古世族之兴衰的个案研究——论汉、魏、晋时期的弘农杨氏 目录 绪言 …....................................................................................................................................(1) 第一节:研究动机与课题介绍 …...........................................................................(1) 第二节:研究回顾 …...............................................................................................(3) (一) 士族研究回顾 …..........................................................................................(3) (二) 士族个案研究回顾 …..................................................................................(6) (三) 弘农杨氏相关研究回顾 …..........................................................................(8) 第三节:研究取径 …...............................................................................................(9) 第一章:两汉世族的产生 ….............................................................................................(15) 第一节:世族的定义与兴起 .…............................................................................(15) (一) 由开国功勋或外戚姻亲晋身世族 ….......................................................(16) (二) 由累世经学而为累世公卿 …...................................................................(18) (三) 豪强地主的世族化 …..............................................................................(20) 第二节:汉末魏初士族的形成 ……......................................................................(23) 第三节:西晋士族的特质与演变 ….....................................................................(25) 第四节:小结 ….....................................................................................................(29) 第二章:初露锋芒的弘农杨氏——西汉 …......................................................................(35) 第一节:弘农杨氏的祖源争议 …........................................................................(37) (一) 文献材料中的杨氏源流 …......................................................................(37) (二) 弘农杨氏起源四说 …...............................................................................(40) 第二节:弘农杨氏的奠基时期 …........................................................................(43) (一) 杨喜封侯及其地位考 …...........................................................................(44) (二) 杨敞、杨恽父子的兴起与止步 …...........................................................(45) 第三节:弘农杨氏世系辨疑 …............................................................................(50) 第四节:小结 ….....................................................................................................(53) ii 第三章:四世三公的弘农杨氏——东汉 ….....................................................................(59) 第一节:弘农杨氏的上升时期 …........................................................................(59) (一) 三公之始——“关西孔子”杨震 …......................................................(60) (二) 杨震的政治生涯及其士风 …...................................................................(62) (三) 流芳千古的杨震及其名望考 …..............................................................(68) 第二节:弘农杨氏的鼎盛时期 ….........................................................................(72) (一) 杨震子孙家风家学与生平行状 …...........................................................(72) (二) 三公之二——“三不惑”杨秉 .............................................................(78) (三) 三公之三——“帝王师”杨赐 …..........................................................(82) 第三节:小结 …....................................................................................................(86) 第四章:由盛转衰的弘农杨氏——魏、晋 .....................................................................(95) 第一节:弘农杨氏的转折时期 …........................................................................(96) (一) 三公之末——“不为贰臣”杨彪 …........................................................(96) (二) 与汝南袁氏、颍川荀氏的比较 …...........................................................(98) (三) 弘农杨氏与曹魏之冲突 ….....................................................................(105) 第二节:弘农杨氏的没落时期 …......................................................................(108) (一) 杨脩的政治生涯考 …..............................................................................(108) (二) 论杨脩之死及其影响 …..........................................................................(111) (三) 论西晋杨脩子孙地位 ….........................................................................(118) 第三节:小结 …..................................................................................................(123) 结论 …..................................................................…..........................................................(133) 主要参考书目 …..............................................................................................................(139) iii SUMMARY Most academe concluded that there are three quantifiable elements determined each clan's status: the number of bureaucratic posts held, their marriage between gentries, and their Economic strength. Underlying these conditions, will there be other possibility? Are there any differences on the conditions to remain their status between the Han period and the other period of time throughout the medieval China? The whole historical process of Chinese medieval aristocracy from rise to collapse lasted nearly a thousand years, therefore the properties of aristocratic families is impossible to remain unchanged. In such a context, a case study on an aristocratic family will be important to review the questions mentioned above. The Yang family which lived in the Hongnong prefecture belonged to Chinese Medieval aristocracy in the Han-Jin period. At the same time, it was one of the two most prominent families in the late Han period. Accordingly, we can regard the Hongnong Yangs as an indicative representation of Chinese medieval aristocracy during the early Medieval China. To explore the three historic periods of Yangs’ rising, flourishing and declining, this paper elaborates and remarks the thoughts and personality of the members of Yang family, looking forward to excogitate the evolvement with its distinctive family traits and academics which influenced the political actions of Hongnong Yangs in the numerous and complicated political situation and social trend of thought. The whole structure and contents are as following: The first chapter of this thesis is the introduction. Following is the second chapter, tracing the Hongnong Yangs’ origins by analyzing the annals including the Chinese official historiography, historical literature, and the records on tablets. Meanwhile, the third and fourth iv chapters explore the Hongnong Yangs of the Eastern Han, Wei and Western Jin Dynasties in depth. The part of the conclusion sums up the main views of the whole text. Through the accurately dissecting toward the background, official experience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we can realize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of the Yangs’ rising is the maintenance of family traits and academics. During the chaos between the Wei and Eastern Jin, the Hongnong Yangs encountered severe buffets, causing the lost of their family traits and academics, which resulted in their lost of social status. After all, the Yangs could not retrieve the spectacular glory and nobility their ancestors of Han possessed. Through the case of Hongnong Yangs, we could realize that family traits and academics was the key factor for some aristocratic families to keep their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instead of wealth and political power. v vi 中古世族之兴衰的个案研究——论汉、魏、晋时期的弘农杨氏 绪言 第一节:研究动机与课题介绍 东汉至魏晋时期频繁的政权更迭、长期的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让人 很容易把这一段时期视为一个纷乱的时代,而忽略了它许多有别于其它朝代的 特点,曾对后世起过的作用及影响。其中,殊为重要的一点,莫过于“士”这 一社会阶层在这一时代的演变。陈启云先生曾言: 如果以政治、社会、经济型态为着眼点,中华历史的中古时期, 可以说是以大士族在汉魏时代的兴起而开始……汉代正是由战国 时代的“士之高者乃称匹夫”的“士人”、儒生,变为集政治、 社会、文化精英于一身的“士族”的转型时期。1 “士人”变为“士族”的转型时期始于东汉2,而许多魏晋时代的学术思想文化 的潮流,其衍生发展的源头亦可追寻自东汉。3现当代学者跳出传统王朝断代的 处理方式,将大一统汉帝国的建立以至全盛的高峰时期,作为上古史的总结; 把大一统汉帝国的衰弱以至灭亡,作为中古史的开端4,这种处理方式对于研究 士族的变化及所牵涉的各种课题更能有效掌握,亦是本文将研究时段着重于东 汉之因。 门阀士族是两晋南北朝时期特有的历史现象,源头可追溯至两汉。特点 在于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按门第等级严格的区别士族与寒庶在政治、 经济、文化上地位之高低。而占据高位的门阀士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无 不远远凌驾于寒庶之上。而门阀政治,即指由这些士族所主导运转的政治。5在 初步接触并尝试了解门阀士族之际,便发现在这一些士族大姓的背后,皆有一 连串值得探讨并深思的问题。在这么一个纷乱的年代,是怎么涌现那么多青史 留名的士族大姓?他们在皇权衰微之时,选择了鞠躬尽瘁还是趋炎附势?他们 1 在国破家亡之际,又选择了固守家园还是举族迁徙?留下来的家族,选择了臣 服还是抵抗;迁徙他处的家族,又怎么保障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这一切的决定, 都攸关着一整个家族的兴亡,而决定权就在家族的领导者手上。这一领导者, 可以是基层的豪族地方领袖,亦可以是中央世居显位的世家大族之首。在各种 抉择都是一项前途未知的赌局下,背负着一整个家族存亡命运的他们是如何作 出决定的? 种种不同的选择,史籍里都不乏蓬勃发展的个案,然而为数更多的,可 能是从此一蹶不振,甚至绝迹于史书的家族。这一些士族大姓作为汉末魏晋的 统治阶层,他们的兴衰对当时的局势有怎么样的影响,同时又怎么样的受到时 局的影响?阅读诸多学者对于士族的研究后,发现仕宦、婚姻以及经济势力已 俨然成为维持士族身份地位的条件。然而其中最让我感兴趣,亦是本文的研究 重点所在的,则是在这些我们已熟知的条件背后是否还有其他可能性?东汉豪 门大姓崛起之初与东晋士族全盛时期的条件可有分别?以上的种种问题,都不 是将士族视为一个整体的存在所能解答的。因为“士族”这一阶层所涉及的对 象,在中古历史中绵延了数百年之久,因此在这数百年内士族的属性并不可能 恒久保持不变。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针对个别士族的个案研究,显然就是探 讨士族课题时所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了。 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将研究方向锁定为士族个案研究,并选定两汉魏晋 时期的弘农杨氏为研究目标,以将想探讨的课题具体化在特定的家族之上。而 之所以选择弘农杨氏为主要研究对象,原因在于弘农杨氏是出现较早,同时与 著名的汝南袁氏并列的东汉最为显赫之世家,并代代相传着明显的家学门风。 故弘农杨氏可谓汉晋世族演变过程中的一个典型代表。本文通过对现存相关史 料的爬梳与整理,以朝代历史脉络为经,以杨氏代表人物为纬,以图全面的再 现这一历史时期内杨氏一族的发展历程。 2 第二节:研究回顾 本文以弘农杨氏这支中古时期重要的士族作为研究对象,所探讨的课题 属于“士族研究”的一部分。而作为整个中古史研究不可或缺的部分,“士族 研究”在前人的勤勉耕耘下,已有了丰厚的研究成果。在进一步讨论本文所与 欲探讨之问题方向之前,于此先就两汉魏晋南北朝士族研究的相关研究成果做 一简要回顾,以明本文所承接的课题源头。但近数十年来与士族研究相关的论 著数量繁多,以下所举虽不免挂一漏万,然应足以揭示与本文相关的研究脉络。 (一)士族研究回顾 现当代的士族研究,可说是缘起于陈寅恪与钱穆两人。陈氏自 1930 年代 以来所发表与魏晋南北朝士族问题相关的研究论文 6 ,与钱氏在《国史大纲》7 中对士族现象的重墨勾勒,引起了许多学者对这一领域的高度重视。另外值得 注意的是针对“士族”的前身,汉代“豪族”所作的探讨,如杨联陞〈东汉的 豪族〉、余英时〈东汉政权之建立与士族大姓之关系〉、许倬云〈西汉政权与 社会势力的交互作用〉、唐长孺〈东汉末期的大姓名士〉及崔向东《汉代豪族 研究》等著作。8这方面的研究主要着重讨论的,是汉代豪族的发展与活动,从 豪族与东汉末年大姓名士在社会阶级上的关系,点出了汉末魏晋之际由豪族发 展出士族的这一历史现象。 另外,具体且深入的从政治及社会角度探讨门阀士族的专著,最早可见 杨筠如《九品中正与六朝门阀》9,此书以九品中正制为切入点,探讨了六朝门 阀的形成原因及其影响。王伊同《五朝门第》 10 一书以史传、文集等传世文献, 对于两晋南朝的“高门”所形成的门第进行婚姻、仕宦、学术、经济等各方面 的综合考论,在士族研究上可谓面面俱到。毛汉光先生于其《两晋南北朝士族 政治之研究》11及《中国中古社会史论》12等著作内针对与士族概念相关的“门 户”、“门阀”、“门第”、“豪族”、“世族”等词语所蕴含的意义进行探 讨,将之加以归纳分类。此著作对于士族、小姓、寒素等概念加以定义,并结 合统计法来对两晋南北朝时期人物的婚宦进行统计分析,以求得门阀士族政治 的结构特征。虽然其统计分析法引起了学界一些议论13,但所得结论与西方学 3 者 David G. Johnson 之研究14大略相同,对后世的研究者而言依然是极富参考价 值的。 如果说上述学者们从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社会、经济等角度来 研究士族问题,是为我们重建了门阀士族阶层的外在形式,那么钱穆、余英时、 陈启云之作对于门阀士族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阐发,便可说是勾勒出了士族 人物的内在意识与精神世界。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 系〉15一文以士族的家风家学乃至精神意识等为线索,来把握当时学术文化与 士族门第间的互动关系及其所内含的时代意义,将士族门第的发展与数百年间 学术思想的流变给联系起来。师承钱穆的余英时,在〈汉晋之际士之新自觉与 新思潮〉及〈名教危机与魏晋士风的演变〉 16二文,以及同样师承钱穆的陈启 云在〈魏晋南北朝知识分子的特色〉及〈中国中古“士族政治”的问题〉17中, 分析了汉末魏晋时期士人所遭受到的时局骤变与既有价值崩溃的内外冲击,及 其从而产生之思想,行为等层面的变化,探讨门阀士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种种 行为举止与趋向的原因。他们的著作对于如何了解士人们——士族的组成分子 ——的思想意识方面,深有帮助。 另外,田余庆先生之《东晋门阀政治》亦极具参考价值。田氏认为门阀 政治是指士族与皇权的共治,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皇权政治的变态”。 18 因此在其看来,严格的门阀政治只存在于江左的东晋时期,前此的孙吴不是, 后此的南朝也不是;至于北方,并没有出现过门阀政治,这一点有别于一般学 者的看法,见解深刻独到。该书以几个重要士族的政治活动与兴衰作为线索, 贯穿整个东晋的局势演变,分析门阀政治在这一时期的始末。而东晋正是门阀 政治最盛之时,因此此书是理解门阀政治的重要论著。另外,唐长孺《魏晋南 北朝史论丛》、《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篇》、《魏晋南北朝史拾遗》 19 及周一 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20、曹文柱《魏晋南北朝史论合集》21等书皆采取主题 形式,从社会经济、门阀政治及思想学术上的演变等这一时期的各种问题进行 讨论,对魏晋时期社会变化的内容与性质作了深刻的揭示。 关于士族研究,日本学者的著作不可忽视。自明治以来,日本学者就用 “豪族”这一术语来研究中国汉魏六朝时期的历史。22 而在二战以后,日本学 4 者就提出了君主权力——豪族——小农的三级构造之观点,其中作为中间层的 豪族,与两汉政治、经济、社会及思想领域等方面的变化都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较早注意到这一点的日本学者有西嶋定生与宇都宫清吉氏23,此后豪族的课题成 为了日本学界中古史研究中的一个重点。然而诸学者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 的存在形式一直以来都众说纷纭24 ,其中最为人所注意的当属川胜义雄、谷川 道雄所提出的“豪族共同体”理论,认为由“名望家”所领导组成的“豪族共 同体”构成了六朝时期“贵族制社会”。25但可惜的是此一理论自 80 年代初被 介绍到中国大陆以后,没有引起预期的反响和讨论,至今为止,在正式发表的 论文中,几乎没有一篇正面讨论的响应文章。虽然对于共同体的理解,日本国 内学者存有很大的分歧,亦与国外学者的看法迴异26 ,然而豪族共同体与名望 家等概念,突显出豪族领导人物在精神层面所具备的特征,了解此一学说或可 对本文所欲探讨的人物之思想起着辅助作用。 除了东方学界,西方学界对于中古世家大族的研究亦值得留意。早在 1952 年德国学者 Wolfram Eberhard 就提出了中古士族的性质,即以社会势力为 其基础,因为士族的基本力量在于广大农村之宗族与土地拥有权,家族成员借 此地方势力进而参与国家政事,结合成中央权力,因此一个有成员在中央仕宦 的大族通常都会拥有一个位于乡间的家族基地和一个位于城市的家族基地。乡 间基地的族人多从事经济活动,而居于城市的族人则多从事政治活动,两个基 地之间互相支持,形成了家族的强大势力,以致“难以攻克”(invincible)的 地步。27虽然 Eberhard 的论点与看法存在着许多错误并多为后人所驳斥,但其 “二元士族”之理论对西方中古史研究而言却是开创了士族研究的先例。随着 敦煌的唐代文献之发掘,更多西方学者相继投入士族研究中。其中就有美国学 者 David G. Johnson 的 The Medieval Chinese Oligarchy 一书,以于敦煌发现的唐 代文献〈郡望表〉为原始素材,配合正史的列传和金石碑铭文考察了中古贵族 家族结构,并更进一步的从这些贵族身份与官职的关系上,提出中世纪的中国 是贵族与官僚的独特结合体的概念。他总结说中国实质上被几个名门统治着, 因此中世纪中国的政治是“寡头政治”(oligarchy),如果没有这样一小批人, 就谈不上中国有中世纪时代。 28David Johnson 的研究成果补充了毛汉光先生在 统计上并未触及的地方29,虽具有独到见解,但仍有可议之处。Dennis Grafflin 5 "The Great Family in Medieval Southern China "30 以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著名汉 学 家 Hans H.A. Bielenstein 最 后 一 位 研 究 生 Dusanka Miscevic 的 博 士 论 文 "Oligarchy or Social Mobility? A Study of the Great Clans in Early Medieval China"31,就针对 David Johnson 视整个士族阶层为封闭的集团作出了反驳。前 者指出东晋时期许多士族高门于南朝后期在政治与社会地位上急剧衰退,即使 在各种机遇下再度崛起,也不能称之为封闭的寡头政治集团;后者则从三个决 定士族地位的重要因素即仕宦、封侯及皇后的数量来进行分析,并发现在中世 纪和以后时期,士族阶层社会流动的幅度很大,他们不能保持长久的统治地位, 驳斥了寡头政治集团之说。纵观西方学者的研究,他们在对“士族”一词的翻 译以及界定上的差异 32,显示了其研究方向及重点的不同,亦是值得借鉴之处。 (二)士族个案研究回顾 综上所述,士族研究在众多学者的深入研究下,已有了非常丰硕的成果。 由于如果仅简单的把士族视为一个整体,许多问题难以获得圆满的解决,因此 近年来不少学者投入了个案研究的领域中。个案研究本是社会学的一种研究方 法,海外学者在研究中国古代家族制度时经常运用。在西方学界,70 年代晚期 美国学者 David G. Johnson 对于赵郡李氏的研究论文33以及 Patricia B. Ebrey 研 究博陵崔氏的专书34 先后发表,在魏晋南北朝史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带动了 东方学者开始尝试用社会学、人类学的个案剖析方法考察六朝士族,对士族的 政治地位、婚姻结构、经济状况、宗族结构、家族习俗、宗教信仰进行多方位 的考察。 David Johnson 的文章以赵郡李氏家族为例,从贵族身份与官职的关系寻 找中世纪贵族没落的原因。他从谱牒、官员的名单和迁徙路线各个角度追踪了 李氏一族自北朝后期至唐末宋初的踪迹,发现李氏从地方郡望上升到中央高级 贵族,活动范围远远超越了赵郡故地,但也致使故乡的基础逐渐衰弱。这导致 依靠朝廷成了李氏的惟一出路。换句话说,David Johnson 否定了 Eberhard 的乡 村与城市双基地理论,认为在京城经营、仕宦,是士族维持其势力与名望的绝 对因素。但放弃了在乡间经营势力以后,随着科举制的推行使贵族失去了垄断 6 官职的特权,李氏也就不可避免地走向进一步的没落。Patricia Ebrey 一样试图 通过一个家族来描述中世纪贵族。她把博陵崔氏自汉末至唐末一千年间的历史 足迹都纳入了考察范围,并对其婚姻及政治地位有着非常详细的考察。对于中 世纪贵族的理解,Ebrey 从博陵崔氏之例子认为士族并没有一个“主要家庭” (main house)来决定整个家族的行动,这一点亦否定了 Eberhard 的乡村与城 市双基地理论。Ebrey 的研究成果与 David Johnson 有相同之处,她认为到了后 期,崔氏的显赫房系已经相继搬离乡间的原居地而到京城及其周边地区居住。 在中央他们担任多种官职,获得荣誉与权力。但由于在家乡的地方势力(local base)被削弱了,他们变成只能依赖官职维护其社会地位。她用崔氏家族史料 描绘的兴衰曲线及原因与 David Johnson 所做的分析大略相同,然而 Ebrey 亦对 Johnson 之论点做出了修正,重点乃在于指出仕宦虽是士族保持其家族之优越地 位的一个途径,但却并非主要或唯一的方式。当政权动荡,士族即无需依赖政 治地位来维持其身份,只要祖先地位显赫,世代相传的名望与家风足以让他们 享有一定的地位。35此外,Jennifer Holmgren 的两篇论文"The Making of an Elite: Local Politics and Social Relations in Northeastern China during the Fifth Century A. D. "36以及"The Lu Clan of Tai Commandery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the T’o-pa State Of Northern Wei in the Fifth Century"37,分别探讨了清河崔氏以及代郡陆氏 在北魏时期的政治与社会地位,亦是个案研究的佳作。 东方学界的士族个案研究情况近年来颇为热烈。众多研究皆将士家大族 地位确立的标准立足于三个基本因素之上:一是家族成员的婚媾情况 38;二是 家族成员仕宦的高下及其变化39;三是家族成员的学术文化成就40。东方学界的 士族个案研究大体上便可以归类为此三组类别。除了以仕宦、婚姻以及文化来 进行士族个案研究,亦有不少学者以士族的兴衰原因为切入点来针对个别士族 进行考察。河东柳氏于南朝渡江甚晚,却能以地方豪族的身份在南朝成为高门 甲族,尔后又进入北朝政权,继续维持其社会地位,最终成为关中首望之一, 因此颇受学者们注意。陈琳国〈论南朝襄阳的晚渡士族〉、张灿辉〈南朝河东 柳氏家族研究〉、张琳〈南朝时期侨居雍州的河东柳氏与京兆韦氏发展比较〉、 韩树峰〈河东柳氏在南朝的独特发展历程〉 41等文便是以河东柳氏为研究对象, 揭示其文武兼修,以武功保证家族基础,以文风提高社会声望与地位,因而得 7 以保持家族在政治与社会上的地位。高诗敏〈北朝清河崔氏的曲折发展及其特 征〉42 则探讨了兴起于魏晋的清河崔氏在崔浩被诛以致家族地位遭重创之后, 如何在北魏后期以其家学致使家族重新兴旺起来。 从以上所提及的论述便可看出个案研究已成为士族研究的主要脉络之一, 近年来这一方面更有专书问世,如方北辰《魏晋南朝江东世家大族述论》、陈 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周征松《魏晋隋唐间的河东裴氏》、夏炎《中古 世家大族清河崔氏研究》、王力平《中古杜氏家族的变迁》43等,便是以士家 大族的政治活动为主,涵盖了士族的学术文化成就,来个别探讨士家大族在中 古历史中的兴衰动态。 (三)弘农杨氏相关研究回顾 虽然个案研究是士族研究的一大方向,然而学术界近年来以弘农杨氏家 族为研究或描述对象的著作不多。较完整的弘农杨氏个案研究最早可见竹田龙 儿氏所著〈門閥としての弘農楊氏についての一考察〉,至于以主题式来探讨 弘农杨氏之各方面的论著则有黄宛峰〈弘农杨氏、汝南袁氏评述——兼论东汉 的累世经学〉、金铁纯〈家风清廉刚正,青史千秋留名——杨震及其子孙事 略〉、陶新华〈魏晋南北朝弘农杨氏的发展道路〉、孙大英〈论西晋杨骏重振 家族势力的失败〉及权家玉〈西晋杨骏一族的崛起〉44等。黄文评述了袁杨二 氏于东汉发展之异同,金文主要是介绍东汉时期弘农杨氏主要人物的思想言行, 陶文则提出宗族的不同房系分化以及不同房系的成员之间政治立场的不同,是 影响宗族盛衰的一大因素,并由弘农杨氏各房支的例子总结出宗族分离在战乱 时代是保持家族存在的重要条件,深具启发性。后两篇则相互关联,通过考察 杨氏与帝室的联姻关系讨论了杨骏以外戚身份于西晋的崛起及失败。这两篇研 究倾向于士族人物个案的讨论分析,对弘农杨氏于西晋短暂的崛起原因作出了 精辟的阐发。 近来较为全面探讨弘农杨氏的著作则有何德章、马力群合著之〈两汉时 代的弘农杨氏〉以及孙大英《汉晋时期弘农杨氏研究》45。何马二人之文章主 要侧重于东汉时期弘农杨氏的崛起,尤其对其主要人物杨震的生平及仕宦经历 8 有着深入且透彻的考察,得出弘农杨氏的儒学化及其始于杨震之家族门风,奠 定了日后弘农杨氏晋身东汉名门之路。此外,〈两〉文将杨氏于魏晋没落之导 因归于其子孙拒绝与当时的掌权者合作,进而失去进一步发展的机遇。《汉》 文则主要根据传世文献,依时代先后将弘农杨氏由汉至晋划分为三大主要时段, 即西汉时期杨氏的初兴状况、东汉时期杨氏的鼎盛局面以及魏晋时期杨氏的衰 落历程,对弘农杨氏诸人的活动加以铺叙。孙氏亦于间中对弘农杨氏之经济状 况及学术文化影响进行探讨,认为失去经济与文化优势是弘农杨氏走上衰亡之 路的重要因素。此二文着重于探讨弘农杨氏的兴衰原因,结合上述诸篇以弘农 杨氏家族为研究或描述对象的著作,是研究弘农杨氏的重要范例,将有助于笔 者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两汉世族于已知的仕宦、婚姻以及经济势力等维 持其身份地位之条件背后的其他可能性。 另外,墓志铭对于志主的先世、官宦资料与婚姻关系有比文献资料更为 完整与清晰的记载,作为补充资料,对于士族个案研究有相当程度的参考价值。 因此各项对于弘农杨氏墓志铭的分析论文亦在本文的参考范围内。杜葆仁、夏 振英合著之〈华阴潼关出土的北魏杨氏墓志考证〉、陈小青〈《北魏杨播墓志》 考释〉、王庆卫、王煊合著之〈隋代华阴杨氏考述 ――以墓志铭为中心〉及 〈隋代弘农杨氏续考——以墓志铭为中心〉 46皆有助于补充文献记载,纠正史 书失实的地方。 第三节:研究取径 过往针对士族之研究,学术界历来重视政治局势的变化对于士族的兴衰 荣替所起的决定性影响、士族与皇权间的依赖关系,以及其大地主身份的经济 实力、家族郡望等这些汉魏以后士族名门所赖以成立的社会根基。从弘农杨氏 之例可发现这些似乎不是汉代世家大族发展的必要条件,然而上文所回顾之弘 农杨氏相关论著中并未对此有深入的论述,这使得本文稍有发挥的空间。同时 弘农杨氏是兴起时间最早亦是声望最为显赫的世族之一,作为中古士族的雏形, 其兴起与衰亡都具有典型的意义。除此之外,为何弘农杨氏没能在魏晋之际, 9 也和其它与其具有同样条件的家族一样,成功的转化为在中央政权之核心占有 一席地位的大士族,其中的原因亦值得关注。 综合以上所言,本文以弘农杨氏作为观察的起点,由此出发去理解这段 历史期间的世族化现象。而在汉、魏、晋时期的弘农杨氏中,本文又以杨秉一 系为主要考察对象,这一支系的发展轨迹可代表整个杨氏家族于此时期的发展 轨迹,因为在同一时期里弘农杨氏的其他支裔并无产生多少见于史传的人物。 除了在家学门风及仕宦经历等面向切入,本文也将特别探讨史册文献中未被清 楚记载,但随着后世墓志大量整理而浮现的人物关系,以重构杨氏谱系,来分 析讨论杨氏的发展与际遇。在章节安排上,本文第一章将首先略论当时的政治 社会背景、“门阀士族”概念上的阐述及理清、及其形成与影响,以利于接下 来所要进行的讨论;第二章探讨弘农杨氏的源流以及杨氏于西汉兴起的契机; 第三章的研究则是着重于东汉,分析弘农杨氏于此时步入全盛时期之原因,及 探讨杨震子孙家风家学的形成及延续;第四章则剖析弘农杨氏于汉末的选择与 际遇,特别是在家族性质上因局势变化而进行的改变。同时在文中对比同为东 京名族的汝南袁氏以及魏晋高门颍川荀氏,藉以观察弘农杨氏得以独立于汉室 之外,在从汉到晋的数百年的动荡间持续享有盛名的原因与关键所在。 1 陈启云:〈导言:中华中古前期史研究反思〉,《汉晋六朝文化·社会·制度——中华中古 前期史研究》(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6 年),页 4。 2 本文第一章将会进一步讨论。 3 参阅 Chi-yun Chen, Hsun Yueh (A.D.148-209): The Life and Reflections of an Early Medieval Confucia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5); Chi-yun Chen, Hsun Yueh and the Mind of Late Han Chin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0); Chi-yun Chen, “Comfucian Legalist, and Taoist thought in Later Han”, Chapter 15 of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Vol. I, pp. 766-807. 4 参见陈启云:〈从历史发展分期宏观汉代文明和汉文化传统〉,《汉晋六朝文化·社会·制 度——中华中古前期史研究》(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6 年),页 23-46。 5 学术界一般认为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形态就是门阀政治,但对于门阀政治的内容,并没有一致 的理解。多数学者认为门阀政治有一个变化过程,即始兴于魏,至南朝刘宋后随着“寒人庶族” 的兴起而逐步衰弱。参阅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北京:三联书店,1978 年)。 6 陈寅恪:〈李唐氏族之推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以下简称《史语所集 刊》),1931 年,3 本 1 分;〈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史语所集刊》,1932 年 3 本 4 分;〈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史语所集刊》,1932 年 3 本 4 分;〈三论李唐氏族问题〉, 1935 年 5 本 2 分;〈李德裕贬死年月及归葬传说考辨〉,1935 年 5 本 2 分;〈东晋南朝之吴 语〉,1936 年 7 本 1 分;〈魏书司马叡传江东民族条释证及推论〉1943 年 11 本。 7 参阅钱穆:《国史大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修订三版,1995 年;1940 年初版)。 10 8 杨联陞:〈东汉的豪族〉,《清华学报》,1936 年,第 11 卷,第 4 期;余英时:〈东汉政权 之建立与士族大姓之关系〉,《新亚学报》,1956 年,第 1 卷,第 2 期,另收入余英时:《士 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年);许倬云:〈西汉政权与社会势力的交互作用〉, 《史语所集刊》,1964 年 35 本,后收录于许倬云:《求古篇》(台北:联经出版社,1982 年);唐长孺:〈东汉末期的大姓名士〉,《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 年);崔向东:《汉代豪族研究》(武汉:崇文书局,2004 年)。 9 杨筠如:《九品中正与六朝门阀》(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 年)。 10 王伊同:《五朝门第》(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8 年)。 11 毛汉光:《两晋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台北: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1966 年)。 12 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年)。 13 参见韩昇:〈中古社会史研究的数理统计与士族问题——评毛汉光先生《中国中古社会史 论》〉,《复旦大学学报》,2003 年,第 5 期,页 91-98;陈启云:〈导言:中华中古前期史 研究反思〉,《汉晋六朝文化·社会·制度——中华中古前期史研究》(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1997 年)页 9-11。 14 David G. Johnson, The Medieval Chinese Oligarchy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1977). 15 收录于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台北:东大出版社,1976 年)。 16 收录于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年)。 17 陈启云:〈魏晋南北朝知识分子的特色〉,《中央研究院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1981 年, 后收入陈启云:《汉晋六朝文化·社会·制度——中华中古前期史研究》(台北:新文丰出版社, 1997 年),及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 陈启云〈中国中古“士族政治”的问题〉,《新亚学报》1977 年第 12 卷,后收入陈启云:《汉 晋六朝文化·社会·制度——中华中古前期史研究》(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97 年),及陈启 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 18 田余庆:〈自序〉,《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年)页 1。 19 如果说陈寅恪先生前承中国传统史学,参照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奠定了近代史 学意义上的中古史研究的基础,那么,唐长孺先生则在陈寅恪先生的基础上作了显著的推进, 特别表现在陈寅恪先生有所忽略的社会经济史方面。参见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北 京:三联书店,1962 年);《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篇》(北京:三联书店,1978 年);《魏晋 南北朝史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 年)。 20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 21 曹文柱:《魏晋南北朝史论合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年)。 22 宇都宫清吉:〈汉代豪族研究〉,《中国古代中世纪研究》(东京:创文社,1977 年),转 引自崔向东:《汉代豪族研究》(武汉:崇文书局,2004 年),页 7。 23 西嶋定生认为在研究皇帝对人民的支配及探讨国家结构时,不应该忽视豪族问题,因为这一 结构中存在着颇多的豪族。见西嶋定生:《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及结构》(东京:东京大学出 版会,1961 年)、〈中国古代帝国形成史论〉,《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二卷)》 (北京:中华书局,1993 年);宇都宫清吉认为,要研究六朝贵族社会,就必须研究汉代的豪 族,因为二者间有着继承关系。见宇都宫清吉:〈汉代豪族研究〉,《中国古代中世史研究》 (东京:创文社,1977 年)。两位日本学者之观点,参阅自崔向东:《汉代豪族研究》(武汉: 崇文书局,2004 年),页 30-32。 24 日本学者称魏晋南北朝为贵族制时代或贵族制社会,普遍认同六朝贵族是累世官僚的名望家 所产生的阶级,并自立于各个时期王朝权力而存在。纵使是皇帝的权力,也无法改变基于贵族 制的身份秩序。然而对于整个架构下的细节,亦存在着许多争论。 25 他们的学说不单只从经济层面去考虑豪族的活动,更着眼于豪族人物和依附民众间的关系, 这种以名望家族为核心与民众结合而成的相互共存的体制,就称之为豪族共同体。其特点体现 在地方豪族与中央贵族之间的矛盾。贵族制国家致使中央贵族极力于领主化,导致乡村社会阶 层分化,使乡村秩序走向崩溃。而站在民众立场,支撑着乡村结构的知识分子豪族,以“名望” 进入中央后,便开始反对领主化倾向,维持、重建共同体秩序,形成以豪族为中心起支配作用 的豪族共同体,进而构成了六朝社会的基础。谷川道雄的观点可参阅谷川道雄著,马彪译: 《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北京:中华书局,2002 年);另外可参见谷川道雄著:〈中国的 中世〉、〈六朝时代的名望家支配〉、〈中国社会构造的特质与士大夫的问题〉,均收录于 《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 年);川胜义雄的看法 11 则参见川胜义雄著,徐谷芃、李济沧译:《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年)。 26 这一方面的具体论述,可参阅林甘泉:〈战后日本的中国古代史研究〉下,《中国史研究动 态》,1982 年第 9 期。 27 Wolfram Eberhard, Conquerors and rulers: Social Forces in Medieval China (Leiden, E. J. Brill, 1965). 28 David G. Johnson, The Medieval Chinese Oligarchy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1977). 29 陈启云先生指出,毛氏之统计以正史为主,无法深入分析士族的社会层面,见陈启云:〈导 言:中华中古前期史研究反思〉,《汉晋六朝文化·社会·制度——中华中古前期史研究》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 年),页 10;而 David Johnson 所用之〈郡望表〉乃是反映民 间之认知的文献,可作为当时社会层面的材料。 30 Dennis Grafflin,"The Great Family in Medieval Southern China”,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41, No. 1, (Jun., 1981), pp. 65-74. 31 Dusana Miscevic, "Oligarchy or Social Mobility? A Study of the Great Clans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PhD dissert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1992). 32 对于“士族”的译名,西方学者所译各异,Wolfram Eberhard 称之为“gentry”;David Johnson 称之为“great clans”;而 Patricia Ebrey 称之为“aristocratic families”。 33 David George Johnson, “The Last Years of a Great Clan:The Li Family of Chao Chun in Late T’ang and Early Sung”,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37, No. 1, (Jun., 1977) pp. 5-102. 34 Patricia Buckley Ebrey, The Aristocratic Families of Early Imperial China: Case Study of the Poling Tsui Famil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35 针对 David Johnson 使用“寡头政治”(oligarchy)来形容门阀士族,Ebrey 认为士族从来没 有控制君主的能力,因此“aristocracy”较之“oligarchy”更能贴切的形容士族之特性,见 Patricia Buckley Ebrey, The Aristocratic Families of Early Imperial China: Case Study of the Po-ling Tsui Famil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pp.65. 36 Jennifer Holmgren, "The Making of an Elite : Local Politics and Social Relations in Northeastern China During the Fifth Century A. D. " ' Paper on Far Eastern History, No. 30,(Sept., 1984). 37 Jennifer Holmgren, “The Lu Clan of Tai Commandery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the T’o-pa State Of Northern Wei in the Fifth Century”, T’oung Pao, (1983), pp. 4-5. 38 就家庭成员的婚姻而言,士庶不婚是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主流观念,其特征在于实行身份婚内 制。叶妙娜:〈东晋南朝侨姓士族之婚媾:陈郡谢氏个案研究〉(《历史研究》,1986 年第 3 期,页 160-166);刘驰:〈从崔、卢二氏婚姻的缔结看北朝汉人士族地位的变化〉(《中国 史研究》,1987 年第 2 期,页 107-117);宋晓梅:〈鞠氏高昌张氏之婚姻〉(《中国史研 究》,1994 年第 2 期,页 148-156);王连儒:〈东晋陈郡谢氏婚姻考略〉(《中国史研究》, 1995 年第 4 期,67-74);高诗敏:〈北朝范阳卢氏形成冠冕之首的诸因〉(《首都师范大学学 报》1997 年第 2 期,页 24-28)等数篇文章对数个士族大姓的婚姻对象做了考察,认为政治因 素导致了身份婚内制的出现。但这一现象在其萌芽初期并不严格,出身寒素者可以以个人人品、 才学来婚媾名门。从对各士族大姓的考察可以得知,身份婚内制经历了形成、发展,到最后崩 溃的明显过程。王连儒指出,士族婚姻的每一个环节几乎都与政治有关,以门第与政治为前提 的婚姻,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家道隆盛时,如何通过婚姻保持政治优势;二是家道衰弱时又该 怎么样通过婚姻维持人们对其士族地位的认可。而叶妙娜则在政治考量之外,提到了宗教对婚 媾的影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侯慈晖的硕士论文《从明、谢二氏婚姻关系的比较看中古士族 社会地位之转变——以墓志铭为中心》(台湾国立云林科技大学汉学资料整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2006 年)以墓志补充了文献资料的不足,并以所处的地域不同来探讨两家在婚姻对象选择的广 度,看出婚姻关系对士族社会地位转变的重要性,亦有其独到之处。 39 士族高门家族成员的仕宦研究方面,以仕宦的演变来探讨士族地位的升降与家族的兴衰,最 早期就有毛汉光〈中国中古大士族之个案研究——琅琊王氏〉(原载于《史语所集刊》第 37 本 下,1967 年,页 577,后收录于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2 年)一文,以统计法来考察王氏一族汉末隋唐七百年间的仕宦资料,并从政治与社会地位 的变化来分析王氏的兴衰原因。而叶妙娜于其〈东晋南朝侨姓士族之仕宦:陈郡谢氏个案研究〉 (《中山大学学报》,1986 年第 3 期,页 43-51)一文则以东晋南朝的陈郡谢氏家族为例,提 出士族在政治与社会上经历上升——全盛——衰落的发展过程,与之同步的是仕宦性质上文— —武——文的变化。与叶文持同一观点的则有张金龙〈陇西李氏初论——北朝时期的陇西李氏〉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 年 第 4 期,页 108-113)、韩树峰〈河东裴氏南迁 12 述论〉(《中国史研究》,1996 年第 2 期,页 96-103)等文章。从他们的研究可看出全盛期的 士族生气勃勃,且多掌兵执政;转折期职高无权,只能坐享声誉;而到了衰落期则徒有虚名, 腐败无能的阶段性变化。高诗敏〈有关北朝博陵崔氏的几个问题〉(《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1998 年第 5 期,页 76-82)则从仕宦来探讨博陵与清河崔氏在社会地位上的影响,提出北朝之 前两族的社会地位不相上下,北朝时期清河崔氏远高于博陵崔氏是仕宦差别决定的。 40 一个家族要取得社会地位,须符合当时社会的价值取向。众多以武职起家的豪族大姓无法成 功转型为士家大族,最大原因即在于缺少了学术文化。魏晋士族多以家学名世,虽有以军功显 者,其后世也往往以学识见称。程裕祯〈河东裴氏论略〉(《山西师大学报》,1994 年第 21 卷第 2 期,页 71-76)、高诗敏〈北朝范阳卢氏形成冠冕之首的诸因素〉(《首都师范大学学 报》,1997 年第 2 期,页 24-28)二文便考察了以自汉便以儒学传世的河东裴氏以及范阳卢氏, 得出整个氏族的家学与文化底蕴,是两家族得以绵延不绝于士族阶层的原因之一。程文更提出, 进入隋唐后,门阀制度业已衰微,且九品中正制则已被科举制所取代,可是裴氏一门却更为兴 盛,可见此时的裴氏之盛,是与其家传儒业息息相关的。另外,嵇发根〈六朝时吴兴沈氏文人 的崛起与发展〉(《湖州师专学报》,1998 年第 1 期,页 80-87)、吴桂美〈从豪强宗族到文 化士族——东汉马氏研究〉(《海南大学学报》,2007 年第 25 卷第 3 期,页 317-320)则是考 察了在经学兴盛的背景下,以武起家的豪族如何转变为文化士族,可看出豪族向士族社会转变 的信息。另外还有李超〈家族与文学——论谢氏家族文学兴盛的原因〉(《许昌学院学报》, 2007 年第 26 卷第 1 期,页 53-55)一文,则着重考察谢氏家族的文学发展路程。 41 陈琳国:〈论南朝襄阳的晚渡士族〉,《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 年第 4 期;张灿辉: 〈南朝河东柳氏家族研究〉,《晋阳学刊》,1995 年第 6 期;张琳:〈南朝时期侨居雍州的河 东柳氏与京兆韦氏发展比较〉,《武汉大学学报》,2000 年第 3 期,页 229-234;韩树峰: 〈河东柳氏在南朝的独特发展历程〉,《中国史研究》,2000 年第 1 期,页 45-58。 42 高诗敏:〈北朝清河崔氏的曲折发及其特征〉,《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0 年第 2 期,页 12-18。 43 方北辰:《魏晋南朝江东世家大族述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 年);陈爽:《世家大 族与北朝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年);周征松:《魏晋隋唐间的河东裴氏》 (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年);夏炎:《中古世家大族清河崔氏研究》(天津:天津古 籍出版社,2004 年);王力平:《中古杜氏家族的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年)。 44 竹田龙儿:〈門閥としての弘農楊氏についての一考察〉,《史學》,1958 年第 31 卷第 1-4 号,页 613-643;黄宛峰:〈弘农杨氏、汝南袁氏评述——兼论东汉的累世经学〉,《南都学 坛》,1991 年第 11 卷第 1 期,页 13-21;金铁纯:〈家风清廉刚正,青史千秋留名——杨震及 其子孙事略〉,《文史知识》,1992 年第 3 期,页 76-84;陶新华:〈魏晋南北朝弘农杨氏的 发展道路〉,《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 年第 2 期,页 51-57;孙大英:〈论西晋杨骏重振 家族势力的失败〉,《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6 年第 2 期,页 102-105;权家玉:〈西晋 杨骏一族的崛起〉,《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8 年第二十二辑,页 57-67。 45 何德章、马力群:〈两汉时代的弘农杨氏〉,《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5 年第二十二 辑,页 1-27;孙大英:《汉晋时期弘农杨氏研究》(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论文,2002 年)。 46 杜葆仁、夏振英:〈华阴潼关出土的北魏杨氏墓志考证〉,《考古与文物》,1984 年第 5 期, 页 17-27;陈小青:〈《北魏杨播墓志》考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 年第 1 期,页 51-53;王庆卫、王煊:〈隋代华阴杨氏考述 ――以墓志铭为中心〉,《碑林集刊》,2005 年 第 11 期,页 243-270;〈隋代华阴杨氏考述 ――以墓志铭为中心〉,《碑林集刊》,2006 年第 12 期,页 199-222。 13 14 第一章:两汉世族的产生 “士”是什么呢?余英时先生在其《士与中国文化》一书的引言里提出, 孔子最先揭示的“士志于道”便已规定了“士”是基本价值的维护者;曾参发 挥师教,说得更为明白:“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 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因此“士”作为一个承担着文化使命的特殊阶 层,自始便在中国史上发挥着“知识分子”的功用。1 虽然“士”自孔子之后秉持着他们的使命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 但他们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中国历史各个阶段的发展而以不同的面貌出现 于世。早在先秦时期,“士”以“游士”的身份活跃于政治舞台,而秦汉以后 则摇身一变成为“士大夫”。但在秦汉以来的两千年中,“士” 这一社会阶层 的发展演变又可更进一步划分成好几个阶段,而与每一时代的政治、经济、社 会、文化、思想各方面的变化密切相呼应。2因此“士”在每一时期的变异也就 是中国史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折射。 3 其中两汉时期最为人所知的便是衍生出了 “世家大族”的历史现象。因此,对这一时期之“世族”能有所了解,也必能 有效的掌握整个历史格局于此时的变迁。 第一节:世族的定义与兴起 在进一步讨论门阀政治之前,须先对关键词“世族”有一个了解。上文 提及先秦至汉以来士乃是以个人为单位参与政治。唐长孺先生指出:“汉末大 姓、名士是魏晋士族的基础,而士族形成在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保证士族在 政治上的世袭特权,实质上就是保证当朝显贵的世袭特权,因而魏晋显贵家族 最有资格成为士族”,“士族”名称出现是在西晋户调式中规定“士人子孙” 有荫族特权之时,确定了士之为族,才产生“士族”这一有着特殊历史意义的 群体。4 然而顾名思义,士族乃是“士与宗族的结合” 5 ,所以这里就有了一个 从单士到士族的一个变化过程。而这一变化过程,正是士族政治萌芽的关键所 在。如果以毛汉光先生所设标准6来判断,单士与宗族初步结合所产生的族群并 15 不完全符合士族的条件,因此于下文论及“单士”到“士族”的演变过程之间 必须注意到一个“世族”7阶段的存在,并且由这演变过程中看出这个时代的政 治特点。而本文所探讨的弘农杨氏一族,于两汉时期便是以“世族”的身份出 现在历史舞台上。 要注意的是虽然“单士”到“士族”的演变过程之间有着“世族”的出 现,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一户门阀士族的前身都是经由世族演变而来。而且这一 整个变化进程在时间点上并不一致。史籍上清楚可寻,部分士人家族早在西汉 时就已初具规模,部分则迟至东晋才晋身士族行列,因此以下所论是从较为宏 观的角度来探讨这一演变过程。“士”是如何脱离“游士”的身分,与宗族合 二为一呢?这可以从东汉世族的形成来推测。 (一)由开国功勋或外戚姻亲晋身世族 士族在秦汉之际并不存在。在汉高祖刘邦打天下时,除了举宗从征的萧 何8,其余追随者如张良、韩信、郦食其等人皆以单士的身份辅佐刘邦。加上高 祖轻慢儒生,甚至有解儒生冠而溲溺其中9的记录,可见西汉政权建立时并不太 可能有儒生及宗族的涉及。但东汉政权之建立的社会背景便完全不同。早在武 帝独尊儒术,为博士官置弟子开始,就已经预示这一社会背景的改变,尤其表 现在士人数量上的大幅度增加。10 而士人与宗族的结合,便是在这时候开始。 汉武帝崇儒提供了儒生掠取政治地位的最好机会,而取得了政治地位,就已经 等同于取得了经济上的保证。同时,士人亦积极于扩张宗族的势力,与宗族故 旧建立起非常亲密的关系,自此以后宗族便逐渐靠拢,凝聚于士人之下,成为 士人背后强大的社会基础。如张汤“于故人子弟为吏,及贫昆调户之尤厚” 11 ; 疏广“既归乡里,日令家共具设酒食,请族人宾客与相娱乐,数问其家金余尚 有几所,趣卖以共具”12;郇越“散其先人赀千余万以分施九族州里”13,东汉 初亦有宋弘“建武二年,代王梁为大司空,封栒邑侯。所得租奉分赡九族”14 等。这些例子皆显示了政治地位带给士人们庞大的财富,以及士人不啬散尽财 富来援助宗族乡党的举止,是汉武帝独尊儒术前的士无法达到的,也因此开启 了武帝后士人与宗族逐渐结合的这一社会变化。 16 有了汉武帝之后长期的酝酿过程,士与宗族成熟的结合在王莽辅政时期 于史籍上便有迹可寻。王莽代汉时,可以看到“愿为宗室倡始,父子兄弟负笼 倚锸,驰之南阳”15的刘嘉、及“愿率宗族为士卒先”16的刘敞等,举族效力王 莽的例子。到了光武帝起事,这类举族从征的事已经非常的普遍, 17 “昌城人 刘植、宋子人耿纯各率宗亲子弟,据其县邑,以奉光武” 18 ;冯勤“率将老母 兄弟及宗亲归(姚)期。期悉以为腹心,荐于光武” 19 ;“刘伯升起义兵, (阴)识时游学长安,闻之,委业而归,率子弟宗族宾客千余人往诣伯升” 20 ; “汉兵起,光武过颖阳,(王)霸率宾客上谒” 21 ;就连光武帝刘秀及其兄伯 升所率领的武装力量本身就是一个大宗族集团。余英时先生就以其《两汉之际 各地豪杰起事表》的统计资料指出当时起兵者实以宗室、士族、大姓做主要成 分,而且其中有许多起事者的身份,历史上虽已无明确记载,据情形判断则仍 似为豪强大姓,因此做出了“当时起事者实多属强宗大姓,而称霸的群雄更非 有强宗大姓的支持不可”22的结论。 赵翼《廿二史札记》论“东汉功臣多近儒”条云: 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帅皆有儒者 气象,亦一时风会不同也……盖一时之兴,其君与臣本皆一气所 钟,故性情嗜好之相近,有不期然而然者,所谓有是君既有是臣 也。23 刘邦本是任职秦朝的下级官吏,从 “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好酒及色” 24的 记载便可知其本市井之徒出身,部下亦多贩缯挽车屠狗之辈;而刘秀与其部下 则多为宗族集团首脑,因此正符合了赵氏 “有是君既有是臣”之言,明显区分 了两汉君臣性质之异。其中的原因在于由于西汉末叶宗亲势力浩大,光武帝已 不如汉高祖般重视单身士人,只有背后附有宗亲势力者才能真正为光武帝所器 重。毛汉光先生在其《两晋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一书提出:“大凡新皇朝 的成立,总有一大批的宗室姻亲,盘踞要津,掌握政治上的地位,进而获得经 济上的特权,子孙代代相继,形成了大族。” 25 辅助光武帝建立开国基业的士 人与其宗族自然在社会与政治上获得了一定的地位与名望。这些拥有宗族势力 的士人,便可视为东汉世族的雏形。开国功勋或外戚姻亲关系,虽然因为政治 17 因素,常常成为宫廷斗争的牺牲者,但如果该家族能明哲保身,便能藉着地位 与名望而绵延为大族。南阳新野邓禹,为“云台二十八将”之首,东汉开国功 勋,因而邓氏在东汉一代累世显贵,封侯者二十九人,自公、大将军以下至州 牧郡守者多达九十八人,“东京莫与为比”,26便是一例。 (二)由累世经学而为累世公卿 秦汉之际,士人的数目稀少,但自武帝独尊儒术,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 人开始,就有了接下来推广儒学规模的行动,如“昭帝时举贤良文学,增博士 弟子员满百人。宣帝末增培之。元帝好儒,能通一经者皆复。数年以用度不足, 更设员千人,郡国置五经百石卒吏”到成帝时复“增弟子员三千人” 27 以效仿 孔子。及王莽时,史载: 莽奏起明堂、辟雍、灵台,为学者筑舍万区,作市、常满仓,制 度甚盛。立《乐经》,益博士员,经各五人。征天下通一艺教授 十一人以上,及有逸《礼》、古《书》、《毛诗》、《周官》、 《尔雅》、天文、图谶、钟律、月令、兵法、《史篇》文字,通 知其意者,皆诣公车。网罗天下异能之士,至者前后千数。28 除了聚集于京城之太学生人数上的增长外,汉平帝元始三年“立官稷及学官: 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校、学置经师一人;乡曰庠,聚曰序,序、 庠置《孝经》师一人” 29 ,可见学校之设立在当时已遍及乡壤。加上学官以外 私自授徒之风气日盛,如吴章“治尚书经为博士……初,章为当世名儒,教授尤 盛,弟子千余人”30 、王良“少好学,习《小夏侯尚书》。王莽时,寝病不仕, 教授诸生千余人”31 等,习儒之士的人数较之武帝已不可同日而语。随着武帝 以来以儒学取士,东京以降,门第渐盛。其初多以经术进,累世清贵,遂成名 门。32班固《汉书》卷 88〈儒林传〉赞曰: 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 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 至千余人,盖利禄之路然也!33 18 见此引文,就可了解当时邹鲁流行的谚语“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34所含的 意义。光武帝初即位,就以“通儒”卓茂为太博,其子卓崇官至大司农35;伏湛 之父伏理为“当世名儒”,光武帝“知湛名儒旧臣”,便以他为大司徒36,是以 累世儒学晋身公卿。顺帝时司空胡广“学究五经”,“自在公台三十余年,历 事六帝”,“一履司空,再作司徒,三登太尉,又为太傅”37,便是以儒学进仕, 位极人臣之例。 另外,上文提及私人传经讲学之风也在当时兴起。若干名师巨儒,以通 经为标榜,对于经学有各自不同的解释,因此往往某一门经学便成为一家族相 传的经学,称之为家学。汉代经学注重家学,各有师承,而传经者又把经学视 做家传之秘不肯轻易授人,因而某家之学累世相传,成为儒学之家。如此一来 “往往一代大经师的后裔,世守祖业,相传数十百年不坠。”38 垄断经学自然 就垄断仕宦机会,累世经学遂成为累世公卿。如东汉汝南袁氏,自袁良以孟氏 《易》为家学,其孙袁安任司徒、司空开始,直至汉末,家族四世中竟有五人 任三公,并有大批门生故吏出自其门,在政治、经济甚至军事上构成了非常强 大的势力;弘农杨宝于西汉时以《欧阳尚书》为家学,其子杨震自东汉起任司 徒,至杨彪,亦四世三公,职掌东汉朝政达数十年之久;梁国桥玄七世祖桥仁 学《礼记》于戴德,创“桥君学”起家,玄祖、父均为东汉太守,桥玄本人历 任司徒、司空、太尉等高官。以上数家便是由累世经学而为累世公卿的代表。 东汉后期经学为高门所垄断,致使过去所谓的“每寻前世举人贡士,或 起畎亩,不系阀阅”39,后来遂变质成了“选士而论族姓阀阅”40的局面。而史 籍中“贡荐则必阀阅为前” 41、“以族举德,以位为贤”42、“(王)充细族孤 门。或啁之曰:‘宗祖无淑懿之基,文墨无篇籍之遗,虽著鸿丽之论,无所禀 阶,终不为高’”43等记载就贴切地道出了当时社会的思想变迁。只重门地阀阅 的结果便是纵负绝世才华,然若非高门之后,遂“终不为高”。此亦可见早在 东汉之际世族与寒门之别已成,遂有“故法禁屈挠于势族,恩泽不逮于单门” 44 之言。 19 (三)豪强地主45的世族化 秦汉以来的汉承秦制,中央行政机构只建立到县一级,基层社区仍是以 作为远古聚落形态遗存的村社组织作为基本结构单位。在这结构单位里人们以 氏族为纽带,累世聚群而居。严耕望先生对汉代郡县属吏的研究指出: 汉承古代封建残余,郡府县廷各为一小朝廷,属吏之于长吏分同 君臣,此其一;又郡县长吏虽遣自中央,而属曹掾吏则限辟本域, 遂使豪族得先掳要津,此其二;三老46虽由郡县长吏自署,然彼实 为地方人民代表,犹令之有首席士绅,不可即目为政府之属吏。47 此说可视为顾炎武《日知录·掾属》条所言汉世用人之法“惟守、相命于朝廷, 而掾曹以下,无非本郡之人”48 的注解。史籍载“(朱)博治郡,常令属县各 用其豪杰以为大吏,文武从宜”49,便是一例。由此可推知西汉时地方豪强就已 多有被委以治县之事,在地方上拥有一定势力。到了西汉中叶以降,更有强宗 大姓举兵之事,如“武帝崩,昭帝即位,而齐孝王孙泽结交郡国豪杰谋反,欲 先杀青州刺史”50;成帝河平三年:“广汉男子郑躬等党与寖广,犯历四县,众 且万人”51;西汉末,“时赤眉、延岑暴乱三辅,郡县大姓各拥兵众,大司徒邓 禹不能定”52;王莽末时京兆长陵人第五伦“依险固筑营壁,有贼,辄奋厉其众, 引强持满以拒之,铜马、赤眉之属前后数十辈,皆不能下”。53这些例子中,兵 众、营壁原本皆军事之物,却由一般地方大族引以抗贼自保,甚至连铜马、赤 眉等横行中原的义军皆对其有所忌惮,可见其势之强盛。东汉末年的割据之雄, 便是看上了地方豪强的势力,对拥有武力(部曲、佃客)之地方豪强极尽拉拢 之能事——如曹操对许褚、李典、田畴;刘备对麋竺、霍峻;及孙权对鲁肃、 甘宁及吴中四姓的笼络。因为他们深知,得不到世家豪族的支持,任何一个割 据集团都没办法在当时的乱世中站稳,献帝时权臣董卓便是前车之鉴。54 世家大族,除了这些“武断乡曲”的地方豪强以外,也有从商人转化而 来。西汉中后期,土地兼并十分严重,贫民无力缴纳繁重的赋税,只能把公田 贱价卖出。富商巨贾通过土地的兼并而取得大量土地,以及地方选举的方便, 逐步形成官僚、商人、地主三位一体的豪强地主势力。此等家世豪富的豪强地 主之中55 ,发迹之初并非经学世家,他们一方面在经济上兼并土地,经营庄园, 20 渐成割据;另一方面令子弟读书受学,以谋取“士”的资格,并同时借助经济 力要挟选举56,透过选举制度赴京为官,进而由地方强宗大姓转变为中央世族。 这一群人欲晋身世族的用意极其明显,试想读书既为利禄之阶,岂有社会上最 有势力的强宗大姓反而不令子弟受学之理?57郑崇“本高密大族„„祖父以訾徙 平陵。父宾明法律,为御史,事贡公,名公直” 58 ,便是强宗大姓子孙受学的 实例。 有了政治地位,继而继续发展家族势力可谓轻而易举。武帝征和二年春 诏曰:“故丞相(公孙)贺倚旧故乘高势而为邪,兴美田以利子弟宾客,不顾 元元,无益边谷,货赂上流„„” 59 便是一例。哀帝时鲍宣上书曰“凡民有七 亡„„豪强大姓蚕食亡厌”,为民七亡之一;“群臣幸得居尊官,食重禄,岂 有肯加恻于细民,助陛下流教化者邪?志但在营私家,称宾客,为奸利而已” 60 ,揭示了强宗大姓急欲晋身世族的真正目的。“今汉民或百一而税,可谓鲜 矣!然豪强富人占田逾侈,输其赋太半。官收百一之税,民收太半之赋。官家 之惠优于三代,豪强之暴酷于亡秦”61 ,就是在此等世族大姓籍政治权力在经 济上大肆扩张的结果。这一类别的强宗大族因崛起方式不一,因此背景颇为复 杂,从富商巨贾转化来的大地主,往往与具有武力的地方豪姓区分不易,故在 当时统称之曰“地方豪强”。62尔后遂形成王伊同先生所言“魏晋以降,豪族土 著,以形势之便,或得高官;累世不辍,遂厕列高门”63的局势。 东汉世族除了由上述三种方式形成,亦有自西汉便已是累世高官的世家 大族,如光武帝时的大司空张纯,其家“自昭帝封(张)安世,,至(张)吉, 传阅八世,历经篡乱,二百年间,未尝谴黜,封者莫能为比”64,可谓“累世台 辅”的世家大族;建威大将军耿弇,其先世西汉武帝时即吏二千石,父亲耿況, 新莽时为朔调连率(郡守),耿氏自东汉初至建安末,任大将军、将军、卿校、 刺史等各级显官要职者,“数十百人,遂与汉兴衰” 65 ;沛郡竹邑薛综,“自 66 (薛)国至综,世典州郡,为著姓” ;另外东汉初的一些文臣武将,如大司空 窦融、司徒冯勤、太守邓晨等,皆是西汉时期“累世二千石”或“世为著姓” 67 的世族。由此可见,“世族”的形成背景是复杂的,东汉时期的宗族大姓只要 符合上述论及其中一项条件,就可视之为世族,于当时社会上享有一定的地位 21 及特权。但此时的地位与特权并非法令赋予之特权,真正受制度庇护之宗族大 姓至晋时才出现。 前引王符、仲长统“贡荐则必以阀阅为前”、“天下士有三俗:选士而 论族姓阀阅,一俗”之言,说明世家大族在选举上已占有一定的特权。因而这 些世族皆或多或少符合毛汉光先生对“士族”所下的部分定义,从政治角度可 见士族在东汉就已初见端倪,以“世族”的形式出现,为后来魏晋南北朝时期 士族制度的确立提供了阶级、经济基础。郑太“司农众之曾孙也,少有才略。 灵帝末,知天下将乱,阴交结豪桀。家富于财,有田四百顷,而食常不足,名 闻山东。……(董)卓既迁都长安,天下饥乱,士大夫多不得其命。而公业家有 余资,日引宾客,高会倡乐,所赡救者甚众” 68 ,文中所论郑氏即是显耀之后, 负才略,又有丰厚家产的士族雏形。而这样的例子又不在少数,马融“才高博 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居宇器服,多存侈饰,常坐高堂,施绛 纱帐,钱授生徒,后列女乐”69;“(孔融)虽居家失势,而宾客日满其门”70 便是其例。因此田余庆先生明确的指出“东汉所见世家大族,是魏晋士族先行 阶段的形态。”71 纵观上文所述三大因素,后二因素皆与汉代的选举制度有着深厚的关系。 汉代人才任用方式繁多,有郎署、选举、察举、外吏进等。其中郎署多贵族子 弟,依次升拔;外吏则积功内转。独察举征聘,得名最易,位亦最高,72因此察 举制在两汉的选官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也最为当时士人所关注。察举制 的特点为重视地方的舆论——乡论,而乡论所重首推父老与子弟的关系,也就 是儒家伦理中的孝悌。士人与地方豪强地主经此等方式,或担任州郡县之僚佐, 或进入中央为官吏,世代为公职,也渐渐成为世族。可以看到,此时的世族地 位高低与其家族之道德门风仍息息相关,如弘农杨氏以《欧阳尚书》传家,汝 南袁氏以《易经》为家学,才得以让其家族迅速累积门风名望,超越其他世族, 位至三公,这一点与后来士族权力到达巅峰的东晋,只重门第而忽视德业家风 的特征大相径庭。 22 第二节:汉末魏初士族的形成 上文曾提及,世族与士族之间以汉魏之际作为分界线。而汉末魏初之际 士族的形成,主要在于统治阶级颁行各项法令,从制度上维护士族地主在政治、 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特权。而其中曹魏政权实行的九品中正制, 是士族门阀政治制度形成的奠基石。 东汉的世族有的是基于政治途径,如开国功勋或外戚姻亲,世居显位, 便能晋身世族。其次是累世经学之家,汉代崇尚儒术,以儒学取士,因而经学 昌盛。在这时代,不论是私学或官学,都讲门规、门礼,学问重师承,守家法, 有教养与家学渊源者容易透过选举制度而为官。由于他们的子孙往往继承家学, 成为累世经学家,因而代代为官,所以由累世经学而成为累世公卿。再者是地 方豪族凭藉雄厚家财,及庞大的田地与佃客,在地方上深具影响力,一旦有机 会,如透过选举,即跃上中央而成为累代仕宦之家。从世家大族崛起为门阀士 族的条件,我们可以藉由毛汉光先生从罗素《权力论》( Bertrand Russell, Power-A New Social Analysis)演化出来的综合力量加以分析。 73 毛先生在其 《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一书中提出,社会领袖的权力可分为下列几种: (一)赤裸的权力 (二)传统权力 (三)知识权力 (四)经济权力 (五)舆情权力 赤裸的权力指的是在剥去所有的权力后,最后表露的力量,亦即当人民 尊敬或服从权力,而非为其他任何理由时,其权力就是赤裸的,如武力。乱世 之际,农民本身由于遭受掠夺及苛捐杂税和繁重的力役所压迫,不得不放弃土 地所有权,将自身交给显要的和强大的世家大族去奴役,以换得世家大族的庇 护。于是他们就成了平时为封建主耕地、战时为封建主打仗的部曲和佃客。74 这一些部曲、佃客等,常常就是世家大族操控的一股武装力量,同时也是让周 遭人民畏惧、服从的赤裸权力的基础。 23 传统权力一般指开国之君或有武力基础之势力的第二代所拥有的权力。 因为人类大多数是依习惯而生活,因此传统权力有习惯力量的拥护,它不须要 以理由来肯定自己,也不须继续证明,但反对它却需要强大的力量。这一点在 士族子弟上最为显著,士族累世公卿,品德、才貌、官宦,一代代的累积着, 就产生了传统权力。《世说新语》卷上之上〈德行第一〉载: 客有问陈季方(谌):“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 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 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 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75 这段记载很确切的诠释了传统权力:无需功德,不谈学养,只要生于高门,便 为士类,如文中所言生长于泰山之阿的桂树。 知识权力则是指掌握知识者所能获得公认的优势。一个社会里知识的大 小往往与该社会对其敬仰程度成正比,而自汉代崇尚儒术之后,上至帝王,下 至庶民,皆以学术,尤其是儒术为高,士族以经学传家,便得以掌握当时最崇 高的知识权力,成为一方社会领袖。 经济权力指通过对经济资源的控制而达到对他人的统治和支配的能力。 在封建社会中,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所以土地所有权是封建社会中一切 经济关系的基础。76而从史料中可知,士族常同时兼具地主、商人、官僚的身份, 拥有庞大的经济后盾,因此亦支配着足以支持其门望的经济权力。 舆论权力则指凭借宣传力量,制造出社会上共同的欲望、目标、价值标 准,进而使符合者获得公认的价值。士族常是社会上价值标准的制定者,他们 互相标榜的风气自东汉末年即开始盛行,如“三君”、“八俊”、“八厨”等, 加上曹魏时期九品中正制的施行,舆情权力牢牢为他们所掌控。此五项权力, 交织而成为士族凌驾于平民百姓的优越身份地位。 一般说来,凭藉上述权力兴起的家族,兴起之后,多能利用其在朝为官 的资源,进一步扩大家族力量。更复加上汉代二千石以上官吏可以荫任子弟一 人为官的“任子制度”与官吏子弟可以优先入太学的教育制度,对于世族的发 24 展有推波助澜的效果。因此,东汉以来世族势力已经奠下相当雄厚的基础,与 之为敌的其他势力常落得败亡的下场,这在后来曹爽、司马懿的政争中已经显 露无疑。 第三节:西晋士族的特质与演变 唐长孺先生在〈士族的形成与升降〉一文中言:“魏晋相承,政治上没 有发生大动荡,晋代开国勋贵亦即曹魏功臣的子孙。”77从这点可知西晋士族权 贵阶级多由在曹魏时期既已形成的世家大族所组成。然而魏晋政局嬗替得以在 和平的状态下进行,是在曹魏时期政治集团内部激烈斗争下的结果。最早利用 区域集团理论于具体研究的陈寅恪先生认为魏晋统治者的阶层是不同的,陈氏 言: 魏为东汉内廷阉宦阶级之代表,晋则外廷士大夫阶级之代表。故 魏、晋之兴亡递嬗乃东汉晚年两统治阶级之竞争胜败问题。自来 史家惟以曹魏、司马晋两姓之关系目之,殊未尽史事之真相也。78 曹氏出身寒族,且为宦官之后,而司马氏则是儒家豪族出身。因此魏晋兴亡嬗 替,不是司马、曹两姓的胜败问题,而是儒家豪族与非儒家的寒族的胜败问题。 西晋政权的出现,表明儒家贵族最终战胜了非儒家的寒族。79 在此基础上,周 一良先生则对魏晋禅代之际分属于曹氏和司马氏两个政治集团的激烈斗争做了 深入研究,并指出双方势力之消长和曹魏大臣的向背,促成了魏晋两朝政权交 替。80此外陈氏与周氏亦对曹氏与司马氏两集团之性质用《四本论》81从思想领 域进行了划分。82 万绳楠先生于此更进一步钩沉发微,从区域性质上提出曹魏 政权由汝颍与谯沛两大政治集团支撑,并分析其势力消长,认为以谯沛地区人 物为首的新兴官僚地主集团内外势力被以汝颍地区士大夫为首的世族地主集团 逐次剪灭,是司马氏代魏的关键。83 从上文可知西晋时期的门阀士族多源于东汉汝颍集团之世家大族。 84 但 东汉世族大姓并不必然会成为魏晋门阀士族。在汉魏晋易代之际,世族大姓能 否继续存在,关键在于自身的抉择。一些世家大族依附了司马氏政权,因而能 25 在晋朝继续保持家族地位,有些世族则选择与司马氏对立,或没能把握时机, 从而遭淘汰。在这段时期又有些寒姓宗族凭藉自身能力及际遇跃升成为世族。 以此而论,晋朝实际权力是由在汉魏晋易代时依附司马氏,为晋朝代魏立下功 劳之旧世族及因际遇而上升的新世族所掌控。 西晋建立后,司马氏为取得世家大地主的支持,对他们继续实行放纵和 笼络的政策,可说西晋的一切措施,都围绕着巩固世族统治、发展世族势力这 样一个中心85 ,为东晋士族门阀政治铺陈好了一切的先决条件。司马懿制定州 大中正制,确立州郡大小中正在选举上的主导权,也等同于确立在朝的诸姓士 族在任官上有优先权。政治上的特权代代世袭,终究形成了门阀政治。除此之 外,西晋政府在赋役制度、占田制度上,也给予士族种种保障与特权,这种前 所未有在法制上正式承认士族的地位,并且给予种种优免,可说是门阀政治时 代开启的指标。其中晋武帝在统一天下后,制定新的税役制度荫亲属制中, “各以品之高卑荫其亲属,多者及九族,少者三世。宗室、国宾、先贤之后及 士人子孙亦如之”86 则得以看出朝廷明文规定给予了“士人子孙”税役上的优 免,可见西晋政府已经承认某些家族为“士族”,并且予以免役特权。而各级 官吏可以占田、荫族、荫客 87 ,自然更加壮大家族的经济力,这也是西晋权贵 多发展为门阀的原因之一。太康年间太中大夫恬和曾要求“使王公已下,制奴 婢限数及禁百姓卖田宅”,李重驳斥言:“盖以诸侯之轨既灭,而井田之制未 复,则王者之法不得制人之私也。人之田宅既无定限,则奴婢不宜偏制其数” 88 ,即表明了世族地主在占田与买卖奴婢上的自由。加上荫亲制可免除佃客之 课役,就等于取消做官的田庄主人对国家的所有负担,就等于鼓励他们放手去 网罗宗族,兼并土地,发展势力。89因此“广收八方园田水堆,周遍天下”90的 世族地主在当时比比皆是。 就西晋门阀的特质而言,亦与东汉时期的世族不同,田余庆先生对此有 详细的分析。他认为东汉著名的宗族(世族),特点是“世”和“大”,即世 代承籍和聚族而居。他们在地方有实力,不论是居官或不居官,社会影响都比 较强大。但是,居官者即令是累世公卿,在朝廷也不一定有很大的实权。而魏 晋士族,其特点是世居显位。士者仕也。只要他们权势在手,濡染玄风,而又 慎择交友,取得名士地位,就算士族。91 田先生之分析有其独到之处,但我认 26 为其定义还欠缺一个区分世族与士族的必要条件,即是制度的保障。虽然东汉 大族近乎垄断了朝中官位,但实际上并没有得到任何制度上的保障。而官有任 免,人亦会死亡,一旦被罢免或死亡,而家族中又无其他人任官,世族社会地 位就陷入危机。自西晋开始,强宗大族获得了西晋政权赋予多项特权,如户调 式便包含了依据官品荫族、荫客和占田等,便是在制度上对于强宗大族的保障。 犹可注意的是上文所引荫族政策下的“而又各以品之高卑荫其亲属,多者及九 族,少者三世。宗室、国宾、先贤之后及士人子孙亦如之”一句,便是保障士 人子孙的社会身份及利益等种种特权不会因先辈官职上的更动或死亡而受影响。 士人与其宗族在此制度下就形成了“士族”,也可以说“士人”到了此时已经 由习惯上的存在变成为受法令认可的社会身份象征。总而言之,门阀士族在政 治、经济、教育各领域中皆具有特权,而且这些特权是被国家所承认并立法保 障,因此有别于东汉世族,必须加以区分。 就其思想方面而言,世族到士族的演变过程亦有变化。上文提及晋朝实 际权力是由在魏晋易代时依附司马氏,为晋朝代魏立下功劳之旧世族及因际遇 而上升的新世族所掌控。这两类士族多半有一共同点,即习于玄学或者出入玄 儒。他们的政治地位在魏和西晋迅速上升,入东晋之后更为突出。 92 此时的士 人们为何会出现思想上的转变呢?这是因为传统的儒家经学在当时的大环境下 已经失去了以往的吸引力,而玄学的出现正好可以填补这一空缺,为追求名利 的士族提供了合理性。 93 因此濡染玄风是欲获得门阀士族认可的必要条件之一, 《颜氏家训》载:“学之兴废,随世轻重。汉时贤俊,皆以一经宏圣人之道, 上明天时,下该人事,用此致卿相者多矣。末俗以来不复尔,空守章句,但诵 师言,施之世务,殆无一可。故士大夫子弟,皆以博涉为贵,不肯专儒”94 , 说明汉之士人通经以致身显位的方法开始行不通了。复经学又流于章句繁琐, 一经说至百万余言,不得不为士人所弃,转而向玄学靠拢。“本初元年,梁太 后诏曰:‘大将军下至六百石,悉遣子就学。……’自是游学增盛,至三万余生。 然章句渐疏,而多以浮华相尚,儒者之风盖衰矣”95 亦反映了章句之学由盛转 衰的过程。对此,田余庆先生亦有详细解说: 西晋朝野玄风吹扇,玄学压倒了儒学而成为意识形态的胜利者, 连昔日司马氏代魏功臣的那些儒学世家,多数也迅速玄学化了。 27 两晋时期,儒学家族如果不入玄风,就产生不了为世所知的名士, 从而也不能继续维持其尊显的士族地位。东晋执政的门阀士族, 其家庭在什么时候、以何人为代表、在多大程度上由儒入玄,史 籍都斑斑可考。他们之中,没有一个门户是原封未动的儒学世家。 东晋玄学一枝独秀,符合门阀政治的需要。96 然这股风气并不始于西晋,而是在此之前即早已有迹可寻。史籍记载东汉末之 士人鄙薄经学章句之人甚多,就是“不肯专儒”的开始,如荀淑“少有高行, 博学而不好章句,多为俗儒所非” 97 ;卢植“少与郑玄俱事马融,能通古今学, 好研精,而不守章句” 98 ,皆是其例。更者荀卢两家皆是望族,犹如此,东汉 章句学之衰可见一斑。曹魏时期遂有倡儒的努力,刘靖上疏陈儒训之本曰: “自黄初以来,崇立太学,二十余年而寡有成者,盖由博士选轻,诸生避役, 高门子弟耻非其伦,故无学者。虽有其名,而无其人;虽设其教,而无其功” 99 ,却难收其效,此时的儒学已成了“高门子弟耻非其伦”之学说。 此外,毛汉光先生的研究亦指出,两晋南北朝时期,大士族均已发展成 熟,而其中似乎皆以经学文章相继,道德品行传家,以别的途径发展成功为士 族者,若要欲长久维持家声,都从学业与品德下功夫,因此成为当时士族的特 性。100可见学业与品德是士族的最大特征。此言与田余庆先生认为濡染玄风才 能维持门阀士族地位的见解并无冲突,因为虽然玄学盛行于两晋,晋室覆灭后 儒学旋即兴起。而且儒学在两晋时期并没有绝迹于门阀士族阶层,因为儒学的 社会效用,是玄学所无法取代的,因此当时儒家思想或者被包涵与玄学之中, 或者尚独立在于玄学之外,继续起着或多或少的作用。 101王昶诫子侄“遵儒者 之教、履道家之言”102就是这类门阀士族立身处世的最佳写照,可见儒学一直 都在门阀士族间传授着103,只是在两晋时期玄风太甚,远远的盖过了儒学。到 了南朝儒学渐兴,就是证明。 余英时先生亦对当时门阀士族中儒道之分合问题有精辟的见解,他认为 以儒道分别流派,其实颇多扞格难通之处。这就指出了后人意欲强行将儒道之 间划分出壁垒分明的意识形态,彼此互相抵触,其实并不符合当时的局势。魏 晋南北朝之士人多儒道兼综,皆是有迹可考的事实。其以为,所谓儒,大体指 28 重群体纲纪而言,所谓道,则指重个体自由而言,采用群己之分来探讨流传于 当时门阀士族阶级的思想学说要比“用儒道之名而多所凿枘”更能发古人之真 态。104可见儒道兼综,是当时的风气,如仅以儒或道家思想来分析当时士族思 想,将无法得其要领。上述儒道之辩证实了虽然世族与士族两者之间有别,但 如果就社会阶层演变的整体言之,魏晋士族却是东汉世家大族发展的延续。没 有东汉世家大族的存在,就不可能出现魏晋士族阶层。 105因此就思想学派而言, 东汉世族与魏晋士族间的一脉相传,是有迹可寻的。 第四节:小结 以上已对士族的定义与范围做了详细的解说。但须注意的一点是,永嘉 乱后南渡的士族并非都能居于江左政权的当权高位,晋身门阀士族的行列,因 此并不是所有侨姓士族都有能力涉及门阀政治。这就是何以就每一个宗族的渊 源探讨,不难发现在众多东晋士族间,实际上源自于东汉盛门之家的屈指可数。 南来侨姓士族,或由于时势所趋以武干闻名、或父祖事胡、或晚渡、或婚宦失 类、或缺乏机缘而不为时所重。这些人并非“门寒身素,无世祚之资”106的寒 素,可地位却大大低于掌权的门阀士族。因此他们是介于“士族”与“寒素” 间的阶层。这一阶层的统称,田余庆先生沿袭陈寅恪先生对侨姓北府将的“次 等士族”之谓,并将上述提及的人物阶级纳入其对“次等士族”的解释 107,其 中包括了杨佺期、刘牢之、刘裕、孙恩、卢循等人。此辈在江左不受门阀士族 阶级所重,因此在行为上多有与门阀士族为敌的倾向。与田余庆先生之“次等 士族”定义类似的,则有毛汉光先生的“小姓”。毛先生对于小姓的定义为稍 有门资,父祖之一任官,而又未达士族标准者,并补充远祖为士族,但该族已 趋衰微,间仕间歇者,亦列小姓之内。108从毛先生的定义而论,所归类之人物 与田先生之“次等士族”可视为同一阶级。 可以看出,两汉魏晋间,士族这一阶层从出现到成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 过程。而其中又可依其特征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期,而从不同时期的士族身上可 看到有明显的发展共性。但这不代表各士族间的发展是一致的,其存在形态在 不断的变化,与王权的关系亦影响着他们在社会上的地位。可以说整个士族发 29 展的过程,是士族不断改变形态来适应,甚至抗衡王权支配的过程。随着士人 不断的官僚化、世系化,他们的社会结构及文化思想都有了重大的改变。这些 变化都与士族的形成、发展与演变息息相关。而本文所讨论的主要对象弘农杨 氏,在经历了两汉魏晋的起伏后,产生了什么样的发展与演变? 1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年),页 2。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年),页 7。 3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年),页 2。 4 唐长孺:〈士族的形成和升降〉、〈士人荫族特权和士族队伍的扩大〉,《魏晋南北朝史论 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 年),页 54、67。 5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年),页 195。 6 毛汉光先生曾为士族的定义立一标准,即以累世官宦、门阀显耀及经学传家,方可视为士族, 其中具体则表现在累官三代以上及居官五品以上,见毛汉光:《两晋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 (台北: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1966 年),页 5。然而毛汉光先生所设之标准侧重于仕宦 而忽略了士族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特性(见陈启云:〈导言:中华中古前期史研究反思〉,《汉 晋六朝文化·社会·制度——中华中古前期史研究》[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 年],页 10),因此本文仅以此定义为士族仕宦特性的参考标准。 7 世族与士族,都不是确定而不可移易的名称,史籍中所使用的称谓本来就非常混乱,毛汉光 先生在其《两晋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一书就统计了 27 种各异的称呼,并谓“所指意义大同 小异,因为所看角度不同,有了名词上的差异”,见毛汉光:《两晋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 (台北: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1966 年),页 1。因此这里我采用田余庆先生对世族与士 族的划分,即“东汉著名的宗族,特点是‘世’和‘大’,即世代承籍和聚族而居。他们在地 方有实力,不论是居官或不居官,社会影响都比较强大。……而魏晋士族,其特点是世居显位。 士者仕。只要他们权势在手,濡染玄风,而又慎择交游,取得名士地位,就算士族”,因此世 族与士族之间是以汉魏之际作为分界线。见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1989 年),页 275-276。 8 《史记》卷 53〈萧相国世家〉载:“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 馀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高帝曰:‘……且诸君独以身随我, 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然而余英时先生提出“萧何举宗从 征,完全是为了祛高祖之疑,盖有人质之意味”,可见萧何举宗从征的意义与武帝后士人与宗 族的结合全然不同,不可一概而论。见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年),页 223。 9 “骑士曰:‘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 未可以儒生说也’”,见《史记》卷 97〈郦生列传〉,页 2692。本文所引用之廿五史正史史料, 皆出自北京中华书局版之点校本。 10 关于士人数量的增加,下节会有详细解说。 11 《史记》卷 122〈酷吏列传〉,页 3139、3144。 12 《汉书》卷 71〈疏广传〉,页 3040。 13 《汉书》卷 72〈鲍宣传〉,页 3095。 14 《后汉书》卷 26〈宋弘列传〉,页 903-904。 15 《汉书》卷 99 上〈王莽传〉,页 4085。 16 《后汉书》卷 14〈城阳恭王刘祉列传〉,页 561。 17 杨联陞先生指出云台二十八将差不多全为豪族出身,并谓豪族起兵系以“宗族宾客为基本军 队”。见杨联陞:〈东汉的豪族〉,《清华学报》1936 年十一卷四期。 18 《后汉书》卷 1 上〈光武帝纪〉,页 12。 2 30 19 《后汉书》卷 26〈冯勤列传〉,页 909。 《后汉书》卷 32〈阴识列传〉,页 1129。 21 《后汉书》卷 20〈王霸列传〉,页 734。 22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年),页 208-215。 23 [清] 赵翼:《二十二史札记》卷 4〈东汉功臣多近儒〉条,(台北:乐天出版社,1973 年), 页 55。 24 《史记》卷 8〈高祖本纪〉,页 342-343。 25 毛汉光:《两晋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台北: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1966 年),页 48。 26 《后汉书》卷 16〈邓禹传〉,页 619。 27 《汉书》卷 88〈儒林传〉,页 3596。 28 《汉书》卷 99 上〈王莽传〉,页 4069。 29 《汉书》卷 12〈平帝纪〉,页 4069。 30 《汉书》卷 67〈云敞传〉,页 2927。 31 《后汉书》卷 27〈王良传〉,页 932。 32 王伊同:《五朝门第》(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8 年),页 11。 33 《汉书》卷 88〈儒林传〉,页 3620。 34 《汉书》卷 73〈韦贤传〉,页 3107。 35 见《后汉书》卷 25〈卓茂传〉,页 869、871。 36 见《后汉书》卷 26〈伏湛传〉,页 893-894。 37 《后汉书》卷 44〈伏湛传〉,页 1505、1510。 38 毛汉光:《两晋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台北: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1966 年),页 49。 39 《后汉书》卷 3〈章帝纪〉,页 133。 40 [汉] 仲长统:《昌言下·意林》,见[清] 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年),页 900。 41 [汉] 王符著, [清] 汪继培笺:《潜夫论笺校正》卷 8〈交际〉(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 页 355。 42 [汉] 王符著, [清] 汪继培笺:《潜夫论笺校正》卷 1〈论荣〉(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 页 34。 43 黄晖撰:《论衡校释》卷三十〈自纪篇〉(北京:中华书局,1990 年),页 1205。 44 赵壹:〈刺世疾邪赋〉,见《后汉书》卷 80 下〈文苑列传〉,页 2631。 45 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年),页 57、78 曾指出: “地方上次一级(较之于士族)的家族,常被人忽略,这些小姓见诸史册的名称如:地方酋豪、 县姓、洞主、豪强等。其社会力量容或小于大士族,但在地方上仍拥有很多实力。”这些地方 豪族的特征表现在大土地拥有上,关于这方面的论著很多,主要有朱绍侯:《秦汉土地制度与 阶级关系》(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年);杨曾文:〈试论东汉时期的豪强地主〉, 《文史哲》,1978 年第 3 期,页 24-33 等。 46 “汉代群众的居住单位是里,领导里的是父老阶层,从父老阶层中选出三老和县三老,负责 维持地方社会秩序。”见谷川道雄:〈魏晋南北朝及隋唐的社会和国家〉,《中国史研究》, 1986 年第 3 期。 47 严耕望:〈两汉郡县属吏考〉,《 金 陵齐 鲁 华西 三 大 学中 国 文化 研 究 汇刊》,1942 年第 2 期。 48 [淸] 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 8〈掾属〉(长沙:岳麓书社,1994 年), 页 287-288。 49 《汉书》卷 83〈朱博传〉,页 3401。 50 《汉书》卷 71〈隽不疑传〉,页 3036。 51 《汉书》卷 10〈成帝纪〉,页 319。 52 《后汉书》卷 17〈冯异传〉,页 645。 53 《后汉书》卷 41〈第五伦传〉,页 1395。 54 董卓的败亡,一方面出于他的暴戾,更大的原因是为当时世族所反对,最后为世族人物司徒 王允所杀。 20 31 55 毛汉光先生亦发现,助光武帝的开国功臣们,有不少富豪在内。见毛汉光:《两晋南北朝士 族政治之研究》(台北: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1966 年),页 53。 56 毛汉光:《两晋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台北: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1966 年),页 52。 57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年),页 197。 58 《汉书》卷 77〈郑崇传〉,页 3254。 59 《汉书》卷 66〈刘屈氂传〉,页 2879。 60 《汉书》卷 72〈鲍宣传〉,页 3088。 61 [汉] 荀悦撰:《前汉纪》卷 8〈孝文皇帝纪下〉,《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 61 编年类(第 303 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年),页 268。 62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 年),页 145。 63 王伊同:《五朝门第》(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8 年),页 14。 64 《后汉书》卷 35〈张纯传〉,页 1200。 65 《后汉书》卷 19〈耿弇传〉,页 724。 66 《三国志》卷 53〈薛综传〉注引《吴录》,页 1251。 67 均见《后汉书》本传。 68 《后汉书》卷 70〈郑太传〉,页 2257、2260。 69 《后汉书》卷 60 上〈马融传〉,页 1972。 70 《三国志》卷 12〈崔琰传〉注引张璠《汉纪》,页 372。 71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年),页 270。 72 王伊同:《五朝门第》(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8 年),页 25。 73 关于毛汉光先生对于社会领袖的权力分析,详见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上 海书店出版社,2002 年),页 5。 74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 年),页 148。 75 [南朝·宋] 刘义庆撰:《世说新语》卷上之上〈德行第一〉“客有问陈季方”条,(上海: 古籍出版社,1982 年),页 2。 76 陶一桃:《中国古代经济思想评述》(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年),页 1。 77 唐长孺:〈士族的形成与升降〉,《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 年), 页 58。 78 陈寅恪:〈书世说新语文学类钟会撰四本论始毕条后〉,《金明舘丛稿初编》(北京:三联 书店,2001 年),页 48。 79 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演讲录》(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年),页 2-20。 80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页 26-37。 81 “四本者,言才性同,才性异,才性合,才性离也。尚书傅嘏论同,中书令李丰论异,侍郎 钟会论合,屯骑校尉王广论离”,见《世说新语》卷上之下〈文学第四〉“钟会撰《四本论》” 条注引《魏志》。 82 陈氏以四本论论证曹氏继承东汉以来阉宦传统:尚文辞、重智术,曹操求才三令之重才不重 德即其主旨,故主张才性不必结合者为曹党;司马氏继承东汉士大夫理想:宗经义、贵仁孝, 主张仁孝谦让为体,治民治军为用,体用必合一,因此司马氏一党认为才性必相结合。见陈寅 恪:〈书世说新语文学类钟会撰四本论始毕条后〉,《金明舘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 2001 年),页 47-54。周氏亦认为主张才能本于德性,互为一体,因而先操行而后才能的才性 同而合之士为司马氏一党;而主张德性与才能无干,先才能而后德性,不重操行的才性异而离 之士为曹氏一党。见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页 26-37。 83 万绳楠:《魏晋南北朝史论稿》(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 年),页 78-82。 84 汝颍集团是以门第与儒学相结合的政治集团,并非地缘性集团,因此隶属于这集团的人物中 不乏籍贯不属于汝、颍,但也同是出自高门之士,如河内司马氏便是一例。 85 万绳楠:《魏晋南北朝史论稿》(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 年),页 95。 86 《晋书》卷 26〈食货志〉,页 790。 87 关于占田、荫族、荫客等详细内容,见王伊同:《五朝门第》(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1978 年),页 115-130;万绳楠:《魏晋南北朝史论稿》(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 年), 页 95-100。 88 《晋书》卷 46〈李重传〉,页 1310-1311。 32 89 万绳楠:《魏晋南北朝史论稿》(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 年),页 99。 《晋书》卷 43〈王戎传〉,页 1234。 91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年),页 275。 92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年),页 271。 93 汉王朝的崩溃,农民起义的兴起,豪强地主的割据,国家的分裂与民族的矛盾,使整个社会 处于动荡之中。中央集权式的统治被打破,因而为之服务的经学也逐步为玄学所取代。思想上 独尊儒术的局面结束,出现了儒道合流,其产物即所谓“玄学”。玄学,尤其是郭象与向秀所 提倡的玄学,用儒家思想来解释老庄思想,替代了已经崩溃了的两汉时期的天人感应、谶纬等 神学而为士族的宰制进行“正当性”论证。向郭二人通过为《庄子》作注的方式阐发自己的思 想,修改了何晏、王弼的“贵无”主张,认为“有”是自然存在的,并不生于“无”,因而提 出“名教即自然”的理论。向、郭把这个理论运用于政治上,认为一切现存的事物,诸如社会 关系和政治制度都是合理的、自然的;认为“以小求大,理终不得,各安其分,则大小俱足”, 这就是要让人民听其自然,遵守名教,安分守己。他们还认为“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 心无异于山林之中”,这种说法就是使统治阶级既有清高之名,又得仕宦之实,为追求名利的 士族提供了合理性。冯友兰先生指出郭象的这种说法,是门阀士族的阶级意识的反映,“郭象 的《庄子注》是玄学的代表作,他是最大的玄学家,也是士族的最忠实的代言人”,可见冯先 生认同郭象理论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正当性,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四册(台北: 蓝灯文化公司, 1991 年),页 195;西晋士族人物琅邪临沂王戎亦认为名教与自然“将毋同”, 而自魏末何晏、嵇康等人相继被杀,阮籍妥协,儒道对立便不复存在,所有玄学家或清谈家一 律都和王戎一样,讲儒道同,名教与自然同,圣人既体无又有情了,这正是士族群体所乐见的。 详见万绳楠:《魏晋南北朝史论稿》(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 年),页 110。 94 王利器撰:《颜氏家训集解》卷 3〈勉学〉(北京:中华书局,1993 年),页 176-177。 95 《后汉书》卷 79 上〈儒林列传〉,页 2547。 96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年),页 292。 97 《后汉书》卷 62〈荀淑传〉,页 2049。 98 《后汉书》卷 64〈卢植传〉,页 2113。 99 《三国志》卷 15〈刘馥传〉,页 464。 100 毛汉光:《两晋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台北: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1966 年),页 63。 101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年),页 292。 102 《三国志》卷 27〈王昶传〉,页 745。 103 玄学名士中亦有不少行为举止完全忤逆儒家学说之辈,虽然他们声誉极高,为上流阶级所仰 慕,但此辈人“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晋书》卷 75〈刘惔传〉孙绰诔刘惔 语),对当时政局并无影响,因此无碍整个门阀政治的格局。 104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年),页 340。 105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年),页 271。 106 《晋书》卷 46〈李重传〉,页 1311。 107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年),页 278。 108 毛汉光:《两晋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台北: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1966 年),页 8。 90 33 34 第二章:初露锋芒的弘农杨氏——西汉 在进一步探讨西汉之际的弘农杨氏之前,本文欲对其家族世代聚居之地 做一简单论述。杨氏世代定居于弘农华阴,而“华阴”一词很早便作为有实际 指涉意涵的地名出现在史册里。《汉书》卷 28 上〈地理志上〉载:“华阴,故 阴晋,秦惠文王五年更名宁秦,高帝八年更名华阴。”1“以在太华山之阴,故 名之”2,西汉时属京兆尹。而“弘农”未得其名前,早在虞、夏时属豫州。商 时称桃林,西周称桃林塞,置函谷关,设令以守。西汉元鼎三年(前 114 年), 因迁函谷关于新安,在故关地置弘农县。元鼎四年,(前 113 年)汉武帝设置 弘农郡,与弘农县合治,领弘农、陕、渑池、新安、宜阳、陆浑、卢氏、丹水、 析、商、上雒,计十一县。3其辖区约当今河南黄河以南,宜阳以西的洛、伊、 浙、川等流域和陕西洛水、社川河上游、丹江流域。新莽时改郡名右队,领有 弘农县。 东汉时右队复名弘农郡,但于汉光武帝二年(26 年)划丹水、析二县归 南阳郡,建武十五年(39 年)又划商、上雒归京兆尹,同时增入湖县、华阴二 县。至此,弘农与华阴才有了衔接。这时弘农共领九县:弘农、陕、渑池、新 安、宜阳、陆浑、卢氏、湖县、华阴。为避汉灵帝刘弘讳,改弘农为恒农,属 司隶校尉部。 三国时,恒农郡属魏国司州,领八县:弘农、湖县、华阴、陕县、新安、 宜阳、渑池、卢氏。西晋时,复名弘农郡,属司州。划新安为河南郡、卢氏为 上洛郡。弘农郡领六县:华阴、湖县、弘农、陕县、渑池、宜阳。东晋时,属 前秦。南北朝时,属北魏。太和十一年(487 年)移弘农郡于陕城。为避献文 帝拓跋弘讳,郡县皆改为恒农。 从地理环境上而言,弘农华阴南依太华山,而“山嶽者,灵气之宅”4, 自上古以降便吸引无数帝王登山祭祀。《山海经》中《山经》以山为纲,纵横 经纬天下地理形势,最早反映了先民崇拜山岳的观念。元康四年(前 62 年)宣 帝诏曰: 35 盖闻天子尊事天地,修祀山川,古今通礼也。间者,上帝之祠阙 而不亲十有余年,朕甚惧焉。朕亲饬躬齐戒,亲泰祀,为百姓蒙 嘉气、获丰年焉。5 从引文中见修祀山川之礼的重要性与尊事天地等同,便可得知历代帝王对山岳 的祭祀何等重视。《史记》卷 12〈孝武本纪〉载:“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 五在中国。中国华山、首山、太室、泰山、东莱,此五山黄帝之所常游,与神 会。”6姑且不论太史公此言的神话性质, 华阴因太华山而在文化上获益良多则 是不争的事实。 乾隆皇帝〈御制重修西嶽华山庙碑记〉载: 太华之望秩,尊于列岳也,自虞代而已然矣。商周以降,祀典迭 修,而建置祠宇,实始于汉,自是而后,代有葺治云。7 从碑文可知,华山的地望尊于列岳,而其始建庙宇,从文献中可追溯至西汉。 《汉书卷 28 上〈地理志上〉载:“太华山在南,有祠,豫州山。集灵宫,武帝 起。莽曰华坛也。”8同书卷 25 下〈郊祀志〉载,神爵元年: (宣帝)制诏太常曰:夫江海,百川之大者也,今阙焉无祠。其 令祠官以礼为岁事……自是五岳、四渎皆有常礼。东岳泰山于博, 中岳泰室于嵩高,南岳灊山于用腄,西岳华山于华阴,北岳常山 于上曲阳……皆使者持节侍祠。9 又《太平寰宇记》卷 29 载,华阴有“集灵宫、存仙殿、望仙台、集仙宫、望仙 观,皆汉帝宫观名也”10,欧阳修《集古录》卷 2〈后汉西嶽华山庙碑〉亦记述, 孝武帝修封禅之礼,巡省五岳,立宫其下。宫曰集灵,殿曰存仙,门曰望仙。 并且还记述说,直至中宗之世,还派遣使者前往,一年四次祭祀岳神,其中祝 告祈福一次,牲礼祭祀三次 11 ,可见自西汉起便在华阴形成了代代不废的帝王 祭祀文化。 此外,华阴位处西都长安与东都洛阳之间,地理位置优越。不仅有陆上 交通连接东西两都,其水上交通更可上溯至禹时“故道河自积石历龙门,南到 华阴,东下砥柱,及孟津、雒汭,至于大邳。”12秦与西汉定都关中,政权中心 36 偏西,须东部地区大量的物资供给,而渭河十分弯曲,不利漕运。于是武帝时 “郑当时为渭漕渠回远,凿直渠自长安至华阴”13,可见西汉时期华阴与京师长 安又有十分密切的水路联系。 华阴除了南依华山,北滨渭河因而得以享有文化以及交通上的便利,更 西接八百里秦川,处于渭河干支流冲积而成的渭河平原东南方。这一气候温和、 土壤肥沃的地域有着充足的农业经济条件,再加上交通的便利往往能带动经济 的成长,而经济底蕴正是成为豪门大族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14虽然弘农杨氏一 族在两汉以降并无以家世豪富著称的记载,但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支援,似乎 不太可能繁衍发展成为名门大族。以上提及的种种地理优势,势必对促进弘农 华阴的文化水平起着极大的影响。弘农杨氏宗支得以日益昌炽,历史留名,这 样一个得天独厚的环境可说是居功不少。 第一节:弘农杨氏的祖源争议 弘农杨氏之世系,多见于史书、谱籍,整体上的真实性毋庸置疑。但究 其局部细枝末节,推其时间顺序,亦有伪讹矛盾之处,显然经不起推敲。纵然 如此,今天欲把杨氏一族的繁衍、迁徙、兴衰历史严密而周详地再现,事实上 并不可能。所能行者,唯广泛搜集相关资料,仔细研究考订,以图去芜存精, 重现杨氏历史真相。 (一)文献材料中的杨氏源流 欲探索中国古代特定姓氏的起源,姓氏书类型的传世文献是最重要的资 料来源;在古代谱牒与姓氏书甚少流传至今的情况下 15 想要对一姓氏追本溯源, 则取材自北宋所见谱牒而撰成的《新唐书》卷 71 下〈宰相世系表〉16,其中关 于各姓氏起源的记载颇为完整及详细,实为相当重要的参考史料。然而,也由 于〈世系表〉之记载部分取材自诸家谱牒中自叙先祖渊源之说17 ,因此其内容 难免有误。但〈世系表〉的史料价值并不由于存在着错误而被抹杀,以〈世系 37 表〉为基础,再参较其它的文献记载,必能从中钩沉发微。现将各对杨氏源流 讲述比较详细的文献材料抄录于下,以备核察。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云: 杨氏出自姬姓 ,周宣王子尚父封为杨侯。一云晋武公子伯侨生文, 文生突,羊舌大夫也。又云晋之公族食邑于羊舌,凡三县:一曰 铜鞮,二曰杨氏,三曰平阳。突生职,职五子:赤、肸、鲋、虎、 季夙。赤字伯华,为铜鞮大夫,生子容。肸字叔向,亦曰叔誉。 鲋字叔鱼。虎字叔罴,号“羊舌四族”。叔向,晋太傅,食采杨 氏,其地平阳杨氏县是也。叔向生伯石,字食我,以邑为氏,号 曰杨石,党于祁盈, 盈得罪于晋,并灭羊舌氏,叔向子孙逃于华 山仙谷,遂居华阴。18 《通志》卷 27〈氏族略·晋邑〉扬19氏条云: 姬姓,周宣王子尚父,幽王时封为杨侯,魏晋所灭,其后为氏焉。 或曰周景王之后。一云唐叔虞之后,至晋武公孙子齐生伯侨,归, 周天子封扬侯……又云晋武公子伯侨生文,文生突,羊舌大夫也。 又云晋之公族食邑于羊舌,凡三县,一曰铜鞮,二曰杨氏,三曰 平 阳 。 突 生 职 , 职 五子 : 赤 、 肸 、 鲋 、 虎、 季 夙 …… 肸 字 叔 向……叔向,晋太傅,食采杨氏,其地平阳杨氏县是也。叔向生 伯石,字食我,以邑为氏,号曰杨石,党于祁盈, 盈得罪于晋, 并灭羊舌氏,叔向子孙逃于华山仙谷,遂居华阴。20 《古今姓氏书辨证》卷 13〈十阳〉杨氏条云: 杨:周宣王少子尚父封为杨侯,其地平阳杨氏县,即汉之河东杨 县也。幽王犬戎之难,杨侯失国。及平王东迁,实依晋、郑。以 杨赐晋武公,晋於是并有杨国。司马侯对平公,所谓霍、杨、韩、 魏皆姬姓是也。晋武公生伯侨,伯侨生文,文生突,羊舌大夫也, 食邑羊舌,凡三县,一曰铜鞮,二曰杨氏,三曰平阳。突生职, 职五子:赤、肸、鲋、虎、季夙。赤字伯华,为铜鞮大夫,生子 38 容。肸字叔向,晋太傅,食采杨氏,生伯石,字食我,以邑为号, 曰“杨石”,又曰“杨食我”。食我党於祁盈,盈有罪,晋并灭 羊舌氏,叔向子孙逃於华山仙谷,遂居华阴。21 《元和姓纂》卷 5〈十阳〉杨氏条云: 杨:周武王第三子唐叔虞之后。至晋,出公愻于齐,生伯侨,归 周,天子封为杨侯。子孙以国为氏。一云周宣王曾孙封杨,为晋 所灭,其后为氏焉。或曰周景王之后,扬雄自叙云:伯侨不知周 何别也。22 《汉书》卷 87 上〈扬雄传〉云: 其先出自有周伯侨者,以支庶初食采於晋之扬,因氏焉,不知伯 侨周何别也。扬在河、汾之间,周衰而扬氏或称侯,号曰扬侯。 会晋六卿争权、韩、魏、赵兴而范中行、知伯弊。当是时,逼扬 侯,扬侯逃于楚巫山,因家焉。23 《世本》云: 杨氏:周武王第三子唐叔虞之后。至晋,出公愻于齐,生伯侨, 归周,天子封于杨。子孙以国为氏。24 《广韵·下平》卷 2〈十阳〉杨氏条25云: 杨,姓。出弘农、天水二望。本自周宣王子尚父。幽王邑诸杨, 号曰杨侯。后并于晋,因为氏也。26 《春秋左传注》襄公二十九年条云: 杨国,一云周宣王子尚父,幽王时封为杨侯览;一云唐叔虞之后, 至晋武公,逊于齐,生伯侨,归周天子,封杨侯。晋灭之以为羊 舌氏之邑。27 从上述各史籍文献中记载所见,弘农杨氏的源流问题各书众说纷纭,引 起了后世学者们进一步探讨的兴趣,28本文亦将于下节对弘农杨氏之源流做一梳 39 理。而从上述记载中可以肯定的是,杨氏得名于其封地杨国。那杨国位处何地 呢?最早的记载,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虞、虢、焦、滑、霍、杨、 韩、魏皆姬姓也。”29 另外,江永《春秋地理考实》杨氏条载:“杜注,杨属 平阳郡。今按《一统志》平阳府洪洞县,春秋时杨侯国,晋灭之,以赐羊舌 肸”;罗泌《路史·国名记戊》周氏条载:“杨:一曰杨氏,《寰宇记》赵氏 之宁晋。《春秋》杨氏:汉杨县,今晋之洪洞南十八(里)有故杨城。《地道 记》:杨侯国。”30又《汉书》卷 28 上〈地理志〉载河东郡有杨县。颜注引东 晋应劭之语,称此为“杨侯国”31,由此可知杨县乃杨侯国所封地。 (二)弘农杨氏起源四说 前述史籍文献中关于杨氏起源的记载甚多,仔细归纳便可得出四说: 一,谓姬姓杨国为周宣王(前 827~前 782 年在位)之后所封。但其中 有所封杨侯乃其子或曾孙之争议。〈世系表〉、《通志》、《古今姓氏书辨证》 与《广韵》皆言周宣王子尚父封杨侯,后为晋所灭,其后代按照以国为氏的习 惯,就以杨为氏。据此,杨氏的出现应当大约在周幽王时(前 781~前 771 年 在位)。尚父其人史籍中并无详细记载,然诸杨氏家谱则有杨涧字尚父,杨杼 七世孙之记录。《卯田谱·旧序》载: 粤稽我杨氏鼻祖,系出姬姓叔虞之后裔也。自周康王六年戊辰岁, 肇封叔虞之子讳杼为杨侯大夫,即以杨为氏焉。传至六世康公被 乱所害。(周)宣王元年甲戌,聘箕子六世孙讳绍甲,以祀其先, 不数年,报国阵亡。王不忍绝其祀,不得已命五子讳涧再封杨侯, 以承其祧。32 这一段记载,正是史籍中周宣王子尚父封杨侯之说,然而其有别于正史之处则 在于将杨杼之后与周宣王五子涧联系起来,如属实,将可补充正史所缺载。另 一方面,《元和姓纂》则载周宣王曾孙封杨侯,后为晋所灭,其后以杨为氏。 为何《元和姓纂》所载封杨侯者是周宣王曾孙而非其它史籍所言的周宣王子呢? 40 或许是《元和姓纂》误载所致,但若将之解读为周宣王曾孙周恒王时,曲沃武 公灭杨国以赐其少子伯侨33,似乎亦可备一说。 二,据《元和姓纂》、《世本》、《春秋左传注》与《通志》所载,姬 姓杨氏始于周武王第三子唐叔虞之后。但伯侨归周,天子封为杨侯之前的杨氏 一族动态却在史籍中无迹可寻。查现今流传之各式杨氏家谱,则有唐叔虞次子 杨杼封侯之说。杨杼,晋侯燮之弟。杨氏宗谱称其又名平杼,生于周成王廿年 丙辰(前 1085 年)七月十一日,周康王六年己卯(前 1062 年)受封于杨,赐 杨侯,为杨侯大夫,始以杨为氏。34杨氏始于杨杼之说在杨氏家谱中广为接受, 不少家谱即以杨杼为杨氏始祖。但相较于诸家谱中杨杼生、卒年月日时皆备, 更有配偶、子嗣、官职、墓地等详细记载;考诸先秦典籍《诗经》、《左传》、 《国语》及汉代司马迁《史记》,却无杨杼此人的只字片语,再翻遍诸姓氏书, 亦无丝毫踪影。家谱中如此系统完整的记载,是一大疑点。如真能证实杨杼其 人的存在,将可补正史所遗漏者。 三,晋武公之后封杨侯。此说见于众多史籍文献,最为可信。但史籍中 所言亦有别。《元和姓纂》载伯侨为晋出公儿子,被周天子封为杨侯,子孙遂 以杨为氏。但晋出公是战国初人,似乎无可能是伯侨之父,南宋洪迈《容斋随 笔》批评《元和姓纂》诞妄最多,这也是个证明。35 据〈世系表〉中所载,伯 侨应是晋武公之子。晋武公在公元前 716 年继父位成为曲沃的国君,前 679 年 代晋为诸侯两年而卒,长子诡诸继承王位,即晋献公。若伯侨被周天子封为杨 侯,其时应在此前后不久。而考诸杨氏族谱亦有另一番说法,认为伯侨之父是 杨杼第 22 世孙杨定悼。杨定悼有子十五,周安王十五年(前 387 年)杨定悼及 其余十四子在晋国内乱中被强晋所杀,仅第十三子伯侨同母亲公孙氏,幸被家 人古吉搭救,投靠晋国贤士大夫习。习为掩护其母子俩,与公孙氏拜为兄妹, 习呼伯侨为外甥,曾改名文实。大夫习畏惧晋国六卿的强盛,让伯侨母子归附 周。周王任命伯侨为中大夫,并念其先人功勋,仍封于杨,为杨侯,承继乃祖 爵位,是为继杨杼而后的杨氏第 23 世祖。此说并无实际的依据,且此时已当战 国之际,与〈世系表〉、《通志》、《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文献记载之杨氏在 时间上重叠纷乱,似乎难令人信服。 41 四,周景王之后封于杨,子孙遂以杨为氏。此说见于《元和姓纂》以及 《通志》。周景王姬贵,公元前 544 年~前 520 年在位,其时以为春秋后期, 周朝国势衰弱。若杨侯为周景王后人,则其封地不可能在晋国境内的杨国,而 是洛阳近畿的杨邑36 。但此说已与〈世系表〉、《通志》等所载杨氏后裔的时 间点重叠,甚至远迟于众杨氏后裔,因此可推知周景王之后虽以杨为氏,则并 非弘农杨氏的祖源。 上述诸说中,尽管内容有所差异,但能证明在西周春秋之际,姬姓杨国 便已然出现,而后世的杨氏则可归纳为两大来源:第一说中的以国为氏,也就 是春秋时期晋吞并了杨国后,杨侯苗裔以国为氏,遂取杨姓;第二及第三说所 本的以邑为氏,晋国灭杨后,杨国旧有的国境便成为晋国公族羊古氏的采邑, 世代相袭。这一族人自此以封邑为氏,因而羊舌氏亦称杨氏。羊舌氏又称杨氏 亦见于《左传》。《左传·昭公五年》在同一段文字里,先称叔向为羊舌肸, 后称杨肸,便是其例37 。而据《通志·氏族略·晋邑》,羊舌氏姬姓,是晋靖 公的后人,食邑为羊舌,以羊舌为氏。而晋国始封于唐叔虞,因此《元和姓纂》 等文献将杨氏始祖上溯至唐叔虞。据〈世系表〉等记载,伯侨封杨,后传文、 突、职、肸(叔向)、伯石(食我)。鲁昭公二十八年(前 514 年),亦即晋 顷公十二年,杨食我党同大夫祁盈作乱,于是晋国杀祁盈、杨食我,并灭了祁 氏、羊舌氏二族,分祁氏之田为七县、羊舌氏之田为三县,作为这些公卿子孙 的食邑。《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亦载:“魏献子为政,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 分羊舌氏之田以为三县” 38 ,而“叔向子孙逃于华山仙谷,遂居华阴”。据此, 可推测伯侨及其以邑为氏的杨氏子孙,正是弘农华阴杨氏之祖。 通过上文的整理与分析,已经足以重构弘农杨氏祖源的基本架构。然而, 现存史料的简略且相互冲突,致使许多无法求证的疑点依然存在。加上今日可 寻各谱系中对传世文献所未载及的空白迳自加以想象、创造以补足其阙,让后 人难以从文献中寻得谱系所罗列世系的真实性之佐证,加深了后人欲重新归纳 出杨氏远祖谱系的困难。因此上述从史籍、谱系中爬梳出来的杨氏渊源论,仍 尚不足以为杨氏祖源与世系的真实性作出肯定无疑的论断。 42 第二节:弘农杨氏的奠基时期 若伯侨为弘农杨氏之源起,那么接下来的世系皆在史籍中有迹可寻。 〈世系表〉载: 有杨章者,生苞、朗、款。苞为韩襄王将,守修武,子孙因居河 内。朗为秦将,封临晋君,子孙因居冯翊。款为秦上卿,生硕, 字太初,从沛公征伐,为太史。39 韩襄王于公元前 311 年至前 296 年在位,距晋顷公十二年(前 514 年)灭羊舌 氏已有近二百年的时间。二百年内的繁衍生息后,弘农杨氏后裔开始跻身仕途。 〈世系表〉载杨章二子苞、朗以武功崛起,分别于韩秦二国任将职,三子杨款 随次兄仕秦,更官拜上卿。周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上卿” 则为三等中最尊贵者,《礼记·王制》曰“ 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40,可见 杨款地位之显,又在苞、朗之上。 此时的弘农杨氏诸人并未开始接触经学,〈世系表〉中记载,除了杨苞 杨朗为将,杨款子硕亦以武功起家,并从汉高祖征伐,为太史。硕有八子:鷃、 奋、甝、儵、熊、喜、鸇、魋。然考《史记》与《汉书》,杨硕以及其八子中, 除了最广为人知的杨喜一人,其余皆无只字记载。如此一来,〈世系表〉中所 载从先秦到西汉杨喜之间的杨氏世系,在未有其它史料可证明其真伪之前,则 不可轻信。如果我们从史籍中各弘农杨氏人物传记来追溯其先祖,可不可以拼 凑出整个世系的脉络呢?《汉书》卷 66〈杨敞传〉并无其祖相关记载;《后汉 书》卷 54〈杨震传〉载:“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八世祖喜,高祖时有 功,封赤泉侯。高祖敞,昭帝时为丞相,封安平侯。父宝,习《欧阳尚书》” 41 ; 而《晋书》卷 40〈杨骏传〉、《魏书》卷 58〈杨播传〉和《周书》卷 22 〈杨宽传〉最多只是记载了他们的祖父一辈,对于他们的始祖并无任何着墨。 至于在中古时期的墓志方面,杨播系和杨宽系的族人墓志中,对于他们的始祖 也只是追认到杨震而已。 42 由此我们只能从〈世系表〉与《后汉书·杨震传》 的内容对照来推测华阴杨氏的源流出自杨喜。然而〈世系表〉中对于杨喜之父 及兄弟详尽清晰的记载,或许作者另有所据,但也不可排除杨氏一族受到魏晋 之后门第标榜之风的影响,将自己的祖先追溯到先秦,以“旧门”自豪,更以 43 此作为自己炫耀家资的资本。由于〈世系表〉中所载有可能是隋唐以降后人的 附会之词,因此,下文将以确定为华阴杨氏始祖的西汉杨喜为起点,探讨弘农 杨氏于西汉时期的初兴。 杨氏在西汉时期,于政治与社会地位上获得了极大的提高,并开始研习 儒学,为东汉时期弘农杨氏成为与汝南袁氏齐名的名门望族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而这一切都可以上溯至杨喜的封侯。 (一)杨喜封侯及其地位考 杨喜,字幼罗。其事迹史籍中所载不多,大体为其从灌婴击杀项羽有功 而封赤泉侯事,分见《史记》卷 7〈项羽本纪〉、卷 18〈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汉书》卷 31〈项羽传〉、卷 16〈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等。《汉书·项羽传》 载其事云: 羽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公得。”乃自刭。 王翳取其头,乱相蹂蹈,争羽相杀者数十人。最后杨喜、吕马童、 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故分其地以封五人,皆为列侯。43 除了上文,〈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对杨喜赤泉侯国亦有较完整的记载。 据表,杨喜以郎中骑的身份于汉王二年从杜地追随刘邦,隶属淮阴侯韩信,后 改隶灌婴,因夺得项羽尸体一部分有功,汉高祖七年封为赤泉侯,封户 1900 户。 郎中骑一职,未见于文献记载,《汉书》卷 19 上〈百官公卿表〉曰:“郎中有 车、户、骑三将”,注引如淳曰:“主车曰车郎,主户卫曰户郎”44,郎中骑大 约就是骑郎的异称。此官职不高,其秩次仅等同或略高于 300 石的郎中。45另 外,《史记》卷 95〈灌婴传〉载“项籍败垓下去也,(灌)婴以御史大夫受诏 将车骑别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皆赐爵列侯”46 。据此, 杨喜等五人在封侯前仅是灌婴营下一名小吏。如非夺得项羽一体,似乎并无封 侯的可能性。即便是击杀项羽这样的大功,杨喜在汉初功臣中仅名列 103 位, 因而可见杨喜实非刘邦集团中的重要将领。 44 为何杨喜在立下大功之余仍不为刘邦所重视呢?李开元在《汉帝国的建 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一书中指出:“刘邦集团有严格的功劳 规定和原则,其成员加入刘邦集团之时间的早晚,即其资历,直接关系其功劳 的累进,进而与其在集团中的地位高低待遇厚薄之间,有着密切的正比关系。” 47 杨喜于汉王二年始追随刘邦,此时刘邦已于汉中就国,杨喜入汉时间较晚, 不属于刘邦于沛县起义的基本力量丰沛元从集团48,且有“旧秦军吏”49的身份, 故不为刘邦集团所重用是势所必然。另外,杨喜自身的才能有限,亦有可能是 原因之一。《史记》和《汉书》皆载杨喜和项羽遭遇的记述,项羽垓下兵败, 狼狈不已之际,“(杨喜)追羽,羽还叱之,喜人马俱惊,辟易数里”50 ,即 便是最后成功夺得项羽一体,也只因为项羽自刎在先。纵观史籍文献,杨喜在 军事上并无任何特异之处。 史载杨喜封侯后,其子孙除了嗣其爵位,并无一人担任官职。这表示杨 氏并没有因此而获得政治权力步入统治阶级。不仅如此,“汉初以来支配汉帝 国政治之汉初军功受益阶层,随着岁月之流逝和汉朝政治之变动,经历了一个 自外而内,自下而上地逐渐衰落过程”51 ,杨喜一支亦不例外。据《汉书》卷 16〈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其子杨敷52与孙杨毋害53经历了反反复复的免爵与复 封54,至武帝元光二年(前 133 年),毋害因有罪而第二次免爵,杨喜的始封 爵位至此遂绝。元康四年(前 62 年),“喜玄孙茂陵不更孟尝诏赐黄金十斤, 复家”,是汉武帝对杨喜后裔的最后优待;永始元年(前 16 年)犹获“赐帛百 疋”;而到了元始二年(2 年),杨喜直系后裔家道中落,求复不得。 (二)杨敞、杨恽父子的兴起与止步 自武帝刘彻(前 141 年~前 87 年在位)到宣帝刘询(前 74 年~前 49 年在位)年间,华阴杨氏中又出了两名著名的政治人物——杨敞及次子杨恽。 杨敞初辟于给事大将军莫府,后“霍光爱厚之,稍迁至大司农......后迁御史大夫, 代王䜣为丞相,封安平侯。” 55 由此可知杨敞的发迹,是因为得到了当权者霍 光的赏识,而非因其功臣之后的身份。杨敞虽贵为丞相,然而在任期间并无任 何显著的作为,最为人所知的事迹便是与霍光、田延年等上言直谏,废黜了 45 “行淫乱”的昌邑王刘贺。然而我们不能因此而称道杨敞的政治能力,因此事 实非他所主导,甚至可说杨敞在这废王更立的重大事件上一直都处于被动的处 境。《汉书》卷 66〈杨敞传〉载: 大将军光与车骑将军张安世谋欲废王更立。议既定,使大司农田 延年报敞。敞惊惧,不知所言,汗出洽背,徒唯唯而已。延年起 至更衣,敞夫人遽从东箱谓敞曰:“此国大事,今大将军议已定, 使九卿来报君侯。君侯不疾应,与大将军同心,犹与无决,先事 诛矣。”延年从更衣还,敞、夫人与延年参语许诺,请奉大将军 教令,遂共废昌邑王,立宣帝。56 杨敞虽受霍光爱厚,却似乎并不受重用,废王之事实由霍光与张安世主谋,议 定之后才派人通报杨敞。杨敞获悉后大惊,“不知所言,汗出洽背,徒唯唯而 已”,如非杨敞妻57 从中周旋,恐怕真如其妻所言,“犹与无决,先事诛矣。” 再看元凤中前事,“左将军上官桀父子与盖主、燕王谋为逆乱。假稻田使者燕 仓知其谋,以告大司农杨敞。敞惶惧,移病,以语延年”58 ,获知谋反大事竟 不敢告发,上书称病以避祸,两事对比,便可看出杨敞虽列位九卿,实则素谨 畏事,无处变的胆识与才能。事实上,杨敞位居丞相,却位高权轻,丞相之位 形同虚设,霍光子霍禹故长史任宣便曾言: 大将军时何可复行!持国权柄,杀生在手中。廷尉李种、王平、 左冯翊贾胜胡及车丞相女婿少府徐仁皆坐逆将军意下狱死。使乐 成小家子得幸将军,至九卿封侯。百官以下但事冯子都、王子方 等,视丞相亡如也。59 此处丞相即指杨敞。但在霍光“持国权柄,杀生在手中”的局势下,且看司马 光对霍光评曰:“光久专大柄,不知避去,多置亲党,充塞朝廷,使人主蓄愤 于上,吏民积怨于下,切齿侧目,待时而发”60 。这些记载告诉我们霍光威权 翕赫、横行霸道,生杀之事全凭一己私念,杨敞若与其对立势必吃亏,李种、 王平等人便是例子。然而他也知道霍光久专大权,朝中上下已是天怒人怨,也 不宜过与阿附于霍光,因此在众多大事发生时总是唯唯诺诺,以庸懦畏事的形 象示人。61 46 史载杨敞有二子忠与恽,杨敞参与废王更立宣帝之后,同年八月薨。 “子杨忠62嗣,并以敞居位定策安宗庙,益封三千五百户。”63杨忠事迹不见于 史册,宣帝元康三年(前 63 年)薨,其子谭64嗣。 杨敞二子中较为人所知的是杨敞少子杨恽。其事迹附见于《汉书》卷 66 〈杨敞传〉。杨恽可说是弘农杨氏一族中有明文记载接触儒学的第一人。杨恽 父杨敞是史传中杨氏著籍华阴的最早记录65 ,因此杨恽始研儒学与其居住地弘 农华阴可说是息息相关。东汉经学世家众多,世代延续着对经学的学习。其中 尤以关中为甚,因为关中地区正是中国开发较早的地方,自秦、西汉以来,关 中成为统一国家的畿腹,使得这个地区在文化发展上具备了非常优越的条件。 汉初,娄敬在劝告刘邦定都关中时,曾对关中的地理形势及其与当时新兴汉王 朝的政治、经济的密切关系,作了深刻阐述。对此张良也发表了精辟的论述: 关中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 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湾维天下,酉 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 府之国也。66 就是这样一个“天府之国”为东汉众多经学世家的出现提供了最优厚的地理条 件。然而诸世家在东汉时期能以家传经学闻名,这样的文化并非一朝一夕所形 成的,而是经过了长期的孕育与滋长时期。这时期始于何时呢?远在西汉以前, 秦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便“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 67 ,后更有西汉 的“三选七迁”68之事,《汉书》卷 28 下〈地理志〉载: 汉兴,立都长安,徙齐诸田,楚昭、屈、景及诸功臣家于长陵。69 后世世徙吏二千石、高訾富人及豪桀并兼之家于诸陵。盖亦以强 干弱支,非独为奉山园也。是故五方杂厝,风俗不纯,其世家则 好礼文,富人则商贾为利,豪桀则游侠通奸。70 便是指这一事。六国后裔、二千石吏、高訾富人及豪桀名家被迁徙至关中,其 中不乏“好礼文”的世家。如此一来关中成为政治中心之余,在经济与文化上 更有重要影响。两汉学术自汉武帝接受儒生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之后,便集中于经学。《汉书》卷 88〈儒林传〉载:“公孙弘以治《春秋》 47 为丞相封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 71弘请为博士官置弟子,“自此以来, 公卿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 72公孙弘将学术文化与“贤能”合一,在 选举制度上增强了“儒学之士”的政治力量,且在社会上提高了他们的地位。 在这样的一股社会风气下,许多贵族子弟开始随师习经,经学名家累世传业, 相传数百年不堕者比比皆是。《后汉书》卷 36〈贾逵传〉言:“贾逵字景伯, 扶风平陵人也。九世祖谊,文帝时为梁王太傅。曾祖父光,为常山太守,宣帝 时以吏二千石自洛阳徙焉。父徽,从刘歆受《左氏春秋》,兼习《国语》、 《周官》,又受《古文尚书》于涂恽,学毛诗于谢曼卿,作左氏条例二十一 篇…逵悉传父业,弱冠能诵《左氏传》及《五经》本文,以《大夏侯尚书》教 授,虽为古学,兼通五家谷梁之说。”73便是一例。 史载杨恽家在华阴74,位处关中东部,于西都长安与东都洛阳两文化重镇 之间,在长期受到文化的熏陶之下,加上其母亲为司马迁之女,杨恽“始读外 祖太史公记,颇为《春秋》。以材能称,好交英俊诸儒” 75 ,《史记》卷 20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亦称其“好士”76,开启了弘农华阴杨氏世代习儒的家学 传统。也因其“好交英俊诸儒,名显朝廷”,原本靠其兄之关系以补常侍骑的 杨恽很快便擢为左曹。后告发霍氏子弟谋反密谋,助宣帝铲除了霍氏在朝中的 势力,封平通侯,迁中郎将。在任职中郎将期间,杨恽展现了其政治才华,当 时朝廷里“货赂流行,传相仿效”,郎官须出钱财方能择其好位置进而显达。 因为郎官出钱择官如山之有财可出,故当时人们把郎官称作“山郎”。杨恽任 中郎将,废去山郎出资择官之事,“郎官化之,莫不自厉,绝请谒货赂之端, 令行禁止,宫殿之内翕然同声。”77 杨恽因此被擢拔为诸吏光禄卿,得到皇帝 的信任。此时的杨氏一门权势显赫,除了其兄杨忠封安平侯,据其在〈报孙会 宗书〉中所言,“恽家方隆盛时,乘朱轮者十人,位在列卿,爵为通侯,总领 從官,与闻政事。”李善注:“二千石皆得乘朱轮”78,说明当时杨氏一门位至 二千石以上的高级官吏者有十人之多,其氏族地位之显赫比之汉初杨氏,实不 可同日而语。同时,杨敞与杨恽父子的显赫地位伴随而来的是经济上的利益, 《汉书》卷 66〈杨敞传〉载: 48 初,恽受父财五百万,及身封侯,皆以分宗族。后母无子,财亦 数百万,死皆予恽,恽尽复分后母昆弟。再受訾千余万,皆以分 施。79 杨恽如此丰厚的财富从何而来呢?我们知道,汉时高级官吏之收入并不限于租 税和俸禄。按照制度,列侯“四时皆得赐餐钱” 80 ,餐钱的数目可参考《后汉 书》卷 43〈何敞传〉注引《汉官仪》载:“腊赐大将军、三公钱各二十万,牛 肉二百斤,粳米二百斛,特进、侯十五万,卿十万,校尉五万,尚书三万,侍 中、将、大夫各二万,千石、六百石各七千,虎贲、羽林郎二人共三千,以为 祀门户直。”81 不仅如此,地位显赫的权贵还时常得到赏赐。如“(杜延年) 久典朝政,上任信之,出即奉驾,入给事中,居九卿位十余年,赏赐赂遗,訾 数千万”82 、宣帝赏赐霍光“前后黄金七千斤,钱六千万,杂缯三万疋,奴婢 百七十人,马二千匹,甲第一区”83 ,足见朝廷赏赐之丰厚。上文中“再受訾 千余万”或许便是杨恽得自朝廷所赏赐。杨恽一家自父杨敞伊始便飞黄腾达, 家世富裕有余财千万亦属正常。然而对于杨恽的轻财好义,瞻顾宗族,有学者 认为杨恽其人实气量狭小,且在朝中结怨甚多84,因此其之所以会“轻财好义” 亦有可能出自为了培育杨氏一族的宗族势力的表现。85但考察当时的社会背景, 笔者认为杨恽所为乃是受到当时社会风气所影响,而非蓄意培养自身的宗族势 力。史籍文献中不乏汉代家族成员互相让财的例子。卜式“有少弟,弟壮,式 脱身出,独取畜羊百余,田宅财物尽与弟”。十余年后,“弟尽破其产,式辄 复分与弟者数矣”86;郭昌“让田宅财产数百万与异母弟”87;樊梵“悉推财物 二千余万与孤兄子”88;张堪“让先父余财数百万与兄子”89;薛包“弟子求分 财异居,包不能止,乃中分其财”,“弟子数破其产,辄复赈给” 90 ;韩棱 “推先父余财数百万与从昆弟”91等例子不胜计数。 除了近亲,同宗族人亦在赈济的范围之内。据〈四民月令〉记载,每年 春耕前后,庄园主就“振赡穷乏,务施九族”。秋收前后,又“存问九族孤寡 老病不能自存者,分厚彻重,以救其寒”;“同宗有贫窭久丧不堪葬者,则纠 合宗人,共与举之”92 。史载此类赈济穷困族人的事例众多,如:朱邑“身为 列卿,居处俭节,禄赐以共九族乡党,家亡余财”93 ;疏广“既归乡里,日令 家共具设酒食,请族人宾客,与相娱乐。数问其家金余尚有几所,趣卖以共具” 49 94 ;张临“亦谦俭。且死,分施宗族故旧” 95;宣秉“所得禄奉,辄以收养亲族。 其孤弱者,分与田地,自无担石之储”96 ;任隗“所得奉秩,常以赈恤宗族, 收养孤寡”97 ;廖扶“知岁荒,乃聚谷数千斛,悉用给宗族姻亲,又敛葬遭疫 死亡不能自收者”98 ,由此可见对族人的赈济和赡养,是基于血缘关系的一种 责任。《汉书》卷16〈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载杨喜有一玄孙杨孟尝著籍茂陵, 享有爵位“不更”。“不更”仅是汉延用秦制所赐二十等爵99 中的第四等,颜 师古注曰:“言不豫更卒之事也”100,据钱大昕等人所考察而知,“不更”地 位实与平民无异101,可见杨喜此一支裔自西汉初期杨氏衰落后并未能再度兴起。 杨恽在经济上资助族人杨孟尝等102,亦可视为基于血缘关系的一种责任,合乎 “异居而同财,有余则归之宗,不足则资之宗”103之礼。 杨恽“位在列卿,爵为通侯,总领從官,与闻政事”,政治地位十分显 赫,但最终因其桀骜不驯的性格为政敌所陷害。先是免官失爵,免为庶人,后 所写〈报孙会宗书〉落入宣帝手上,“宣帝见而恶之。廷尉当恽大逆无道,要 斩。妻子徙酒泉郡。谭坐不谏正恽,与相应,有怨望语,免为庶人。104”杨谭 为杨恽兄杨忠子,袭封安平侯,官至典属国,因杨恽事丢官失爵,至此杨氏一 族在西汉政治舞台上轧然而止。 第三节:弘农杨氏世系辨疑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105 中对于两汉 弘农华阴杨氏世系记载的出入,引起了后世学者的诸多议论,且各执一词,至 今仍无一定案。故本章节所论述内容,主要目的是对今人所考证之弘农杨氏世 系进行整理,且提出笔者的补充及修正。纵观各方对华阴杨氏世系所进行的考 证,考证结果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别。部分学者认为,弘农杨氏族源应以《新 唐书》所载〈世系表〉为依据,并指出〈功臣表〉中所言杨氏人物世系有误106。 现根据〈世系表〉绘得西汉杨氏世系传承表如下: 50 杨震 杨宝 杨忠 杨喜 杨敷 杨胤 杨谭 杨敞 杨衡 杨並 杨恽 表一:西汉杨氏世系传承表 执不同意见的学者则认为,〈世系表〉之记载并不可信,因为〈世系表〉 所列的世系是为了给杨敞、杨宝安插一个位置,不顾〈功臣表〉的记载,将杨 喜嫡孙杨並变成了杨宝之弟,以示杨敞乃杨喜嫡系子孙。执此说辞之学者进一 步推断出为弘农杨氏在东汉定下发展基础的重要人物杨震并非杨喜嫡系。107现 根据〈功臣表〉绘得西汉杨氏世系传承表如下: 杨喜 杨敷 杨毋害 X 杨孟尝 杨恢 杨谭 杨並 表二:西汉杨氏世系传承表 2 两图表自杨喜子杨敷之后的记载便大相径庭,为理清头绪,我们先来探 讨〈世系表〉之真伪。〈世系表〉载:“喜字幼罗,汉赤泉严侯。生敷,字伯 宗,赤泉定侯。生胤,字毋害。胤生敞,字君平,丞相、安平敬侯。二子:忠、 恽。忠,安平顷侯。生谭,属国、安平侯。二子:宝、并。宝字稚渊。二子 : 震、衡。震字伯起,太尉”,清楚列出了杨喜至杨震的世系,说明杨敞是杨喜 嫡系子孙。杨敞事迹见于《汉书》卷 66〈杨敞传〉,然而文中并无提及杨敞是 杨喜的后人,而是在《后汉书》卷 54〈杨震传〉中有“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 人也。八世祖喜,高祖时有功,封赤泉侯。高祖敞,昭帝时为丞相,封安平侯” 的记载,我们才得以知晓杨喜与杨敞的关系。但查〈功臣表〉述杨喜八代后裔 中,杨敞之名却不可寻,然而以杨敞丞相的身份,〈功臣表〉似乎并无漏载的 可能。由此推算,便可知杨敞实非杨喜嫡系,而只是裔孙而已。另外,〈功臣 表〉清楚记载“喜玄孙茂陵不更孟尝诏赐黄金十斤,复家”,据〈功臣表〉载, 元康四年得以复家者多达 119 人,但加赐黄金者仅四人,杨孟尝便是其中之一。 51 若〈世系表〉所载属实,宣帝为了“章中兴之德” 108 而对功臣之后“诏赐黄金 十斤,复家”之事,应首先落在杨忠或杨恽身上,而非〈世系表〉所失载的杨 孟尝。可见与杨恽同辈份的杨孟尝正是以功臣嫡系子孙的身份享受朝廷赐金、 复家的优待。惜孙氏在其论文《汉晋时期弘农杨氏研究》中仅以“官爵不显、 地位较低”109为由以说明杨孟尝及其子杨恢不为〈世系表〉所录,却没看到这 一点。 〈世系表〉有误,上文已经提及。至于〈功臣表〉,如果深入分析,亦 有其不足之处。表中载“七世子谭代”,认为杨谭是杨喜的七世孙。此处所言 杨谭之世系似乎有误。《后汉书·杨震传》载“(震)八世祖喜„„高祖敞” 110 ,以此推算,杨震之祖父杨谭,若自杨喜算起不该是〈功臣表〉中所言的七 世,而应为第六世。接着表中又载“八世子并代”,此说与〈世系表〉中所载 杨谭有子杨並相符合,应属实,然而其世系自杨喜算起应为第七世。如以《后 汉书·杨震传》所载世系而言,〈世系表〉的记载则与之相吻合,因此笔者认 为杨谭当以杨喜六世子为是。〈功臣表〉之所以有如此误载,恐怕是因〈功臣 表〉制作过程的失误而导致。弘农杨氏一族以及诸多汉初功臣列侯子孙于西汉 时期历经传承、复封、改封,至武帝末期近乎全部失爵 111 ,其后又有宣帝元康 四年(前 62 年),诏令“诏复家”之事,情况十分的复杂,因而诸姓氏之世系 或未能准确记载。而班固作〈功臣表〉之时,所用原始资料应是西汉政府所保 存的列侯名籍,〈功臣表〉上的错误或与此有关。孙氏在于其论文《汉晋时期 弘农杨氏研究》中推测杨喜六世孙中有杨恢、杨谭两人得以复家,而班固在参 阅西汉所存列侯名籍之时,依复家时间先后为序,而将同为杨喜六世孙的杨恢、 杨谭错置为六世及七世 112 ,并为两人附上父子关系。若属实,那么〈功臣表〉 中所载杨谭与杨恢两人同为杨喜六世孙,父子关系便不能成立。杨恢子应为杨 並,而杨並一支于元始二年“求复不得”113,从此绝迹于史籍。 除了上述所论及之处,〈世系表〉中,杨毋害之毋害变成了字,并多出 了一个名“胤”。此外,杨喜至杨胤三世与〈功臣表〉相吻合。〈功臣表〉中 杨喜四世孙名讳从缺,然而同书传记中却有〈杨敞传〉,杨敞位至丞相,若其 真为杨胤嫡子,〈功臣表〉绝无失载之理。因此可推断为杨喜之后,却非嫡系 子孙。这也解释了杨敞与杨恽父子身居显位之时,杨孟尝一支却只是享有与平 52 民无异的爵位“不更”,并未能在“恽家方隆盛时,乘朱轮者十人,位在列卿, 爵为通侯”之际得利,然而却能以功臣嫡系子孙的身份享受朝廷赐金、复家的 优待。依上文所推论之结果,得出西汉杨氏世系传承表如下: 杨敷 杨 喜 杨胤 (杨毋害) X 杨孟尝 杨恢 杨忠 杨谭 杨並 杨震 杨宝 杨敞 杨衡 杨恽 表三:西汉杨氏世系传承表 3 由此可见,真正使弘农杨氏成长为天下望族的“关西孔子”杨震,非汉初功臣 赤泉侯杨喜嫡系。〈世系表〉中将杨喜嫡系杨並变成杨震父杨宝之弟,应属伪 托,以示杨震乃杨喜嫡系,提高杨震这一支杨氏后裔的社会地位。 第四节:小结 从前面的论述可以得知,弘农杨氏祖源可追溯至西周以前,而与弘农华 阴产生联系则始于“逃于华山仙谷,遂居华阴”的杨肸(叔向)后裔。杨肸这 一支裔在华阴或许多从事务农耕作,无有仕者,因此在西汉前的活动情形文献 阙载。迄西汉初年,有杨喜封侯于赤泉,而其后裔尝迁居茂陵,亦有子孙留守 弘农华阴故地。可见弘农杨氏在关中地区的移动与发展,是源远流长,由来已 久。 西汉时期的弘农杨氏发展可大致分为先后两个骤兴骤衰的过程。先是杨 喜因战功封侯,然而他在刘邦集团中的地位不高,子孙亦无一人担任官职。加 上西汉政权对王侯、食封贵族向来都秉持着打压态度,《汉书》卷 16〈高惠高 后文功臣表〉载其事曰: 53 迹汉功臣,亦皆割符世爵,受山河之誓,存以著其号,亡以显其 魂,赏亦不细矣。百余年间而袭封者尽,或绝失姓,或乏无主, 朽骨孤于墓,苗裔流于道,生为愍隶,死为转尸。114 杨喜的始封爵位至其孙杨毋害遂绝。在这之后则有杨敞、杨恽的擢升。其中最 值得注意的是杨恽,因为他不仅是西汉诸杨中最具政治才华之人,亦是最早接 触儒学的杨氏人物。随着杨恽在朝中的失势,弘农杨氏于西汉后期退出了政治 舞台。但在西汉短暂崛起的弘农杨氏诸人,特别是杨恽与儒学的接触,已经为 后世的再兴奠定了基础。自此杨氏一门终两汉之际都与研习儒学之路不分离。 1 《汉书》卷 28 上〈地理志上〉,页 1543。 [宋] 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卷 29〈关西道〉(北京:中华书局,2007 年), 页 618。 3 参看《汉书》卷 28 上〈地理志上〉,页 1548。 4 [元]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 84〈郊社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年),页 764。 5 《汉书》卷 25 下〈郊祀志〉,页 1248。 6 《史记》卷 12〈孝武本纪〉,页 468。 7 [清] 李榕辑:《华岳志》卷首〈圣制〉录乾隆皇帝〈御制重修西嶽华山庙碑记〉,见《中国道 观志丛刊》第四册《华岳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年),页 34。 8 《汉书》卷 28 上〈地理志上〉,页 1544。 9 《汉书》卷 25 下〈郊祀志〉,页 1249。 10 [宋] 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卷 29〈关西道〉(北京:中华书局,2007 年), 页 620。 11 [宋] 欧阳修:《集古录》卷 2〈后汉西嶽华山庙碑〉,见《丛书集成续编》第 72 册〈金石 类·总志之属〉(上海:上海书局,1994 年),页 110。 12 《史记》卷 29〈河渠书〉,页 1405。 13 《史记》卷 30〈平準书〉,页 1424。 14 薛海波先生指出,所谓豪族,即其产生的基础是乡村社会。其基本形态是以家族作为其构成 要素,内部结构是各家族拥有各自的财产(主要是土地)和经营活动。豪族的特征是多元的, 集政治权力、土地财富、文化优势、宗族力量、武装势力于一身。见薛海波:〈东汉颍川豪族 的官僚化和士族化〉,《文史哲》,2006 年第 6 期,页 95 注 1。 15 据《隋书》卷 33〈经籍志〉记载,唐代初年还存在的杨氏家谱文献有《杨氏血脉谱》二卷、 《杨氏家谱状并墓记》一卷、《杨氏支分谱》一卷、《杨氏谱》一卷。据《宋书》卷 204〈艺 文志〉记载,宋代曾公开印行的有杨侃《家谱》一卷。此外,宋人汪藻曾从《世说新语》等书 中,辑出《弘农华阴杨氏谱》一卷,作为《世说新语》的附录刊行于世。现在除了这部家谱尚 属完整存在外,其余已失传难考。 16 为行文方便,下文均以简称〈世系表〉表示。 17 “〈世系表〉本于《元和姓纂》,以唐人文集和一些氏族谱牒作补充材料,编集而成”,见 赵超:〈前言〉,《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北京:中华书局,1998 年),页 1。 18 《新唐书》卷 71 下〈宰相世系表〉,页 2346。 19 按杨、扬古字通用。 20 [宋] 郑樵:《通志》卷 27〈氏族略·晋邑〉(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年),页 456。 2 54 21 [宋] 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见《丛书集成新编》第 99 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1985 年),页 131。 22 [唐] 林宝:《元和姓纂》(北京:中华书局,1994 年),页 581-582。 23 《汉书》卷 87 上〈扬雄传〉,页 3513。 24 [清] 秦嘉谟辑:《世本辑补十卷》卷 7 上〈氏姓篇〉,见[汉] 宋衷注:《世本八种》(北京: 中华书局,2008 年),页 193。 25 《姓解》与《姓源》关于杨氏起源的记载与《广韵》同。 26 《大宋重修广韵》,见《四部备要·经部》第 46 册,(上海:中华书局,1936 年),页 42。 27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 年),页 1160。 28 最早对于杨氏源流的考辩则可追溯至明朝思想家顾炎武先生的《日知录》卷 23〈氏族相传之 讹·杨氏〉。顾氏之文道出了现存杨氏源流记载的简略且相互冲突,存在着许多疑点。见[淸] 顾 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长沙:岳麓书社,1994 年),页 803。 29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 年,页 1160。 30 [清] 江永:《春秋地理考实》、罗泌:《路史·国名记戊》皆转引自何光岳:《中华姓氏源 流史》(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 年),页 2289。 31 《汉书》卷 28 上〈地理志〉,页 1551。 32 转引自弘农郡“四知堂”开阳(庐陵)《杨氏族谱》编委会:《杨氏族谱》,2003 年。 33 何光岳:《中华姓氏源流史》(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 年),页 2290。 34 杨杼生平参考湖南望城县卯田《杨氏族谱》(简称《卯田谱》)、《海南杨氏宗谱》,转引 自何光岳:《中华姓氏源流史》(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 年);四川省宜宾县《杨氏族 谱》、开阳(庐陵)《杨氏族谱》、新加坡《杨氏宗谱》等。 35 详见王晓卫:《中华姓氏谱·杨》(北京:华艺出版社,2000 年),页 7。 36 “杨邑亦即《左传》僖公十一年:杨、拒、泉、皋、伊、雒之戎的杨地。江永《春秋地理考 实》说:《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刘子奔扬,杜注:周邑。《彙纂》引《路史》曰:宣王子 曰尚父,幽王封之曰杨侯,其地平阳杨氏县,汉之河东县也。今山西平阳府洪洞县东有阳城。 案传云:壬戌,刘子奔扬。癸亥,如刘。刘,今偃师刘亭。是杨邑距偃师不出百里外,当即僖 十一年,杨、拒、泉、皋之扬。而非山西之杨侯国也。’”转引自何光岳:《中华姓氏源流史》 (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 年),页 2290。 37 “羊舌肸之下,祁午、张趯、籍谈、女齐、梁丙、张骼、辅跞、苗贲皇,皆诸侯之选也……杨 肸,五卿、八大夫辅韩须、杨石,因其十家九县,长毂九百,其余四十县,遗守四千,奋其武 怒,以报其大耻”,见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昭公五年》(北京:中华书局,1990 年), 页 1268-1269。 38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昭公二十八年》(北京:中华书局,1990 年),页 1493。 39 《新唐书》卷 71 下〈宰相世系表〉,页 2346。 40 《礼记郑注》卷 4〈王制第五〉,见《四部备要·经部》第 4 册,(上海:中华书局,1936 年),页 42。 41 《后汉书》卷 54〈杨震传〉,页 1759。 42 王庆卫、王煊:〈隋代华阴杨氏考述 ――以墓志铭为中心〉,《碑林集刊》,2005 年第 11 期, 页 244。 43 《汉书》卷 31〈陈胜项籍列传〉,页 1820。 44 《汉书》卷 19 上〈百官公卿表〉,页 727。 45 详文参见陈勇:〈尹湾汉墓简牍与西汉地方官吏升迁〉,《尹湾汉墓简牍综论》(北京:科 学出版社,1999 年),页 81。 46 《史记》卷 95〈樊郦滕灌列传〉,页 2671。 47 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0 年), 页 149。 48 丰沛元从集团是籍贯在刘邦早年活动频繁、颇有影响的丰、沛、砀及其附近地区,并且与刘 邦关系密切的一个人物群体。初步构成了刘邦军事政治集团势力的基本与核心,在汉政权的上 层中所占比例高达 45%,占有支配性的地位。见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 受益阶层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0 年),页 158。 49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称杨喜‘以郎中骑汉王二年从起杜’,杜县在雍王境内,且 临近废丘。此时杨喜是雍王属下的郎中骑还是原秦王朝的郎中骑,已无法考证。但可以肯定的 55 是,他无论是原秦朝的郎中骑,还是雍王(理论上仍属旧秦王朝的派生政权)属下的郎中骑, 都属于旧秦政权中的军吏。”转引自孙大英:《汉晋时期弘农杨氏研究》(四川大学历史文华 学院硕士论文,2002 年),页 9;另,李开元于其〈兵马俑与项羽之死——秦京师军去向探微〉 一文中证实了最后楚汉决胜垓下时斩杀项羽的 5 位骑兵将士,都是关中地区出身的秦人,也都 是旧秦军的将士,详见李文于 2004 年秦俑学第六届学术研讨会,后收录于《秦文化论丛》第十 二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 年。 50 《汉书》卷 31,〈陈胜项籍传〉,页 1818。 51 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0 年), 页 227。 52 《史记》卷 18〈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作“殷”。 53 《史记》卷 18〈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作“无害”。 54 《汉书》卷 16〈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赤泉侯杨喜”条载:“(高祖七年)正月己酉封,十 三年,高后元年,有罪,免,二年,复封,十八年薨”,“孝文十二年,定侯敷嗣,十五年 薨”,“孝景四年,侯毋害嗣,六年,坐诈绐人臧六百,免。中五年,毋害复封,十二年,元 光二年,有罪,免”。 55 《汉书》卷 66〈杨敞传〉,页 2888。 56 《汉书》卷 66〈杨敞传〉,页 2889。 57 杨敞妻乃司马迁之女。“(杨敞子)恽母,司马迁女也”,见《汉书》卷 66〈杨敞传〉,页 2889。杨敞妻颇有“明智”之名声,“陇右平定,(魏)太祖封讨(马)超之功,侯者十一人, 赐(杨)阜爵关内侯。阜让曰:‘阜君存无扞难之功,君亡无死节之效,于义当绌,于法当诛; 超又不死,无宜苟荷爵禄。’太祖报曰:‘君与群贤共建大功,西土之人以为美谈。子贡辞赏, 仲尼谓之止善。君其剖心以顺国命。姜叙之母,劝叙早发,明智乃尔,虽杨敞之妻盖不过此。 贤哉,贤哉!良史记录,必不坠于地矣’”,见《三国志》卷 25〈杨阜传〉,页 702。 58 《汉书》卷 60〈杜周传〉,页 2662。 59 《汉书》卷 68〈霍光传〉,页 2953。 60 [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 25〈汉纪十七·中宗孝宣皇帝·地节四年〉,见《四部备 要·史部》第 99 册,(上海:中华书局,1935 年),页 295。 61 或许杨敞的这种中庸性格正是他在这样的环境里明哲保身的方法。 62 《史记》卷 20〈建元以来侯者年表〉“安平侯”条作“贲”。 63 《汉书》卷 66〈杨敞传〉,页 2888。 64 《史记》卷 20〈建元以来侯者年表〉作“翁君”。 65 “杨敞,家在华阴”,《史记》卷 20〈建元以来侯者年表〉,页 1062。何德章、马力群指出, 在汉武帝时期以前宗族、乡里并不是个人在政治上升进必须依凭的资源,各地富室豪强不断被 移徙陵县,籍贯因而改变的情形下,当时人并无后来世家大族及士族兴起后那种强调家族地望 的习惯。杨喜本起于杜,其封地赤泉亦可能即在该地,但其嫡系后代杨孟尝却注籍茂陵,亦表 明了这一点。见何德章、马力群:〈两汉时代的弘农杨氏〉,《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 2005 年第二十二辑,页 2。 66 《史记》卷 55〈留侯世家〉,页 2044。 67 《史记》卷 6〈秦始皇帝本纪〉,页 239。 68 《后汉书》卷40上〈班彪传附班固传〉载《两都赋》曰:“与平州郡之豪桀,五都之货殖, 三选七迁,充奉陵邑,盖以强干弱枝,隆上都而观万国”,引《前书音义》曰:“三选三等之 人,谓徙吏二千石及高訾富人及豪桀并兼之家于诸陵。盖亦以强干弱支,非独为奉山园也。” 69 此事另见《汉书》卷 43〈娄敬传〉载:“敬从匈奴来,因言:‘夫诸侯初起时,非齐诸田, 楚昭、屈、景莫与。今陛下虽都关中,实少人。北近胡冠,东有六国强族,一日有变,陛下亦 未得安枕而卧也。臣愿陛下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且实 关中。无事,可以备胡;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此强本弱末之术也。’上曰:‘善。’乃 使刘敬徙所言关中十余万口。” 70 《汉书》卷 28 下〈地理志〉,页 1642。 71 《汉书》卷 88〈儒林传〉,页 3593。 72 《汉书》卷 88〈儒林传〉,页 3596。 73 《后汉书》卷 36〈贾逵传〉,页 1234-1235。 56 74 “杨恽,家在华阴,故丞相杨敞少子,任为郎。”见《史记》卷 20〈建元以来侯者年表〉, 页 1066。 75 《汉书》卷 66〈杨敞传〉,页 2889。 76 《史记》卷 20〈建元以来侯者年表〉,页 1066。 77 《汉书》卷 66〈杨敞传〉,页 2890。 78 [梁] 萧统选编:《日本足利学校藏宋刊明州本六臣注文选》卷 41〈书·报孙会宗书〉李善注,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年),页 635。 79 《汉书》卷 66〈杨敞传〉,页 2890。 80 《汉书》卷 3〈高后纪〉注引应劭曰,页 97。 81 《后汉书》卷 43〈何敞传〉注引《汉官仪》,页 1482。 82 《汉书》卷 60〈杜延年传〉,页 2665。 83 《汉书》卷 68〈霍光传〉,页 2947-2948。 84 “恽伐其行治,又性刻害,好发人阴伏,同位有忤己者,必欲害之,以其能高人。由是多怨 于朝廷。”见《汉书》卷 66〈杨恽传〉,页 2890-2891。 85 何德章、马力群:〈两汉时代的弘农杨氏〉,《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5 年第二十二 辑,页 3-4。 86 《汉书》卷 58〈卜式传〉,页 2624。 87 《后汉书》卷 10 上〈光武郭皇后纪〉,页 402。 88 《后汉书》卷 32〈樊宏列传〉,页 1124。 89 《后汉书》卷 31〈张堪列传〉,页 1100。 90 《后汉书》卷 39〈刘平等列传序〉,页 1294-1295。 91 《后汉书》卷 45〈韩棱列传〉,页 1534。 92 [清] 严可均辑:《全後汉文》卷 47〈四民月令〉,见《全上古三代秦汉六朝文》(北京:商 务印书馆,1999 年),页 476,479。 93 《汉书》卷 89〈循吏传〉,页 3636。 94 《汉书》卷 71〈疏广传〉,页 3040。 95 《汉书》卷 59〈张汤传〉,页 2654。 96 《后汉书》卷 27〈宣秉列传〉,页 928。 97 《后汉书》卷 21〈任光列传〉,页 753。 98 《后汉书》卷 82 上〈方术列传〉,页 2720。 99 相关记载见《汉书》卷 19 上〈百官公卿表〉、《续汉书》志 28〈百官志〉及《汉仪注》等。 二十等爵制的等级如下: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 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 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100 《汉书》卷 19 上《百官公卿表上》注,页 740。 101 [清] 钱大昕《潜研堂集》卷 34〈再答袁简斋〉一文中称:“大约公乘以下,与齐民无异”。 按“公乘”乃是二十等爵中之第八等爵,位犹在“不更”之上,因此可推知“不更”第位实与 平民无异。见钱大昕撰、吕友仁校点《潜研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年),页 614; 另见西嶋定生:〈中国古代帝国形成史论〉载:“二十等爵制之中,从第一级的公士到第八级 的公乘,是为下级爵,主要赐予一般人民;第九级五大夫以上的爵,并非给予一般人民,只给 予秩六百石以上的官吏”,收录于刘俊文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 2 卷〈专论〉 (北京:中华书局,1993 年),页 67。 102 杨孟尝与杨恽之关系见下节。 103 [唐] 杜佑:《通典》卷 90〈礼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年),页 491。 104 《汉书》卷 66〈杨敞传〉,页 2898。 105 为行文方便,〈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简称〈功臣表〉;〈宰相世系表〉则继续沿用前文简称 〈世系表〉。 106 “〈宰相世系表〉中关于华阴杨氏世系的记载,自杨喜至杨毋害,与〈高表〉(按:意指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相吻合;自杨敞至杨谭,与《汉书》卷 66〈杨敞传〉及《汉书》卷 18 〈外戚恩泽侯表〉吻合。故〈宰相世系表〉的记载是可信的……另外,〈高表〉中又载‘七世子 谭代’,认为杨谭是杨喜的七世孙。此处所言杨谭之世次恐怕有问题……综合以上史料,笔者认 57 为〈高表〉中所载七世子谭、八世子并的世次有误。”参见孙大英:《汉晋时期弘农杨氏研究》 (四川大学历史文华学院硕士论文,2002 年),页 16-17。 107 “为了给《后汉书·杨震传》所提及的先世杨敞、杨宝安一个适当的位置,不顾《汉书》杨 毋害之后杨孟尝——杨恢——杨谭——杨並这一传承,将著籍茂陵杨喜嫡系杨並变成杨宝之弟, 以示杨震乃杨喜嫡系……总之,如后所述,杨震应属杨喜裔孙,却并不是赤泉侯杨喜的嫡系传承。 弘农杨氏有名于后代历史,与杨震关系甚大,与汉初从龙功臣杨喜并无多大关涉。”转引自何 德章、马力群:〈两汉时代的弘农杨氏〉,《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5 年第二十二辑, 页 2-3;“据此可知杨敞、杨震并不是杨喜嫡系,而只是裔孙而已。” 转引自王庆卫、王煊: 〈隋代华阴杨氏考述 ――以墓志铭为中心〉,《碑林集刊》,2005 年第 11 期,页 245。 108 《汉书》卷 16〈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序,页 528。 109 孙大英:《汉晋时期弘农杨氏研究》(四川大学历史文华学院硕士论文,2002 年),页 17。 110 《后汉书》卷 54〈杨震传〉,页 1759。 111 “文帝以代王入承大统,鉴于列侯大臣权势太重,为防止其把持朝政,始有遣列侯就国之 举……朝廷在限制诸侯王势力的同时,也不断打击功臣列侯,例如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 112 年),朝廷以列侯所献酎金不如法度。一次就削爵百六人。削爵者多为功臣列侯,又加之功臣 子孙后代骄奢淫逸,横行不法,所以‘多陷法禁,殒命亡国’,至于孝武后元之年,就‘靡有 孑遗’了。”见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 4 卷〈中古时代·秦汉时期(上册)〉(上海: 人民出版社,1995 年),页 846-847。 112 “元康四年(公元前 62 年),杨喜五世孙杨孟尝代复,后来又由其子杨恢代复;五凤四年 (公元前 54 年),杨谭失爵。从〈高表〉(按:意指〈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七世子谭代’ 的记载来看,其后他可能又得以复家,但其复家的时间却可能是在同为六世子的杨恢之后。如 果推测无误的话,那么杨氏在六世上就有两个人曾得以复家,且其时间是杨恢在前,杨谭在后。 这样班固在参阅西汉政府所存列侯名籍之时,很可能依复家时间的先后为序,而将六世的杨谭 误为七世,其子杨並就依次推至第八世了。”转引自孙大英:《汉晋时期弘农杨氏研究》(四 川大学历史文华学院硕士论文,2002 年),页 18。 113 《汉书》卷 16〈高惠高后文功臣表〉,页 583。 114 《汉书》卷 16〈高惠高后文功臣表〉,页 529。 58 第三章:四世三公的弘农杨氏——东汉 东汉世家大族的形成主要有三大途径。一是通过政治途径,即由参与新 政权的建立或辅助新君的登基以成为开国功勋、或以外戚姻亲等政治关系而致 身通显,其后能保持若干代仕宦的家族;一是通过文化途径,由累世精通经学, 而籍此入仕,并能若干代仕宦的家族;一是通过经济途径,即由豪强地主在有 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后入仕,而能若干代仕宦的家族。1这三大途径的最后都导向 仕宦,然而这种“官僚化”的形成只是一个门槛。政治上的垄断与经济上的大 土地占有无疑是魏晋以降诸多名门高族的共同特征,但在经学极盛的东汉要取 得世家大族的社会地位,关键在于家族内部对子弟的文化教育,以培养其德行 和才干。2陈寅恪先生论士族时曾指出“夫士族之特点既在其门风之优美,不同 于凡庶,而优美之门风实基于学业之因袭。故士族家世相传之学业乃与当时之 政治社会有极重要之影响”3,换句话说,以儒家学说为基调的家风家学才是一 个家族社会地位得以延续的主要因素。这一点在弘农诸杨身上有着深刻的体现, 因此要真正了解弘农杨氏于东汉兴起的现象,必须从研究其“家族文化”的形 成入手,否则将难以把握其盛衰嬗变的特质。 第一节:弘农杨氏的上升时期 在进一步论述之前,要先了解史家对家学门风的定义。史家何启民先生 在论门第的维持时提及经济虽然重要,但家风与家学,婚姻与交往尤其重要。4 何启民先生的观点主要承接自钱穆,钱穆先生在讨论士族内在精神时曾提到: 当时门第传统共同理想所希望于门第中人,上自贤父兄,下至佳 子弟,不外两大要目:一则希望其能具孝友之内行,一则希望其 能有经籍文史学业之修养,此两种希望并合成为当时共同之家教。 其前一项之表现,则成为家风,后一项之表现,则成为家学。5 59 由此可见,家学与家风是内在精神上维持一个家族内部稳定的重要条件。那么 弘农杨氏的家风家学形成于何时,下文将做进一步的论述。 (一)三公之始——“关西孔子”杨震 弘农杨氏一族在东汉正是经由文化途径入仕,而真正使杨氏成为天下望 族的关键人物乃是杨震。根据表三的记载,杨震是杨敞之后。其八世祖杨喜至 高祖杨敞以前的文化面貌史籍中无从查考,杨敞初任霍光幕府司马,后官拜丞 相,应当具有相当的文化水准,但并无文献记载显示杨敞开始接触儒学。上一 章提及杨敞子杨恽作为司马迁的外孙,又是刊布其外祖父之《史记》的重要人 物6,可想见,他受外祖父司马迁及《史记》的影响颇深。司马迁曾从大儒孔安 国问学7 ,又受学于倡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一代大儒董仲舒 8 ,其思想 自然深深打上了儒家学说的烙印。然而后杨恽遇祸身死,弘农杨氏的发展道路 再次遇到阻碍。史籍中杨恽一支到了杨恽遇害后就无载,然而弘农杨氏的儒学 化却没有因而停滞。《后汉书》卷 54〈杨震传〉载: (震)父宝,习欧阳尚书。哀平之世,隐居教授。居摄二年,与 两龚、蒋诩俱征,遂遁逃,不知所处。光武高其节。 9 杨宝为杨恽兄杨忠之孙,研习欧阳一系《尚书》,在西汉末年时“隐居教授”。 王莽专权时,为笼络人心,“开门延士,下及白屋”10 ,颜师古注:“白屋, 谓庶人以白茅复屋者也”,杨宝以一介平民的身份亦在被征之列,可见在当时 必以所习儒学享有很高的声誉。拒绝与王莽政权合作,远离政治而以学问与人 格修养自处的人物在当时“不可胜数”11 ,杨宝却能受到崇尚儒学的东汉光武 帝12 之赞赏,复可证其声誉之高。杨宝习《欧阳尚书》,然而史书并无记载其 师承。我们可以推测在杨恽习儒时,其兄杨忠亦可能受外祖父司马迁及杨恽之 影响而开始潜研儒学,并传其子孙,杨忠孙杨宝才得以在西汉末年成为名儒。 杨宝虽在史籍中留下的痕迹不多,但却有一则很值得注意的故事。《后 汉书·杨震传》注引《续齐谐记》曰: 60 宝年九岁时,至华阴山北,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坠于树下,为 蝼蚁所困。宝取之以归,置巾箱中,唯食黄花,百余日毛羽成, 乃飞去。其夜有黄衣童子向宝再拜曰:‚我西王母使者,君仁爱 救拯,实感成济。‛以白环四枚与宝:‚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 事,当如此环矣。‛13 史载杨氏一族自叔向子孙逃于华山仙谷,便“遂居华阴”,后更有明文记载杨 敞“家在华阴”,到了其孙子杨谭之际尽管因杨恽之事丢官失爵,但上文说明 了杨宝九岁时仍游戏于“华阴山北”,足以证明杨氏一族并没有因杨恽遇祸、 妻子远徙而离开弘农故地。这一点证实了中古时期家族与地域之间不可分离的 关系。此诚如陈寅恪先生《论李栖筠自赵徙卫事》所云: 吾国中古士人其祖坟住宅与田产皆有连带关系。……故其家非万 不得已,决无舍弃其祖茔旧宅并与茔宅有关之田产,而他徙之 理。……李栖筠既不得已舍弃其累世之产业,徙居异地,失其经 济来源,其生计所受影响之巨,自无待言。又旅居异地,若无尊 显之官职,则并其家前此之社会地位亦失坠之矣!14 虽然陈先生所提及之例子乃有唐一代山东李氏士族,然其家族与地域之关系亦 可为考察两汉家族之借鉴。文中提及家族的地域性关键在于“累世之产业”, 即在故乡累世相传的地产,那么杨恽在未遇害前以前曾因丢官失爵而“家居治 产业,起室宅,以财自娱”,并在〈报孙会宗书〉中自称“身率妻子,戮力耕 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15,想必其所治之产业应是弘农华阴故里之祖业。 对于陈寅恪先生所言家族与地域之关系,德国学者 Wolfram Eberhard 有 更深入的描述。他认为士族之基本力量在于广大农村之宗族与土地拥有权,家 族成员借此地方势力进而参与国家政事,结合成中央权力。因此地域观念、经 济势力16与政治权力三者的结合,便是世家大族形成的契机。17就此而言,早在 杨敞与杨恽位极人臣之际,弘农杨氏便已具备了成为世家大族的初始条件。18 然而真正将家族“儒学化”并使其晋身东汉四世三公的高门望族,则是由杨震 开始。在《后汉书》中,被单独列传的名臣不多,杨震便是其中一位。《后汉 书》卷 54〈杨震传〉载: 61 震少好学,受《欧阳尚书》于太常桓郁,明经博览,无不穷究。 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常客居于湖,不答州郡礼 命数十年,众人谓之晚暮,而震志愈笃。……年五十,乃始仕州 郡。19 杨震习《欧阳尚书》,史载其从师从桓郁,桓氏荣、郁、焉三代,历教五帝, 著于东汉一朝。20桓郁父桓荣“少学长安,习欧阳尚书,事博士九江朱普”21, 60 岁才受三公辟召,后因其精通欧阳学派的今文《尚书》学而受光武帝赞赏, 使授太子经。后太子即位,是为明帝。其子桓郁“传父业,以尚书教授,门徒 常数百人”,后为章帝、和帝之师,“经授二帝,恩宠甚笃,赏赐前后数百千 万,显于当世。门人杨震、朱宠,皆至三公。” 22 桓氏累世帝师,杨震为桓郁 门下弟子,能在数百门生中脱颖而出,必有其异于常人之资质。史载杨震“明 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常客居于湖,不答 州郡礼命数十年”23 ,〈太尉杨震碑〉载杨震“博学甄彻,靡道不谈。又明尚 书、欧阳、河洛、纬度,穷神知变,与圣同符” 24 ,便看得出其非一般固守一 经,“幼童而守一艺,白首而后能言”25 之儒生,而是对学问有着广泛且执着 的追求。 (二)杨震的政治生涯及其士风 公元 89 年,汉章帝薨,由年仅 11 岁的和帝刘肇即位,年号永元。因和 帝年幼难以视政,只好由其母亲窦太后临朝听政。母后听政,必然要倚重其娘 家亲属以为辅助,其兄弟窦宪等掌握实权,自此“刺史、守令多出其门„„朝 臣震慑,望风承旨”,“窦氏父子兄弟并居列位,充满朝廷” 26 ,开启了东汉 中后期外戚专政的局面。“不答州郡礼命数十年”的杨震正是在这样的一个时 代背景下出仕,从杨震日后行事看,正是这样的时代背景促使他改变笃志学术 的初衷,以学术救世的心态步入业已腐败的官场。27 且看与他一同征辟入仕之 人: 时,遭元二之灾,人士荒饥,死者相望,盗贼群起,四夷侵畔。 骘等崇节俭,罢力役,推进天下贤士何熙、祋讽、羊浸、李郃、 62 陶敦等,列于朝廷;辟杨震、朱宠、陈禅,置之幕府,故天下复 安。28 众人之中,何熙“少有大志”29 ;李郃“父颉,以儒学称,官至博士。合袭父 业,游太学,通五经。善河洛风星,外质朴,人莫之识”30 ;陈禅在举茂才前 “仕郡功曹,举善黜恶,为邦内所畏……车骑将军邓骘闻其名而辟焉” 31;而朱 宠则与杨震同为桓郁门生,《后汉书·桓郁传》注引〈邓骘传〉曰:“朱宠字 仲威,京兆人也。笃行好学,从桓荣受尚书”32 ,这些人多习儒学,并行事正 直,无不符合“天下贤士”之称。提拔这些天下贤士之人则是秉承儒术家风的 大将军邓骘33,加上后有中常侍樊丰称杨震为“邓氏故吏”34,因此我们有理由 相信,隐居教授了数十年的杨震毅然出仕,与征辟者,也就是当时朝中的掌权 者大将军邓骘与邓太后笃好儒业的思想倾向不无关系。 杨震“年五十,乃始仕州郡”,即在弘农郡衙、司隶校尉府下任职,但 期间行事已难考据。安帝永初二年(108 年),因大将军邓骘辟召“举茂才” 而为天子之吏。据《后汉书》卷 54〈杨震传〉及卷 5〈安帝纪〉,入仕朝廷后 杨震升迁迅速,历任襄城县令 35 、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及涿郡太守等职。元初 四年(117 年),征入京师为太仆,迁太常,永宁元年(120 年)代刘恺为司 徒;延光二年(123 年),复代刘恺为太尉。 杨震受征辟前三年,也就是元兴元年(105 年)12 月,汉和帝崩于章德 前殿,年二十七,由其少子,仍是婴儿的殇帝刘隆即帝位,刘隆“时诞育百余 日。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临朝”36 ,文中“临朝”听政之人便是邓骘妹邓绥。 次年八月殇帝崩,“太后与兄车骑将军邓骘定策禁中” 37 ,迎立时年十三岁的 刘祜为帝,是为安帝,太后犹临朝。安帝即位第二年(107 年),邓骘于汉阳 征羌不果后班师回朝,“朝廷以太后故,遣五官中郎将迎拜骘为大将军。军到 河南,使大鸿胪亲迎,中常侍赍牛、酒郊劳,王、主以下候望于道。既至,大 会群臣,赐束帛乘马,宠灵显赫,光震都鄙” 38 ,自此邓骘官拜大将军,位极 人臣。此后十数年间,“时邓太后临朝,帝不亲政事”39 ,邓太后与大将军邓 骘实际掌握着朝中军政大权,因此杨震于安帝永初二年(108 年)入仕之际亦 是邓太后与大将军邓骘当权之时。在邓氏的支持下,杨震迁为太常时就崭露了 63 其才能,是时“先是博士选举多不实在”,杨震主持选举后便试图改变这股歪 风,经由他荐举之明经名士陈留、杨伦等,皆“显传学业,诸儒称之”40 。后 杨震拜为司徒,成为当朝三公之一,更让其有一展所长以匡扶汉室的机会。然 而在杨震得以在政治上进一步与邓氏合作重振汉室之前,朝廷的当权派系发生 了转变,这一转变对杨震影响深远。 永宁二年(121 年),邓太后崩。“少号聪敏,及长多不德”的安帝夺 回了执政大权,旋即便想除掉邓氏在朝中的势力。《后汉书》卷 16〈邓骘传〉 载: 宫人先有受罚者,怀怨恚,因诬告悝、私、阊先从尚书邓访取废 帝故事,谋立平原王得。帝闻,追怒,令有司奏悝等大逆无道, 遂废西平侯广德、叶侯广宗、西华侯忠、阳安侯珍、都乡侯甫德 皆为庶人。骘以不与谋,但免特进,遣就国。宗族皆免官归故郡, 没入骘等资财田宅,徙邓访及家属于远郡。君县逼迫,广宗及忠 皆自杀。又徙封骘为罗侯,骘与子凤并不食而死。骘从弟河南尹 豹、度辽将军舞阳侯遵、将作大匠畅皆自杀。41 至此邓氏一族在朝中势力荡然无存。而消灭邓氏后所留下之权力真空则由安帝 身边的亲信所填补。《后汉书》卷 78〈宦者列传〉载邓氏既败,“(李)闰﹑ (江)京并迁中常侍,江京兼大长秋,与中常侍樊丰﹑黄门令刘安﹑钩盾令陈 达及王圣﹑圣女伯荣扇动内外,竞为侈虐”。作为邓氏故吏,此时的杨震无疑 处在非常险峻的局势中。若要明哲保身,他理应选择沉默。然杨震深知内宠弄 权之弊,坚决与之抗衡。面对嬖倖充庭的局面,杨震上书强调“政以得贤为本, 理以去秽为务”,劝安帝“宜速出阿母,令居外舍,断绝伯荣,莫使往来” 42 。 然而安帝非但不听劝谏,还将杨震的奏疏示于乳母王圣等人,令众人对杨震 “皆怀忿恚”,埋下了日后杨震受人诬蔑,含冤自尽的伏笔。 除了安帝身边的宦官及乳母,“又帝舅大将军耿宝﹑皇后兄大鸿胪阎显 更相阿党”43 ,皇后阎氏之兄弟亦封侯拜将,参与朝政,出现外戚与宦官共掌 朝政的局面。这些内宠仗着权势不受制度所限,亦不似习儒者以传统和经典正 义自我约束,把持朝政后便恣意妄为。王圣女王伯荣嫁给故朝阳侯刘护从兄刘 64 瓌,在刘护同母弟刘威犹健在的情况下刘瓌竟得以承袭朝阳侯爵,且“位至侍 中”,违背了汉高祖与群臣所立“非功臣不得封”的旧约及“父死子继,兄亡 弟及”的常制。此事无异是王伯荣与其母王圣在宫廷的影响,杨震深疾之,复 诣阙上疏斥刘瓌“无佗功行,但以配阿母女,一时之闲,既位侍中,又至封侯, 不稽旧制,不合经义,行人喧哗,百姓不安” 44 ,盼安帝能遵守高祖所定下来 的传统与制度。然而安帝对此置若罔闻。得到安帝的支持,王圣等内宠愈发贪 婪与放纵,安帝对他们的宠爱亦有推波助澜的效果。史载安帝“时诏遣使者大 为阿母修第……合两为一,连里竟街,雕修缮饰,穷极巧伎。今盛夏土王,而攻 山采石,其大匠左校别部将作合数十处,转相迫促,为费巨亿”,且“中常侍 樊丰及侍中周广﹑谢恽等更相扇动,倾摇朝廷” 45 ,杨震针对此事再次上疏进 谏,痛陈当时的社会局势: 方今灾害发起,弥弥滋甚,百姓空虚,不能自赡。重以螟蝗,羌 虏钞掠,三边震扰,战斗之役至今未息,兵甲军粮不能复给。大 司农帑藏匮乏,殆非社稷安宁之时……周广﹑谢恽兄弟,与国无 肺腑枝叶之属,依倚近幸奸佞之人,与樊丰﹑王永等分威共权, 属托州郡,倾动大臣。宰司辟召,承望旨意,招来海内贪污之人, 受其货赂,至有臧锢弃世之徒复得显用。白黑溷淆,清浊同源, 天下讙哗,咸曰财货上流,为朝结讥。46 杨震所述的这样一个局面,其实早在邓太后始临朝听政之时即已存在。时“水 旱十载,四夷外侵,盗贼内起”,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然而邓太后“每闻人饥, 或达旦不寐;而躬自减彻,以救灾厄。故天下复平,岁还丰穰”。 47 为此她曾 数次诏减后宫费用,其兄弟大将军邓骘也较注意罢力役,崇节俭。这些措施当 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引文中“天下复平,岁还丰穰”的记载也或许多为 溢美之辞,但毕竟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矛盾确实有所缓和。而 到了安帝亲政,却是“日月未久,费用赏赐已不可筭。敛天下之财,积无功之 家,帑藏单尽,民物凋伤,卒有不虞,复当重赋,百姓怨叛既生,危乱可待 也。”48这样的变化自然看在杨震的眼里,他在谏中点出了内宠弄权而造成的危 机,将会造成皇帝权威在百姓心中的丧失,要求安帝以社稷为重,致力于振兴 朝纲。樊丰﹑谢恽等见震连切谏不从,更加无所顾忌,“遂诈作诏书,调发司 65 农钱谷﹑大匠见徒材木,各起家舍﹑园池﹑庐观,役费无数。”49 忧国忧民的 杨震复借京城地震一事上书进谏: 京师地动……此中臣近官盛于持权用事之象也。而亲近幸臣,未 崇断金,骄溢逾法,多请徒士,盛修第舍,卖弄威福。道路讙哗, 觿所闻见。地动之变,近在城郭,殆为此发。又冬无宿雪,春节 未雨,百僚燋心,而缮修不止,诚致旱之征也。书曰:‚僭恒阳 若,臣无作威作福玉食。‛唯陛下奋干刚之德,弃骄奢之臣,以 掩訞言之口,奉承皇天之戒,无令威福久移于下。50 然而杨震接二连三的直谏不仅没有让安帝觉悟,更引起了安帝的不悦。 史载“帝既不平之”,而为杨震所弹劾的樊丰等人皆为之“侧目愤怨” 51,但 杨震为当代名儒,在重儒術、谨礼法的东汉享有极高的社会声誉,因此众人未 敢加害。尽管如此,杨震与樊丰等人之间的潜在矛盾却是日益加剧。不久河间 有一男名曰赵腾上书批评朝政,安帝阅后忿怒异常,下诏将赵腾收捕入狱, 复以诬惘皇上之罪罪之。杨震得知,立即上书营救赵腾。其谏曰: 臣闻尧舜之世,谏鼓谤木,立之于朝;殷周哲王,小人怨詈,则 还自敬德。所以达聪明,开不讳,博采负薪,尽极下情也。今赵 腾所坐激讦谤语为罪,与手刃犯法有差。乞为亏除,全腾之命, 以诱刍荛舆人之言。52 一如既往,对杨震的进谏安帝再次置之不理,赵腾最终“伏尸都市”。赵腾被 处死,昭示着樊丰等人的再一次胜利。 延光三年(124 年)春,樊丰等人又乘安帝去泰山祭祀之际,大兴土木。 杨震查出樊丰等人伪造皇帝诏书,就此事写好奏章准备呈递皇上。樊丰等人知 道后惶怖非常,便先声夺人,诬陷杨震“自赵腾死后,深用怨怼;且邓氏故吏, 有恚恨之心”。安帝从泰山返回京师后听信中常侍樊丰的诬陷,当晚就派使节 收缴了杨震的太尉官印。中常侍樊丰还不解恨,又让安帝之舅父,大将军耿宝 弹劫杨震“大臣不服罪,怀恚望”。安帝遂下诏,将杨震遣归弘农。杨震一生 正直,却在垂暮之年经此打击,顿觉心灰。行至洛阳城西夕阳亭时,饮酖自尽。 史载: 66 震行至城西几阳亭,乃慷慨谓其诸子门人曰:‚死者士之常分。 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何 面目复见日月!身死之日,以杂木为棺,布单被裁足盖形,勿归 颐次,勿设祭祠。‛因饮酖而卒,时年七十余。弘农太守移良承 樊丰等旨,遣吏于陕县留停震丧,露棺道侧,谪震诸子代邮行书, 道路皆为陨涕。53 《论语·卫灵公》载:“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杨震选 择在国都门外自尽,可视为是为了唤醒君主的良知而用自己的性命所进行的 “尸谏”54 。然而杨震之死并未撼动汉安帝,反而引来政敌的恶意刁难。樊丰 密令弘农太守移良,派人在陕县截住灵车不让返乡,致使“露棺道侧”。并且 命令杨震之子杨牧、杨秉“罚作苦役,传递驿道”。余英时先生在〈汉晋之际 士之新自觉与新思潮〉一文中提及: (东汉)中叶以后,士大夫集团与外戚宦官之势力日处于激烈斗 争之中,士之群体自觉意识遂亦随之而日趋明确……东汉之士大 夫亦遂得在其迭与外戚宦官之冲突过程中逐渐发展群体自觉。55 余先生认为士之群体自觉意识产生于东汉中叶以后。杨震的死,在此事上亦起 了推波助澜的效果,《后汉书》卷 15〈来历传〉载: 历谓侍御史虞诩曰:‚耿宝托元舅之亲,荣宠过厚,不念报国恩, 而倾侧奸臣,诬奏杨公,伤害忠良,其天祸亦将至矣。‛遂绝周 广、谢恽,不与交通。56 便可见到作为东汉三公中第一位为批评权贵而丧命的杨震之影响。一年以后, 安帝去世,顺帝在新一批宦官集团的支持下即位。中常侍樊丰等人顿时失势, 更被处以死刑。杨震门生虞放、陈翼,前往宫廷陈述杨震冤情,顺帝旋即为其 平反,史载“朝廷咸称其忠,乃下诏除二子为郎,赠钱百万,以礼改葬于华阴 潼亭,远近毕至”57,经此一事杨震名望于士人间更加崇高。 67 (三)流芳千古的杨震及其名望考 回到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杨震在出仕前“常客居于湖,不答州郡礼命数 十年”,年五十出仕后虽迅速晋升,官至中央最高级别的太尉,然碍于当时政 治体制的限制以及官僚集团整体上的腐败,尽管他于任职期间恪尽职守,可并 没有什么令人称道的政治事迹;而在个人文化修养方面,尽管杨震精研儒学数 十年,却没有留下任何可供查考的经学著述,亦不见当时学者在著作中引用其 观点;再者,作为一位隐居教授了二十余年58的儒生,〈太尉杨震碑〉载其“鸿 渐衡门,群英云集,咸共饮酌其流者,有踰三千”59,足见追随杨震的门生弟子 之多,却不见其中有哪位后来成为经学宗师或名家,最为知名的门生虞放也仅 因“顺帝初,放诣阙追讼震罪,由是知名”,可见杨震一生在仕宦与学术上实 无任何惊人成就。那么杨震为何得以在当时留下那么高的声誉呢? 考其一生行事,这点可从其追求社会正义,以道自任的儒家气节中得出 解说。《论语·泰伯》载: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 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孔子此言即强调了士60 的价值取向必须以“道”作为最后的依据。所以中国知 识阶层刚刚出现在历史舞台的时候,孔子便已努力给他贯注一种理想主义的精 神,要求它的每一个分子——士——都能超越他自己个体的和群体的利害得失, 而发展对整个社会的深厚关怀。61 杨震一生便是紧紧的坚守着这样的信念。前 载杨震父杨宝于建武中获汉光武帝的赏识,以“公车特征”,却“老病不到, 卒于家”62,即杨宝卒于建武年间(25-56 年)。《后汉书》卷 54〈杨震传〉载 杨震卒于延光三年(124 年),时年七十余岁,则其生年约在 45-54 年间。而杨 震“年五十,乃始仕州郡”,后受大将军邓骘辟召时已是安帝永初二年(108 年),距离杨宝逝世的建武年间已有最少 52 年,据此杨震于杨宝逝世时应是一 幼童。《后汉书》卷 54〈杨震传〉注引《续汉(志)书》曰: 少孤贫,独与母居,假地种殖,以给供养。诸生尝有助种蓝者, 震辄拔,更以距其后,乡里称孝也。63 68 对应《续汉(志)书》的说法,可证实杨震自幼丧父,与母相依为命。当时杨 震的生活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太平御览》卷 181 引谢承《后汉书》言杨震 “客居湖县,立精舍,家贫,常以种蓝自业” 64 ,可知其除了读书研习儒学, 日常生活中还需以种蓝 65 为生。上引杨震独与母居时“假地种殖,以给供养”, 其赖以为生的种蓝地都是租赁而来,连一份属于自己的产业都没有,相较于杨 恽丢官失爵后依然可以“家居治产业,起室宅,以财自娱”,足见短短百年间 杨恽后人经济条件丧失之快,以及杨震一家生活之贫瘠。然而这样艰难困顿的 生活并没有让杨震放弃其坚守之理想,《续汉(志)书》续曰:“诸生尝有助 种蓝者,震辄拔,更以距其后,乡里称孝也”66 。这样的态度延续到了其出仕 之后的生活。《后汉书》卷 54〈杨震传〉载: (震)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 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 以此遗之,不亦厚乎!‛67 班固《汉书》卷 88〈儒林传〉赞曰: 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 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 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68 杨震虽亦以儒学兴家,但观其言行,他从未视其为“禄利之路”而借以为其家 族谋取任何私利。其“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之思想,更体现在其不受私谒 的行为举止上。《后汉书》卷 54〈杨震传〉载: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 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 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 无知!‛密愧而出。69 69 此事亦显示杨震视门风“清白”更甚于一切。延光二年(123 年),杨震继刘 恺为太尉,为三公之首。东汉三公拥有开府自辟僚属的职权。《后汉书》卷 30 下〈郎顗传〉载郎顗之言: 又今选举皆归三司,非有周、召之才,而当则哲之重,每有选用, 辄参之掾属,公府门巷,宾客填集,送去迎来,财货无已。其当 迁者,竞相荐谒,各遣子弟,充塞道路,开长奸门,兴致浮伪, 非所谓率由旧章也。70 正因为“选举皆归三司”,因此三公召辟是在当时人们仕途中迅速晋升的良机。 高官显要们无不欲竞相交结握此大权的三公,以为自身或亲人入仕铺路。如此 一个充斥着利益与权势利害关系的召辟权,若无一个良好且健全之机制管理, 必然是一条变相的敛财之路。尤其是杨震如此名望的名儒重臣,若能辟于其府 下必然能获得极高政治评价,从而使未来的仕途坦荡。杨震的名望便引起了安 帝舅大鸿胪耿宝的注意。《后汉书》卷 54〈杨震传〉载: 延光二年,(震)代刘恺为太尉。帝舅大鸿胪耿宝荐中常侍李闰 兄于震,震不从。宝乃自往候震曰:‚李常侍国家所重,欲令公 辟其兄,宝唯传上意耳。‛震曰:‚如朝廷欲令三府辟召,故宜 有尚书敕。‛遂拒不许,宝大恨而去。皇后兄执金吾阎显亦荐所 亲厚于震,震又不从。司空刘授闻之,即辟此二人,旬日中皆见 拔擢。由是震益见怨。71 史载耿宝“女弟为清河孝王妃。及安帝立,尊孝王,母为孝德皇后,以妃为甘 园大贵人。帝以宝元舅之重,使监羽林左骑,位至大将军”72;而阎显为阎皇后 兄弟,当时“后宠既盛,而兄弟颇与朝权”73,《后汉书志》第 15〈五行三〉 载: 延光四年,郡国十九冬雷。是时,太后摄政,上无所与。太后既 崩,阿母王圣及皇后兄阎显兄弟更秉威权,上遂不亲万机,从容 宽仁任臣下。74 70 以上引文可见两人皆为权倾朝野之徒,可以想见若杨震对此等人邪谄自媚,趋 权附势于其羽翼之下,自然得以于朝中呼风唤雨。然而杨震却拒绝与之合作, 昭示了其誓为“清白吏”的决心。与此同时,司空刘授“闻之,即辟此二人, 旬日中皆见拔擢”。刘授同为三公,却在此事的处理上有着全然不同的态度, 其巴结奉迎的姿态与杨震的刚正不阿恰好形成强烈对比。从杨震的为人处世以 及其在官场上之举止,可知杨震终其一生都坚定不移的摒除追逐“利”之立场 而全心趋向心中之“义”。这样一个贬斥势利,尊崇气节的精神性质,自古以 来都认为是士所应具备,因此杨震自身正是儒学中士之伦理的实践者。生活在 贫困中的百姓,往往在利与义的抉择下倾向于选择前者;与此相对,杨震同是 于拮据的家境下成长,却能够克服这种人类追逐利益的本性,因而是在精神层 面上超越了一般百姓。这样的一个人格确实能让百姓们由衷敬慕,更成为廉慎 的象征,《周书》卷 32〈申徽传〉载: (申徽)出为襄州刺史。时南方初附,旧俗,官人皆通饷遗。徽 性廉慎,乃画杨震像于寝室以自戒。及代还,人吏送者数十里不 绝。75 从这一层面来看,杨震之所以能名留千古,绝非偶然。尽管杨震已逝, 76 后人对其悼念却时而有之。四十年后杨震孙杨统任沛相,便有约二百 杨统门人 共同捐资于杨震墓前神道立碑称颂。77宋人洪适据碑中涉及的史实说,沛相杨统 卒于灵帝建宁元年,“此碑盖建宁以后刻者,去杨公(震)物故时已四十余 年。……今之门下士旦握权则献谀饰诈,无所不至,夕失势则相忘于江湖矣。沛 君已死而门人为其祢庙立碑,汉人风义,后世不可跂及。”78 杨统仕宦之时已 是政乱朝危的东汉后期,其门人立碑之举虽为“汉人风义”,亦不难看出后世 对于杨震这样一个“清廉正直”之士的期盼。《太平御览》记载贞观十一年 (637 年)唐太宗幸洛阳时,伤杨震以忠非命,不仅遣使祭杨震墓,还亲为文 以祭之曰:“(杨震)慨然忠愤,乃心王室。昌言正议,屡犯於逆鳞,霜简且 绳,志悖於时蠹……(朕)瞻坟遂於道周,想风徽於前代。若使九原可作,吾将 与归”79,房玄龄言杨震“可谓虽死犹生,没而不朽”80,虽多溢美之词,然亦 是杨震精神不绝于世的别证。 71 第二节:弘农杨氏的鼎盛时期 杨震冤死,其子杨牧、杨秉“罚作苦役,传递驿道”。这样的结果很容 易让人推测杨氏一门理应就此没落,或至少应如其先人杨敞丢官失爵之例,沉 静百年后才得以重振家门。然而事实并不如此。史载: 岁余,顺帝即位,樊丰﹑周广等诛死,震门生虞放﹑陈翼诣阙追 讼震事。朝廷咸称其忠,乃下诏除二子为郎,赠钱百万,以礼改 葬于华阴潼亭,远近毕至。先葬十余日,有大鸟高丈余,集震丧 前,俯仰悲鸣,泪下沾地,葬毕,乃飞去。郡以状上。时连有灾 异,帝感震之枉,乃下诏策曰:‚故太尉震,正直是与,俾匡时 政,而青蝇点素,同兹在藩。上天降威,灾眚屡作,尔卜尔筮, 惟震之故。朕之不德,用彰厥咎,山崩栋折,我其危哉!今使太 守丞以中牢具祠,魂而有灵,傥其歆享。‛于是时人立石鸟象于 其墓所。81 杨震死后不久,顺帝便为其平反,更“下诏除二子为郎”。顺帝为杨震平反之 举可视为杨震子孙得以兴起为“四世太尉,德业相继,与袁氏俱为东京名族云” 82 的关键。下文将对杨震子孙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一)杨震子孙家风家学与生平行状 《后汉书》卷 54〈杨震传〉载杨震共有五子,并对其长子杨牧、中子杨 秉、少子杨奉的仕履有不少叙述,其他二子则名讳不详,后嗣亦绝不见于史籍。 杨震诸子相关记载另见〈太尉杨震碑〉: 长子牧,富波侯相;次让,赵、常山相;次秉,实能缵修,复登 上司,陪陵京师;次奉,黄门侍郎。 83 碑文中杨让的记录可补《后汉书》之缺。但碑文仅提及四子,与《后汉书·杨 震传》所载五子又有些许出入,宋洪适言:“碑载其诸子官秩,凡四人,而传 云震五子,误也。”84 然而《新唐书》中〈宰相世系表〉却清楚记载“震字伯 72 起,太尉。五子:牧、里、秉、让、奉”85 ,欧阳修等诸人于此必有所本,因 此不可以冒然认定传记所载有误。杨震见于史传及碑铭四子,均曾任官,据此 我们可以推测碑、传中关于杨震子的异载,有可能因为传述杨震子嗣总数,而 碑主颂德,所以只提及其有仕宦的四子名讳。清人王昶认为:“里或未仕,或 早亡,故不载耳”86,王昶之言可备一说。 杨震长子牧,官至富波相。牧有二子统、馥,均不载于《后汉书·杨震 传》。有关他们的史料主要来源于《金石萃编》所录二人碑文。《金石萃编》 卷 12〈沛相杨统碑〉载杨统“既仕州郡,会孝顺皇帝西巡,以掾史召见。帝嘉 其忠臣之苗……诏拜郎中”87,可知顺帝不仅为杨震平反,提拔其子,亦还惠及 杨震孙辈。杨统历任议郎、五品中郎将、沛相等职。建宁元年(168 年)病卒, 时年五十六。杨统弟杨馥的生平行状,大致可从《金石萃编》卷 15〈繁阳令杨 君碑〉中窥见其一斑。碑文载: (上缺二十九字)弟富波君之少子也。生姿令哲,长履忠孝,立 仁行道,实礼弥隆。世授尚书,为国师辅。君述而好古,少传祖 业,兼苞载藉,靡不周览。英儒仰则,景附其高。 “世授尚书”,且“少传祖业”,自然是指自杨震父杨宝便开始学习的《欧阳 尚书》,可见杨馥自小便钻研家学。后其“大驾省方,为郡功曹。召见专对, 克厌帝心,擢拜郎中,除右都侯…迁繁阳令。”88杨馥与杨统一样,由皇帝直接 从州郡掾属辟为郎官。 碑中皆提二人从州郡掾属辟为郎官的经过,然而却未提及二人何以仕州 郡。唐长孺先生在其〈东汉末期的大姓名士〉一文言及汉代的刺史、太守、县 令是由朝廷任命的,但他们的僚属却必须由当地人充当。大姓子弟享有优先任 用的权利。89 如果唐长孺先生所言可用以解释杨统兄弟仕州郡的原因,即表示 当时的弘农杨氏已经从杨宝时期一介布衣,杨震时“少孤贫,独与母居”的寒 门小姓,晋升为地方“大姓”,才得以享此权利。 史载永和二年(137 年)“冬十月甲申,(顺帝)行幸长安……庚子,幸 未央宫,会三辅郡守、都尉及官属,劳赐作乐” 90 。这一年顺帝西行,到关中 (三辅)地区召见各郡守、都尉及官属,至十二月己亥还洛阳。据推算,杨统 73 “会孝顺皇帝西巡,以掾史召见„„诏拜郎中”的时间应是此时。91杨统于建宁 元年(168 年)病卒,时年五十六,因此杨震于延光三年(124 年)逝世时杨统 年方 13 岁,未及仕宦年龄。这意指弘农杨氏在杨震仕宦时期就已经累积了一定 的社会名望,成为弘农地方上的大姓,杨统与杨馥才得以在杨震死后数年仍可 凭借地方大姓的优先任用权力出任地方官属。 杨馥除了自幼受《欧阳尚书》,在繁阳令任内亦“教学吏士精横侍者, 常百馀人,咸训典诲,帅导以□邻远归怀” 92 ,再次显露出其精研儒学的背景。 杨馥于其任内颇有政绩,获朝中大臣青睐,然其并不恋权,碑称“大司农刘佑 93 特复表列,将有命授。会叔父大尉公(杨秉)薨,委荣轻举,投黻如遗”。 而为了留住杨馥,“吏民攀辕,老弱轫轨轮,追慕跋渺,盖二千馀人”94 ,可 见杨馥在当地受尊崇的程度。其后,杨馥凭其声誉,更曾“五入宰朝,常登茂 御。”95熹平三年(174 年),杨馥卒,时年五十一。 杨牧一支后人并不多见于史籍。除了统、馥二人,《后汉书·杨震传》 载“(杨)牧孙奇,灵帝时为侍中”96 ,《世说新语叙录》中所录之〈世说人 名谱〉97 亦载杨奇为“牧孙”,可知杨牧除统、馥二子外尚有后人仕宦。然而 史籍中却无明确记载杨奇是何人之子。《太平御览》卷 181 引谢承《后汉书》 曰: 杨奇,字公挺,震之玄孙。少有志节,不以家势为名,交结英彦, 不与豪右相交通,於河南缑氏界中立精舍,门徒常二百人。98 此事不见于范晔《后汉书》,同时杨奇在此作杨震玄孙,与范晔书作曾孙相歧。 杨统、杨馥二人有名于世,若杨奇为其一之子,传中理应载其父之名。然而无 论是《后汉书》、〈世说人名谱〉抑或是《太平御览》皆对其父讳言莫深,以 此推论,杨奇之父或因不仕而失载于史籍。那么,若真如《太平御览》所言, 杨奇为杨震之玄孙,我们亦可以做出这样的推测: 74 杨震 杨统 杨牧 杨馥 X 杨奇 表四:杨震子孙表 惜现存史料不足,无法更进一步证实此一推论。然而杨奇秉承弘农杨氏之家学 门风,则是见诸史载的事实。据上文所载,杨奇亦曾隐居授徒,依其时弘农杨 氏累世专攻一经之传统,其所授应是家学《欧阳尚书》。其仕宦后亦有其先祖 杨震之风,史载: (灵)帝尝从容问奇曰:‚朕何如桓帝?‛对曰:‚陛下之于桓 帝,亦犹虞舜比德唐尧。‛帝不悦曰:‚卿强项99,真杨震子孙, 死后必复致大鸟矣。‛100 据《后汉书·杨震传》载,杨震死后平反,改葬于华阴潼亭十余日,有大鸟高 丈余,集震丧前,俯仰悲鸣,泪下沾地,葬毕,乃飞去。先不论此事的真伪, 这一怪异事件经由史家记载,彰显了杨震的“正直是与,俾匡时政”。灵帝在 位期间宠信宦官,以致朝政颓坏,更有卖官鬻爵之事。然灵帝自认做得比桓帝 好,结果被杨奇反唇相讥。杨奇冒着犯上的危险对灵帝直言相谏之举,确如灵 帝所言,表现出与其曾祖杨震一般不畏不惧的“强项”态度。杨奇为灵帝所不 悦,出为汝南太守,汉献帝即位后,又把杨奇召入当侍中,不久升迁卫尉。初 平元年(190 年),关东诸州郡牧守推渤海郡太守袁绍为盟主,起兵讨伐独揽 中央政权的国相董卓。为避诸军锋芒,董卓挟持献帝,迁都长安,此时杨奇亦 “从献帝西迁,有功勤。”董卓死后,李傕意欲将献帝挟持归营,杨奇和黄门 侍郎钟繇设计“诱傕部曲将宋晔﹑杨昂令反傕”,诱发李傕阵营内斗,于是 “傕由此孤弱,帝乃得东”101。杨奇逝世后,汉献帝迁都许,为表彰杨奇对于 护卫汉室的功勋,追封其子杨亮为阳成亭侯。 杨震四子杨让,生平不载于《后汉书·杨震传》。〈太尉杨震碑〉载杨 让曾任赵、常山相,碑中更载杨让有一子:“让子著,高阳令” 102,补充了传 中所缺。杨著生平亦可从碑中获知。《金石萃编》卷 12〈高阳令杨著碑〉称: 75 (著)仕郡历五官掾、功曹、司隶从事,乃辟太尉,迁定颖侯相。 特以儒学,诏书敕留定经东观,顺玄丘之指,蠲历世之疑,天子 异焉,擢采议郎,迁高阳令。103 东观乃是东汉宫廷中贮藏档案、典籍和从事校书、著述的处所 。《后汉书》卷 79 上〈儒林列传〉载:“初,光武迁还洛阳,其经牒秘书载之二千余两,自此 以后,参倍於前”104,“是时学者称东观以为老氏臧室、道家蓬莱山”105,其 藏书之丰可见一斑,且还成为当时新近问世著作的集中地。《后汉书》卷 65 〈张奂传〉载: 奂少游三辅,师事太尉朱垄,学《欧阳尚书》。初,《牟氏章句》 浮辞繁多,有四十五万余言,奂减为九万言。后辟大将军梁冀府, 乃上书桓帝,奏其《章句》,诏下东观。106 张奂所删简之《章句》经由桓帝审阅即藏入东观,此为一例。永元十三年(101 年)春,和帝刘肇往东观“览书林,阅篇籍”,并“博选术蓺之士以充其官” 107 。此后,诸大儒如马融等多次值东观“典校秘书”108,《后汉书》卷 64〈卢 植列传〉记载卢植上疏: 臣少从通儒故南郡太守马融受古学,颇知今之《礼记》特多回冗。 臣前以《周礼》诸经,发起秕谬,敢率愚浅,为之解诂,而家乏, 无力供缮写上。愿得将能书生二人,共诣东观,就官财粮,专心 研精,合《尚书》章句,考《礼记》失得,庶裁定圣典,刊正碑 文。109 卢植疏可见东汉一朝在考订典籍上的重视。除此之外,著述方面则前有班彪、 班固、班昭一家为主修撰《汉书》;后有刘珍、张衡、蔡邕先后等主其事,修 撰《东观汉记》110,东观一时可谓文人荟萃。杨著能以儒学受皇帝青睐,从而 诏书敕留定经东观,可见其真有“顺玄丘之指,蠲历世之疑”111的精通经籍之 才。尽管杨著有才干,可其视权位如敝屣,尤胜杨馥。时杨著在高阳令任内 “恩洽化布,未基有成,颀甫班爵,方授银符”,一听到母亲染病,便立即弃 官返家。碑载此事曰: 76 闻母氏疾病,孝烝内发,释荣投黻,步出城寺。衣不暇带,车不 俟驾,载驰□□,躬亲尝祷。追踪曾叁,继迹乐正。百行之主, 于斯为盛。112 建宁元年(168 年),杨著复拜思善侯相,未及上任,便因从兄杨统之死而再 度弃官奔丧,杨著两次为亲人弃官,重情义轻权位的性格昭然若揭。同年十月, 杨著亦卒,时年五十三。 杨震五子杨奉,史籍未载其事迹,仅可从杨震碑得知杨奉曾任黄门侍郎 一职113。其子杨敷,“笃志博闻,议者以为能世其家。”114 然而杨敷早卒,似 乎并无仕宦。杨敷遗有一子杨众,据《后汉书·杨震传》记载: (众)亦传先业,以谒者仆射从献帝入关,累迁御史中丞。及帝 东还,夜走度河,众率诸官属步从至太阳,拜侍中。建安二年, 追前功封蓩亭侯。 观杨敷父子史料,可知二人亦是少习家学,否则杨敷不会被议者认同其具备通 经入仕之能力,从而“世其家”;另外,史载杨众“传先业”,少传家学自不 待言。吕思勉先生于其著作《两晋南北朝史》中提及:“凡大族,能历时稍久 者,必自有其法度”115,东汉时期弘农杨氏能一跃成为天下名门,亦是如此。 东汉是经学极盛的时代,杨宝父子始习《欧阳尚书》并以此奠定弘农杨氏的基 础,已见前述。杨震以后杨氏子孙多习《欧阳尚书》,且多父子相继,《欧阳 尚书》已是其家族家传之学,杨奇“於河南缑氏界中立精舍,门徒常二百人”; 杨著“特以儒学,诏书敕留定京东观”;杨敷“笃志博闻,议者以为能世其 家”;杨众“亦传先业”,众人习儒之记载跃然于纸上,弘农杨氏在东汉后期 的发展与家学息息相关。 当然杨氏诸人中亦有不以习儒而仕之人。据《金石萃编》卷 12〈沛相杨 统碑〉所载,上文所提及的杨牧子杨统乃是东汉弘农杨氏中少有并不以习儒闻 名,而是以武功见长之杨氏子孙。他多次召辟下应于司徒府中,州举为茂才, 迁鲖阳侯相、金城太守。延熹五年(162 年),因南蛮叛乱,杨统以“文武备 兼,庙胜先战”拜车骑将军从事,从大军南下平叛。但杨统虽没有研习家学的 记载,但其思想仍受家风所熏陶,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碑载杨统在应辟于司 77 徒府前曾任府丞,后因“以顺时政,非其好也,乃翻然轻举”,辞官归家,另 外在任金城太守之时杨统亦有“德以化圻民” 116的记载,证明其秉承了杨震清 廉正直的家风气节。由此可见,儒学修养之外,优良的家风亦是杨震后人于东 汉一朝得以仕宦的主要因素。而累世以家学门风相传,在杨秉一支四世在政治 上绂冕相继的显赫仕宦经历中尤为突出。 (二)三公之二——“三不惑”杨秉 杨秉字叔节,杨震三子,杨震五子中属他名声地位最为显赫。杨震清廉 正直的品德对杨秉影响极大,因此在杨秉身上不难见到杨震廉洁无私和正直敢 言的影子。《后汉书》卷 54〈杨秉传〉载其“少传父业,兼明《京氏易》,博 通书传,常隐居教授”117 ,便可知其小就研习其家学《欧阳尚书》,同时又通 晓术数之学《京氏易传》,还深钻细研《书经》、《左传》等书,与〈太尉杨 震碑〉中所载杨震“明尚书、欧阳、河洛、纬度,穷神知变,与圣同符” 118的 博学非常相似,两人皆对学问有着广泛的追求。杨秉常年隐居教授,《太尉杨 秉碑》载其“世笃儒教,以《欧阳尚书》、《京氏易》诲授。四方学者,自远 而至,盖逾三千”119,慕其名而来者的数目何其惊人,足见其名望之高。汉安 帝延光三年(124 年),杨震饮酖自尽,后汉顺帝即位,为杨震之冤平反,此 时杨秉依然隐居不仕。直到汉顺帝永和年间,年四十余始应司空辟,拜待御史, 频出为豫﹑荆﹑徐﹑兖四州刺史,后转为任城国相。 汉桓帝之际,外戚梁冀揽权专政,“威行内外,百僚侧目,莫敢违命”, 连皇帝也不敢“有所亲豫” 120。一时间“诸梁秉政,竖宦充朝,……卿校牧守 之选,皆出其门”121,其数量之多,到了梁冀死后罪及“其它所连及公卿、列 校、尉刺史、二千石死者数十人,故吏宾客免黜者三百余人,朝廷为空”122的 地步。杨秉因精通《欧阳尚书》而于建和元年(147 年)被征入朝廷担任皇帝 的侍讲,官拜太中大夫、左中郎将,又升迁为侍中、尚书。虽列位朝廷,担任 要职,然而杨秉却遇上外戚梁冀专政,使其空有抱负却难以施展。加上桓帝不 重视其谏言123 ,更有其父杨震的前车之鉴,杨秉深知进谏无用,如顺帝时中常 侍张防权势大盛时虞诩切谏曰:“无令臣袭杨震之迹”124,杨秉当即以病乞退。 78 直至六年后梁冀受诛,乃拜太仆,迁太常。其碑文载:“遭权襞贵盛,六年守 静”125,当是指此事。 延熹二年(159 年)桓帝亲至前殿部署对付梁冀,派兵包围梁冀住宅并 收回其大将军印绶。梁冀与妻子孙寿自知罪大恶极,当日双双自杀。至此,把 持朝廷长达 20 余年之久的梁氏集团终于土崩瓦解。梁冀死时桓帝已经二十八岁, 本应完全具备独立执政的能力,但事实上桓帝当时的决定却是使“权势专归宦 官”,让东汉错过了一次复兴的机会。 是时中常侍单超、具瑗、左悺、徐璜、唐衡单超等五人因诛灭梁氏有功 而权势大盛,史载“五人同日封,故世谓之‘五侯’。又封小黄门刘普、赵忠 等八人为乡侯。自是权归宦官,朝廷日乱矣。”126 从这可明显的看出梁冀专权 前后为朝中势力集团性质的分水岭——在此之前,外戚势力强大;在此之后, 则阉宦之权转盛。这也致使杨秉的仕途并不因梁冀之死而顺遂。对于宦官干政, 杨秉深知其弊,因而极力反对,也给他的仕宦生涯带来了多次打击。 杨秉与宦官的第一次交手发生在梁冀伏诛的延熹二年(159 年)。时五 侯并封列侯,又专权选举;加上桓帝新立亳氏为皇后,数月内“后家封者四人, 赏赐巨万”。白马令李云“素刚”,鉴于桓帝与五侯诸般荒谬的行径,忧国将 危,心不能忍,借着当时灾异频传的机会上书直谏曰: ‚孔子曰:‘帝者,谛也。’今官位错乱,小人谄进,财货公行, 政化日损,尺一拜用不经御省。是帝欲不谛乎?‛127 李云以一介县令身份揭露宦官乱政的时弊,并责问桓帝。这般触龙逆鳞之举自 然让桓帝为之震怒,旋即将李云以及“不忍以忠谏获罪,上书愿与云同日死” 的弘农五官掾杜众入狱。大鸿胪陈蕃、太常杨秉﹑洛阳市长沐茂﹑郎中上官资 等都上疏救云,却令桓帝更加恚怒,不仅李云、杜众二人魂断狱中,杨秉等众 人亦遭遇“诏切责蕃﹑秉,免归田里;茂﹑资贬秩二等” 128 的责罚。这一回虽 然并不是杨秉与宦官势力间的正面冲突,但也事因宦官而起,同时也揭示了接 下来数次与宦官间针锋相对的斗争。 79 同一年冬天,杨秉复征拜河南尹129。五侯之首新丰侯单超的侄子单匡在 济阴太守任内时因臧罪为刺史第五种所劾,后派出门客任方刺杀主管调查此案 的的充州太守从事卫羽。任方刺杀未遂反被卫羽逮捕,囚于洛阳监狱。杨秉新 任河南尹,掌管包括洛阳县在内的整个河南郡,洛阳监狱自然在其管理范围之 内。而史载“匡虑秉当穷竟其事,密令方等得突狱亡走”130 ,单匡深知杨秉必 然会深究他的罪行,密命任方等人越狱逃走。由此可见杨秉清正的性格当时已 是人尽皆知,单匡才会有此冒险一举。杨秉以囚犯越狱渎职受尚书诘责时对曰: 《春秋》不诛黎比而鲁多盗,方等无状,衅由单匡。刺执法之吏, 害奉公之臣,复令逃窜,宽纵罪身,元恶大憝,终为国害。乞槛 车征匡考核其事,则奸慝踪绪,必可立得。131 杨秉表面上将矛头指向单匡,若对比当时局势便可得知其所谓“元恶大憝,终 为国害”实指在单匡等人背后撑腰的宦官势力。然而杨秉却以失责而落得免职 并处以“坐输作左校”132的劳役下场。 延熹三年(160 年),五侯中单超病逝。133在桓帝的纵容下,其余四侯举 止更为猖狂,彭城姜肱被征为太守时道“今政在阉竖,夫何为哉”134,便清楚 道出当时局势。而《后汉书》卷 78〈宦者列传〉则有更详细的描述: 其后四侯转横,天下为之语曰:‚左回天,具独坐,徐卧虎,唐 两墯。‛皆竞起第宅,楼观壮丽,穷极伎巧。金银罽毦,施于犬 马。多取良人美女以为姬妾,皆珍饰华侈,拟则宫人。其仆从皆 乘牛车而从列骑。又养其疏属,或乞嗣异姓,或买苍头为子,并 以传国袭封。兄弟姻戚皆宰州临郡,辜较百姓,与盗贼无异。135 随着宦官集团在朝中的势力日益膨胀,阉宦们的骄横就更变本加厉。他们不再 把皇帝放在眼里,肆意指责汉桓帝的种种不是。面对这样的局势,朝野嗟怨, 其中亦包括了桓帝自身。延熹五年(162 年),杨秉代刘矩为太尉,旋即与 “素著忠正”136 的司空周景上奏指出当今局势败坏,皆因“内外吏职,多非其 人,自顷所征,皆特拜不试,致盗窃纵恣,怨讼纷错”,旧典虽载“中臣子弟 不得居位秉埶”,然而宦官亲属子弟宾客等充斥朝野,竞为贪淫,应立即重整 官箴。杨秉与周景的奏疏直指宦官弄权,第三次与宦官势力交上了手。如在往 80 日,两人必为桓帝所责难。然而史载对于杨秉与周景之举,“帝从之” 137 ,虽 无详细叙述,亦可看出由于宦官势力的膨胀已危及皇权,桓帝已不再倾向于维 护宦官集团的利益。得到桓帝的支持,杨秉立即“条奏牧守以下匈奴中郎将燕 瑗、青州刺史羊亮、辽东太守孙喧等五十余人,或死或免”;再奏“三署见郎 七百余人,帑臧空虚,浮食者众,而不良守相,欲因国为池,浇濯衅秽。宜绝 横拜,以塞觊觎之端”。 138 经此二举,天下莫不肃然,自此终桓帝世,计吏无 复留拜者。 延熹八年(165 年),杨秉第四次打击宦官势力。时中常侍侯览有一弟 侯参为益州刺史,累有臧罪,暴虐一州。 139 杨秉向桓帝上书劾奏侯参,并派出 槛车将侯参拘提回京,移送廷尉论罪。摒除了地方上的党羽之后,杨秉继而将 矛头指向于内廷任职,侯参的靠山侯览及五侯中的东武阳侯具瑗。杨秉奏曰: 今猥受过宠,执政操权。其阿谀取容者,则因公褒举,以报私惠; 有忤逆于心者,必求事中伤,肆其凶忿。居法王公,富拟国家, 饮食极肴轵,仆妾盈纨素……若斯之人,非恩所宥,请免官送归 本郡。 杨秉此举引来了尚书的诘问,认为杨秉以府外职而奏劾近官,并不符合汉制。 杨秉驳曰“汉世故事,三公之职无所不统”,让尚书无话可说。桓帝不得已, 免去侯览的官职,并削去具瑗的享国。 同年夏五月,为朝政鞠躬尽瘁的杨秉在太尉任内逝世,赐茔陪陵。《三 国志》卷 1〈武帝纪〉载:“《周礼》冢人掌公墓之地,凡诸侯居左右以前, 卿大夫居后,汉制亦谓之陪陵。其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其广为兆 域,使足相容”140 ,杨秉死后得以陪陵京师,正是朝廷对其“每朝廷有得失, 辄尽忠规谏” 141的认同。 杨秉四次与宦官势力相争,首二次皆落得免职的处分;第三次虽获得了 桓帝的支持,却仅涉及并免去了将军牧守以下五十余人的职位,“元恶大憝” ——四侯依然于朝中盘踞;最后一次对宦官势力的打击让侯览与具瑗坐黜,终 于撼动了宦官势力的核心。具瑗于同年为司隶校尉韩演所劾,贬为都乡侯,卒 于家;然而侯览因其弟侯参之事坐免之后,短时间内即“旋复复官” 142 ,且贪 81 侈奢纵之举更加倍猖妄。《后汉书》卷 78〈宦者列传〉载其于灵帝建宁二年 (169 年)丧母还家时: 大起茔颐……前后请夺人宅三百八十一所,田百一十八顷。起立 第宅十有六区,皆有高楼池苑,堂阁相望,饰以绮画丹漆之属, 制度重深,僭类宫省。又豫作寿颐,石帜双阙,高庑百尺,破人 居室,发掘坟墓。虏夺良人,妻略妇子。143 综上所述,杨秉一生志宁社稷,誓与宦官周旋,虽然在党锢之祸前制造出一微 型“宦官之祸”,然而成效并不显著。杨秉更为人所尊崇的是他的贬斥势利的 高尚气节。秉未及弱寇,其父杨震即已始仕州郡;未及而立之年,震更位至三 公。然而杨秉所选择的路却迥然异于当时的显臣子弟,选择了隐居授徒的生活, 年四十余始应司空辟出仕。杨秉出仕后自律极严,不仅继承了杨震的清廉刚直 品格且又有过之。其传中载“秉性不饮酒,又早丧夫人,遂不复娶,所在以淳 白称。尝从容言曰:‘我有三不惑:酒,色,财也。’” 144 不惑酒色已从文中 得解,至于钱财,史载: (秉)自为刺史﹑二千石,计日受奉,余禄不入私门。故吏继钱 百万遗之,闭门不受。145 秉免归,雅素清俭,家至贫窭,并日而食。任城故孝廉景虑继钱 百余万,就以饷秉,秉闭门距绝不受。146 东汉已有“送故”之风 147 ,然而面对故吏所赠的百万钱,杨秉竟以闭门应对。 如果杨秉第一次的闭门不能说明什么,那么第二次的闭门之举,即为白马令李 云平反而获罪,免归田里的杨秉到了“并日而食”的困境依然坚决不受他人馈 赠,则实实在在彰显了杨震一脉相传的铮铮傲骨。 (三)三公之三——“帝王师”杨赐 杨秉子杨赐颇有其父祖之风。前文已提及杨震受《欧阳尚书》于桓郁。 而史载“(桓焉)弟子传业者数百人,黄琼、杨赐最为显贵” 148,桓焉乃桓郁 82 中子,可见杨赐亦师从“一家三代皆以名经为帝王师”149 的沛郡桓氏。不仅如 此,桓焉弟桓良之女更为杨赐之妻 150,可见杨桓两家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杨赐不仅师从名门,其自身更“兼通五典,周览篇籍”151 ,使其“自在弱冠布 衣之中,固已流芳名,著茂实,公孙同伦,莫能齐焉者矣。”152 杨赐生性淡泊, 不愿出仕153 ,然其如此惊人的学识及名望,让杨赐很快的便被推荐为帝师。传 载: 建宁初,灵帝当受学,诏太傅、三公选通尚书桓君章句宿有重名 者,三公举赐,乃侍讲于华光殿中。154 而杨赐碑亦载此事曰: 于时圣幼将入学,群公以公温故知新,德宜师保,乃以越骑校尉 援侍华光之内。帝座己北面,以纳大诲。其教人善诱,则恂恂焉 罔不伸也。155 灵帝出生于东汉王朝季世,受累于戚宦乱权、党锢之祸的摧残,此时之东汉王 朝已危如累卵,濒临覆亡边缘。在国库如洗,百姓困竭的背景下,杨赐以帝师 的身份入朝,更是致力于整治朝纲。灵帝即位后,传载杨赐多次上疏匡正时政, 并屡在疏末剖明其心志:“臣受恩偏特,忝任师傅,不敢自同凡臣,括囊避 咎” 156;“老臣过受师傅之任,数蒙宠异之恩,岂敢爱惜垂没之年,而不尽 其慺慺之心哉” 157,其为社稷鞠躬尽瘁之心跃然于纸上。 灵帝即位时年仅 12,由窦太后执政。窦太后论功策勋,大肆册封亲人 为侯,窦氏一家一时权倾朝廷内外。然而有了梁冀的教训,加上窦太后之父窦 武“少以经行着称,常教授于大泽中,不交时事,名显关西”,“在位多辟名 士,清身疾恶,礼赂不通,妻子衣食裁充足而已。是时羌蛮寇难,岁俭民饥, 武得两宫赏赐,悉散与太学诸生,及载肴粮于路,丐施贫民”158 ,这一切都彰 显了窦武的士人风范;除此之外窦武更有“三君” 159 之一的称誉,足以见其在 士人群体中声望之高及关系之密切。因此窦太后掌权后,即重用了以“三君” 之一陈蕃为首的大量名士,朝廷顿时呈现一幅复兴的气象。史载: 83 初,窦太后之立也,陈蕃有力焉。及临朝,政无大小,皆委于蕃。 蕃与窦武同心戮力,以奖王室,征天下名贤李膺、杜密、尹勋、 刘瑜等,皆列于朝廷,与共参政事。于是天下之士,莫不延颈想 望太平。160 遗憾的是,天下之士期盼已久的太平盛世梦想旋即受到了彻底的溃击。 建宁元年(168 年)八月,大将军窦武与太傅陈蕃定计翦除诸宦官。然而事机 不密,宦官曹节﹑王甫等获知后劫持灵帝、太后,诏令收捕窦武等。窦武召集 北军五校兵士反抗,结果兵败自杀,被枭首于洛阳都亭。后王甫更“收捕宗亲、 宾客、姻属,悉诛之,及刘瑜、冯述,皆夷其族。徙武家属日南,迁太后于云 台”,窦氏一族的势力顿时瓦解,也意味着朝政大权重新回到了宦官势力的囊 中,“当是时,凶竖得志,士大夫皆丧其气矣。” 161然而接下来的局势并不如 众宦官所预计,大司农张奂、郎官谢弼等人相继上疏灵帝,为窦武、陈蕃伸冤, 让宦官们体了解虽然摒除了朝中诸名士,然而名士犹存的名望对他们而言依 旧是一大威胁。于是接下来便是宦官对士人的大屠杀。中常侍侯览收买“八及” 之一张俭的乡人向灵帝进谗言,诬陷党人“欲图社稷”,引发了第二次党锢之 祸: 灵帝诏刊章捕俭等。大长秋曹节因此讽有司奏捕前党故司空虞放、 太仆杜密、长乐少府李膺、司隶校尉朱㝢、颖川太守巴肃、沛相 荀翌、河内太守魏朗、山阳太守翟超、任城相刘儒、太尉掾范滂 等百余人,皆死狱中。余或先殁不及,或亡命获免……又州郡承 旨,或有未尝交关,亦离祸毒。其死徙废禁者,六七百人。162 东汉末年士人反对宦官专权的斗争,最后以失败而告终。此时距第一次党锢之 祸(166-167 年)仅过了一年时间,东汉短暂的复兴气象霎那间凋残。杨秉于第 一次党锢之祸前逝世,杨赐则是第二次党锢之祸发生之际始为帝师,时有知名 之士郭太以不为危言而得免于祸163,而纵观传中所载,杨赐也罕有抨击宦官的 言论,或许也因此而名不列于“党人”之内,但后来亦难逃牵连。熹平五年 (176 年),永昌太守曹鸾上书为党人平反,书曰: 84 夫党人者,或耆年渊德,或衣冠英贤,皆宜股肱王室,左右大猷 者也;而久被禁锢,辱在涂泥。谋反大逆尚蒙赦宥,党人何罪, 独不开恕乎!所以灾异屡见,水旱荐臻,皆由于斯。宜加沛然, 以副天心。164 这一书并没能救党人于牢笼中,反而又激怒了灵帝,除将曹鸾掠杀于狱中,灵 帝又诏州郡,更考党人门生、故吏、父子、兄弟在位者,悉免官禁锢,爰及五 属。当时有气节的士人几无遗漏,杨赐也因此“坐辟党人免”165,代表他虽然 并无直接涉及党人的行动,亦与党人关系匪浅。166 杨赐仕宦不久,便目睹了两次惨绝人寰的党锢之祸,这或许可以说明为 何杨赐仕宦生涯中并不似其父杨秉屡次弹劾宦官势力。然而与杨震、杨秉如出 一辙的正直之气让他终于在光和元年(178 年)打破沉默。是年宫里出现异象, 灵帝引杨赐及议郎蔡邕等入宫,使中常待曹节、王甫问以祥异祸福所在。杨赐 借此机会上书曰: 国家休明,则鉴其德;邪辟昏乱,则视其祸。今殿前之气,应为 虹霓,皆妖邪所生,不正之象,诗人所谓蝃蝀者也……方今内多 嬖倖,外任小臣,上下并怨,喧哗盈路,是以灾异屡见,前后丁 宁……今妾媵嬖人阉尹之徒,共专国朝,欺罔日月……殆哉之危, 莫过于今。167 杨赐等人继而要求皇上“慎经典之诫,图变复之道,斥远佞巧之臣,速征鹤鸣 之士”,此书上奏后,严重触怒了曹节等人。蔡邕因这次直率上书而获罪,被 流放到朔州,而杨赐则因有帝师的恩情,才没有遭到处分。经过这一次“书对” 灵帝之后,杨赐再也没有和宦官势力有任何交集。168 同一年冬天,灵帝在太学行辟雍礼,把杨赐引荐为德高望重的“三老”, 又拜为少府、光禄勋,继刘郃之后担任司徒之职。此后杨赐多次被免官,亦多 次复职。169中平二年(185 年)九月,杨赐继张温之后任司空一职,却在当月就 逝世。为此灵帝“素服,三日不临朝”,除了“东园梓器襚服,赐钱三百万, 布五百匹”等的丰厚赏赐,还赠司空骠骑将军印绶,谥文烈侯,使侍御史持节 送丧,公卿已下会葬,可见灵帝对其师一生指斥时弊,匡济朝政的感激。 85 第三节:小结 综上所述,弘农杨氏于东汉之世系传承如下: *杨震 杨牧 杨统 170 杨里 *杨馥 *杨秉 杨让 杨奉 *杨赐 171 *杨著 *杨敷 X *杨众 *杨奇 杨亮 表五:东汉弘农杨氏世系传承表 上图有“*”符号标于诸人名前者,乃史籍确载研习儒学之士,可见自杨震启杨 氏一门习染儒学风气之盛。作为官方独倡之学说,儒学之盛行与统治者的积极 推行不无关系。自武帝独尊儒术,为博士官置弟子员五十人始,便确立了儒学 的官方学说之地位。经由两汉统治者的大力支持下,太学迅速扩充。质帝本初 元年(146 年),梁太后诏“大将军下至六百石,悉遗子就学”,史言“自是 游学增盛,至三万余生”172,便可看出太学的兴盛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万余太学生并不代表这时期受学的实际人数。因为在 官学之外,东汉私门讲学之风盛行,樊鯈“删定《公羊严氏春秋》章句,世号 ‘樊侯学’,教授门徒前后三千余人”173 、郑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 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174 、郭太“家世贫贱。早孤”,后读 于成皋屈伯彦门下,“闭门教授,弟子以千数”175 ,杨氏一门中杨震、杨秉、 杨赐、杨奇皆有隐居教授的记录,所收弟子数以千百计,足见私门授学风气之 盛。太学至盛之时仅有三万余生,而私门教授者一人动辄千余弟子,史书记载 这一时期“若乃经生所处,不远万里之路;精庐暂建,赢粮动有千百。其耆名 86 高义开门受徒者,编牒不下万人,皆专相传祖,莫或讹杂”176 ,私门弟子远比 太学生的数量要多得多。经学大师郑玄更有“道遇黄巾贼数万人,见玄皆拜, 相约不敢入县境”177 的际遇,这都说明东汉之际,士人阶层已俨然成为一支具 有广泛社会基础的政治力量。杨氏一门不仅世代从事私人教授,培育了大量的 门生子弟,更曾荐举不少清廉正直的清流士人 178 ,弘农杨氏的社会地位由此可 见一斑。 尽管弘农杨氏从杨震至杨赐数世三公,为东汉有名的世家大族,但从 “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 之,不亦厚乎!’”179,到杨秉的“我有三不惑:酒,色,财也”180可知,杨氏 一族并无显著的经济势力以作为其维持世家大族之名望的基础,可见弘农杨氏 兴起之所据,乃是贬斥势利的气节及仕宦时与权贵的抗争所形成的清望、明确 的学术专长及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1 本书第一章对此已有较为详细之叙论。 钱穆先生指出,今人论此一时代之门第,大都只看其在政治及经济上之特种优势,而未能注 意当时门第中人之生活实况,及其内心想象。因此所见浅薄,无以抉发一时代之共同精神所在。 钱氏更进一步提及“为此门第之所赖以维系而久在者,则必在上有贤父兄,在下有贤子弟,若 此二者俱无,政治上之权势,经济上之丰盈,岂可支持此门第几百年而不弊不败?”见钱穆: 〈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原载香港《新亚学报》,1963 年 5 卷 2 期, 收入《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三(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年)。 3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台北:里仁书局,1994 年),页 222。 4 何启民:〈中古门第的本质〉,《中古门第论集》(台北:学生书局,1978 年),页 3。 5 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新亚学报》,1963 年 5 卷 2 期, 页 54。 6 《史记》一书,正是由于杨恽的用力才得以刊布于世,广泛流传。《汉书》卷62〈司马迁传〉 载:“迁既死后,其书稍出。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由此可知,杨恽对 《史记》的刊布流传具有重要功劳。 7 “孔氏有《古文尚书》,孔安国以今文字读之,因以起其家逸《书》,得十余篇,盖《尚书》 兹多于是矣。遭巫蛊,未列于学官。安国为谏大夫,授都朝尉,而司马迁亦从问故。迁书载 《尧典》、《禹贡》、《洪范》、《微子》、《金滕》诸篇,多古文说”,见《汉书》卷 88 〈儒林传〉,页 3607。 8 张大可先生指出司马迁与董仲舒有师承关系,《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迁与壶遂问答。壶遂 问:“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司马迁答:“余闻董生曰”云云。董生是对董仲舒的尊称。 而司马迁论《春秋》,本之于董氏今文学。另外,《史记·儒林列传》对董仲舒的公羊学作了 高度的评价。司马迁说:“故汉兴至于五世之间,唯董仲舒名为明于《春秋》,其传公羊氏 也。”对希世用世的公孙弘则批评说:“公孙弘治《春秋》不如董仲舒。”从司马迁的思想倾 向及感情色彩,说明他与董仲舒具有师承关系。见张大可:《司马迁评传》(南京:南京大学 出版社,1994 年),页 71-72。 9 《后汉书》卷 54〈杨震传〉,页 1759。 10 《汉书》卷 99 上〈王莽传上,页 4059。 2 87 11 “汉室中微,王莽篡位,士之蕴藉义愤甚矣。是时裂冠毁冕,相携持而去之者,盖不可胜 数”,见《后汉书》卷 83〈逸民传〉,页 2756。 12 光武帝年轻时曾在长安学习《尚书》,南阳起兵后,虽“东西诛战,不遑启处,然犹投戈讲 艺,息马论道”,见《后汉书》卷 32〈樊宏传〉,页 1125;立国后光武帝“每旦视朝,日仄乃 罢,数引公卿郎将议论经理,夜分乃寐”,见《后汉书》卷 1 下〈光武帝纪〉,页 85,可见光 武帝对儒学之重视。 13 《后汉书》卷 54〈杨震传〉注引《续齐谐记》,页 1759。 14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页 2。按李栖筠是唐赵郡李 氏李德裕之祖。 15 《汉书》卷 66〈杨敞传〉,页 2895。 16 豪族都是大土地拥有者,这方面的论著很多,见朱绍侯:《秦汉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郑 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年);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年); 杨曾文:〈试论东汉时期的豪强地主〉,《文史哲》,1978 年第 3 期等。 17 Wolfram Eberhard 指出,一个有成员在中央仕宦的大族通常都会拥有一个位于乡间的家族基 地与一个位于城市的家族基地。乡间基地即家族田产所在地,那里居住一部分族人,管理经营 其财产,是家族经济的支持骨干。当其家族有足够的资金时,则聘请教师教育其子孙,使其子 孙得以籍此仕宦。士族中受教育的分子常常搬进城市中居住,其生活较为安逸,因为他们有乡 间的基地为其经济基础。而士族在城市的支族之主要活动是政治性的,以求进入官僚群中。见 Wolfram Eberhard, Conquerors and rulers: Social Forces in Medieval China (Leiden, E. J. Brill, 1965), pp. 44-45. 18 崔向东先生亦认为,杨恽家族具有世官特征、财产特征、宗族性特征、“豪民富贾”的豪族 兼营商业的特征以及文化特征,是一个集多种特征为一体的较典型的豪族。见崔向东:《汉代 豪族研究》,武汉:崇文书局,2004 年,页 76。 19 《后汉书》卷 54〈杨震传〉,页 1759。 20 “桓荣以宿学授明帝经……其子郁,当章帝为太子时,又入授经。及和帝即位,以年少宜习经 学,郁又侍讲禁中,凡教授二帝。先是荣受朱普章句四十万言,荣减为二十三万言,郁又删省 成十二万言,由是有桓君大小太常章句。郁中子焉又以明经笃行授安帝经。顺帝为太子时,又 为少傅授经,亦教授二帝。焉兄孙彬,亦以文学与蔡邕齐名。计桓氏经学,著于东汉一朝”, 见[清] 赵翼:《二十二史札记》卷 5〈累世经学〉条,(台北:乐天出版社,1973 年),页 60。 21 《后汉书》卷 37〈桓荣传〉,页 1249。 22 《后汉书》卷 37〈桓荣传〉,页 1254-1256。 23 《后汉书》卷 54〈杨震传〉,页 1759。 24 [清] 王昶辑:《金石萃编(第一册)》卷 15〈太尉杨震碑〉(北京:中国书店,1985 年), 页 1。 25 《汉书》卷 30〈艺文志〉,页 1723。 26 《后汉书》卷 23〈窦宪传〉,页 819。 27 何德章、马力群:〈两汉时代的弘农杨氏〉,《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5 年第二十二 辑,页 8。 28 《后汉书》卷 16〈邓骘传〉,页 614。 29 《后汉书》卷 47〈班梁列传〉,页 1593。 30 《后汉书》卷 82 上〈方术列传〉,页 2717。 31 《后汉书》卷 51〈陈禅传〉,页 1684。 32 《后汉书》卷 37〈桓郁传〉注引〈邓骘传〉,页 1256。 33 邓骘乃太傅邓禹孙,汉和帝皇后邓氏之兄。《后汉书》卷 16〈邓禹传〉载邓骘祖邓禹“年十 三,能诵诗,受业长安……禹内文明,笃行淳备,事母至孝。天下既定,常欲远名势。有子十三 人,各使守一艺。修整闺门,教养子孙,皆可以为后世法。资用国邑,不修产利”,可见邓禹 非常注重子孙的儒学修养。同书卷 10 上〈皇后纪〉载在祖父邓禹的影响下,邓太后“六岁能 《史书》,十二通《诗》、《论语》。诸兄每读经传,辄下意难问。志在典籍,不问居家之事。 母常非之……后重违母言,昼修妇业,暮诵经典,家人号曰‘诸生’。父训异之,事无大小,辄 与详议”;同书卷 16〈邓骘传〉载邓骘弟邓弘亦“少治《欧阳尚书》,授帝禁中,诸儒多归附 之”。史籍虽无邓骘习儒的相关记载,但邓骘一家秉承儒术家风,从其父祖兄弟习儒之事便可 推知。另外,同书亦载“自祖父禹教训子孙,皆遵法度,深戒窦氏,检敕宗族,阖门静居。骘 88 子侍中凤,尝与尚书郎张龛书,属郎中马融宜在台阁。又中郎将任尚尝遗凤马,后尚坐断盗军 粮,槛车征诣廷尉,凤惧事泄,先自首于骘。骘畏太后,遂髡妻及凤以谢,天下称之”,可见 邓骘自身亦恪守祖训。 34 《后汉书》卷 54〈杨震传〉,页 1766。 35 此条出自〈太尉杨震碑〉。 36 《后汉书》卷 4〈孝殇帝纪〉,页 195。 37 《后汉书》卷 5〈孝安帝纪〉,页 203。 38 《后汉书》卷 16〈邓骘传〉,页 614。 39 《后汉书》卷 78〈宦者列传〉,页 2514。 40 《后汉书》卷 54〈杨震传〉,页 1761。 41 《后汉书》卷 16〈邓骘传〉,页 616-617。 42 《后汉书》卷 54〈杨震传〉,页 1761。 43 《后汉书》卷 78〈宦者列传〉,页 2514。 44 《后汉书》卷 54〈杨震传〉,页 1762。 45 《后汉书》卷 54〈杨震传〉,页 1763。 46 《后汉书》卷 54〈杨震传〉,页 1764。 47 《后汉书》卷 10 上〈皇后纪〉,页 425。 48 《后汉书》卷 48〈翟酺传〉,页 1604。 49 《后汉书》卷 54〈杨震传〉,页 1764。 50 《后汉书》卷 54〈杨震传〉,页 1765。 51 《后汉书》卷 54〈杨震传〉,页 1766。 52 《后汉书》卷 54〈杨震传〉,页 1766。 53 《后汉书》卷 54〈杨震传〉,页 1766-1767。 54 《后汉书》卷 58〈虞诩传〉,页 1870。 55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页 251-252。 56 《后汉书》卷 15〈来历传〉,页 590。 57 《后汉书》卷 54〈杨震传〉,页 1767。 58 “(杨震)教授二十余年,州请召,数称病不就”,见《后汉书》卷 54〈杨震传〉注引续汉 (志)书,页 1760。 59 [清] 王昶辑:《金石萃编(第一册)》卷 15〈太尉杨震碑〉(北京:中国书店,1985 年), 页 1。 60 上述这番话是以士为对象而说的,因为孔子在别的场合还说过:“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 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语·宪问》)”; “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 公》)”。 61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页 25。 62 《后汉书》卷 54〈杨震传〉,页 1759。 63 《后汉书》卷 54〈杨震传〉注引续汉(志)书,页 1760。 64 [宋] 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 181〈居处部九·舍〉引谢承《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 1963 年),页 882。 65 关于“种蓝”,可参见[后魏] 贾思勰撰:《齐民要术》卷 5〈种蓝第五十三〉。 66 《后汉书》卷 54〈杨震传〉注引续汉(志)书,页 1760。 67 《后汉书》卷 54〈杨震传〉,页 1760。 68 《汉书》卷 88〈儒林传〉赞,页 3620。 69 《后汉书》卷 54〈杨震传〉,页 1760。 70 《后汉书》卷 30 下〈郎顗传〉,页 1067。 71 《后汉书》卷 54〈杨震传〉,页 1763。 72 《后汉书》卷 19〈耿弇传〉,页 714。 73 《后汉书》卷 10 下〈皇后纪〉,页 436。 74 《后汉书志》第 15〈五行三〉,页 3316。 75 《周书》卷 32〈申徽传〉,页 557。 89 76 “右汉杨震碑阴提名者一百九十人其余摩灭不完者又十余人”,摘自欧阳修:《集古录》卷 2〈后汉杨震碑阴提名〉,见《丛书集成续编》第 72 册〈金石类·总志之属〉,上海:上海书 局,1994 年,页 106。 77 碑载:“穆穆杨公。命世而生。乃台吐燿。乃岳降精。明明天子。实公是匡。冥冥六合。实 公是光。謇謇其直。皦曒其清。矣盛德。万世垂荣。勒勳金石。日月同炯”,见[清] 王昶辑: 《金石萃编(第一册)》卷 15〈太尉杨震碑〉,北京:中国书店,1985 年,页 1。 78 [清] 王昶辑:《金石萃编(第一册)》卷 15〈太尉杨震碑〉,北京:中国书店,1985 年,页 1。 79 [宋] 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 591〈文部七·御制上〉引《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63 年,页 2662。 80 [唐] 吴兢编集:《贞观政要》卷 5《论忠义第十四》,收录于《二十五别史》,济南:齐鲁书 社,2000 年,页 167。 81 《后汉书》卷 54〈杨震传〉,页 1767。 82 《后汉书》卷 54〈杨震传〉,页 1790。 83 [清] 王昶辑:《金石萃编(第一册)》卷 15〈太尉杨震碑〉(北京:中国书店,1985 年), 页 1。 84 [清] 王昶辑:《金石萃编(第一册)》卷 15〈太尉杨震碑〉(北京:中国书店,1985 年), 页 1。 85 《新唐书》卷 71 下〈宰相世系表〉,页 2347。 86 [清] 王昶辑:《金石萃编(第一册)》卷 15〈太尉杨震碑〉(北京:中国书店,1985 年), 页 1。 87 [清] 王昶辑:《金石萃编(第一册)》卷 12〈沛相杨统碑〉(北京:中国书店,1985 年), 页 11。 88 [清] 王昶辑:《金石萃编(第一册)》卷 15〈繁阳令杨君碑〉(北京:中国书店,1985 年), 页 2。 89 唐长孺著:《魏晋南北朝史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 年),页 25。 90 《后汉书》卷 6〈孝顺帝纪〉,页 267。 91 此推算参考孙大英:《汉晋时期弘农杨氏研究》(四川大学历史文华学院硕士论文,2002 年),页 20-21。 92 [清] 王昶辑:《金石萃编(第一册)》卷 15〈繁阳令杨君碑〉(北京:中国书店,1985 年), 页 2。 93 此处刘佑据考证当为刘祐,见孙大英:《汉晋时期弘农杨氏研究》(四川大学历史文华学院 硕士论文,2002 年),页 31。 94 [清] 王昶辑:《金石萃编(第一册)》卷 15〈繁阳令杨君碑〉(北京:中国书店,1985 年), 页 2。 95 [清] 王昶辑:《金石萃编(第一册)》卷 15〈繁阳令杨君碑〉(北京:中国书店,1985 年), 页 3。 96 《后汉书》卷 54〈杨震传〉,页 1759。 97 见[宋] 汪藻:〈世说人名谱〉,《世说新语叙录》,收录于[南朝宋] 刘义庆撰《世说新语》 附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年),页 613。 98 [宋] 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 181〈居处部九·舍〉引谢承《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 1963 年),页 882。 99 ‚强项,言不低屈也,光武谓董宣为‘强项令’也”,见《后汉书》卷 54〈杨震传〉注, 页 1768。 100 《后汉书》卷 54〈杨震传〉,页 1768。 101 《后汉书》卷 54〈杨震传〉,页 1768。 102 [清] 王昶辑:《金石萃编(第一册)》卷 15〈太尉杨震碑〉(北京:中国书店,1985 年), 页 1。 103 [清] 王昶辑:《金石萃编(第一册)》卷 12〈高阳令杨著碑〉(北京:中国书店,1985 年), 页 6。 104 《后汉书》卷 79 上〈儒林列传〉,页 2548。 90 105 《后汉书》卷 23〈窦章传〉注引:“老子为守臧史,复为柱下史,四方所记文书皆归柱下, 事见史记。言东观经籍多也。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秘录并皆在焉”,故此处意指东观 藏书之丰,而非道家藏经之地。见《后汉书》卷 23〈窦章传〉,页 821-822。 106 《后汉书》卷 65〈张奂传〉,页 2138。 107 《后汉书》卷 4〈孝和孝殇帝纪〉,页 188。 108 “四年,拜为校书郎中,诣东观典校秘书”、“桓帝时为南郡太守。先是融有事忤大将军梁冀 旨……复拜议郎,重在东观著述”,见《后汉书》卷 60 上〈马融列传〉,页 1972。 109 《后汉书》卷 64〈卢植列传〉,页 2116。 110 “先是明帝召(班)固为兰台令史,与诸先辈陈宗、尹敏、孟冀等共成《光武本纪》。擢固 为郎,典校秘书。固撰后汉事,作列传载纪二十八篇。其后刘珍、刘毅、刘陶、伏无忌等相次 著述东观,谓之《汉记》”,见 《隋书》卷 33〈经籍志〉史部后序,页 957。 111 [清] 王昶辑:《金石萃编(第一册)》卷 12〈高阳令杨著碑〉(北京:中国书店,1985 年),页 6。 112 [清] 王昶辑:《金石萃编(第一册)》卷 12〈高阳令杨著碑〉(北京:中国书店,1985 年),页 6。 113 [清] 王昶辑:《金石萃编(第一册)》卷 15〈太尉杨震碑〉(北京:中国书店,1985 年), 页 1。 114 《后汉书》卷 54〈杨震传〉,页 1769。 115 吕思勉著:《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年),页 928。 116 [清] 王昶辑:《金石萃编(第一册)》卷 12〈沛相杨统碑〉(北京:中国书店,1985 年), 页 11。 117 《后汉书》卷 54〈杨秉传〉,页 1769。 118 [清] 王昶辑:《金石萃编(第一册)》卷 15〈太尉杨震碑〉(北京:中国书店,1985 年), 页 1。 119 [清] 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 75〈太尉杨秉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年),页 762。 120 《后汉书》卷 34〈梁冀传〉,页 1185。 121 《后汉书》卷 61〈黄琼传〉,页 2037。 122 《后汉书》卷 34〈梁冀传〉,页 1186。 123 “帝时微行,私过幸河南尹梁胤府舍。是日大风拔树,昼昏,秉因上疏谏……帝不纳。”见 《后汉书》卷 54〈杨秉传〉,页 1769。 124 《后汉书》卷 58〈虞诩传〉,页 1871。 125 [清] 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 75〈太尉杨秉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年),页 762。 126 《后汉书》卷 78〈宦者列传〉,页 2520。 127 《后汉书》卷 57〈李云传〉,页 1852。 128 《后汉书》卷 57〈李云传〉,页 1852。 129 “河南尹。秦三川郡,高帝更名。世祖都雒阳,建武十五年改曰河南尹”,见《后汉书》第 19〈郡国志〉,页 3389。 130 《后汉书》卷 54〈杨秉传〉,页 1771。 131 《后汉书》卷 54〈杨秉传〉,页 1771。 132 《后汉书》卷 54〈杨秉传〉,页 1771。 133 “(延熹三年)丙午,车骑将军单超薨”,见《后汉书》卷 7〈孝桓帝纪〉,页 306。 134 《后汉书》卷 53〈姜肱传〉,页 1750。 135 《后汉书》卷 78〈宦者列传〉,页 2521。 136 《后汉书》卷 45〈周景传〉,页 1538。 137 《后汉书》卷 54〈杨秉传〉,页 1772。 138 《后汉书》卷 54〈杨秉传〉,页 1772。 139 “览兄参为益州刺史,民有丰富者,辄诬以大逆,皆诛灭之,没入财物,前后累亿计”,见 《后汉书》卷 78〈宦者列传〉,页 2523。 140 《三国志》卷 1〈武帝纪〉,页 51。 141 《后汉书》卷 54〈杨秉传〉,页 1774。 142 《后汉书》卷 78〈宦者列传〉,页 2523。 143 《后汉书》卷 78〈宦者列传〉,页 2523。 91 144 《后汉书》卷 54〈杨秉传〉,页 1775。 《后汉书》卷 54〈杨秉传〉,页 1769。 146 《后汉书》卷 54〈杨秉传〉注引《谢承书》,页 1771。 147 《汉书》卷 68〈王嘉传〉载:“吏或居官数月而退,送故迎新,交错道路”,自西汉起便有 此种对已卸任官吏表示欢送的行为。到了刘宋以后,送故则成了以官吏贪污受贿的重要途径, 如《宋书》卷 69〈王僧达传〉,“兄锡罢临海郡还,送故及俸禄百万以上”。而以送故为名厚 加馈赠的行为可追溯至东汉。八俊之一刘佑于延熹四年拜尚书令,又出为河南尹,转司隶校尉, “时权贵子弟罢州郡还入京师者,每至界首,辄改易舆服,隐匿财宝”,权贵子弟离开州郡之 际携带大量财富,多是“送故”之因,而“至界首,辄改易舆服,隐匿财宝”之举,便是惧刘 佑之故。可参见周一良著:《魏晋南北朝史札记》送故条,另见高敏著:〈魏晋南朝“送故” 制度考略〉,收录于《魏晋南北朝史发微》(北京:中华书局,2005 年)。 148 《后汉书》卷 37〈桓焉传〉,页 1257。 149 [清] 赵翼:《二十二史札记》卷 5〈累世经学〉条,(台北:乐天出版社,1973 年),页 60。 150 “(桓晔)姑为司空杨赐夫人”,见《后汉书》卷 37〈桓晔传〉,页 1259。 151 [清] 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 78〈太尉杨赐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年),页 784。 152 [清] 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 75〈太尉杨赐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年),页 783。 153 “(杨赐)常退居隐约,教授门徒,不答州郡礼命”,见《后汉书》卷 54〈杨赐传〉,页 1776。 154 《后汉书》卷 54〈杨赐传〉,页 1776。 155 [清] 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 75〈太尉杨赐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年),页 784。 156 《后汉书》卷 54〈杨赐传〉,页 1778。 157 《后汉书》卷 54〈杨赐传〉,页 1780。 158 《后汉书》卷 69〈窦武传〉,页 2239。 159 “竇武、刘淑、陈蕃为‘三君’。君者,言一世之所宗也”,为名士中最上者,另有“八 俊”、“八顾”、“八及”、“八厨”等,皆天下名士。见《后汉书》卷 67〈党锢列传〉,页 2187。 160 [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 56〈汉纪四十八·孝灵皇帝·建宁元年〉,见《四部备 要·史部》第 100 册,(上海:中华书局,1935 年),页 662。 161 《后汉书》卷 69〈窦武传〉,页 2244。 162 《后汉书》卷 67〈党锢列传〉,页 2188。 163 “林宗虽善人伦,而不为危言核论,故宦官擅政而不能伤也。及党事起,知名之士多被其害, 唯林宗及汝南袁闳得免焉”,见《后汉书》卷 68〈郭太传〉,页 2226。 164 [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 57〈汉纪四十九·孝灵皇帝·熹平五年〉,见《四部备 要·史部》第 100 册,(上海:中华书局,1935 年),页 674。 165 《后汉书》卷 54〈杨赐传〉,页 1779。 166 杨氏诸人与党人关系密切。《后汉书》卷 8〈灵帝纪〉载:“中常侍侯览讽有司奏前司空虞 放、太仆杜密、长乐少府李膺…皆为钩党,下狱,死者百余人,妻子徙边,诸附从者锢及五 属”,虞放为杨震最著名之门生;同书卷 69〈窦武传〉载杨秉所举贤良方正刘瑜与窦武谋诛宦 官,事败被诛;同书卷 56〈陈球传〉载杨秉所表零陵太守与司徒刘郃谋诛宦官王甫、曹节等人 事败被诛,亦是一例。 167 《后汉书》卷 54〈杨赐传〉,页 1780。 168 虽与宦官势力不再有交集,然而光和末年杨赐起用赵咨、黄琬,却值得留意。《后汉书》卷 39〈赵咨传〉载:“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者所诛,咨乃谢病去。太尉杨赐特辟,使饰巾 出入,请与讲议”;又同书卷 61〈黄琬传〉载:“光和末,太尉杨赐上书荐琬有拨乱之才,由 是征拜议郎”,此前黄琬以交接朋党罪名已被废弃几二十年,可见杨赐此时似有意栽培士人势 力,以与宦官集团抗衡。 169 “(杨赐)七在卿校,殊位特进,五登衮职,弭难乂宁”,见《后汉书》卷 54〈杨赐传〉, 页 1785。 170 杨奇一支不知属于杨统或是杨馥一系,姑且以之为杨统子。 171 本章所论仅至杨赐,杨赐后裔将于下一章详论。 172 《后汉书》卷 79 上〈儒林列传〉,页 2547。 173 《后汉书》卷 32〈樊鯈传〉,页 1125。 145 92 174 《后汉书》卷 35〈郑玄传〉,页 1207。 《后汉书》卷 68〈郭太传〉,页 2226。 176 《后汉书》卷 79 下〈儒林列传〉,页 2588。 177 《后汉书》卷 35〈郑玄传〉,页 1209。 178 杨震曾“举荐明经名士陈留杨伦等,显传学业,诸儒称之”,见《后汉书》卷 54〈杨震传〉、 又辟“少好学,治韩诗、京氏易、欧阳尚书,以孝称”,与李固齐名的杜乔为掾,见《后汉书》 卷 63〈杜乔传〉;杨秉曾举“少好经学”的刘瑜为贤良方正,见《后汉书》卷 57〈刘瑜传〉、 又表“少涉儒学”的陈球为零陵太守,见《后汉书》卷 56〈陈球传〉;杨赐亦辟“有孝行”, “在官清简,计日受奉”的赵咨、“执法廉平”的童恢及“贫贱不易意”,“明尚书、春秋” 的刘陶为掾,见《后汉书》卷 39〈赵咨传〉、卷 76〈童恢传〉及卷 57〈刘陶传〉。另《后汉 书》卷 54〈杨赐传〉载:“赐时在司徒,召掾刘陶告曰……”,是刘陶曾为杨赐所辟的证明。 179 《后汉书》卷 54〈杨震传〉,页 1760。 180 《后汉书》卷 54〈杨秉传〉,页 1775。 175 93 94 第四章:由盛转衰的弘农杨氏——魏、晋 东汉桓、灵二帝之前,虽有宦官、外戚专权,但朝中亦不乏名士如陈蕃 等人主持朝政大局,士人、豪强等依然心向朝廷。因此天下局势虽乱,却尚未 到不可收拾的境地,即《后汉书》中所说的“汉世乱而不亡,百餘年间,数公 之力也”1。东汉政权到了后期越发积弊深重,进而诱发党锢之祸,名列“党人” 的诸多士人不是被害就是遭禁锢。铲除了可以与之抗衡的力量后,宦官权柄一 时无两,终于将汉室推向覆亡。中平元年(184 年)爆发的黄巾之乱虽迫使汉 灵帝赦免党人2,却已难以弥补朝中主荒政谬所造成的危机。这表现在民间公然 产生,认为汉室将亡的论调上。时左车骑将军皇甫嵩镇压黄巾,威震天下,而 朝政日非,海内空虚。就有汉阳大姓阎忠进言“若欲辅难佐之朝,雕朽败之木, 是犹逆坂走丸,迎风纵棹”3,劝其把握机会南面称制。中平五年(188 年), “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谋废灵帝,立合肥侯”4, 司马彪注引此事曰: 于是陈蕃子逸与术士平原襄楷会于芬坐,楷曰:‚天文不利宦者, 黄门、常侍(贵)族灭矣。‛逸喜。芬曰:‚若然者,芬原驱 除。‛于是与攸等结谋。灵帝欲北巡河间旧宅,芬等谋因此作难, 上书言黑山贼攻劫郡县,求得起兵。5 两次谋反虽不成,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唐长孺先生认为那是部分名士为了 翦除宦官而行的“非常之谋”6。然而我们可以看到参与甚至主导这两次政变的 主谋有地方大姓阎忠、术士襄楷,还有地位不明的周旌及地方豪杰等,这意味 着易代废帝的思想不仅存在于部分士人之间,亦流播于民间的舆论中。 面对苟延残喘的的汉室,朝中士人将选择继续尽忠,还是接受汉室回天 乏术的事实而另谋出路呢?东汉世家大族代表,“东京名族”弘农杨氏以及其 它世族大姓对汉室的向背,或许可以让我们从中窥得一些端倪。 95 第一节:弘农杨氏的转折时期 每个皇帝的更换与朝代的变动常常引起内外大臣班子的更易。7弘农杨氏 等大族累世公卿的地位成就于东汉,而代汉之曹魏乃是陈寅恪先生所认为的 “东汉内廷阉宦阶级之代表”8,两汉世族大姓之命运不免遭受影响。随着汉末 曹魏的兴亡递嬗,弘农杨氏的变化就体现在杨彪及其子孙身上。 (一)三公之末——“不为贰臣”杨彪 汉末魏晋时期活跃于政治舞台上的弘农杨氏人物主要是杨赐子彪以及彪 子脩两父子。杨彪“少传家学”,熹平中以博习旧闻拜议郎,与马日磾﹑卢植 ﹑蔡邕等著作东观,补续《东观汉记》。这是继杨著9之后著作东观的弘农杨氏 第二人。灵帝熹平四年(175 年),议郎蔡邕连同杨彪父杨赐等奏求正定六经 文字,得到灵帝许可。 10 由蔡邕为首校订五经,并历时九年将定本镌刻于太学 门外石碑上,史称“熹平石经”。而杨彪于熹平中拜议郎,著作东观,正是蔡 邕动手校订五经之时。《后汉书》卷 64〈卢植传〉载“(卢植)与谏议大夫马 日磾、议郎蔡邕、杨彪、韩说等并在东观,校中书五经记传,补续汉记”11 , 由此可知除了《东观汉记》的补续,杨彪也参与了见于记载的东汉第三次大规 模典籍整理工作。12 杨彪不仅继承了祖辈精读博览的精神,弘农杨氏一族的家风亦体现在其 恪尽职守,嫉恶如仇的处世态度上。光和年间,“黄门令王甫使门生于郡界辜 榷官财物七千余万” 13,王甫为东汉大宦官,建宁元年(168 年)八月窦武谋 诛宦官,事泄,王甫与中常侍曹节等劫持灵帝,诛窦武、陈蕃14 ,后连结曹节、 太尉段颎等弄权多年。 15 时任京兆尹的杨彪毅然揭发其行为,后由司隶校尉阳 球奏诛王甫,段颎畏罪自杀,曹节等宦官及子弟均受弹劾 16 ,这是灵帝一朝宦 官势力遭受之最严重的打击,杨彪此举让天下之士“莫不惬心”。17 对杨彪而言,真正的考验始于中平六年(189 年)。这一年是东汉朝廷 格局改变最为激烈的一年,灵帝死,少帝刘辩继位,同时何进以外戚身份辅政, 总揽朝纲。何进虽以外戚身份发迹,然其亦有一定的政治眼光,史载: 96 (何进)以袁氏累世宠贵,海内所归……而绍素善养士,能得豪 杰用,其从弟虎贲中郎将术亦尚气侠,故并厚待之。因复博征智 谋之士逄纪、何颙、荀攸等,与同腹心。18 何进博征智谋之士为己所用,其中何颙显名太学,名列党人19;荀攸出身颍阴望 族,一家皆为海内名士,而袁绍、袁术更是累世宠贵的名门之后,形成了一个 外戚与士人集团合作的局势。何进时任大将军,握有兵权并总镇京师,又得士 人集团之助,时势已将一个扭转东汉颓势的机会推至何进面前。可惜何进错失 了这一天赐良机。在与士人合谋诛杀宦官的过程中,何进不顾朝臣反对私召凉 州军阀董卓入京。同年八月,董卓引兵驰抵京城。史载“卓既率精兵来,适值 帝室大乱,得专废立,据有武库甲兵,国家珍宝,威震天下。” 20 是时何進因 謀誅宦官事机不密被殺,袁绍遂率兵尽诛宦官二千多人。 21 东汉活跃于政治舞 台的三大政治势力外戚、宦官与士人中,至此三股势力已亡其二。 董卓入京之初根基未定,深知要掌握朝政,必须得到士人势力的支持, 因此便有“卓素闻天下同疾阉官诛杀忠良……擢用群士”之事,一时之间“幽滞 之士,多所显拔”。22 然而自任国相的董卓据兵擅政、废黜少帝之举却暴露了 其并非真心重扶社稷的野心。这样的举动引起了不少士人的不满,杨彪亦是其 一。次年即汉献帝初平元年(190 年),关东起兵,董卓惧,欲迁都以违其难。 迁都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仓惶而行必陷百姓于水火。然而慑于董卓的淫威, “百官无敢言者”,仅有司徒杨彪反对曰: 移都改制,天下大事,故盘庚五迁,殷民胥怨。昔关中遭王莽变 乱,宫室焚荡,民庶涂炭,百不一在。光武受命,更都洛邑。今 天下无虞,百姓乐安,明公建立圣主,光隆汉祚,无故捐宗庙, 弃园陵,恐百姓惊动,必有糜沸之乱。23 杨彪此举未能阻止董卓迁都,反而招致免官的结果。然而由此亦可以看出其心 怀社稷,不畏强权的表现。初平三年(192 年)四月,司徒王允与董卓部将吕 布合谋刺杀董卓。一时间“长安中士女卖其珠玉衣装市酒肉相庆者,填满街肆” 24 ,可见董卓掌权时期的苛政。然而安定的日子并没能维持多久,先是董卓部曲 李傕、郭汜占领长安,杀王允,逐吕布,把持朝廷大权;后两人发生内讧,一 97 人劫献帝,一人质公卿,相互交战数月,长安城内死者万数,形同人间炼狱。 史载:“是时谷一斛五十万,豆麦一斛二十万,人相食啖,白骨委积。”25为求 献帝的安全,杨彪不惜性命极力周旋于两股势力间,“尽节卫主,崎岖危难之 间,几不免于害。”26杨彪先诘问李傕挟持献帝之举27,后又责难郭汜以公卿为 人质28,恼羞成怒的郭汜“欲手刃彪”,杨彪应曰:“卿尚不奉国家,吾岂求生 邪!”,更显其置汉室于其性命之上的忠心。 弘农杨氏一门于献帝东迁时在朝中可考者有三,除了杨彪还有杨奇、杨 众二人。兴平二年(195 年)冬,乘李、郭二人忽战忽和之机,一些大臣与献 帝辗转逃至洛阳。史载: (杨奇)从献帝西迁,有功勤。及李傕胁帝归其营,奇与黄门侍 郎钟繇诱傕部曲将宋晔﹑杨昂令反傕,傕由此孤弱,帝乃得东。29 杨奇与钟繇离间了李傕与其部曲,大大削弱李傕的实力。献帝得以在李傕的监 控中逃出长安,可见杨奇亦居功不小。不仅如此,及帝东还,夜走度河,杨奇 同族,时任御史中丞的杨众“率诸官属步从至太阳”30,有率众护主之功。杨氏 一门于汉室倾颓之际依然对献帝不离不弃,如陈寅恪先生所言“若以君臣之纲 言之,君为李煜亦期之以刘秀”31,对亡国在即的献帝所表现出来的“忠”,充 分表明了杨氏诸人拥汉的决心。 (二)与汝南袁氏、颍川荀氏的比较 弘农杨氏一族坚决拥汉之可贵,则更能彰显在与当时其它世家大族对汉 室之向背的比较。于时同样贵为“东京名族”的汝南袁氏,在汉末动荡的局势 中做出了与弘农杨氏截然不同的选择。如同弘农杨氏,汝南袁氏亦以经学起家, 并累世专攻一经。在东汉时期的声望与地位之高,也仅有弘农杨氏可以与之相 提并论。据《后汉书》卷 45〈袁安传〉载,汝南袁氏始兴于生活在西汉末期的 袁良。袁良生活时代与杨宝相当,亦俱以习经书得名,只是杨宝一生隐居授徒, 而袁良在汉平帝时即以习《孟氏易》举明经为太子舍人,东汉光武初任成武令, 为其后代奠定了仕途。 98 真正使汝南袁氏发迹的是袁良之孙袁安,其“少传良学”,“为人严重 有威,见敬于州里”。明帝时,任楚郡太守、河南尹,政号严明,断狱公平, “在职十年,京师肃然,名重朝廷”。后袁安历任太仆、司空、司徒。和帝时, 窦太后临朝,外戚窦宪兄弟专权操纵朝政,民怨沸腾。对此袁安“守正不移”, 多次直言上书弹劾窦氏种种不法行为,史载“安以天子幼弱,外戚擅权,每朝 会进见,及与公卿言国家事,未尝不噫呜流涕。自天子及大臣皆恃赖之”,其 忠直可见。安下有二子,袁京“习《孟氏易》,作《难记》三十万言”,出为 蜀郡太守;袁敞“少传《易经》教授”,和帝时为司空,史载“敞廉劲不阿权 贵”,以失邓氏旨自杀。袁敞子盱,官至光禄勋,时内外莫不阿附大将军梁冀, “唯盱与廷尉邯郸义正身自守”。袁京子彭“少传父业”,顺帝时为光禄勋, 行至清,史载“其有清絜之美,比前朝贡禹、第五伦”,袁彭弟汤“少传家 学”,累迁司徒、太尉,“诸儒称其节”。 32 这些都是严谨修身的袁氏家风。 至此可知,《孟氏易》已成为汝南袁氏家传之学。与弘农杨氏家传《欧阳尚书》 近似,儒学世家且专守一经成为袁氏长期保持其政治与社会影响力的主要原因。 不仅如此,袁氏诸人虽仕宦显达,然多能以儒士自处,有着优秀的士人气节, 这一点亦与弘农杨氏诸人的高风亮节亦极为相似。 然而自袁汤后,袁氏家风始有变异。汝南袁氏四世三公成于袁汤这一支 裔。袁汤长子袁成为五官中郎将,“壮健好交结,大将军梁冀以下莫不善之”。 33 次子袁逢以豫议立灵帝而封三百户食邑,历任太仆、司空,卒于执金吾。史载 其卒后“朝廷以逢尝为三老,特优礼之,赐以珠画特诏秘器,饭含珠玉二十六 品,使五官中郎将持节奉策,赠以车骑将军印绶,加号特进,谥曰宣文侯”, 从朝廷对袁逢卒后的赏赐之重便可推知其在朝中的地位。袁氏另一三公为袁逢 弟袁隗,史书中关于袁隗的记载甚少,史载: 时中常侍袁赦,隗之宗也,用事于中。以逢、隗世宰相家,推崇 以为外援。故袁氏贵宠于世,富奢甚,不与它公族同。 34 内朝有中常侍袁赦,外朝有袁逢袁隗两位三公,袁氏一族此时在朝中的权势与 地位可想而知。与此同时,考袁逢、袁隗诸人及后世传记,诸传中已不再有习 其家学《孟氏易》的记载,最大的可能性是袁氏赖以兴家之学到了袁逢、袁隗 99 一代已失传。 35 史载“(袁)闳见时方险乱,而家门富盛,常对兄弟叹曰: ‘吾先公福祚,后世不能以德守之,而竞为骄奢,与乱世争权,此即晋之三却 矣。’”36 句中言后世不能以德守之,亦可作为袁氏家风家学式微的佐证。总 而言之,上述记载足以说明汝南袁氏清廉守正的家风已随着袁氏一门在朝中地 位的稳固而一改为“富奢”,一面立身外朝,为士人所推戴;一面依违于外戚、 宦官之间,以此保持“贵宠”地位于不坠。 汉末汝南袁氏代表人物袁绍为袁逢子,官至大将军、太尉,封邺侯。在 袁绍占有冀州之时,河北“袁族富彊,公子宽放”37 、而在袁氏本郡豫州汝南 则有门生宾客在诸县“拥兵拒守”38 ,足见其家族势力之盛。东汉政权覆灭之 际,社会矛盾急剧上升,农民起义如火如荼,而董卓又“挟天子以令天下”。 在种种形势的变化驱使之下,袁绍与弟袁术利用家族建立起来的势力拥兵割据, 经历了由儒入武的转变。汝南袁氏对皇权的态度,从东汉初袁安、袁敞等履行 儒家思想,忠心皇室,至袁成一代阿附外戚宦官,争权夺势,早已偏离其家风 所禀。到了袁绍、袁术之辈更是出现了对皇位的觊觎和争夺,表现出对儒家忠 君思想的彻底背弃。 初平二年(191 年),袁绍自领冀州牧,别驾从事沮授就曾向袁绍进言 道: 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迎大驾于 西京,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以讨未复,以此争锋,谁能敌 之?比及数年,此功不难。 史载袁绍听闻沮授的进言后“喜曰:‘此吾心也’”39,袁绍喜的自然是“号令 天下,以讨未复,以此争锋,谁能敌之”数句,可见袁绍心里早已有兼并天下 的念头。初平三年至兴平二年(192-195 年)间,长安在董卓死后陷于兵荒马乱 之中,献帝辗转于李傕等军阀之手。然而袁绍却忙于围剿起义军、北伐公孙瓒, 积极扩充自身势力,“迎大驾于西京”之事早就被其置于脑后。兴平二年(195 年)冬,献帝在“白波帅”杨奉等人的护卫下逃到河东,也就是袁绍的势力范 围之内。沮授再次进言曰: 100 将军累叶台辅,世济忠义。今朝廷播越,宗庙残毁,观诸州郡, 虽外托义兵,内实相图,未有忧存社稷恤人之意。且今州城粗定, 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蓄士马以讨 不庭,谁能御之? 除了沮授的两次进言,袁绍另一谋士郭图亦在献帝东归时提出迎接天子,然而 袁绍以“帝立既非绍意,竟不能从。”40不仅如此,在此之前,董卓挟持献帝迁 都长安后袁绍曾说:“今西名有幼主,无血脉之属,公卿之下皆媚事董卓,安 可复信!”同时史书又载“幽州牧刘虞宿有德望,绍等欲立之以安当时”41,从 当时的形势看来,无不揭示着袁绍对献帝的无视,以及其争天下的野心。建安 四年(199 年)袁绍兼并公孙瓒后统领四州,骄心炽盛,授意主簿耿包上书云: “赤德衰尽,袁为黄胤,宜顺天意,以从民心”42,并示于其军府僚属,代汉而 立之心昭然若揭。 与袁绍相比,同族的袁术代汉称帝之野心更为明目张胆。兴平二年(195 年)献帝一伙人方才被李傕、郭汜追败于弘农曹阳,袁术旋即大会群下,称: “今海内鼎沸,刘氏微弱,吾家四世公辅,百姓所归,欲应天顺民,于诸君何 如?”43然这一念头终因部下的反对而作罢。建安二年(197 年),袁术不顾众 人反对,正式登基称帝,自称“仲家”。后因众叛亲离而归帝号于袁绍云: “汉之失天下久矣,天子提挈,政在家门,豪雄角逐,分裂疆宇,此与周之末 年七国分势无异,卒强者兼之耳。加袁氏受命当王,符瑞炳然”44;同时袁绍从 弟济阴太守袁叙亦致信绍曰:“今海内丧败,天意实在我家,神应有征,当在 尊兄。”45种种记载无不显示了代汉而立正是袁氏家族一致的意愿。 46相较于此, 弘农杨氏一门誓死追随献帝的精神更显得弥足珍贵。 为何袁杨二氏在相同的条件下兴起,却有着如此迴然不同的演变呢?这 一点或可归因于两家在面对政治现实时的不同反应。在入仕之前,儒学之士多 以圣人之道自砺。然而入仕以后,政治局势的纷乱与腐败,盘根错节的利害关 系,这些现实都与士人所尊崇的信条有着背道而驰的矛盾。在这样的情况下, 一部分士人开始沉默,或屈从于当权者的意志。他们逐渐摸清了政治局势的脉 101 络,以改变自己来换取在朝中安身立命,《汉书》卷 81〈匡张孔马传〉班固赞 曰: 自孝武兴学,公孙弘以儒相,其后蔡义、韦贤、玄成、匡衡、张 禹、翟方进、孔光、平当、马宫及当子晏,咸以儒宗居宰相位, 服儒衣冠,传先王语,其酝藉可也,然皆持禄保位,被阿谀之讥。 47 可见在西汉之际,持禄保位已是诸多士人的选择。东汉时此风愈演愈烈,“无 謇直之风”的太傅胡广得以周旋于外戚与宦官间,“在公台三十余年,历事六 帝,礼任甚优”48 ,便是一例。汝南袁氏一改清廉为富奢,无疑亦是这一类别 的代表。另一部分的士人则由于各种原因,始终不愿意放弃修齐治平的追求, 更不愿意与现实妥协。这一类士人多遭外戚与宦官打压,难以在朝中立足,党 锢之祸中遭宦官假借皇帝名义全面打击之朝野士人及太学生便是一例。位至三 公的杨赐未尝亲涉其中,亦因其所辟之掾中有党人而遭免官,足见党锢之祸所 牵涉的范围之巨。陈寅恪先生在其《元白诗笺证稿》一书这样写道: 纵览史乘,凡士大夫阶级之转移升降,往往与道德标准及社会风 习之变迁有关。当其新旧蜕嬗之间际,常是一纷纭综错之情态, 即新道德标准与旧道德标准,新社会风习与旧社会风习并存杂用, 各是其所是,而非其所非也。斯诚亦事实之无可如何者。虽然, 值此道德标准社会风习纷乱变易之时,此转移升降之士大夫阶级 之人,有贤不肖拙巧之分别,而其贤者拙者,常感受痛苦,终于 消灭而已。其不肖者巧者,则多享受欢乐,往往富贵荣显,身泰 名遂。49 “其不肖者巧者,则多享受欢乐,往往富贵荣显,身泰名遂”一句,用以形容 袁氏于后期之转变,颇为贴切;“而其贤者拙者,常感受痛苦”,则彰示了杨 氏一门忠直,却在主荒政谬的朝中处处受制的困境。与陈先生所言不同的是, 杨氏并没有因此而“终于消灭”,而是凭累世其家学门风所造就之社会地位在 汉室覆灭之后继续存在。50袁杨二氏命运之异,其中一个原因即在于此。 102 言至此,可知弘农杨氏与汝南袁氏两族同为东汉一等名门,无论是发迹 的时间与兴起的条件均十分雷同。然而两氏之间于后期的演变却是相去天渊。 《后汉书》卷 54〈杨彪传〉注引《华峤书》曰:“东京杨氏、袁氏,累世宰相, 为汉名族。然袁氏车马衣服极为奢僭;能守家风,为世所贵,不及杨氏也” 51 , 短短数十字就道出了两氏之间最大的差异所在,即家风的承传。东汉弘农杨氏 世代俭朴、不置田产、不积私财、更不为后代钻营利禄,以儒士的气节而言, 汝南袁氏诸人自袁汤之后已是远远不及。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家风,让杨氏一族 在汉室覆灭后依旧能保有一定的名望,甚至在往后改朝换代之际犹有重振家势 的可能性。 弘农杨氏、汝南袁氏分别代表了两汉世家大族在汉末之际,因理念的差 异而作出截然不同的选择。然而相同的一点是,袁杨二氏皆在局势变化的影响 下,绝迹于曹魏一朝。而在魏、晋时期兴起的一等世家大族,则是如颍川荀氏 等的新晋高门。颍川荀氏,早在两汉之际以地方豪族的身份盘踞于颍阴之地。 陈启云先生指出,在汉末党锢事件之后,党人中除了首要人物遭放逐禁锢,还 有许多党人或弃职潜逃、或自动辞职,离开中央回到了故乡。而他们回到故乡 后的活动,大致上可分为三类:第一类设馆讲学;第二类在地方上交结官府; 而第三类则在地方上交结豪强大族,《世说新语》里所载陈寔屡次拜访荀淑的 故事,就是士人结交地方大族的例证。52 颍川荀氏便是在此时与来自中央的士 人有了联系,开启了仕宦之路。 相较始兴于西汉末的袁杨二氏,兴起于东汉末的颍川荀氏在时间上远迟 于前二者,以新晋世族的身份出现在汉、魏政治舞台。开启了荀氏一族仕宦之 路的是荀淑及其同时之族人。《后汉书》卷 62〈荀淑传〉载荀淑“少有高行, 博学而不好章句,多为俗儒所非,而州里称其知人。”荀淑仅官至朗陵侯相, 且不久即弃官回归故乡。然而史载“当世名贤李固、李膺等皆宗师之”53 ,则 荀淑的名声是可想而知。与荀淑同时仕宦之荀氏人物还有其兄子昱与昙。史载 二人“并杰俊,有殊才”,其中荀昱更为党人“八俊”之一,两人“皆正身疾 恶,志除阉宦。其支党宾客有在二郡者,纤罪必诛” 54,如此贬斥势利的气节, 在官僚与名士阶级中更是为其家门累积了一定的支持力量。 103 史载荀淑有子八人“俭,绲,靖,焘,汪,爽,肃,专,并有名称,时 人谓之八龙。”55其中“荀氏八龙,慈明56无双”,以“幼而好学,年十二,能 通春秋、论语”57 的荀爽最为知名。荀爽自本州从事,被徵为平原相后,九十 五日内任至司空,足见其名望之高。经由荀淑父子的努力,荀氏一族此时的门 户已成,为日后的发展奠下了基础。 真正使颍川荀氏发迹的是荀淑之孙荀彧。汉末大乱,荀彧于初平二年 (191 年)率宗族投归曹操。荀彧之投靠曹操,标榜着荀氏自此迈入鼎盛期。 荀彧在曹魏集团中“居中持重”58 ,并屡次为曹操出谋定策,破吕布、定徐、 兖,迎献帝,平袁绍,征刘表,功绩显著。其官至侍中,守尚书令。 59 其侄荀 攸亦官至尚书令,同时复有荀俭子悦官至侍中。陈群与孔融论及颍川人物时曰: “荀文若(彧)、公达(攸)、休若(衍)、友若(谌)、仲豫(悦),当今 并无对”60,荀氏一门于曹魏之际声望与地位之尊,曹魏廷臣无能出其右者。 荀氏一门地位崇高,入晋以后更为显赫。荀彧第六子荀顗是此时的代表 人物,史载: (顗)性至孝,总角知名,博学洽闻,理思周密。魏时以父勋除 中郎。宣帝辅政,见顗奇之,曰:‚荀令君之子也。‛擢拜散骑 侍郎,累迁侍中。为魏少帝执经,拜骑都尉,赐爵关内侯。61 泰始元年(265 年)晋武帝司马炎践阼。荀顗因在魏晋嬗代之际忠于司马氏而 有“佐命弼导之勋”,故官爵屡加:官则由侍中、尚书,而司空、司徒、太尉; 爵则由亭侯、乡侯、县侯而郡公,食邑一千八百户。荀爽曾孙,顗从子勖“博 学,达于从政”62,初依附于曹氏,为大将军曹爽掾。司马懿诛爽后,转归司马 氏。魏晋之际,荀勖为司马昭出谋划策,深得其信任。累官“光禄大夫、仪同 三司、开府辟召,守中书监、侍中、侯如故”63,自灭蜀到太康中,掌机要二十 余年,是当时炙手可热的人物之一。64自此终两晋之际,颍川荀氏子弟为高官者 不绝于世。 纵观上文,颍川荀氏兴起之因,似乎与弘农杨氏及汝南袁氏并无二致, 即伏膺儒学,以家学相传。颍川荀氏自荀淑始便以研习经书得名,魏、晋年间 荀爽、荀彧、荀顗、荀勖等人之所以能身居显位,多与众人身为博学洽闻的 104 “硕儒”有着密切关系。然而在汉、魏、晋易代之际,荀氏一族得以延续并持 续提高其家族之门望,或许关键就在于其族人做到了袁杨二氏没有做到的一点, 即在政局动荡的条件下,善于应变,慎于择主。 65 相较于汝南袁氏的“与乱世 争权” 66之野心、弘农杨氏的“不为魏臣”67之坚持,颖川荀氏诸人表现出更为 圆滑的处事态度,先后依附曹魏及司马晋集团,透过联姻皇室及对皇室的忠诚, 使颍川荀氏在魏、晋年间维持着崇高的名望。 (三)弘农杨氏与曹魏之冲突 东汉和帝以来逐渐形成的士人与宦官之间的尖锐对立,延续到了“四世 清德”杨彪与“赘阉遗丑” 68曹操69之间的矛盾。建安元年(196 年),曹操将 献帝迎入自己的势力中心许县,使献帝脱离其他军阀势力的摆布,完全置于一 己的掌握之中。自此“权归曹氏,天子总己,百官备员而已。”70然而随驾入许 的文武百官,尤其是颇有名望的三公宰辅,并未全然臣服于曹操。杨彪与曹操 的首次冲突即发生在此时,史载: 建安元年,(彪)从东都许。时天子新迁,大会公卿,兖州刺史 曹操上殿,见彪色不悦,恐于此图之,未得宴设,托疾如厕,因 出还营。71 从这一段记载可得知两件事,一为曹操已对杨彪颇为警惕;二是杨彪在朝中颇 具威权,否则以曹操之能实不必惧怕杨彪一人。因此可见曹操警惕的是杨彪为 首的世家大族之势力,意味着其与世家大族实则处于对立的局势。曹操明白, 欲巩固自己的权势,必须解除来自世族的威胁,也就是摒除朝中的异声。 同年九月,杨彪自知处境危急,主动请求“以疾罢”。第二年,袁术反 叛朝廷,曹操假托杨彪与袁术之婚亲关系,诬陷杨彪意图废帝,将之下狱并劾 以大逆罪行。72然而此举却引起了他人的不快。史载: (孔融)不及朝服,往见操曰:‚杨公四世清德,海内所瞻。周 书父子兄弟罪不相及,况以袁氏归罪杨公。易称‘积善余庆’, 徒欺人耳。‛……操不得已,遂理出彪。73 105 孔融“幼有异才”74,是为海内英俊所信服的一代名儒。75其数辞州郡辟举,却 于灵帝时辟司徒杨赐府76,可见与杨氏一门关系之密切。杨彪下狱时,为其奔波 的不仅是孔融一人,《三国志》卷 26〈满宠传〉载: 故太尉杨彪收付县狱,尚书令荀彧、少府孔融等并属(满)宠: ‚但当受辞,勿加考掠。‛宠一无所报,考讯如法。数日,求见 太祖,言之曰:‚杨彪考讯无他辞语。当杀者宜先彰其罪,此人 有名海内,若罪不明,必大失民望,窃为明公惜之。‛太祖即日 赦出彪。77 前述颍川荀氏早在荀彧祖荀淑之时便已是“半知识分子豪族”78,与清高有德行 闻名于世的颍川大姓陈寔交往甚密。后荀氏一门驰名士林,是曹魏集团中最为 著名的官僚世家。由此记载可见杨彪与荀彧、孔融等士人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同时杨氏又与另一世家大族汝南袁氏有联姻关系,杨彪的社会地位较之其父祖 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从这一点来看,曹操对弘农杨氏的打压,除了对杨彪有 所提防,亦别有所图。其一,警诫朝中世族势力。出如同董卓进洛之初对党人 多有擢用,曹操了解为巩固其统治,必须笼络世家大族,以取得经济及势力上 的支援,因此就在自己的统治集团内大量吸纳颍川荀氏等强宗大族;然而却又 担心自己的出身低微,恐为世族子弟所藐视,必须先下手以收迫慑之效。相较 于颍川荀氏等新晋世族,世代公卿且已有一定声望地位的弘农杨氏自是用以杀 一儆百的最佳对象。其二,警诫献帝及其拥护者。追随献帝辗转至许都的汉室 旧臣中,不乏反对曹操之人,如董承、王服等。为警诫献帝以稳定其“奉天子 以令不臣” 79的政治优势,曹操亦必须惩治忠于汉室的一、两个代表人物, 以儆效尤。其中杨彪自董卓乱起,尽节护主,史载其“崎岖危难之闲,几不 免于害”,身居高位又对汉室有如此效忠之心,正好符合了曹操的条件。 两大因素的驱使下,让曹操迎献帝入许后第二年旋即藉袁术叛乱诬陷 杨彪意图废帝,将之下狱并劾以大逆罪行。然而曹操却低估了杨彪的影响力。 不仅名士孔融、荀彧为其求情,就连负责审理此案的许令满宠亦谓杨彪“有名 海内”,无故杀之必大失民心。民心向背对根基未稳的曹操而言自然极为重要, 加上失去世家大族的支持更非其所愿。《后汉书》卷 54〈杨彪传〉注引《献帝 106 春秋》曰:“杨彪获罪,惧者甚众”80,将杨彪下狱已达到“众惧”的警惕效果, 曹操毫不犹豫的便“即日赦出彪”。建安三年(198 年)所发生之事可见此后 曹操对杨彪在态度上的转变。史载: 袁绍宿与故太尉杨彪、大长秋梁绍、少府孔融有隙,欲使公以他 过诛之。公曰:‚当今天下土崩瓦解,雄豪并起,辅相君长,人 怀怏怏,各有自为之心,此上下相疑之秋也,虽以无嫌待之,犹 惧未信;如有所除,则谁不自危?‛81 从欲除之到为其辩解,显示曹操在达到其目的后不再对杨彪有所图谋。建安四 年(199 年)更拜杨彪为太常。同年六月,袁绍南下进攻许县,拉开了官渡之 战的序幕。曹操于此时复起用杨彪,或可视为对世家大族的笼络,以图稳定许 县的局势。 杨彪是东汉最后一朝臣子。虽经历了董卓乱政、李郭之乱、曹操弄权等 一连串动荡,然而历史告诉我们,最令他痛心疾首的,却是另外两件事情。第 一,汉魏嬗代。建安十年(205 年),杨彪被免官;十一年(206 年),“诸以 恩泽为侯者皆夺封”82,此前杨彪父杨赐曾有“后帝徙南宫,阅录故事,得赐所 上张角奏及前侍讲注籍,所注之籍录。乃感悟,下诏封赐临晋侯,邑千五百户” 83 的记录,而杨彪未袭临晋侯之封,应是被夺封的结果。紧接着在第二年二月, 曹操以定功行赏的理由“大封功臣二十馀人,皆为列侯”84。此消彼长,彰显出 曹操有计划的摒除汉室所封之侯,并以追随自己打天下的功臣取而代之。杨彪 见到这样的情形,有感汉室将终,“自以累世为三公,耻为魏臣,遂称足挛, 不复行”85,拒绝仕宦达十余年之久。直至黄初二年(221 年),史载: 魏文帝受禅,欲以彪为太尉,先遣使示旨。彪辞曰:‚彪备汉三 公,遭世倾乱,不能有所补益。耄年被病,岂可赞惟新之朝?‛ 遂固辞。86 曹丕素与杨彪子杨脩要好87,连带的也颇为敬重杨彪,因此一受禅即欲任杨彪以 太尉之职。然而上述记载显示了杨彪不为魏臣的坚持。黄初四年(223 年), 杨彪再度诏拜光禄大夫,“彪上章固让,帝不听,又为门施行马,致吏卒,以 优崇之”。88除此之外,又“赐(杨彪)几杖衣袍,因朝会引见,令彪着布单衣、 107 鹿皮冠,杖而入,待以宾客之礼”89,对此杨彪的应对则是“辞让不听,竟着布 单衣、皮弁以见”90,以示其不移之志。从杨彪的举止可知,纵使文帝“礼遇汉 老臣杨彪不夺其志,盛德之事,非孟德所及”91,杨彪依然一生坚守汉臣名节。 第二节:弘农杨氏的没落时期 第二件给予杨彪与亡国之痛同等,甚至更深的打击之事,则是其子杨脩 之死。杨脩以汉朝四世三公之后的特殊身份出现在汉魏嬗代时期,其政治意向 在弘农杨氏对于新朝的接受与否这一课题上举足轻重。然而杨脩却在曹丕受禅 前一年受诛,此举不啻对弘农杨氏于曹魏一朝之政治生涯及社会地位造成了影 响。不少学者视此事为弘农杨氏由盛转衰的关键,因为此事断送了其家族于新 朝发展的机会。92杨脩之死是否导致弘农杨氏丧失世族地位的主因,将是此节所 欲论,而此前必须先就杨脩生平做一梳理。 (一)杨脩的政治生涯考 杨脩以急智闻名。93《后汉书》卷 54〈杨脩传〉载其“好学,有俊才”94, 然而却未载其所好之学是否为其家学《欧阳尚书》。弘农杨氏后裔在杨脩之后 并无研习《欧阳尚书》之记载,换而言之,如同汝南袁氏家学《孟氏易》止于 袁逢、袁隗一代,《欧阳尚书》或未传于杨脩,或止于杨脩而失传于其子孙。 此等等作为世家大族之家学的儒学典籍之衰微可从东汉后期局势与思想发展之 变化中窥见一二。 东汉和帝以后,统治阶级内部宦官势力大盛,而民间的反抗斗争更是风 起云涌,直接侵害了世家大族的利益。而在这情况下,西汉以来讲究家法、家 学的传统,到了东汉中晚期,已经为以郑玄为代表的混淆家法,今、古文合二 为一的综合学派95 所取代,以拆除经学家法樊篱,从意识形态上集中力量与宦 官集团及民间反对势力相与争衡。清人皮锡瑞在其所著《经学历史》第五章 〈经学中衰时代〉载: 108 郑君博学多师,今古文道通为一……闳通博大,无所不包,众论 翕然归之。不复舍此趋彼。于是郑《易注》行,而施、孟、梁丘、 京之《易》不行矣;郑《书注》行而欧阳、大小夏侯之《书》不 行矣;郑《诗笺》行而鲁、齐、韩之《诗》不行矣;郑《礼注》 行,而大小戴之《礼》不行矣;郑《论语注》行而齐、鲁《论语》 不行矣。96 观上文可知,以郑玄为代表之综合学派的出现,将前此家法林立的局面 打破,经学面貌为之一变。“郑学出而汉学衰” 97 ,两汉支叶繁滋的家传学说 凋敝,此为家学衰微的内因。而外因则与局势的动荡有着密切关系。汉武帝以 来通儒本为“利禄之途”,至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执政,操纵选举, 宦官“子弟支附,过半于州国”、“父兄子弟皆为公卿列校、牧守令长,布满 天下”、“兄弟姻戚皆宰州临郡,辜较百姓”、“父子兄弟被蒙尊荣,素所亲 厚布在州郡,或登九列,或据三司” 98 等记载不绝于史。这样的局势下君臣之 义早已紊乱,正统思想亦逐渐丧失其栖身之地,如此一来儒生入仕之途便为之 阻塞。失去了“仕宦”的推动力,当时的太学呈现出一片衰败气象,“博士倚 席不讲,朋徒相视怠散”、“章句渐疏,而多以浮华相尚,儒者之风盖衰矣。” 99 由此看来,杨脩之时传统家学式微的趋势已无可挽回。100 可以确定的是,杨脩之俊才,表现在其文采上。纵览史册,弘农杨氏未 见有任何著述,杨脩“所著赋、颂、碑、赞、诗、哀辞、表、记、书凡十五篇” 101 ,已是杨氏诸人中最多产者,然而不难发现其著述是以文学为主。 102杨脩所 处于的魏晋时期,正是学术界普遍认同的“文学的自觉”103之发端。王运熙、 杨明在《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提及,鲁迅将建安时期概括为“文学自觉的 时代”,确是十分精当的。104另外,宗白华先生亦曰:“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 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极自由、极解放、最富智 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于艺术精神的时代”。105换而言 之,东汉末传统经学衰微所带来思想上的解放,让这时候的文学脱离了经学的 附庸地位,取得较大的独立性,进而成为曹丕笔下“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 事”。106从弘农杨氏的例子可见,家学是基于有独门的“家法”而来的一种可 以凭着它平步青云的文化资产,然而当时的局势已经趋向以郑玄为代表的学理 109 混同,“于是经生皆从郑氏,不必更求各家” 107,则“家法、家学”就不再是 一种值得珍惜、保护的资产。因此,杨脩等辈不再守其家传的《尚书》学,转 而逢迎汉、魏时得道的“文学的自觉”的兴起。 杨脩之才亦表现在其仕宦之途。前述曹操对杨彪心怀忌惮,然而其“唯 才是举”的用人观依旧让“有俊才”的杨彪子杨脩得到了拔擢和任用。《三国 志》卷 19〈陈思王植传〉注引《典略》曰: 杨脩字德祖,太尉彪子也。谦恭才博。建安中,举孝廉,除郎中, 丞相请署仓曹属主簿。是时,军国多事,脩总知外内,事皆称意。 自魏太子已下,并争与交好。108 同书〈陈思王植传〉注引《世语》亦云: 脩年二十五,以名公子有才能,为太祖所器。109 主簿的职责虽只是掌管文书簿笈,然而统兵开府之大臣幕府中,主簿多参与机 要,总领府事,实为重要僚属。110 与杨脩同时任职主簿之人既有同为世家大族 之后的贾逵、王凌111 ,后曾任职丞相主簿者更有河内名门司马懿、司马朗兄弟 等,诸人皆为日后的魏国名臣。由此可证明曹操对杨脩的重视与信任非同一般, 才会委杨脩以如此一个“总知外内”的丞相府要职。 杨脩在任上的表现如何呢?史籍虽不载实例,然据上文所引,其在“军 国多事”之际还能做到“事皆称意”的地步,且在主簿任内多能揣摩丞相曹操 心思,以机智应对112,可见杨脩确实有“为太祖所器”的杰出才能。除此以外, 又“自魏太子已下,并争与交好”,可以想见他当时必然颇有名气,才会有诸 人争相与之结交的情况出现。至此,可知杨脩之才不逊于其父祖,若生于盛世, 当能名留青史。 110 (二)论杨脩之死及其影响 遗憾的是,这样一位名门才俊却于建安二十四年(219 年)秋被曹操处 死。正史之中关于杨脩被杀的记载,较详细的就可以找到五例。现抄录于下以 供参考。 《后汉书》卷 54〈杨脩传〉载: 及操自平汉中,欲因讨刘备而不得进,欲守之又难为功,护军不 知进止何依。操于是出教,唯曰:‘鸡肋’而已。外曹莫能晓, (杨)修独曰:‚夫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如可惜,公归 计决矣。‛乃令外白稍严,操于此回师。修之几决,多有此类。 修又尝出行,筹操有问外事,乃逆为答记,敕守舍儿:‚若有令 出,依次通之。‛既而果然。如是者三,操怪其速,使廉之,知 状,于此忌修。且以袁术之甥,虑为后患,遂因事杀之。113 同卷注引《续汉书》补充曰: 人有白修与临淄侯曹植饮醉共载,从司马门出,谤讪鄢陵侯章。 太祖闻之大怒,故遂收杀之,时年四十五矣。114 《三国志》卷 19〈陈思王植传〉载: 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太祖大怒,公车令坐死。由是 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脩颇有才策, 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脩。115 同卷〈陈思王植传〉注引《典略》补充曰: 至二十四年秋,公以修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乃收杀之。修 临死,谓故人曰:‚我固自以死之晚也。‛其意以为坐曹植也。 116 111 同卷〈陈思王植传〉注引《世语》亦载: 每当就植,虑事有阙,忖度太祖意,豫作答教十余条,敕门下, 教出以次答。教裁出,答已入,太祖怪其捷,推问始泄。太祖遣 太子及植各出邺城一门,密敕门不得出,以观其所为。太子至门, 不得出而还。脩先戒植:‘若门不出侯,侯受王命,可斩守者。’ 植从之。故脩遂以交构赐死。117 观诸史籍所载,似杨脩之死因众说纷纭。北宋司马光于其所编《资治通鉴》纵 览各史,并从中总括杨脩之死因为四:一,以吴质事疑其谮害曹丕;二,曹植 见疏,犹与之为友;三,每当就植,豫作答教事泄;四,恶其为袁术之甥。118 兹就所言对杨脩之死因做一整理。 先论司马光所言第四条。史载曹操“且以(杨脩)袁术之甥,虑为后患, 遂因事杀之”。然而事实是袁术于建安二年(197 年)称帝,建安四年(199 年) “因顿伏床下,呕血斗馀而死”119 ,而杨脩却是在“建安中,举孝廉,除郎中, 丞相请署仓曹属主簿”。如对杨脩仕宦之年做一考察,便可发现,《续汉书》 载建安二十四年(219 年)杨脩死时年四十五,此时距袁术之死已有廿年之久, 意指袁术死时杨脩年仅二十五,正符合《世语》所言“修年二十五,以名公子 有才能,为太祖所器”。换而言之,杨脩是在袁术死亡前后始为曹操所用,如 果曹操虑杨脩为后患,一开始便没有重用他的理由。此外,袁术于江淮称帝, 对以汉相自居的曹操而言,其所犯乃“僭号”的大逆之罪。如欲追究,势将罪 及与之有姻亲关系的杨氏一门。然而事实上袁杨二氏并没有在当时动荡的局势 中互相提携的记载,且杨脩死时距袁术之死已有廿年,加上其父杨彪及脩子杨 嚣并没有因与袁氏的姻亲关系而被牵连的迹象,因此将杨脩之死因与袁术挂钩, 似乎颇为牵强。再说曹操集团之核心不乏原属其他势力集团之降将,如原属吕 布帐下大将的晋阳侯张辽、原属杨奉部下的阳平侯徐晃等,亦有原是汉末群雄 之一,杀害曹操长子曹昂、爱将典韦的军阀张绣,以及为张绣出谋策划的贾诩 等。被曹操称之为“吾之子房”,居中持重达十数年的曹操首席谋臣,尚书令 120 荀彧 亦原属袁绍集团,更有袁绍“待彧以上宾之礼” 的记载。对这些人尚且 112 用之不疑,更何况是杨脩?以此推论,以杨脩为袁术之甥,虑为后患,仅是曹 操欲将之除去所扣上的欲加之罪。 另外三条,无例外的都与曹植的交往有关,意指杨脩之死,在于“交关 诸侯”121之罪,也就是与曹植往来甚密,导致在立嗣斗争之中受到牵连。上文 已述杨脩有良才,为曹操所器,使得曹丕与曹植两方皆竞相与之结交。史载曹 丕“年八岁,能属文。有逸才,遂博贯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 122 ,他的诗 “风雅蕴藉,又非六朝人主所及”123;同时其著作《典论·论文》更是中国文 学批评史上最早的一篇文学专论,对后世文论有很大影响,足以见其才气。其 弟曹植“年十岁馀,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124 ,相较于“能属 文”的曹丕,“善属文”的曹植风流文采实际上还要更胜一筹。 125 据史籍所载, 曹植作为“才高八斗”的才子,又主动向杨脩投书示好 126 ,让杨脩最终选择成 为曹植的智囊集团,在夺嫡之争中为其效力。 然而以文采相互吸引或不是杨脩选择曹植一方的最大原因。如将曹丕与 曹植两人的政治抱负纳入考量,便可发现事实上杨脩之所以向曹植靠拢,实与 两人对汉室的态度不无关系。曹丕、曹植两人对汉室之态度截然不同,见《三 国志》卷 16〈苏则传〉载: 初,(苏)则及临菑侯植闻魏氏代汉,皆发服悲哭,文帝闻植如 此,而不闻则也。帝在洛阳,常从容言曰:‚吾应天而禅,而闻 有哭者,何也?‛127 延康元年(220 年)正月曹丕即位为魏王,同年十月旋即受禅,是为魏文帝。 曹丕急于篡汉之心溢于言表。而另一方面,曹植闻曹魏代汉,却是“发服悲 哭”,足见其不但无代汉之意,反而怀抱忠汉之心。 128 有鉴于此,孙大英先生 广引前人之言,提出杨脩支持曹植,是因为“许多世家大族仍心存匡扶汉室之 希望,并将此希望寄托在没有篡汉之心的曹植身上。”129以此论之,杨脩实秉 承弘农杨氏一门忠义之家风,尽己所能挽汉室于将倾。 是时曹丕周围聚集着司马懿、陈群、吴质等“四友”;而曹植身边除了 杨脩还有丁仪、丁廙等为之出谋划策。史载: 113 是时,文帝为五官将,而临菑侯植才名方盛,各有党与,有夺宗 之议。130 双方各有所长,可以想见当时曹操对立太子一事是颇为犹豫的。而曹植的聪明 确实曾让其盖过曹丕,获曹操重视。《三国志》卷 19〈陈思王植传〉注引《魏 武故事》载曹操言“始者谓子建, 儿中最可定大事”131;同书卷 21〈王粲传〉 注引《魏略》载:“于时世子未立。太祖俄有意于植”132,在杨脩与众人的协 助下,曹植更“几为太子者数矣。” 133然而曹操谋士贾诩的一席话,不仅让曹 植失去了成为太子的希望,同时亦埋下杨脩日后遇害的祸根。《三国志》卷 10 〈贾诩传〉载此事曰: 太祖又尝屏除左右问诩,诩嘿然不对。太祖曰:‚与卿言而不答, 何也?‛诩曰:‚属适有所思,故不即对耳。‛太祖曰:‚何 思?‛诩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太祖大笑,于是太 子遂定。134 袁绍舍长子袁谭而立袁尚,在他死后谭、尚兄弟互相攻伐,授曹操以隙消灭袁 氏;刘表舍长子刘琦而立刘琮,致使其死后荆州易主。贾诩以袁刘父子的前车 之鉴,让曹操了解立嗣问题上废长立幼的利弊,彻底坚定了曹操立嗣的选择。 135 建安二十二年(217 年),曹丕被立为魏太子。 前述杨脩死于建安二十四年秋,上距曹操正式立嗣已近两年。如杨脩因 立嗣之争受牵连,为何事隔两年之久曹操才下令诛杀杨脩?或许原因在于曹操 欲杜绝后患的心理。史载“植后以骄纵见疏,而植故连缀脩不止,脩亦不敢自 绝。”136从这段记载可知杨脩在曹植宠爱日衰之际依旧与其保持密切的往来。 然而也正因如此,让曹操顾虑放任这样一个人物于曹植共处,会有“终始之 变”。为避免影响曹丕继位的既定局势,只好“以罪诛修。”杨脩死前谓故人 曰:“我固自以死之晚也”137,便已预知其继续与曹植结交的后果。 此外,清人宋翔凤于《过庭录》卷 15〈刘公斡〉条亦对杨脩之死有所阐 发,其载: 114 盖操诸子,惟丕有代汉之意,而又居长適,故公干以北面讽之。 当以此触魏武之忌,故借甄氏事收之。终念其文士无能为,非如 荀彧之有深谋极虑,杨修之雅望世绩,故赦之尔。138 文中提及曹植、荀彧与杨脩三人。曹植无代汉之意,已见前述。荀彧依附出身 “赘阉遗丑”,势单力薄的曹操,由辅助曹操平定衮、豫,稳定河南始,后奉 劝汉献帝,招揽大姓名士聚集于曹操旄下,使曹操能在无后顾之忧的情势下逐 步统一北方。在这过程中荀彧展现了其过人的“王佐之才”,其才智让司马懿 亦不禁赞叹:“吾自耳目所从闻见,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 139 然而这么一个为曹操事业竭尽全力,又为曹操所倚重的智囊,居然在建安十 七年(212 年)死在南方前线。史书中的记载有三种说法。 《三国志》卷 10〈荀彧传〉载: 十七年,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密以 咨彧。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 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会征孙权, 表请彧劳军于谯,因辄留彧,以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 太祖军至濡须,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140 同传注引《魏氏春秋》载: 太祖馈彧食,发之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141 同传注引《魏氏春秋》载: 彧卒于寿春,寿春亡者告孙权,言太祖使彧杀伏后,彧不从,故 自杀。142 范晔《后汉书》与司马光撰《资治通鉴》都采用了上文所引《魏氏春秋》的说 法,可见荀彧的死因与曹操欲染指王权脱离不了关系。史载荀彧“见汉室崩乱, 每怀匡佐之义”143,据此王永平先生指出荀彧之助操,意在借此兴复汉室,实 现天下稳定144,因而荀彧在曹操欲进爵国公,加九锡之时加以劝阻。对于荀彧 此举曹操“由是心不能平”145,埋下了两人失和的伏笔,迫使荀彧以死殉汉。 115 宋氏将杨脩与反对代汉的曹植、荀彧并论,可知杨脩在政治立场上确实是立于 复兴汉室一方,为前论杨脩秉承弘农杨氏一门忠义家风之佐证。 既诛脩,曹操慑于杨氏世代名门,恐其父杨彪及朝野有所不满,遂修 〈与太尉杨彪书〉就杨脩一事作出解释。书曰: 与足下同海内大义,足下不遗,以贤子见辅。比中国虽靖,方外 未夷。今军征事大,百姓骚扰。吾制钟鼓之音,主簿宜守。而足 下贤子侍豪父之势,每不与吾同怀,即欲直绳,顾颇恨恨;谓其 能改,遂转宽舒。复即宥贷,将延足下尊门大累,便令刑之。念 卿父息之情,同此悼楚,亦未必非幸也。146 书中强调杨脩以名门之后为恃,屡与曹操作对。长久如此恐会祸及杨氏一门, 因此才不得已下令诛之。曹操一番措辞,刻意隐去了杨脩因涉及立嗣之争而受 诛的真相,既表明了杨脩理当受诛,又传达了对杨彪的同情开导,说得委婉得 体,无可辩驳。杨彪收到了曹操的来书,复书答谢,题〈答曹公书〉曰: 雅顾隆笃,每蒙接纳,私自光慰。小儿顽卤,谬见采录,不能期 效,以报所爱。方今军征未暇,其备位匡政,当以戮力一心,而 宽玩自稽,将违法制。相子之行,莫若其父,恒虑小儿,必致倾 败。足下恩恕,延罪迄今。近闻问之日,心肠酷裂。凡人情谁能 不尔?深惟其失,用以自释。所惠马及杂物,自非亲旧,孰能至 斯?省览众赐,益以悲惧。147 除此之外,杨彪妻亦修〈答曹公夫人卞氏书〉一封,就此事回应曹操之妻卞氏。 书曰: 彪袁氏顿首顿首。路跂虽近,不展淹久,叹想之劳,情抱山积。 曹公匡济天下,遐迩以宁,四海归仰,莫不感戴。小儿疏细,谬 蒙采拾,未有上报。果自招罪戾,念之痛楚,五内伤裂。尊意不 遗,伏辱惠告。见明公与太尉书,具知委曲。度子之行,不过父 母,小儿违越,分应至此。怜其始立之年,毕命埃土,遗育孤幼, 116 言之崩溃。明公所赐已多,又加重赍,礼颇非宜,荷受辄付往信。 148 杨脩之死,给予杨彪的打击是巨大的。书中“近闻问之日,心肠酷裂”、“念 之痛楚,五内伤裂”等句就毫无隐瞒的将其丧子之痛宣泄于纸上。然而通观此 二书,尽管承受年老丧子之痛,奈何却还得责子不肖,读后实令人唏嘘不已。 在曹操面前,杨彪亦无法表现出其悲恸与不满,史载: 操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 怀老牛舐犊之爱。‛操为之改容。149 曹操为清除曹丕称帝的阻碍,在迫使荀彧自尽后复借过将杨脩处死。此 举对弘农杨氏当下造成了几个影响。第一,使“东京名族”弘农杨氏的政治地 位骤降。杨脩为曹操及曹植父子所重,已见前述。以其良才且又为曹氏父子所 器之政治优势,原有晋身集团核心的高度机会。河内大族司马防八子中,司马 朗与司马懿皆曾任职主簿。其中司马懿与杨脩二人颇有近似之处,史载懿“少 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150 ,而杨脩“谦恭才博”、“好 学,有俊才”;司马懿曾“与太子游处”151 ,又为曹丕所信重,乃为其立嗣之 争中出谋划策的“四友”之一,这一点又与为曹植所倚重的杨脩如出一辄。遍 检史籍,司马懿一生曾任职大都督、太尉、太傅,不仅是辅佐魏国三代的托孤 辅政重臣,后期更成为全权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以此而论,若二曹夺嗣之争 中胜出的是曹植,日后杨脩之成就即使无法与司马懿并驾齐驱,恐怕亦不会相 差太远,必能延续其家族四世三公的清望。然而杨脩死后,杨氏一门老者老矣, 壮者逝矣,遗者尚幼,一时无以为继。 第二,丧失经济保障。汉代以来世家大族亦表现在强大的地方势力上。 正如 Eberhard 在其著作《征服者与统治者》中言及,政权需要社会势力为其基 础,因此一个在中央仕宦的大族通常都有一个位于乡间的家族基地和一个位于 城市的家族基地。同书载: 社会的安定与权力的诀窍基于双重意义上;如果在中央仕宦的城 市支族在权力争夺时失利,则该家族的乡间基地仍能继续生存与 117 维持,政局的转移很少能够同时影响到城市及乡间两地方的族人。 若当城市支族当权时,便可保护并援助居住在乡间的支族。152 从上文可知通常这种在城市与乡村皆有基业的家族较为稳固,毛汉光先生亦认 为这种大家族很少受某一政局改变而影响其地位。 153 据此弘农杨氏以其世代公 卿之地位,在中央固有深厚根基,而从史籍中杨氏人物归葬华阴潼亭之记载及 在该处出土的杨氏人物墓志亦表明其家族在祖籍有一定的基业,应属毛汉光先 生所言不受政局改变而影响其地位之大家族。然而从前述可知杨氏一门虽四世 三公却秉持着清廉正直的家风,世代俭朴、不置田产、不积私财,加上汉魏时 期的战乱及动荡对关中地区所造成的严重摧残 154 ,相信其祖籍之基础亦不能在 这巨大浩劫中幸免于难。乡村基业不振,可推知弘农杨氏于汉魏之际的经济来 源多出自朝廷俸禄。而用事于曹魏的杨脩受诛同时意味着其家族经济来源将在 杨彪逝世后丧失,杨脩子孙生活之穷愁潦倒便是一佐证。咸宁四年晋武帝诏曰: 故司空王基、卫将军卢钦、领典军将军杨嚣,并素清贫,身没之 后,居无私积。顷者饥馑,闻其家大匮,其各赐谷三百斛。155 杨嚣为杨脩子,经历了曹魏一朝无情的打击,至杨嚣之时其家族竟落得“居无 私积,顷者饥馑”的“大匮”地步。可见杨脩之死不仅让弘农杨氏丧失了政治 地位,亦在经济上带来了困难。 《三国志》卷 19〈陈思王植传〉注引《典略》载:“修死后百余日而太 祖薨,太子立,遂有天下”。 156或许是出于对曾任汉室太尉的敬重,抑或是对 于杨脩之死的惋惜,文帝即位后欲委杨彪以魏太尉之职。然而亡国之恨与丧子 之疼交织,让杨彪对魏太尉一职坚决辞让。黄初六年(225 年),杨彪卒于家。 至此,曹魏一朝历时五帝,再无弘农杨氏人物。157 (三)论西晋杨脩子孙地位 虽然杨脩被诛为弘农杨氏家族世代公卿的政治命运写下了休止符,但他 的死在一定程度上也解除了曹操对弘农杨氏的敌意。如〈与太尉杨彪书〉所言, 杨脩受诛避免了他自己成为杨氏一门之“大累”,确保了其家族血脉的延续。 118 也因为这条血脉的存留,当曹魏政权为“儒家贵族” 158 代表河内司马氏所取代 后,弘农杨氏再次回到了政治舞台上。 曹魏立于黄初元年(220 年),亡于咸熙二年(265 年)。对于魏晋嬗代, 陈寅恪先生曾言及:“(司马懿)乘曹氏子孙孱弱昏庸之际,以垂死之年,奋 起一击。二子师、昭承其遗业,终于颠覆魏鼎,取而代之,尽复东汉时代士大 夫阶级统治全盛之局。” 159 既复东汉士大夫阶级全盛之局,东汉高门弘农杨氏 理应重拾往日光辉。然而唐长孺先生在〈东汉末期的大姓名士〉指出,士族形 成在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保证了士族的世袭特权,而中正所考虑的主要是 “当代轩冕”而非“塚中枯骨”。换而言之,对于士族之形成,及士族阶层中 地位高低之别基本上不决定于家世,而取决于当时的官位。160 以此推论,在曹 魏一朝无人仕宦的弘农杨氏一门似乎已经彻底失去世家的地位。 161那么弘农杨 氏在西晋,是否随着司马氏的代魏而重新崛起,抑或是如同唐长孺先生所言, 已彻底失去世家的地位呢?欲厘清这问题,就需从杨脩子孙着手。 《三国志》卷 19〈陈思王植传〉注引《世语》载: 脩子嚣,嚣子準,皆知名于晋世。嚣,泰始初为典军将军,受心 膂之任,早卒。162 杨嚣于泰始初为典军将军,事迹史籍无载,然《晋书》卷 24〈职官志〉 载:“骠骑车骑卫将军……典军……等大将军……开府者皆为位从公” 163,可见杨 嚣时为秩二品以上的高官。又以其知名于晋世且在出仕时期“受心膂之任”的 记载,足见其亦颇有才能,始为晋武帝股肱之臣。惜杨嚣早卒,没能藉此重振 家势。然而他一生“素清贫,身没之后,居无私积”164 ,保持着弘农杨氏一贯 的“清白吏”家风。其子杨凖不仅当世知名,更有公辅之望,《世说新语·赏 誉第八》“王大将军与丞相书”条刘孝标注引荀绰《冀州记》曰: 淮(按,当作凖,后同) 165 见王纲不振,遂纵酒不以官事规意, 消摇卒岁而已。成都王知淮不治,犹以其名士,惜而不遣,召为 军咨议祭酒。府散停家,关东诸侯欲以淮补三事,以示怀贤尚德 之事,未施行而卒。时年二十有七。166 119 杨凖,在西晋中期任湣怀太子之文学。167在其因“王纲不振”而纵酒沉 沦之前,亦曾有所作为。此事见于《晋书》卷 59〈赵王伦传〉: 或谓(孙)秀曰:‚散骑常侍杨凖、黄门侍郎刘逵欲奉梁王肜以 诛伦。‛会有星变,乃徙肜为丞相,居司徒府,转凖、逵为外官。 168 时值赵王司马伦与其党孙秀 擅政。司马伦“无学,不知书”,孙秀更是以谄媚 自达、贪淫昧利之徒。不仅如此,他们身边共立事者“皆邪佞之徒,惟竞荣利, 169 无深谋远略” ,朝廷落在此辈之手更是使朝纲日衰。眼见赵王伦与孙秀擅权乱 政,始有杨凖“ 奉梁王肜以诛伦 ”之举。此举未行即已事发,以杨凖“转为外 官”了结。然而 史载孙秀“既执机衡,遂恣其奸谋,多杀忠良,以逞私欲”170, 谋诛司马伦的杨凖为何仅是得到外放的惩罚呢?从前引“嚣子準,皆知名于晋 世”、“成都王知淮不治,犹以其名士,惜而不遣”等句可以推测,杨凖之所 以能逃过一劫,与其名士的身份或有一定的关系。 杨凖被外放后的行事《晋书》无载,前引其“ 见王纲不振,遂纵酒不以 官事规意,消摇卒岁而已”,可推测为杨凖自谋 诛赵王伦失败后又闻赵王伦自 立为帝,觉“王纲不振”而遂采取纵酒沉沦的方式使自己置身于政事之外。后 成都王颍惜其名望,不仅对其消沉之行为不加谴责,复辟为军咨议祭酒。然而 成都王后为王浚与司马腾所败,史载: 安北将军王浚、甯北将军东嬴公腾杀颖所置幽州刺史和演,颖征 浚,浚屯冀州不进,与腾及乌丸、羯朱袭颖……为羯朱等所败。 邺中大震,百僚奔走,士卒分散。颖惧,将帐下数十骑,拥天子, 与中书监虑志单车而走,五日至洛。171 经此一役,成都王颍失势,为河间王司马颙所挟,后河间王颙“废颖归籓”172, 173 前引杨凖“府散停家”一事应当发生在此时。 《世说新语·赏誉第八》“王 大将军与丞相书”条刘孝标注引荀绰《冀州记》载: 府散停家,关东诸侯欲以淮补三事,以示怀贤尚德之事,未施行 而卒。时年二十有七。174 120 虽然在成都王颖败后,杨凖被迫回家闲居,但旋即又有关东诸侯欲以杨凖为三 公。175此事发生在成都王被废之后,西晋“八王之乱”中的八王仅剩下河间王 颙及东海王越,而河间王颙时挟天子坐镇关中,故欲以杨凖为三公之关东诸 侯应指东海王司马越。 176惜此事未及实行杨凖就已经逝世,再次错过了让弘 农杨氏晋身中央政权的机会。值得注意的是,永嘉元年(307 年)奉命南渡 都督扬州诸军事的琅邪王司马睿,在建兴四年(316 年)汉刘曜陷长安亡西 晋后的次年三月于江南建国,开启了东晋在江左立业之局面 。而我们知道, 琅邪王睿过江,系由东海王越所遣,因此江左的琅邪王睿与时居中掌权的东海 王越有着极其密切的渊源关系 。田余庆先生于其《东晋门阀政治》中曰:“决 心过江的士族,就其多数而言,都是八王之乱后期东海王越与成都王颍对峙时 属于东海王越阵营的名士。可以说越府聚集的名士,构成了以后江左门阀士族 的基础。”177以此推论,若杨凖得以为司马越所辟为三公,即成为东海王越阵营 中的一员,以此身份或有机会与司马睿接触,并有足够的动机在永嘉之乱前后 178 179 播迁江左。 如此一来,凭其东汉世代公卿的旧族门户 身份,又为司马越所辟 为三公的政治地位,我们有理由相信其足以掌握东晋国柄,重振弘农杨氏于江 左。 180 在第一章论及魏晋嬗代时的士族思想已提及,西晋时期玄学思潮呈现出 不可遏制的发展趋势。自杨凖始,弘农杨氏杨秉一系除了保持其家族世代“清 白吏”的家风,更出现了由儒入玄的转化。这一点可从杨氏诸人其时与名士的 交游得知。《三国志》卷 21〈王粲传〉注引《晋诸公赞》载:“(嵇)绍与山 涛子简、弘农杨凖同好友善”181;《晋书》卷 43〈乐广传〉载:“(广)少与 弘农杨凖相善”182可见,杨凖与当时著名的玄学名士交往密切。杨凖受玄学影 响亦解释了何以在“玄学压倒了儒学而成为意识形态的胜利者”183的时期,杨 凖依然可以屡受青睐。《世说新语·赏誉》“世目杨朗”条刘孝标注引《八王 故事》曰: 杨淮有六子,曰:乔、髦、朗、琳、俊、仲 184,皆得美名。论者以 谓悉有台辅之望。文康庾公每追叹曰:‚中朝不乱,诸杨作公未已 也。‛185 121 可见杨凖六子皆当世知名,更有台辅之望。诸杨能有“作公未已”如此高的称 誉,亦与众人由儒入玄的转变有关。这一点可从杨凖二子于《晋书》卷 43〈乐 广传〉之记载得知。史载: 凖之二子曰乔曰髦,皆知名于世。凖使先诣裴頠,頠性弘方,爱 乔有高韵。谓凖曰:‚乔当及卿,髦少减也。‛又使诣广,广性 清淳,爱髦有神检。谓凖曰:‚乔自及卿,然髦亦清出。‛凖笑 曰:‚我二儿之优劣,乃裴、乐之优劣也。‛186 乐广与裴頠系与王衍齐名之天下名士187,获此二人赞誉,杨凖二子当为玄学名 士。其余四子于其时亦与乔髦二人同享“美名”,亦预于玄流无疑。由这点可 知,弘农杨氏培育子孙“经籍文史学业之修养” 188之家学并没有因《欧阳尚书》 的衰微而止,而是受到了当时盛行之玄学的影响。凖与其诸子虽然知名于玄学 人士之间,但以名士之身、生此乱世,却让有三公之望的弘农杨氏诸人于仕途 上碌碌无为。永嘉之乱使得原本有希望随着晋室代魏而重新崛起的弘农杨氏在 中原沦陷后再次错失了重振家势的机会,自此弘农杨氏杨秉一系没落于北方。 琅邪王睿渡江后,特重原东海王越一系人物,此点前引田余庆先生《东 晋门阀政治》已提及。杨氏既非琅邪王睿嫡系,亦非东海王越府故吏,因此现 存史料上几乎不见有杨氏弟子南渡的记载。《世说新语·赏誉》“王大将军与 丞相书”条载: 王大将军与丞相书,称杨朗曰:‚世彦识器理致,才隐明断,既 为国器,且是杨侯淮之子。位望殊为陵迟,卿亦足与之处。‛189 从上文可知,东晋初确知过江的唯有杨朗一人。杨朗虽然得以于晋室南迁后随 之南下,但此番南行与其父杨凖欲为东海王越所补三事之时的局势已全然不同。 除了杨凖已逝,其兄弟中杨乔终于北方、杨髦为石勒所害190、杨林殁于胡191,杨 俊与杨伸皆随着西晋的覆亡而失载于史籍。前述杨凖卒年二十七,时为成都王 颍于永兴元年(304 年)为河间王颙所令归藩之后,而西晋亡于建兴四年(316 年),若杨朗于西晋覆亡前后南渡,其时应属弱冠之年。虽为名门之后,又具 有“国器”之才,但杨朗毕竟是只身南渡,又年辈甚轻,兼非晋元帝之党亲, 122 更使其处于孤立无援的地步。初,杨朗于江左依附王敦,《世说新语》卷中之 上〈识鉴第七〉“王大将军始下”条云: 王大将军始下,杨朗苦谏不从,遂为王致力。乘中鸣云露车径前, 曰:‚听下官鼓音,一进而捷。‛王先把其手曰:‚事克,当用 为荆州。‛既而忘之,以为南郡。王败后,明帝收朗,欲杀之; 帝寻崩,得免。后兼三公192,署数十人为官属。193 杨朗为王敦心腹,这从晋明帝在平定第二次王敦之乱后“收朗,欲杀之”的表 现可以看出。然而杨朗在王敦失败后“得免”,出任三公尚书,后更“仕至雍 州刺史”194,应是其家族名望与自身能力所致。195由于前述种种困难,让杨朗 无法在江左重新建立弘农杨氏基业,“仕至雍州刺史”,似乎表明刺史是杨朗 最后的职官。在门阀势力达到最高点的东晋196,孤身南迁而能官至刺史,杨朗 亦已不辱弘农杨氏之名望。在其退出历史舞台后,这一支弘农杨氏便销声匿迹, 甚至连其后人也不见于史,意味着秉承家学门风,并保持着崇高声望地位的弘 农杨氏至此绝迹于南方。197 (四)小结 生活于东汉的汝南袁氏与弘农杨氏之家族发展,无不受到东汉社会变迁 的影响。两汉重视儒学,使两氏得以通经兴族,成为经学世家,官至四世三公。 然而随着汉末社会的变化,对袁杨二氏而言最大的影响就是“出处”的问题。 自此两氏的家风及政治取向便大异其趣。到了汉室将倾之际,袁术于建安二年 (197 年)称帝淮南,但仅过了两年半的岁月,就陷入内外交困、众叛亲离的 局面;袁绍在坐拥四州之地,聚众数十万的情况下授意主簿耿包上书为自己当 皇帝寻找根据,亦引来“议者以包妖妄宜诛” 198 的异议。两人背弃儒家思想、 偏离其世代家风所禀的结果让汝南袁氏世代公卿的声望基业毁于一旦,正符合 了钱穆先生所言:“自东汉有察举,而门第始兴起。……门第即来自士族,血缘 本于儒家,苟儒家精神一旦消失,则门第亦将不复存在。”199 123 反之,从史料的考证中,可以发现由汉至晋,弘农杨氏的事迹与行径已 成为一种气节,表现出理想中“士”所应有的态度与风范。这样一个延绵数世 的气节让诸杨于汉室将倾之际,依然坚持拥汉的决心。曹魏代汉之后,杨彪 “不为魏臣”的坚持,让杨氏一族纵使无人在朝仕宦,经济上陷入窘蹙,依旧 能保有清望。晋室代魏后杨嚣杨凖父子再次为晋室所重视,皆因弘农杨氏一族 能秉承着世代相传的家风及文化优势,进而维持其“世家”的崇高社会地位于 不坠。从这点亦可看出文化与门风的传承,让弘农杨氏在动荡局势中依旧辈有 名士,从而维持在改朝换代之际有重振家势的可能性。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自杨震隐居授徒始,弘农杨氏子孙亦多曾隐居教授, 便可知其家族授子弟以家学门风之处,乃是于弘农原籍之家族乡间基地。纵使 到了杨彪之时已无自立精舍,开门授徒之记载,但相信对杨氏子弟的“家庭教 育”依然存在于弘农本乡。杨朗后裔于江左销声匿迹之事亦可推知,迁徙江左 之后,北方落入异族之手而使过江杨氏诸人丧失了与本乡之联系,亦导致了其 后裔与本乡“家庭教育”的断绝,或是致使杨朗子孙沦为平民之因。 1 《后汉书》卷 66〈陈蕃传〉,页 2171。 “夏四月甲戌朔,日有食之。辛巳,中常侍王甫及太尉段颎并下狱死。丁酉,大赦天下,诸 党人禁锢小功以下皆除之”,见《后汉书》卷 8〈孝灵帝纪〉,页 343。 3 《后汉书》卷 71〈皇甫嵩传〉,页 2303。 4 《三国志》卷 1〈武帝纪〉,页 4。 5 《三国志》卷 1〈武帝纪〉注引《九州春秋》,页 4。 6 唐长孺:〈东汉末期的大姓名士〉,《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 年), 页 34。 7 毛汉光:〈中古统治阶层之社会成分〉,《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2 年),页 38。 8 陈寅恪:〈书世说新语文学类钟会撰四本论始毕条后〉,《金明舘丛稿初编》(北京:三联 书店,2001 年),页 48。 9 杨著著作东观之事详见前章。 10 “(蔡)邕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熹平四年,乃与五官中郎将 堂溪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张驯﹑韩说﹑太史令单扬等,奏求正定六经文 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及碑始立, 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两,填塞街陌”,见《后汉书》卷 60 下〈蔡邕传〉,页 1990。 11 《后汉书》卷 64〈卢植传〉,页 2117。 12 东汉三次可考典籍整理工作为章帝建初四年(79 年)杨终上书言:“宣帝博征群儒,论定五 经于石渠阁。方今天下少事,学者得成其业,而章句之徒,破坏大体。宜如石渠故事,永为后 世则”,“于是诏诸儒于白虎观论考同异焉”,见《后汉书》卷 48〈杨终传〉,页 1599。第二 2 124 次是在章帝章和元年(87 年),朝廷征诏曹褒校订典籍。史载“章和元年正月,乃召(曹)褒 诣嘉德门,令小黄门持班固所上叔孙通《汉仪》十二篇,敕褒曰:‘此制散略,多不合经,今 宜依礼条正,使可施行。于南宫、东观尽心集作。’褒既受命,及次序礼事,依准旧典,杂以 《五经》谶记之文,撰次天子至于庶人冠婚吉凶终始制度,以为百五十篇,写以二尺四寸简。 其年十二月奏上”,见《后汉书》卷 35〈曹褒传〉,页 1203。 13 《后汉书》卷 54〈杨彪传〉,页 1786。 14 事见《后汉书》卷 66〈陈蕃传〉、同书卷 69〈窦武传〉。 15 “(段)颎曲意宦官,故得保其富贵,遂党中常侍王甫”,见《后汉书》卷 65〈段颎传〉, 页 2153。 16 事见《后汉书》卷 77〈阳球传〉。 17 《后汉书》卷 54〈杨彪传〉,页 1786。 18 《后汉书》卷 69〈何进传〉,页 2248。 19 “颙字伯求,少与郭泰、贾彪等游学洛阳,泰等与同风好。颙显名太学,于是中朝名臣太傅 陈蕃、司隶李膺等皆深接之。及党事起,颙亦名在其中”,见《三国志》卷 10〈荀攸传〉注引 张璠《汉纪》,页 322。 20 《三国志》卷 6〈董卓传〉,页 174。 21 “中常侍段圭等矫太后命,召(何进)进入议,遂杀之,宫中乱……绍既斩宦者所署司隶校尉 许相,遂勒兵捕诸阉人,无少长皆杀之……死者二千馀人”,见《三国志》卷 6〈袁绍传〉,页 189。 22 《后汉书》卷 72〈董卓传〉,页 2326。 23 《后汉书》卷 54〈杨彪传〉,页 1787。 24 《后汉书》卷 72〈董卓传〉,页 2332。 25 《后汉书》卷 9〈孝献帝纪〉,页 376。 26 《后汉书》卷 54〈杨彪传〉,页 1787。 27 “太尉杨彪谓(李)暹曰:‘古今帝王,无在人臣家者。诸君举事,当上顺天心,柰何如 是!’”,见《后汉书》卷 72〈董卓传〉,页 2336。 28 “彪谓汜曰:‘将军达人闲事,柰何君臣分争,一人劫天子,一人质公卿,此可行邪?’”, 见《后汉书》卷 72〈董卓传〉,页 2337。 29 《后汉书》卷 54〈杨震传〉,页 1768。 30 《后汉书》卷 54〈杨震传〉,页 1769。 31 陈寅格:〈王观堂先生拘词并序〉,《王国维学术经典集(下)》,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7 年,页 497。 32 以上引文皆摘自《后汉书》卷 45〈袁安传〉及诸人附传。 33 《后汉书》卷 74 上〈袁绍传〉,页 2373。 34 《后汉书》卷 45〈袁安传〉,页 1523。 35 此处乃指袁汤一支,袁汤兄袁彭一支自袁彭后还有没有习《孟氏易》史籍无载,然而从袁彭 孙袁闳“少励操行,苦身修节”、闳弟袁弘“耻其门族贵埶,乃变姓名,徒步师门,不应征辟, 终于家”,兄弟“累征聘举召,皆不应。居处仄陋,以耕学为业。从父逢、隗并贵盛,数馈之, 无所受”等记载看来,袁彭一支依然通儒经并保有清廉守正的家风,是否保留着《孟氏易》的 家学,已无从考证。引文皆摘自《后汉书》卷 45〈袁安传〉,页 1525-1526。 36 《后汉书》卷 45〈袁安传〉,页 1526。 37 《三国志》卷 12〈崔琰传〉,页 368。 38 《三国志》卷 26〈满宠传〉,页 722。 39 《三国志》卷 6〈袁绍传〉,页 192。 40 《后汉书》卷 74 上〈袁绍传〉,页 2383。 41 《三国志》卷 6〈袁术传〉注引《吴书》,页 208。 42 《后汉书》卷 74 上〈袁绍传〉,页 2390。 43 《后汉书》卷 75〈袁术传〉,页 2439。 44 《三国志》卷 6〈袁术传〉注引《魏书》,页 210。 45 《三国志》卷 1〈武帝纪〉注引《献帝起居注》,页 22。 46 参考柳春新:〈“政在家门”与汉末袁氏政权〉,《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长沙:岳麓 书社,2006 年),页 3-14。 125 47 《汉书》卷 81〈匡张孔马传〉赞,页 3366。 《后汉书》卷 44〈胡广传〉,页 1510。 49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1 年),页 82。 50 此点下节将有进一步的论述。 51 《后汉书》卷 54〈杨彪传〉注引《华峤书》,页 1790。 52 详见陈启云:〈颖川荀氏家族〉,《汉晋六朝文化·社会·制度——中华中古前期史研究》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 年)页 78。 53 《后汉书》卷 62〈荀淑传〉,页 2049。 54 《后汉书》卷 62〈荀淑传〉,页 2050。 55 《后汉书》卷 62〈荀淑传〉,页 2049。 56 荀爽字慈明。 57 《后汉书》卷 62〈荀爽传〉,页 2050。 58 《三国志》卷 10〈荀彧传〉,页 310。 59 《三国志》卷 10〈荀彧传〉注引《彧别传》曰:“太祖欲表彧为三公,彧使荀攸深让,至于 十数,太祖乃止”,荀彧本有三公之望,于此可知。 60 《三国志》卷 10〈荀彧传〉,页 316。 61 《晋书》卷 39〈荀顗传〉,页 1150。 62 《晋书》卷 39〈荀勖传〉,页 1152。 63 《晋书》卷 39〈荀勖传〉,页 1156。 64 刘静夫:〈颍川荀氏研究——魏晋南北朝士族门阀个案研究之一〉,《南充师院学报》, 1987 年第 3 期,页 53。 65 刘静夫:〈颍川荀氏研究——魏晋南北朝士族门阀个案研究之一〉,《南充师院学报》, 1987 年第 3 期,页 52。 66 《后汉书》卷 45〈袁安传〉,页 1526。 67 《后汉书》卷 54〈杨彪传〉载:“魏文帝受禅,欲以(杨)彪为太尉,先遣使示旨。彪辞曰: ‘彪备汉三公,遭世倾乱,不能有所补益。耄年被病,岂可赞惟新之朝?’遂固辞。”这一点 下文将论及。 68 《后汉书》卷 74 上〈袁绍传〉,页 2393。 69 唐长孺先生于其〈东汉末期的大姓名士〉一文中言“(曹操)虽然出身宦官家庭,但早就挤 入了名士行列”。此言固然不虚,然仅是就其自身而言。从家世来看,曹操祖父曹腾曾任中常 侍,“与左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人”、父曹嵩“乞匄携养,因臧买位,舆金 辇宝,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这些虽是陈琳在檄文中夸大之词,亦有一定程度上 的可信之处。况且曹操初时举孝廉而授官,之后官道顺畅,除了其自身能力外,自也受到祖父 曹腾的大力支持。因而在注重家世背景的东汉,曹操虽有名士之誉,也难掩其出身寒族及宦官 余孽的身份,朝纲为曹操所把持自然不是世代以清流自居的杨彪所乐见。 70 《后汉书》卷 72〈董卓传〉,页 2343。 71 《后汉书》卷 54〈杨彪传〉,页 1788。 72 与杨彪同遭罢免的还有司空张喜。另外,《后汉书》卷 10 下〈伏皇后纪〉载:“自帝都许, 守位而已,宿卫兵侍,莫非曹氏党旧姻戚。议郎赵彦尝为帝陈言时策,曹操恶而杀之。其余内 外,多见诛戮”,可见曹操是有计划的铲除朝中异议势力。 73 《后汉书》卷 54〈杨彪传〉,页 1788。 74 《后汉书》卷 70〈孔融传〉,页 2261。 75 “(孔)融闻人之善,若出诸己,言有可采,必演而成之,面告其短,而退称所长,荐达贤 士,多所奖进,知而未言,以为己过,故海内英俊皆信服之”,见《后汉书》卷 70〈孔融传〉, 页 2277。 76 《后汉书》卷 70〈孔融传〉,页 2262。 77 《三国志》卷 26〈满宠传〉,页 721。 78 陈启云:〈颍川荀氏家族〉,《汉晋六朝文化·社会·制度——中华中古前期史研究》(台 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 年),页 79。 79 《三国志》卷 12〈毛玠传〉,页 374。 80 《后汉书》卷 54〈杨彪传〉注引《献帝春秋》,页 1788。 81 《三国志》卷 1〈武帝纪〉注引《魏书》,页 16-17。 48 126 82 《后汉书》卷 54〈杨彪传〉,页 1789。 《后汉书》卷 54〈杨赐传〉,页 1784。 84 《三国志》卷 1〈武帝纪〉,页 28。 85 《后汉书》卷 54〈杨彪传〉,页 1789。 86 《后汉书》卷 54〈杨彪传〉,页 1790。 87 “初,脩以所得王髦剑奉太子,太子常服之。及即尊位,在洛阳,从容出宫,追思脩之过薄 也,抚其剑,驻车顾左右曰:‘此杨德祖昔所说王髦剑也。髦今焉在?’及召见之,赐髦谷 帛”,见《三国志》卷 19〈陈思王曹植传〉注引《典略》,页 560。由此记载可见曹丕与杨脩 关系匪浅。 88 《三国志》卷 2〈文帝纪〉注引《续汉书》,页 79。 89 《后汉书》卷 54〈杨彪传〉,页 1790。 90 《三国志》卷 2〈文帝纪〉注引《魏书》,页 78。 91 [明] 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卷 24〈魏文帝集题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页 578。 92 见孙大英:《汉晋时期弘农杨氏研究》(四川大学历史文华学院硕士论文,2002 年);何德 章、马力群:〈两汉时代的弘农杨氏〉,《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5 年第二十二辑,页 1-27。 93 《世说新语》中关于杨修机敏事迹的记载不少,〈捷悟第十一〉前四条皆是其事,兹不赘引。 另有〈言语第二〉载:“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 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世说新语笺疏》载程炎震云:“御览三百八十五,四百六十四引郭子同。五百二十八引郭子 作杨修、孔融。” 嘉锡案:“杨德祖非晋人,晋亦不闻别有杨修,启颜录误也。敦煌本残类书 曰:‘杨德祖少时与孔融对食梅。融戏曰:『此君家菓。』祖曰:『孔雀岂夫子家禽?』’与 诸书又不同。然皆可见杨脩之机敏。”见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卷上之上〈言语第二〉 “梁国杨氏子”条,(北京:中华书局,1983 年),页 105。 94 《后汉书》卷 54〈杨脩传〉,页 1789。 95 章权才先生于其〈论两汉经学的流变〉一文中指出,两汉经学分三派:即今文学派、古文学 派和综合学派。其中综合学派盛行于东汉中后期,它的出现反映了地主阶级内部各阶层的调和, 及经学中今古文学之间的整合。参见章权才:〈论两汉经学的流变〉,《学术研究》,1984 年 第 2 期,页 73-80。 96 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81 年),页 149。 97 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81 年),页 155。 98 《后汉书》卷 78〈宦者列传〉,页 2526。 99 《后汉书》卷 79 上〈儒林列传〉,页 2547。 100 关于汉魏之际传统儒学渐衰,已有详论,参见余英时:〈汉晋之际士之新自觉与新思潮〉, 《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年); Chi-yun Chen, Hsun Yueh (A.D.148-209): The Life and Reflections of an Early Medieval Confucia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5); Chi-yun Chen, Hsun Yueh and the Mind of Late Han Chin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0), pp.3-53. 101 《后汉书》卷 54〈杨脩传〉,页 1790。 102 南朝有陈郡谢晦“涉猎文义,博赡多通”,而“时人以方杨德祖”,见《南史》卷 19〈谢晦 传〉,页 522,杨脩之文采可见。 103 “文学的自觉”一说最早可追溯至铃木虎雄 1925 年所著之《中国诗论史》,曰:“通观自 孔子以来直至汉末,基本上没有离开道德论的文学观,并且在这一段时期内进而形成只对道德 思想的鼓吹为手段来看文学的存在价值的倾向。如果照比自然发展,那么到魏代以后,并不一 定能够产生从文学自身看其存在价值的思想。因此,我认为,魏的时代是中国文学的自觉时 代”,见铃木虎雄:《中国诗论史》(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 年),页 37。 104 王运熙、杨明著:《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年),页 7。 105 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年),页 208。 106 [魏] 文帝撰、 [清] 孙冯翼辑:《典论一卷》,见《丛书集成新编》第 80 册,(台北:新文 丰出版公司,1985 年),页 54。 107 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81 年),页 142。 83 127 108 《三国志》卷 19〈陈思王植传〉注引《典略》,页 558。 《三国志》卷 19〈陈思王植传〉注引《世语》,页 560。 110 关于主簿职重,为上所倚信之例,亦可见《三国志》卷 7〈吕布传〉注引《献帝春秋》: “布缚急,谓刘备曰:‘玄德,卿为坐客,我为执虏,不能一言以相宽乎?’太祖笑曰:‘何 不相语,而诉明使君乎?’意欲活之,命使宽缚。主簿王必趋进曰:‘布,勍虏也。其众近在 外,不可宽也。’太祖曰:‘本欲相缓,主簿复不听,如之何?’”,足见曹操对主簿的信任。 111 “修与贾逵、王凌并为主簿”,见《三国志》卷 19〈陈思王植传〉注引《世语》,页 561。 112 见《世说新语》,〈捷悟第十一〉前四条。 113 《后汉书》卷 54〈杨脩传〉,页 1789。 114 《后汉书》卷 54〈杨脩传〉注引《续汉书》,页 1790。 115 《三国志》卷 19〈陈思王植传〉,页 558。 116 《三国志》卷 19〈陈思王植传〉注引《典略》,页 560。 117 《三国志》卷 19〈陈思王植传〉注引《世语》,页 561。 118 见《资治通鉴》卷 68〈汉纪六十〉献帝建安二十四年,页 2162。 119 《三国志》卷 6〈袁术传〉注引《吴书》,页 210。 120 《三国志》卷 10〈荀彧传〉,页 308。 121 《资治通鉴》载曹操收杀杨脩的公开罪名乃是《三国志》卷 19〈陈思王植传〉注引《典略》 之“漏泄言教,交关诸侯”。对此胡三省注:“以修预作答教,谓之漏泄;与植往来,谓之交 关诸侯”,见《资治通鉴》卷 68〈汉纪六十〉献帝建安二十四年,页 2162。 122 《三国志》卷 2〈文帝纪〉注引《魏书》,页 57。 123 [明] 钟惺、谭元春辑:《古诗归》,《续修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第 1589 册)》(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页 268。 124 《三国志》卷 19〈陈思王植传〉,页 557。 125 《三国志》卷 21〈王粲传〉附吴质别传注引《世语》载:“魏王尝出征,世子及临菑侯植并 送路侧。植称述功德,发言有章,左右属目,王亦悦焉。世子怅然自失,吴质耳曰:‘王当行, 流涕可也。’及辞,世子泣而拜,王及左右咸歔欷,於是皆以植辞多华,而诚心不及也”,由 此可见曹丕曹植文采高低之别。 126 从曹植与杨脩频密的书信往来可见二人交情。《三国志》卷 19〈陈思王植传〉注引《典略》: “又是时临菑侯植以才捷爱幸,来意投脩,数与脩书,书曰:‘数日不见,思子为劳;想同之 也。仆少好词赋,„„其言之不怍,恃惠子之知我也。明早相迎,书不尽怀。’脩答曰:‘不 侍数日,若弥年载,岂独爱顾之隆,使系仰之情深邪!损辱来命,蔚矣其文。诵读反覆,虽讽 雅、颂,不复过也。„„辄受所惠,窃备矇瞍诵歌而已。敢忘惠施,以忝庄氏!季绪琐琐,何 足以云。’其相往来,如此甚数。” 127 《三国志》卷 16〈苏则传〉,页 492。 128 曹植心怀汉室,这一点前人多有论及。清人宋翔凤在《过庭录》卷 15〈刘公斡〉条认为,曹 植淡薄功名,有忠义之心,而曹丕有代汉之意,见宋翔凤:《过庭录》卷 15〈刘公斡〉条, (北京:中华书局,1986 年),页 253;周一良先生于其《魏晋南北朝史札记》“曹丕曹植之 争”条中论证了曹植争嗣失败,与曹丕曹植二人对曹操决意篡夺汉朝之态度有关,见周一良: 《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页 4-6;柳春新先生亦称“他(曹植) 文才横溢,却囿于传统观念,对汉室心存眷恋”,见柳春新:〈曹操立嗣问题考辨〉,《中国 史研究》,1997 年第 4 期,页 58。 129 孙大英:《汉晋时期弘农杨氏研究》(四川大学历史文华学院硕士论文,2002 年),页 44。 130 《三国志》卷 10〈贾诩传〉,页 331。 131 《三国志》卷 19〈陈思王植传〉注引《魏武故事》,页 558。 132 《三国志》卷 21〈王粲传〉注引《魏略》,页 603。 133 《三国志》卷 19〈陈思王植传〉,页 557。 134 《三国志》卷 10〈贾诩传〉,页 331。 135 除了太中大夫贾诩,亦有多人在曹操为立嗣问题而接受咨访。贾诩引袁绍立嗣为诫,尚书仆 射毛玠亦曾言之。陈寿独强调贾诩的“定嗣”之功,因为其多次随曹操征伐,屡以计谋效用, 深得曹操重视,以其经历智计,其说服力是毛玠所无法比拟的。参见柳春新:〈曹操立嗣问题 考辨〉,《中国史研究》,1997 年第 4 期,页 55-56。 136 《三国志》卷 19〈陈思王植传〉注引《典略》,页 560。 109 128 137 《三国志》卷 19〈陈思王植传〉注引《典略》,页 560。 [清] 宋翔凤:《过庭录》卷 15〈刘公斡〉条,(北京:中华书局,1986 年),页 253。 139 《三国志》卷 10〈荀彧传〉注引《彧别传》,页 318。 140 《三国志》卷 10〈荀彧传〉,页 317。 141 《三国志》卷 10〈荀彧传〉注引《魏氏春秋》,页 317。 142 《三国志》卷 10〈荀彧传〉注引《献帝春秋》,页 318。 143 《后汉书》卷 70〈荀彧传〉,页 2281。 144 王永平:〈论荀彧——兼论曹操与东汉大族的关系〉,《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版),1997 年第三期,页 56。 145 《三国志》卷 10〈荀彧传〉,页 317。 146 《曹操集》(北京:中华书局,1959 年),页 63。 147 [清] 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 51〈答曹公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年)。 148 [清] 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 96〈答曹公夫人卞氏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年), 页 972。 149 《后汉书》卷 54〈杨彪传〉,页 1789。 150 《晋书》卷 1〈宣帝纪〉,页 1。 151 《晋书》卷 1〈宣帝纪〉,页 2。 152 Wolfram Eberhard, Conquerors and rulers: Social Forces in Medieval China (Leiden, E. J. Brill, 1965), pp. 45-46. 153 毛汉光著:〈中古家族之变动〉,《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年),页 55。 154 《史记》卷 129〈货殖列传〉载:“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 富,什居其六。”,可见关中盆地原为富庶之地。然而到了献帝兴平元年则“三辅大旱……是时 谷一斛五十万,豆麦一斛二十万,人相食啖,白骨委积”,见《后汉书》卷 9〈孝献帝纪〉; 兴平二年,董卓初死,“三辅民尚数十万户。李榷、郭汜等放兵劫掠,加以饥馑,二年间民相 食略尽”,见《资治通鉴》卷 61〈汉纪五十三〉献帝兴平二年。除了直接死于兵燹、灾荒、疾 疫之外,关中人民为了逃避天灾人祸,亦大量流移逃奔他乡。史载刘璋为益州牧时,“南阳、 三辅人流入益州数万家”,见《三国志》卷 31〈刘璋传〉注引《英雄记》;又有卫觊书与荀彧 曰:“关中膏腴之地,顷遭荒乱,人民流入荆州者十万馀家”,见《三国志》卷 21〈卫觊传〉。 此后战乱频传,关中亦首当其冲,“帝入关,三辅户口尚数十万,自傕汜相攻,天子东归后, 长安城空四十余日,强者四散,羸者相食,二三年闲,关中无复人迹”,见《三国志》卷 72 〈董卓传〉。 155 《晋书》卷 44〈卢钦传〉,页 1255。 156 《三国志》卷 19〈陈思王植传〉注引《典略》,页 560。 157 曹魏时期出仕的弘农杨氏可考者还有一人,任魏通事郎的杨文宗。但考《晋书》卷 31〈武元 杨皇后传〉可知,杨文宗与司马氏联姻,而高平陵政变之后,曹魏政权实际掌握在司马氏手中, 故杨文宗实际上是用事于司马氏政权,见孙大英:《汉晋时期弘农杨氏研究》(四川大学历史 文华学院硕士论文,2002 年),页 45。 158 陈寅恪先生指出,西晋政权的出现,表明儒家贵族最终战胜了非儒家的寒族。西晋政权是儒 家豪族的政权,政治社会道德理想与曹操时期不一样了,与曹操以前的东汉,则有相通之处”, 见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演讲录》(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年),页 19。 159 陈寅恪:〈书世说新语文学类钟会撰四本论始毕条后〉,《金明舘丛稿初编》(北京:三联 书店,2001 年),页 49。 160 唐长孺:〈东汉末期的大姓名士〉,《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 年), 页 53-63。 161 西晋曾有杨奉一支之子孙曾短暂崛起,《晋书》卷 40〈杨骏传〉载:“帝自太康以后,天 下无事,不复留心万机,惟耽酒色,始宠后党,请谒公行。而(杨)骏及珧、济势倾天下,时 人有“三杨”之号。” 对于西晋三杨事迹,可参见孙大英:《汉晋时期弘农杨氏研究》(四川 大学历史文华学院硕士论文,2002 年);孙大英:〈论西晋杨骏重振家族势力的失败〉,《高 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6 年第 2 期,页 102-105;权家玉:〈西晋杨骏一族的崛起〉,《魏 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8 年第二十二辑,页 57-67。然而三杨联姻帝室,实以外戚身份升 138 129 官晋爵而非凭借门第阀阅,且其郡望有假托的可能(见权家玉:〈西晋杨骏一族的崛起〉,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8 年第二十二辑,页 60-62),因此不在本文论述之列。 162 《三国志》卷 19〈陈思王植传〉注引《世语》,页 561。 163 《晋书》卷 24〈职官志〉,页 726。 164 《晋书》卷 44〈卢钦传〉,页 1255。 165 杨凖《晋书》无传,《世说新语》正文及刘孝标注“杨凖”并均误作“杨淮”,余嘉锡《世 说新语笺疏》卷中之下〈赏誉第八〉“王大将军与丞相书”条已有考证。 166 [南朝·宋] 刘义庆撰:《世说新语》卷中之下〈赏誉第八〉“王大将军与丞相书”条刘孝标 注引荀绰《冀州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年,页 251-252。《三国志》卷 19〈陈思王植 传〉注引荀绰《冀州记》亦载,无“时年二十有七”一句。 167 “时望气者言广陵有天子气,故封(湣怀太子)为广陵王,邑五万户。以刘寔为师,孟珩为 友,杨凖、冯荪为文学”,见《晋书》卷 53〈湣怀太子传〉,页 1457。 168 《晋书》卷 59〈赵王伦传〉,页 1600。 169 《晋书》卷 59〈赵王伦传〉,页 1601。 170 《晋书》卷 59〈赵王伦传〉,页 1600。 171 《晋书》卷 59〈成都王颍传〉,页 1618。 172 《晋书》卷 59〈成都王颍传〉,页 1618。 173 西晋封国皆由中央置相掌管行政、财政事务,诸侯王“徒享封土,而不治吏民”,《晋书》 卷 59〈成都王颍传〉载“赵王伦之篡也,(颍)进征北大将军,加开府仪同三司”,自此成都 王颖始有府,而杨凖因成都王颍“府散”而停家一事应发生在河间王“废颖归籓”之后为是。 174 [南朝·宋] 刘义庆撰:《世说新语》卷中之下〈赏誉第八〉“王大将军与丞相书”条刘孝标 注引荀绰《冀州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年),页 252。 175 《汉书》卷 73〈韦贤传〉颜师古注:“三事,三公之位,谓丞相也”,页 3114。 176 参见孙大英:《汉晋时期弘农杨氏研究》(四川大学历史文华学院硕士论文,2002 年),页 60。 177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年),页 276。 178 田余庆先生认为真正根深蒂固、族大宗强的士族,特别是旧族门户,往往不肯轻易南行,如 弘农杨氏,见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年),页 276。然而 如果将士族与东海王越及琅邪王睿的政治关系纳入考量,就可以发现弘农杨氏于当时的代表人 物杨凖在有可能出任三公时逝世,没能与西晋末年久掌大权的东海王越拉上关系,或是杨氏没 能在永嘉之乱前后南行的主要原因之一。《晋书》卷 43〈乐广传〉载乐广子肇任东海王掾, “洛阳陷,兄弟相携南渡江”,便可推知是因乐肇曾辟于东海王越府之故。 179 对于旧族门户与新出门户,田余庆先生已有详论,见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 京大学出版社,1989 年),页 270-275。 180 史载杨凖有一子杨朗随着晋室南迁,后文将论及此事。 181 《三国志》卷 21〈王粲传〉注引《晋诸公赞》,页 607。 182 《晋书》卷 43〈乐广传〉,页 1244。 183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年,页 292。 184 《世说新语》卷中之下〈赏誉第八〉“世目杨朗”条,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云: “‘乔’,《魏志·陈思王传》注引《冀州记》作‘峤’。‘琳’,《华阴杨氏谱》作‘林’。 ‘仲’,影宋本及沈校本并作‘伸’,《华阴杨氏谱》同”,见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 (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页 251。 185 [南朝·宋] 刘义庆撰:《世说新语》卷中之下〈赏誉第八〉“世目杨朗”条刘孝标注引《八 王故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年),页 253。 186 《晋书》卷 43〈乐广传〉,页 1244。 187 《晋书》卷 43〈乐广传〉载“与王衍俱宅心事外,名重于时。故天下言风流者,谓王、乐为 称首焉”,又《世说新语》卷上之上〈言语第二〉“诸名士共至洛水戏”条载“诸名士共至洛 水戏。还,乐令问王夷甫曰:“今日戏乐乎?”王曰:“裴仆射善谈名理,混混有雅致;张茂 先论《史》、《汉》,靡靡可听;我与王安丰说延陵、子房,亦超超玄著”可知,诸人皆善于 清谈之名士。 188 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係〉,《新亚学报》,1963 年 5 卷 2 期, 页 54。 130 189 [南朝·宋] 刘义庆撰:《世说新语》卷中之下〈赏誉第八〉“王大将军与丞相书”条,(上 海:古籍出版社,1982 年),页 251-252。 190 “乔似淮而疎,皆为二千石。髦为石勒所害”,见《世说新语》卷中之下〈品藻第九〉“冀 州刺史杨淮” 条注引《晋诸公赞》。《晋诸公赞》作者傅畅为北地傅氏子弟,值乱没于石勒, 则其不太可能知晓杨氏子弟过江以后的情况,那么杨乔至二千石应事在中原。 191 “(杨佺期)祖林,少有才望,值乱没胡”,见《晋书》卷 84〈杨佺期传〉,页 2200。 192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卷中之上〈识鉴第七〉“王大将军始下”条引李慈铭云:“案三公 下当有一曹字。三公曹郎主典选。”又引程炎震云:“《晋书·职官志》列曹尚书有三公曹。 渡江止有吏部、祠部、五兵、左民、度支五尚书,而十八曹郎内仍有三公曹。盖以他尚书摄职, 故云兼也。”见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卷中之上〈识鉴第七〉“王大将军始下”条,(北 京:中华书局,1983 年),页 397。 193 [南朝·宋] 刘义庆撰:《世说新语》卷中之上〈识鉴第七〉“王大将军始下”条,(上海: 古籍出版社,1982 年),页 220。 194 [南朝·宋] 刘义庆撰:《世说新语》卷中之上〈识鉴第七〉“王大将军始下”条刘孝标注引 王隐《晋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年),页 220。 195 “世彦识器理致,才隐明断,既为国器,且是杨侯淮之子。位望殊为陵迟”,见《世说新语》 卷中之下〈赏誉第八〉“王大将军与丞相书”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年),页 251。 196 “东晋门阀政治中,某一士族秉权而能久于其任者,一般都是昆弟众多而且名重一时,分居 内外,彼此呼应,以维持家族势力于不衰”,见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1989 年),页 152。 197 从穆帝朝开始重新登上历史舞台的弘农杨氏,不是杨朗的后人,而是从北方迁来的其弟杨琳 的子孙。杨琳子杨亮及其子侄过江后由于“婚宦失类”而沦落为将门,《晋书》卷 84〈杨佺期 传〉载“佺期沈勇果劲,而兄广及弟思平等皆强犷粗暴……而时人以其晚过江,婚宦失类,每排 抑之,恒慷慨切齿,欲因事际以逞其志”,可见诸人缺乏文化素养,更不复保有弘农杨氏的清 望。 198 《后汉书》卷 74 上〈袁绍传〉,页 2390。 199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 3,(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年),页 141。 131 132 结论 纵观前人研究可知,中古士族这一社会阶层本身于汉唐近千年间的中古 时期内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社会的变动经历着一种动态发展。其中两汉世 家大族的发展成熟,适逢士族社会的形成初期,因此前者可说是中古士族的原 型。往后的士族社会随着时势变化孕育出种种不同的特征,从他们身上亦可以 窥见世家大族的痕迹。而作为家族个案研究,从其重要人物载于史料中的事件 入手,进而推衍其一脉相承的精神,更可知晓其独特的时代意义。本文所阐述 之弘农杨氏,兴起于两汉之际,没落与两晋年间。就世族而言,“东京名族” 弘农杨氏也许是同时期之豪门中活跃时间最长,且最为人所熟知者。因此,本 文聚焦于以世族身份兴起于东汉而作为中古士族原型的弘农杨氏,透过对其族 人的群体研究,及其家族家学与门风的渊源探究,达到了清楚掌握整个家族动 态的目的,进而从中领略中古士族变迁的历程。 回顾前文,从现存史籍与墓志等收集了不少弘农杨氏相关史料,并进行 了全面的整理与分析,尽可能的勾勒出这个古老关中世族的姓氏源流、家风文 化、及汉晋数百年间的兴衰过程,以与我们所熟悉的中古“士族”这一群体之 经济势力与仕宦等特性进行一比对。而纵观对弘农杨氏变迁史的考察,本文可 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经济势力并非汉代世族发展的必要条件。 东晋百年门阀政治时期,士族子弟多数同时具有庄园大地主的身份,大 者有田万顷、奴婢千人,如刁逵在京口“奴客纵横,固吝山泽”、“有田万顷, 奴婢数千人”1,便是一例。2在门阀政治日臻巩固的东晋,士族得以轻易“平流 进取,坐至公卿”3,进而产生士庶天隔的情况。而其中大面积土地的拥有便是 支持士族阶级的经济土壤。然而在两汉世族阶层中,经济势力也许并非世家大 族发展的必要条件。从前文可知,尽管弘农杨氏一族为东汉最具名望的世家大 族之一,但从杨震始,“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 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4;到杨秉的“我有三不惑:酒,色, 133 财也”5;至于杨嚣“素清贫,身没之后,居无私积”6可知,杨氏一族并无显著 的经济势力以作为其维持世家大族之名望的基础。当然两汉之际亦有不少产业 丰盛、家累千金的世家,如南阳杜周“初徵为廷史,有一马,且不全;及身久 任事,至三公列,子孙尊官,家訾累数巨万矣”7;扶风马防“兄弟贵盛,奴婢 各千人以上,资产巨亿,皆买京师膏腴美田”。8但此类世族官僚“多以权贵富” 9 ,崔向东先生指出此等世族“为官后,凭借权力兼并、侵吞民田、公田,他们 增加土地与财富的手段显然不是经营本身,而是权力”10,因此他们是籍政治地 位而敛积财富,非以财富提高或巩固其政治地位。以此而论,经济势力之于两 汉世族,容有田园之乐,声色之娱,唯世族籍经济势力为基础以维持其长久社 会名望地位的看法,则似未然。社会名望地位之盛衰与经济力量之消长并无直 接关系,弘农杨氏之例,便是最大的实证。 二,仕宦并非维持汉代世族身份地位的必要条件。 自汉兴至两晋,弘农杨氏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兴衰过程。弘农与杨氏的联 系始于叔向子孙逃于华山仙谷,遂居华阴。至秦汉时代,中央集权政治初步建 立,思想文化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局面开始形成。在这局势下杨恽 受外祖父司马迁的影响,开启了弘农华阴杨氏世代习儒的家学传统。进入东汉, “关西孔子”杨震更奠定了弘农杨氏之家学门风。据杨震子孙于东汉一朝的记 载,弘农杨氏一族有着很鲜明的特色。其一,杨震子孙皆少习家学,延续了杨 宝、杨震两代治《欧阳尚书》之学的传统,符合当时崇尚经术的时代潮流。11其 二,杨氏子孙多隐居教授,学生数以千计,莫不为世人所重,因而拥有崇高社 会地位。从以上两点我们得以认识到,世族作为中古时期之始的社会阶层,其 形成之因在于拥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名望。这种社会影响或社会名望源自 于家学门风的确立,使杨氏一族成为“士”之精神的传承者,“故其学为儒家 之学,其行自必合儒家之道德标准,即仁孝谦让等是。”12文化与德行兼具的 儒家精神让弘农杨氏一族获得了来自于民间与士人阶层的尊敬。复加上杨氏诸 人多有隐居授学之举,培养了动辄以千百计的门生子弟,其中不乏日后的清流 士人。如此一来更凝聚了一股来自官僚与名士阶级的支持力量。可说弘农杨氏 地位与名望的形成是基于社会上下阶层共同的价值取向,也就是对儒家所倡导 134 之仁义精神的追求,而非来自于皇权的授予。换言之,弘农杨氏这一类以经学 传家的世族群体,其声望并不一定需要仰赖皇权赋予的官宦地位之扶持。 无可否认,东汉初弘农杨氏以其家学门风在地方上维持着崇高的名望, 同时亦让他们获得了仕宦的机会,始有累世公卿、四世三公之事。在仕宦之时 杨氏子孙秉承了杨震贬斥势利的气节,与权贵的抗争及对汉室的尽忠亦是弘农 杨氏诸人得以受世人肯定的原因之一。然而要注意的是,在杨震仕宦前就已经 有踰三千名门生子弟,复有“关西孔子”之美誉,因此是杨震的声誉让其得以 仕宦,而非仕宦让其享有名誉。厘清这一点,就可以解释何以杨秉、杨赐、杨 奇等杨震子孙皆在年轻时隐居授徒,德隆望尊之后始为朝廷所起用。因此杨氏 一族仕宦时与权贵的抗争所形成的清誉,是建立在其家族明确的学术专长及强 大的社会影响力所形成的社会名望之上,反映了这个时期某些世家大族的特征。 综上所述,以杨震为开端的弘农杨氏家族于时有着特殊的地位,家族中 的名士之气节,为当代之“士”树立了榜样。整个家族所开创与延承的家风对 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进而使其家门成为“东京名族”的代表。可以 看出,家学门风的确立,是弘农杨氏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凭借,既致使杨氏 从势单力薄的文吏之家向世家大族的演变之最大因素。自杨震时代开始,杨氏 开始具有崇高的名望、明确的学术专长及由学名暨清望而来的强大的社会影响 力。而这些因素,即是汉末世家的基本特征,也是将要出现的魏晋门阀士族的 基本条件。 上文所言之因素,造就了弘农杨氏累代享有清望。到了魏晋嬗代,传统 的重章句之学的儒术遭致时人抛弃之际13,弘农杨氏旋即顺应时势,由儒入玄, 在世传之《欧阳尚书》学衰微后以玄学教育其子弟,使杨凖诸子于乱世中纵使 没有显赫的事功,仍得以依靠门风学术而获三公名望。由此可见弘农杨氏为保 持其家族文化于不坠的努力。陈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篇〈政治 革命与党派分野〉中有这样的论述: 所谓士族者,其初并不专用其先代之高官厚禄为其唯一之表征, 而实以家学及礼法等标异于其他诸姓。……凡两晋、南北朝之士 族盛门,考其原始,几无不如是。……非若后来士族之婚宦二事 135 专以祖宗官职高下为惟一之标准者也。……夫士族之特点既在其 门风之优美,不同于凡庶,而优美之门风实基于学业之因袭。故 士族家世相传之学业乃与当时之政治社会有极重要之影响。14 按陈先生在此文指出,士族最初得以兴起,其条件是以家族文化为主。家族文 化的核心内容,则体现在优美之门风及因袭之学业。而且,一个家族的家学门 风足以影响一代的政治社会。陈先生所指的士族“之初”,若是指汉魏年间之 世家大族而言15,则本文对弘农杨氏兴起之考察,完全与陈先生所论符合。 在两汉到魏晋的这一漫长的历史年间,弘农杨氏的家学门风显示出巨大 的影响力与顽强的生命力,并以其特有的传承和传播方式,为弘农杨氏在这一 时期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中古士族的原型,其兴衰可让我们 了解,衡量士族的标准,并不能只着眼于大庄园地主式的经济能力 16 或是仕宦 官品的高下。从杨恽始,弘农杨氏无论仕宦与否,皆保持着其独特的家学门风 及清望淳厚之特质。从弘农杨氏的研究可知,家传文化是一个家族的灵魂,世 家大族文化的累世传承,是独立于局势变迁、王朝更迭之外的独立存在。其足 以造就一个时代的风气,改变一个家族的命运,甚至对其后世起着极其深远的 影响。也就是这样一个“文化”在家族内的代代相传,随着时间积累而成为弘 农杨氏一族的崇高清望,让其得以独立于皇权之外,在汉晋数百年间一直享有 盛名。若非西晋战乱对弘农杨氏根基的摧毁,弘农杨氏的再盛应该是可以预期 的。 1 《晋书》卷 69〈刁逵传〉,页 1845。 在庄园经济方面,可参阅郑欣:〈东晋南朝的士族庄园制度〉,《文史哲》,1978 年第 3 期, 页 33-44;汤其领:〈东晋南朝世族地主庄园探析〉,《苏州大学学报》,1990 年第 1 期,页 110-133。 3 《南齐书》卷 23〈褚渊传论〉,页 438。 4 《后汉书》卷 54〈杨震传〉,页 1760。 5 《后汉书》卷 54〈杨秉传〉,页 1775。 6 《晋书》卷 44〈卢钦传〉,页 1255。 7 《史记》卷 122〈酷吏列传〉,页 3154。 8 《后汉书》卷 24〈马防传〉,页 857。 9 《汉书》卷 90〈酷吏传〉,页 3657。 10 崔向东:《汉代豪族研究》(武汉:崇文书局,2004 年),页 155。 2 136 11 在门阀士族的研究中,论者往往强调累世经学与累世公卿的联系。然而本文第三章已提及, 累世通经仅是成为世家大族的“门槛”,有些家族世代传经,却未能演化为世家大族,如《后 汉书》卷 79 上〈儒林列传〉载南阳洼丹,西汉时其家“世传《孟氏易》”,然仅洼丹一人于东 汉初年为博士,大鸿胪,卒于官。虽“易家宗之,称为大儒”,却后世无闻。考诸史册,此类 以经学传家却门第不盛者于东汉为数不少,可见并非习儒之家必能晋身世族。 12 陈寅恪:〈书世说新语文学类钟会撰四本论始毕条后〉,《金明舘丛稿初编》(北京:三联 书店,2001 年),页 48。 13 田余庆先生指出西晋时玄学压倒了儒学,致使儒学世家的玄学化。两晋时期,儒学家族如果 不入玄风,就产生不了为世所知的名士,亦不能继续维持其士族地位。见田余庆著:《东晋门 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年),页 292。 14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年),页 69。 15 陈先生言“凡两晋、南北朝之士族盛门,考其原始,几无不如是”,两晋士族的“原始”, 往前追溯就是汉魏之世家大族,正符合本文所言,世家大族乃是中古士族的原型。 16 日本学者谷川道雄亦认为士就是以道德、教养(此两者一体化而为儒学)而为其人格涵养的 农民管理者。这种阶级是家族、宗族、乡党等共同体结合的中心,所以六朝贵族的阶级基础, 并不是在向来所深信的土地所有方面。见谷川道雄著、王霜媚译:〈中国社会构造的特质与士 大夫的问题〉,《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 年), 页 186。谷川道雄先生对于六朝贵族所做的论析,亦适用于本文所论之两汉世家大族上。 137 138 参考书目 一, 相关典籍与着述类 [汉] 司马迁撰:《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 [汉] 班固撰:《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 [汉] 荀悦撰:《前汉纪》,《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汉] 王符著, [清] 汪继培笺:《潜夫论笺校正》(北京:中华书局,1985)。 [汉] 仲长统:《昌言》,见[清] 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汉] 宋衷注:《世本八种》(北京:中华书局,2008)。 [魏] 文帝撰、 [清] 孙冯翼辑:《典论一卷》,收录于《丛书集成新编》(台北:新文 丰出版公司,1985)。 [晋] 陈寿撰:《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 [南朝·宋] 范晔撰 :《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 [南朝·宋] 刘义庆撰:《世说新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南朝·宋] 刘义庆撰;[南朝·梁] 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北京: 中华书局,1983)。 [梁] 沉约撰:《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梁] 萧子显撰:《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 [梁] 萧统选编:《日本足利学校藏宋刊明州本六臣注文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北齐] 魏收撰:《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唐] 房玄龄等撰:《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唐] 姚思廉撰:《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 [唐] 姚思廉撰:《陈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 [唐] 李百药撰:《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 [唐] 令狐德棻等撰:《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71)。 [唐] 魏徵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 [唐] 李延寿撰:《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 [唐] 李延寿撰:《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 [唐] 杜佑撰,王文錦等點校:《通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唐] 林宝:《元和姓纂》(北京:中华书局,1994)。 [唐] 吴兢编集:《贞观政要》,收录于《二十五别史》(济南:齐鲁书社,2000)。 139 [后晋] 刘昫等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 [宋] 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 [宋] 郑樵撰:《通志》(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宋] 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3)。 [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收录于《四部备要》(上海:中华书局,1935)。 [宋] 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 [宋] 熊方等:《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北京:中华书局,1984)。 [宋] 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收录于《丛书集成新编》(台北:新文丰出版公 司,1985)。 [宋] 欧阳修:《集古录》,收录于《丛书集成续编》(上海:上海书局,1994)。 [宋] 汪藻:〈世说人名谱〉,收录于《世说新语叙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元] 马端临:《文献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明] 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明] 钟惺、谭元春辑:《古诗归》,收录于《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2002)。 [淸] 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长沙:岳麓书社,1994)。 [清] 赵翼:《二十二史札记》(台北:乐天出版社,1973)。 [清] 王昶辑:《金石萃编》(北京:中国书店,1985)。 [清] 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95)。 [清] 李榕辑:《华岳志》,收录于《中国道观志丛刊》(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0)。 [清] 钱大昕撰、吕友仁校点《潜研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清] 宋翔凤:《过庭录》(北京:中华书局,1986)。 [清] 顾祖禹撰:《读史方舆纪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清] 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81)。 140 二, 近人相关研究着作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陈寅恪:《金明舘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1)。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陈启云:《汉晋六朝文化·社会·制度——中华中古前期史研究》(台北:新文丰出 版公司,1996)。 曹文柱:《魏晋南北朝史论合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陈明著:《中古士族现象硏究: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初探》(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4)。 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陈勇:〈尹湾汉墓简牍与西汉地方官吏升迁〉,《尹湾汉墓简牍综论》(北京:科学 出版社,1999 年)。 崔向东:《汉代豪族研究》(武汉:崇文书局,2004)。 川胜义雄著,徐谷芃、李济沧译:《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方北辰:《魏晋南朝江东世家大族述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台北:蓝灯文化公司, 1991 )。 高敏:《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高明士:《中國中古政治的探索》(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6)。 谷川道雄著,马彪译:《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北京:中华书局,2002)。 黄晖:《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 何兹全:《秦汉史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 何兹全:《魏晋南北朝史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 何光岳:《中华姓氏源流史》(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 何启民:《中古门第论集》(台北:学生书局,1978)。 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李传印:《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与政治的关系》(武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4)。 141 李卿:《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北京:三联书店, 2000)。 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铃木虎雄:《中国诗论史》(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2002)。 马良怀:《士人,皇帝,宦官》(长沙:岳麓书社,2003)。 毛汉光:《两晋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台北: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1966)。 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钱穆:《国史大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40)。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台北:东大出版社,1976)。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北京:三联书店,1962)。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篇》(北京:三联书店,1978)。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北京:中华书局,1993)。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演讲录》(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万绳楠:《魏晋南北朝文化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 万绳楠:《魏晋南北朝史论稿》(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 王伊同:《五朝门第》(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8)。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 王瑶:《中古文学思想》(上海:棠棣出版社,1953)。 王晓卫:《中华姓氏谱》(北京:华艺出版社,2000)。 王力平:《中古杜氏家族的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 王运熙、杨明:《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夏炎:《中古世家大族清河崔氏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许倬云:《求古篇》(台北:联经出版社,1982)。 142 杨筠如:《九品中正与六朝门阀》(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赵以武:《梁武帝及其时代》(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续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 张大可:《司马迁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张国刚主编:《中国中古史论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趙沛:《两汉宗族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周征松:《魏晋隋唐间的河东裴氏》(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赵超編著:《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集校》(北京:中华书局,1998)。 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朱绍侯:《秦汉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David G. Johnson, The Medieval Chinese Oligarchy,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1977. Patricia Buckley Ebrey, The Aristocratic Families of Early Imperial China: Case Study of the Po-ling Tsui Famil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Wolfram Eberhard, Conquerors and rulers: Social Forces in Medieval China, Leiden, E. J. Brill, 1965. Chi-yun Chen, Hsun Yueh (A.D.148-209): The Life and Reflections of an Early Medieval Confucia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5. Chi-yun Chen, Hsun Yueh and the Mind of Late Han Chin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0. 143 三, 单篇论文 杨联陞:〈东汉的豪族〉,《清华学报》,1936 年,第 11 卷,第 4 期。 余英时:〈东汉政权之建立与士族大姓之关系〉,《新亚学报》,1956 年,第 1 卷, 第 2 期。 许倬云:〈西汉政权与社会势力的交互作用〉,《史语所集刊》,1964 年 35 本。 韩昇:〈中古社会史研究的数理统计与士族问题——评毛汉光先生《中国中古社会史 论》〉,《复旦大学学报》,2003 年,第 5 期。 陈启云:〈中国中古“士族政治”的问题〉,《新亚学报》1977 年第 12 卷。 林甘泉:〈战后日本的中国古代史研究〉下,《中国史研究动态》,1982 年第 9 期。 竹田龙儿:〈門閥としての弘農楊氏についての一考察〉,《史學》,1958 年第 31 卷 第 1-4 号。 黄宛峰:〈弘农杨氏、汝南袁氏评述——兼论东汉的累世经学〉,《南都学坛》, 1991 年第 11 卷第 1 期。 金铁纯:〈家风清廉刚正,青史千秋留名——杨震及其子孙事略〉,《文史知识》, 1992 年第 3 期。 陶新华:〈魏晋南北朝弘农杨氏的发展道路〉,《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 年第 2 期。 孙大英:〈论西晋杨骏重振家族势力的失败〉,《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6 年第 2 期。 权家玉:〈西晋杨骏一族的崛起〉,《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8 年第二十二辑。 何德章、马力群:〈两汉时代的弘农杨氏〉,《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5 年第 二十二辑。 杜葆仁、夏振英:〈华阴潼关出土的北魏杨氏墓志考证〉,《考古与文物》,1984 年 第 5 期。 陈小青:〈《北魏杨播墓志》考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 年第 1 期。 王庆卫、王煊:〈隋代华阴杨氏考述 ――以墓志铭为中心〉,《碑林集刊》,2005 年 第 11 期。 王庆卫、王煊:〈隋代华阴杨氏续考 ――以墓志铭为中心〉,《碑林集刊》,2006 年 第 12 期。 见谷川道雄:〈魏晋南北朝及隋唐的社会和国家〉,《中国史研究》,1986 年第 3 期。 严耕望:〈两汉郡县属吏考〉,《金陵齐鲁华西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 汇刊》,1942 年第 2 期。 144 薛海波:〈东汉颍川豪族的官僚化和士族化〉,《文史哲》,2006 年第 6 期。 杨曾文:〈试论东汉时期的豪强地主〉,《文史哲》,1978 年第 3 期。 见柳春新:〈曹操立嗣问题考辨〉,《中国史研究》,1997 年第 4 期。 王永平:〈论荀彧——兼论曹操与东汉大族的关系〉,《扬州大学学报》,1997 年第 三期。 郑欣:〈东晋南朝的士族庄园制度〉,《文史哲》,1978 年第 3 期。 汤其领:〈东晋南朝世族地主庄园探析〉,《苏州大学学报》,1990 年第 1 期。 章权才:〈论两汉经学的流变〉,《学术研究》,1984 年第 2 期。 David George Johnson, “The Last Years of a Great Clan:The Li Family of Chao Chun in Late T’ang and Early Sung”,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37, No. 1, (Jun., 1977) . Dennis Grafflin,"The Great Family in Medieval Southern China”,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41, No. 1, (Jun., 1981). Jennifer Holmgren, "The Making of an Elite : Local Politics and Social Relations in Northeastern China During the Fifth Century A. D. " ' Paper on Far Eastern History, No. 30,(Sept., 1984). Jennifer Holmgren, “The Lu Clan of Tai Commandery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the T’o-pa State Of Northern Wei in the Fifth Century”, T’ung Pao, (1983). Chi-yun Chen, “Comfucian Legalist, and Taoist thought in Later Han”, Chapter 15 of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Vol. I, pp. 766-807. 孙大英:《汉晋时期弘农杨氏研究》(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论文,2002)。 侯慈晖:《从明、谢二氏婚姻关系的比较看中古士族社会地位之转变——以墓志铭为 中心》(台湾国立云林科技大学汉学资料整理研究所硕士论文,2006)。 Dusana Miscevic, "Oligarchy or Social Mobility? A Study of the Great Clans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PhD dissert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1992. 145 [...]... Last Years of a Great Clan The Li Family of Chao Chun in Late T’ang and Early Sung”,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37, No 1, (Jun., 1977) pp 5-102 34 Patricia Buckley Ebrey, The Aristocratic Families of Early Imperial China: Case Study of the Poling Tsui Famil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35 针对 David Johnson 使用“寡头政治”(oligarchy)来形容门阀士族,Ebrey 认为士族从来没 有控制君主的能力,因此 aristocracy 较之“oligarchy”更能贴切的形容士族之特性,见... 有控制君主的能力,因此 aristocracy 较之“oligarchy”更能贴切的形容士族之特性,见 Patricia Buckley Ebrey, The Aristocratic Families of Early Imperial China: Case Study of the Po-ling Tsui Famil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pp.65 36 Jennifer Holmgren, "The Making of an Elite : Local Politics and Social Relations in Northeastern China During the Fifth Century A D " ' Paper on Far Eastern History, No 30,(Sept., 1984) 37 Jennifer Holmgren, The. .. Southern China”,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41, No 1, (Jun., 1981), pp 65-74 31 Dusana Miscevic, "Oligarchy or Social Mobility? A Study of the Great Clans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PhD dissert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1992) 32 对于“士族”的译名,西方学者所译各异,Wolfram Eberhard 称之为“gentry”;David Johnson 称之为“great clans”;而 Patricia Ebrey 称之为“aristocratic families”。 33 David George Johnson, The Last... 本文第一章将会进一步讨论。 3 参阅 Chi-yun Chen, Hsun Yueh (A. D.148-209): The Life and Reflections of an Early Medieval Confucia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5); Chi-yun Chen, Hsun Yueh and the Mind of Late Han Chin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0); Chi-yun Chen, “Comfucian Legalist, and Taoist thought in Later Han”, Chapter 15 of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是贵族与官僚的独特结合体的概念。他总结说中国实质上被几个名门统治着, 因此中世纪中国的政治是“寡头政治”(oligarchy),如果没有这样一小批人, 就谈不上中国有中世纪时代。 28David Johnson 的研究成果补充了毛汉光先生在 统计上并未触及的地方29,虽具有独到见解,但仍有可议之处。Dennis Grafflin 5 "The Great Family in Medieval Southern China "30 以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著名汉 学 家 Hans H .A Bielenstein 最 后 一 位 研 究 生 Dusanka Miscevic 的 博 士 论 文 "Oligarchy or Social Mobility? A Study of the Great Clans in Early Medieval China"31,就针对 David Johnson 视整个士族阶层为封闭的集团作出了反驳。前 者指出东晋时期许多士族高门于南朝后期在政治与社会地位上急剧衰退,即使... 位的一个途径,但却并非主要或唯一的方式。当政权动荡,士族即无需依赖政 治地位来维持其身份,只要祖先地位显赫,世代相传的名望与家风足以让他们 享有一定的地位。35此外,Jennifer Holmgren 的两篇论文 "The Making of an Elite: Local Politics and Social Relations in Northeastern China during the Fifth Century A D "36以及 "The Lu Clan of Tai Commandery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the T’o-pa State Of Northern Wei in the Fifth Century"37,分别探讨了清河崔氏以及代郡陆氏 在北魏时期的政治与社会地位,亦是个案研究的佳作。 东方学界的士族个案研究情况近年来颇为热烈。众多研究皆将士家大族 地位确立的标准立足于三个基本因素之上:一是家族成员的婚媾情况... Wolfram Eberhard, Conquerors and rulers: Social Forces in Medieval China (Leiden, E J Brill, 1965) 28 David G Johnson, The Medieval Chinese Oligarchy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1977) 29 陈启云先生指出,毛氏之统计以正史为主,无法深入分析士族的社会层面,见陈启云:〈导 言:中华中古前期史研究反思〉,《汉晋六朝文化·社会·制度——中华中古前期史研究》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 年),页 10;而 David Johnson 所用之〈郡望表〉乃是反映民 间之认知的文献,可作为当时社会层面的材料。 30 Dennis Grafflin, "The Great Family in Medieval. .. Relations in Northeastern China During the Fifth Century A D " ' Paper on Far Eastern History, No 30,(Sept., 1984) 37 Jennifer Holmgren, The Lu Clan of Tai Commandery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the T’o-pa State Of Northern Wei in the Fifth Century”, T’oung Pao, (1983), pp 4-5. 38 就家庭成员的婚姻而言,士庶不婚是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主流观念,其特征在于实行身份婚内 制。叶妙娜:〈东晋南朝侨姓士族之婚媾:陈郡谢氏个案研究〉(《历史研究》,1986 年第 3 期,页 160-166);刘驰:〈从崔、卢二氏婚姻的缔结看北朝汉人士族地位的变化〉(《中国... 1952 年德国学者 Wolfram Eberhard 就提出了中古士族的性质,即以社会势力为 其基础,因为士族的基本力量在于广大农村之宗族与土地拥有权,家族成员借 此地方势力进而参与国家政事,结合成中央权力,因此一个有成员在中央仕宦 的大族通常都会拥有一个位于乡间的家族基地和一个位于城市的家族基地。乡 间基地的族人多从事经济活动,而居于城市的族人则多从事政治活动,两个基 地之间互相支持,形成了家族的强大势力,以致“难以攻克”(invincible)的 地步。27虽然 Eberhard 的论点与看法存在着许多错误并多为后人所驳斥,但其 “二元士族”之理论对西方中古史研究而言却是开创了士族研究的先例。随着 敦煌的唐代文献之发掘,更多西方学者相继投入士族研究中。其中就有美国学 者 David G Johnson 的 The Medieval Chinese Oligarchy 一书,以于敦煌发现的唐... 对因素。但放弃了在乡间经营势力以后,随着科举制的推行使贵族失去了垄断 6 官职的特权,李氏也就不可避免地走向进一步的没落。Patricia Ebrey 一样试图 通过一个家族来描述中世纪贵族。她把博陵崔氏自汉末至唐末一千年间的历史 足迹都纳入了考察范围,并对其婚姻及政治地位有着非常详细的考察。对于中 世纪贵族的理解,Ebrey 从博陵崔氏之例子认为士族并没有一个“主要家庭” (main house)来决定整个家族的行动,这一点亦否定了 Eberhard 的乡村与城 市双基地理论。Ebrey 的研究成果与 David Johnson 有相同之处,她认为到了后 期,崔氏的显赫房系已经相继搬离乡间的原居地而到京城及其周边地区居住。 在中央他们担任多种官职,获得荣誉与权力。但由于在家乡的地方势力(local base)被削弱了,他们变成只能依赖官职维护其社会地位。她用崔氏家族史料 描绘的兴衰曲线及原因与 David Johnson 所做的分析大略相同,然而 Ebrey ... 时期的弘农杨氏 RISE AND FALL OF CHINESE MEDIEVAL ARISTOCRACY — A CASE STUDY ON THE HONGNONG YANG FAMILY IN HAN, WEI, AND JIN PERIOD 范其煌 HUANG KEE HONG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硕士学位论文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 Chinese Medieval aristocracy in the Han -Jin period At the same time, it was one of the two most prominent families in the late Han period Accordingly, we can regard the Hongnong Yangs as an indicative... indicative representation of Chinese medieval aristocracy during the early Medieval China To explore the three historic periods of Yangs’ rising, flourishing and declining, this paper elaborates and

Ngày đăng: 16/10/2015, 12:00

Từ khóa liên quan

Tài liệu cùng người dùng

  • Đang cập nhật ...

Tài liệu liên 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