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toring the ancient ways through innovations shen yues poetic essay on living in the suburbs jioa ju fu

194 797 0
Restoring the ancient ways through innovations shen yues  poetic essay on living in the suburbs jioa ju fu

Đang tải... (xem toàn văn)

Tài liệu hạn chế xem trước, để xem đầy đủ mời bạn chọn Tải xuống

Thông tin tài liệu

創新中的復古:沈約《郊居賦》研究 RESTORING THE ANCIENT WAYS THROUGH INNOVATIONS: SHEN YUE'S "POETIC ESSAY ON LIVING IN THE SUBURBS" ("JIAO JU FU") 丁 涵 DING HAN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11 創新中的復古:沈約《郊居賦》研究 RESTORING THE ANCIENT WAYS THROUGH INNOVATIONS: SHEN YUE'S "POETIC ESSAY ON LIVING IN THE SUBURBS" ("JIAO JU FU") 丁 涵 DING HAN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硕士学位论文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RTS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11 Acknowledgement I feel most indebted to my supervisor, Mr. Su Jui-lung, who gives me so many invaluable suggestions and sincere concerns about my academic life as well as daily life. Without his guidance and enlightenment, this thesis would not have assumed its present form. I am also deeply grateful to other teachers, staff and classmates who provide me with enthusiasm, intellectual stimulation and warm friendship in my department, NUS. Learning from them positively benefited me immensely. Special thanks are due to my beloved family, whom I am fortunate to be a part of. I would like to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appreciate everything we all have gone through together. Yours scrupulous care and greatest love have ever been the fount of inspiration to me. i 目 錄 創新中的復古:沈約《郊居賦》研究 第一章 緖論 第一節 弁言 „„„„„„„„„„„„„„„„„„„„„„„0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02 一 勾勒六朝隱逸文化傳統之研究全景 (一)日韓學者的研究成果 (二)西方學者的研究成果 (三)大陸、港澳臺學者的研究成果 二 尋繹南北朝隱逸賦之研究歷史 (一)日本學者的研究成果 (二)西方學者的研究成果 (三)大陸、港澳臺學者的研究成果 三 回顧沈約隱逸賦及其生平之專題研究全程 (一)日本學者的研究成果 (二)西方學者的研究成果 (三)大陸、港澳臺學者的研究成果 第三節 結語:課題總結與瞻望„„„„„„„„„„„„„„„20 第二章 《郊居賦》之前的隱逸文化傳統 引言„„„„„„„„„„„„„„„„„„„„„„„„„„„22 第一節 隱逸之正名„„„„„„„„„„„„„„„„„„„····22 第二節 六朝之前的隱逸傳統„„„„„„„„„„„„„„„····31 一 隱逸的起源和變體 ii 二 朝隱思想的初形 三 隱逸與察擧制度 四 “典範型”隱逸的復盛 第三節 六朝時代之隱逸風貌„„„„„„„„„„„„„„„„·39 一 隱逸風行之由 (一)權力中心的削弱與莊園經濟的興盛 (二)丁賦的加重與戶籍人口的流失 (三)動亂的時局與宗教的介入 二 六朝隱逸的特徵及走勢 (一)“朝隱”的最終確立 (二)充隱的彌漫和真隱的褪色 (三)從具體地隱逸實踐到抽象地隱逸思辨 (四)隱逸中的玄風式微與多教圓融 結語„„„„„„„„„„„„„„„„„„„„„„„„„„„·58 第三章 《郊居賦》隱逸文學主題之溯源 引言„„„„„„„„„„„„„„„„„„„„„„„„„„„·60 第一節 六朝之前的隱逸賦„„„„„„„„„„„„„„„„„··60 一 “弔屈”主題 二 “招隱”主題 三 “士不遇”主題 四 “自適”主題 第二節 六朝時代的隱逸賦„„„„„„„„„„„„„„„„„··69 一 隱逸賦文體的自覺和確立 二 從具體描繪隱逸生活到抽象闡論隱逸概念 三 “孤高”與“自適”主題的交唱 四 隱逸居止的轉變與豐富 五 恨無復繼的特例——陶賦 iii 六 充隱的鞭撻 結語„„„„„„„„„„„„„„„„„„„„„„„„„„„·89 第四章 沈約與《郊居賦》的創作 引言„„„„„„„„„„„„„„„„„„„„„„„„„„„·90 第一節 《郊居賦》作年攷辨與沈約的身世籍貫„„„„„„„„„92 第二節 沈約整體辭賦作品中的《郊居賦》及賦學理論„„„„„·101 第三節《郊居賦》與沈約其它隱逸文學作品„„„„„„„„„··106 結語„„„„„„„„„„„„„„„„„„„„„„„„„„··115 第五章 “居”賦脈絡中的《郊居賦》 引言„„„„„„„„„„„„„„„„„„„„„„„„„„··116 第一節 共性與傳承„„„„„„„„„„„„„„„„„„„···117 一 主題傳統的契合 二 謀篇構章的傳承 三 宗教意象的複合 第二節 創變與殊異„„„„„„„„„„„„„„„„„„„····139 一 情感基調的差異 二 現實及理想居境格局的差異 三 藝術表現的差異 (一)謀篇和用典 (二)對偶和排比 (三)聲律和賦韻 (四)藻飾和煉字 (五)誇張與想象 結語„„„„„„„„„„„„„„„„„„„„„„„„„„··165 iv 第六章 總結 參考文獻„„„„„„„„„„„„„„„„„„„„„„„„„175 v ABSTRACT Shen Yue (441-513), who occupied a peculiar position through three successive dynasties (420-557), was a notable litterateur and principal figure in his participation into the political vicissitudes of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era. Apart from only several previous relevant studies on his cultural and literary activities, there is no thorough and integral examination and inquiry into Shen Yue's "Poetic Essay on Living in the Suburbs". Focusing upon the poetic text itself, this study will also extensively discuss some other related works on the intellectual and religious thoughts in the context of the scholar-official class of the Six Dynasties, which is normally designated as early medieval China. Therefore, the first chapter critically reviews the past and current knowledge about this topic, and the second chapter is brought together here with a concern about the intellectual s’ tension between desires of public office and self-cultivation which was passed on by the cultural tradition after the pre-Qin times. Within this atmosphere, the thread of fu, especially the recep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u on Reclusion and Parallel-style grand fu is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the third chapter.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st two chapters, Chapter 4 offers a fundamental analysis on the text of "Poetic Essay on Living in the Suburbs" itself. Based upon the completion of above steps, Chapter 5 comparatively investigates a list of vi works in the same thematic catalogue (eg., Xie Lingyun’s classic fu: "Poetic Essay on Mountain-dwelling", etc.) which is considered as his models and the reasons that attribute to the Xie’s imitations and innovations. Finally this study concludes with an in-depth refection on what Shen’s real motive is behind the richly woven fabric of the inner content in the last chapter. In particular, the living in seclusion is actually a place symbolically located in his mind. His incentives for reclusion are interwoven with the shift of the religious faith and speculative demand for the reality. vii 第一章 緖 論 第一節 弁 言 二十世紀以來對沈約的《郊居賦》或沈約全部賦作的研究,甚或進一步 擴大到六朝隱逸賦的研究,宏觀上因其從屬於賦學範疇而在研究方法、理論 視角、發展態勢等總體趨勢上與整個賦體文學研究的大背景息息相關,1 但 具體分析,又有其獨特的研究軌跡與現狀。 整體就目前來看,學界對六朝賦學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特 別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在賦學理論的建構、賦體與其它體類文學的關 聯、賦體文學的文化學研究方面都得到了更多的重視並有了實質的進展,2 但之於這個時期其它文體的階段成果,抑或其他歷史時期的賦體文學研究來 說,還是相對薄弱的。公元 220 年漢祚移柄洎自公元 589 年隋陳代謝的三百 餘年歷史恢宏長卷裏,辭賦篇章雖非書囊無底,3 但中外古今涉此時段的辭 賦資料卻也可謂卷帙浩繁。如何對其有的放矢地進行爬梳整理,以及採用何 種形式切入和發掘是個難題。前賢們為此的探索的創獲曾嘉惠後學,然尚存 1 現臚列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對賦體文學的研究發展狀況作出全程整體回顧的中外論著,其内容不再 贅述:康達維(David R. Knechtges):<論賦體的源流>,(《文史哲》,1988 年第 1 期,頁 4045);許結:<中國辭賦流變全程考察>(《學術月刊》,1994 年第 6 期,頁 86-94);許結:<二 十世紀賦學研究的回顧與瞻望>,(《文學評論》,1998 年第 6 期,頁 118-129);芮寧生:<近十 五年來賦學著作述要>(《文史知識》,1998 年第 2 期,頁 114-121);何新文:<二十世紀賦文獻 的輯錄與整理>(《文獻》,1998 年第 2 期,頁 54-64);蹤凡:<漢賦研究基本課題的回顧與前瞻 >(上、下),(前後分載於《洛陽大學學報》,2006 年第 3 期,頁 22-26、2007 年第 1 期,頁 4349);<臺灣的賦學研究:1945-2000>(佚名);王學玲:<五十年來臺灣賦學研究論著總目: 1949-1998>(《漢學研究通訊》,2001 年第 1 期,頁 217-232);簡宗梧:<近五年(1991-1995) 中外賦學研究評述>(《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1997 年,頁 1-21)。 2 下文將以二十世紀以來的時段為經,中國內地、港澳臺及海外地域為緯,在這兩個層面下詳細分 述。 3 筆者據《藝文類聚》統計,現存見的魏晉南北朝完整或殘闕的賦篇總數為 500 多篇。 1 在未盡闡釋的空間,例如對這一時期的除辭賦通論以外的某些賦家與賦篇、 特定類型的賦的研究還有進一步同當時社會的文化、風氣的橫向參照和向該 題材前後衍化的縱向貫通之需要。本研究課題正是擬透過對六朝特別是六朝 時期的有關隱逸的賦作文本、賦學理論、與其它文學樣式(尤其是詩)的交 互影響等這些方面,嘗試論證沈約的《郊居賦》如何使其自身成爲這傳統脈 絡之下的轉捩点,對隱逸題材的大賦有着怎樣的特殊的貢獻和意義。下面將 以二十世紀以來的時段為經,中港臺澳及泰西地域為緯,在這兩個層面下檢 討該課題的研究狀況。 第二節 一 文獻回顧 勾勒六朝隱逸文化傳統之研究全景 中國二十四正史中,有十二部是專涉六朝的。 4 六朝在中國歷史上, 其輻湊之變、傳柄移藉之莫測與諸國版圖,犬牙相入之繁雜是少見的。卽 便是在同期的世界史上,也是突出的。就其狹義上講,六朝是指起於三國 東吳,經東晉、劉宋、蕭齊、蕭梁,訖於陳的六個建都建康的王朝;就其 廣義而言,不僅涵括上述的六個南方王朝,還統攝了與其同時並存的、起 於三國魏,經西晉、北魏、北齊、北周,訖於隋的橫亙三世紀初至六世紀 4 這十二部正史分別是:《三國志》(晉·陳壽)、《晉書》(唐·房玄齡)、《宋書》(梁·沈 約)、《南齊書》(梁·蕭子顯)、《梁書》(唐·姚思廉)、《陳書》(唐·姚思廉)、《魏書》 (北齊·魏收)、《北齊書》(唐·李百藥)、《周書》(唐·令狐德棻)、《隋書》(唐·魏 徵)、《南史》(唐·李延壽)、《北史》(唐·李延壽)。 2 5 末的六個北方王朝。 本文所涉的六朝,主要是在狹義的概念上探討,但 也論及到了北方六朝中的魏和西晉。 雖然六朝給人的印象一般是分裂和混亂,但它並非全如一些觀點所低 估的那樣,是一個“絕望的黑暗時代”6。這個印象又通常是因爲六朝嵌綴 於漢唐這兩個龐大的中央統一王朝之間, 7 故形成了較大的落差對比。睽 违相反,它在諸多方面不無建樹,才會讓士人存有希望而徘徊仕隱之間。 充牣在這個“轉型期的社會”8之中,除卻宋、齊、梁、陳及與北朝的繼相 侵伐、武力登祚,不應忽視數朝開國之君珍惜得之不易的權勢,内修政 事,外討不庭。尤其是相應頒佈一系列輕徭薄賦、止役禁奪的政策之後, 文修武偃,物阜民安,促進了經濟與文化的發展,而復有四海安康,物殷 俗阜和聲教濩佈,盈溢朝野之境土。 沈約本人卽親歷了三朝十五帝篡弑僭位或煮豆燃萁的詭譎歲月,但同 樣也見證了其中最負盛名的兩段治世,先後是“太祖(蕭道成)承宋氏奢 縱,風移百城,輔立幼主,思振民瘼„„永明繼運,垂心治術„„水旱之 災,輒加賑恤„„十許年中,百姓無雞鳴犬吠之警,都邑之盛,士女富 逸,歌聲舞節,炫服華妝,„„蓋以百數”9的“永明之治”和天監前三十 5 [日]興膳宏著,李寅生譯:,《中國古典文化景致》(北京:中華書局, 2005),頁 38-39。 6 參見吉川忠夫:,《東海大學紀要文學部》第 11 輯 (1968),頁 38。 7 Xiaofei, Tian, Beacon Fire And Shooting Star: The Literary Culture Of The Liang 502-557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又見[日]興膳宏著,李寅生譯:,《中國古典文化景致》 (北京:中華書局,2005),頁 39。 8 [日]興膳宏著,李寅生譯:,《中國古典文化景致》(北京:中華書局, 2005),頁 40。 9 《南齊書·良政》(北京:中華書局,1972),卷五十三,頁 913。 3 年“唯賢舉,興文學,修郊祀,治五禮,定六律,四聰旣達,萬機斯理, 治定功成,遠安邇肅。加以天祥地瑞,無絕嵗時。征賦所及之鄉,文軌傍 通之地,南超萬里,西拓五千。„„三四十年,斯為盛矣。自魏、晉以 降,未或有焉”10的“梁武中興”。 但是暫時的政通人和未能久安長治,它隨之帶來了許多負面的社會問 題,例如自皇室宗親到門閥貴族的上層社會生活,驕奢成性,腐化淫靡,導 致了宋、齊、梁三代重複創代維艱、弊於守成的循環怪圈。此外,創業垂統 之君的恭儉,後繼者未能垂訓,卻“張苛酷之端,開殘賊之軌。”11 對此, 《宋書·隱逸傳》也稱“政治殺戮尤盛”導致了社會的動蕩和人人的自危。 文人士大夫在吉凶難卜的政治陰影籠罩下,冥想保全自身、免於祸患的最佳 途径。在這種背景下,以竹林七賢為代表的文士對儒家正統思想產生了質 疑。在現實的苦悶之中,尋求超塵拔俗,避世高蹈。致使魏晉玄學始盛於洛 下,成為文士曠達恣肆、清談無爲和隱遁山林、不問政事的理論依據。待晉 五馬南渡,玄學自然無爲理論之流風餘韻也翩及江南,並且與佛教彼岸情懷 的輸入流播交相輝映。但從東晉開始,玄學便衰退蛻變,儒家禮學逐漸復 興。統治者及士大夫中,均有持惡紫奪朱、匡正睽违態度之輩。《晉書·裴 頠傳》記載:“至王衍之徒,聲譽太盛,位高勢重,不以物務自嬰,遂相放 效,風教陵迟,乃著崇有之論以釋其蔽。”12裴頠以恢復儒家正統自居,撰 述《崇有論》以駁斥玄學貴無理論,激揚鬱滞。特別到了南朝,斥責“嗤笑 10 《梁書·武帝本紀》(北京:中華書局,1973),卷三,頁 97。 晉·葛洪:《抱朴子·逸民》,見龐月光譯注:《抱朴子外篇全譯》(貴陽:陝西人民出版社, 1997),卷二,頁 59。 12 《晋書·裴頠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卷三十五,頁 1044。 11 4 13 徇務之志,崇盛亡機之談” 之風尤盛,終於在梁朝達到了玄學式微和儒學 匡復的頂端,正如清焦循(1763-1820)所言:“正始以後,人尚清談,迄 晉南渡,經學盛於北方。大江以南,自宋及齊,遂不能為儒林立傳。梁正鑑 中,渐尚儒風。於是《梁書》有《儒林傳》,《陳書》嗣之,仍梁所遺 也。”14 在上述的時代特色孕化下,這一時期隱逸的思想潮流、生活範式、文化 理念,均烙有六朝的獨特印記,不僅為六朝賦家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和靈 感,而且進一步滲入了他們的辭賦創作與賦學理論。以下就將列述、探究有 關這一論題的學者的論著、觀點。 (一)日韓學者的研究成果 日本學者對這一命題的研究首先集中在對從魏晉到南北朝之間的某一著 作或哲學思想為立足點,進而管窺這一歷史階段的政治文化和文學創作生態。 依次有:石川忠久(《日本中國學会報》,1965 年第 17 集,頁 92-107)、吉川忠夫(川勝義 雄編《中國中世史研究》,靜岡:東海大學出版社,1970 年,頁 246-271)、 神塚淑子(《日本中國學会報》,1979 年第 31 集,頁 105-118)、馬場英雄(《國學院雑誌》,1990 年第 11 号,頁 25-42)、李潤 13 梁·劉勰:《文心雕龍·明詩》,見見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58),卷二,頁 67。 14 清·焦循:,見王雲五主編:《雕菰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37),叢 書集成本第 3 冊,卷十二,頁 181。 5 和(《中國史研究》,1994 年 第 1 期,頁 142-151)、稀代麻也子(《青山語文》,1996 年第 26 号,頁 251-260)、馬場英雄 (《國學院雑誌》,1996 年第 11 号,頁 71-84)、 川合安 (《北海道大學文學部紀要》,1999 年第 4 号,頁 1-23) 、今場正美(《六朝學術學 会報》,2001 年第 2 号,頁 53-64)、今場正美(《學林》,2003 年第 36・37 合併号,頁 207-231)、外村中(《日本造園學 会誌》,2004 年第 68 期 2 号,頁 165-173)。這些期刊論文分別撰述了阮 籍、陶淵明、潘岳、沈約這幾位從魏晉至南梁的著名文人對隱逸的態度和隱 逸文化對他們產生的不同之影響。其次,又有佐籐一郎 (《北海道大學文學部紀要》第 2 号)、橋本循 (《立命館文學》第 150-151 号)、村上嘉賓(《史 林》39 卷第 6 号)、小林昇(《文學研究科紀要》第 7 号)、小尾郊一(《東方學》第 9 輯)等論文,著重闡釋 中國某一斷代或整個隱逸哲學和概念的發展。 6 (二)西方學者的研究成果 澳大利亞學者文青雲(Vervoon, Aat)的專著:《巖穴之士:中國早期 隱逸傳統》( Men of the Cliffs and Cav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Eremitic Tradition to the End of the Han Dynasty, Shatin, N.T.,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0)是一部橫跨春秋到東漢末,對隱逸文化和思 想源流、發展進行全面系統梳理的皇皇巨著。雖然本書以漢末為時間結點, 但它首次對魏晉南北朝以前的早期中國隱逸文化傳統追本溯源,依歷史年代 分析了一系列宮廷或民間的重要人物在這個隱逸傳統的形成脈絡中所佔據的 位置和諸多歷史事件對於這個傳統的衍變所起到的催發和影響作用,洞察到 道家在中國隱逸傳統奠定過程中的作用是胎息於儒家的事實,並發掘政治權 力的強弱與隱逸勢態的張弛之間的對應關係,因而直接獻納了六朝隱逸文化 的宏闊背景和理論依據。 美國學者柏士隱(Alan J. Berkowitz)是研究中國早期隱逸傳統著述頗 豐的專家,今近刊行有《隱逸的形式——中國中古早期隱逸的描繪和踐行》 (Patterns of Disengagement-the Practice and Portrayal of Reclusion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一書。該書在翔 實的資料基礎上,嚴謹地考證了中國中古早期櫛比鳞差的隱逸文化形態,條 例清晰地把隱士區分為從純粹自足的眞隱士、沽名釣譽的僞隱士和仇世疾俗 的極端者,又注意到了沈約在隱逸思想傳統中佔據的特殊位置——他將賢人 道隱置於隱者身隱之上,而這點正是以儒家思想為淵藪和語境的中國文人士 7 大夫隱逸文化的精髓。因而該書把中古早期文人對隱逸的接受程度、思想依 據和具體行爲方式都進行了比較界定,並且從他們與統治者之間互動和掣肘 的微妙關係以及這些文人在各自的活動範圍内的社會角色和文化影響出發, 切入了理解這一時期隱逸文化的嶄新視角。柏士隱尚有數篇論文言及沈約的 隱逸思想或和文本書寫的關係:《隱逸的足跡:阮孝胥和他關於隱逸的論 述》(“Hidden Spoor: Ruan Xiaoxu and His Treatise on Reclus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111, Iss. 4 (Oct. – Dec., 1991), pp.704711)、《中國隱逸思潮的生命和氣質》(“Topos and Entelechy in the Ethos of Reclusion in Chin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114, Iss. 4 (Oct.-Dec., 1994), pp.632-638)、《追求解脫:西晉的招隱詩》( “Courting Disengagement: „Beckoning the Recluse‟ Poems of the Western Jin”, Studies in Early Medieval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al History, In Honor of Richard B. Mather and Donald Holzman. Paul W. Kroll and David R. Knechtges, eds. (Provo, Utah: T'ang Studies Society, 2003), pp.81-115)。此外,丁香(Ding Xiang, Warner)以《翔鳳中的野鹿——王績之反抗詩學》(A Wild Deer Amid Soaring Phoenixes-the Opposition Poetics of Wang Ji,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3), pp.43-89, pp.143-152)從不同的中國知識系統看待先秦 迨及隋唐之初隱逸哲學和思想的差異,並揭示了朝廷取仕制度的變容和隱士 政策的寬嚴投諸在隱逸文化之上的影響。 8 (三)大陸、港澳臺學者的研究成果 初版於 1948 年的王瑤《中古文學史論》中的15一文是 較早討論六朝人士的隱逸動機和玄學、動亂等思想、現實環境對隱逸風尚的 復興作用方面的專著。其中他提出來“朝隱”為六朝文人調和“仕”、 “隱”的一種特殊現象,是隱逸傳統發展至六朝的“變格”。這一觀點確為 16 17 洞見,它批判繼承了魯迅 以及蔣星煜《中國隱士與中國文化》 中傾 向將六朝隱士不分畛域地歸納為名不符實的僞隱觀點。 其後受其影響的著作有沈禹英《六朝隱逸詩研究》18,該書將正始到梁 陳間的歷史進行分期,以此分析不同分期中的詩人的隱逸詩特色。文末總結 六朝隱逸詩可分爲“狹義的隱逸希求詩”和“純粹的隱逸生活詩”。與此相 應的是王文進的《仕隱與中國文學——六朝篇》19,從先秦到六朝的隱逸傳 統回溯,論證“朝隱”是隱逸之變調,仕隱情節對士人的文學創作能產生主 要影響,但波及民間隱士則甚微。 洪順隆的《由隱逸到宮體》是較早一部以“隱逸爲主題去討論詩體”20 的專著。雖然詩賦分屬兩個不同的文學樣式,但該書談到了隱逸的本義、隱 逸的產生和到了六朝的演變,並探討其如何與詩歌發生密切關係,這些都對 以隱逸爲主題去論賦給予了多重啓發。 15 王瑤:《中古文學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頁 188-210。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原載《太白》第 1 卷第 11 期,1935 年 2 月 20 日)。 17 蔣星煜:《中國隱士與中國文化》(臺北:龍田出版社,1982)。 18 沈禹英:《六朝隱逸詩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1)。 19 王文進:《仕隱與中國文學——六朝篇》(臺北:臺灣書店,1999)。 20 洪順隆:《由隱逸到宮體》,(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頁 1。 16 9 林育信的《製作隱士:六朝隱逸史傳之歷史敍事研究》(新竹:國立清 華大學博士論文,2007 年)則從六朝史書中的隱逸列傳入手,認爲深懷隱 逸情懷和思想的文人名士和眞正意義上的隱士區別需要明辨,卽“朝隱”雖 為隱逸傳統到六朝的變格,但“朝隱”的主體在於王侯、公卿、士族,這些 人只是在幻想主流隱士的生活形態,其終極目的是泯除仕隱的對立。筆者贊 同這一觀念,並且進一步認爲一些文人筆下的理想隱逸家園,只是以文學創 作的形式對隱士生活的構境。此外另有專門從宗教與文學的互動關係為視角 的數本專著:陳順智《魏晉玄學與六朝文學》(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 1993)、孫昌武《詩苑仙蹤——詩歌與神仙信仰》(天津:南開大學出版 社,2005)、張培鋒等編《文學與宗教——孫昌武教授七十華誕紀念文集》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可供佐閲,增廣見聞。 二 尋繹南北朝隱逸賦之研究歷史 從賦體本身的發展情勢出發,南北朝隱逸賦有着與六朝賦壇不可分割的 形式特徵和理論淵源。六朝賦隱含着對漢賦的沿革綫路,最終形成了自身鮮 明的特徵,主要可體現在:詩賦合流亦卽賦的“詩化”現象興起;駢體賦從 萌芽走向成熟;雄壯瑰偉,誇示鋪陳的大賦風尚漸被清新精短、語尚自然的 小賦情調取代。南北朝一些隱逸大賦如《山居賦》等在這樣一種背景下創作 生成,旣有順應賦在這一時期的潮流方面,又有逆流返古的方面,在此雙重 10 向度的互滲消漲下逐漸形成南北朝隱逸賦的文體自覺,這些都在《郊居賦》 中有所印契,為其組成質因。 (一) 日本學者的研究成果 對於南北朝隱逸賦,日本學者的研究重心主要集中在謝靈運的隱逸作品 上,例如:衣川賢次(《日 本中國學会報》,1984 年第 36 集,頁 99-113)、小尾郊一著,趙曉蘭譯< 吟詠山水的賦——《山居賦》>(《成都大學學報》(社科版),1988 年第 2 期,頁 31-32)、森野繁夫(一、二、三)(《中國中世文 學研究》1998 年,第 34 号,頁 1-17、1999 年,第 35 号,頁 19-48、1999 年,第 36 号,頁 71-89)。此外,藤原尚著有(《中國中世文學研究》第 20 号,見《小尾郊一博士喜寿記念論 集》1991 年,頁 129-143)一文,探討了以梁武帝為中心、沈約等上層士大 夫為左右,在佛教東漸至梁的背景下,賦的創作受到佛學義理觸發的程度。 斯文注意到了梁武帝作爲政權首腦在推動佛學思想向賦作滲透和士大夫文人 的應對關係。另有森野繁夫(《中國中 世文學研究》,2009 年第 55 号,頁 1-17),可與許東海(《中正大學學報》(人文分冊),1997 年第 1 期,頁 21-48)參照閲讀,因爲其對於“巧搆形似”這一在沈約《宋 書·謝靈運傳論》中 10 的觀點,和張協、鮑照、謝靈運及謝朓諸人的山水詩 中借鑒辭賦體物的精神與技巧相聯繫,輔酌《文心雕龍》、《詩品》中的 11 “體物”等論析,可以看出“文章辭賦化”在這幾位詩人山水詩中的影響與 殊異。其中歸納到從鮑照過渡至大、小謝山水詩的軌跡,可與從漢大賦以氣 象取勝、到六朝詠物賦以細密清遠見長的這個辭賦審美精神沿革相通。 (二) 西方學者的研究成果 美國漢學家馬瑞志(Mather, Richard B.)早在《五世紀詩人謝靈運的山 水佛教》(“The Landscape Buddhism of the Fifth-Century Poet Hsieh Lingyün”,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1958, Vol.18, No.1, pp.67-79,)一文中,引 入“山水佛教”的概念,對佛教與謝靈運的山水詩之間的關係展開論述,其 中亦用《山居賦》作爲佐證佛教在謝靈運山水文學創作中的映射力。另有 Francis Westbrook 的博士論文:《抒情詩中的山水描述和謝靈運的山居賦》 (Landscape Description in the Lyric Poetry and “Fuh on Dwelling in the Mountains” of Shieh Ling-yunn, unpublished disserta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1972) 結合文學思潮、哲學思想與時代現實論述六朝賦產生之外 緣因素,舉凡《山居賦》之結構章法、文字用典、審美意境,映襯山水詩的 謀篇構章、鑄句遣字、及聲韻節奏;揭櫫仕隱、生命、情感的主體與賦篇的 內在世界;呈視集視聽之美的時空佈展表現技藝。 (三) 大陸、港澳臺學者的研究成果 首先,須回顧一系列以六朝賦受到文體外緣因素如時代思潮、文學觀念 等衝擊而移變的研究。其中一個現象就是六朝詩歌影響賦體之創作,促使 12 詩、賦合流,在賦篇內蘊上體現詩化情志表達的藝術形式。這方面論著有: 林麗雲《六朝賦之抒情傳統與藝術表現》(台灣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3)、江秀梅(《輔大中研所學刊》, 1995 年第 5 期,頁 199-222)、張森富(《中華學苑》,1997 年第 50 期,頁 152-137)、李立信(《第三屆魏晉南北朝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 哲出版社,1998 年)、陳英絲《六朝賦‘詩化’現象研究》(逢甲大學中 文系碩士論文,1999)。 其次,對六朝辭賦在體裁演變上出現駢體賦萌生和確立的現象進行專題 論析的有:黃水雲的《六朝駢賦研究》(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7)、(《實踐學報》,1996 年第 27 期,頁 103-126)與(《第三屆國際辭 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治大學,1996)三文,將六朝的駢賦發 展分爲:曹魏萌芽期、兩晉成長期、劉宋茁壯期和齊梁陳隋成熟期,並針對 每一階段的駢賦作品之對偶、辭藻、音韻、用典等形式和主題、意境、情懷 等内容上的藝術特色畸輕畸重,然後入木三分地歸納其與漢大賦不同的特 質,評斷其在整個辭賦發展史上的定位。 再次,對六朝大賦式微小賦風靡的沿革作出整體性解讀的是上世紀八十 年代以降,一批突破粘附舊有的文學通史框架,注重時代大環境所予六朝賦 家生命和文學創作的轉折,進而追索六朝辭賦歷史地位的斷代或歷代辭賦史 有:何沛雄《漢魏六朝賦家略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郭維森 13 和許結《中國辭賦發展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王琳《六朝 辭賦史》(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8)、馬積高《賦史》(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于浴賢《六朝賦述論》(保定:河北大學出版 社,1999)、程章燦《魏晉南北朝賦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2000)、詹福瑞《漢魏六朝文學論集》(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 曹道衡《魏晉文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李翠瑛《六朝賦論 之創作理論與審美理論》(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2)。此外相關 的論文還有譚澎蘭《六朝小賦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4),該文從小賦的視角從賦之創作背景、情志內涵、寫作技巧這三方面 加以考述論六朝賦之特質。蘇瑞隆師的 (《文史哲》,1995 年第 3 期,頁 89-93)就漢賦中虛構的主客問答傳統在 六朝賦中的變遷與大賦在六朝式微的對應關係相結合,進而再論證這種戲劇 結構在六朝的變革也相應生發了賦體風格的變化。高光復(蘇瑞隆、龔航主編《漢魏六朝文學新視角》(臺北:文津出版 社,2003,頁 182-199)則從頌揚文學的傳統論及漢大賦的體制,再對比六 朝大、小賦在題材情韻上的發明,認爲六朝賦是漢大賦的進步結果。 最後,結合上述對六朝賦的基本研究,再來回顧南北朝隱逸賦從發展﹑ 興盛到沒落的過程時,就自然不會忽視其與整個六朝賦的關係。李嘉玲《齊 梁詠物賦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以齊梁二代 的詠物賦為研究對象。其中談到將齊梁詠物賦界分為寄興託寓與體物鋪敘兩 種類型,而前者正是嗟歎知遇難期、展露高逸風標、悲愴生命困限、企慕隱 14 逸生活、興寄玄言道旨的載體。這亦可納入隱逸賦的類別之一加以考量。而 關注南北朝隱逸賦溯源、醞釀、成熟、變異、復興的單篇論文有:池萬興, 林勝(《山西師大學報》(社科版),1994 年第 3 期,頁 39-41)、于浴賢 (《文史哲》,1999 年第 5 期,頁 105-112)、章滄授(《阜陽師範學院學報》(社科版),2000 年第 2 期,頁 19-21)、馬 予靜(《河南大學學報》(社科版),2003 年 第 5 期,頁 56-59)。另有少量專論南北朝特定賦家隱逸賦作的論文:陳文 生(《輔仁大學中研所學刊》,1996 年第 6 期, 頁 189-214)、陳道貴(《文史 哲》,1998 年第 2 期,頁 87-91)、許恬怡(《淡江中文學報》,2007 年第 16 期,頁 205-228)、杜志強(《遼東學院學報》(社科版), 2008 年第 5 期,頁 62-67)等均不同程度的發現了謝靈運《山居賦》表承漢 大賦舊製,内則擯除假設問對形式與諷諫意圖,在題材內容與表現手法上均 力求山水園林空間佈展的新變在隱逸賦史上別具的意義。綜上而言,雖不乏 涉及南北朝隱逸賦的賦史與論文,然以隱逸類型賦專題探討南北朝賦的專著 迄今還是鮮見。 15 三 回顧沈約隱逸賦及其生平之專題研究全程 在以上兩個維度和厚度的基礎上,方能過渡到對《郊居賦》文本的深度 耕犁。幾代學者分別從最初對《郊居賦》文字的勘誤補正,到沈約之時代背 景、生平事蹟與鄉里世系的考證,再分析其治史思想、詩文創作理論與文學 交遊、多教圓融對其作品之影響,進而由點及面,逐篇研究沈約的其它賦 作。在這些努力之下,《郊居賦》研究的深度和廣度都大幅拓展,成績斐 然。惜從隱逸傳統和辭賦發展的基巖出發,探論《郊居賦》與在它之前的隱 逸大賦的共同和差異,以見其源流、結構與承變,再上升至將《郊居賦》與 沈約其他隱逸詩文綜合分析比較,以探究此賦背後沈約心靈世界的論著尚不 多見。 (一) 日本學者的研究成果 日本學者對《郊居賦》文字的勘誤補正,版本出處的輯校比對,和沈 約之時代背景、生平事蹟與郡望世系的考證等基礎研究起步較早,有鈴木虎 雄(《業間錄》(東京:弘文堂書房,1928,頁 1-76))21、 岡村繁(《日本中國學会報》,1951 年第 3 集, 頁 64-74)、小尾郊一(《中國中世文學研 究》,1961 年第 1 号,頁 54-64)、吉川忠夫《沈約の傅記とその生活》 21 後經馬導源編譯,有中譯本《沈約年譜》(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 16 (《文學部紀要》,1968 年第 11 号,頁 30-45)、神塚淑子《沈約と仏教-を中心として》(《中哲文學会報》,1978 年第 3 号,頁 3145)、今場正美《沈約訳注》(《學林》,1997 年第 27 号,頁 87-121)、川合安(《北海道大學文學部紀 要》,1999 年第 4 号,頁 47-49)。另有兩篇論文:井上一之(《中國詩文論叢》,1999 年第 18 集,頁 1537)、久保卓哉(《中國中世文學研究》第 45・46 合併号,《小尾郊一博士追悼 特集》2004 年,頁 143-156)以平仄、清濁、雙聲、疊韻等聲律賦韻標準檢 審視沈約的《郊居賦》等賦作,驗證其在聲韻上的特色和貢獻。此外,外村 中的論文(《日本造園學会誌》,2001 年第 3 号,頁 266-269)則言之有序地推測和再現《郊居賦》所發生的場所周遭的 地理環境風貌,可以提供給這篇賦的研究者以直觀的理解。 (二) 西方學者的研究成果 西方對此的研究成果要首推馬瑞志(Mather, Richard B.)的《詩人沈 約:隱侯》(The Poet Shen Yüeh (441-513): the Reticent Marqui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8)。這部專著體大慮周,持論公允,將 沈約的生平履歷、治學思想、宗教觀念、聲律理論、文史成就網羅成編,並 對沈約及以其為骨幹的竟陵王文學集團进行全面考量,肯定了這一集團对齊 梁文風变革的意義,集文論、文體、文術、文評之大成,是对沈約进行全面 17 考察、深入探討的填补空白的論著。全書專辟一章,對《郊居賦》和沈約的 隱逸思想攷鏡源流,辨章得失,並留意到《郊居賦》在結構、用典和筆法方 面追摹謝靈運《山居賦》的地方,再從沈約的隱逸觀中看其對三教的接受態 度,得出他實質信奉儒家思想最多,其次為道家、再次為佛家的結論。其學 術影響燭照至今。 (三) 大陸、港澳臺學者的研究成果 中港臺澳學界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對沈約的生平、籍貫等基礎考辨工作 取得了一批成果,有伍俶(《國立中山大學文史研究所輯刊》, 1931 年第 1 期)、王達津22、劉靜夫23到崔富章(《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科版),1980 年第 1 期,頁 109111),這些成果促進了沈約的研究從上世紀八十年末從沉寂逐漸轉向勃 興。 姚振黎的《沈約及其學術探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對沈約 的生平、籍貫、著述都進行了考證。其中第三章是較早 注意到將沈約與隱逸結合探討之文,文中將隱逸的義界、沈約之前的隱逸詩 進行推敲,拓展到分析沈約之隱逸思想形成之外緣和内因,最後總結沈約一 生雖未嘗真正屏居江湖,不過其作品中直接、間接闡發隱逸思想和情趣的篇 什甚夥,前人或謂沈約郊居靜篤實為惺惺作態,但客觀上他的這些隱逸思想 22 23 王達津:《王達津文萃》(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頁 202-219。 陳清泉等編:《中國史學家評傳》(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頁 210-226。 18 對自身或當時的朝政有一定的抑貪止競、激濁揚清的功效,這一得之見頗值 商榷。 陳慶元《沈約集校笺》(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是根據前人及 今人的輯佚成果,将沈約詩文等各種文學作品按體裁分類,逐一繫年,選用 數種較爲完整的底本重輯精校而成的一部沈約作品全集,便於讀者比較參 酌,一覽無餘。 林家驪《沈約研究》(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對沈約進行了整 全的考量:該書借鑒了郭預衡《中國散文史》中的相關論述,對沈約的詩文 予以校注、輯佚、繫年,繼而對沈約的家世、籍貫和西邸交遊活動等生平重 要事蹟要言不煩,其中對沈約的辭賦創專辟一章論述,最後深入沈約的宗教 信仰、文學理論、史學思想。該書完備的視界和豐實的資料是《郊居賦》研 究不可迴避的。林家驪另有(《殷都學刊》,1995 年第 1 期,頁 58-63)和《一代辭宗——沈約傳》(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6)二文可資輔讀。 龔克昌的《中國辭賦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中也以< 安逸·恬靜——讀沈約《郊居賦》>24一文賞析了《郊居賦》中有關沈約進入 遠郊準備筑室安居的章節,並從該節的内容和表現手法入手,進而聯繫全篇 的結構安排和語言特色,識見宏遠地道出了《郊居賦》與衆不同的審美特 徵。 24 龔克昌:《中國辭賦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頁 661-662。 19 此外,近有數篇年輕學者的期刊論文也直接以《郊居賦》的若干方面為 命題:侯雲龍(《松遼學刊》,2001 年第 5 期,頁 104-106)、 郭常斐(《南方論 刊》,2008 年第 1 期,頁 92-93)、郭常斐(《漳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科版),2009 年第 1 期,頁 59-64)、熊清元和陳志平(《文獻季刊》, 2008 年第 4 期,頁 114-118)等。這些論文或因篇幅所限,乏善可陳,在前 人取得的成果上未有新的發現和創獲。 第三節 課題總結與瞻望 縱觀《郊居賦》研究的發展歷程,正由過往的寥落曲折逐步走向復熾繁 榮。東西方學者的研究,在數量與質量上,從上世紀中葉之後均開始超軼三 十年代對該題研究的肇始階段。當然,上世紀早期的研究成果對後學在課題 建立﹑方法塑性上有着導夫先路、扣石墾壤之功,開啓了沈約辭賦研究的先 聲。 隨着數代學者們的相繼努力,東西方學界終于在該主題的研究手段和重 心上形成各有所勝的治學特色。日本學者的研究亮點在於資料詳瞻,考論精 審;中港臺澳學者擅長剖析義例,清本正源;西方學者則以理論視角、系統 邏輯為勝。 20 卽便學界業已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至今尤有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主 要表現在:首先,從發表的論著和研究羣體的規模看,不但與沈約詩研究的 盛況落差明顯,也與這個時期其他重要賦家的研究重視程度存在差距。因 此,極爲必要更新觀念,糾偏長期對沈約賦的簡單貶揚性評價,以重新認識 其文學價値;其次,研究方法與視角應在拓展中精進。在作品個案與所處時 代之賦軆流變的臺階上,改賦家賦作浮光掠影的印象式點評爲六朝隱逸和辭 賦傳統下的系統觀照。 因此,展望沈約《郊居賦》研究的未來,適度地跳出論題所限,才能給 予這個課題新的生命。宏闊而精深地切磨這個主題,不但須展現六朝隱逸賦 發展的基本面貌和演進規律,而且應揭示《郊居賦》在隱逸傳統理路與外部 環境共同滲透作用下的結果。如此旣可避免簡單的作家作品論,又把《郊居 賦》的存在放在時代的文化背景中來推衍,把《郊居賦》現象作爲特定時代 的人文精神活動的一種方式來對待,並由此解剖當時文人生活場景與辭賦作 品,及至當時的文學審美心理與文人社會心態。如此沈約辭賦、乃至六朝辭 賦研究亦會更上層樓。 21 第二章 《郊居賦》之前的隱逸文化傳統 引 言 對沈約《郊居賦》的考察不能僅局限在單個賦家、單篇賦作文本的品評 和賞析,還應沿流討源,執因責果,從這部作品的書寫世代著眼,以當時士 人文化和社會政治制度為觀照,對其間的學術和生活氛圍、時代思潮進行深 入的發掘,以期對六朝隱逸賦的思想源頭和藝術傳統作出學理上的解釋。 隱士活動和隱逸文化,雖不獨為六朝社會的一道風景,但卻呈現了與前 朝殊隱的時代特色。 第一節 隱逸之正名 首先,須明辨的是,中國古代的隱逸傳統是建立在儒家的思維模式基礎 上的。1 這種思維模式,實質是在處理“賢人之隱”和“隱者之逸”這兩個 對象。雖然歷史上隱逸的形態、因由、理念等等會受到釋道二家的影響而呈 現不同的風貌,但正是因爲以儒家的仕進觀為參照系,才有了與其相對的隱 逸觀。當人們談涉到隱逸問題的時候,其實已經自覺或不自覺地預設了來自 儒家語境中的一個背景。 1 林育信:“„„都是儒家立場的態度,把隱士設定在國家、政治、社會的基礎上來探討其價値,揣 測其心理”,《製作隱士:六朝隱逸史傳之歷史敍事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 文,2007),頁 160。 22 這種發生於春秋末戰國初(約公元前500-221 ) ,有別於未傳無考的 “凡人隱逸”的思想行爲,也卽非無意識的、並且始有“隱逸自覺”認同的 文人之隱逸才是中國社會文化環境裏通常被研究的客體。2 如若凡人處於一 種原始社會狀態下的敝居世外、自給自足,其實是在“無知之幕”(veil of ignorance) 3 下的生存形式,這種沒有“隱逸意識形態”的隱逸,雖然和 “賢人之隱”不存在高下之分,甚至在廣義的隱逸歷史研究中可被視作諸多 形態之一而加以剖析,但它不具備在文學範疇之中討論的意義。 這裏探究的隱逸,是觸及了人之本性中莫不具備的顯隱兩面,並致其由 最初的混沌為一的潛伏狀態漸至分化,出現其中一面的凸顯或交替後的“隱 逸意識形態”的最終浮現。人性顯隱兩面的分化投映到社會活動的行爲上, 就是對政治體制的參與或規避。所以,政治層面的“窮達”二端對應意識層 面的“隱仕”二極,隨卽亦導出了“賢人之隱”在隱逸課題中的主體意義。 對文學課題中的隱逸探究無法脫離個人與政治官僚體系、仕進文化的際遇。 如若人皆有顯隱兩面的這個命題成立,則需考察的則是這相對的兩面在 不同的人中的具體差殊,或更爲確切地說是各人在曾經或當時本執“賢人” 之念參與朝政,但在現實的政治生涯、生活境遇下的不同選擇與心聲。 2 Aat Vervoorn 指出:“在孔子時代(公元前 551-479)之前,還未見有充分的證據斷定隱逸的存在。 現今可以論證的是,隱逸是春秋末及戰國時期(約公元前 500-221)的產物,並且在很大程度上導源於 孔子本人的思想理念。當且僅當孔子之後,隱逸的思想理念和隱逸的生活方式得以勃興的社會文化環 境(socio-culurual milieu)方才能夠得以追溯。”參見 Man of the Cliffs and Caves-The Develpment of the Chinese Eremetic Tradition to the End of the Han Dynasty: Chapter One: The Origins of Eremitism and Its Development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0), p.19. 3 John Rawls 論述到,“(在這種‘無知之幕’)下,無人須知曉他在社會中的階級位置和社會地 位,同樣亦無可明辨他的財產和能力分配、智力、體力等要素。再者,他對善(good)、生活的理性 謀劃的概念、樂觀抑或悲觀的心智偏向也無從窺見。因此‘無知之幕’在霍布斯(Thomas Hobbes)、盧梭( Jean-Jacques Rousseau)和洛克(John Locke)所提出的契約社會(social contract)的經典社會學説傳統之前,在自然的人類狀態中扮演了原始的角色。”參見 A Theory of Justic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 p.24. 23 對此,歷史上品目繁多的“隱逸”討論中,南朝宋范曄(398-445)在 編撰《後漢書》時獨列《獨行列傳》和《逸民列傳》,以專論和界分隱逸現 象和性質,在中古的早期(以影響梁蕭統(501-531)督撰《文選》為標幟 4 ),被視作爲這個命題的先驅和權威。5 他其中的一個區分標準:“或隱居 以求其志,或迴避以全其道,或靜己以鎮其躁,或去危以圖其安,或垢俗以 動其槩,或疵物以激其清。”6 不僅是當時和後世的史家治史時處理隱逸問 題的楷模,也成爲了其時文人思考、踐厤隱逸的典範7,隱逸遂正式成爲正 史傳統下的一個課題。范曄撰述此書的時年在紀元五世紀初的三四十年代, 正處於“典範型隱逸”(exemplary eremitism)8和抽象意義上的“理想化隱 逸”(idealized reclusion)融進“文人——士大夫”(scholar-offical)之隱逸 精神氣質(ethos)9形成數世紀之後的世代。范曄的觀點自然也受到了在其 之前的史家對相關問題論述的影響,但由於那些著作的殘佚(如漢晉之交的 4 參見 David Knechtges tr. and annot., Wen xuan or Selections of Refine Literature, Vol.1: Rhapsodies on Metropolises and Captial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2), p.10. 5 Alan Berkowitz 提到,“現先探討在中世紀早期對隱逸問題最負盛名的論述——范曄對隱逸實踐者 的界分。他對此進行界分的意義,除卻完整 的傳達和豐富《後漢書》中有關隱逸史實的資料外,還 在於他在撰史其中的評論。他的討論在當時是對隱逸性質、隱逸行爲以及界定隱逸標準最完整的記 錄。所以在大體上他對實質性隱逸(substantive reclusion)的特徵區分頗深。進而,他對隱逸問題的 看法尤其是在他所撰的前言在其後的時代中被視作為一定的權威論見:表現在後世史家治史時對隱逸 相關問題的處理在很多程度上借鑑他的界分模式、表述習慣和推理方法。特別是范曄在序言中的論 述,被後世奉為不失典雅的深刻論述典範,以致在 520 時代後期,《文選》在撰修過程中也給予了突 出的關注”, Patterns of Disengagement: The Practice and Portrayal of Reclusion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p.162. 6 《後漢書·逸民》(北京:中華書局,1965),卷八三,頁 2755。 7 參見 Alan Berkowitz, Patterns of Disengagement: The Practice and Portrayal of Reclusion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p.162. 8 參見 Aat Vervoorn, Men of the Cliffs and Caves: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Eremitic Tradition to the End of the Han Dynasty,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0), pp.116-125, p.139, p.233. 9 Alan Berkowitz 談到,“當范曄在撰述此論的公元五世紀四十年代(范於公元 445 年被處死),正 是典範型隱逸、抽象及理想型隱逸實際業已被整合進入文人士大夫精神氣質數個世紀的時代。 此 外,在他之後得益於其《後漢書》的其他史學家在所撰史書中的對隱逸問題的分析探討都隨着這些史 書的亡佚而不同程度地皆不見傳(其中就包括皇甫謐《高士傳》等著名的著述)”參考 Patterns of Disengagement: The Practice and Portrayal of Reclusion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p.163. 24 10 皇甫謐(215-286)之《高士傳》) ,還可以稱得上是五世紀前後最早較爲 完整的論述,11 雖然他清晰列述了隱士之所以隱的原因,和基於個人不同本 性的不同的隱逸方式,卻疏於對“隱逸”本身的基礎作出定性。12 就在五世 紀末(約 488 前),沈約在撰述《宋書·隱逸傳序》時透過“品目參差,稱 謂非一”的隱逸形態,更爲把握到了儒家“賢人之隱”的傳統精髓:13 夫隱之為言,跡不外見,道不可知之謂也。若夫千載寂寥,聖人不 出,則大賢自晦,降夷凡品。止於全身遠害,非必穴處巖棲,雖藏往得 二,鄰亞宗極,而舉世莫窺,萬物不睹。若此人者,豈肯洗耳潁濱,皦 皦然顯出俗之志乎!遁世避言,卽賢人也。夫何適非世,而有避世之 因,固知義惟晦道,非曰藏身。至於巢父之名,卽是見稱之號,號曰裘 公,由有可傳之跡。此蓋荷蓧之隱,而非賢人之隱也。賢人之隱,義深 於自晦,荷蓧之隱,事止於違人。論跡旣殊,原心亦異也。身與運閉, 無可知之情,雞黍宿賓,示高世之美。運閉故隱,為隱之跡不見;違人 10 Ibid. 據清·王先謙統計,在范曄《後漢書》撰成之前,關於東漢歷史的史書,已有十八家二十種,共一 千多卷。見陳蘭村主編:《中國傳記文學發展史》(北京:語文出版社,1999),頁 123。除極少數 得以完存外,其餘皆亡佚。今存最完整的輯佚本是周天游:《八家後漢書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1986)和清·唐球輯,楊朝明校補:《九家舊晉書輯本》(中國古籍全錄網路典藏)。 12 Alan Berkowitz 論云,“范曄對隱逸的論析在當時是同類中最完備的敍述。他交待了在隱逸性質不 同的基礎上不同的人選擇隱逸的緣由和具體行爲 ,但卻疏於對隱逸性質本身作出更深入的思考。” 見 “Hidden Spoor: Ruan Xiaoxu and His Treatise on Reclus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111, Iss. 4 (Oct.-Dec., 1991), p.705. 13 沈約的隱逸觀在其撰述的《宋書·隱逸傳序》裏集中表達過,並且在晚年前基本未有改變。參見 Richard Mather,“沈約對隱逸問題的觀點較爲隱晦地表達於《宋書·隱逸傳序》中 (約 487)„„ 對於沈約生平的大部分而言,將僅僅是對社會的抵觸或逃避責任的思想行爲剔除出眞正的隱逸範疇的 動機是佔據他心中主要之地位的。”參見 “Shen Yüeh‟s Poems of Reclusion: From Total Withdrawal to Living in the Suburbs”,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Vol.5, No.1/2 (Jul., 1983), p.55. 11 25 故隱,用致隱者之目。身隱故稱隱者,道隱故曰賢人。(《宋書·隱逸 傳序》)14 沈約認爲“隱”是一種“跡不可見,道不可知”的言語斷道,並將“隱 逸”分爲高低兩個層次。境界高者為“賢人道隱”,賢人之所以隱只是因 “聖人不出、事與運閉”,方才降夷凡品,僻居山野,但隱居不是目的,而 是要韜光養晦,示高世之美;境界低者為“隱者身隱”,隱者之所以隱卻是 因“遁跡違人、逸心俗表”,輒爾藏名换姓,碞居穴處。盤紆“致隱” (contrived reclusion)15是其最終目的,僅為逃避責任卻全然無道德訴求。16 他進而陳述其撰述目的:“今為《隱逸篇》,虛置賢隱之位,其餘夷心俗表 者,蓋逸而非隱云。”沈約對“隱逸”的分級其實淵源有自。其源頭正是儒 祖孔子的思想:“賢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17 孔子的 隱逸等級觀可以直接呼應沈約的觀點。18 這亦觸及了柏士隱(Alan Berkowitz)多處提到的“文人——士大夫”(scholar-offical)之精神氣質 14 《宋書·隱逸傳序》(北京:中華書局,1974),卷九三,頁 2275-2276。 參閲 Alan Berkowitz,“沈約在將賢人之隱區別於冷漠不合群者之逃避的觀點可謂切中肯綮。二 者之別可體現在他們的外在行跡(overt traces)和内在動機兩方面。前者不留有外在隱跡,後者卻呈 示高塵拔俗的細節。對於後者沈約稱其為‘隱者’(„ones in hiding‟),並且因爲他們的這種行爲特 徵,沈又特謂之為‘經過設計且處心積慮的(„contrived reclusion‟) 致隱’”, “Hidden Spoor: Ruan Xiaoxu and His Treatise on Reclus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111, Iss. 4 (Oct.-Dec., 1991), p.706. 16 吉川忠夫談到:“《宋書》隱逸傳序には、賢人の隱と荷蓧丈人、許由、 批裘公など、いわゆる隱者の隱とが峻別され、前者こそが眞隱—跡は外に見われず、道は知る可か らざる—であると強調されている。隱者の隱が、ことさらにだけの身隱、つまりた あにするところの隱であるのとちがつて、賢人の隱—眞隱—は、晦道あるいは道隱でなければなら ない。”見《東海大學紀要文學部》,1968 年第 11 輯,頁 43。 17 《論語·憲問第十四》,見楊樹達:《論語疏証》(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頁 367368。 18 參閲 Alan Berkowitz,“沈約對隱逸的等級品評並非前無古人之擧。畢竟,孔子本人卽曾開宗明 義:‘賢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見 “Hidden Spoor: Ruan Xiaoxu and His Treatise on Reclus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111, Iss. 4 (Oct.-Dec., 1991), p.707. 15 26 (ethos)中的一個概念:他認爲沈約識察到了“隱逸”應當區分“隱”和 “逸”的殊差,這在精神實質上是儒家的隱逸觀念。19 換句話說,卽便是終 身不仕而得以名傳後世者,亦非與政治完全絕緣,至少他們獲以清名的原因 或是因爲自身在品格或才能賢達的前提下屢徵不辟;或是自覺、不自覺地留 下了可被循襲的足跡。20 因而他們的晦跡林壑並未完全免於政治的干擾,或 多或少依然與政治產生了關係,更毋庸提那些先仕後隱、先隱後仕、半隱半 仕之流了。所以中國隱逸文化背景中的隱士,絕非是單純等量齊觀於離群索 居、跟民間脫節的一羣人,他們的行爲也絕不限於棲隱山林而已。21 沈約之 後的史家撰史時雖也借鑑了沈約對隱逸分級的做法,發表了他們各自的隱逸 論,但卻鮮有和他一樣如此接近儒家隱逸觀本質精髓的觀點了。22 在上述理論框架下,隱實蓃羅中國歷史上對“隱逸”性質的義界,首先 對“隱逸者”的各種稱謂有:(1)“隱者”23;(2)“逸民”24;(3) 19 參閲 Alan Berkowitz,“沈約首先對‘隱’一詞進行了定義:某人的外在行跡非意在外顯 ,且此人 的内道(inner principle)不被察覺。這種審慎的描述卽為他後來冠以‘賢人之隱’(„the worthy man in reclusion‟) 之名的道隱,也卽他所認爲的唯一一種眞隱„„ 而那些‘藏身之人’(„Ones in hiding‟)僅僅是憤世疾俗和避地遠人;他們標榜炫耀身體的藏遁,‘靠脫離日常生活來撫平内心。對 於沈約來說,這只能稱之為‘逸’(„disengaged‟),而非‘隱’(„in reclusion‟)。’”參見“Hidden Spoor: Ruan Xiaoxu and His Treatise on Reclus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111, Iss. 4 (Oct.-Dec., 1991), pp.705-706. Richard Mather 也認爲,“在(《宋書·隱逸傳》)前言中,沈約清晰 區分了‘賢人之隱’和‘凡人之逸’的高下之別”參見 “Shen Yüeh‟s Poems of Reclusion: From Total Withdrawal to Living in the Surburbs”,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Vol.5, No.1/2 (Jul., 1983), p.55. 20 參見 Alan Berkowitz,“沈約指出諸如荷蓧丈人和那些匿名的遁世者在‘留下可被循襲的外在行 跡’這一特徵方面是有着顯著區別的”, “Hidden Spoor: Ruan Xiaoxu and His Treatise on Reclus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111, Iss. 4 (Oct.-Dec., 1991), p.706. 21 參見 Alan Berkowitz,“撇開修辭語言方面,傳統中國中的眞隱遠不止是一次偶然或權宜的行爲或 心態;它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追求和選擇”,“Topos and Entelechy in the Ethos of Reclusion in Chin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y, Vol. 114, Iss. 4 (Oct.-Dec., 1994), p.635. 22 “像沈約一樣,許多後繼的撰述隱逸史的學者都在各自對隱逸本質的理解下對各種隱逸人事進行等 級品評(see also p.707, 21n, “Examples are Xiao Zixian‟s 蕭子顯(489-537)‘Accounts of Lofty Disengagement’高逸傳 … and Ouyang Xiu‟s 歐陽修(1007-1072)‘Accounts of Reclusion’隱逸傳 in the Xin Tang shu 新唐書.” )然而,卻少有如沈約那般對隱逸本質作出的精當貼切的分析。” Ibid, p.707. 23 典出《論語·微子篇第十八》:“子曰:‘隱者也。’”見楊樹達:《論語疏証》(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86),頁 476。 27 25 26 27 28 “處士” ;(4)“處人” ;(5)“隱君子” ;(6)“高士” ;(7) “幽人”29;(8)“逸士”30;(9)“隱士”31;(10)“賢人”32;(11) “賢者”33;(12)“巖居之士”34;(13)“大隱”、“小隱”35;(14) “中隱”36;(15)“通隱”37;(16)“充隱”38;(17)“眞隱”39; (18)“逋隱”40;(19)“詩隱”41;(20)“醫隱”42;(21)“江海之 士”、“避世之人”43;(22)“隱默”44;(23)“陸沉”45。 24 同上,“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 典出《荀子·非十二子篇》:“古之所謂處士者,德盛者也,能靜者也,脩正者也,知命者也, 箸是者也”,見蔣南華等注譯:《荀子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5),頁 92。 26 典出《淮南子·主術篇》:“是故處人以譽尊,而遊者以辨顯”,見楊堅點校:《呂氏春秋·淮 南子》(長沙:岳麓書社,2006),頁 286。 27 典出《史記·老莊申韓列傳》:“老子,隱君子也”,見《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 卷六十三,頁 2142。 28 典出《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新垣衍曰:‘吾聞魯仲連先生,齊國之高士也。’”見《史 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卷八十三,頁 2460。 29 典出《易·履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見尚秉和著、常秉義點校: 《焦氏易詁》 (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5),頁 53。 30 典出《後漢書·高鳳傳論》:“嘗以講道餘隙,寓乎逸士之篇。”見《後漢書》(北京:中華書 局,1965),卷八十三,頁 2769。 31 《史記·魏公子列傳》:“魏有隱士曰侯嬴老子,隱君子也。”見《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1959),卷七十七,頁 2378。 32 典出《易·坤·文言傳》:“天地閉,賢人隱。”見高亨:《周易大傳今注》(濟南:齊魯書 社,1979),頁 83。 33 典出《論語·憲問第十四》:“賢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見楊樹達:《論 語疏証》(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頁 367-368。 34 典出“《韩非子·外儲說左上》:“夫好顯巖穴之士而朝之,則戰士怠於行陣”,見陳奇猷: 《韓非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58),頁 654。 35 典出晉·王康琚《反招隱詩》:“小隱隱陵藪,大隱隱朝市”,見《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1986),頁 1030。 36 典出唐·白居易《中隱》:“不如作中隱,隱在留司官”,見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西 安:三秦出版社,2008),卷四百四十五,頁 2279。 37 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戴公從東出。”南朝·梁劉孝標注引南朝宋·王韶 之《晉安帝紀》:“戴逵字安道„„性甚快暢,泰於娱生,好鼓琴,善属文,猶樂遊燕,多與高門風 流者遊,談者許其通隱”,見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北京:中華書局,1983),頁 312。 38 典出《晉書·桓玄傳》:“玄以歷代咸有肥遁之士,而己世獨無,乃徵皇甫謐六世孫希之為著 作,並給其資用,皆令讓而不受,号曰高士。時人名為‘充隱’。”見《晉書》(北京:中華書局, 1974),頁 2593-2594。 39 典出唐·杜甫《獨酌》:“薄劣慙眞隱,幽偏得自怡。”見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西 安:三秦出版社,2008),卷二百二十六,頁 1123。 40 典出宋·范仲淹《知府孫學士見示和終南监宫太保遣懷五首因以綴篇》之三:“勤歌蘭珮招逋 隱,懒事塵纓逐寀僚。”見李勇先等校點:《范仲淹全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2),頁 138。 41 典出清·史震林《記卉園張隱君》:“西望幽居,遠浮佳氣,則詩隱卉園先生所棲遲也。”見李 保民等編:《明清娛情小品擷珍》(北京:學林出版社,1999),頁 855。 25 28 46 其次,對“隱逸場所”的各種稱謂有:(1)“隱舍” ;(2)“江 海”47;(3)“藪澤”、“閒曠”48;(4)“隱室”49;(5)“巖隱”50; (6)“隱處”51;(7)“林棲谷隱”52;(8)“隱茅”53;(9)“蓬蓽” 54 。 再次,對“隱逸行爲”的各種稱謂有:(1)“隱居求志”55;(2) “遯世”56;(3)“隱居放言”57;(4)“隱逸”58;(5)“閑居”(間 42 典出元·耶律楚材《贈高善長一百韻》:“先生乃医隱,退身慕羲皇。”見《湛然居士文集》 (北京:商務印書館,1939),卷十二,頁 174。 43 典出《莊子·刻意》:“釣魚閒處,無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見清·郭慶藩撰、 王孝漁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1),頁 535。 44 典出唐·張籍《奉和舍人叔直省時思琴》:“達人掌樞近,常與隱默同。”見清·彭定求等編: 《全唐詩》(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卷三百八十三,頁 1949。 45 典出《莊子·則陽》:“方且與世違而心不屑與之俱,是陸沈者也。”晉·郭象注:“人中隱 者,譬無水而沉也”,見清·郭慶藩撰、王孝漁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1),頁 895。 46 典出《南史·周顒傳》:“顒於鍾山西立隱舍,休沐則歸之。”見《南史》(北京:中華書局, 1975),卷三十四,頁 894。 47 典出《後漢書·逸民傳序》:“然觀其甘心畎畝之中,憔悴江海之上,岂必親魚鳥樂林草哉。” 見《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卷八十三,頁 2755。 48 典出《莊子·刻意》:“就藪澤,處閒曠。”見清·郭慶藩撰、王孝漁點校:《莊子集釋》(北 京:中華書局,1961),頁 535。 49 典出《洛陽伽蓝記·景林寺》:“禪閣虚静,隱室凝邃,嘉樹夾牖,芳杜匝階,雖云朝市,想同 巖谷。”見北魏·楊衒之著、韓結根注:《洛陽伽蓝記》(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2001),頁 56。 50 典出唐·韦應物《和吴舍人早春歸沐西亭言志》:“卽事同巖隱,聖渥良難违。”見清·彭定求 等編:《全唐詩》(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卷一百九十,頁 904。 51 典出唐·賈島《山中道士》:“不曾離隱處,那得世人逢。”見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 (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卷五百七十二,頁 2984。 52 典出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題名游賞賦咏雜記》:“文皇帝拨乱反正,特盛科名,志在 牢籠英彥。邇來林棲谷隱,櫛比鳞差。美給華資,非第勿處。”見車吉心主編:《中華野史·唐朝 卷》(濟南:泰山出版社,2000),頁 217。 53 典出宋·范仲淹《與晏尚書書》:“有嚴子陵之釣石,方干之隱茅。”見曾棗莊等主編:《全宋 文》(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0),卷三百八十四,頁 720。 54 典出《晉書•皇甫谧傳贊》:“士安好逸,棲心蓬蓽。”見《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卷五十一,頁 1436。 55 典出《論語·季氏篇第十六》:“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見楊樹達:《論語疏証》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頁 437。 56 典出《易·乾》:“不成乎名,遯世無悶。”典出高亨:《周易大傳今注》(濟南:齊魯書社, 1979),頁 62。 57 典出《論語·微子篇第十八》:“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見楊樹達:《論語疏証》(上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頁 477。 58 典出《漢書·何武傳》:“吏治行有茂異,民有隱逸,乃當召見,不可有所私問。”見《漢書》 (北京:中華書局,1962),卷八十六,頁 3481。 29 59 60 61 62 居) ;(5)“郊居” ;(6)“隱德不仕” ;(7)“淪隱” ;(8) “霧隱”63;(9)“還隱”64;(10)“歸隱”65;(11)“仕隱”66; (12)“隱默”67;(13)“農隱”68;(14)“隱處(上聲)”69;(15) “生隱心”70;(16)“隱遁”(隱遯)71;(17)“隱翳”72;(18)“隱 59 典出《禮記·孔子閑居》:“孔子閑居,子夏侍。”見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禮記正義》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卷五十一,頁 1392。 60 典出南朝梁·沈約《郊居賦》題。《梁書·沈約傳》曰:“約性不飲酒,少嗜欲,雖時遇隆重, 而居處儉素。立宅東田,矚望郊阜。嘗爲郊居賦„„”見《梁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73),卷十三,頁 236。 61 典出宋·王禹偁《殿中丞贈戶部員外郎孫府君墓志銘》:“高祖簡,徙居於蔡,曾祖中,祖眞, 皆隱德不仕。”見曾棗莊等主編:《全宋文》(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0),卷一百六十一,頁 171。 62 典出宋·李處權《次陳叔易太湖二十韻》:“世亂甘沦隱,途窮枉乞憐。”見《永樂大典》(原 藏越南河内法國遠東學院),卷二千二百六十,頁 109。 63 典出唐·薛能《孔雀》:“曾處嶂中眞雾隱,每過庭下似春來。”見清·彭定求等編:《全唐 詩》(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卷五百六十,頁 2928。 64 典出南朝梁·何遜《登石頭城》:“愿乘觳觫牛,还隱蒙籠室。”見明·張溥編、清·吳汝倫 選:《漢魏六朝百三家集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頁 623。 65 典出唐·李洞《送軒轅先生歸罗浮》:“舊山歸隱浪摇青,緑鬢山童一帙經。”見清·彭定求等 編:《全唐詩》(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卷七百二十三,頁 3720。 66 典出宋·馬永易《實賓錄》:“唐楊初為江西王仲舒從事,終日長吟,不親公牘,府公致言,拂 衣而去,乃採山飲泉。朝客聞之,以為仕隱。”見明·陶宗儀:《說郛》(北京:中國書店, 1986),卷三,頁 28。 67 典出《南史·沈約傳》:“儀淳深隱默,守道不移,風操貞整,不妄交納。”見《南史》(北 京:中華書局,1975),卷五十七,頁 1404。 68 典出金·王若虛《王氏先塋碑》:“王氏之先,譜亡不可考,世居鹿泉,農隱不仕。”見清·張 金吾編:《金文最》(北京:中華書局,1990),卷九十一,頁 1322。 69 典出漢·賈誼《弔屈原文》:“偭蟂獺以隱處兮,夫豈從蝦與蛭螾。”見《文選》(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86),卷六十,頁 2591。 70 唐·祖咏《蘇氏别業》:“别業居幽處,到來生隱心。”見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西 安:三秦出版社,2008),卷一百三十一,頁 615。 71 典出《後漢書·宣秉傳》:“遂隱遁深山,州郡連召,常稱疾不仕。”見《後漢書》(北京:中 華書局,1965),卷二十七,頁 927。 72 典出漢·王符《潛夫論·交際》:“世主不察朋交之所生,而苟信貴臣之言,此絜士所以獨隱 翳,而姦雄所以黨飞揚也。”見孫海通等主編:《諸子精粹今譯》(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 1993),頁 943。 30 73 74 75 生” ;(19)“隱曜” ;(20)“山居” ;(21)“招隱”(召人歸 隱)76。 最後,還有從統治者的角度出發的諸種“隱逸應對”:(1)“賜隱” 77 ;(2)“招隱”(徵召隱者出仕)78;(3)“搜揚幽隱”79。 第二節 六朝之前的隱逸傳統 在有文字記載的史前史傳説中,隱士早在堯舜時代就出現了,文人 “仕、隱”之間矛盾的升級最早也可追溯至殷商末代。 80 至少可以確定的 是,中國隱逸最根本的進展在漢代末年之前業已發生。隱逸作為一種產生於 先秦社會中的文化現象,與身俱來就與社會之中的政治、文學等思想息息相 關。隱士思想也“歷來佔據傳統文化精神最崇高、最重要的地位”,與“歷 史上的隱士們”成爲了“實際上操持中國文化的幕後主要角色。”81 73 典出漢·劉楨《詩》:“隱生寘翳林,控倊自迫速。”見吳雲主編:《建安七子集校注》(天 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頁 574。 74 典出《三國志·管寧傳》:“臣聞龍鳳隱耀,應德而臻,明哲潜遁,俟時而動。”見《三國 志·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59),卷十一,頁 359。 75 典出南朝·宋謝靈運《山居賦》:“古巢居穴處曰巖棲,棟宇居山曰山居。”見《宋書》(北 京:中華書局,1974),卷六十七,頁 1754。 76 典出晉·左思《招隱詩》:“杖策招隱士,荒途橫古今。”見曹道衡等編:《魏晉南北朝詩選 評》(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頁 122。 77 典出《晉書·阮籍嵇康向秀列傳》:“是以帝堯縱許由於埃烷之表,光武舍子陵於瀑潰之漱,松 蘿低擧,用以優賢,巖水澄华,兹焉賜隱。”見《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卷四十九,頁 1385。 78 典出唐·高適《留别鄭三韦九兼洛下諸公》:“幸逢明盛多招隱,高山大澤徵求盡。”見高適: 《高常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頁 31。 79 典出《宋書·武帝紀下》:“古之王者,巡狩省方,躬覽民物,搜揚幽隱,拯災恤患。”見《宋 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卷三,頁 53。 80 參見 Richard Mather,“參政的夙求與獨善的願望之間的摩擦在自商代以降(約公元前 17661122),當商朝遺民選擇不屈地餓死首陽而非委身新朝的中國知識分子傳統中歷來是糾結困惑 的” ,“Shen Yüeh‟s Poems of Reclusion: From Total Withdrawal to Living in the Surburbs”,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Vol.5, No.1/2 (Jul., 1983), p.53. 81 南懷瑾:,《禪與道概論》(臺北:老古文化事業公司,1983),頁 139。 31 一 隱逸的起源和變體 “從邏輯上來說,在拒絕做官、或儘管符合做官條件卻與政治事務保持 距離的主張成爲一個哲學爭辯問題之前,有關做官資格及參與政治事務的正 當性本身的整個問題,必定先成爲哲學爭辯的主題:很難想象如果後面這個 問題尚未解決,如何討論前面那個問題。„„正是由於孔子堅持任命官職的 標準應當是個人的正直和自我修養,而不是血緣紐帶和世襲,他便將做官資 格的問題變成了一個有爭議的問題。雖然孔子無疑利用了一些在他的時代已 經流行的觀念和原則,包括統治者在位的權力源於其道德價値,但我們必須 承認他把這些觀念調整為一種内聖外王的普遍理想,則是一件新鮮的事 情。”82 誠如文青雲(Aat Vervoorn)的觀點,孔子本人的思想就是生發隱 逸哲學的源頭。孔子並非終其一生都在謀劃如何不使自己的施政理想“繫而 不食”,相反實際上他一直有積極仕進和捐瓢洗耳兩個相對籲求。這在《論 語》中通過孔子及其弟子與隱士正面相遇的直接對話或擦肩而過的間接感喟 的兩個方面都能發現。但他這兩個形象其實本質上是不矛盾的,因爲“對於 隱逸的發展具有更大意義的是孔子開創的另一個基本原理:卽個人的完善修 養和自我約束的道德品質,是倫理價値和社會秩序的唯一資源。君子——道 德高尚的人或尊貴的人——遵循他自己所體悟到的道德而行動,不受外在的 賞罰毀譽的驅使。正是這種以自己的道德意識作爲言行舉止的終極標準的個 82 參見 Aat Vervoorn , Men of the Cliffs and Caves: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Eremitic Tradition to the End of the Han Dynasty,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0), pp.28-29. 又見徐克謙譯: 《巖穴之士:中國早期隱逸傳統》(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9),頁 24。 32 83 人道德自主觀念,使得隱逸的出現在哲學上成爲可能。” 正是因為孔子思 想中“仁”的核心概念,吸引君子心向往之,且不輟地追求道德完善。又因 爲這種“求道”的自覺,促使君子須洞察時機並懂得適時抉擇:如果一國之 君無法給予其“行道”的保障和條件,為不使“道”受妥協摧折,此時之引 退便有其合理、可能性。孔子認爲隱逸時機的正當選擇須參照“賢者辟世, 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84的標準,選擇的前提必要隨這個序列往 右而漸弱。惟當天下全無行道之所,方可全身辟世。他還補充說能做到“賢 者辟世”標準的也只有“作者七人” 85而矣。所以,在這樣的標準下,孔子 奉行“用之則行,捨之則藏”86的理念,在目睹世衰而無能為力時,不與 “昏上亂相”同腐,暫時潛藏和退避,決不是輕易地逃避社會責任,置天下 蒼生於不顧。87 這種隱道,暗合《易》所宣揚的“時隱”觀,成爲了他所代 表的儒家正統隱逸觀和隱逸文化傳統中隱逸思想的實際淵藪和脈理,也為後 世文人士大夫出現仕隱二元駁雜和分裂的常態埋下種子。之後孟子又將其發 展為“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 則兼善天下”的窮達觀。 南懷瑾認爲:“至於講到道家的學術思想,更與隱士思想,不可分離。 與其說道家淵源於黃、老,或老、莊,毋寧說道家淵源於隱士思想,演變為 83 同上注。 《論語·憲問篇第十四》,見楊樹達:《論語疏証》(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頁 367368。 85 學界關於這七人確切名姓還遺有分歧,錢穆認爲是“長沮,桀溺,荷蓧丈人,石門,荷蕢,儀封 人和狂接輿”;楊伯峻認爲是“長沮,桀溺,荷蓧丈人,石門,荷蕢,儀封人,狂接輿和微生畝。” 見楊伯峻:,《論語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80),頁 13。 86 《論語·述而篇第七》,見楊樹達:《論語疏証》(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頁 158。 87 《孔子家語·三恕》:“隱道宜行然亦不忍。今欲身不窮,道亦不隱,為之有道乎?”三國魏·王 肃注:“世乱則隱道為行,然亦不忍為隱事。”見王肃注:《孔子家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頁 22。 84 33 老、莊,或黃、老,更爲恰當。” 88 抛卻過去長期力主道家思想為隱逸正朔 的陳見,89 老、莊所主張的隱逸思想恰恰是對主流的變異。老、莊所代表 (主要是莊子)90的道家思想在終極目的上並不與儒家濟世修身之旨相悖, 只是氣質途徑上更強調因勢而為,柔剛相濟。所以是以存身合道,安之若命 為首要保證,順應時宜而陸沉,而後隨機應變但又不刻意地區分求隱和在 世,正如《莊子·繕性》所言: 世與道交相喪也,道之人何由興乎世,世亦何由興乎道哉!道無以 興乎世,世無以興乎道,雖聖人不在山林之中,其德隱矣。隱,故不自 隱。古之所謂隱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見也,非閉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 知而不發也,時命大謬也。當時命而大行乎天下,則反一無跡;……不 當時命而大窮乎天下,則深根寧極而待。深固自然之根,保寧至善之 極,以待時也。此存身之道也。 91 是故道家的隱逸觀之基礎出發點是自保合乎“時命”。道家思想的這種 特點也易成就隱逸思想與其結合並發生更傾向強調個體價値觀的流變,使儒 家隱逸文化的元素在先秦進一步被豐富和改造。 88 南懷瑾:,參見《禪與道概論》(臺北:老古文化事業公司,1983),頁 139。 89 何鳴:《遁世與逍遙——中國隱逸簡史》(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2006),頁 5-6。 90 老子思想中其實有很強的致用觀,如“通常無爲而無不為”(《道德經》第三十七章),誠如魯 迅《漢文學史綱要》(第三篇)所言:“然老子之言亦不純一,戒多言而時有憤辭,尚無為而仍欲治 天下。”見《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卷九,頁 23。 91 《莊子·繕性》,見清·郭慶藩撰、王孝漁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1),頁 243。 34 二 朝隱思想的初形 郁達夫《舒姑屏題壁》詩云:“不知池上西王母,亦憶東方大隱 無?”92 此處的“東方大隱”卽是漢武帝時朝中隱士東方朔(公元前 154 93)。東方朔其時正處於中央高度集權的大一統封建帝制定型期,峻法嚴 刑,皇權獨尊。士人學者的地位和自由相較百家爭鳴的戰國之時已不能同日 而語。東方朔雖有濟世之心,但並不見用,無奈喟嘆:“彼一時,此一 時。”93 遂同光和塵,佯風詐冒,朝隱於金馬門。他有兩部文學作品闡述大 隱思想: 陸沉於俗, 避世金馬門。宮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遠山之中,蒿 廬之下。(《據地歌》)94 明者處世, 莫尚於中; 優哉遊哉, 於道相從。……飽食漫步, 以 仕代農。依隱玩世, 詭時不逢。……形現神藏, 與物變化, 隨時之宜, 無有常家。(《誡子詩》)95 不求逐步青雲的仕進顯達,又不循古之隱者蒿廬避居,卻能在朝堂這個 象徵政治中心的場所身居卑位而安適逢源,此卽是東方朔創導的“大隱”哲 92 郁達夫:《舒姑亭題壁》,見《郁達夫詩詞集》(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88),頁 64。 漢·東方朔:《答客難》,見《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卷六十五,頁 2864。 94 《史記·滑稽列傳》(北京:中華書局,1959),卷一百二十六,頁 3205。 95 明·李贄:《焚書》卷五,見張建業主編:《李贄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0),卷一,頁 187。 93 35 學。不難發現,他受到了莊子思想中“道無以興乎世,世無以興道,雖聖 人不在山林中,其德隱矣” 96的啓發。東方朔所秉持追求的是在朝堂中韜 光養晦,大隱無形,在對隱逸主體之生命、精神價値的遵護程度上上升到前 所未有的高度。隱逸於何地,只是依情勢所需而定,不僅是隱逸的場所甚至 隱逸的途徑等外在形式都可不再固執,而兩全隱逸主體自我之生命與精神價 値才是其思想核心。 西漢末年揚雄(公元前 53-公元 18)在《法言·淵騫》中所言:“或問 柳下惠非朝隱者歟?„„或曰:‘隱道多端。’曰:固也!聖言聖行,不逢 其時,聖人隱也。賢言賢行,不逢其時,賢者隱也。談言談行,而不逢其 時,談者隱也。”97 這可以視爲大隱思想在西漢末的延續和揚棄。他在《解 嘲》中同樣和東方朔批判了西漢皇權獨擅、小人貴寵、君子困賤的制度: “當今縣令不請士,郡守不迎師,羣卿不揖客,將相不俛眉。”98 但他的大 隱思想又頗異於東方朔的精神氣質,99 他“為人”雖“簡易佚蕩,口吃不能 劇談”,卻“默而好深湛之思,清靜亡為,„„不汲汲於富貴,不戚戚於貧 賤,不修廉隅以徼名當世”100,故此更加悲觀冷靜,認爲當前的時代之難有 用武建功之地是時勢的必然,仕進大門旣已合閉,則“用心於內,不求於 外”,惟剩“欲求文章成名於後世”101此一途。故他將自身安置在朝中的文 96 《莊子·繕性》,見清·郭慶藩撰、王孝漁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1),頁 554。 97 漢·揚雄:《法言·淵騫》,見清·紀曉嵐縂撰、林之滿主編:《四庫全書精華·子部》(北 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02),頁 92。 98 《漢書·揚雄傳》(北京:中華書局,1962),卷八十七下,頁 3570。 99 方介:<東方朔與揚雄——傳統知識份子“朝隱”的兩種典型>,《台大中文學報》,2007 年第 27 期,頁 33-70。 100 《漢書·揚雄傳》(北京:中華書局,1962),卷八十七,頁 3514。 101 同上,頁 3583。 36 102 化創作中,遵循“立德、立功、立言”的選擇秩序,“默然獨守” 撰著 《太玄》,以個體的文學成就曲綫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値。 東方朔、揚雄二人的大隱哲學初型的形成與秦漢大一統集權帝制的嚴苛 政治現實密不可分。他們以各自的選擇途徑安身立命,彰著聲名,達到了 “大隱不忘世,葆璞天地同”103的境界,亦給了後世文人直接的導範。例如 班固在《漢書·敘傳》中云:“淵哉若人,實好斯文。初擬相如,獻賦黃 門,輟而覃思,草《法》纂《玄》,斟酌六經,放《易》象《論》,潛於篇 籍,以章厥身”,並也能自釋其懷道:“密爾自娛於斯文。”104 但這種思 想極易異化成爲後世文人士大夫用來斂獲名祿和山水之樂的工具,漢末尤其 是六朝特色的朝隱便是悖離大隱初衷的典型。 三 隱逸與察擧制度 如果說西漢的主要階段都是皇權至上,世典剛峻,積極用世,在人的 “顯隱”兩端中,“隱”基本處於被全面壓制的時期;那麽西漢後期王莽 (公元前 45-公元 23)的短暫新政則是一個相反案例。王莽在政策上奉行孔 子“興滅國,繼絕世,擧逸民”105的主張,使退燕避人之士“不降其志,不 102 同上,頁 3573。 清·黄鷟来:《題毛闇齋採芝圖》,見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大部》(上海:上海辭書出 版社,2008),卷二,頁 1396。 104 漢·班固:《答賓戲》,見《漢書》,卷一百上,頁 4231。 105 語出《論語·堯曰篇第二十》,見楊樹達:《論語疏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頁 508。 103 37 106 辱其身” ,制定了一套重視擢拔民間賢人的察舉制度,感化和吸引了山林 碞壑間的諸多隱賢。不過王莽的政策除了反使隱者洗耳,也帶來了衍生的效 應,卽朝中或民間的諸多文人為迎合王莽對賢德隱士的徵召、禮遇,竟然刻 意仿隱,塑造統治階層與民間輿論共悅的“典範型”隱逸107,以作終南捷 徑。因此,兩漢交替之際隱逸的風氣和形態又變得更加層見迭出。通過以上 西漢兩個不同時期的隱逸風氣之對比,也能印證政治權力中心的皇權朝綱的 苛峻、溫和與處理隱士問題的政策緊酷與寬鬆,是和這個時期的隱逸現象之 流行、斂跡成一致的舒張正對關係的,108 正如唐房玄齡(579-648)所擧 云:“是以帝堯縱許由于埃烷之表,光武捨子陵於瀑潰之漱,松蘿低擧,用 以優賢,巖水澄华,兹焉賜隱。”109 四 “典範型”隱逸的復盛 西漢末年統治階層曾利用察擧制度網羅籠絡了一批散落民間的賢德之 士,一定時期内調整了隱逸羣體與政治權力中心之間的不合作關係,鞏固了 政權的根基。不過這也衍生了為仕而隱、量體定裁的儒家“典範型”隱逸。 這一隱逸形態到了東漢末年又漸起波瀾,再度擡頭。其中的標誌人物當屬兼 任太學生和清流黨人的郭泰(128-169)。在他一人身上便可管窺到簇聚於 106 語出《論語·微子篇第十八》,同上,頁 476。 參閲 Aat Vervoorn , “Chapter 2.8: The Recommendatory System and the Rise of Exemplary Eremitism”, Men of the Cliffs and Caves: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Eremitic Tradition to the End of the Han Dynasty,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0), pp.140-143. 108 Ibid, “Chapter 3.2: Hermits and the Power Struggle after Wang Mang‟s Fall”, pp.140-143. 109 《晉書·阮籍嵇康向秀列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卷四十九,頁 1385。 107 38 110 其的當時社會文人的衆態。他一生恪守“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 之念,隱遯幽居終生不仕以求遂其志的同時,又蒐尋舉薦棟梁之材並優游逢 源於政壇朱門間;他在言行儀表上高調標新,卻在禮儀文化上極盡保守。他 平衡對立矛盾的思想風度之水準已近儼然是一門藝術。雖然不能說他完全 “竊慕隱居求志之風,猶耻譁衆取名之事。”111 但他勊求自己成爲儒家道 德的“典範型”隱逸之努力確實影響了東漢末年的文人,在范曄編纂的《後 漢書》卷五十三中,集中了周燮、黃憲、徐稚、姜肱、申屠蟠等諸多踵其後 步的人。112 第三節 六朝時代之隱逸風貌 上一節已對六朝之前的隱逸文化傳統流變條分縷析,接下來再對六朝時 代的情況加以歸整。根據對六朝之前的各種隱逸資料的鎔鑄匯合情況最全的 《後漢書·逸民列傳》,共計有隱逸者二十五人。113 而據《晉書》、《宋 書》、《南齊書》、《梁書》、《隋書》、《魏書》、《南史》、《北史》 這幾部專門針對六朝時間段内的隱逸統計,除去重複記載,有各種隱逸形態 110 《論語·季氏篇第十六》,見楊樹達:《論語疏証》(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頁 437。 宋·陸游:《除寳謨閣待制謝表》,見《陸放翁集·渭南文集》(上海:商務出版社,1935), 卷一,頁 6。 112 參閲 Aat Vervoorn, “Chapter 3.7: Confucian Exemplary Eremitism”, Men of the Cliffs and Caves: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Eremitic Tradition to the End of the Han Dynasty,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0), pp.175-184. 113 林育信:“《後漢書·逸民列傳》一方面採用了類傳的撰寫方法,一方面吸收前人著史書與雜傳 得内容鎔鑄而成。文中傳主或附帶所提到的隱逸計有野王二老、向長、逢萌、„„漢陰老父、陳留老 父、龐公等二十五人„„以史料的選擇來看,《逸民列傳》的成書基礎就是兼容並蓄正史與雜傳兩類 史書„„”,《製作隱士:六朝隱逸史傳之歷史敍事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 文,2007),頁 59-60。 111 39 114 共一百零二人之多 。雖然其中有兩漢以降史家文人對隱逸關注的自覺和重 視程度已較漢前大大提升的因素,但不能否認的是,六朝的隱逸風氣和情態 更爲多面。造成這個時代特色的隱逸現象之緣由自然也不是單一的。 一 隱逸風行之由 (一)權力中心的削弱與莊園經濟的興盛 六朝江南的富庶帶動了莊園經濟的勃興。東吳建立後,避北方戰亂的中 原勞動力、生産工具與技術就陸續南來,從永嘉(307-313)迄大興年間 (318-321),移民浪潮更是不斷。沈約在《宋書·州郡志縂序》中記載 “自夷狄亂華,司、冀、雍„„諸州一時淪沒,遺民南渡。”115 遂逐步形 成了三吳、會稽、番禺、荊湘這幾個江南主要的經濟重鎮。特別是這一時期 隱逸者簇聚的兩大板塊——三吳和會稽二地,良疇萬頃,物產豐饒。116 另一方面,兩晉以來,特別是南朝諸代的中心權力基礎相對漢朝要薄弱 許多。117 權力的削弱不但減輕了中央對士人思想和言論的政策束縛,也失 去了對經濟基礎的掣肘。“大一統”象徵的向心力的衰微,此消彼長了這一 114 “收錄的隱士有孫登、東京、夏統、„„戴逵,龔玄之,陶淡,陶潛,„„沈麟士,阮孝緒,鄧 郁,陶弘景,釋寳誌,„„庾承先,馬樞。”同上,頁 69、92、100-102。 115 《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卷三十五,頁 1028。 116 《宋書·孔季恭羊玄保沈曇慶列傳》:“江南之為國盛矣,„„考之漢域,惟丹陽會稽而已。自晉 氏遷流,迄於太元之世,百許年中,無風塵之警,區域之内,宴如也„„自此以至大明之季,年逾六 紀,民戶繁育„„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嵗或稔,則數郡忘飢。會土帶海傍湖,良疇亦數十萬頃, 膏腴上地,畝直一金,鄠杜之間,不能比也。荊域跨南楚之富,揚部有全吳之沃,魚鹽杞梓之利,充 仞八方,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見《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卷五十四,頁 1540。 117 [日]興膳宏著,李寅生譯:,《中國古典文化景致》(北京:中華書局, 2005),頁 41。 40 時期的隱逸之風。 118 處於這其中的門閥士族,貴胄公卿競相求田問舍、謀 置私業,山湖林地被圈佔之風日熾,劉宋孝武帝大明初年這一現象就已始 著,爲此揚州刺史西陽王劉子尚(450-465)進諫:“山湖之禁,雖有舊科, 民俗相因,替而不奉,熂山封水,保為家利。自頃以來,頽弛日甚,富強者 兼嶺而佔,貧弱者薪蘇無托,至漁采之地,亦又如玆。”119 但在陳弊之 後,他承認權貴豪門圈地佔林之狂瀾勢態已無法力挽,惟有條件地對其規範 才能平衡旣得利益者與未得利益者之間的分配,達到社會的穩定。宋孝武帝 大明初(457 後)他獻策建言道:“官品第一、第二,聼佔山三頃;„„第 九品及百姓,一頃。皆依定格,條上貲簿。若先已佔山,不得更佔;先佔闕 少,依限佔足。”120 孝武帝劉駿(430 -464)採納了這項政策,這一看似兼 顧弱勢羣體的分配方式實質上是向高門士族的妥協,也就最終異變為後者可 以合法攫取土地的制度保障,以至於在劉駿當朝就有了顯明後果,如“(沈 約先祖沈慶之)有園舍在婁湖,慶之一夜攜子孫徙居之,以宅還官。悉移親 戚中表於婁湖,列門同閈焉。廣開田園之業„„家素富厚,產業累萬金,奴 僮千計。”121 逮及蕭齊永明(483-493)年間,此風依然不輟,“時司徒竟 陵王(蕭子良)於宣城、臨成、定陵三縣界立屯,封山澤數百里,禁民樵 採。”122 他們在建立安身立命的物質保障——莊園經濟之餘,也客觀上促 進發展了莊園隱逸文化。 118 六朝隱逸盛行與王朝統治權利中心的互為消長關係,依然可以借用文清雲在《岩居之士》中對漢 王朝中心與隱逸勢力的容忍反比理論來闡釋分析。 119 《宋書·羊玄保傳》,卷五十四,頁 1537。 120 同上。 121 《宋書·沈慶之傳》,卷七十七,頁 2003。 122 《梁書·止足》(北京:中華書局,1973),卷五十二,頁 759。 41 (二) 丁賦的加重與戶籍人口的流失 六朝時代每朝統治者一般會在寶業初建,皇祚維新時宣佈一些輕徭薄役 的政策,促進了農業的復興,如劉宋義熙八年(412),劉裕下書整飭荆 州、江州的所有戶籍租役和徵敛:“凡租税調役,悉宜以見戶為正。„„諸 非軍團所資利入守宰者,今一切除之。„„實戶置臺調,癸卯梓材,庚子皮 毛,可悉停省,别量所出。巴陵均折度之,依舊兵運。原五嵗刑以下,凡所 質錄賊家餘口,亦悉原放。”123 另一方面,江南農業經濟從凋敝到恢復隨 之也帶來了輕繇薄斂的丁賦(或稱丁租)得再度增額。124 這種按人丁徵收 的賦税形式始於漢高祖四年(公元前203),當時稱算賦。規定凡年十五至 五十六之人,每年繳納賦錢一百二十,為一丁算。至此歷代相沿,唯賦額名 稱不一。125 江南重賦,由來已久,清顧炎武(1613-1682)在《日知錄》中記 載:“丘浚《大學衍義补》日:‘韩愈謂賦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以今 觀之,浙東西又居江南十九,而苏、松、常、嘉、湖又居兩浙之十九 也。”126 其實六朝的丁賦又何嘗不重,白壽彜在《中國通史》中記載到: 西晉統一后,卽於太康元年(280)頒佈戶調式,同時还頒佈了佔 田法和課田法。……規定:“男子一人佔田七十畝,女子三十畝。其 123 《宋書·武帝紀中》(北京:中華書局,1974),卷二,頁 29。 白壽彜:,《中國通史》(上海:上海人 民出版社,1995),卷五,頁 516-519。 125 直至清康熙五十年(1711)後,才規定“滋生人丁,永不如賦”。雍正時遂將丁賦攤入地税,稱 地丁,詳參《通典·賦税上》、《文獻通考·戶口一》。 126 清·顧炎武:,見清·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1984),卷十,頁 790。 124 42 外,丁男課田五十畝,丁女二十畝……遠夷不課田者輸義米,戶三斛, 遠者五斗,極遠者輸算錢,人二十八文”(《晉書·食貨志》)太康年 間,人口增加很顯著。……這當是國家戶籍上人口數的增加,與人口的 實際增加數當有距離。……世族地主的佔田數額是遠遠超过勞動人民 的。卽使第九品还可以佔田十頃,超过勞動人民佔田七十畝的十四倍以 上。東晉以來,山湖川澤多為門閥和豪强霸佔。一般老百姓使用,要向 他们納税。……南渡的北方勞動人民,江南漢人和各少數族人民共同開 發了江南廣大土地,發展了江南經濟,但江南統治者剝削慘重卻使得人 民無法生活下去……人民的負担,主要有租、戶調和徭役。此外又 有……丁塘税、口賦、貲賦等雜税。……宋齊時期,一般農民生活的困 苦情況,在齊武帝永明六年(488)顧宪之……寫道:“山陰一縣,課 戶上萬;其民貲不滿三千者,殆将居半;……凡有貲者,多是士人,復 除。其贫極者,悉皆露戶。役民三五属官,蓋惟分定:百端輸調,又則 常然。……”(《南齊書·陆慧晓傳附顧宪之傳》)……人口逃亡,在 戶籍者日少……則剩下的在籍者租税徭役負担必更重;重則人民逃 亡。……人民逃亡,主要有几個去處:一投依門閥大族作依附民部曲、 客;二投依寺院作僧尼、白徒養女:三藏匿山林作流亡逃戶。 127 在白壽彜匯輯的這幾段史料中,可以歸納出六朝丁賦的三個特徵:第 一、南北朝的賦稅制度基本承襲魏晉,在其它稅種略有變更外,丁賦制度一 127 白壽彜:,《中國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卷五,頁 313-316。 43 直維持;第二、門閥大族侵佔田地情況日趨嚴重,民衆在負擔政府徭役外, 常常還將承受門閥大族的二次剝削;第三,不堪重負的民衆主要選擇依附門 閥大族、遁入寺廟山林的逃避手段,導致了實際人口增加前提下的政府在案 戶籍的大量流失。這些情況導致的結果有兩方面間接促進了隱逸的興起:其 一是門閥大族的莊園隱逸物質基礎的進一步擴大;其二是迫使中下層民衆失 去生活依賴而選擇走上流亡之路。 (三) 動亂的時局與宗教的介入 一方面,道家學説中提倡順應自然、貴虛無而主清靜的思想開始侵蝕儒 家名教在文人士大夫心中的固有位置。根據《老子》:“道常無為而無不 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和《淮南子·原道訓》:“無為為為,而 合於道,無為言言,而通乎德”等思想闡揚的不見而彰,不動而變,無為而 成的貴無觀念漸漸衍變成爲一種流行於魏晉的、獨特的價値理論——玄學。 它出於儒教體内卻結合了道家的思想,最終蛻變出一套對立於名教教義的體 系:“魏正始中(約 240-249),何晏、王弼等祖述《老》、《莊》,立論 以爲:‘天地萬物皆以無爲本,無也者,開物成務,無往不存者也。陰陽恃 以化生,萬物恃以成形,賢者恃以成德,不肖恃以免身。故無之為用,無爵 而貴矣。’”128 故“三玄”清談至“王衍之徒,聲譽大盛,位高勢重,不 以物務自嬰,遂相效仿,風教陵遲,(裴頠)乃著崇有之論以釋其蔽。”129 128 《晉書·王衍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卷四十三,頁 1236。 《晉書·裴頠傳》,卷三十五,頁 1044。 129 44 另一方面,佛教在西漢時期傳入中國。東漢明帝永平年間(58-75),印 度僧人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在洛陽建造了中國第一座佛寺——白馬寺。自此, 佛教逐漸在中原傳播開來,並在東漢末年輾轉輸入南方。 130 然而其發展乃 至壯大卻是在東晉以後才開始的。 131 直至南朝劉宋以前,上流階層對其依 然有所戒備,例如東晉車騎將軍虞冰(296-344)在《為成帝出令沙門致敬 詔》中所云:“夫萬方殊俗,神道難辯,有自來矣。„„且今果將有佛邪? 將無佛邪?有佛邪,其道固弘。無佛邪,義將何取?繼其信然,將是方外之 事,方外之事,豈方内所以體。而當矯形骸,違常務,易禮典,棄名教,是 吾所甚疑也。” 132 這段話頗能從中解讀到當時上流階層面對佛教觸碰名教 禮範、中土文明敏感方面的憂懼。 而至劉宋以降,佛教傳播近趨鼎盛。晚唐杜牧(803-852)描繪南朝都城 建康的名篇《江南春》曾有“南朝四百八十寺”之說,而當時實際的寺廟數 量遠遠逾此。這一時期立寺成風,僧尼成羣。僅以統治中心——建康城爲 例,這些寺廟,或由皇帝敕建,133 或由個人捨宅而建,134 或由僧尼化緣营 建。 135 建康遂成為和與此同時的北朝都城洛陽齊名的兩大佛教中心。但記 載關於佛寺情況的專著數量南朝這邊未能比肩北朝,洛陽城多達1367座的寺 130 據梁·釋慧皎《高僧傳》記載,支謙經武昌来到建業,專以譯經為務,其譯有《維摩詰經》、 《大明度無極經》、《首欏嚴經》等經典 36 部 48 卷,行文簡潔廣博,标志着南朝佛教傳播的滥觞。 但眞正使佛教在南朝流行於世的則是天竺僧人康僧會。康僧會於吳赤乌十年(247)自交趾(今越 南)經由廣州北上来到建業。吳大帝孫權為其建立江南第一座佛寺——建初寺(唐·許嵩《建康實 錄》)。康僧會在寺内設墰傳經,弘揚佛法,並且譯出《吳品經》、《六度集經》、《安般守意 經》、《法鏡經》等佛教經典。支謙和康僧會两位高僧一北一南匯聚建業,对佛教在江南的傳播,起 到了開風氣之先的作用。 131 劉躍進:,《中國社會科學》,2004 年第 5 期,頁 179。 132 見清·嚴可均編:《全晉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卷三十七,頁 377。 133 如孫權為康僧會造建初寺,晉簡文帝為僧侣造波提寺,梁武帝敕建同泰寺等。 134 如湘宫寺為宋明帝為湘東王時的王府,他当皇帝後,舍故居而建;庄嚴寺為大臣謝尚舍宅而建; 平陸寺為宋平陸令許桑舍宅而建;棲霞寺為南齐明僧绍舍宅而建;一乘寺為皇室蕭纶舍宅而建。 135 如長干寺為吳時尼众所建;宋熙寺為天竺僧人伽罗多哆所建,瓦官寺為僧慧力啓乞所建。 45 廟詳情由時人楊街之(?-?)《洛陽伽蓝記》的傳世而得以完整流傳下 來。南朝這邊的同類專著最早也只推明葛寅亮(?-?)編纂的《金陵梵刹 志》。由於歷經兵火戰亂,金陵佛寺毁圯殆盡,所以该書收錄的建康寺廟僅 有177座。清末孫文川(1822-1882)輯述、陳作霖(1837-1920)編纂的《南 朝佛寺志》較為詳备,但是由於作者生活年代去南朝已達一千五百多年之 久,故收錄的有名可考的南朝寺廟也只有226座。縱然如此,鼎盛時期建康 的寺廟還是可由以下几則史料推斷出實際數目多達五百至七百餘座。136 最初當時,中原板蕩,哀鴻遍野,大批難民附隨五馬渡江。尤其在東晉 和南朝,南北對峙,戰亂頻仍。 137 社會矛盾如斯之甚,非但閭里“人人厭 苦,家家思亂”,而且朝野“大臣,人人莫能自保”138。文人士大夫至尋常 百姓從上及下由此均希冀開化解脫。隨着儒家繁瑣教條的天命觀受到玄道衝 擊;玄道宣揚的飲藥煉丹,白日飛升又風潮漸弭,佛教則從“神不滅論”出 發,揭櫫“因緣相續”、“他力救濟”的大乘弘通入世觀,还提出“見性是 佛”、“一闡提皆可成佛”論,並且在形繪“未來世界”的信仰中獨佔鼇 頭,日益成爲困苦現實中的精神解答。139 統治者適時地大力提倡,140 僧人 136 《南史·郭祖深傳》記載:“都下(建康)佛寺,五百餘所,窮極宏麗,僧尼十餘万,資產豐沃。所 在郡縣,不可勝言。道人又有白徒,尼則皆畜養女,皆不貫人籍,天下戶口几亡其半。”这段史料明 確指出南朝建康共有寺庙 500 餘座,僧尼 10 万餘人,資產豐厚,以至於許多農民投靠佛寺,充当佃 戶,使得“天下戶口,几亡其半”;此外,唐·法琳《辨正論》卷三引《舆地圖》称:“都下舊有七 百餘寺”;唐·道宣《續高僧傳》卷十五《義解篇·综論》談及南朝梁時建康寺庙盛况時寫道:“当 斯時也,天下無事,家国會昌。風化所覃,被於荒服。鍾山帝里,寳刹相臨;都邑名寺,七百餘 所。” 見《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卷七十,頁 1721-1722。 137 熊承芬:,《南京史志》,1995 年第 1、2 期合刊。 138 《資治通鋻·齊紀八》(北京:中華書局,1979),卷一百四十二,頁 4452。 139 參見孫昌武:《愧悔與憂懼——沈約的宗教世界》,見《詩苑仙蹤——詩歌與神仙信仰》(天 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5),頁 246-247。 140 東吳大帝,東晉元帝、晉明帝,南朝宋明帝、齊文惠太子、齊竟陵王、梁武帝、昭明太子、陳武 帝、陳後主等,莫不禮崇佛教,膜拜高僧,对於佛教在政治上加以維護和扶植,在經济大力予以資助 和支持。 46 也主動將經義與儒道思想進行成功的格義融合及相機補充。經過本土化改造 後的佛教可遊刃於諸教之間,故而愈發得到統治階層的垂青和倡導,最終在 梁武帝天監時期,整個社會達到了佛寺、僧尼、譯經山積川流的空前盛況: 共有佛寺2846座、僧尼82700人、譯經46部201卷。 141 就梁武帝天監年間 (502-519),作為統治者蕭衍個人而言,也達到了歷朝國君中崇佛的頂 峰:在國策上敕定佛教為“不二國教”142;在習踐中不但與高僧文章往復, 相繼晷漏,而且捨身示信 143,身體力行144;在創作上也樂不可遏於釋教文學 書寫中。於是,上好下甚,“朝士受道者衆。三吳及邊海之際,信之逾甚” 145 ,出現了許多攜帶宗教基因的“佛隱”人士。 二 六朝隱逸的特徵及走勢 (一)“朝隱”的最終確立 史臣曰:夫獨往之人,皆禀偏介之性,不能摧志屈道,借譽期通。 若使値見信之主,逢時來之運,岂其放情江海,取逸丘樊。盖不得已而 然故也。且巖壑閒遠,水石清華,雖復崇門八襲,高城萬雉,莫不蓄壤 141 唐·法琳《辨正論》(《大正藏》52 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年影印版)記載:劉宋有 佛寺 1913 座、僧尼 36000 人、譯經 465 部 717 卷;蕭齊有佛寺 2015 座、僧尼 32500 人、譯經 12 部 33 卷;蕭梁有佛寺 2846 座、僧尼 82700 人、譯經 46 部 201 卷。 142 天監三年(504),梁武帝作《捨事李老道法詔》宣諭:“寧在正法之中長淪惡道,不樂依老子教 暫得升天„„”,見唐·釋道宣:《廣弘明集·歸正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卷四, 頁 116。 143 同上,梁武帝曾於天監三年(504)四月八日,天監四年(505)四月十七日等多次捨身同泰寺作 “寺奴”,然後由羣臣籌款為他“贖身”。 144 如其《斷酒肉文》(見佛光星雲:《佛陀眞言》(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頁 197)及 《與周舍論斷肉敕》(見明·張溥編、清·吳汝倫選:《漢魏六朝百三家集選》(長春:吉林人民出 版社,1998,頁 447-448),督導僧尼偕自己共同遵守。 145 《隋書·經籍志四·道經》(北京:中華書局,1973),卷三十五,頁 1093。 47 開泉,仿佛林澤。故知松山桂渚,非止素玩,碧涧清潭,翻成丽瞩。挂 冠東都,夫何難之有哉!(《宋書·隱逸傳論》)146 沈約於《宋書·隱逸傳論》篇末所作的總結中,在標擧了孔子和《易》 的“時隱”觀,奉行用捨行藏的同時,又吸收了東方朔的“大隱”思想,肯 定了六朝特色的朝隱觀。 如果說沈約的朝隱思想還是首先強調儒家“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147 的“時隱”觀前提,那麽早在西晉,郭象(252?-312)通過注釋《莊 子》表達了更激進的觀點148: 隱,故不自隱。古之所謂隱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見也,非閉其言而 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發也,時命大謬也。當時命而大行乎天下,則反 一無跡;不當時命而大窮乎天下,則深根寧極而待;此存身之道也。 (《莊子·繕性》) 146 《宋書·隱逸傳論》(北京:中華書局,1974),卷九十三,頁 2297。 《論語·泰伯篇第八》,見楊樹達:《論語疏証》(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頁 200。 148 參見 Alan Berkowitz,“文人士大夫奉行的另一種隱逸形式是純粹理性型的。中國中世紀早期的 文人士大夫冀望拓伸隱逸的邊限至可容納所有可被構想到的境域,甚至包括朝堂這個與隱逸的相對 物,只要當事人内心想保持高尚。‘朝隱’(‘hiding in the court’)的哲學理論根據 被東方朔(公 元前 154-93)在戲謔談笑中論及,且被後來一系列著名人物例如揚雄(公元前 53 -公元 18)(揚雄 稱之為詭辯中的終極)、還有王充(27-約 100)所保留。但它在晉以降的文人士大夫階層中獲得了 很多市場。‘玄學’ (‘abstruse learning’)的信眾和理論家嫁接了莊子道家哲學的超脫成分,隨 卽還有維摩詰世俗佛教教義置於宣揚從政的儒家思想主幹之上,因此育養出了一套比神秘主義更能提 供將人的内心獨立於外在行跡的實際層面的超越。其中最負盛名的代表當屬 郭象(252-312)對《莊 子》中姑射仙子的描繪的評論。郭象對彼篇章的隱喻性質進行了闡釋:„„ 擁護這個中間立場可被 冠以‘實用超越’( ‘pragmatic transcendency’)之名,也卽此任可以駐留在世俗的政治生活世界 中。”“Topos and Entelechy in the Ethos of Reclusion in Chin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y, Vol. 114, Iss. 4 (Oct.-Dec., 1994), pp. 636-637. 147 48 【郭象注】若夫自隱而用物,則道世交相興矣,何隱之有哉!…… 祇所以交喪也。此澹漠之時也。反任物性而物性自一,故無跡。此不能 澹漠之時也。雖有事之世,而聖人未始不澹漠也,故深根寧極而待其自 為耳,斯道之所以不喪也。未有身存而世不興者也。在窮塞而常樂,處 危險而安寧,任時世之行藏,可謂存身之道也。149 郭象詮釋了他對“隱”的理解:“超越是非、昏明、清濁、高下的對 峙,不為物困,與世推移,隨緣自適,則與莊子之漁樵為同調。”150 魏晉 之時,雖玄學大振,但有三股不同的玄學理路時有牴牾,它們的交鋒決定了 士人對隱逸的理解和選擇,馮煥珍將其歸納為: 甲、溺於名教而不知自然——持此見地者不會走向隱逸; 乙、越名教而任自然——持此見地者可能選擇避人或避世; 丙、名教卽自然——持此見地者走向卽世隱逸;151 郭象的思想重在打通和同化名教人倫規範和人之自然自由本性。玄學嬗 變至此已完全取消與儒學的對立,並且以新鮮血液再次回歸儒學之中。同 時,他又揚棄了莊子的逍遙觀: 149 清·郭慶藩撰、王孝漁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1),頁 243。 金開誠、董洪利、高路明校注:《屈原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頁 758。 151 馮煥珍:, 《經典與解釋》,2007 年縂 20 期,頁 152。 150 49 夫小大雖殊,而放於自得之場,則物任其性,事稱其能,各當 其分,逍遙一也,豈容勝負於其間哉!……夫聖人雖在廟堂之上, 然其心無異于山林之中……徒見其戴黃屋,佩玉璽,便謂足以纓紱 其心矣;見其曆山川,同民事,便謂足以憔悴其神矣。豈知至至者 之不虧哉!(郭象注《逍遙遊第一》) 152 可見,在郭象的理念中,眞隱不必刻意匡正名教,反之連同名教、自 我、萬物都厝置於取消差別對待的“自得之場”内,卽可馳心騁性,“卽世 隱逸”153。 東晉孫綽(314-317)《(劉惔)誄》、東晉王康琚(?-?)《反招隱 詩》和梁蕭繹(508-554)《全德志論》在此基礎上也相繼闡揚: 居官無官官之事,處事無事事之心。(《晉書·劉惔傳》)154 小隱隱陵藪,大隱隱朝市。伯夷竄首陽,老聃伏柱史。(《反招 隱詩》)155 物我俱忘,無貶廊廟之器;動寂同遣,何累經綸之才。雖坐三 槐,不妨家有三径;接五侯,不妨門垂五柳。(《全德志論》)156 152 清·郭慶藩撰、王孝漁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1),頁 1、頁 22。 同上。 154 《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卷七十五,頁 1992。 155 《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卷二十二,頁 1030。 153 50 由此可見,六朝的朝隱觀是對儒家時隱觀的一次開承後的變格,它吸收 了漢朝大隱的思想和郭象注莊的意旨,比大隱觀更加弱化了對隱逸者的道德 約束和地點限制,直接啓瀹了唐朝中隱觀的生成: 大隱住朝市,小隱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囂喧。不如作中 隱,隱在留司官。……(白居易《中隱》)157 在這種理論風氣下,士族、庶族文人中都出現許多競相爲此尋求思想依 據或身體力行的實踐者,旣身在廟堂又棲心江海正式成爲了文人在仕隱問題 上的又一選擇。158 如晉鄧粲(?-?)就積極響應道:“夫隱之為道,朝亦 可隱,市亦可隱,隱初在我,不在於物。”159 陸機160、潘岳、孫綽、許询、 謝安等人旣在行止上旣仕且隱,161 也在文學作品中作爲審美對象加以歌 詠。 156 見陳伉等譯注:《金言全注全譯本》(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頁 396。 見周勛初、嚴傑選注:《白居易選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頁 290。 158 參見 Richard Mather, “六朝時代置於文人士大夫之上的生存壓力使得他們作出了對君主變色龍似 的效忠觀念,這也大大促進了隱逸的一般動機並使之成爲一個常被探討的週期性話題。其中一些人靠 間斷性的隱逸來擺脫這個困境,甚至在他們不能全盤解決好仕隱問題的時候。然而其他一些人則堅持 在理性的政治活動參與中達到‘内聖外王’( maintaining „internal sageliness‟ while exhibiting „external kingliness‟ )。” “Shen Yüeh‟s Poems of Reclusion: From Total Withdrawal to Living in the Surburbs”,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Vol.5, No.1/2 (Jul., 1983), p.53. 159 《晉書·鄧粲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卷八十二,頁 2151。 160 晉·陸機《贈潘尼》:“及子雖殊,同升太玄。舍彼玄冕,襲此雲冠。遺情市朝,永志丘園。” 見金濤聲點校:《陸機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頁 53。 161 參見 Richard Mather 譯: Shih-shuo Hsin-yu: A New Account of Tales of the World,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76), p.139. 157 51 (二) 充隱的彌漫和眞隱的褪色 前文已交代,先秦兩漢可稽考的隱逸者縂數遠不及六朝各代的總和。但 是形成鮮明反差的是,爲數不多的先秦兩漢隱逸羣體中,不論個體對隱逸的 理解和境界高下差異,至少就對隱逸的執著和摯誠態度而言,還是要超出六 朝羣體許多。162 如孔孟老莊諸賢對隱逸精神的求索;嚴武梁鴻的高風亮 節;曼倩子雲的大隱理想,都不同程度地進入過六朝文人的信仰中。而到了 六朝,固然朝隱思想的本旨也是為救世有心,回天無力之人能夠身在朝市而 葆志存節,但後來的實際發展委實有負初衷。 正因爲朝隱溝通了市朝與陵藪,強調精神的高蹈而不拘泥形式與地點, 造成了衆多附庸風雅或泥沙俱下者假“朝隱”之名,行“充隱”之事。一方 面,隱逸的地點方式被無限寬容和模糊,不但可以在朝閑居,亦可外任野 仕;另一方面,隱逸的選擇時機被漠視和操縱,不但可以反復入仕,亦可反 復出仕。加之玄學倡導在玄冥之境獨化,僞朝隱者可以冠冕堂皇地盜名欺 世,貪圖爵祿,將朝隱本來有限的積極意義全部泯滅了。對此宋朱熹(11301200)一針見血地批判云:“晉宋人物,雖曰尚清高,然個個要官職。這邊 一面清淡,那邊一面招權納貨。陶淵明眞個能不要,此所以高於晉宋人 物。”163 162 《後漢書·方術列傳》曰:“漢世之所謂名士者,其風流可知矣。雖弛張趣舍,時有未純,於刻情 修 容,依倚道藝,以就其聲價,非所能通物方,弘時務也。”見《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1965),卷 八十二下,頁 2724。 163 宋·朱熹:《朱子語類五則》,見北京大學中文系編:《陶淵明研究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 局,1962),頁 74。 52 以上還只是僞隱之徒自造“隱士”,更爲高明的是統治者製造“隱 士”,然後和紛至遝來的前者合奏天下歸心的二重唱。統治者旣可乞收人 心,招賢納廣;又可安撫民情,聲壮國威。當然不能否認其中不乏有通達民 隱,扶危掖傾的正面價値,但更多是出於點綴承平的政治目的和風尚追求, 如桓玄禮賢皇甫希164,劉裕殷勤徵召周續之165,蕭衍虛席以待陶弘景166„„ 朝野士庶見聞上好嘉遁,廣開播殖,遂揚言隱逸,擢居美職。 (三)從具體地隱逸實踐到抽象地隱逸思辨 隨着朝隱思想的漸趨流行,典範型朝隱的概念又浮出水面,日本學者小 尾郊一在其《中國隱遁思想》中就談到: 到了晉代……卽使是沒有感到生命的危險,也有選擇隱遁的行爲出 現。就是説當時興起了隱遁的風氣。以前是個別人的行爲,到了晉代演 變成社會整體問題。167 164 《晉書·桓玄傳》曰:“玄以歷代咸有肥遁之士,而己世獨無,乃徵皇甫谧六世孫希之為著作,並 給其資用,皆令讓而不受,号曰高士。時人名為‘充隱’。”見《晉書》(北京:中華書局, 1974) ,卷九十九,頁 2593-2594。 165 《宋書·周續之傳》曰:“高祖北伐,還鎮彭城,遣使迎之,禮賜甚厚。每稱之曰:‘心無偏吝, 眞高士也。’尋復南還。高祖踐阼,復召之,乃盡室俱下。”見《宋書》(北京:中華書局, 1974),卷九十三,頁 2281。 166 《南史·陶弘景傳》曰:“國家每有吉凶征討大事,無不前以諮詢。月中常有數信,時人謂為 山中宰相。”見《南史·陶弘景傳》(北京:中華書局,1975),卷七十六,頁 1899。 167 [日]小尾郊一:《中国の隐遁思想:陶淵明の心の軌迹》(东京都:中央公論社,1988),頁 77。 轉引自 [日]小島明紀子著,常江譯:,《鞍山社會科學》,2006 年第 5 期,頁 43-46。 53 文人士大夫將朝隱作爲一種在面臨仕隱矛盾時候的優雅選擇和權宜之 計。這樣,六朝之前,主要將隱逸作爲内化精神而融入在個體性生活方式裏 的實踐軌躅,漸漸被剝撤内容,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去個性化的隱逸普適範 本,填充著當時文人共性化的抽象設想和理想名義。這種現象在六朝佔據隱 逸形態的主導,並實質性地進入當時文人階層的方方面面,包括宗教哲思、 文學藝術、社會關係和政府行爲。“隱逸”僅僅作爲循誦襲傳的純意識,而 不再綁定它所對應的生活實踐。168 所以唐房玄齡(579-648)在《晉書》中 也不得不喟嘆:“嵇琴絕響,阮氣徒存。通其旁徑,必彫風俗;召以效 官,居然尸素。”169 (四) 隱逸中的玄風式微與多教圓融 前文已述,六朝早期的隱逸之風受到魏晉玄學的影響甚深,時人普信 “若道義內足,希微兩亡,藏景窮巖,蔽名愚谷,解桎梏於仁義,示形神於 天壤,則名教之外别有風猷。”170 魏晉士人崇信的玄學,是儒道爭勝中交 合繁殖出的異變品系。它出自儒教,但卻帶有道教與之分庭抗禮的基因,以 扶危匡正儒家名教為己任。但到了南朝,隱逸氣質由玄學主導返歸儒學風 168 參見 Alan Berkowitz,“典範型隱逸私人生活的傳播普及成爲將隱逸整合作爲文雅的一種選擇,也 成爲了一種獲得認可的方式。踐行此事緣自個體對特殊外在環境和個人理性結合的回應,它已經去個 體化變為可作權宜之計的公開程式„„在其現實基礎上的理想、抽象、名義化的隱逸形態在六朝佔居 了主流。它實質性地在生活各個方面中扮演著相應角色:如在 哲學思潮和宗教系統的的差異發展 中;在政府決策的實踐和理論中;在文學中;在藝術中;在社會關係中;在自然山水的賞鑑中,等 等„„一種經優化的、漫射的又通常在社交禮儀名義上的隱逸成爲了風尚,促使這種特徵化的隱逸作 爲一種生活方式更顯著地固定下來。故在六朝時代,‘隱逸’不再被其對應的實踐所綁定”, “Topos and Entelechy in the Ethos of Reclusion in Chin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y”, Vol. 114, Iss. 4 (Oct.-Dec., 1994), p.636. 169 《晉書·阮籍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卷四十九,頁 1386。 170 《南史·隱逸傳序》(北京:中華書局,1974),卷七十五,頁 1855。 54 軌,返觀内照出儒顯玄隱、儒揚玄抑的交替理路。儒教在隱逸風氣中乘時藉 勢,擺脫了玄學擱淺的窘境。 正如戴逵(326?-396)在《竹林七賢論》中認爲:“竹林之為放,有 疾而為顰者也,元康之為放,無德而折巾者也。„„外眩囂華,內喪道實。 以矜尚奪其眞主,以塵垢翳其天正„„。”171 阮籍嵇康等諸賢懷抱利器, 口談浮虛,不遵禮法,視傳統禮教中的不合理因素如骨鯁在喉,而後世稱疾 放曠,則多少是效矉作祟,反見世風日敗,俗態逐勢。誠然,南朝一部分文 人士大夫覩曖昧於禮教和放達間,尸祿耽寵,仕不事事,不復阮籍嵇康之其 心至哀隱,其行亦天下之至高的風度;但另一部分卻也認爲:“六朝風氣, 論者以為浮薄,敗名儉、傷風化,固亦有之。然予核其實,復有不可及者數 事,曰:尊嚴家諱也,矜尚門第也,慎重婚姻也,區別流品也,主持清議 也。蓋當時士大夫雖祖尚元虛,師心放達,而以名節相高,風義自矢者,咸 得徑行其志”172,所以“對快樂的追求是一柄雙刃劍,它旣能帶來道德社會 瓦解的危險,呼喚對良好秩序的需求。”173 一些文人士大夫還是有不可退 讓的禮教底綫。在玄學一波解構衝擊的浪潮後,儒家禮教又以重建姿態,改 造玄學遺風,充之周遍,發之微妙,使之生成新的潮流規儀,再次出現在文 士隱居頤志的道德標榜中。因此,玄學和儒學的變化情偽,是非興壞,也干 預了時人隱逸風尚的流變。 171 《晉書·戴逵傳》,卷九十四,頁 2458。 清·顧炎武:,見清·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卷十三,頁 1015。 173 參見 Martin Kern,“„„因爲對快樂——這種人類存在最基本且不可否定的要素之追求,構成道 德和社會瓦解的威脅,同時它也會淳淨美好秩序的追求,尤其是在‘禮’制的施行中。” “Western Han Aesthetics and the Genesis of the „Fu‟”,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Dec., 2003), Vol.63, No.2, p.430. 172 55 除了儒、道、玄的互動外,六朝隱逸風氣裏還增添了佛教的介入。本章 第三節開頭闡述過南朝統治者多有崇佛者的背景原因。如梁武帝自絶葷酒, 皈依釋氏,誦經纂編,頗得詳味,帶領朝野歡服釋教宏博,樹立佛教暗助聖 朝,治化不淺的形象。佛教不僅因其隨緣任運的出世教義易於招隱,如佛教 徒自身就多事隱逸,如南朝梁慧皎(497-554)《高僧傳·義解·道淵》中論 述道:“眾經數論,靡不通達,而潛光隱德,世莫之知。”可以說是“披着 袈裟的隱士” 174;此外,如慧遠(334-416)和宗炳(375-443)等僧人175不 但於文學藝術方面多有造詣,又和雅放文人交酬並遊,加之“聲律論”要義 之一的“四聲”也源自於轉讀佛經,176 佛教對當時文學藝術的影響可見一 斑。除了崇佛以外,帝王公卿還並行不悖地崇奉其它宗教,不止於躭玩一 經,或專精一派。如此崇玄禮佛,釋道相濟,使隱逸思想兼收並蓄。沈約摯 友、梁武時期扈從乘輿的徐勉(466-535)卽是這方面的佳例。他本着儒教 忠孝勤儉、仁民愛物的旨詣對其時莊園豪強的枉道徇物深惡痛絕,因而勖勉 其子徐崧引以誡社:“古往今來,豪富繼踵,高門甲第,連闥洞房。宛其死 矣,定是誰室?„„”177 但同時他卻掩惡揚美,對其間登山臨水客觀產生 的自適悠然心嚮往之: ……憶謝靈運山家詩云:“中為天地物,今成鄙夫有。”吾此園有 之二十載矣,今為天地物。物之與我,相校幾何哉!……且釋氏之教, 174 林育信:《製作隱士:六朝隱逸史傳之歷史敍事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 文,2007),頁 204。 175 事見《宋書·隱逸列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卷九十三,頁 2275-2300。 176 陳寅恪:,《清華大學學報》,1934 年第 2 期,頁 275-287。 177 梁·徐勉:《誡子書》,見《梁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卷二十五,頁 384。 56 以財物謂之外命;儒典亦稱“何以聚人曰財”。況汝曹常情,安得忘 此。……所以如此,非物競故也。……孔子曰:“居家理治,可移於 宮。”……或復冬日之陽,夏日之陰,良辰美景,文案閑隙,負杖躡 屩,逍遙陋館,臨池觀魚,披林聼鳥,濁酒一杯,彈琴一曲,求數刻之 暫樂,庶居常以待終,不宜復勞家間細務。178 他也仿效學步,身體力行地開闢了一方玲瓏雅致的小園以供閑居休養。 由表及裏,從闢除荒穢,雍土培汙的閒適生活表述中可以看出他深受儒家 “富貴浮雲”179、“不奪民利”180的強本節用、大濟蒼生思想和佛教“般若 性空”181、“外財佈施”182的樂施持戒觀念影響,代表了當時在“孔釋兼 弘”183中文人士大夫鍾情歸歟自然,乘桴江海184的普遍心跡。 178 同上,頁 384-385。 謂指富貴利祿不足看重。《論語·述而第七》云:“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見楊樹達: 《論語疏証》(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頁 163。 180 漢·董仲舒《度制》:“古之所予祿者,不食於力,不動於末,是亦受大者不得取小,與天同意 者也。夫已受大,又取小,天不能足,而況人呼!此民之所以囂囂苦不足也。”見《漢書》(北京: 中華書局,1962),卷五十六,頁 2520。 181 《支遁集·妙觀章》曰:“夫色之性也,不自有色。色不自有,雖色而空。故曰:色卽為空,色復 異空。”見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北京:中華書局,1983),頁 224。 182 又可根據佈施者的角度分爲“外財佈施”和“内財佈施”。見吳立明等著、寧震等編:《中國宗 教六講》(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3),頁 25-26。 183 梁·沈約《答大皇帝敕答臣下滅》:“孔釋兼弘,於是乎在”,見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撰委員會 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濟南:齊魯書社,1997),集 372,頁 82。 184 《論語·公冶長第五》云:“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見楊樹達:《論語疏証》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頁 118。 179 57 結 語 綜上所言,中國隱逸傳統在以儒家文化為參照系下紛呈參差多樣的隱逸 形態。而無論隸屬於何種具體型態,隱逸主體都無法與政治完全絕緣。這種 特性也催發了“文人——士大夫”之隱逸精神氣質在中國傳統文化内的集中 和生成。其根本内因是凡處於政治社會關係中的人,都無法迴避“仕”、 “隱”在人性思考中的投射。卽便在現實環境裏覓得一方容身之居,抑或是 在心靈信仰中尋獲釋道教義中的慰藉根據。但終究,儒家仕進觀的思維慣性 模式在文人腦海中難以磨滅,“仕隱”是根植於社會文人中的不可分割的兩 面。所以,在中國文人士大夫中頻現的各種隱逸情狀,只是“仕”或“隱” 在他們身上顯隱兩端的揚抑表現。如果一定要對隱逸作概念和實踐上的性質 區分,那麽由外在的社會時局和政治環境發生改變的誘因之下,内在的 “仕”、“隱”彼消此長的變動過程,決定並外化爲文人處理仕隱的方式和 時序。其中按方式區分:有主動隱逸(身隱、充隱)或被動隱逸(道隱、朝 隱);按時序區分:或先仕後隱、或先隱後仕、或半仕半隱、或徘徊掙扎於 仕隱兩端。 而儒家“時隱”傳統從先秦萌發、經道家參入流展至六朝,又發生了圍 繞“朝隱”概念和釋、玄博弈的一系列變格,透過這個歷史背景長廊,下一 章卽將進入羣像背後的隱逸賦作品探析。 58 第三章 《郊居賦》隱逸文學主題之溯源 引 言 迨及六朝,關乎“隱逸”的話題被前所未有地關注,尤其凸出在對於隱 逸的定性上。這一時期專述該問題的史書專著達三十多部之多。1 除了在歷 學方面的文獻中考察隱逸傳統之外,本章還將注目文學作品中的相關描述。 第一節 六朝之前的隱逸賦 賦體文學的創制較後於詩,在戰國晚期才立有雛形,2 流播至秦漢,作 爲一種文學體裁自身還在摸索中發展,又加之這一歷史時期佔據主要時段的 大一統帝國之政治向心力,形成剛峻的世風氣質和凝聚的致用觀念,3 隱逸 思潮在壓抑中成長,所以相比六朝時代,這一時期的隱逸賦創作略顯寂寥。 1 參見 Alan Berkowitz,“六朝期間,無論是在宏觀的隱逸概念上抑或是在具體的隱逸性質上,都被 投注了前所未有的關注。這一時期史家通過在撰寫史書過程中對隱逸史的重視也顯然獲得了轟動一時 的成果,僅在公元六世紀中期卽有不下三十餘種這樣的史著。”Patterns of Disengagement: The Practice and Portrayal of Reclusion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pp.301-369. 2 美國學者康達維(David R. Knechtges)在一文中考證,漢·賈誼《鵬鳥賦》為現存 以“賦”命篇名最早的賦。荀子賦或為後人僞託,詳見《文史哲》,1988 年第 1 期,頁 40-45。《中 國大百科全書》記載:“漢賦„„作為文體名稱,它淵源于荀子的《賦》;作為文學體制,它直接受 到屈宋楚辭和戰國恣肆之風的極大影響。賦作為一種文體,早在戰國時代後期便已經產生了。最早寫 作賦體作品並以賦名篇的可能是荀子。據《漢書·藝文志》載,荀子有賦 10 篇(現存《禮》、 《知》、《云》、《蠶》、《箴》5 篇),是用通俗‘隱語’鋪寫五種事物。舊傳楚國宋玉也有賦體 作品,如《風賦》、《高唐賦》、《神女賦》等,辭藻華美,且有諷諫用意,較之荀賦,似與漢賦更 為接近,但或疑為後人偽託,尚無定論。”見《中國大百科全書》(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09),頁 1513。又現根據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竹簡考證,周末秦初的唐勒賦可能確係唐勒本人所 作。 3 參見蘇瑞隆:<論儒家思想與漢代辭賦>,《文史哲》,2000 年第 5 期,頁 47-52。 60 但是,在這爲數不多的隱逸賦篇中,卻有着影響後世同類作品的基調、 技法和走向的開山立標之作。 一 “弔屈”主題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李商隱《賈生》4 李義山(約 813- 858)詩中的賈生卽為漢初文帝一朝德才兼備的太中大夫 賈誼(公元前 200 -168)。其時西漢皇基已峻二十年,社會方興未艾。文帝 承基之初,至仁究物,念偏遠幽阻,懼民隱不聞,辟用賈誼興利除害。但賈 誼旣無法與以周勃為代表的保守勢力驂靳相安,又有鄧通等佞臣與之互爭短 長。終在讒毀之下被貶逐到長沙國。當穿越荒野佇立在湘水澤畔,他嘔心瀝 血地搜索遙想與屈原相同的生命經歷和審美體驗,淒惻地寫下了這篇《弔屈 原賦》: 誼為長沙王太傅,旣以謫去,意不自得;及度湘水,為賦以吊屈 原。……誼追傷之,因自喻,其辭曰: 4 唐·李商隱:《賈生》,見葉蔥奇疏注:《李商隱詩集疏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 頁 428。 61 恭承嘉惠兮,俟罪長沙;側聞屈原兮,自沉汨羅。造讬湘流兮, 敬吊先生;遭世罔極兮,乃殞厥身。……逢時不祥。鸞鳳伏竄兮,鴟梟 翱翔。闒茸尊顯兮,讒諛得志;賢聖逆曳兮,方正倒植。……嗟苦先 生,獨離此咎兮。……5 賈誼雖通過對屈原的身世遭際、心路旅跡進行演繹和揣摩,憑悼屈原閱 世未艱、懷才不遇的悲劇命運,實為“傷之自喻”、牽合美刺,以附世事。 然而他還尚未有棄官遠走的明顯意識。就寫作手法與感情風格而言,此賦全 然沿用騷體帶有楚文化色彩的神話、歷史譬喻,且多用“兮”字句式,下開 漢班固《幽通賦》、張衡《思玄賦》及後世歷代宣寄情志的仿騷或弔騷作 品。 二 “招隱”主題 傳為漢淮南王劉安(公元前 179 -122)所作《招隱士》一賦6雖是作爲 “隱逸”相對的統治者角度,來躬覽民物、搜揚幽隱的作品。但其中為規勸 山林巖壑中的王孫聽從徵召出仕,使用了反復的鋪陳、誇張和聯想,對山林 環境險惡進行描寫,力陳宜歸不宜久留的原因: 5 《漢書·賈誼傳》,見《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卷四十八,頁 2222-2223。 關於此賦作者學界主要有三种意見:其一、為劉安門客淮南小山所作,見漢·王逸《招隱士小 序》;其二、為劉安自著,見《文選》卷三十三“騷”下“劉安《招隱士》一首”;其三,為宋玉之 作,見近人龔維英。諸說待考,姑繫於此。 6 62 桂樹叢生兮山之幽,偃蹇連蜷兮枝相繚。山氣巃嵸兮石嵯峨,溪 穀嶄巖兮水曾波。猿狖羣嘯兮虎豹原,攀援桂枝兮聊淹留。王孫游兮不 歸,春草生兮萋萋。歲暮兮不自聊,蟪蛄鳴兮啾啾。……虎豹鬥兮熊羆 咆,禽獸駭兮亡其曹。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以久留。7 此賦創設了站在統治者立場,宣揚幸逢明主招隱,不惜高山大澤徵求的 姿態,為諸多六朝甚至更後的文人遞相師祖而成的招隱詩和反招隱詩 8提供 了辯論和立說的主題。和前文所述的“弔屈”主題一樣,這篇騷體賦作同樣 距屈騷去時未遠,故在表現手法和命題立意上仍承其遺風。 三 “士不遇”主題 西漢武帝統治時期,國家達到了有漢以來皇權至上,外儒内法的頂峰。 雖然良臣輩出,國勢日盛,但也充溢着奸佞小人,陰鷙酷吏。懷器英彥常遭 刻轢,旣報國無門,又不能正言不諱,遂抒志洩憤,胸懷懸鏡。董仲舒(公 元前 197 -104)、司馬遷(公元前 145-87)相繼有此喟嘆志士不遇之賦: ……時來曷遲,去之速矣。屈意從人,悲吾族矣。正身俟時,將 就木矣。……心之憂歟,不期祿矣。……殷湯有卞隨與務光兮,周武有 7 見馬茂元選注:《楚辭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頁 258-259。 例如《藝文類聚·人部二十隱逸上》(卷三十六)集中了張華、張載、左思、陸機、閭丘沖、王康 琚等魏晉之際士人之《招隱詩》和《反招隱詩》,後有梁·江淹《山中楚辭》(明·王船山評: “此仿《招隱士》而廣之,悲放逐之士,歸國無期,空山抱怨之情。”)此風一直延及明、清,如 明·楊慎《春興詩》:“難教遲暮從招隱,擬把生涯學醉歌”;清·周亮工《與王启伯总戎詩》: “小山有賦人招隱,大樹無心世任看”等等不勝枚舉。 8 63 伯夷與叔齊。卞隨務光遁跡於深淵兮,伯夷、叔齊登山而采薇。……若 伍員與屈原兮,固亦無所複顧。……嗟天下之偕違兮,悵無與之偕返。 孰若返身於素業兮,莫隨世而輸轉。……遵幽昧於默足兮,豈舒采而蘄 顯。苟肝膽之可同兮,奚鬚髮之足辨也。(董仲舒《士不遇賦》)9 悲夫士生之不辰,愧顧影而獨存。恒克己而復禮,懼志行之無 聞。諒才韙而世戾,將逮死而長勤。雖有形而不彰,徒有能而不陳。 何窮達之易惑,信美惡之難分。時悠悠而蕩蕩,將遂屈而不伸。…… 天道微哉,籲嗟闊兮;人理顯然,相傾奪兮。……沒世無聞,古人惟 恥。朝聞夕死,孰云其否。……委之自然,終歸一矣!(司馬遷《悲 士不遇賦》)10 董仲舒與司馬遷的這兩篇賦,首先強烈申訴了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憤 慨;其次追思伯夷、叔齊、屈原、孔子等先哲古賢,通過對他們事跡的緬 懷,同悲他們遭受的不遇和不公,進而再返視自悼,傾瀉衷曲。在廣義上, 也屬於“弔屈”主題的範疇。但無論是董仲舒還是司馬遷,卽使對現實境遇 有再多忿怨,對先賢有再多嚮往,但佔據心中動搖不了的是儒家強烈的社會 責任和用仕情懷,他們依然沒有泯滅建功立業,名垂青史之念。 在文學特徵上,這兩篇賦同樣也是擬騷之作,句式語法和抒情方式皆承 屈原餘緒。但已經出現了一些較爲工整的四字句式、鋪陳和對偶手法,可見 9 10 見龔克昌等選注:《全漢賦評注》(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2003),頁 209-210。 同上,頁 247-248。 64 騷體賦向散體賦的過度痕跡。此後,晉陶淵明也深得其心, 11 而“士不遇” 主題在歷代都有同題擬作,楚辭的瑰瑋奇譎與主觀個性的結合成爲了文人詮 釋屈騷和顧影自悼的特定門類,也影響到六朝隱逸賦中的抒情模式。沈約曾 說:“周室旣衰,風流彌著,屈平、宋玉,導清源於前,賈誼、相如,振芳 塵於後,英辭潤金石,高義薄雲天。自茲以降,情志愈廣。”12 可見沈約持 “騷為賦祖”論,雖然這一理論現在看來有待商榷,騷賦之別現已漸成共 識,屈騷至多只能說是賦的源頭之一。13 確切說,漢賦淵源於荀子《賦篇》 韻散相間和問答體的結構方式,並在文學體制上接受了楚辭和戰國恣肆文風 的影響。14 不過,《楚辭》中的憂憤情節和内化抒懷模式是後來漢賦中出現 隱逸題材的一個先聲。如漢劉向(約公元前77-6)《九歎》云:“憂心展 轉,愁拂鬱兮。寃結未舒,長隱忿兮。”15 王逸(?-?)注曰:“言己抱 守寃結,長隱山野,心中忿恨無已時也。”這種心懷忿恨發自於内而導向於 外的書寫方式,實質是摻“情”入賦,也卽沈約所說的 “以情緯文,以文 11 晉·陶淵明《感士不遇賦序》:“昔董仲舒作《士不遇賦》,司馬子長又為之。餘嘗以三餘之 日,講之習暇,讀其文,慨然惆悵。夫履信思順,生人之善行,抱樸守靜,君子之素業。自眞風告 逝,大偽斯興,閭閻懈廉退之節,市朝驅易進之心。懷正志道之士,或潛玉於當年,潔己清操之人, 或沒世以徒勤。故夷皓有安歸之歎,三閭發已矣之哀,悲夫。寓形百年,而瞬息已盡;立行之難,而 一城莫賞。此古人所以染翰慷慨,屢伸而不能已者也。夫導達意氣,其惟文乎?撫卷躊躇,遂感而賦 之。”見孟二冬:《陶淵明集譯注及研究》(北京:昆侖出版社,2008),頁 230-231。 12 《宋書·謝靈運傳論》,見《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卷六十七,頁 1778。 13 馬積高:,《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頁 1-6。 14 同上,“賦,作為《詩經》的‘六義’之一,指的是詩歌的一種表現手法。《漢書·藝文志》說 ‘不歌而誦謂之賦’。毛萇說:‘升高能賦’,‘可以為大夫。’(《詩經·鄘風·定之方中》傳) 大約在戰國時代出現了詩人文士自己創作的朗誦詩歌,便稱之為‘賦’。所以在漢代人的觀念 裏,‘賦者,古詩之流也’(班固《兩都賦序》),是《詩經》的一種流變產物。其特點是‘不歌 而誦’,‘感物造端,材知深美。’(《漢書·藝文志·詩賦略》)” 15 王力:《王力文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9),卷十三,頁 132。 65 16 被質” 觀點,這非但促進隱逸題材賦的雛形出現的,而且也導致了賦體文 學的一系列轉變。 四 “自適”主題 詩體賦、騷體賦和散體大賦這幾種賦體在漢初都經歷過發展和流行以 17 後, 東漢中葉至漢末的一百多年時間内,湧現出一批諷喻時事,或抒情詠 物的短篇小賦。其制語短情長,便於述懷抒憤。在漢賦向抒情化的轉型過程 中,東漢張衡(78-139)《歸田賦》首開其先河。18 “歸田”篇名在賦史上 也是創意造言,並從開篇始就定下了這一題材賦的自謙消解的基調和模式: 遊都邑以永久,無明略以佐時。徒臨川以羨魚,俟河清乎未期。感 蔡子之慷慨,從唐生以決疑。諒天道之微昧,追漁夫以同嬉。超埃塵以 遐逝,與世事乎長辭。19 唐李善(?-?)在《文選》注中曰:“《歸田賦》者,張衡仕不得 志,欲歸於田,因作此賦。”20 同樣是嘆士不遇,但與前文所擧的屈騷、弔 屈、士不遇這三個主題作品以忿忿不平的情感主調對比,更顯得豁達大度, 16 《宋書·謝靈運傳論》(北京:中華書局,1974),卷六十七,頁 1778。 馬積高:,《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頁 7-10。 18 龔克昌:,《中國辭賦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2003),頁 530-532。 19 見《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卷十五,頁 692。 20 同上。 17 66 心貫白日,將“長辭世事”的原因歸咎為自己“無明略以佐時”。然後他筆 鋒一轉到: 於是仲春令月,時和氣清;原隰鬱茂,百草滋榮。……於焉逍遙, 聊以娛情。爾乃龍吟方澤,虎嘯山丘。仰飛纖繳,俯釣長流。……落雲 間之逸禽,懸淵沉之鯋鰡。於時曜靈俄景,繫以望舒。極般遊之至樂, 雖日夕而忘劬。感老氏之遺誡,將廻駕乎蓬廬。彈五弦之妙指,詠周孔 之圖書。揮翰墨以奮藻,陳三皇之軌模。苟縱心於物外,安知榮辱之所 如?21 著者自己沉浸在花鳥川澤環繞的隱居環境中,並心安理得地將其娓娓述 來。雖然他還是如“彈五弦之妙指,詠周孔之圖書。揮翰墨以奮藻,陳三皇 之軌模”這般對儒家信仰心誠志虔,但已然比之前的幾個主題更爲弱化儒家 道德倫理的槼限,而向道家的逍遙自得妥協:“感老氏之遺誡,將廻駕乎蓬 廬。”他也不抽象套搬老子義理,卻在生活的方式和精神上悠然閒適和自得 其樂。這種自繇自在不待萬物的“自適”22情懷,開闢了隱逸賦中重要的一 支流派,影響了這個主題的發展軌跡,無怪乎沈約會說:“若夫平子豔發, 文以情變,絕唱高蹤,久無嗣響。”23 21 同上,頁 692-693。 “自適”謂自適其性,而非為他人之適而左右,典出《莊子·駢拇》:“夫適人之適,而不自適其 適,雖盜蹠與伯夷,是同為淫僻也。”見清·郭慶藩撰、王孝漁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 書局,1961),頁 150。 23 《宋書·謝靈運傳論》,見《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卷六十七,頁 1778。 22 67 這種自得的心境頗合距其不遠的仲長統(179-220)《樂志論》所宣揚 的一種隱居避世、養性保壽的逍遙之樂: 常以凡遊帝王者,欲以立身揚名耳,而名不常存,人生易減,優遊 偃仰,可以自娛,欲卜居清曠,以樂其志。論之曰: 使居有良田廣宅,背山臨流,溝池環布。竹木周布,場圃築前,果 園樹後。舟車足以代步涉之艱,使令足以息四體之役。養親具兼珍之 饈,妻孥無苦身之勞。……躊躇畦苑,遊戲平林,濯清水,追涼風…… 諷於舞雩之下,詠歸高堂之上。安神閨房,思老氏之玄虛;呼吸精和, 求至人之仿佛。與達者數子,論道講書……彈南風之雅操,發清商之妙 曲,逍遙一世之上,睥睨天地之間。不受當時之責,永保性命之 期。……24 嚴格來講,這篇論屬於駢體文的範疇,但它也是開啓自適隱逸傳統自覺 的一部影響深遠的重要作品,在後世的隱逸賦中可多處找到其蹤跡。譬如 《文選·志下》中有晉潘岳(247-300)《閑居賦》“環林縈映,圓海迴 淵”一句,李善在下注釋云:仲長《昌言》曰:“溝池自周,竹木自環” 25 ;南朝宋謝靈運(385 -433)《山居賦》中引用道:“昔仲長願言,流水高 24 《後漢書·仲長統傳》,見《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卷四十九,頁 1644。 《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卷十六,頁 702。 25 68 26 山;應璩作書,邙阜洛川” ;後世還有宋郭印(?-?)《和仲長統》詩二 首等等,不一而足。 第二節 六朝時代的隱逸賦 本文第二章第三節“六朝時代之隱逸風貌”已探討過,六朝時期隱逸風 氣大盛,其因主要有三:一是統治中心權力的衰弱和門閥莊園經濟勢力的膨 脹;二是丁賦的加重與戶籍人口的流失;三是動亂的時局與宗教的介入。在 隱逸風行的同時,隱逸賦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的載體和反映,在此時也風 靡雲湧,27 從多方視角闡釋和呈現了當時的隱逸哲學和形態:或塑造朝隱形 象;或抽象說理;或批判充隱行徑;或沐薰釋道儒玄。通過這些隱士羣像, 再現了當時士大夫的精神風貌和社會文化特徵。28 (一) 隱逸賦文體的自覺和確立 “自中原沸騰,五馬南度,綴文之士,無乏於時。降及梁朝,其流彌 甚。蓋由時主儒雅,篤好文章,故才秀之士,煥乎俱集。”29 可見晉祚南移 26 《宋書·謝靈運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卷六十七,頁 1755。 除去僅存篇名的散佚作品,六朝現存共有近三十餘篇隱逸賦。起三國止齊梁先後依次有:曹植 《閑居賦》、張華《歸田賦》、夏侯淳《近遊賦》、潘岳《狹室賦》、潘岳《閑居賦》、潘尼《懷退 賦》、潘尼《東武館賦》、陸機《思歸賦》、陸機《幽人賦》、陸機《應嘉賦》、陸機《淩霄賦》、 陸雲《逸民賦》、孫承《嘉遁賦》、王廙《思逸民賦》、孫綽《遂初賦》、戴逵《棲林賦》、庾闡 《閑居賦》、庾闡《狹室賦》、陶淵明《歸去來兮辭》、謝靈運《山居賦》、謝靈運《辭祿賦》、謝 靈運《逸民賦》、謝靈運《入道至人賦》、沈約《郊居賦》、孔稚圭《北山移文》、謝眺《思歸 賦》、陸倕《思田賦》。 28 于浴賢:,《文史哲》,1999 年第 5 期,頁 105112。 29 《南史·文學傳序》,見《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卷七十二,頁 1762。 27 69 之後,文學之盛不亞於前,延至南朝,齊梁二朝文學俊才雲蒸霞蔚之勢態尤 其矚目。但形成各種文學體裁的自覺意識彼刻還未明辯,關於這點近人劉師 培在其《中國中古文學史》中有過詳細考證: 中國文學,至兩漢、魏晉而大盛,然斯時文學,未嘗別為一科,故 儒生學士,莫不工文,其以文學特立一科者,自劉宋始。考之史籍,則 宋文帝時,於儒學、玄學、史學三館外,別立文學館(《宋書》本 紀)……明帝立縂明觀,分儒、道、文、史、陰陽為五部(《宋書》本 紀),此均文學別於衆學之徵也。故南史各傳,恆以“文史”、“文 藝”並詞,而《文章志》諸書,亦以當時為最盛。(《文章志》始於摯 虞,嗣則傅亮著《續文章志》,宋明帝撰《江左文章志》,沈約作《宋 世文志》……)。……晉荀勖因魏《中經》區書目為四部,其丁部之 中,詩、賦、圖贊,仍與汲冢書並列。……30 劉氏所言不但揭示了文學在晉末初之時獨立一科的垂統,而且還臚列各 種文學體裁的自覺意識爰洎齊梁已由初現變爲明朗。其實非但賦這種文體已 興會標擧,而且其中的隱逸題材在文人士大夫的文化語境下也脫離於京都、 紀行等其它範疇,自式一家。31 30 劉師培:,《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8),頁 77。 31 參見 Alan Berkowitz,“這一時期的文人作品揭示了在文人士大夫文化語境下,隱逸文學主題的重 要性和普遍性。這些造就了常見的中國知識分子二元性格的陳式。這些作品反映了升華後的隱逸觀 點。”“Topos and Entelechy in the Ethos of Reclusion in Chin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y, Vol. 114, Iss. 4 (Oct.-Dec., 1994), p.636. 70 美國心理學者瓊安·魏蘭-波斯頓(Joanne Wieland-Burston)在《孤獨 世紀末》(Contemporary Solitude: The Joy and Pain of Being Alone)一書中 將西方隱逸文學傳統中的常見主體歸納為下述幾類: a) 退處孤獨的荒野; b) 拒斥食物、飲水之類的物質需求; c) 拒斥人際交往之類的精神需求; d) 任自己承受自然力量的摧殘; e) 出現提出各種誘惑的人; f) 對當事人提出各種挑戰,特別是對當事人自尊的挑戰; g) 願意給予當事人財富; h) 通過孤獨苦修的試煉之後,當事人蛻變成聲名遠颺的宗教領袖,通 常有靈療或是顯現神跡的超凡能力。32 雖然中西隱逸文化各自的發展軌跡不盡相同,但對比六朝這一基本出現 中國隱逸賦所有的主題之時期,會找到兩者許多内容或精神相契之處,如于 浴賢就在其《六朝賦述論》中歸納到: a) 敍寫隱居生活的樂趣; b) 表現由仁而隱的矛盾和痛苦; c) 描寫朝隱生活、表現朝隱思想; d) 對假隱士的抨擊和揭露; 32 [美]瓊安·魏蘭-波斯頓(Joanne Wieland-Burston)著,宋偉航譯:《孤獨末世紀》(臺北:立緒文 化公司,1999),頁 122。 71 e) 對隱士生活及人格的理想化表現。 33 于氏上述引以繩墨的輪廓概貌已經清晰地呈示了六朝隱逸賦的主題元 素。接下來筆者將詳就隱括各種主題元素,間雜己見,略加點染賦體文學自 身的發展特徵,以明其脈絡流變。 (二) 從具體描繪隱逸生活到抽象闡論隱逸概念 儘管六朝的隱逸賦中不乏有關隱逸生活話題的園林山水描寫,但是在 錦麗的文學外衣下,隱逸賦常被用作說教的功用或申怨的渠道。“隱逸” 成爲了詩賦作品及對話中假設、理想、品評的焦點。普遍的討論對象是諸 如許由、伯夷等傳奇性的隱逸先賢或遠離塵囂的生活訓誡。這些例子在 《文選》卷三六至三七中有集中匯輯。34 另外,在抽象性的理想化“隱 逸”話題中,文士通過人爲的對各種“隱逸”概念進行泛泛地空談幻想, 成爲了最爲廣見的方式。35 可以通過比較而尋繹這類文學作品透露的情感 基調和藝術品格: a) 陸機(261-303)《幽人賦》:“世有幽人,漁釣乎玄渚。彈雲冕 以辭世,披宵褐而延佇。„„是以物外莫得窺其奧,舉世不足揚其 33 于浴賢:,《六朝賦述論》(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1999),頁 254。 參見 Alan Berkowitz,“在文學表達中經常出現的是,辭賦作者大都一成不變地挪用‘隱逸’主題 作道德説教或宣洩訴苦之用,儘管還有一部分數量可觀的真正描寫隱逸田園生活的切題作品存在。這 樣,‘隱逸’就成爲了懺悔、批評、贊頌、理想和假設對話中的中心,和其出現在一些純粹的詩文作 品的主題一樣。對許由、伯夷等先賢的隱逸傳奇和遠離塵囂的生活説教成爲了這些作品的兩大對 象。” “Topos and Entelechy in the Ethos of Reclusion in Chin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y, Vol. 114, Iss. 4 (Oct.-Dec., 1994), p.636. 35 同上,“其時最廣為播殖的就是虛談,理想、抽象化的隱逸主題在虛談過程中通過設計好的對立面 之間的規勸、説教與各種泛化的‘隱逸’一道來呈現。” 34 72 波,勁秋不能凋其葉,芳春不能發其華,超塵冥以絕緒,豈世網之 能加?”36;《應嘉賦》:“傲世公子,體逸懷遐,意邈澄霄,神 夷靜波。„„寄沖氣於大象,解心累於世羅„„葺宇中陵,築室河 曲,軌絕千途,而門瞻百族”37;《淩霄賦》:“颺餘節以遠模, 風扶搖而相予„„凱情累以遂濟,豈時俗之雲阻”38;《懷土 賦》:“遵黃川以葺宇,被蒼林而卜居。悼孤生之己晏,恨親沒之 何速?排虛房而永念,想遺塵其如玉。眇綿邈而莫覯,徒佇立其焉 屬。”39 b) 陸雲(262-303)《逸民賦》:“靡飛飆以赴節兮,揮天籟而興 音,假樂土於神造兮,詠幽人於鳴琴。”40 c) 孫承(?-?)《嘉遁賦》:“有嘉遁之玄人,含貞光之凱邁。靡 薜荔于苑柳,蔭翠葉之雲蓋。揮修綸於洄瀾,臨崢嶸而式墜。溯清 風以長嘯,詠九韶而忘味。”41 d) 王廙(276-322)《思逸民賦》:“左披文以遘話,講六藝之宏 敷。”42 36 金濤聲點校:《陸機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卷三,頁 22。 同上,頁 20-21。 38 同上,頁 23。 39 同上,頁 16。 40 清·嚴可均編:《全晉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卷一百,頁 1061。 41 見唐·歐陽詢撰、汪紹楹校:《藝文類聚·人部二十·隱逸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5),卷三十六,頁 646。 42 見唐·李善《文選·褚淵碑文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引王廙《思逸民賦》,卷五十 八,頁 2518。 37 73 e) 謝靈運(385-433)《逸民賦》:“於止唯舍唯用,其見也則如遊 龍,其潛也則如隱鳳,來無所從,去無所至,有酒則舞,無酒則 醒,不明不晦,不昧不類。„„”43 再對比這一時期的其它文學體裁,如:應貞(234-269)《晉武帝華林 園集詩》:“幽人肆險,遠國忘遐;越常重譯,充牣皇家。峨峨列辟,赫 赫武臣。內和五品,外威四賓。順時貢職,入覲天人”44;庾敳(261311)《幽人箴》:“幽人守虛,仰鑽玄遠,敢草斯箴,敬諮黻冕”45;棗 據(?-約 311)《答阮德猷詩》:“有朋顧之,貽我良箴,玩之無斁,終 詠斯音,燕鼎在舟,雖重不沉,庶憑嘉謨,高跡可尋。”46 可以窺見,他 們在追摹漢·班固《幽通賦》中宸游神霄,雲浮絳闕的抽象寫法:“夢登 山而迥眺兮,覿幽人之仿佛。攬葛藟而授餘兮,眷峻穀曰勿墜。勿昕寤而 仰思兮,心濛濛猶未察。黃神邈而靡質兮,儀遺讖以臆對。曰乘高而遌神 兮,道遐通而不迷。”47 所以,這一批隱逸賦的特徵有以下兩點: 首先,賦中呈現主人公的虛擬化或去“我”化。如“幽人”(陸機《幽 人賦》)、“傲世公子”(陸機《應嘉賦》)、“逸民”(陸雲《逸民 賦》)、“嘉遁玄人”(孫承《嘉遁賦》)、“入道至人”(謝靈運《入道 至人賦》)等。 43 見唐·歐陽詢撰、汪紹楹校:《藝文類聚·人部二十·隱逸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5),卷三十六,頁 646。 44 見《晉書·應貞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卷九十二,頁 2370-2371。 45 見唐·歐陽詢撰、汪紹楹校:《藝文類聚·人部二十·隱逸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5),卷三十六,頁 653。 46 見唐·歐陽詢撰、汪紹楹校:《藝文類聚·人部十五·贈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 卷三十一,頁 552。 47 見《漢書·敍傳》(北京:中華書局,1962),卷一百上,頁 4214-4215。 74 48 其次,賦中呈現主人公行爲模態的形上虛擬化。 如“漁釣玄渚”(陸 機《幽人賦》)、“赴節興音”(《逸民賦》)、“含貞光、揮修綸”(孫 承《嘉遁賦》)、“見如遊龍,潛如隱鳳”(謝靈運《入道至人賦》)等。 不難看出,這些賦作語近詞冗,事多注見。但又不能簡單斥其爲千篇一 律的刻畫無鹽之作。因爲,這類擬作或多或少地摻入了著者的親身感受和經 歷。飄渺虛幻的去我形象和遠蹈俗塵的神化行止固然喪失個性、不切實情, 但並不是單純在戲仿仙遊,而是幽婉地借助形上擬想來呈現完美,超脫世 網;寄情永世,埋藏近憂。 (三) “孤高”與“自適”主題的交唱 張衡的《歸田賦》在辭賦史上首次以物質、精神,生理、心理均得自適 的隱逸生活作爲貫穿賦文的主題和内容。49 自適傳統因之發隱之後,並沒有 迅騖揚勢。 踵繼者開始僅有漢末仲長統《樂志論》和晉初張華(232-300)《歸田 賦》。至於《樂志論》前文已述其詳,這是一篇距張衡《歸田賦》未遠的駢 體文。其之所以能成為後世文士書寫翫習之中意對象,究其因,非止其以優 48 參見 Alan Berkowitz,“除頌詞是例外,這些有關隱逸的作品均只關注隱逸的概念,而非其實踐。 這些作者在抽象意義上提供了極爲豐富的隱逸人物群像。而這些人物極大地吸引貫穿於中古時期的士 大夫文人。與此同時,爲數不少的士大夫在個人生活中也演繹著仕隱在抽象、形上方面的言詞和文學 之爭。” “Topos and Entelechy in the Ethos of Reclusion in Chin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y, Vol. 114, Iss. 4 (Oct.-Dec., 1994), pp.636-637. 49 如張衡《歸田賦》側重勾畫因“拙”而隱及由此帶來的隱逸生活的快樂的語句:“遊都邑以永久, 無明略以佐時。徒臨川以羡魚,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從唐生以決疑。諒天道之微昧,追漁 父以同嬉。超埃塵以遐逝,與時事乎長辭”和他的《思玄賦》則側重體現其孤高和清苦的語句:“仰 先哲之玄訓兮,雖彌高而弗遠。匪仁里其焉宅兮,匪疑義其焉追。„„奮余榮而莫見兮,播余香而莫 聞。幽獨守此仄陋兮,敢怠遑而舍勤。„„何孤行之煢煢兮,孑不群而介立”之間在内容和形式上的 差異。 75 50 美言辭勾勒出了一個世外桃源;更因其恬然自適之蘊深得共鳴。 他參悟 到,“凡遊帝王者,欲以立身揚名”之“名”卻“不常存”,況乎“人生易 減”,遂“優遊偃仰”以“自娛”,“卜居清曠”以“樂志”。 51 之後, 魏末晉初的張華《歸田賦》也受到了仲長統“思老氏之玄虛,求至人之仿 佛”的思想感染,在賦中坦陳身心兼得的自洽: 隨陰陽之開闔,從時宜以卷舒,冬奧處於城邑,春遊放於外廬。 歸郟鄏之舊里,托言靜以閑居。……豐蔬果之林錯,茂桑麻之紛敷。用 天道以取資,行藥物以為娛。時逍遙於洛濱,聊相佯以縱意。目白沙與 積礫,玩眾卉之同異,揚素波以濯足,溯清瀾以蕩思。……藉纖草以為 茵,援垂陰以為蓋。瞻高鳥之陵風,臨鯈魚於清瀨。眇萬物而遠觀,修 自然之通會。以退足於一壑,故處否而忘泰。52 詳味“藉纖草以爲菌,援垂陰以爲蓋”這句至篇末,可對讀《淮南子· 原道訓》中的一段,同樣也是宣達合乎陰陽四時的恬然無思和澹然無慮: 是故大丈夫恬然無思,澹然無慮,以天為蓋,以地為輿,四時為 馬,陰陽為禦,乘雲陵霄,與造化者俱。縱志舒節,以馳大區。……上 50 稽考中國書法史,歷代書《樂志論》之大家,生涯中無異都有過窮途末路、愁困蹇頓的政治轉捩 點。如初唐褚遂良、元趙孟俯、明祝枝山、文徵明、張瑞圖、王寵、董其昌等,可見文人士大夫胸中 存在的共性塊壘。但例外的是,根據現存資料,以蘇黃米蔡為首的宋四家似乎都無意於此,卽便推重 老莊如儒釋二家者蘇軾,亦不曾有此舉動。 51 見《後漢書·仲長統傳》(北京:中華書局,1965),卷四十九,頁 1644。 52 見唐·歐陽詢撰、汪紹楹校:《藝文類聚·人部二十·隱逸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5),卷三十六,頁 645。 76 遊於霄雿之野,下出於無垠之門,……故以天為蓋,則無不覆也;以地 為輿,則無不載也;四時為馬,則無不使也;陰陽為禦,則無不備 也。……53 亦可聯想到劉伶“我以天地為棟宇,屋室為㡓衣,諸君何為入我㡓中” 54 般“周天甲子難拘管,大地乾坤抵自由”55。張華這種以天為蓋,以地為輿 的獨立廣闊和思維空間,超過了張衡《歸田賦》中的“蓬廬”和仲長統《樂 志論》中的“閨房”這兩個私人空間的文學雛形,具有將隱逸空間從公共過 渡到私人的意義。 但是,儘管有前儔篳路,隨後以“居”為主題的賦並非皆如《樂志 論》、《歸田賦》那樣突出自適主題,而是伊始依然帶有漢説理言志大賦空 洞玄想的尾巴,或清苦孤高的形象影子。例如宋王懋(1151-1213)卽云: “今人但知潘岳有《閑居賦》,而不知潘岳之先已嘗有此„„以居止為賦, 自曹植(《閑居賦》)始。” 56 遠在謝、沈二人動有所祖之前,其他效古 制作者,就不止一端,如潘岳(247-300)的《狹室賦》和稍後的潘尼 (250?-311?)《東武館賦》、庾闡(294?- 347?)《閑居賦》與《狹室 賦》,轉轉規仿,以至於今。 53 漢·劉安等編:《淮南子·原道訓》,見劉康德:《淮南子直解》(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1),卷一,頁 6。 54 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見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北京:中華書局, 1983),頁 608。 55 明·吳承恩:《西遊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第二十六回,頁 328。 56 宋·王懋著,王文錦點校:《野客叢書》(北京:中華書局,1987),卷十六,頁 159。 77 見存最早以“居”為題的賦為三國魏曹植(192-232)的《閑居賦》。 從其殘篇管窺,所謂的“閑居”和萬物無待的自適閑居相去彌多: 何吾人之介特,去朋匹而無儔。出靡時以娛志,入無樂以銷憂。 何歲月之若騖,復民生之無常。感陽春之發節,聊輕駕而遠翔。登高丘 以延企,時薄暮而起雨。……冀芬芳之可服,結春衡以延佇。入虛廊之 閑館,步生風之高廡。疏密邇之修除,卽蔽景之玄宇。……57 作者用“介特”自遣,在友去無儔,形單影隻的時節裏“靡時娛志,無 樂銷憂。”然後生“歲月若騖,民生無常”之嘆。復又用玄辨的語言神遊眼 下“虛廊閑館、蔽景玄宇”的凋敝意境。再看潘岳《狹室賦》中季節的惡 劣與居室的逼仄: 歷甲第以遊觀,旋陋巷而言歸。伊余館之褊狹,良窮弊而極 微。閣了戾以互掩,門崎嶇而外扉。……沸體惄其如鑠,珠汗揮其 如雨。……潢潦沸騰,叢溜奔激。……彼處貧而不怨,嗟生民之攸 難。匪廣廈之足榮,有切身之近患。青陽萌而畏暑,白藏兆而懼 寒。獨味道而不悶,喟然向其時歎。 58 57 全文已殘佚。所餘見《藝文類聚·居處部》卷六十四,《文選》李善注引。 見唐·歐陽詢撰、汪紹楹校:《藝文類聚·居處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卷六十 四,頁 1154。 58 78 這類賦旨在用清心寡慾淨化著者的心靈:炫耀自己的貧苦,誇飾當下的 孤獨,認爲這才是他們“不事王侯,高尚其事”59的眞誠標誌。他們“刻意 尚行,離世異俗”60,致力強調自己的個體原則,就像西方斯多噶學派 (Stoicism)的苦行禁欲,卻失去了“孔顔樂處”61的坦蕩淳眞,澹然抱 潔。也正因此而驅使他們在蒼白的話語中尋找精神家園: 四皓潛南嶽,老萊竄河濱。顏回樂陋巷,許由安賤貧。伯夷餓首 陽,天下歸其仁。何患處貧苦,但當守明眞。(阮瑀《阮瑀詩》)62 鳥棲庭林,燕巢子幕,旣乃青陽結蔭,木瑾開榮,森條霜重,綠 葉雲傾,陰興則暑退,風來則氣清,前臨塘中,眇目長洲,晨渠吐溜, 歸潮夕流,…… 顧有崇臺高觀,淩虛遠遊,若夫左瞻天宮,右盻西嶽,甍飛彤 素,……至於體散玄風,神陶妙象,靜因虛來,動率化往,蕭然忘覽, 59 《易·蠱第十八·上九》,見高亨:《周易大傳今注》(濟南:齊魯書社,1979),頁 205。 語出《莊子·刻意》,見清·郭慶藩撰、王孝漁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1), 頁 234。 61 《論語·述而》載:“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 如浮雲。’”《論語·雍也》載:“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 其樂。賢哉,回也!”“孔顔樂處”所代表的自適任情、安貧樂道的仁聖境界遂成爲了後世道學中的 關鍵命題。後世如《宋史·周敦頤傳》卽載:“敦頤每令(顥、頤)尋孔、顔樂處,所樂何事?二程 之學源流乎此矣。”詳見施友久:<論語的文藝>,羅聯添編:《中國文學史論文選集》(臺北:臺 灣學生書局,1985),頁 55。 62 見唐·歐陽詢撰、汪紹楹校:《藝文類聚·人部二十·隱逸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5),卷三十六,頁 641。 60 79 豁爾遺想,榮悴靡期,孰測幽朗,故細無形骸之狹,巨非天地之廣,音 興於萬韻,理絕乎一響。(庾闡《閑居賦》)63 對比《阮瑀詩》機械羅列事典的質木無文,庾闡的《閑居賦》還零星可 見生動有致的景致描寫,如“青陽綠葉”的色澤、“晨渠夕流”的時景、 “鳥棲花開”的靈動。但更多是如“淩虛遊遠”、“神陶妙象”等等近似郭 璞遊仙詩中的玄理情調。由此可見,早期尤其是兩晉的隱逸賦,存在表露物 質生活貧乏和精神修養孤高的對比傾向,64 因而總體上對居境的描述也越喪 失眞實感,和自適的隱逸主題形成了距離。 (四) 隱逸居止的轉變與豐富 隨着六朝隱逸風尚的勃興和隱逸理念的具足,特別是“朝隱”思想在進 一步寬泛和模糊化之後,使得隱逸形態也較前代大爲豐贍,直接表現在隱逸 行爲場所的多樣性: 僻居陋巷 63 見唐·歐陽詢撰、汪紹楹校:《藝文類聚·居處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卷六十 四,頁 1145。相較於此賦,庾闡今存詩中倒有不少生動有致的山水描寫,如《三月三日臨曲水》 等,而先于謝靈運山水詩,以至范文瀾認為“寫山水之詩,起自東晉初庾闡諸人”(《文心雕龍·明 詩注》)。庾又有《遊仙詩》10 首(今殘)。 64 外村中:“なお、彼の《狹室賦》は、劣惡な居住環境お 主題にした作品でめる。„„”,《ウンドスケプ研究》68(2),2004,頁 170。 80 歷甲第以遊觀,旋陋巷而言歸。伊余館之褊狹,良窮弊而極 微。……彼處貧而不怨,嗟生民之攸難。匪廣厦之足榮 ,有切身之近 患。(潘岳《狹室賦》)65 眷崇崗而引領,望大廈而長思,雖曲街之委陋,猶寤寐而見之, 況神交而通夢,眇河漢於佳期。(謝眺《思歸賦》)66 孔子曾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67 又云: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 哉,回也!”68 這種僻居陋巷安貧樂道,淬勵金石之志的精神被嗣後的文人 長期當作道德的典範而競相學之。潘岳和謝眺(464-499)至少在賦文中也 踐跡了這種選擇——陋巷成爲了隱逸場所之一。 林棲谷隱 懲都邑之迫險,饜裡巷之囂塵。慕古公之胥宇,羨孟氏之審鄰。將 遷居於爽塏,乃投跡於里仁。前則行旅四湊,通衢交會……後則崇山崔 嵬,茂林幽藹……表裏山河,出入襟帶。(潘尼《東武館賦》)69 65 見唐·歐陽詢撰、汪紹楹校:《藝文類聚·居處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卷六十 四,頁 1154。 66 清·嚴可均輯:《全齊文》(北京:中華書局,1999),卷二十三,頁 235。 67 《論語·述而第七》,見楊樹達:《論語疏証》(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頁 163。 68 《論語·雍也第六》,同上,頁 137。 69 見唐·歐陽詢撰、汪紹楹校:《藝文類聚·居處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卷六十 三,頁 1141。 81 潘尼(約250-約311)受東武陽侯司馬伷(227-283)之託而作的這首 賦70描繪了遠絕塵囂,依山傍林,位處高爽71、毗鄰仁賢72的侯邸。從許由、 巢父、伯夷、叔齊等人的經典事跡開始,山林素來是文人鍾愛的隱逸之地, 六朝文人亦不例外。踵跡相接者還有孫綽(314-371)73、戴逵(326-396)74、謝 靈運和沈約75等人,他們都在賦文中馳騖了築室畎川、藝藿採蓮之樂。 藏身仕朝 對於統治者而言,美給华資可以牢籠英彦;對於藏身仕朝者來説,魏闕 之下可以懷器待期。除了潘岳以《閑居賦》為窗口展示了“背京沂伊,面郊 后市”76的嘉益外,庾闡也以同題賦作呈示了他理解的“宅鄰京郊,宇接華 郭”之樂。77 此外,他於《狹室賦》中還有更直接的宣發: 居不必阨,食不求簞。豈獨蓬蓼可永,而隆棟招患?奚必膏粱非 美,而飲疏以餐。醪俎可以充性,不極欲以析龍肝。清室可以遊暑,不 冽泳而興夏寒。……溫房悄淒以興涼,軒檻寥豁以外朗。 70 同上,潘尼自序云:“東武館者,蓋東武陽侯之館也。俄而遷居,謂餘曰:“吾將老焉,故有終 焉之志,而無移易之意,子且為我賦之。”于浴賢曰:“潘尼《東武館 賦》乃代東武陽侯敘寫致仕歸隱之志。東武陽侯乃是晉宣帝(司馬懿)伏夫人所生的琅邪王伷,曾進封 爲東武陽侯。”見《六朝賦述論》(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1999),頁 256。 71 “爽塏”,見《左傳·昭公三年》:“子之宅近市,湫隘囂塵,不可以居,請更諸爽塏者。”杜預 注:“爽,明;塏,燥。”又南朝梁•江淹《哀千里賦》:“雖河北之爽塏,猶橘柚之不遷。” 72 “里仁”,見《論語·里仁》:“里仁為美。”何晏《集解》引鄭玄曰:“里者,仁之所居。居於 仁者之里,是為美。”陸德明釋文:“里,猶鄰也。言君子擇鄰而居,居於仁者之里。”又晉•潘岳 《閑居賦》:“訓若風行,應如草靡。此裡仁所以為美,孟母所以三徙也。” 73 晉·孫綽《遂初賦》序曰:“余少慕老莊之道,仰其風流久矣。卻感于陵賢妻之言,悵然悟之。 乃經始東山,建五畝之宅,帶長阜,倚茂林。孰與坐華幕,擊鐘鼓者,同年而語其樂哉。又《晉書· 孫綽傳》載:“綽字興公。博學善屬文,少與高陽許詢俱有高尚之志。居於會稽,遊放山水,十有餘 年,乃作《遂初賦》以致其意。” 74 晉·戴逵《棲林賦》曰:“浪跡潁湄,棲景箕岑。”見《文選·江文通雜體詩三十首注》(上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卷三十一,頁 1468。 75 此二人賦作將在後文詳述。 76 關於潘岳《閑居賦》將在後文展開闡論。 77 見本章第二節之(三):“‘孤高’與‘自適’主題的交響”。 82 從此賦中對“蓬蓼”和“隆棟”的態度而言,他言之鑿鑿、毫不諱飾地 將林藪與市朝在功能和性質上進行對等,把朝隱的内涵和外體都兼現無遺, 和當時鼓吹朝隱的詩歌互為比襯。 退耕田畝 闢人耳目、遠去市廛之處還不止於里巷林谷。安宅田疇,勸課農桑也是 不錯的選擇。除了陶淵明描寫躬耕潯陽柴桑外,在他之前還有西晉束皙 (263-302)也用文筆恣觀了農家逸民: 世有逸民,在乎田疇。宅彌五畝,志狹九州。安窮賤於下里,寞 玄澹而無求。乘篳輅之偃蹇,駕蘭單之疲牛。……井則兩家共一,園則 去舍百步。……兒晝啼于客堂,設杜門以避吏。……(《近遊賦》)78 告老還鄉 蘇州滄浪亭内五百名賢祠間刻有西晉張翰(?-?)之畫像,並繫傳贊 四句:“秋風京洛,馳想蓴鱸,首丘一賦,達士楷模。”雖然其《首丘賦》 現已不存,但他見秋風乍起,頓生故鄉吳中“蓴鱸之思”79,然後喟嘆“人 生貴得適意耳,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80 遂棄官南歸的佳話尤傳。和他 同時的陸機卻背道而馳。雖然他一樣羈宦北地,並作下了催人淚下的《思歸 78 見唐·歐陽詢撰、汪紹楹校:《藝文類聚·居處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卷六十 四,頁 1145-1146。 79 見《晉書·張翰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卷九十二,頁 2384。 80 典自《世說新語·識鑒》,見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北京:中華書局,1983),頁 329。 83 賦》,不過他只是但生隱心爾。故後世有道是:“京洛緇塵點素衣,秋風日 夕喚人皈。鱸魚不解疏張翰,羊酪偏能留陸機。„„”81 張翰的事跡也打動了後世有着相同經歷的文人。如謝靈運在《辭祿賦》 中引用云:“解龜紐於城邑,反褐衣於丘窟,判人事於一朝,與世物乎長 絶”82,又在《山居賦》中自注到:“千乘讌嬉之所,非幽人憩止之鄉。且 山川亦不能兼茂,隨地勢所遇耳。”83 狐死首丘的典故成爲了文人思隱家鄉 的酵素。但是像謝靈運這樣,“因父祖之資,生業甚厚。奴僮旣眾,義故門 生數百。鑿山浚湖,功役無已。„„”84,倚仗家族鄉黨勢力在故里圈地建 國,居山野卻享市朝盡有之物,這在性質上其實可以算作朝隱思想的延伸。 (五) 恨無復繼的特例——陶賦 “有晉中興,玄風獨盛,為學窮於柱下,博物止乎七篇。馳騁文辭,意 單乎此。”85 漢末張衡和仲長統隱逸賦中的自適火苗在晉初被“理过其辭、 淡乎寡味” 86的玄辨之風吹熄之後,到了東晉陶淵明(365?-427)這裡,終 于得以薪傳。 81 宋·楊萬里:《題吳江三高堂張季鷹》,見王綺珍整理:《楊萬里詩文集》(九江:江西人民出 版社,2006),頁 513。 82 見唐·歐陽詢撰、汪紹楹校:《藝文類聚·人部二十·隱逸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5),卷三十六,頁 647。 83 《宋書·謝靈運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卷六十七,頁 1756。 84 同上,頁 1775。 85 同上,頁 1778。 86 梁·鍾嶸:《詩品序》,見曹旭集注:《詩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頁 24。 84 他一生歷盡儒家典型的出入糾結,四仕四隱,也曾輾轉腸迴,彷徨歧 路,最後在四十一嵗那年打開心結,藉稱駿奔而辭去彭澤令,自此不復慕官 爵。對此他在《歸去來兮辭》自序中坦蕩直書: 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 親故多勸餘為長吏,脫然有懷,求 之靡途。……諸侯以惠為德。家叔以余貧苦,逐見用於小邑。於是風波 未靜,心憚遠役。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 之。……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於是悵 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尋程氏妹喪於武昌, 情在駿奔,自免去職。……87 他也為“口腹”、持家、陳見、輿論等等諸多外在誘惑和迫使而為官自 役,心膂頽崩。最終他聽從自然的“質性”召喚而返璞歸眞,去職還鄉,用 自己的雙手和勤勞換來《歸去來兮辭》中所描繪的永逸和自適: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僕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 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策扶 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悅親 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餘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或命巾 87 見逯欽立校注:《陶淵明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頁 159。 85 車,或棹孤舟。旣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 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88 他在文中對“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歸園田居》其二)的淳樸 親近不拒;對“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歸園田居》其三)的生活樂 此不疲;對“一世棄朝市,此語眞不虛”(《歸園田居》其四)的抉擇無 怨無悔。 宋歐陽修(1007-1072)曾贊曰:“晋無文章,惟陶淵明《归去來兮 辭》一篇而已。”89 筆者更願意理解此論主要是針對斯文是陶淵明的心聲心 畫而言。同樣是受劾歸鄉,不問世事,謝靈運卻“故求道田,在關之西,南 臨洛水,北據邙山,托崇岫以為宅,因茂林以為陰”90,過起了貴族式的療 養生活,外存温仁而内懷憤激。清顧炎武就評曰: 古來以文辭欺人者,莫若謝靈運……不能與徐廣、陶潛為林泉之 侶。……末世人情彌巧,文而不慚,固有朝賦采薇之篇,而夕有捧檄之 喜者……汨羅之宗臣,言之重,辭之複,心煩意亂,而其詞不能以次 者,眞也……其汲汲於自表暴而為言者,偽也。……91 88 同上,頁 160-162。 清·尤侗:,見清·張潮編:《昭代叢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卷 十二,頁 305。 90 見《山居賦》自注。 91 清·顧炎武:,見清·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1984),卷十九,頁 1458-1460。 89 86 陶淵明卻事必躬親,恬愉冲夷。酒食得固欣然,失亦可喜。正因爲他切 實做到了在隱逸居境中波瀾不驚,心如止水,所以他的文字才能不蔓不枝、 中正不偏,且與其布衣糲食、觴詠自適的情志心照神交。也就是在他生活甘 於沦隱以没,行文又言約旨遠的這層意義上,他方堪锺嶸謂之“風華清 靡„„古今隱逸詩人之宗”92的嘉譽。只是,在後世有着相近遭際的文人那 裏,卽便有疇壟萬畝,他們心中也不復再有陶淵明式雲淡風輕下的“將蕪之 田園”了。 (六) 充隱的鞭撻 劉師培曾在其《論古今學風變遷與政俗之關係》中云: 近人顧亭林又以王、何、嵇、阮為罪人,致一時之輿論均以兩晉 六朝學風為非,不知兩晉六朝之學,不滯於拘墟,宅心高遠,崇尚自 然,獨標遠致,學貴自得。故一時學士大夫其自視旣高,超然有出塵之 想。不為塵網所攖,由放曠而為高尚,由厭世而為樂天。……93 誠然,絕大部分的隱逸文學也像當時遺世獨立的風尚外表一樣,謳歌榮 辱名利之外的從容澹泊,卻乏見冒天下之不韙對僞隱之徒冷嘲熱諷的作品。 梁孔稚圭(447-501)的《北山移文》就是六朝罕有的一篇針對將歸隱和登仕 92 梁·鍾嶸:《詩品序》,見曹旭集注:《詩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頁 260。 劉師培:,見湯一介等編:《魏晉玄學研究》(武漢:湖北教育 出版社,2008),頁 74。 93 87 94 95 一樣當作“啖飯之道” 行爲的討檄。嚴格意義上,這是篇賦體文。 文中 擬代“鍾山之英,草堂之靈”96口吻,對“學遁東魯,習隱南郭”97而居於 其中,實則卻“纓情好爵” 98的名士周子99嗤之以鼻,令慚形穢。 清浦起龍(1679-1762)贊曰:“牙尖口利,骨騰肉飛,刻鏤盡態矣。 傷厚之言,慎取一二。句句是山靈語。” 100 其文之妙還在於諷刺托隱求 達、恬於仕進人事之餘,還能兼顧文采諧趣,無怪乎近人錢鐘書也說: “以風物刻劃之工,佐人事譏嘲之切,山水清音與滑稽之雅謔,相得而益 彰。” 101 是故《北山移文》還因其雕章琢句,聲偶韻律之妙而在駢體文學 發展史中佔有傑出地位而被後世文人稱道和銘記:“六朝雖尚雕刻,然屬對 尚未盡工,下字尚未盡險。至此篇,則無不入髓。句必淨,字必巧,眞可謂 精絕之甚,此唐文所祖。”102 94 魯迅(原載《太白》第 1 卷第 11 期,1935 年 2 月 20 日)云:“登仕, 是噉飯之道;歸隱,也是噉飯之道”,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魯迅全集》(上海:作家書屋, 1938),卷六,頁 228。 95 馬積高論曰:“此外,還有一些作品,„„或標為‘移文’”(如孔稚圭《北山 移文》)„„以其為韻文,並具有漢以後的賦多鋪張描述的特點,我認爲,也應該算作賦或賦體文”, 《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頁 7。 96 梁·孔稚圭:《北山移文》,見《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頁 1957。 97 同上,頁 1958。 98 同上。 99 按:《北山移文》中之“周子”究係何人尚無定論,據《文選》李善注云:“其先周彥倫隱於此 山,後應詔出為海鹽縣令,欲卻過此山。孔生乃假山靈之意移之,使不許得至。故雲北山移文。”及 《文選·六臣注》呂向之說當為齊梁名士周顒,但朱東潤《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中考《南齊書·周 顒傳》,顒曾為剡令、山陰縣令,未嘗為海鹽令;一生仕宦不絕,未嘗有隱而複出之事;其在鍾山立 隱舍,系在中央任職時供假日休息之用。呂向之說,不符史實。按本文是一篇遊戲文章,其中所言周 顒隱而複出之事,恐未必都有事實根據。姑繫之。 100 見譚家健轉引清•浦起龍《古文眉詮》卷四十二,《齊魯學刊》,2001 年第 6 期,頁 231。 101 錢鐘書:,見《管錐編》(北京:三聯書店,2007),卷一 九,頁 1346。 102 王運熙:《望海樓筆記》(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8)轉引孫鑛評語,頁 262。 88 結 語 六朝時代,隱逸賦不但與其它隱逸文體分疆,亦開始在賦體文學各主題 之内獨立殊科。雖然整體上和漢末同類作品中透現的隱逸精神與躬行態度的 純粹相去彌遠,但卻帶來了在文學場境103和技藝方面的長足豐富和提升。自 適主題經過漢末靈光片羽的初顯後,被繼之而來的兩晉孤高主題所湮滅。直 到晉末陶淵明賦的出現,自適主題的隱逸賦才又重新走上正軌。 103 外村中:“なお、彼の時代までの隱逸の場所としてどのようなもの が有名だったかといえば、たとえば、西晉の潘岳が當時の国都洛陽の外郭内に構えた閑居いわば都 市内の住居、東晉の陶潛の潯陽柴桑の園田居いわば農村中の住居、宋の謝靈運の會稽始寧の山居い わば人里離れた山中の住居なとおあげることができるか„„”,《ウンドスケプ研究》64(3), 2001,頁 266。 89 第四章 沈約與《郊居賦》的創作 引 言 通過前面二章對《郊居賦》文化和文學傳統的張本繼末,可以見得該賦 和其它任何一部文學作品一樣,非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惟有對生發它的文 化及文學土壤追思反本、擧類邇方能見其義遠。所以,在前文的基礎研究 上,本章卽將進入《郊居賦》文本内容的具體探討。 前輩學者對《郊居賦》進行基礎考察取得的成果業已有目共睹,但目前 還存有一些疑問和遺憾。主要有兩方面的問題: 首先,對《郊居賦》的文學審美價値未加足够的重視,如曹道衡在< 《文選》和辭賦>一文中所述: 大體講來,大賦到西晉以後,雖有人在寫,卻已無傳作,因此多數 散佚。《文選》中所收東晉大賦,只有郭璞的《江賦》一篇,……其中 雖還有一些佳句,較之木華《海賦》、左思《三都賦》已遠為遜色。現 在所能見到的南朝人大賦如謝靈運《山居賦》、沈約《郊居賦》大約只 是靠他們在詩歌方面享有盛名,才得以保存;就作品本身而論,又遠在 《江賦》之下。……《文選》的不取沈約《郊取賦》,也是一個很可注 1 意的事實。《郊居賦》在今天看來,的確不能算什麼好作品。 1 曹道衡:,《文學遺产》,2004 年第 4 期,頁 23-33。 90 的確,除卻沈約當時“耆年碩望,深於世故”、“高才博洽,名亞遷、 董”2的個人影響力,他還曾在梁武帝天監六年至天監十一年(507-512)歷任 太子詹事、太子少傅。故此蕭統早年曾師從於他。並且,沈約還與蕭統最爲 器重的二位學士劉孝綽(481-539)、王筠(481-549) 3也交從甚密。在此背景 下,由上述三人主持《文選》辭賦的遴選,按理不應摒棄《郊居賦》。 在此問題上,《文選》收录辭賦的標準首先一定程度上參照梁武帝的 《歷代賦》和梁武帝個人的文學觀念和喜好。此外,《文選》收錄辭賦的去 取標準,和其同時代的人也不盡雷同。《文選》全書所提倡的文風確是偏於 典雅高古的一派。4 蕭統在《文選》内外都秉持趨向典雅而疏離沈約為代言 的綺麗的文學觀,這十分接近梁武帝後期的文學觀。5 故梁武帝在致力於 禮、樂、經、佛及史學的整理編輯時,獨將文學交予蕭統縂監,就决非偶 然。特别是對辭賦的看法,父子二人的見解基本一致。《文選》賦的選錄, 則以先秦兩漢爲主,六朝爲輔,實際只訖於劉宋,齊梁以下辭多不錄,呈詳 遠略近的面貌,6 恰恰相反於《文選》錄詩的特點。曹道衡個人也曾指出, “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爲魏晉以後詩歌興起,許多作家已把主要精力放在作詩 2 《梁書·沈約傳》(北京:中華書局,1973),卷十三,頁 244。 《梁書·劉孝綽王筠傳》云:“時昭明太子好士愛文,孝綽與陳郡殷芸、吳郡陸倕、琅邪王筠、彭 城到洽等,同見賓禮。太子起樂賢堂,乃使畫工先圖孝綽焉。太子文章繁富,群才鹹欲撰錄,太子獨 使孝綽集而序之。„„昭明太子愛文學士,常與筠及劉孝綽、陸倕、到洽、殷芸等遊宴玄圃,太子獨 執筠袖撫孝綽肩而言曰:‘所謂左把浮丘袖,右拍洪崖肩。’其見重如此。筠又與殷芸以方雅見禮 焉。”《梁書》卷三十三,頁 480、485。 4 駱鴻凱:“昭明芟次七代,薈萃群言,擇其文之尤典雅者,勒為一書,用以切劘時趨,標指先正。 跡其所錄,高文典冊十之七,清辭秀句十之五,纖靡之音百不得一”,《文選學》(北京:中華書 局,1989),頁 32。 5 參見 Wang Ping, “Culture and Literature of an Early Medieval Chinese Court: The Writings and Literary Thought of Xiao Tong (501-531)”,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2006), pp.78-80. 6 [日]清水凱夫著,韓基國譯:,《六朝文學論文集》(重 慶:重慶出版社,1989),頁 19-30。 3 91 方面。所以當時的辭賦從技巧上講,頗多超越漢人之處,而作爲一個時代最 有成就的文體,顯然已由賦讓位於詩了。”7 其次,對《郊居賦》的具體内容存在以偏概全、先入爲主的論斷和誤 讀。如《郊居賦》的作年,前輩學者普遍認爲在天監六年(507),這個判 斷陳陳相因至今。而事實上當為天監九年(510)。又如賦中的“貴則丙魏 蕭曹,親則梁武周旦”一句,馬瑞志將“梁武”曲解為武侯畢擊8,也有學 者誤讀為梁武帝蕭衍9,然而實則應為西漢梁孝王劉武(?-公元前 144)。 此外尚餘有一些懸而未決的分歧和看法。 第一節 《郊居賦》作年攷辨與沈約的身世籍貫 因《梁書·沈約傳》在錄入《郊居賦》前後未明確注明執筆和完成之 年,《南史·沈約傳》史傳談及《郊居賦》時也作年闕如,所以關於此賦創 作時年的分歧由來已久。早在二十世紀的三十年代始,卽有中外學者相繼談 及或論證這個問題。最初持梁天監六(或七)年(507或508)之說者居多。 10 後來又有天監九年(510)一說。11 近年來分別有外村中 和熊清元、陳志平 二文,力主天監 九年(510)說。考量隱括此賦的執筆時間,不但可以明確這篇作品的寫作 年代背景,更能貼近還原其文字内外作者的用意和心境。 關於上述兩種學術觀點之形成原因及考證細節在此先不作贅述。詢事攷 言,筆者認同中森、外村和熊、陳氏諸位持天監九年(510)執筆說的判 斷,但考據的邏輯和憑據又與他們略有不同。簡言之,下文將從結合牽涉 《郊居賦》的其它文史資料的外証角度與《郊居賦》文本内部訊息的内證角 度進行考察。 首先,外證方面,隱括掇遺《梁書》卷十三、《南史》卷五十七、《宋 書》卷一百中沈約的他傳和自傳,可知天監六年(507)夏四月,沈約加任 尚書左僕射,領中書令職;是年閏十月,又任尚書令,行太子少傅。同年, 梁武帝命造光宅寺,為自己及沈約、范雲等舊故恩私、開國重臣鑄立銅像, 供奉於寺,並度德封爵,量績受祿。沈約因此奉敕而作《光宅寺刹下銘》、 《上錢隨喜光宅寺啓》等應時對景。 榮膺這般有勝於初唐淩煙閣封賞股肱的獎譽後,同年他卻以為而不 恃,功成不居的姿態搬離京城建康的政治中心,寄居京郊北麓的鍾山之側, 立宅東田(今南京鍾山東)。此番決意遷邸,在現實功用層面上,沈約的舊 衡、劉躍進《南北朝文學編年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頁 375)、林家驪(《文史》,2001 年第 55 期,頁 91-116)等。 11 中森健二:,《學林》,1984 年第 3 期,頁 30-45。 12 外村中:“賦の執筆時期にっいては、507 年以降とする說と 510 年以 降とする說がめるが、これにっいては、執筆の開始時間はよくわからないものの、早くても完成は 510 年になってからのようである”,《ウンドスケプ研究》64(3),2001,頁 266。 13 熊清元、陳志平談到:“„„實際上,天監六年之說是不正確的, 《郊居賦》應是天監九年所作。„„郊居宅成,只提供了沈約作《郊居賦》的前提條件,並不能肯定 他只能在宅成之年作此賦”,《文獻季刊》,2008 年第 1 期,頁 114-118。 93 宅當時已年久室陋,漸失其用。它本立於建康都亭裏之運巷,原為沈約祖父 沈林子隨宋武帝劉裕征戰有功而得賜建。固然歷時頗長,加之沈約不事修 繕,所以幾近荒蕪;而在個人喜好層面上,東田一帶,不乏昔時名宿故居, 如沈約曾經追隨的齊文惠太子蕭長懋的舊苑,加之周遭怡然的自然佳境,如 此風物俱勝之地,一直是他嚮往的郊外別業。更重要的是政治輿論向度上, 可以向梁武帝和其他朝臣表跡自己水飲疏食,遠離名利。這説明沈約在梁 武初登帝位後的表面風光掩飾不了其内心的微妙變化,早在四年前,滿懷抱 負的沈約就遭受見棄於梁武的命運: 天監二年(503),范雲卒,僉以沈約允當樞管,帝以約輕易,不 如徐勉, 於是勉、捨同參國政。(《南史·周捨傳》)14 這件看似出乎衆人和沈約自己意料的變故,足可見在梁武帝内心, “沈約位雖在范雲之右,而親任不及雲遠矣。”15 所以,沈約的避居東郊是在其政治生涯初次失意後成行的。郊居落成之 後,沈約將劉顯《上朝詩》16、何思澄《遊廬山詩》17、劉杳《贊》18題於宅 壁。可見,沈約郊居的建成至少是在這三人的詩文創作時間之後。而《梁 書·何思澄傳》還云:“平南安成王行參軍兼記室,隨府江州,為《遊廬山 14 《南史·周捨傳》(北京:中華書局,1975),卷三十四,頁 896。 《資治通鋻·梁紀一》,見宋·司馬光編、元·胡三省音注:《資治通鋻》(北京:中華書局, 1956),卷一百四十五,頁 4530。 16 《梁書·劉顯傳》(北京:中華書局,1973),卷四十,頁 570。 17 《梁書·何思澄傳》,卷五十,頁 714。 18 《粱書·劉杳傳》,卷五十,頁 715。 15 94 19 詩》。時約郊居宅新構齋閣,因命工書人題此詩於壁” ;而《梁書·安成 王秀傳》又云:“(天監)六年,(安成王)出為使持節、都督江州諸軍 事、平南將軍、江州刺史。”20 結合《郊居賦》之文本内証:“排陽乌而命 邑,方河山而起基。翼储光於三善,長王職於百司”21四句,與以下兩則外 証對讀: (天監六年)閏月乙丑……尚書左僕射沈約為尚書令,行太子少 傅。(《梁書·武帝紀》)22 (天監六年)竊位之譏,允當斯責,王命斯請,有事相傾。油雲湛 露,徒降旻昊之德;弱縞輕蟬,不載丘岳之重。登階望席,怳焉失步。 (沈約《拜尚書令到都坐表》) 23 綜上可知郊居宅成之年是在天監六年(507)閏十月乙丑沈約官拜尚書 令,行太子少傅之後,且從“竊位之譏,允當斯責,王命斯請,有事相傾” 這段可見儘管方斯之际沈約青雲直上,但他依然循位邁志。再有沈約激賞王 筠賀贈的《草木十詠》,將之題於閣齋壁上,並作《報王筠書》回贈。24 在 19 《梁書·何思澄傳》,卷五十,頁 714。 《梁書·安成康王傳》(北京:中華書局,1973),卷二十二,頁 343。 21 《梁書·沈約傳》,卷十三,頁 238。 22 《梁書·武帝本紀中》,卷二,頁 46。 23 見唐·歐陽詢撰、汪紹楹校:《藝文類聚·職官部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卷四 十八,頁 853。 24 《梁書·王筠傳》曰:“約於郊居宅閣齋,筠為草木十咏,書之於壁,皆直寫文辭,不加篇題。約 謂人曰:‘此詩指物呈形,無假題署。’”見《梁書》,卷三十三,頁 485。 20 95 25 這之前先有“約制《郊居賦》,構思積時,猶未都畢,乃要筠示其草” 一 事。此段可窺見,郊居宅成之年雖在天監六年(507),但與《郊居賦》之 執筆和完成時間沒有必定的直接關係。相反,《郊居賦》應是沈約在東田郊 居建成後著力多時精撰的賦作,雖無法確定所作耗時多長,但聯繫到在沈約 之前形容文人潛思積力於辭賦創作的先例,26 卽便是沈約文思敏速,揮翰如 飛,“構思積時,猶未都畢”的《郊居賦》想必撰成也歷時不短。況且執筆 之時至少又要晚於天監六年(507)的閏十月乙丑,據此判斷,沈約卽便在 本年開始創作此賦,也不太可能在當年底前完稿。 天監八年(509),沈約再上《捨身願疏》以示皈依佛門:“今謹自卽 朝至於明旦,排遣俗累,一同善來,分留上德,勖成微志,藉此輕因,庶証 來果,功德之言,非所感及。”27 沈約數年之前曾撰述了多篇有關佛教義理 和僧人酬酢文章,28 但卻遲遲到了此時才明言服其精理,皈依佛門,其背後 的原因恐與梁武帝的猜忌和罅隙不無關係。29 翌年(510)春正月,沈約遷 為左光祿大夫,自忖“久處端揆”,便想乘時藉勢,“有志台司”,孰料 “論者咸謂為宜而帝終不用,乃求外出,又不見許。”30 顔面再奪,進退不 得間只能修書一封寄予棣友徐勉(466-535),有“今歲開元,禮年云至。 25 同上。 諸如:《西京雜記》卷二載,司馬相如作《上林》、《子虛》賦,“意思蕭散,不復與外事相 關”、“忽然如睡,煥然而興,幾百日而後成”;桓譚《新論·祛蔽》記載揚雄寫作《甘泉賦》,由 於用思過於精苦,以至賦成而患病一年;再據《後漢書·張衡傳》,張衡作《二京賦》,謝絕辟舉為 官,長期專志於此,“精思傅會,十年乃成”;又如《晉書·左思傳》曰“造《齊都賦》,一年乃 成。復欲賦三都,會妹芬入宮,移家京師,乃詣著作郎張載,訪岷、邛之事。遂構思十年,門庭藩 溷„„。” 27 明·張傅輯:《百三名家集·沈隱侯集卷一》(上海:掃葉山房藏版,1917),卷五十二,頁 412。 28 高文強:《佛教與永明文學批評》(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頁 184。 29 林家驪:《一代辭宗——沈約傳》(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頁 265。 30 《梁書·沈約傳》(北京:中華書局,1973),卷十三,頁 235。 26 96 31 懸車之請,事由恩奪” 的辭官意圖,在這封《與徐勉書》中將牢騷盡吐。 徐勉仗義“為言於高祖,請三司之儀”,然而梁武帝依舊“弗許,但加鼓吹 而已”32,行少傅如故。同年,七十嵗的沈約上《致仕表》:“徒以桑榆無 幾,時製行及,不朝之禮,忽在今辰。使反身敝廬,待終窮巷。臣又聞之, 懸車散髮,其來舊矣„„”33,循例以求退隱,但言出未行。與賦文中的内 証:“受老夫之嘉稱,班燕禮於上庠。„„仰休老之盛則,請微軀於夕陽。 勞蒙司而獲謝,猶奉職於春坊”34一條相印證,可以更清晰見得作者寫作時 的年歲。關於“老夫”和“懸車”、“致仕”,《禮記·曲禮上》云:“大 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謝,則必賜之幾杖,行役以婦人,适四方,乘安車, 自稱曰老夫。”35 漢班固《白虎通·致仕》云:“臣年七十懸車致仕者,臣 以执事趨走為職,七十陽道極,耳目不聪明,跂踦之属,是以退老去避賢 者„„懸車,示不用也。”36 關於“上庠”,《禮記·王制》又云:“凡養 老,有虞氏以燕禮„„五十養於鄉,六十養於國,七十養於學„„有虞氏養 國老於上庠,養庶老於下庠。”37 關於“蒙司”,當為“冢司” 38之訛,謂 指丞相。梁任昉《為范尚書讓吏部封侯第一表》曰:“今兹首夏,將亞冢 31 同上。 同上,頁 236。 33 見唐·歐陽詢撰、汪紹楹校:《藝文類聚·人部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卷十 八,頁 342。 34 梁·沈約:《郊居賦》,見《梁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卷十三,頁 241。 35 見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卷一,頁 20。 36 見清·孫詒讓撰、雪克輯點:《白虎通校補輯補》(濟南:齊魯書社,1987),頁 91。 37 見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禮記正義》,卷十三,頁 420、425。 38 蓋“冢”、“冡”形近而訛。見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曰:“凡蒙覆、僮蒙之字,今字皆作 ‘蒙’,依古當作‘冡’、‘蒙’行而‘冡’廢矣”;清·桂馥《說文解字義疏》云:“‘冡’通作 ‘蒙’”; 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云:“‘冡’,經傳皆以‘蒙’為之”; 清·王筠《說文 解字句讀》云:“‘冡’,經傳借‘蒙’為之”,見李圃主編:《古文字詁林》(上海:上海教育出 版社,2002),卷七,頁 94。又見清·雷琳、張杏濱:《賦鈔箋略》(湖北圖書館藏乾隆丙戌秋刻 本)卷四《郊居賦》文中作“冢”。 32 97 司。”李善注云:“《梁書》曰:‘天監元年,雲遷散騎常侍、吏部尚 書。’”39 關於“春坊”,為魏晉以來太子東宫之稱,《晉書·愍懷太子傳 論》曰:“及於繼明宸極,守器春坊。”40 以上充分説明沈約寫這番話的時 候是在他年屆七十獲老夫嘉稱,在上庠被頒賜燕禮之際,復又循七十致仕之 古例而上表懸車告老,離開尚書省但仍供職東宮,為左光祿大夫、行太子少 傅期間。 通過以上結合内、外論據,已經基得出了《郊居賦》的執筆嵗時是在天 監九年(510)左右。但此處的重點,在所不論是揭示沈約創作此賦的時 間,以及他的还禄告老只是出於舊例“七十而致仕,禮法有明文”41的這些 史實而已。而是要通過上述了解揣摩《郊居賦》的創作背景和動機:沈約年 屆七十時“有志台司”,在“論者咸謂為宜”的輿論中而“帝終不用”,頗 感失志忿恨、殷憂内盈之下“乃求外出,又不見許”,如此進退維谷中, 方才自我調适、降下心氣,向梁武羣臣標榜淡泊名利、心平志遂。在反映沈 約個人的眞實心境意義上,它和《與徐勉書》一樣,遠比所作的《捨身願 疏》、《致仕表》等場面文書要更心言不違。 圍繞在《郊居賦》創作前後的政治生涯裏,沈約老驥伏櫪,如此進取卻 未能盡如所願。個中原因除了沈約“用事十餘年,未嘗有所薦達,政之得 失,唯唯而已”42的這種在“君子”式的“儒”傳統底下,表現出來的庸德 39 《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頁 1739。 《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卷五十三,頁 1464。 41 唐·白居易:《不致仕》,見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卷四 百二十五,頁 2137。 42 《梁書·沈約傳》(北京:中華書局,1973),卷十三,頁 242。 40 98 43 之行、庸言之谨、逆來順受、食不遑味;以及“疏栗事” 的露才揚己、出 言不遜;對“吳興婚家張稷”44的惻隱袒護;病入膏肓之際卻奉請道士“奏 赤章”45等這些細瑣但敏感的事件觸怒了梁武帝外,還有着更深沉的原因。 這不局限是沈約個人甚至其家族的悲劇,也是六朝南方士族的悲劇。這 個現象引出了皇族與士族、士族與庶族、北方“僑姓”士族與南方士族的多 重矛盾。46 首先,南朝四代開國之君皆為從布衣素族一躍而為万乘之尊, 又用同樣的軍事脅迫方式令前朝遜位。當時的高門子弟中,已鮮有眞才實幹 的政治人才構成對皇權的威脅,實際政務已偏歸於中下層士人,47 無怪乎 《顔氏家訓·涉務》記載:“舉世怨梁武帝父子愛小人而疏士大夫。”48 不 過皇室與士族相互存鬥的矛盾局面也是南北朝政局的一大特徵。皇室旣需士 族的社會擁戴基礎,又變相地對他們加以防範和限制。所以,黃門侍郎、散 騎侍郎、秘書丞等雅飭清貴卻無實權之官爵,多恩賜於士族,就足以表明這 43 《梁書·沈約傳》曰:“約嘗侍宴,値豫州獻栗,徑寸半,(梁武)帝奇之,問曰:‘栗事多 少?’與約各疏所憶,少帝三事。(沈約)出謂人曰:‘此公護前,不讓卽羞死。’帝以其言不遜, 欲抵其罪,徐勉固谏乃止。”同上,頁 243。 44 《梁書·沈約傳》曰:“初,高祖有憾於張稷,及稷卒,因與約言之。約曰:“尚書左仆射出作邊 州刺史,已往之事,何足復論。”(梁武)帝以爲婚家相爲,大怒曰:‘卿言如此,是忠臣邪!’乃 辇歸內殿。約懼,不覺高祖起,猶坐如初。及還,未至牀,而憑空頓于戶下。”同上,頁 242-243。 45 《梁書·沈約傳》曰:“(沈約)因病,夢齊和帝以劍斷其舌。召巫視之,巫言如夢。乃呼道士奏 赤章於天,稱禪代之事,不由己出。高祖遣上省醫徐奘視約疾,還具以狀聞。„„及(梁武帝)聞赤 章事,大怒,中使譴責者數焉,約懼遂卒。有司諡曰‘文’,帝曰:‘懷情不盡曰隱。’故改爲 ‘隱’云。”同上,頁 242。 46 吉川忠夫:“沈氏については、それが本貫を江南にもつところの姓族、 すなわち吳姓であることを、まず第一に指摘すべきであろう。東晉南朝の歷史を一貫して、吳姓が、 王氏を代表とする僑姓貴族より劣等の政治的社會的地位しかあにえられていなかつたことは、われ われの常識であるが、沈氏もやはりこの常識の枠内にあつた。たとえば、と齊の武帝がいつたのに、、とすかさず應 じた沈文季が、やがて南士にはめずらしく僕射にまで昇進すると、尚書令の王晏はとか らかつぃたという(《南齊書》卷四四)”,《東海大學紀要文學部》,1968 年第 11 輯,頁 32。 47 清·趙翼云:“至宋、齊、梁、陳諸君,則無論賢否,皆威福自己,不肯假權於大臣。而其時高 門大族,門戶已成。令、僕、三司,可安流平進,不屑竭智盡心,以邀恩寵;且風流相尚,罕以物務 關懷,人主遂不能藉以集事,於是不得不用寒人”,見王樹民校:《廿二史札記校證》(北京:中華 書局,1984),卷九,頁 173。 48 北齊·顔之推著、王利器集解:《顏氏家訓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3),卷四,頁 318。 99 表面上的禮遇和經濟惠利下,士族權勢的逐遭侵蝕。自宋文帝以來,典章機 要深博皇寵的中書舍人一職盡由出身寒門卻有實幹的人才擔任。49 在沈約修 撰的《宋書》卷九十四中,他有意識地綜覈名實,把這些出身寒門卻得勢的 “小人”、“細人”納入《恩倖傳》;50 其次,這個現象也是南朝帝王與士 族矛盾的衍生,凸現為北僑士族與南方士族的矛盾。沈約所夙冀的台司51之 位,正是尊極人臣的三公52。而三公顯位在南朝素來由德望所歸的北方喬姓 世家大族所把持。梁武帝卽常委任羅致兄侄親信、雍州故舊。作爲“江東之 豪莫強周、沈”53之一的沈氏,就是備受壓抑的南方士族縮影。自東漢沈戎 得勢之後,沈氏家族在東吳、東晉政權時期都曾是吳興望族。直到南朝宋、 齊,相繼備受打擊。54 而到了蕭齊沈約一系,已是家道中衰,卽便在沈約焚 膏繼晷、旰食宵衣的力爭上游下,吳興沈氏已由武力豪強55轉變為文化士族 56 ,但其祖輩憑藉軍功起家的背景還是旣讓北方僑族心存芥蒂,又讓南朝文 化士族白眼鄙夷。 49 見上頁注 5。 見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頁 405-415。 51 清·李必恆《題初學集》:“齒冷南朝沈家令,一生辛苦望台司。”見郭紹虞等編:《萬首論詩 絕句》(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頁 334。 52 “三公”為中央政府最高三種官銜的並稱。如周朝太師、太傅、太保合為三公,見《書·周官》: “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論道經邦,燮理陰陽。”西漢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馬)、御 史大夫(大司空)合為三公,東漢太尉、司徒、司空合為三公,見《漢書·百官公卿表序》及《通典· 職官一》。“台司”謂指三公等宰輔重臣。晉·羊祜《讓開府表》:“臣昨出,伏聞恩詔,拔臣使同 台司。” 李善注:“台司,三公也。”唐·李白《宣城送劉副使入秦詩》:“寄深且戎幕,望重必 台司。” 53 《晉書·周處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卷五十八,頁 1575。 54 王友敏:,《杭州教育學院學報》,1996 年第 1 期,頁 23-31。 55 清·趙翼云:“宋武開國,武將功臣以„„沈田子、沈林子為最”,王樹民校:《廿二史札記校 證》卷九(北京:中華書局,1984),頁 187。 56 王永平:,《南都學壇》(人文社科版),2005 年第 5 期,頁 23-28。 50 100 綜上所論,沈約殷勤仕進的底因是他根植於心的儒家入仕觀和門第觀, 他畢其心力都在為吳興沈氏族門躋身至與北方僑族傳爵襲紫平等的地位而衣 帶漸寬、食飲損減。這也就不難理解他在殃及政治波瀾之後仍守器傳統,以 儒家仕隱觀爲重。同樣,也就不難體會《郊居賦》文本中黄冠紫綬付之如夢 的筆調,和聯想沈約執筆當時蘊結著的緬懷家世的霜露之痛。 第二節 沈約整體辭賦作品中的《郊居賦》及賦學理論 品評《郊居賦》的個中三昧,不能僅孤立地停留這篇作品上,而應將其 置於沈約整個辭賦作品和賦學理論的框架中加以探討。此外還應注意和沈約 同時代的文學批評論著和文學總集、別集,這樣當時流行的辭賦創作和接受 理念也可得以見微知著。 沈約創作的詩文數量不菲,《梁書·沈約傳》、《南史·沈約傳》記載 共有一百卷,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輯其遺文八卷。對比大 量的詩、詔、表、啓、铭等文體,沈約現存的(包括殘篇)賦尚餘惟十。就 此十篇來看,有兩個値得關注的現象: 其一、全為駢賦而沒有一篇是騷體形式57,並且還帶有律賦化傾向。反 襯之下,素被視為駢賦的开啓者曹植卻有騷體賦數篇;而促成駢賦成型的潘 57 參見郭建勛:“因為賦體文學中的騷體賦與楚辭一樣,也長於言幽怨之情,也具 有幽深的藝術風格。產生於漢代的騷體賦作為戰國楚辭的嫡子,在體式與風格上與其母體並無顯著的 區別。具體地說,楚辭與賦的關係表現為三種不同的情形:與騷體賦相較,是基本相同的;與詩體賦 相較,區別十分明顯,一望便知;與文體賦相較,則相同又相異,情況頗為複雜。因此,論述楚辭與 賦的相異,只有在與文體賦之間的比較中進行,才是可行的和有意義的。必須說明的是,這裏的文體 賦是廣義的,它包括漢代以來的散體大賦、駢體賦、律賦、文賦等等,也就是說,整個賦體文學中除 101 岳、陸機二人,前者名作《秋興賦》、《寡妇賦》就全用騷體寫成,後者亦 在《大暮賦》、《愍思賦》中頻頻夾雜帶“兮”字的騷體句,反觀沈約現存 所有賦中旣無一騷體之作,又無一騷體句式。 其二、除卻《郊居賦》是鴻篇鉅制以外,現存《擬風賦》、《麗人 賦》、《傷美人賦》、《愍塗賦》、《憫國賦》、《高松賦》、《桐賦》、 《天淵水鳥應詔賦》、《反舌賦》皆為短小精悍、言簡意豐的抒情小賦。 沈約偏重駢體和抒情小賦的這一現象,須對他本人乃至同時代的賦學觀 和文學創作理論剖析毫釐,擘肌分理。 其實,沈約賦中也不乏對楚辭中字彙和意象的借鑑,如《郊居賦》中 “抱寸心其如蘭,何斯願之浩蕩”58、“遷甕牖於蘭室,同肩牆於華堵”59、 “帶脩汀於桂渚,肇舉鍤於強秦”60是化用楚辭中蘭桂蕙芷的草木意象; “傷余情之頹暮,罹憂患其相溢。悲異軫而同歸,歡殊方而並失”61、“路 縈吳而款越,塗被海而通閩。懷三鳥以長念,伊故鄉之可珍”62是化用楚辭 中感時思歸的傷逝意象;“余世德之所君,仰遺封而掩淚。神寢匪一,靈館 相距。席布騂駒,堂流桂醑。降紫皇於天闕,延二妃於湘渚”63是化用楚辭 中湘妃蛾眉的人物意象;“浮蘭煙於桂棟,召巫陽於南楚”64是化用楚辭中 楚天南浦的空間方位意象;再如《麗人賦》中“響纙衣而不進,隱明燈而未 了騷體賦和詩體賦以外的所有賦作,都屬於這一範疇”,《楚辭與中國古代韻文》(長沙:湖南教育 出版社,2001),頁 67。 58 梁·沈約:《郊居賦》,《梁書·沈約傳》(北京:中華書局,1973),卷十三,頁 237。 59 同上,頁 238。 60 同上,頁 239。 61 同上,頁 242。 62 同上,頁 239-240。 63 同上,頁 241。 64 同上。 102 65 前„„垂纙曳錦,鳴瑤動翠” 、《傷美人賦》中“思佳人而未來,望餘光 而躑躅。„„言歡愛之可永,庶纙袂之空裁”66是借用楚辭中香草美人的象 徵興寄方法,凡此種種,不可盡記。 本文在上一章已討論過六朝賦與楚辭的淵源。具體就句式67而言,根據 相關學者的論著,屈、宋作品主要句型“兮”字句的句式結構典型有三:第 一種如“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 降。”(《離騷》)“兮”字在兩個對句之上句的末尾,《離騷》、《九 章》絕大部分、《九辯》採用此式;第二種如“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 餘。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湘夫人》)“兮”字在一句之 間,《九歌》採用此式;第三種如“後皇嘉樹,橘來服兮。受命不遷,生南 國兮。”(《橘頌》)“兮”字在兩個對句之下句的末尾,《橘頌》、《招 魂》和所有的“亂辭體”採用此式。而如果用“而”、“以”、“之”、 “其”、“於”等替代上述三種句型中的“兮”字,卽成爲駢賦中經常出現 的典型句式了。68 如《擬風賦》中“拂九層之羽蓋,轉八鳳之珠旂”69、 65 梁·沈約:《麗人賦》,見《藝文類聚·人部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卷十八, 頁 334。 66 梁·沈約:《傷美人賦》,見《藝文類聚·人部十八》,卷三十四,頁 605。 67 郭建勛指出:“從歷史的角度看,以書面語言構成的文體形式,比它所承載的內容更具穩定性和 持久性,內容可以隨着創作主體情感的變化和時代的變遷而千姿百態,花樣翻新,而文體的形式卻長 期依然故我,或者變化甚微。形式的穩定性和純粹性決定了它是文體分類的主要、甚至是惟一的依 據,而形式諸要素中又以句式尤其重要。”同上,頁 68。 68 同上,“屈、宋辭作約有兩種句式,卽《天問》無“兮”字的四言句和以“兮”字為虛詞的特殊 句式。《天問》承《詩經》而來,屬於楚辭尚未定型時期的句式,楚辭句式的代表不是《天問》,而 是另一種句式卽“兮”字句。《招魂》的“些”其實也就是“兮”,只不過記錄聲音時用了不同的書 面符號而已。楚辭“兮”字句的變化很多,但基本的格式只有三種。第一種如:“帝高陽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離騷》)“兮”字在兩個對句之上句的末 尾,《離騷》、《九章》絕大部分、《九辯》採用此式。第二種如:“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 餘。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湘夫人》)“兮”字在一句之間,《九歌》採用此式。第 三種如:“后皇嘉樹,橘來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橘頌》)“兮”字在兩個對句之下句 的末尾,《橘頌》、《招魂》和所有的“亂辭”採用此式。” 103 70 《愍塗賦》中“免淒愴於羈離,亦殷勤於行路” 、《憫國賦》中“矛森森 而密豎,旗落落而疏佈”71等例多見不鮮。 那麽,沈約在創作實踐中爲何在情致上秉承楚辭的許多特色卻在形式上 抛棄楚辭的外表呢?或許這個問題和沈約賦作的第二個特點聯繫起來會明朗 許多。 雖然題材各異或者寫作用途72不一,然在表現形態上,沈約賦主要都是 清麗哀艷的篇幅精短之作。結合《詩品》、《文心雕龍》以及《文選》這些 與沈約同代的詩賦總集或文學批評來看,沈約的詩歌創作呈現出長於清怨、 音色縟麗的審美風格,其實沈約的賦同樣具有這種風格。其賦在咏物摹形方 面細膩曼妙;述志抒懷方面深曲幽微;外在又有着句式規整、對偶精工、聲 韻和諧的駢體性徵。 對此,不妨再全盤回視一下齊梁當時及稍前的賦論者。沈約之外,還有 曹丕、陸機、摯虞、劉勰、鍾嶸、蕭統、蕭繹等人,先後不同程度地品評、 歸納秦漢魏晉以來辭賦的造端與流變,或是直接集中地比較探究關於賦體文 學的整體或某一方面,如曹丕《典論·論文》73、陸機《文賦》74、摯虞《文 69 梁·沈約:《擬風賦》,見《藝文類聚·天部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卷一,頁 20。 70 梁·沈約:《愍塗賦》,見《藝文類聚·人部十一》,卷二十七,頁 496。 71 梁·沈約:《憫國賦》,見《藝文類聚·武部》,卷五十九,頁 1072。 72 如沈約賦中多有奉教酬和之作,如:《擬風賦》和謝眺、王融同題共作;《高松賦》和王儉、謝 眺同題共作;《桐賦》和蕭子良、王融同題共作。除此又有《麗人賦》之類行卷之作,《傷美人賦》 之自悼之作等等。 73 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夫文,本同而末異。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 麗。”見《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卷五十二,頁 2271。 74 晉·陸機《文賦》:“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或藻思綺合,清麗千眠。炳若縟繡, 悽若繁絃。”見《文選》,卷十七,頁 766-767。 104 75 76 77 章流別志論》 、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 、劉勰《文心雕龍》 、鍾嶸 《詩品·序》78、蕭繹《金樓子·立言》79;或是間接迂回地甄選、輯錄辭賦 作品,如蕭統《文選·賦》。固然各人觀點不盡相同,各種文學流派的歧見 尚未統一,80 但審視這一在文學史上批評理論出現的高峰期,可以察覺出一 個較爲主流的共識:緣情綺靡的内容抒情或追求新變的形式美學漸趨在齊梁 被奉為圭臬。81 所以,沈約在《宋書·謝靈運傳論》中對於辭賦在齊梁之前的流變進行 的分析,僅八百餘字的篇幅卻提及“情”達七處之多,這種現象在齊梁間出 現並不屬於偶然。雖然沈約並没有探討賦體文學的學術專著,但通過對《宋 書·謝靈運傳論》及《宋書》中對所撰人物辭賦作品的評鑑、擇取是能夠以 管窺豹的。特別是他在闡述漢賦英辭大義、漢末張衡及三曹情性高逸,異軌 同奔、遞相師祖《詩經》、《楚辭》,而西晉則承襲漢魏之遺響,至東晉卻 被玄風被宇浮雲,再經劉宋顔、謝的改弊而方軌前秀,垂範後昆的過程中, 75 已佚,佐見《隋書·經籍志》:“《文章流別集》四十一卷,梁六十卷,志二卷,論二卷,摯虞 撰。”又,“總集者,以建安之後,辭賦轉繁,眾家之集,日以滋廣,晉代摯虞,苦覽者之勞倦,於 是採摘孔翠,芟剪繁蕪,自詩賦下,各為條貫,合而編之,謂為《流別》。”又見摯虞《文章流別 論》:“賦者敷陳之稱,古詩之流也。„„古之賦,以情義為主,以事類為佐。”見清·嚴可均編: 《全晉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卷七十七,頁 819。 76 梁·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曰:“民稟天地之靈,含五常之德,剛柔迭用,喜慍分情。夫志 動於中,則歌詠外發。”(北京:中華書局,1974),頁 1778。 77 梁·劉勰:《文心雕龍·情采》:“蓋風雅之興,志思蓄憤,而吟詠情性,以諷其上,此為情而 造文也。”;又《文心雕龍•詮賦》篇:“賦者,鋪也,鋪采摛文,體物寫志也。”見范文瀾注: 《文心雕龍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頁 538。 78 梁·鍾嶸《詩品·序》曰:“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形諸舞詠。”見曹旭:《詩品 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頁 340。 79 梁·蕭繹《金樓子·立言》曰:“至如文者,惟須綺縠紛披,宮徵靡曼,唇吻遒會,情靈搖 蕩。”見《金樓子》(知不足齋本),卷九。 80 當然卽使到了齊梁仍然還有以蕭子顯、劉之遴為代表的守舊派和以蕭統為首的折衷派,但趨新派 的氣勢最盛是不能否定的事實,詳參周勛初:,羅聯添編:《中國文學史論文 選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頁 341-364。 81 特別是晉宋之交,“當時文士雖復崇玄、禮佛,所作詩賦亦雜言佛理,然並不以此廢文彩,反而 非常注意文辭的華美和描寫的形象性,都是受了這種認識的影響。”自玆以降,此風覓廣,參見馬積 高:《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頁 197。又可參見張仁青,《六朝唯美文學分類》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 105 82 沈約“文以情變” 、“以情緯文,以文被質” 的賦學理念可以見微知著。 可以說,他重申了抒情、文采是辭賦創作的審美主題,這進一步促使辭賦在 形式上趨於駢儷和精短。除此之外,後文將要論述沈約的“聲律論”和“文 章三易說”,它們也都會體現在他的賦學理念和實際創作中。 第三節 《郊居賦》與沈約其它隱逸文學作品 沈約把王筠《草木十詠》、劉顯《上朝詩》、何思澄《遊廬山詩》、劉 杳《贊》及自己平時所喜愛的詩文作品不加篇題、直接題壁,並謂這些詩文 全都指物呈形,不用假借題目來署名。83 其每事流連,允稱眼福。仰止之 情,不可掩也。其實在這之前,沈約本人亦作有多首詩歌關涉到自己的隱逸 經歷和東田郊居。通讀對比這些作品和其創作背景,可以更清楚地把握沈約 隱逸思想和文風的延展脈絡。 沈約一生中主要有六次遠離政治中心的經歷。除了第一次的幼年失怙的 潛竄流寓、第五次的母憂居喪的循例返鄉和第六次的欲隱還休的東田郊居, 其間還有三次與自然山水有過較長時間的近距接觸。 這三次其中最早是發生在齊隆昌元年(494)春。距此數月前,文惠太 子蕭長懋(458-493)和齊武帝蕭賾(440-493)相繼病故,繼位人為皇太孫 蕭昭業(473-494)。“竟陵八友”之一的王融(467-493)又在替西邸文士 82 《宋書·謝靈運傳論》(北京:中華書局,1974),卷六十七,頁 1778。 《梁書·王筠傳》(北京:中華書局,1973),卷三十三,頁 485。 83 106 的首領竟陵王蕭子良(460-494)的皇權鬥爭中淪爲犧牲品。 84 沈約連失摯 友與政治靠山後,作爲其朝中最後一位庇護者,竟陵王的命運也在“常慮子 良有異志”85的蕭昭業和虎視眈眈的西昌侯蕭鸞的合圍下岌岌可危,隨後就 在隆昌元年(494)四月,離奇病薨。86 就在竟陵王殞命前夕,沈約被排擠 外任,出守東陽(今浙江金華境内)。在從齊隆昌元年(494)春至建武三 年(496)春末夏初接近三年時間的東陽太守任職中,他創作了多首應景的 文學作品,如離京赴任途中的《早發定山》、《新安江至清浅深見底貽京邑 遊好》和《別范安成》、《循役朱方道路》諸詩: 夙齡愛遠壑,晚蒞見奇山。標峰綵虹外,置嶺白雲間。傾壁忽斜 豎,絕頂復孤圓。歸海流漫漫,出浦水濺濺。野棠開未落,山櫻發欲 然。忘歸屬蘭杜,懷祿寄芳荃。眷言採三秀,徘徊望九仙。(《早發定 山》)87 ……洞徹隨清淺,皎鏡無冬春。千仞寫喬樹,百丈見遊鱗。滄浪有 時濁,清濟涸無津。豈若乘斯去,俯映石磷磷。紛吾隔囂滓,寧假濯衣 巾。願以潺湲水,霑君纓上塵。(《新安江至清淺深見底貽京邑遊好 詩》)88 84 事見《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卷二十一,頁 576-578。 《南齊書·武十七王傳》(北京:中華書局,1972),卷四十,頁 701。 86 事見《南史》,卷四十四,頁 1104。 87 《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卷二十七,頁 1267。 88 同上。 85 107 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及爾同衰暮,非復別離時。勿言一樽 酒,明日難重持。夢中不識路,何以慰相思。(《别范安成》)89 分繻出帝京,升裝奉皇穆。……江移林岸微,巖深煙岫複。歲嚴摧 磴草,午寒散嶠木。縈蔚夕飆捲,蹉跎晚雲伏。霞志非易從,旌軀信難 牧。豈慕淄宮梧,方辭兔園竹。羈心亦何言,迷蹤庶能復。(《循役朱 方道路》)90 隨着沈約外放、晉陵王和以其爲首的“西邸集團”91坍塌弭散不久,同 年七月至十月短短四月間,皇祚二移,血染宮闈。沈約雖遭遷逐卻反而擺脫 政治陰霾,可謂因禍得福。92 這四首詩的前兩首中山花雲樹的舒展畫面和江 波水影的清冽潺湲也和其所反映的遠離政治漩渦、是非之地的心情同樣是一 派清新釋負,靈動可喜。 對比後兩首詩,沈約則又陷入傷離躊躇的煩複心理,從所見江石草木同 樣之景卻濡染“深寒”、“衰晚”不同之色就可閲見。就此二詩而言,至少 《别范安成》多隽句警語,無論是深沉的離愁情緒感還是獨創的藝術手法, 均足稱道。而《循役朱方道路》則在結構上疊屋架構,基調上也懷情不盡。 89 見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83),頁 1648-1649。 同上,頁 1636。 91 《梁書·武帝本紀上》載:“竟陵王子良開西邸,招文學,高祖(梁武帝蕭衍)與沈約、謝脁、王 融、蕭琛、范雲、任昉、陸倕等並遊焉,號曰八友。”見《梁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卷 一,頁 2。又《梁書·謝徵傳》載:“齊竟陵王子良開西邸,招文學,璟亦預焉。”見《梁書》,卷 五十,頁 717。 92 白壽彜縂編:《中古時代·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上),《中國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4),卷五,頁 301。 90 108 93 對仕途的留戀扼腕和對遠走的無奈疑慮使他還是收斂了初出帝京時的輕 快。 沈約到任後,在職東陽太守期間亦作有數篇郊遊自然山水之間的詩文。 如《遊金華山》和《赤松澗》二詩: 遠策追夙心,靈山協久要。天倪臨紫闕,地道通丹竅。未乘琴高 鯉,且縱嚴陵釣。若蒙羽駕迎,得奉金書召。高馳入閶闔,方睹靈妃 笑。(《遊金華山》)94 松子排煙去,英靈眇難測。惟有清澗流,潺湲終不息。神丹在茲 化,雲軿於此陟。願受金液方,片言生羽翼。渴就華池飲,飢向朝霞 食。何時當來還,延佇青巖側。(《赤松澗》) 95 這兩首詩都是在其密友、高僧釋慧約的偕伴下並遊二處景致之後所作。 96 但是沈約卻在詩中借景慕仙,強烈地表達歸化輕擧的夙願、神仙道人生活 的玄思和求之不得的悵惘,整體彌漫著濃厚的遊仙崇道思想。 93 相較在沈約之前的謝靈運和同代的謝脁二首相類作品:“彭薛裁知耻,貢公未遺榮。或可優貪 竞,豈足稱達生?伊余秉微尚,拙訥謝浮名。廬園当棲巖,卑位代躬耕。顧己雖自許,心迹犹未並。 無庸方周任,有疾象長卿。畢娶類尚子,薄遊似邴生。恭承古人意,促装返柴荆。牵絲及元興,解龟 在景平。負心二十載,於今廢將迎。理棹遄还期,遵渚鶩修坰。溯溪終水涉,登岭始山行。野旷沙岸 淨,天高秋月明。憩石挹飞泉,攀林搴落英。戰勝臞者肥,鋻止流歸停。卽是羲唐化,穫我擊壤 情。”(謝靈運《初去郡》)和“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徒念関山近,終知返路長。秋河曙耿 耿,寒渚夜苍苍。引領見京室,宫雉正相望。金波麗鳷鵲,玉繩低建章。驅車鼎門外,思見昭丘阳。 馳暉不可接,何况隔兩鄉?風云有鳥路,江漢限無梁。常恐鷹隼擊,時菊委嚴霜。寄言罻羅者,寥廓 已高翔。”(謝脁《暂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 一樣是書寫貶謫去職途中的見聞感 想,二謝的行文更褪去矯飾,袒露心襟。 94 見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83),頁 1633-1634。 95 同上,頁 1638-1639。 109 此外,再如職守東陽的另一組詩——《八詠》,以“登臺望秋月”、 “會圃臨春風”、“歲暮愍衰草”、“霜來悲落桐”、“夕行聞夜鶴”、 “晨征聽曉鴻”、“解佩去朝市”、“被褐守山東”八題,詩題橫向聯袂則 可自成寫景律詩,縱看每個詩題之下又分別以詩賦合流的形式,對應書寫地 處東陽的一個典型場景。這樣,東陽的季節、晨昏、方位均展現出了全面且 不同的細緻景象。此組詩頻用楚辭的表現手法和象徵意象,語豐詞贍,情繁 意複,曲盡其能地申發了遠逐的抑鬱孤獨。在東陽任上的第二年春,沈約還 創作了赴永康的遊記詩——《泛永康江》:“長枝萌紫葉,清源泛綠苔。山 光浮水至,春色犯寒來。臨睨信永矣,望美曖悠哉。寄言幽閨妾,羅袖勿空 裁。”97 詩中的“浮”、“犯”二字體現了沈約一貫的煉字之功,和全詩渲 染的春意盎然相映成趣,傳達了難得的閒情逸致。總體説來,沈約在東陽任 職的三載中創作的文學作品裏,詩是主要的創作文體。這些詩有着對歸隱自 然的憧憬和對山水田園的親近,“不閒于經綸而長于清怨”,工麗為“一時 之选”98。但常常還是略顯矜重而不能將情感收放自如。這段時間内,他對 隱逸生活和宗教超越的理想意象主要是在崇慕仙道中體現。99 96 唐·釋道宣《釋慧約傳》(《續高僧傳》卷六《梁國師草堂寺智者釋慧約傳》)曰:“少傅沈約, 隆昌中外任,攜與同行。在郡惟以靜漠自娛,禪頌為樂。異香入室,猛獸馴階。常入金華山採橘,或 停赤松澗遊止”,見清·陳夢雷彙編:《博物彙編神異典·僧部》(北京:中華書局清光緒圖書集成 印書局鉛扁體字影印版,1884),卷一百三十四,頁 148。 97 見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南北朝詩》,頁 1648。 98 語出梁·鍾嶸:《詩品》,見陳延傑:《詩品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頁 52-53。 99 參見 Richard Mather,“在公元 494 年初春至晚秋的短暫遠離政治中心的時光裏,沈約名義上外任 東陽太守,但從其間他的詩歌創作中可得知,他的大部分時間是被登山採葯、造訪寺宇和培養以對世 俗存在超越為目的的道教藝術修習所佔據。” “Shen Yüeh’s Poems of Reclusion: From Total Withdrawal to Living in the Surburbs”,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Vol.5, No.1/2 (Jul., 1983), p.54. 又見孫昌武:“用郭璞《遊仙詩》典„„藉以抒發其 遊仙幻想。在東陽的三年,是沈約沉湎道教甚深的時期”,《詩苑仙蹤——詩歌與神仙信仰》(天 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5),頁 237。 110 第二次的半官半隱經歷是發生在沈約於建武三年(496)奉調回京後的 兩年光景裏。這段時間中,沈約雖進號輔國將軍,除五兵尚書,繼而遷國子 祭酒,但都是位列清閒虛職。齊明帝晚期的政治氛圍更加風雲詭譎,他前途 叵測,憂懼交加,先後寫下了幾首寄寓趨安避禍、全身而退的詩篇,先看其 抒發身居虛職忿不得志的兩首: ……從宦非宦侶,避世不避諠。揆予發皇鑒,短翮屢飛翻。晨趨 朝建禮,晚泳臥郊園。賓至下塵榻,憂來命綠尊。……神交疲夢寐,路 遠隔思存。牽拙謬東汜,浮惰及西崑。顧循良菲薄,何以儷璵璠。將隨 渤澥去,刷羽汎清源。(《酬謝宣城朓》)100 秋風吹廣陌,蕭瑟入南闈。愁人掩軒臥,高窗時動扉。虛館清陰 滿,神宇曖微微。……纓珮空為忝,江海事多違。山中有桂樹,歲暮可 言歸。(《直學省愁臥》)101 此二詩言及在宦非宦、欲隱不隱的倦乏、尷尬處境。對自身、故交和家 國的隱憂無奈充斥在當下無法掌控的前程中,只能藉仙道玄遊、引退幻念來 聊以自慰。 100 101 見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83),頁 1634-1635。 同上,頁 1640。 111 另外,沈約還有公私兼顧的二首詩,作於這一時期任國子祭酒期間。應 職務需要,他巡祀東郊,行途所見,書之以筆。但他同時又有舊宅於斯,遂 夙興寐旦,浮想聯翩: 寒瓜方臥壟,秋菰亦滿陂。紫茄紛爛熳,綠芋鬱參差。初菘向堪 把,時棄日離離。高梨有繁實,何減萬年枝。荒渠集野雁,安用昆明 池。(《行園詩》)102 陳王鬥雞道,安仁採樵路。東郊豈異昔,聊可閒餘步。野徑旣盤 紆,荒阡亦交互。槿籬疏復密,荊扉新且故。樹頂鳴風飆,草根積霜 露。驚紝去不息,征鳥時相顧。茅楝嘯愁鴟,平岡走寒兔。夕陰帶層 阜,長煙引輕素。飛光忽我遒,豈止歲云暮。若蒙西山藥,頹齡倘能 度。(《宿東園》)103 東郊故園的場景畫面在這幾首詩中竟然有着大異其趣,鮮明不同的兩種 色彩。《行園詩》中所見秋瓜臥於壟上、茭菰蔓至岸邊,形象活潑;茄、 芋爛漫參差,疊韻雙聲鮮明,冷暖色差醒目;菘、韭長勢渐進,成熟之 日可期。後四句卽景抒懷,將高梨、野雁擬作自己,不復宮廷苑囿之 念,惟圖高蹈遠避。文淺意深,語近旨遠。 102 同上,頁 1641。 《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卷二十二,頁 1061-1062。 103 112 然而在《宿東園》中卻是滿目的頺暮淒涼。以曹植、潘岳的典故推人 及己;以風物的衰颯垂敗追昔撫今。詩末流眄四顧,反躬自問,結束在飲 藥飛仙的道教精神超越中。 兩詩感情基調相反,殊途但同歸於隱逸的嚮往。在表現手法上,這兩首 詩前半部分都力主刻繪園郊的景致,富有層次性的鋪陳,“華而不浮,雋而 不靡”,筆法意運“全宗康樂”104。後半部分則就景議論,神遊遐想。105 第三次遊走山野是於永泰元年(498)秋奉東昏侯蕭寳卷之命遠赴道教 聖地天台山祈求齊祚隆久的一段時光。藉此機會,沈約暫時逃離了齊明帝駕 崩、蕭寳卷篡位之初皇城大開殺戮的腥風血雨。在這一年時間内,他相繼完 成了《善館碑》、《桐柏山金庭館碑》二篇碑文。106 雖然是為文造情的應 製之作,但從字裏行間還是可以蠡測沈約個人的心境和用意: 至道玄妙,無跡可尋。寄言立稱,已乖宗極。神宇靈房,於義非 取。九仙緬邈,等級參差。或藏形洞府,或棲志靈嶽。達人獨往之事, 志非易立。滄松飲澗之情,理難輕樹止欲。漸去喧囂,稍離塵雜。 …… 104 清·陳祚明:“休文詩體,全宗康樂”,見李金松點校:《采菽堂定本漢魏六朝詩鈔》(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卷二十三,頁 1。 105 吳小如編:《漢魏六朝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頁 1010-1011。 106 關於這二篇碑文的實際著者,學界尚有分歧。持非沈約所著觀點的以鈴木虎雄 (《業間錄》,東京:弘文堂書房, 1927 年,頁 1-76)、伍俶(《中山大學文史研究所 輯刊》1931 年第 1 期,頁 15-60)為代表;持沈約所著觀點的以吉川忠夫 (《東海大學紀要文學部》第 11 輯(1968),頁 39)和 Richard Mather 的 “Shen Yüeh’s Poems of Reclusion: From Total Withdrawal to Living in the Surburbs” (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Vol.5, No.1/2 (Jul., 1983), p.54 ) 一文為代表。玆贊成後者觀點,不作贅述。 113 迴託人表,雞犬相絕。庭流松響,戶接雲根。指瓊樹而朝滄,就瑤 臺而夜息。霓裳不反,鳧舄忘歸。朝九星,謁羣啼。悠哉邈乎,與天地 相畢矣。”(《善館碑》)107 若夫上玄奧遠,言相斯絕。金簡玉字之書,玄霜降雪之寳,俗士所 不能窺,學徒不敢輕慕。 …… 自惟凡劣,識鑒鮮方。徒抱出俗之願,而無致遠之刀。早尚幽棲, 屏棄情累。留愛巖壑,託分魚鳥。塗愈遠而靡倦,年旣老二不衰。 …… 永棄人羣,竄景窮麓。結懇志於玄都,望霄容於雲路。(《桐柏山 金庭館碑》)108 除卻“自惟凡劣,識鑒鮮方”等等應付場面的謙辭外,二篇碑文雖遁詞 隱意,譎譬指事,但仍不乏上述這些沈約個人嵌注的強烈願望,如:“達人 獨往之事,志非易立”、“徒抱出俗之願,而無致遠之刀。早尚幽棲,屏棄 情累”等句,暗示隱逸知易行難,但與其隨權力沉浮,不如全身遠害,保節 遊仙。109 綜上易見,前面幾次的離京體驗中,他慕求的跳脫超越不僅僅止 107 《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卷七十八,頁 1341-1342。 同上,頁 1342。 109 Richard Mather 指出,“當我們觀看沈約在公元 498 至 499 二年中所作的道觀碑文時,顯然觀看的 對象非為詩歌,而是一種以駢體形式書寫並帶有正式宗教文體規格的文章,其措詞有時故作晦澀。不 過可以清晰可見的是,他在此處所涉的隱逸已非僅僅是從世俗世界抽身而退,而是神秘地超越世俗的 存在本身。這種理想在沈約先前的詩文表達中已有自然隱射,但沒有哪篇有他以歌頌天台山的道教造 108 114 於從俗世中抽身而退、身名俱葆,而且還希冀在精神層面上得到道教的終極 關懷。 結 語 摭採其著述,沈約現存尚有一百四十餘篇的詩作,其中不少是擬古的樂 府歌行,侍燕應制之作,以隱逸為主題的詩篇所佔不多。在這不多的篇章 中,雖然也不能忽略他最早期的一些將佛教思想融入其中的詩文如:“多値 息心侶,結架山之足。八解鳴澗流,四禪隱巖曲。窈冥終不見,蕭條無可 欲。所願從之遊,寸心於此足” 110等,從中亦可見其對佛教教義窺深,辭務 索廣。但沈約晚年之前的大部分隱逸詩文,除了和他晚期創作的最後一部重 要的隱逸文學作品——《郊居賦》共有着深密褥麗的形體和仕隱進退難捨的 情感特徵外,更凸顯了仙道主導的隱逸意象和終極追求。下面一章就將探討 在這篇隱逸大賦裏,何以識見沈約的終極理想和宗教意象移變的原因,以及 他的文學理念和隱逸觀念之實踐和最終完型。 化爲主題而書寫的這些碑文這般顯露。”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Vol.5, No.1/2 (Jul., 1983), p.62. 110 梁·沈約:《遊鍾山詩應西陽王教》(詩五章其四),見《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卷二十二,頁 1060。 115 第五章 “居”賦脈絡中的《郊居賦》 引 言 近年來,《郊居賦》部分的藝術特質正被越來越多的學者所逐漸發掘和 認同。《郊居賦》賦文說史言志,以寄情懷。撰成後,名振當世,不僅堪為 當時整個辭賦文壇的代表作,1 亦是沈約晚年(63-73嵗)傾注心力和自視 頗高的文學作品,2 更是他所有賦作中的代表。其實沈約在其最後十年生命 中,並未停止詩文創作及其它文學活動,但多是一些應付場面之作和應用公 文,總體藝術價値不高。但是,《郊居賦》的出現不但是沈約後期作品中獨 有的宏篇巨製,亦是其整個文學作品中、甚至是他所處時代不多的大賦作 品。 《郊居賦》與之前其他文學家的同類作品在創作手法和流露思想方面頗 有秉承和聯繫,這早已被不少研究者所注意到。3 自其同者來看,《郊居 賦》與這些作品有主題、篇目、結構的相似。但自其异者來看,《郊居賦》 更有自出機杼的變化和差异,造成這些的外在呈現和内在原因也都更加复 雜。 1 其實早在沈約所在時代,特别是蕭統身邊的文人中,就有人很稱賞。據《梁書·王筠傳》(卷三十 三,頁 485):“筠讀至‘雌霓連踡’„„次至‘墜石磓星’,及‘冰懸埳而帶砥’。筠皆擊節稱 贊。”又見《梁書·劉杳傳》(卷五十,頁 716):“„„又以足解疾,因著《林庭賦》。王僧孺見 之嘆曰:‘《郊居》以後,無復此作。’”後世亦多有推崇者,如《全唐詩》(卷八百十八,頁 4129)有釋·皎然《送沈居士還太原》一詩曰:“辭官因世難,家族盛南朝。名重《郊居賦》,才高 獨酌謠。浪花飄一葉,峰色向三條。高逸雖成性,弓旌肯忘招。” 2 據《梁書·王筠傳》(卷三十三,頁 485)云:“約製《郊居賦》,構思積時,猶未都畢„„約撫 掌欣抃曰:‘仆嘗恐人呼為霓。’„„約曰:‘知音者希,眞賞殆絕,所以相要,政在此數句 耳。’”。 3 王琳:《六朝辭賦史》(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8),頁 252。 116 第一節 共性與傳承 “居”類題材的賦是隱逸賦中一個特殊的主題羣體,沿波探源,其發展 軌跡,可從漢末張衡之《歸田賦》開始溯源,直至魏晉以降的相同題材。4 而魏晉南北朝正是這一題材活躍且饒有特色的時期。謝靈運《山居賦》與沈 約《郊居賦》緊踵潘岳《閑居賦》後,在這一“居系文學”5的傳統中佔有 突出意義。 一 主題傳統的契合 在隱逸文學中,文人開始注目私人空間(private sphere)6的書寫,並逐 步將其導入進凝視自我的文學空間,是漢末以來“居”類題材賦的一大創 變。兩晉以前,隱逸思想的抒發的主流載體是以屈宋為代表的“賢人失志” 楚騷傳統,文人的居所作爲一種文學書寫對象因其多少帶有消極的色彩而不 被多數詩賦屬意。如班固的《幽通賦》、張衡的《思玄賦》儘管與張衡的 《歸田賦》、潘岳的《閑居賦》一齊被《文選·賦》收歸在 “志”部下, 但前後兩組的差別清晰可見這些從漢大賦向内在抒情轉型過程中的遞進脈 4 齋藤希史:(《中国文學報》,1990 年第 42 期,頁 61-92)一文,從張衡《歸田賦》至潘岳《閑居賦》探討了以“居”為專題的隱逸賦衍變。這 類題材的賦是居止文學與隱逸文學的交叉結合。 5 齋藤希史:,周勛初等編:《辭賦文學 論集》(南京:南京教育出版社,1999),頁 289-293。 6 參考 Jurgen Habermas,“„„(私人空間是)通過謀劃所形成的融入社會的一種狀態,它作爲私人 的組成部分,確保其在這個空間内的獨立人身自由、閒暇安適和行動不受限制。人們非正式的和個體 之間的交通在此間也會首次從社會勞動的領域内得到解放,成爲真正意義上的‘私人’。”見 Thomas Burger trans.,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Mass.: MIT press, 1989), p.129. 117 7 絡。 就内容的差別來看,前組的兩篇賦文多為揚雄《太玄賦》式的説理, 偏重玄想與思辨,全篇的基調是標卓居所清苦和精神孤高,8 後組的兩篇賦 文較多抒情和描寫,側重謳歌自得的隱逸生活,全篇的基調為怡然自適,人 境二合;就形式的差別來看,前組為鴻篇巨製,後組為精悍短章。其中張衡 的《歸田賦》尤其値得注意,因爲它首次在形式上一改之前大賦的篇幅;且 將抒懷賢人失志的騷體代之以歌以詠志的《詩經》式散體;並在内容上首次 以物質和精神、生理和心理上均得自適的隱逸生活作爲貫穿賦文的主題。9 因而,《歸田賦》在隱逸賦的自適傳統中有着發隱之功。漢魏以降,與公共 空間(public sphere)10相對的私人空間更多開始出現其積極的一面,也卽文 人的私人居所日益成爲他們在宗教、性格等諸多影響下的隱逸構思或實踐的 場所,而正式進入到賦體文學書寫的主題範圍,使得宗教思想與隱逸情懷有 了現實的參照。 所謂自適之言,是著者怡情自然、身心放達的表露,它能使窮澤生流, 枯木發榮,是對現實環境的自足和對理想天地的擬想。這一文學情懷經張 衡、仲長統等人的初步嘗試,在潘岳、謝靈運的個體意識和文學作品中達到 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說,張衡的《歸田賦》是隱逸駢賦初成的標誌,而潘 7 後世文人之隱逸賦多被歸為文集的“志”部,如庾闡的《閑居賦》、《狹室賦》置於《全晉文·志 部》。可見古時便注意到了賦在書寫隱逸時是導向作者内心寄慨抒懷的過程。 8 [日]齋藤希史:,周勛初等編:《辭賦 文學論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頁 290。 9 如張衡《歸田賦》側重勾畫因“拙”而隱及由此帶來的隱逸生活的快樂的語句:“遊都邑以永久, 無明略以佐時。徒臨川以羡魚,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從唐生以決疑。諒天道之微昧,追漁 父以同嬉。超埃塵以遐逝,與時事乎長辭”和他的《思玄賦》則側重體現其孤高和清苦的語句:“仰 先哲之玄訓兮,雖彌高而弗遠。匪仁里其焉宅兮,匪疑義其焉追。„„奮余榮而莫見兮,播余香而莫 聞。幽獨守此仄陋兮,敢怠遑而舍勤。„„何孤行之煢煢兮,孑不群而介立”之間在内容和形式上的 差異。 10 見頁 116,注釋 3。 118 岳《閑居賦》、謝靈運《山居賦》、沈約《郊居賦》則是駢體隱逸大賦定型 和成熟的表徵。値得注意的是,潘、謝二人之賦作均被作爲典範選入正史 中。其實遠自西漢司馬遷《史記》中選入賈誼、司馬相如等人的悲士不遇主 題賦作開始,隱逸賦便漸成為史家寫史無可回避的傳統之一。某種意義上 說,史家對賦作的擇取可以體現其賦學思想和人生觀念。一如沈約在《宋 書》中對辭賦的選錄狀況:《宋書》中共錄入賦作六篇,其中僅謝靈運一人 就有兩篇。這兩篇裏卽輯錄全篇《山居賦》及其自注。沈約之所以對《山居 賦》情有獨鍾,恐怕還因爲其内心深處蕴含着對相同境遇的思索。他或許也 意識到,以“居”為主題核心的潘、謝二賦,是漢末自適隱逸傳統在兩晉斷 流後的一個脈絡新生,它是標誌著自適和清苦主題再次出現分野的特殊文學 現象。11 從《閑居賦》至《山居賦》,隱逸思想皆得變通,“自得之場” 12 的意識逐步由端倪顯露再到正式呈現;“居”賦的主題也已經完全超越了 純粹的“隱居”描寫,而更像是失志文人竭其神思,傾其心志所假借的一 面現實隱逸居所的鏡子,來自照理想之場中的“我”,儘管其後沈約的 《郊居賦》另有卓犖特出的異質特性。回溯至潘岳,一念之間的隨分而適, 同樣擁有士人失志的典型心理状態:表面上杜門不復參與世事,以翰墨山水 自娛,其實内心從未停止過對自己才未見用的憤恨,且這種感情愈老愈篤。 11 參考外村中:“とくに彼の代表作の一っ《閑居賦》は、 彼が実際に隱遁を試みた、園林を伴う自らの住居の状況を詳しく說いたもので、それは宋の謝靈運 《山居賦》、梁の沈約の《郊居賦》などと並ぶ中国における隱遁(隱逸)賦の最も代表的作品です ら,当時の居宅園林の状況貴重内容を有する資料でする。及注 4:和二文中的觀點:筆者認爲,從湘妃蛾眉的人物神靈意 象、楚天南浦的空間方位意象、香草美人的象徵興寄手法可以窺見,《郊 居賦》瓊花玉樹,瑤池璇宮的天地想象和人神共悦、冥然無跡的仙遊釋放 同樣也接受了楚辭的諷喻傳統。 183 這是沈約得以從現世挫敗中得以超脫 的途徑之一。他企圖借這種神仙傳統鵬擧鴻飛,魚遊濠粱來超拔自我,而 再也“不只是他在政治上失意的寓言”,而是從他的自得之場中“解放 出來的幻想。” 184 結 語 沈約不乏追蹈潘、謝二賦順適無閡的情致,但《郊居賦》篇末的收遜前 愆和追自悔責,終究沒有使之成爲頓纓狂顧、棄官致窮的宣言,也在本質 上脫離了陶淵明服粗席藁,躬勤萬機的真隱精神。在表現手法上,謀求新 變的筆蹤又犖犖大端。但它又與《山居賦》“貪多務得,細大不捐”185式的 俶傥瑰瑋又有所差別。物至則反,《山居賦》竭巧逞術地展示可觀畫面和眞 實居境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代價,卽思辨深度的局限,這也是代表描摹 隱逸生活在自適主題這支上所發揮到的極致,與前文論及的那批兩晉早中期 183 參見 Holzman, Donald, “Songs for the Gods: The Poetry of Popular Religion in Fifth-Century China”, Asia Major, 3 rd., 3/1 (1990), pp. 119-133. 184 參見 Holzman, Donald, “Ts'ao Chih and the Immortals”, Asia Major, 3rd. series, 1/1 (1988), pp.1557. 185 語出唐·韓愈:《進學解》,見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卷一 百六十,頁 4196。 165 著力體現隱逸者物質生活極端貧匱、精神世界卻尤爲孤高,在獲得思辨深度 時卻喪失隱逸居境眞實感的隱逸賦形成兩極。 166 第六章 總 結 沈約的政治生涯和人生結局不獨是他個人的悲劇,也是其整個家族悲劇 的延續,更是在隱逸文化傳統下,徘徊於仕隱之間的六朝南方士族文人悲劇 的典型。1 而他的《郊居賦》則是那個時代人情世態的濃縮。雖然到底是一 部悲劇,但它在涓涓不雍的辭賦發展脈絡中、綿綿不絕的隱逸傳統延展下, 有着其重要的特徵和獨到的價値。 首先,中國隱逸文化的傳統源遠流長,早在正史“四史”之一的《後 漢書》中,就專為隱士逸民設置了“逸民列傳”。自玆厥後,歷朝編修的 重要史書均沿襲這一範式,用以表彰隱逸者的德行風操。而隱實其義,考 察發端,在《後漢書》編纂之前的春秋末戰國初,隱逸文化的理想寄托就 在中國社會中育孕滋生。2 這種文化產生的原因固然是錯綜複雜的,但若 對其發展軌跡中的拐點進行檢討,則可從一鱗半爪中還原出變化其中的個 體文人的動機,亦可識察隱逸文化之改變對文人命運和創作的影響。 六朝正是訖漢之隱逸文化傳統產生變調的時期,特別是在劉宋踐祚以 來,莊園經濟和高蹈翫世風流彌著,促進了“朝隱”思想概念的最終確 立,這在表面上調和了文人“仕”與“隱”的選擇矛盾,朝隱思想和行爲 1 參見陳寅恪:,萬繩楠整理:《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 錄》 (臺北:黃山書社, 1987),頁 202-214。 2 “至今尚無確鑿證據可以適切地説明隱逸於孔子時代(公元前 551-479)之前卽已存在。目前能確 定的是,隱逸是春秋晚期和戰國時代(公元前約 500-221)的產物。並且在很大程度上,隱逸就來自 孔子思想本身。僅只在孔子生後,那種可使隱逸思想的勃發和隱逸生活方式的追求得以進行的‘社會 ——文化環境’(socio-culurual milieu)才存在。”參見 Aat Vervoorn, Man of the Cliffs and Caves-The Develpment of the Chinese Eremetic Tradition to the End of the Han Dynasty: Chapter One: The Origins of Eremitism and Its Development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0), p.19. 167 因而在文人中愈為盛行。自茲以降,尚猶不絕。但隨着六朝政治環境險惡 的加劇和局勢動蕩的隱患,“朝隱”非但無法根除二者的矛盾,往往還會 使文人膚嘗身受“居常震怖、朝不保夕”3的裂痛。其根本内因是凡處於政 治社會關係中的人,都無法迴避“仕”、“隱”在人性思考中的投射,卽 便在現實環境裏覓得一方容身之所,抑或是在心靈信仰中尋獲釋道教義中 的慰藉根據。但終究,儒家仕進觀的思維慣性模式在文人腦海中難以磨 滅,“仕”、“隱”是根植於社會文人中的不可分割的兩面。所以,六朝 文人中頻現的各種隱逸情狀,只是“仕”或“隱”在他們身上顯隱兩端的 揚抑表現,也卽在外在的社會時局和政治環境發生改變的誘因下,内在的 “仕”、“隱”彼消此長的變動過程,決定並外化爲文人處理仕隱的方式 和時序:或先仕後隱、或先隱後仕、或半仕半隱、或徘徊掙扎於仕隱間。 對於這一時期的有着上述特殊性的隱逸現象,旣不用給予過多的同情,亦 無須施加苛酷的貶損,因爲它畢竟充其量只是失意文人在特定政治境遇中 的某種人性反映和人生選擇。 其次,六朝的隱逸賦是在賦體文學整體發展的大背景下,對應賢人失 志的儒家隱逸傳統,從最早期歌詠失志的騷體文學中汲取經驗,生息化育 出獨立風貌的一類題材賦。賦體文學歷經西漢初期的騷體賦、景武二帝時 期的新體賦和散體大賦,終由東漢中後期張衡的《歸田賦》為造端,開始 朝抒发内在情感的小賦方向發展。4 這種體式文短情長,適合内化申紓, 3 《南齊書·竟陵王傳》(北京:中華書局,1972),卷四十,頁 702。 龔克昌:,《中國辭賦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2003),頁 530-532。 4 168 恰好為或嚮往巖居林穴、鑿井耕田;或抱瓮灌圃、悠閒自适;或含華隱 曜、暢寄天地之流提供了歌詠隱逸生活、企慕隱逸人事、嚮往隱逸居境、 探討隱逸思想為主題的隱逸文學溫牀。在六朝特殊的社會現實、隱逸哲學 背景下,文人應感相繼,創造了數量纍纍可觀的隱逸賦。而以潘、謝為代 表的居賦又是隱逸賦叢中重要的一支。區別於早期隱逸文學貼上物質相對 匱乏、精神卻高度孤傲的標簽,這支隱逸大賦又走上了另一條路——卽 自適的傳統。這種大賦旨在主要通過空間佈展,不吝向觀者呈露著者在現 實和理想居住構境裏的自我適恰。相對於前一類隱逸賦的孤高清苦,後者 顯得旣無劳苦、又無干擾。而眞正能跳脫介於這兩個風格之間找到一個 眞實的基面,歷數斷炊之虞、躬行耕作之勞,卻最眞切地展露閑雅自 適、風韻高標,實現心境、賦境與山水田園環境的和諧勻淨的,只有東晉 陶淵明一人而已。六朝其他隱逸賦家往往能所不及的,是兩個層面上或多 或少的失衡。其一是人與自然——熱鬧華奢的生活與山水田園本該有的自 然恬淡之不協;其二是人與賦文——文本表面的安適與著者内心患失或憤 懣之不協。歸根結底,是因為六朝失志文士縱然在仕隱傳統矛盾改弦之 下,以賦作爲載體啓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調適或解決,但他們在身心上 並沒有眞正踐行人格、文字和自然順合的詩意棲居,其字裏行間也就文飾 不了生命裏面的矛盾焦灼。是故,六朝的隱逸賦通常凝聚著這個題材所相 通的共性——六朝失意文人善抉隱幽,然未嘗反求諸己。其隱有端,其歌 有懷,不過他們絕少出於“優宗周之隕”的家國孤憤,卻多傾注身世桑梓 之情感;或流於宗教解脫的嚮往,卻疏於信仰背後的關懷;或擁有與古賢 169 同悲的身世意識和審美體驗,卻缺失眞隱之士的玉壺冰心。最後,躑躅於 探求源自人性深處對自然和自由的足跡之前而不可得。 結合以上對隱逸文化和賦體文學的傳統曼衍之觀照,理解《郊居賦》中 沈約對隱逸的價値立場和思維方式才有了更貼近著者本人的可能。不寧唯 是,在擘畫語境、思想痕跡和文學表達諸方面,均可見其遠追多賦之绳迹。 沈約是“賢人失志”傳統的典教,5 一如他在郊居東田之前貫以持之的 隱逸觀:“有身隱道隱之分;身隱故稱隱者,道隱故曰賢人。有賢人之隱、 荷蓧之隱;前者義深於自晦,後者事止於違人。論跡旣殊,原心亦異也。” 6 而他的隱逸觀來源於對儒家仕進觀和門第觀的根深蒂固,7 這是他心靈和 思想深處的弱點,也是以他為典型的六朝文人的傷痕。8 他終其一生都試圖 建功立德,振名家氏。9 在這種不泯的功譽之念下,他本可或功行圓滿,適 時而退;或知足守業,樂觀其成。但他步潘、謝後塵,選擇了對功名的貪求 無猒。 5 Alan Berkowitz 指出,“沈約對隱逸進行等級品評並非是前無古人之擧。畢竟,孔子本人就曾微言 大義曰:‘賢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參見 Berkowitz, “Hidden Spoor: Ruan Xiaoxu and His Treatise on Reclus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111, Iss. 4 (Oct.Dec., 1991), p.707. 6 “對於沈約生平大部分時間而言,找到一個超越僅僅是因出於抵觸社會亦或逃避責任而隱逸的動機 是置於心中首位的。他談及的‘道隱’(„principle being hidden‟),我在此處理解為它是指當統治者 不願實行‘道’時才拒絕為之屈志的隱逸。”參見 Richard Mather, “Shen Yüeh‟s Poems of Reclusion”,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Vol.5, No.1/2 (Jul.,1983), p.55. 7 孫昌武指出:“具體分析沈約宗教信仰的内容,會清楚地看到, 儒家的仁愛思想是貫穿於其中的基本觀念。這表現出他的宗教信仰的強烈的現實精神,也顯示了中土 固有的經學傳統的作用和威力”,《詩苑仙蹤——詩歌與神仙信仰》(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2005),頁 246。 8 參見吉川忠夫:,川勝義雄編:《中国中世史研究会編》(靜岡:東 海大學出版社,1970),頁 246-271。 9 《梁書·沈約傳》(《梁書》,卷十三,頁 242)就譏之曰: “(沈約)自負才高,昧於榮利,乘 時藉勢,頗累清談。及居端揆,稍弘知足,每進一官,輒殷勤請退,而終不能去,論者方之山濤。” 直至天監十二年(513)沈約臨終前,還向梁武帝上了人生最後一道啓——《臨終勸加篤信啓》 (《藝文類聚·内典部下》,卷七十七,頁 1324),有“微臣臨途,無復遺恨,雖慚也善,庶等鳴 哀”等語句,仍念念不忘對梁武帝作最後陳情和自我辯護。 170 在政治風雲中屢番受挫後,他以 “非在野”之身,觸景生情,意有緬 然,辄為之賦,成此巨帙,一度眞摯地宣洩了他在潛意識裏鬱積的對功名利 祿的捐棄和對自然閒適的想象,10 亦並承潘、謝之遺風餘烈,一定程度敷陳 放大了澹泊恢廓的心境和怡然自適的環境,延續了人文相悖的通病。 在《郊居賦》的一些場景敷陳裏,中國文人朝思夢想的終極歸宿似乎在 這裡唾手可得。但就在那時那刻,他卻有着潘、謝所無的深沉孤獨和惆悵。 歷史好像就在這美妙的居境中停頓,山河就在那安適的夜色裏安稳。富貴貧 賤無謂別宥、人魚鳥獸各得其所。這個圓融釋道色彩、糅合虛實環境的意 象,不正是賢人之隱所俯仰以求的“自得之場”嗎。的確,越想把美妙的社 會作“理想化”的靜態處理,就越趨向於締製一個空間構思的標本。這個理 想圖景,有別於之前自適隱逸賦所共有的情感體驗和審美視野,在揮灑無餘 之前,就被沈約割愛遏止。 代之在自適的隱逸外殼下,賦中多番透过歷史的風煙,力圖置自身於時 間之場的動態綿延中,進行自剖和自照:沈氏十五世代彷徨山野,聚散如 夢;孔子顔回其道窮矣,逝者如川;梁武周旦毁悴歧路,孤鴻飄影;賈誼 屈原沈吟澤畔,淚灑湘水;丙魏蕭曹斑駁人非,化為震顫;李衡石崇迷失舊 苑,俱成雲煙;孫權謝安坟生墓草,滄海桑田;阮籍陸機行不由径,慟哭窮 途;東巘博望指點舊跡,不可復識;二紀三齡劫餘劫後,留戀等閒;寥廓東 郊重現重逢,回到从前。 10 “儘管他的宗教志向驅使他規避性情,但他到底還是一個感性的人。或許他對孔子‘惡紫之奪朱’ (按:語出《論語·陽貨》)式的過分典正拘謹還有意識的牴牾。”參見 Richard Mather, The Poet Shen Yüeh,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1988), p.212. 171 於是,仕、隱雖殊途,它們卻通過“朝隱”的媒介作用到了另一面— —生榮没哀,身沉譽在;烈士殉名,隱亦好之。沈約在賦首所努力淡化的 對一生持之的“道隱”觀11又再度重拾。12 卽便是在這假設的自適隱逸生 活中,他也念念不忘提醒自己和他的讀者,在隱逸歷史的長河中,他的隱 逸哲學慷慨獨不羣,有着道德正統且値得後世垂範。在沈約為人生最後階 段的一次“准隱”(quasi-reclusion)所撰著的《郊居賦》裏,他的隱逸觀 也達到了一生最完滿的表達。13 儘管他將“道隱”概念原本的倫教要求稍 許作了鬆綁,再進而擴伸到了經佛義整合後的、兼獲佛教“得性”和道教 “得仙”理想化的超越哲學,然而他最終還是賫志而歿,未能成己成物。 14 所以,他對“身隱”觀的接受最終是故作反語,通過對它的先揚後抑, “道隱”觀的正確又被重固不移。賢人之隱的理論遂成這篇賦裏對其不全 身而退,卻仍半官半隱的這種“被迫”朝隱行爲的辯護和標榜。他雖然对 人事無常、江山代謝已經參悟看透,然而郊居非本志,原心赴國憂。精意 著作、流連自然終究不是他的無憾抉擇。他眞正孜孜矻矻、追求不息是證 明自身仍具備王佐之才,能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在政治上建永世之業, 11 Richard Mather 論述到,“以警句格言式的行文開場,沈約似已定下了全賦的基調。賦首的文字揭 櫫了他從早期自己對‘道隱觀’(view of „reclusion on the basis of principle‟) 的轉變,也卽個人放棄 民責惟有在他的‘道’不可行於世的前提下才被應允的信條已經不存在了。” 參見 Richard Mather, The Poet Shen Yüeh,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1988), pp.176-177. 12 卽便是在《郊居賦》中樂述四季風物,之後篇末仍以自我指摘,遺懷抱負作結,視這種隱逸之趣 為耽於鄙俗聲樂。Ibid., p.211 13 Richard Mather 認爲,“在他於公元 507 至 513 年辭世的這段郊居建康東郊的‘准隱逸’(„quasireclusion‟)時光裏,他對隱逸觀念的思考同樣也已達到了最成熟完滿的表達。”參見 Richard Mather, “Shen Yüeh‟s Poems of Reclusion”,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Vol.5, No.1/2 (Jul.,1983), p.56. 14 “取而代之的是,他將恪守‘道隱’的觀念延展至‘得性’(„attaining one‟s (true) self‟)。這個融 和了道家學説中楊朱一翼的哲學思想和釋家《涅槃經》(Mahaparinirvana sutra)中的‘得性’ („attaining the Buddha-nature‟)觀,以及道教的‘得仙’(„attaining transcendence‟)傳統,曾在陶潛 (365-427)的生活和文學中得到了如此和諧的貫徹。儘管此時他的道隱觀較之前已更爲豐富且削弱 了道德要求,但他終究仍舊未能實現。”Ibid., pp.56-57. 172 留金石之功;在思想上成一家之言,定仁義之衷;在文學上能藏之於名 山,傳之於同好。這種宿念的浸微難繼也衝破了刻意渲染的淡泊平衡,並 再次左右了《郊居賦》的基調,導致了他固守的隱逸觀在該賦結尾對自我 做出了最終一次否定。15 到此原本出入顯隱、妙用由人的性靈書寫,終被 哀從中來的孤獨底色所覆蓋,因而在本質上與《閑居》、《山居》二賦所 代表的自適風格構成差殊。 《郊居賦》依然延續往古以痛苦孤高為自豪的傳統主题。沈約覺得這 才是他感情眞誠的標記。他在倏忽萬端的人生朝露裏追逐清名,是那么殷 勤小心,誠惶誠恐,卻換來在憤世嫉俗的眼光和患得患失的苦惱中積重難 返。他和潘、謝等輩同樣熱衷聲名的永恒與可靠,卻忘了如他們一樣享受 當下的歡樂與忘形。所以在《郊居賦》裏,摻進對已逝去的過往的内疚愧 怍和對不可知的未來的憂慮恐惧,實在是該賦不可排遣且相伴相隨的客體 存在。 繇此論之,《郊居賦》有着與《閑居賦》、《山居賦》等自適隱逸風 格文學一路相似的言為心聲、人如其文層面的落差,它們表層共性的遁世 和自得色彩是對著者的自我掩飾和心理償補。但就潘、謝諸賦内部而言, 表述方式和感情基調大體還是一以貫之、文情俱愜。異質於此,《郊居 賦》在文本内外則自厝同異,均取諸懷抱、因寄所托了交錯的悲欣。正是 15 “反復無常!沈約在其生命中始終無法維持一個堅定的心念:這是伴隨他終生的性格弱點——對自 然的熱愛和對隱士的欣羡,卻總是被倥傯迫促的宮廷生活所攪亂;言稱蔬食和一心向佛,卻總是被情 緒波動和禍害無辜(按:指沈約慫恿梁武帝處死齊和帝一事)的愧怍負擔所折磨;標榜儉斂高潔,卻 淪爲他同時代中最爲富有和物質的人。”參見 Richard Mather, The Poet Shen Yüeh,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1988), pp.213-214. 173 他的性格和思想特點使得全賦呈現了感情基調、宗教意象和表現形式上的 多重駁雜。不過也藉於此,《郊居賦》突破了潘、謝之衣缽,在情感基 調、居境格局、宗教情懷諸多方面自成機杼,成爲了非“屋下架屋”16的 擬學之作。雖然賦文通篇也逃脫不了六朝隱逸賦内難達和諧的窠臼,但其 不協並非全然是創作的動機不淳之過,卻正是對内心難以平復和排遣的矛 盾眞實寫照。若不因人廢言,以事論賦,《郊居賦》的悲劇美感並無所减 弱。郊居自得之場先驗地對悲欣平等接納,時空佈展膠合的措置自我,均 使人披覽之後渾忘出之。加之於藝術表現手法方面的謀篇用典、對偶排 比、聲律賦韻、藻飾煉字、誇張想象等諸處不篤於舊、多所更張,因而在 “居”類隱逸賦之系圖中也别具懷抱。故此,可以說,在隱逸文化與隱逸 文學的傳統中,《郊居賦》具備了自得之場的外殼,卻隱伏著孤高風格的 内核;在文學表現形式上較其之前的自適隱逸大賦更求卓逸新變,然而就 情感旨趣上卻天壤懸隔,反而復沓回環了兩晉之初隱逸賦中恆動如瀑的伶 仃孤介基調。 16 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見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北京:中華書局, 1983),頁 216。 174 參考書目 一、 古今相關辭賦總集 (依作者時代先後排列) (明)周履靖、劉鳳、屠隆編,《賦海補遺》,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微縮 中心,1987 年影印版。 (清)趙維烈編,《歷代賦鈔》,廈門:廈門大學圖書館古籍庫,清康熙二 十五年(1686)刻本。 (清)陸葇編,《歷朝賦格》,濟南:齊魯書社,1997 年 7 月第 1 版。 (清)陳元龍編,《歷代賦匯》,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4 年 6 月第 1 版。 (清)張惠言編,《七十家賦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年影印 版。 (清)鴻寶齋主人編,《賦海大觀》,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 年 7 月第 1 版。 二、 輯錄相關辭賦的史籍、文學總集或評論 (依作者時代先後排列) (漢)司馬遷撰,《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 年 11 月第 2 版。 (漢)班固撰,《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 年 6 月第 1 版。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 年 5 月第 1 版。 (南朝梁)沈約撰,《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年 10 月第 1 版。 (南朝梁)蕭子顯撰,《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 年 1 月第 1 版。 (南朝梁)鍾嶸撰,《詩品》,北京:文學古籍刊行社,1954 年 10 月第 1 版 175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 4 月第 1 版。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年 11 月第 1 版。 (唐)徐堅等編修,司義祖點校,《初學記》,北京:中華書局,1962 年 1 月第 1 版。 (唐)姚思廉撰,《梁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年 5 月第 1 版。 (唐)李延壽撰,《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 年 6 月第 1 版。 (梁)劉勰撰,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 年 9 月第 1 版。 (唐)歐陽詢等撰,《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 年 11 月 第 1 版。 (宋)李昉等輯,《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1956 年 5 月第 1 版。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60 年 2 月第 1 版。 (明)張溥輯,《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臺北:文津出版社,1979 年 8 月第1版。 (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 1958 年 12 月第 1 版。 三、 古今相關賦話附賦論選 (依作者時代先後排列) (魏)曹丕,《答卞蘭教》(見《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清)嚴可均 校輯),北京:中華書局,1958 年 12 月第 1 版。 (魏)曹丕,《與吳質書》(見《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清)嚴可均 校輯),北京:中華書局,1958 年 12 月第 1 版。 (魏)曹丕,《典論·論文》(見《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清)嚴可 均校輯),北京:中華書局,1958 年 12 月第 1 版。 (魏)曹植,《與楊德祖書》(見《文選》(梁)蕭統編、(唐)李善注),上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 4 月第 1 版。 176 (魏)曹植,《七啓序》(見《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清)嚴可均校 輯),北京:中華書局,1958 年 12 月第 1 版。 (魏)曹植,《前錄序》(見《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清)嚴可均校 輯),北京:中華書局,1958 年 12 月第 1 版。 (魏)楊脩,《答臨淄侯箋》(見《文選》(梁)蕭統編、(唐)李善注),上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 4 月第 1 版。 (晉)左思,《三都賦序》(見《文選》(梁)蕭統編、(唐)李善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 4 月第 1 版。 (晉)陸機,《文賦》(見《文選》(梁)蕭統編、(唐)李善注),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 4 月第 1 版。 (晉)皇甫謐,《三都賦序》(見《文選》(梁)蕭統編、(唐)李善注),上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 4 月第 1 版。 (晉)傅玄,《七謨序》(見《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清)嚴可均校 輯),北京:中華書局,1958 年 12 月第 1 版。 (晉)傅玄,《連珠序》(見《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清)嚴可均校 輯),北京:中華書局,1958 年 12 月第 1 版。 (晉)成公綏,《天地賦序》(見《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清)嚴可 均校輯),北京:中華書局,1958 年 12 月第 1 版。 (晉)摯虞,《文章流別論》(見《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清)嚴可 均校輯),北京:中華書局,1958 年 12 月第 1 版。 (晉)葛洪,《抱朴子·鈞世》、《抱朴子·百家》(《抱朴子外篇校笺》 下),北京:中華書局,2007 年 12 月第1版。 (南朝宋)檀道鸞,《續晉陽秋》,見《文選》李善注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武漢:湖北辭書出版社,2007 年 5 月第1版。 (南朝梁)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見《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 文》(清)嚴可均校輯),北京:中華書局,1958 年 12 月第 1 版。 177 (南朝梁)沈約,《答陸厥書》(見《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清)嚴 可均校輯),北京:中華書局,1958 年 12 月第 1 版。 (南朝梁)陸厥,《與沈約書》(見《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清)嚴 可均校輯),北京:中華書局,1958 年 12 月第 1 版。 (南朝梁)裴子野,《雕蟲論》(見《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清)嚴 可均校輯),北京:中華書局,1958 年 12 月第 1 版。 (南朝梁)蕭統,《陶淵明集序》(見《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清) 嚴可均校輯),北京:中華書局,1958 年 12 月第 1 版。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序》見《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1980 年 4 月第 1 版。 (北齊)顏之推,夏家善等注,《顏氏家訓·文章篇》,天津:天津古籍出 版社,1995 年 7 月第 1 版。 (南朝梁)蕭綱,《答張纘謝示集書》(見《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清)嚴可均校輯),北京:中華書局,1958 年 12 月第 1 版。 (南朝梁)蕭綱,《與湘東王書》(見《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清) 嚴可均校輯),北京:中華書局,1958 年 12 月第 1 版。 (南朝梁)蕭繹,《金樓子·立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書》八四八册, 子部雜家類),臺北:商務印書馆,1986 年版。 (元)祝堯撰,《古賦辨體》,南京:南京圖書館藏,明嘉靖十一年(1532) 刻本。 (清)李調元撰,詹杭倫、沈時蓉校正,《雨村賦話校正》,臺北:新文豐 出版公司,1993 年 7 月初版。 (清)浦銑撰,何新文校注,《歷代賦話校正》(附《复小齋賦话》),上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3 月第1版。 (清)孫梅撰,李金松點校,《四六叢話·騷·賦》,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年 4 月第 1 版。 (清)王芑孫撰,《讀賦卮言》,見何沛雄 1982 年版《賦話六種》。 (清)林聯桂撰,《見星廬賦話》,光緒《高涼耆旧遺集》本。 178 (清)劉熙載撰,薛正興點校,《藝概·賦概》(《劉熙載文集》),南 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年 12 月第 1 版。 何沛雄,《賦話六種》,香港:三聯書店,1982 年 12 月第 1 版。 徐志嘯編,《歷代賦論輯要》,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1 年 2 月第 1 版。 王冠輯,《賦話廣聚》,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年 12 月第1版。 四、 中外近今賦學及隱逸文學研究專著、期刊和碩博士論文 (依出版時 間先後排列) (一) 日文資料 鈴木虎雄,,《業間錄》,頁 1-76,東京:弘文堂書房, 1927 年。 岡村繁,,《日本中國學会報》第三集,頁 6474,東京:日本中國學会,1951 年。 小尾郊一,,《中國中世文學研究》(Studies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the Middle Ages)第一号,頁 54-64,広島:広島 大學,1961 年 12 月。 石川忠久,,《日本中國學会報》第十七集,頁 92-107,東京:日本中國學会,1965 年 10 月。 中島千秋,,《日本中國學会報》第十九集, 頁 118-130,東京:日本中國學会,1967 年。 吉川忠夫,,《文學部紀要》第 11 号,頁 31-45, 靜岡:東海大學,1968 年。 藤原尚,,《日本中國學会報》第二十一集, 頁 52-63,東京:日本中國學会,1969 年。 吉川忠夫,,川勝義雄編《中國中世史研究会 編》,頁 246-271,靜岡:東海大學出版社,1970 年。 179 興膳宏,,《日本中國學会報》第二十四集,頁 114134,東京:日本中國學会,1972 年。 神塚淑子,,《中哲文學会報》 第 3 号,頁 31-45,靜岡:東大中哲文學会,1978 年 6 月。 神塚淑子,,《日本中國學会報》第三十一集,頁 105118,東京:日本中國學会,1979 年。 諏訪義純,,《文學部紀要》第 12 号,頁 120-104,愛知:愛知學 院大學 1982 年。 衣川賢次,,《日本中國學 会報》第三十六集,頁 99-113,東京:日本中國學会,1984 年。 小尾郊一,《中國の隱遁思想:陶淵明の心の軌跡》,東京都:中央公論社, 1988 年。 馬場英雄,,《國學院雑誌》,頁 25-42,國學院大學出版部,1990 年 11 月。 藤原尚,,《中國中世文學研究》第 20 号,《小尾郊一博士喜寿記念論集》,頁 129-143,広島:広島大學, 1991 年 2 月。 馬場英雄,(中國學特集),《國學院雑誌》,頁 71-84,國學院大學出版部,1996 年 11 月。 稀代麻也子,,《青 山語文》第 26 号,頁 251-260,東京都:青山學院大學文學研究科, 1996 年 3 月。 今場正美,,《學林》第 27 号,頁 87-121,中國芸 文研究会,1997 年 9 月。 森野繁夫,(一)、(二)、(三),《中國中世文學研究》 第 34 号,頁 1-17,1998 年 7 月、第 35 号,頁 19-48,1999 年 1 月、 第 36 号,頁 71-89,1999 年 7 月,広島:広島大學。 180 井上一之,,《中國詩文論叢》 (Chūgoku shibun ronsō)(Studies in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第 18 集,頁 15-37,早稲田大學: 中國詩文硏究会,1999 年 10 月。 外村中,,《日本造園學会誌》 (journal of the Japanese Institut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第 68 期 2 号,頁 165-173,《ランドスケープ研究》,2004 年。 外村中,,《日本造園學会誌》第 64 期 3 号, 頁 266-269,ランドスケープ研究,2001 年 1 月。 今場正美,,《六朝學術學會報》(Bulletin of the Society of Liu-Chao Periods)第 2 号,頁 53-64,六朝學術學会,2001 年 3 月。 今場正美,,《學 林》第 36・37 合併号,頁 207-231,中國芸文研究会,2003 年 3 月。 久保卓哉,,《中國中世文學研究》第 45・46 合併号,《小尾郊一博士追悼 特集》,頁 143-156,広島:広島大學,2004 年 10 月。 森野繁夫,,《中國中世文學研究》第 55 号,頁 1-17,広島:広島大學,2009 年 3 月。 (二)英文資料 Westbrook, Francis, Landscape Description in the Lyric Poetry and “Fuh on Dwelling in the Mountains” of Shieh Ling-yunn (unpublished disserta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1972). Knechtges, David R., The Han Rhapsody: A Study of the Fu of Yang Hsiung (53 B.C-A.D. 18). (Cambridge, London, New York, and Melbourn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6), pp.140-160. 181 Mather, Richard B., The poet Shen Yueh (441-513): the reticent marqui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8), pp.27-28, pp.41-44, pp.175-223. Holzman, Donald, “Ts'ao Chih and the Immortals”, Asia Major, 3rd. series, 1/1 (1988), pp.15-57. Holzman, Donald, “Songs for the Gods: The Poetry of Popular Religion in FifthCentury China”, Asia Major, 3 rd., 3/1 (1990), pp. 119-133. Vervoon, Aat, Men of the Cliffs and Cav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Eremitic Tradition to the End of the Han Dynasty, (Shatin, N.T.,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0). Berkowitz, Alan J., “Hidden Spoor: Ruan Xiaoxu and His Treatise on Reclus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111, Issue 4 (Oct. – Dec., 1991), pp.704-711. Berkowitz, Alan J., “Topos and Entelechy in the Ethos of Reclusion in Chin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114, Issue 4 (Oct. – Dec., 1994), pp.632-638. Berkowitz, Alan J., Patterns of Disengagement-the Practice and Portrayal of Reclusion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Knechtges, David R., Court Culture and Literature in Early China. Aldershot, Hampshire: Ashgate Publishing, 2002. Berkowitz, Alan J., “Courting Disengagement: „Beckoning the Recluse‟ Poems of the Western Jin”, Studies in Early Medieval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al History, In Honor of Richard B. Mather and Donald Holzman. Paul W. Kroll and David R. Knechtges, eds., (Utah: T'ang Studies Society, 2003), pp.81115. Ding Xiang Warner, A Wild Deer Amid Soaring Phoenixes-the Opposition Poetics of Wang Ji,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3), pp.43-89, pp.143-152. Kern, Martin, “Western Han Aesthetics and the Genesis of the „Fu‟”,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Dec., 2003), Vol.63, No.2, pp.393-437. 182 Xiaofei, Tian, Beacon Fire And Shooting Star: The Literary Culture Of The Liang (502-557)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Dec. 2007). (三)國語資料 柯慶明、曾永義輯,《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學批評資料彙編》,臺北:成文出 版社,1978 年 9 月初版。 瞿蛻園編,《漢魏六朝賦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3 月第1 版。 [日]岡村繁著,陸曉光、笠征合譯,《世俗與超俗——陶淵明新論》,臺 北:臺灣書局,1981 年 11 月初版。 蔣星煜,《中國隱士與中國文化》,臺北:龍田出版社,1982 年 5 月第 1 版。 張正體、張婷婷,《賦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 年 8 月初版。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臺北:學海出版社,1984 年 5 月 初版。 逯欽立,《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4 年 11 月第 1版。 何沛雄,《漢魏六朝賦家略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 年 6 月初 版。 姚振黎,《沈約及其學術探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 年 3 月初 版。 葉幼明,《辭賦通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年 5 月第1版。 陳順智,《魏晉玄學與六朝文學》,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 年 7 月 第1版。 畢庶春,《辭賦新探》,瀋陽:東北大學出版社,1995 年 12 月第1版 趙輝,《六朝社會文化與心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 年 1 月第1 版。 183 郭維森、許結,《中國辭賦發展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 年 8 月第1版。 國立政治大學編,《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 治大學,1996 年 12 月第1版。 王瑤,《中古文學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年 1 月第 1 版。 鄭良樹,《辭賦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 年 2 月初版。 曹明綱,《賦學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 11 月第1版。 王琳,《六朝辭賦史》,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8 年 7 月第1 版。 陸侃如,《中古文學繫年》,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年 7 月第1 版。 陳寅恪著,萬繩楠整理,《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臺北:黃山書 社, 1987 年 4 月初版。 馬積高,《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 7 月第 1 版。 簡宗梧,《賦與駢文》,臺北:臺灣書店,1998 年 10 月第1版。 南京大學中文系編,《辭賦文學論集》(暨 1998 年 10 月《第四屆國際辭賦 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 年 12 月第1 版。 王文進,《仕隱與中國文學——六朝篇》,臺北:臺灣書店,1999 年 2 月 初版。 于浴賢,《六朝賦述論》,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1999 年 10 月第1版。 程章燦,《魏晉南北朝賦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 年 6 月第1 版。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一、八輯),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2000 年 8 月校訂一版。 劉殿爵、陳方正、何志華主編,《沈約集逐字索引》(《魏晉南北朝古籍逐 字索引叢刊第一輯第四種書》),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 所,2000 年 12 月第 1 版。 184 曹道衡,《魏晉文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年 9 月第1版。 李翠瑛,《六朝賦論之創作理論與審美理論》,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 司,2002 年 1 月初版。 蘇瑞隆、龔航主編,《廿一世紀漢魏六朝文學新視角:康達維教授花甲紀念 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 年 7 月初版。 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編,《雪泥鴻爪——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 紀念文集》(内附沈約事跡二考),北京:中華書局,2003 年 9 月第 1 版。 龔克昌,《中國辭賦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 年 11 月第 1 版。 郭建勛,《先唐辭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年 5 月第 1 版。 孫昌武,《詩苑仙蹤——詩歌與神仙信仰》,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5 年 6 月第 1 版。 林育信,《製作隱士:六朝隱逸史傳之歷史敍事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 學博士論文,2007 年 7 月。 田曉菲,《烽火與流星——蕭梁王朝的文學與文化》,北京:中華書局, 2010 年 1 月第 1 版。 康達維,,《文史哲》,1988 年第 1 期。 龔克昌,,《文史哲》,1988 年第 5 期。 池萬興、林勝,,《山西師大學報》(社科版), 1994 年第 3 期。 陳道貴,,《文史哲》,1998 年第 2 期。 于浴賢,,《文史哲》,1999 年第 5 期。 章滄授,,《阜陽師範學院學報》(社科版),2000 年第 2 期。 蘇瑞隆,,《文史哲》,2000 年第 5 期。 185 魏宏燦,,《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科版), 2003 年 11 月第 6 期。 馬予靜,,《河南大學學報》(社科版),2003 年 9 月第 5 期。 [日]小島明紀子著,常江譯,,安徽:鞍 山社會科學,2006 年第 5 期,頁 43-46。 郭常斐,,《南方論 刊》,2008 年第 1 期。 杜志強,,《遼東學院學報》 (社科版),2008 年 10 月第 5 期。 186 [...]... Treatise on Reclus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111, Iss 4 (Oct – Dec., 1991), pp.704711)、《中國隱逸思潮的生命和氣質》(“Topos and Entelechy in the Ethos of Reclusion in Chin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114, Iss 4 (Oct.-Dec., 1994), pp.632-638)、《追求解脫:西晉的招隱詩》( “Courting Disengagement: „Beckoning the Recluse‟ Poems of the Western Jin”, Studies in Early Medieval Chinese Literature... 500-221)的產物,並且在很大程度上導源於 孔子本人的思想理念。當且僅當孔子之後,隱逸的思想理念和隱逸的生活方式得以勃興的社會文化環 境(socio-culurual milieu)方才能夠得以追溯。”參見 Man of the Cliffs and Caves -The Develpment of the Chinese Eremetic Tradition to the End of the Han Dynasty: Chapter One: The Origins of Eremitism and Its Development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0), p.19 3 John Rawls 論述到,“(在這種‘無知之幕’)下,無人須知曉他在社會中的階級位置和社會地 位,同樣亦無可明辨他的財產和能力分配、智力、體力等要素。再者,他對善(good)、生活的理性... 西方學者的研究成果 美國漢學家馬瑞志(Mather, Richard B.)早在《五世紀詩人謝靈運的山 水佛教》( The Landscape Buddhism of the Fifth-Century Poet Hsieh Lingyün”,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1958, Vol.18, No.1, pp.67-79,)一文中,引 入“山水佛教”的概念,對佛教與謝靈運的山水詩之間的關係展開論述,其 中亦用《山居賦》作爲佐證佛教在謝靈運山水文學創作中的映射力。另有 Francis Westbrook 的博士論文:《抒情詩中的山水描述和謝靈運的山居賦》 (Landscape Description in the Lyric Poetry and “Fuh on Dwelling in the Mountains” of Shieh Ling-yunn, unpublished... 2755。 7 參見 Alan Berkowitz, Patterns of Disengagement: The Practice and Portrayal of Reclusion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p.162 8 參見 Aat Vervoorn, Men of the Cliffs and Cav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Eremitic Tradition to the End of the Han Dynasty,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0), pp.116-125, p.139, p.233 9 Alan Berkowitz 談到,“當范曄在撰述此論的公元五世紀四十年代(范於公元... Berkowitz,“沈約首先對‘隱’一詞進行了定義:某人的外在行跡非意在外顯 ,且此人 的内道(inner principle)不被察覺。這種審慎的描述卽為他後來冠以‘賢人之隱’( the worthy man in reclusion‟) 之名的道隱,也卽他所認爲的唯一一種眞隱„„ 而那些‘藏身之人’(„Ones in hiding‟)僅僅是憤世疾俗和避地遠人;他們標榜炫耀身體的藏遁,‘靠脫離日常生活來撫平内心。對 於沈約來說,這只能稱之為‘逸’(„disengaged‟),而非‘隱’( in reclusion‟)。’”參見“Hidden Spoor: Ruan Xiaoxu and His Treatise on Reclus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111, Iss 4 (Oct.-Dec., 1991), pp.705-706 Richard Mather 也認爲,“在(《宋書·隱逸傳》)前言中,沈約清晰... Xiaoxu and His Treatise on Reclus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111, Iss 4 (Oct.-Dec., 1991), p.705 13 沈約的隱逸觀在其撰述的《宋書·隱逸傳序》裏集中表達過,並且在晚年前基本未有改變。參見 Richard Mather,“沈約對隱逸問題的觀點較爲隱晦地表達於《宋書·隱逸傳序》中 (約 487)„„ 對於沈約生平的大部分而言,將僅僅是對社會的抵觸或逃避責任的思想行爲剔除出眞正的隱逸範疇的 動機是佔據他心中主要之地位的。”參見 Shen Yüeh‟s Poems of Reclusion: From Total Withdrawal to Living in the Suburbs ,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号)、小林昇(《文學研究科紀要》第 7 号)、小尾郊一(《東方學》第 9 輯)等論文,著重闡釋 中國某一斷代或整個隱逸哲學和概念的發展。 6 (二)西方學者的研究成果 澳大利亞學者文青雲(Vervoon, Aat)的專著:《巖穴之士:中國早期 隱逸傳統》( Men of the Cliffs and Cav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Eremitic Tradition to the End of the Han Dynasty, Shatin, N.T.,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0)是一部橫跨春秋到東漢末,對隱逸文化和思 想源流、發展進行全面系統梳理的皇皇巨著。雖然本書以漢末為時間結點, 但它首次對魏晉南北朝以前的早期中國隱逸文化傳統追本溯源,依歷史年代... 也認爲,“在(《宋書·隱逸傳》)前言中,沈約清晰 區分了‘賢人之隱’和‘凡人之逸’的高下之別”參見 Shen Yüeh‟s Poems of Reclusion: From Total Withdrawal to Living in the Surburbs”,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Vol.5, No.1/2 (Jul., 1983), p.55 20 參見 Alan Berkowitz,“沈約指出諸如荷蓧丈人和那些匿名的遁世者在‘留下可被循襲的外在行 跡’這一特徵方面是有着顯著區別的”, “Hidden Spoor: Ruan Xiaoxu and His Treatise on Reclus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111, Iss 4 (Oct.-Dec.,... Jin”, Studies in Early Medieval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al History, In Honor of Richard B Mather and Donald Holzman Paul W Kroll and David R Knechtges, eds (Provo, Utah: T'ang Studies Society, 2003), pp.81-115)。此外,丁香(Ding Xiang, Warner)以《翔鳳中的野鹿——王績之反抗詩學》(A Wild Deer Amid Soaring Phoenixes -the Opposition Poetics of Wang Ji,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3), pp.43-89, pp.143-152)從不同的中國知識系統看待先秦... 心態;它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追求和選擇”,“Topos and Entelechy in the Ethos of Reclusion in Chin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y, Vol 114, Iss 4 (Oct.-Dec., 1994), p.635 22 “像沈約一樣,許多後繼的撰述隱逸史的學者都在各自對隱逸本質的理解下對各種隱逸人事進行等 級品評(see also p.707, 21n, “Examples are Xiao Zixian‟s 蕭子顯(489-537)‘Accounts of Lofty Disengagement’高逸傳 … and Ouyang Xiu‟s 歐陽修(1007-1072)‘Accounts of Reclusion’隱逸傳 in the Xin Tang shu 新唐書.” )然而,卻少有如沈約那般對隱逸本質作出的精當貼切的分析。” ...創新中的復古:沈約《郊居賦》研究 RESTORING THE ANCIENT WAYS THROUGH INNOVATIONS: SHEN YUE'S "POETIC ESSAY ON LIVING IN THE SUBURBS" ("JIAO JU FU" ) 丁 涵 DING HAN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硕士学位论文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attribute to the Xie’s imitations and innovations Finally this study concludes with an in- depth refection on what Shen s real motive is behind the richly woven fabric of the inner content in the last... after the pre-Qin times Within this atmosphere, the thread of fu, especially the recep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u on Reclusion and Parallel-style grand fu is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the

Ngày đăng: 13/10/2015, 15:54

Từ khóa liên quan

Tài liệu cùng người dùng

  • Đang cập nhật ...

Tài liệu liên 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