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tudy of state awareness in singapores chinese poetry (1945 1970)

267 1.2K 0
A study of state awareness in singapores chinese poetry (1945 1970)

Đang tải... (xem toàn văn)

Tài liệu hạn chế xem trước, để xem đầy đủ mời bạn chọn Tải xuống

Thông tin tài liệu

新加坡华文诗歌中的国家意识 (19451945-1970) 1970) A STUDY OF STATE AWARENESS IN SINGAPORE’S CHINESE POETRY (1945-1970) 张森林 TEO SUM LIM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硕士学位论文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RTS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11 ACKNOWLEDGEMENTS I would like to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express my whole-hearted gratitude and appreciation to Dr Wei Yan(魏艳博士)and Dr Lam Lap(林立博士) of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for supervising and guiding me in the writing of this thesis. Their invaluable guidance and comments have certainly enlightened me a lot along the way. I would also like to express my earnest appreciation to Dr Wong Yoon Wah ( 王 润 华 博 士 ) and Dr Neo Peng Fu ( 梁 秉 赋 博 士 ) for their constructive and inspirational advices and suggestions on my thesis. Sincere thanks go to my family members for supporting me through the difficult times I had in the midst of my study. Their love and patience gave me much moral support and motivated me to keep going. And also my special thanks to my close friends and classmates for their warm encouragement and support. i 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文献回顾………………………………………………………… 第三节 概念界定…………………………………………………………15 第四节 研究范围…………………………………………………………25 第五节 研究方法…………………………………………………………32 第二章 新华左翼文学运动研究………………………………………… .37 新华左翼文学运动研究 第一节 “现实主义文学”与“左翼文学”的异同……………………41 第二节 多元视野下的新华左翼文学……………………………………46 一、左翼文学作为一种文学流派………………………………47 二、左翼文学作为马共地下外围势力的政治武器……………52 三、左翼文学作为反英国殖民地政府的左倾作家的书写 方式…………………………………………………………54 第三节 本阶段新华左翼文学运动的概况………………………………58 一、左翼阵营的政党组织与政治诉求…………………………58 二、左翼文学运动的代表性刊物………………………………61 三、左翼文学运动的舞台演出…………………………………64 四、左翼诗歌的意识形态与国家想象…………………………67 第四节 本阶段新华左翼文学运动对新华文学的影响…………………72 一、新华左翼文学运动对新华文学的正面影响………………74 二、新华左翼文学运动对新华文学的负面影响………………77 第五节 小结………………………………………………………………79 ii 第三章 新加坡华文诗歌中的国家意识的复杂性……………………… .81 新加坡华文诗歌中的国家意识的复杂性 第一节 新华诗歌中的国家认同…………………………………………82 第二节 新华诗歌中的民族认同…………………………………………94 第三节 新华诗歌中的文化认同……………………………………… 107 第四节 小结…………………………………………………………… 115 第四章 新加坡华文诗歌中所展现的社会图像 新加坡华文诗歌中所展现的社会图像………………………….117 诗歌中所展现的社会图像 第一节 抗击日本帝国主义者的侵略战争…………………………… 118 第二节 反殖民主义,争取独立自主………………………………… 122 第三节 反帝国主义…………………………………………………… 136 第四节 反映劳苦大众被剥削的情况………………………………… 146 第五节 小结…………………………………………………………… 154 第五章 新加坡华文诗歌中的国家意识的成因………………………….155 新加坡华文诗歌中的国家意识的成因 第一节 国家意识形成的外因………………………………………… 155 一、日军侵占激发新加坡国家意识的初步凝聚…………… 155 二、英国的再殖民激发新加坡国家意识的进一步凝聚…… 161 第二节 国家意识形成的内因………………………………………… 166 一、新华诗人继承感时忧国的精神传统…………………… 167 二、知识分子倾向于反抗和改革社会……………………… 172 第三节 小结…………………………………………………………… 179 第六章 新加坡华文诗歌中的国家意识的转变………………………….181 新加坡华文诗歌中的国家意识的转变 第一节 以中国为效忠对象的国家意识……………………………… 182 第二节 以马来亚为效忠对象的国家意识…………………………… 186 第三节 以新加坡为效忠对象的国家意识…………………………… 197 iii 第四节 小结…………………………………………………………… 203 第七章 本阶段新加坡华文诗歌的文学性/ 本阶段新加坡华文诗歌的文学性/艺术追求………………… .205 艺术追求 第一节 现实主义创作理论主导下的新华诗歌的文学性…………… 206 一、高度重视人民性与群众性……………………………… 206 二、乐观主义构筑精神堡垒………………………………… 214 三、抒情意境基调幽沉……………………………………… 220 四、审美缺失:诗句公式化与概念化……………………… 225 第二节 现代主义创作理论主导下的新华诗歌的艺术追求………… 230 一、崇尚语言美学…………………………………………… 233 二、应用象征式诗句以表达抽象思维……………………… 237 三、把诗的纯粹性从束缚中解放出来……………………… 241 四、审美缺失:诗意晦涩…………………………………… 247 第三节 小结…………………………………………………………… 249 第八章 结语……………………………………………………………….251 结语 参考文献…………………………………………………………………….253 参考文献 iv ABSTRACT From 1945 to 1970, from the period of restlessness to a smooth transition, there was a group of Chinese poets in Singapore who dedicated themselves to hard writing. Some of them came from China, others were native born and bred authors; some remained ideologically neutral, whereas others inclined towards a popular “Left-wing Literary Movement” (or “Leftist Literary Movement”). As a strong form of literary expression, poetry is the poet's external image in the community. While most of the researchers are focusing on concerns reflected in the theme of poetry and reality of the content, the writer of 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draw more attention on the state awareness concealed in the poetry. This thesis comprises of eight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about the objective, significance and scope of the thesis. The second chapt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Left-wing Literary Movement with introduction of three possible forms of Singapore’s Left-wing Literature. The third chapter compares differences amongst state identity, ethnic identity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the Singapore’s Chinese poetry. The fourth chapter giv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various social concerns and themes of the Singapore’s Chinese poetry during the Anti-Colonialism Period in 1950s and 1960s. The fifth chapter analyses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factors building state awareness existed in the Singapore’s Chinese poetry. The sixth chapter gives an in-depth view on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state awareness in the Singapore’s Chinese poetry with the switch of loyalty from China to Malaya and eventually Singapore. The seventh chapter examines the aesthetic concerns of the two main different styles of poetry writing, i.e. realism and modernism. The final chapter concludes and v stresses the importance of highlighting state awareness in the Singapore’s Chinese poetry. In this dissertation, the writer also attempts to detect the diverse desires of state identity, cultural identity and ethnic identity from many poems written by the leftists during the time classified as “Left-wing Literature”. Singapore's state awareness is ultimately established due to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se desires in the state-founding period. How the Left-wing Literary Movement influence the Singapore’s Chinese fictions, proses and play-scripts in 1950s and 1960s as compared with the Singapore’s Chinese poetry? What are the aesthetic achievements in these fictions, proses and play-scripts? These are some areas that the writer proposes for further research. vi 新加坡华文诗歌中的国家意识( ) 新加坡华文诗歌中的国家意识(1945-1970) 第一章 导论 新文学(或称“现代文学”)定义下的“新加坡华文文学”(下称 “新华文学”)是一个复杂的文学概念,根据历来学者的考证,它的渊源 可以追溯到 1919 年 月 日中国北京爆发具有启蒙意义的五四运动以 后,得五四风气之先,包含“新加坡华文文学”(下称“新华文学”)在 内的“马来亚华文文学”(下称“马华文学”)。 1968 年 月,新加坡 文史学家方修认为马华新文学的萌芽期是从 1919 年 10 月开始的:“按照 现存资料看来,一九一九年十月初新加坡《新国民日报》及其副刊《新国 民杂志》的创刊,可以视为马华新文学史的起点。因为从这时候起,开始 有了多量的具有新思想新精神的语体散文,包括议论散文,杂感散文,记 叙散文等,在该版的时评栏、新闻版,及副刊《新国民杂志》上面陆续出 现。” 中国学者郭惠芬则认为新华现代文学的开端应该是 1919 年 月 日,因为《国民日报》副刊《国民俱乐部》的编辑在这一天刊登了一则启 事,正式提倡新文艺,反对旧文学,“揭开了马华新文学史的第一章” 1965 年 月 日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宣告独立以后,马华文学和新华文学也随着 政治上的分野而分道扬镳。换句话说,1965 年 月 日以前的马华文学(亦称 “新马华文学”)包含新马两地的华文文学,而在这个新加坡独立日过后的马华文 学纯指“马来西亚华文文学”。 见方修,《新马文学史论集》(香港:三联书店;新加坡:文 学书屋,1986 年 月),页 12。中国学者徐迺翔接受方修的这个观点,他也以 《新国民杂志》的创刊日作为“新加坡华文文学萌芽的一个标志”;见徐迺翔执笔 ,黄孟文、徐迺翔主编《新加坡华文文学史初稿》(新加 坡: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八方文化企业公司,2002 年 10 月),页 4。 -1- 。无论是根据方修的判断或者郭惠芬的考查,新华文学的源头始于五四 运动之后,是为不争的事实。 至于新华文学范畴内的“新加坡华文诗歌”(下称“新华诗歌”), 根据方修在《马华新文学大系》第六集(诗歌)中的,新马诗坛最 早出现的新诗是苏厚禄发表在 1919 年 12 月 29 日《新国民杂志》上的 。郭惠芬相信甲未发表在 1919 年 月 12 日吉隆坡《益群 报·文艺》上的诗作,是最早由马华作者创作的描写本地内 容的新诗,“由此开始,马华新诗与马华新小说、新散文、新戏剧等共同 构成马华新文学的整体,并成为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郭惠芬以作为马华第一首新诗的这个史观虽然受到新加坡梁春芳的质疑 ,但新华诗歌始于 1919 年的事实也是不容否认的。 从 1919 年开始,新马华诗坛经历了 1920 年代和 1930 年代的新兴文 学运动、1930 年代和 1940 年代的抗日救亡和诗歌大众化运动、1940 年代 末期的“马华文艺独特性”与“侨民文艺”的论争,1950 年代和 1960 年 代的反殖民运动(Anti-Colonial Movement)和爱国主义文学运动,1960 年代和 1970 年代的左翼文学运动(Left-wing Literary Movement,亦称 Leftist Literary Movement)。本文所要论述的文学创作中的国家意识,便 是着眼于沿着这条历史脉络、继承这个文学血缘而发展起来的 1945 年至 1970 年(下称“本阶段”)的新华诗歌。 见郭惠芬,《亚 洲文化》第 24 期(2000 年 月),页 166-179。转引自郭惠芬,《战前马 华新诗的承传与流变》(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年 12 月),页 1。 转引自王润华,《从新华文学到世界华文文学》(新加 坡: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文教委员会出版组,1994 年 10 月),页 23。 见郭惠芬,《战前马华新诗的承传与流变》,页 1-2。 梁春芳认为,“只是作者的戏谑之作,根本不具备诗的质素。究其 内容,恐怕还是在对所谓的新诗进行挖苦嘲讽。像这样的东西,连打油诗尚且够不 上,怎么能把它当成是马华的第一首新诗呢?”见梁春芳,《文学的方向与脚印·卷一》(新加坡:青年书局, 2009 年 月),页 20-21。 -2- 新华诗歌中的国家意识涉及了在长达 90 年的新马华文学史上一种思 想意识的孕育、发展、转向和确立的漫长过程。本文尝试从国家认同、民 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角度来分析新华诗歌中的国家意识的复杂性,以及这 种文学体裁所展现的新加坡国家意识的形成与转变。新华诗歌中的效忠对 象如何从效忠中国转变成效忠马来亚,最后再变成效忠新加坡?本文的中 心论题是:新华左翼文学运动如何影响新华诗歌中的国家意识?如何衡量 本阶段的新华诗歌文学性水平?这些文学性又如何影响新加坡建国文学与 后殖民主义文学的书写? 根据笔者观察所得,新加坡人的国家意识最初凝聚于二战期间日军的 入侵,在二战结束后英国重新殖民统治新马时,这种国家意识有了进一步 的凝聚。我们从不同的认同角度检验不同时期的新华诗歌的内容思想时, 可以看出其中端倪。随着历史的进程和政治气候的变迁,新加坡华人的效 忠对象自然而然地有所不同;尽管由于政治理想的分歧,独立前后的左翼 运动曾经让新加坡人在效忠对象方面出现了短暂的分歧,但新加坡人的国 家意识最终仍归于一致。政治因素令现实主义文学曾经在新华文坛上独领 风骚,然而,随着现代主义文学风潮的吹袭,这两种文学流派在本区域出 现了令人鼓舞的合流现象。对自身国家前景的深刻关注,让新华诗歌中的 国家意识在后殖民时期得到进一步的表达和发挥。 除了前文所提及的一些论题探讨之外,本阶段新华诗歌中的国家意识 的成因与转变,与同期的小说、散文和戏剧创作有着哪些方面的异同?这 些小说、散文和戏剧创作具有哪些方面的文学性?新华左翼文学运动如何 影响这些小说、散文和戏剧创作?囿于本文的篇幅,笔者无法展开进一步 的论述,这些问题只好留待学界的发掘与研究了。 第一节 研究目的 -3- 耿耿于你年迈而宏亮的严训 我拙于刻划你崇高的形象 547 巨人呵巨人 牧羚奴上述这首展现了心目中第一个巨人——父亲在塑造他的 人格方面所起的作用。诗人对巨人的感知与创造是渐进的:从最初的“我 拙于刻划你崇高的形象/巨人呵巨人”,以第二人称表现崇拜之情,到第 三首以“我”入于巨人形象、物我合一的磅礴气势,表现出诗人的心路历 程。周可从佛教的观点来解读三首,从这三首诗中,他“仿佛看到 了陈瑞献由现实体验而引发出来的其精神超越活动由渴慕到沉醉到升华这 548 样一种渐次深化的心灵趋向” 。方桂香则指出:“整体而言,三首弹响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生命观和宇宙观。诗人的目光 遍及广阔天地,迸发出激情呼唤巨人的形象,充满气吞星辰,雄踞宇宙中 549 心的气势。” 1969 年元旦,牧羚奴如是表达他的诗观:“先有成形的作品,才有 ‘诗’这一类符号的产生。诗人不停求索不停创作的结果,给‘诗’这个 原是少有指陈的符号以丰富的摄含。因是创作,‘诗’一字永远不能定于 一义。舍弃成形的作品,‘诗’毫无意义;舍弃成形具体的诗作而斤斤于 ‘诗’的界说、原理、论评等等,最终也只能写出一些不为缪斯所爱的、 550 死的‘文字学’。” 张锦忠表示,牧羚奴经过“四年磨剑”之后而在 551 1967 年 月发表的一诗,“宣示朝向一个运动出发” : 547 牧羚奴作于 1964 年 12 月 日。引诗见方桂香,《巨匠陈瑞献》,页 249。 548 见周可执笔,《海外华文文学史·第一 卷》,页 485。 549 见方桂香,《巨匠陈瑞献》,页 249。 550 见牧羚奴,《新加坡 15 诗人新诗集》。 551 见张锦忠,《新加坡华文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研究——以新加坡南洋商报副刊《文 - 245 - 他展示铁质的背肌,持械 唱一首前卫的歌 ………… 值此天色已青青 值此战斗的号角旋转着重誓 他焚诗以祭旗,他升起他的旗帜 光的旗帜,新纪元的旗帜 他早已认清百花的归向 回到诗的废园 552 缪斯被绑架的地方 1989 年,牧羚奴在电视纪录片《蜂鸟颂——陈瑞献专辑》中受访时 说:“1968 年,我出版第一本诗集《巨人》。我在序言里面说:文学就 像一座大楼,在这座建筑物里面有很多不同风格的房间。当时的文坛写实 主义很风行,我个人觉得除了写实主义之外,我们也必须要创作有新手 法、新观念、新的文学风格的作品。因此我们在找寻新风格的时候,也就 553 等于是在建造不同的房间。” 艺》、《文丛》、《咖啡座》、《窗》和马来西亚文学杂志《蕉风月刊》为个 案》,页 18。 552 引诗见张锦忠,《新加坡华文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研究——以新加坡南洋商报副刊《文 艺》、《文丛》、《咖啡座》、《窗》和马来西亚文学杂志《蕉风月刊》为个 案》,页 18。 553 见王丽凤整理 ,方桂香主编《陈瑞献谈话录》(新加坡:创意圈工作室,2004 年 10 月),页 87。 - 246 - 四、审美缺失 审美缺失: 缺失:诗意晦涩 诗意晦涩 现代诗风的传入虽然强调了语言艺术的追求和诗人个性的解放,提升 了新华文学的美学价值,却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研究新马华文学的 中国学者陈实曾对此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现代主义诗歌“在造成喧哗和骚 动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大量西方现代主义社会思潮和文艺思潮 输入诗歌,造成了价值观念的颠倒和倾斜;非理性的语言,造成诗歌的非 诗化、诗意的支离破碎和晦涩;割裂诗歌的社会功能与审美功能的关系, 导致诗歌与社会现实的脱离,偏执于内在自我,导致诗人对社会现实生活 的冷漠和创作的矫情;反传统与对传统文化的非历史态度,艺术的虚无主 554 义。所有这一切,理所当然地引起了人们的不满与尖锐的批评” 。 从本文第四章第四节的论述中,我们知道新华现代主义诗人并没有与 社会现实离得太远,不少现代主义诗人仍然热切地关注着普罗大众的生 活,因此不存在“割裂诗歌的社会功能”与“诗人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冷 漠”的问题;然而,诗意的支离破碎和晦涩难懂,却是现代主义诗歌确实 存在并值得探讨的问题。以台湾诗人纪弦所写的现代诗为例,有 论者认为,包含强烈的自嘲意味,它同时也是诗人狂傲性格的悲 剧性解读;但是,中国莫嘉丽指出,这首诗意支离破碎、晦涩难 懂的现代诗完全是文字游戏,它甚至是没有审美特质的“非诗”。这样的 游戏之作,在当时颇有泛滥之势,“这负面的效应,一方面是现代派文学 创作方法自身不可避免的缺陷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相当一部分诗人创作 上的极端所致。其中,非理性主义的哲学基础,是现代派的致命硬伤;而 555 诗人在创作上的走火入魔,是导致作品失去生命力的主要原因” 。 554 见陈实,《新加坡华文作家作品论》(桂林:广西师范 大学出版社;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 年 月),页 120。 555 见莫嘉丽,2010 年 10 月《学 术论文网》网站:http://www.csscipaper.com/literature/xdwxll/13617.html - 247 - 新加坡现代主义诗人在继承台湾的现代主义诗风之始,即使是开风气 先河的前卫诗人,有些诗作也难免陷入抽象晦涩的“文字游戏”尴尬泥 淖,例如收入《新加坡 15 诗人新诗集》两首作于 1960 年代后期的短诗: 拿下来割腕又放上去 吾人像犬 月,夜近得可怖 556 ——牧羚奴 门外,透夜苦守 靴声来去 肃寂在街上荡着 无形的牢 心的跳动 夜是头噬人的兽 557 558 ——谢清 只有短短三行,诗人没有交代他所要庆祝/渡过的节日为 什么会和“割腕”有关?他究竟要把什么东西“拿下来割腕又放上去”? 他为什么会说“吾人像犬/月,夜近得可怖”?在的六行诗句 中,诗人营造了一种焦虑的诗境,但是,穿靴在门外透夜苦守的人是谁? 556 牧羚奴作于 1968 年 12 月 23 日。引诗见《新加坡 15 诗人新诗 集》,页 106。 557 谢清(1947-),原名谢国华,生于新加坡。著有诗集《哭泣的神》和《鹤 迹》;小说集《醉了,芒草》;散文集《十三人散文》(合著)和《水言珠语》。 1976 年以《哭泣的神》一书获新加坡全国书籍奖。 558 谢清作于 1969 年 月 日。引诗见《新加坡 15 诗人新诗集》,页 201。 - 248 - 为什么“肃寂在街上荡着”?为什么“夜是头噬人的兽”?这两首短诗的 共同之处在于诗的氛围神秘诡异,单从文字表面来看,读者实在难以理解 诗的意涵。从现实主义诗歌开口见喉的平淡无味,到现代主义诗歌深不可 测的晦涩难懂,文字沦为一组无法破译的密码,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 种极端的审美缺失。 第三节 小结 在五四作家的影响、中国南来作家的支配和新加坡文史家方修的梳理 下,从 1919 年开始,新华文学创作——无论是小说、诗歌或戏剧——都 倾向于以现实主义为主流。在新加坡建国最初五年内,新华文学掀起“现 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之争”,这场无形的争论在很大程度上是“真”与 “美”孰重孰轻之争。换句话说,文学是反映现实生活和真挚情感的写实 作品比较重要?抑或是着重艺术追求的美学作品比较重要?安敏成曾引用 叶绍钧的话重申“现实主义”文学的要求:“‘真的文艺’从来不是模 559 仿、理论或商业打算的产物,它‘唯一的动机便是一种浓厚的情感。” 560 而且“文学的‘真’也依赖于情感表现的真挚与否。” 换句话说,情感 的真挚与否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试金石。 笔者尝试归纳出 1950 年代和 1960 年代新华左翼文学运动中现实主义 作品的文学性:一、高度重视人民性与群众性,二、乐观主义构筑精神堡 垒,三、抒情意境基调幽沉;以及诗句公式化与概念化的审美缺失。至于 1960 年代中期盛行的新华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下的现代诗,笔者也尝试归 纳出其艺术追求:一、崇尚语言美学,二、把诗的纯粹性从束缚中解放出 来,三、应用象征式诗句以表达抽象思维;以及诗意晦涩的审美缺失。希 559 见安敏成,《现实主义的限 制:革命年代的中国小说》,页 43。 560 同上,页 45。 - 249 - 望通过对这两种文学流派中艺术性较高的作品的综述,我们能梳理出一定 的创作实践经验,因为这不只能够清晰地解读新华诗歌中的思想内容,更 可作为新华文学未来发展的一面镜子。 - 250 - 第八章 结语 新华文学的思潮主要是沿着“侨民意识”与“南洋色彩”此消彼长的 轨迹而嬗变的。侨民意识是一种横的移植,来自中国南方的移民浪潮带来 的不仅是中国文学,还包括中华民族的儒释道等伦理道德、生活习俗和文 化传统,这些文化元素在异域开花结果,最后融入文学作品中,为 1919 年之后新华文学萌芽期提供重要的营养成分,并使新华文学成为名正言顺 的“侨民文学”。南洋色彩则是一种纵的孕育和延续,逐渐远离中国社会 的新加坡华人在这个赤道岛屿上不断生息后,有识之士察觉到侨民意识的 局限性而积极探索创导本土道路,这股自觉的文学思潮在二战后的新华文 学作品中有清晰的体现,在后殖民时期更发展成一种爱国意识。 毋庸置疑地,包括新华文学在内的新马华现代文学源于中国新文学, 但关于“马华文艺独特性”的论争一直都不绝于耳,尤其是二战后的 1947 年底至 1948 年初。1955 年,“爱国主义文学”的提出,使到马华文 艺独特性的主题成功过渡到马华文艺的爱国主义主题,新马华文学的本土 传统在这个时期也基本确立了。在“爱国主义文学”的口号下,华人的国 家效忠对象从最初“效忠中国”与“效忠马来亚”的模糊不清的“双重效 忠”,转向单纯而清晰的“效忠马来亚”,更在新加坡独立后转化为“效 忠新加坡”。总的来说,这个时期“爱国主义文学”与“爱国主义文化” 的提出,为日后关涉新华文学中的国家意识的研究奠定了基调。 从 1950 年代到 1960 年代,从躁动不安到平稳过渡,在往事不尽如烟 的本阶段内,新华诗坛始终有一群诗人在积极奋进,辛勤创作。在这群坚 守岗位的诗人中,有的南渡自中国,更多的是土生土长的本土作者;有的 不受任何思潮冲击,更多的是深受左翼文学运动洗礼。诗歌是诗人对外在 社会图像作有力表达的文学形式之一,我们在评析那个历史转折时刻的创 作时,除了重视诗歌所反映的主题思想和现实内容,也应该关注其所隐含 的国家意识。在当时被划为“左翼文学”的许多文学作品中,普遍存在着 - 251 - 寻求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多元化欲望,而正是因着这些多元 化欲望的流变,新加坡的国家意识最终得以在建国初期形成。 新加坡独立前,中国诗歌中忧国忧民的传统根深蒂固地表现在崇尚现 实主义的诗人作品中。新加坡独立后,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转 型,不同程度地冲击着传统文化的根基,一部分富有开创精神的诗人转向 现代派诗歌的探索和实验,新华诗歌开始了向现代派诗的审美趣味移位; 这种移位主要是互为表里的文学思潮——现实主义诗风与现代主义诗风的 融合,它们在 1970 年代的逐渐合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自 1980 年代 初期一场源自台湾诗人洛夫的现代诗的诗论战结束 之后,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争论基本上已淡化于新华诗坛。 - 252 - 参考文献 社会资料 1.方显编著《星马史》。新加坡:世界书局有限公司,1970 年 11 月。 2.Alex Josey(亚历克斯·佐西)著、吴俊刚译《李光耀:新加坡的斗争》。澳 洲:安格斯及罗伯逊(东南亚)私人有限公司(Angus & Robertson Publishers),1981 年。 3.钟锡金《星马华人民族意识探讨》。亚罗士打:赤士书局,1984 年 月。 4.鸿鸣编《学潮忆旧》。香港:中原出版社,1990 年 月。 5.林金枝主编《华侨华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年 12 月。 6.冯仲汉主编《和平的代价》。新加坡:新加坡中华总商会,1995 年 月。 7.李光耀著,陈新才、张清江、梁文宁译《李光耀回忆录(1923-1965)》。新加 坡:联合早报,1998 年 月。 8.符懋濂,《联合早报·言论》,1999 年 12 月 21 日。 9.李光耀著,梁文宁、陈慧霞、李慧玲译《李光耀回忆录(1965-2000)》。新加 坡:联合早报,2000 年 月。 10.雨石,《热带学报》第 期,2001 年 月。 11.方桂香《巨匠陈瑞献》。新加坡:创意圈工作室,2001 年 月。 12.康音、康言,《热带学报》 第 期,2002 年 月。 13.忠扬,《热带学报》第 期。 14.沈望傅《郭宝崑传奇的乱想》。新加坡:闯新文化私人有限公司,2002 年 12 月。 15.Benedict Anderson(安德森)著、吴睿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和 散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 月。 16.张连红主编《日侵时期新马华人受害调查》。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年 月。 17.罗佩恒、罗佩菁合编《新加坡简史》。新加坡:新华文化事业(新)有限公 司,2004 年 月。 18.田流《田流回忆录·第二辑》。新加坡:天际制作私人有限公司,2004 年 月。 19.方桂香主编《陈瑞献谈话录》。新加坡:创意圈工作室,2004 年 10 月。 20.田流《打开天窗说亮话——田流回忆录·第一辑》。新加坡:天际制作私人有 限公司,2004 年 12 月。 21.田流《田流回忆录·第三辑》。新加坡:天际制作私人有限公司,2005 年 月。 22.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年 月。 - 253 - 23.胡兴荣《记忆南洋大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 月。 24.陈剑主编《与陈平对话——马来亚共产党新解》。吉隆坡:马来西亚华社研究 中心,2006 年 月。 25.Rashid Maidin(拉昔·迈丁)著、阿凡提译《马共中央委员拉昔·迈丁回忆录 ——从武装斗争到和平》。吉隆坡:21 世纪出版社,2006 年 12 月。 26.方壮璧《“马共全权代表”——方壮璧回忆录》。八打灵再也:策略资讯研究 中心,2006 年。 27.崔贵强《新马华人国家认同的转向 1945-1959·修订卷》。新加坡:青年书局, 2007 年 月。 28.严崇涛《新加坡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一位老常任秘书的回顾和反思》。新加 坡: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2007 年 10 月。 29.程映虹,《当代中国研究》 2008 年第 期(总第 100 期)。 30.杨荣文,《联合早报·言论》,2009 年 月 日。 31.邓莉蓉,《联合早报》,2009 年 月 日。 32.刘少奇 1956 年 月 15 日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2010 年 10 月《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网站:http://cpc.people.com.cn BIG5/64162/64168/64560/65452/4526566.html 33.陈仁贵、陈国相、孔莉莎合编《情 系 五 一 三 : 一 九 五 零 年 代 新 加 坡 华 文 中 学 学 生 运 动 与 政 治 变 革 》。吉隆坡:策略资讯研究中心,2011 年。英文版本 书名:The May 13 Generation: The Chinese Middle Schools Student Movement And Singapore Politics In The 1950s. 文学史料、 文学史料、文学评论集 1.方修《马华新文学史稿(上卷)》。新加坡:世界书局有限公司,1962 年 月。 2.方修《马华新文学史稿(中卷)》。新加坡:世界书局有限公司,1969 年 月。 3.方修《马华新文学史稿(下卷)》。新加坡:世界书局有限公司,1965 年 月。 4.史阳《为人民而歌唱》。新加坡:青山文化社,1964 年 月。 5.苗秀编选《新马华文文学大系·理论》。新加坡:教育出版社,1971 年。 6.赵戎编选《新马华文文学大系·史料》。新加坡:教育出版社,1971 年。 7.方修《马华新文学及其历史轮廓》。新加坡:万里文化企业公司,1974 年 月。 8.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香港:友联出版社,1979 年。 9.黄孟文《新马文艺论丛》。新加坡:世界书局,1979 年。 10.方修《马华文学史论集》。香港:三联书店,新加坡:文学书屋,1986 年 月 11.忠扬《马华文学论评》。香港:三联书店,新加坡:文学书屋,1986 年 月。 12.原甸《马华新诗史初稿(1920-1965)》。香港:三联书店,新加坡:文学书 屋,1987 年 月。 13.王润华、Horst Pastoors(白豪士)主编《东南亚华文文学——第二届华文文学 大同世界国际会议论文集》。新加坡:新加坡歌德学院、新加坡作家协会, - 254 - 1989 年。 14.陈实《新加坡华文作家作品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光明日 报出版社,1991 年 月。 15.苏菲《战后二十年新马华文小说研究》。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1 年 11 月。 16.伍木《至性的移情》。新加坡: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文教委员会出版组,1993 年 11 月。 17.王润华《从新华文学到世界华文文学》。新加坡: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文教委 员会出版组,1994 年 10 月。 18.杨松年、王慷鼎主编《东南亚华人文学与文化》。新加坡:新加坡亚洲研究学 会、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1995 年 月。 19.孙爱玲《论归侨作家小说》。新加坡:云南园雅舍,1996 年 月。 20.王振科《同根的文学》。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6 年 月。 21.朱金顺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年 月。 22.王振科《海内海外集》。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 年 月。 23.黄锦树《马华文学与中国性》。台北:元尊文化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 年 月。 24.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 年。 25.饶芃子主编《中国文学在东南亚》。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年 月。 26.陈贤茂主编《海外华文文学史·第一卷》。厦门:鹭江出版社,1999 年 月。 27.童庆炳主编《文学概论》。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年 月。 28.骆明主编《赵戎研究专集》。新加坡:新加坡文艺协会,2000 年 10 月。 29.杨松年《新马华文现代文学史初编》。新加坡:BPL(新加坡)教育出版社, 2000 年 12 月。 30.东吴大学、世界华文作家协会编印《世界华文作家协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学 术论文及地区工作报告》。2000 年 12 月。 31.詹道玉《战后初期的新加坡华文戏剧(1945-1959)》。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 学中文系、八方文化企业公司,2001 年 月。 32.史英《新华诗歌简史》。新加坡:赤道风出版社,2001 年 月。 33.Marston Anderson(安敏成)著、姜涛译《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 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年 月。 34.庄钟庆、陈育伦、周宁主编《面向 21 世纪的东南亚华文文学(上卷)新华文学 历程及走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年 月。 35.杨松年编著《新马华文现代文学》。新加坡:新跃大学,2001 年 11 月。 36.王润华《华文后殖民主义文学——中国、东南亚的个案研究》。上海:学林出 版社,2001 年 12 月。 37.槐华《槐华的诗长征》。新加坡:朝晖艺术及文化公司,2002 年 月。 38.黄孟文、徐迺翔主编《新加坡华文文学史初稿》。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中 文系、八方文化企业公司,2002 年 10 月。 39.原甸《我的文学不归路》。新山:陶德书香楼,2003 年 月。 40.杨松年主编《从选集看历史——新马新诗选析(1919-1965)》。新加坡:创意 - 255 - 圈工作室,2003 年 月。 41.南子《南子评论集》。新加坡:五月诗社,2003 年 月。 42.吴耀宗主编《当代文学与人文生态——2003 年东南亚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论文集》。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3 年 12 月。 43.周宁《新华文学论稿》。新加坡:新加坡文艺协会,2003 年 12 月。 44.朱成发《红潮——新华左翼文学的文革潮》。新加坡:玲子传媒私人有限公 司,2004 年 月。 45.朱崇科《本土性的纠葛——边缘放逐·“南洋”虚构·本土迷思》。台北:唐 山出版社,2004 年 月。 46.郭惠芬《战前马华新诗的承传与流变》。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年 12 月。 47.李锦宗主编《马华文学大系:史料 1965-1996》。新山:虹桥出版有限公司;吉 隆坡: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2004 年。 48.方修《新马华文新文学六十年》。新加坡:青年书局,2006 年 月。 49.朱文斌《跨国界的追寻——世界华文文学诠释与批评》。北京:新星出版社, 2006 年 月。 50.梁春芳《文学的方向与脚印》。新加坡:青年书局,2009 年 月。 51.饶芃子、杨匡汉主编《海外华文文学教程》。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 年 月。 52.王德威《茅盾,老舍,沈从文:写实主义与现代中国小说》。台北:麦田出版 社,2009 年 月。 53.谢诗坚《中国革命文学影响下的马华左翼文学(1926-1976)》。槟城:韩江学 院,2009 年 11 月。 54.方桂香《新加坡华文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研究——以新加坡南洋商报副刊《文 艺》、《文丛》、《咖啡座》、《窗》和马来西亚文学杂志《蕉风月刊》为个 案》。新加坡:创意圈出版社,2010 年 月。 55.欧清池《新华当代文学史论稿》。新加坡:斯雅舍,2010 年 10 月。 单篇评论 1.翁奕波,《新华文学》第 52 期,2001 年 月。 2.甫及,《热带学报》第 期。 3.小木裕文,《新世纪学刊》创刊号,2001 年 月。 4.方修,《热带学报》第 期。 5.荒井茂夫,《方修研究论集》。吉隆坡:董 教总教育中心,2002 年。 6.宗槐,《新世纪 学刊》第 期,2002 年 月。 7.毕光明,《新加坡文艺》第 80 期,2003 年 - 256 - 月。 8.黄锦树,陶然主编《面对都市的丛林——《香港文学》文论选 (2000 年 月-2003 年 月)》。香港:香港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 年 月)。 9.宗槐,《新世纪学 刊》第 期, 2003 年 月。 10.原甸,《新世纪学刊》第 期。 11.李元本,南京大学文学硕士论文,2004 年。 12.韩宝镇,新加坡国立大学硕士论文,2004 年。2011 年 月新加坡国立大学《ScholarBank@NUS》网站:http://scholarb ank.nus.edu.sg/bitstream/handle/10635/14334/Han%20Poh%20Tins%20thesis.pdf?se quence=1 13.原甸,《新世纪学刊》第 期, 2004 年 10 月。 14.欧清池,《热带学报》第 期,2005 年 月。 15.陶馨,《新加坡文艺报》第 17 期,2005 年 月。 16.南子,《新加 坡文艺》第 91 期(2005 年 10 月)。 17.朱崇科,《联合 早报·文艺城》,2006 年 月 30 日。 18.王初薇,《华文文学》总第 82 期(2007 年 月)。 19.杰伦,菲律宾《世界日报·文艺副刊》, 2007 年 月 28 日。 20.赵维江,徐持庆《新加坡国宝诗人潘受》。北京: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2007 年 月。 21.吕进,《韶关日报·丹霞》,2007 年 10 月 21 日。 22.李庭辉,李选楼、林君丽、胡春 来编选《《新加坡文艺》再十年(1986-1995)》,新加坡:新加坡文艺协会, 2008 年 月。 23.王志伟。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 博士论文,2008 年。 24.陈宝珠,《新世纪学刊》第 期,2008 年 12 月。 25.怀鹰,《联合早报·文艺城》,2009 年 月 27 日。 26.李路曲,《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年 第 期。 27.朱文斌,《华文文学》总第 93 期(2009 年 月)。 - 257 - 28.潘正镭,《联合 早报·文艺城》,2010 年 月 30 日。 29.陈剑,2010 年 10 月《随笔南洋网》网站: http://www.sgwritings.com/724/viewspace_5788.html 30.陈剑,2010 年 10 月《随笔南洋网》网站: http://www.sgwritings.com/724/viewspace_5797.html 31.张萱萱,2010 年 10 月《佛光大学网站》:http://www.fgu.edu.tw/~wclrc/drafts/Sin gapore/zhang-xuan-xuan/zhang-xuan- xuan_02.htm 32.潘碧华,2010 年 10 月《学 术论文网》网站:http://www.csscipaper.com/literature/waiguowenxuepinglun/1156 65.html 33.韩山元,2010 年 10 月《随笔南洋网》网站:http://www.sgwritings. com/1436/viewspace_33580.html 34.莫嘉丽,2010 年 10 月《学术 论文网》网站:http://www.csscipaper.com/literature/xdwxll/13617.html 文学合集、 文学合集、文学选集 1.文恺、吴伟才等合著《新加坡 15 诗人新诗集》。新加坡:五月出版社,1970 年 月。 2.周粲编选《新马华文文学大系·诗歌》。新加坡:教育出版社,1972 年。 3.南洋商报、新加坡写作人协会联合编选《吾土吾民创作选·诗歌》。新加坡:南 洋商报,1982 年 月。 4.柏杨主编《新加坡共和国华文文学选集·诗歌篇》。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82 年。 5.槐华编《半世纪的回眸——1938-1988 热带诗选》。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 社,1996 年 月。 6.方修编《新加坡潮籍作家百人集》。新加坡: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文教委员会出 版组,2001 年 月 7.方修编《战后新马文学大系·诗集》。北京:华艺出版社,2001 年 10 月。 8.林佚、槐华编《歌唱在旗下(1940-1990)》。香港:当代文艺出版社,2003 年 11 月。 9.李国春主编《本土与母土:东南亚华文诗歌研究》。香港:银河出版社,2008 年 月。 文学单行本 1.古辛、白丁、炎羊《南大颂》。新加坡:新加坡华文中学毕业班同学艺术研究 会,1953 年。 2.杜红《五月》。新加坡:生活出版社,1955 年 11 月。 - 258 - 3.范北羚《召唤》。新加坡:青年书局,1960 年 月。 4.原甸《青春的哭泣》。新加坡:草原文化社,1962 年 月。 5.旭阳《哀葡萄牙》。新加坡:海燕出版社,1964 年 月。 6.严思《风雷集》。新加坡:高山文化出版社,1965 年 11 月。 7.史英《花草集》。新加坡:荒原出版社,1966 年 10 月。 8.南子《夜的断面》。新加坡:五月出版社,1970 年 月。 9.牧羚奴《牧羚奴诗二集(1968-1971)》。新加坡:五月出版社,1971 年 月。 10.流川《晨城》。新加坡:五月出版社,1971 年 月。 11.李擒白《柴船头——我生长的地方》。新加坡:万里文化企业公司,1973 年 月。 12.南子《苹果定律》。新加坡:泛亚文化事业公司,1981 年 月。 13.贺兰宁《石帝》。厦门:鹭江出版社,1987 年 12 月。 14.蔡欣《感怀》。新加坡:七洋出版社,1988 年 月。 15.长河《掠过夜空的彗星》。新加坡:新华文化事业(新)有限公司,1991 年 月。 16.陈瑞献《陈瑞献诗集(1964-1991)》。新加坡:智力出版社,1992 年 月。 17.长谣《三夜》。新加坡:新华文化事业(新)有限公司,1995 年 10 月。 18.杜红《杜红诗选》。新加坡:新加坡作家协会,1997 年 月。 19.刘笔农主编《柳北岸诗选》。新加坡:新加坡文艺协会,1999 年 11 月。 20.何濛主编《长谣诗歌选》。新加坡:新加坡文艺协会,1999 年 11 月。 21.范北羚《范北羚诗选》。新加坡:新加坡文艺协会,2000 年 12 月。 22.刘笔农主编《钟祺诗歌选》。新加坡:新加坡文艺协会,2002 年 12 月。 23.原甸《原甸诗选》。香港:明报出版社有限公司;新加坡:青年书局,2007 年 月。 24.杜红《树胶花开》。新加坡:青年书局,2009 年 月,再版版本。 25.周粲《青春》。新加坡:青年书局,2009 年 月,再版版本。 英文书目 1.Bendict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Revised Edition). New York: Verso, 2006. 2.David Wang. Fictional Realism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Mao Dun, Lao She, Shen Congwe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2. 3.Gabriel Wu. Expressive Otherness: A Dominant Theme of Post-1965 Xinhua Literature in Asian Culture, Vol. 27, June 2003. 4.Han Fook Kwang, Warren Fernandez and Sumiko Tan. Lee Kuan Yew: The Man And His Ideas. Singapore: Times Editions Pte Ltd; The Straits Times Press, 1998. 5.John Drysdale. Singapore: Struggle for Success. Singapore: Times Books International, 1996. 6.Lee Kuan Yew. The Singapore Story: Memoirs of Lee Kuan Yew. Singapore: Times Editions Pte Ltd; The Straits Times Press, 1998. 7.Marston Anderson. The Limits of Realism: Chinese Fiction in the Revolutionary Period.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td, 1990. 8.Wang Gungwu. Nationalism And Confucianism. Singapore: UniPress, 1996. - 259 - 9.Wong Yoon Wah. Post-Colonial Chinese Literatures in Singapore and Malaysia. Singapor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Global Publishing Co. Inc., 2002. 10.Yeo Kim Wah.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Singapore 1945-55. Singapore: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1973. 11.Anthology of ASEAN Literatures: The Poetry of Singapore. Edited by Edwin Thumboo, Wong Yoon Wah, Lee Tzu Pheng, Masuri bin Salikun, V. T. Arasu. Published under the sponsorship of The ASEAN Committee on Culture and Information. 12.S. Rajaratnam: The Prophetic & The Political. Edited by Chan Heng Chee and Obaid ul Haq. Singapore: Graham Brash (Pte) Ltd;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87. 13.Singapore from Temasek to the 21st Century: Reinventing the Global City. Edited by Karl Hack and Jean-Louis Margolin, with Karine Delaye. Singapore: NUS Press, 2010. 14.The Transformation of Southeast Asia: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Decolonization. Edited by Marc Frey, Ronald W. Pruessen and Tan Tai Yong. Singapore: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2004. - 260 - [...]... 兴的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以及迷人而危险的多元种族主 23 Karl Hack, The Malaysian Trajectory in Singapore’s History Compiled in Singapore from Temasek to the 21st Century: Reinventing the Global City Edited by Karl Hack and Jean-Louis Margolin, with Karine Delaye (Singapore: NUS Press, 2010), p.265 24 John Drysdale, Singapore: Struggle for Success Singapore: Times Books International, 1996 -8- 25 义。” John Drysdale 和 Alex Josey 的这些观点,基本上代表了西方学界... 忆南洋大学》,页 97。 22 Appeared in the PAP Tenth Anniversary Celebration Souvenir 1964 Compiled in S Rajaratnam: The Prophetic & The Political Edited by Chan Heng Chee and Obaid ul Haq (Singapore: Graham Brash (Pte) Ltd;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87), p.29 -7- 其实,在新加坡建国之前,李光耀的“一个属于马来亚人的马来亚” 的意念便表现得非常坚定。早在 1950 年 9 月,当他刚从英国学成归来新 加坡时,即向记者们表示本地华人应该放弃“华侨”(overseas Chinese 和“新加坡华人”(Singapore Chinese 等“妨碍建设马来亚国族主义”... Decolonization Edited by Marc Frey, Ronald W Pruessen and Tan Tai Yong (Singapore: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2004), p.180 41 Appeared in the Singapore Government Press Statement, Ministry of Culture, 14 October 1968 Compiled in S Rajaratnam: The Prophetic & The Political, p.141 40 - 17 - 是,对于二战后许多土生土长或落地生根的马华作家和新华作家而言,他 们的国家意识随着国际局势的改观和侨居国新生政权的产生而发生了本质 42 上的变化 ;“侨居地”一夜之间变成自己的“祖国”,他们努力适应后 殖民时期(post-colonial... Raffles(托马 斯·斯坦福·莱佛士爵士,简称“莱佛士”,1781-1826)登陆新加坡 岛至 1965 年 8 月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独立,英国人统治新加坡将近 150 年。在这个不短的时间轴内,从中国南来新加坡的华人一直把新加坡视为 一个工作、经商与生存的地方。对于大多数的南来作家而言,新加坡只是 侨居地,英国是这个侨居地的宗主国,中国才是他们的祖国,他们的国家 认同和效忠对象是中国,所以他们的文学作品本质在殖民地时期 (colonial period)是属于“离散文学”(Diaspora Literature)的范畴。但 39 同上,页 5。 Albert Lau, “Nationalism” in the Decolonization of Singapore Compiled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utheast Asia: International... 博埃默曾对殖民文学与后殖民文学做过严谨的区分,他认为后殖民文学是指“对 于殖民关系做批判性的考察的文学。他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抵制殖民主义视角的 文学”,因此,后殖民文学往往带有民族主义文学的色彩。详见博埃默《殖民与后 殖民文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 年),页 3。 30 Wong Yoon Wah, Post-Colonial Chinese Literatures in Singapore and Malaysia (Singapor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Global Publishing Co Inc., 2002), p.82 - 11 - 符号的古体诗集包括:潘受《海外庐诗》、《潘受行书南园诗册》、《潘 受诗集》和《潘受诗选》,李庭辉《望星楼墨余》、《拾枯存残集》和 《枕月斋墨余》,朱添寿《洒落人间尽粉妆》,林群玉《逸飞诗词集》等 等。暨南大学中文系主任赵维江指出:“对于海外华人用母语形式进行的... “马来亚民族解放军”的根据地是建立在没有政权机构的马泰边境。英国政治部 人员在 1940 年代和 1950 年代 把“马来亚 民族解放军”译为 Malayan Races Liberation Army,可是,根据马来亚共产党当年的各种宣传资料以及马共总书记陈 平的解释,用 Malayan National Liberation Army 比较能够反映原义。见卡尔·哈 克、陈剑,陈剑主编《与陈平对话——马来亚共产党新解》 (吉隆坡: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2006 年 8 月),页 1。 12 马来亚的紧急状态从 1948 年 6 月实施,一直到 1960 年 8 月,即马来亚独立后三 年,才由马来亚政府宣布结束。 13 见,罗佩恒、罗佩菁合编《新加坡简史》 (新加坡:新华文化事业(新)有限公司,2004 年 5 月),页 112-113。... (capitalism)与印刷技术(print)之间的相互作用、国家方言(languageof -state 的发展等。他指出,印刷技术在美洲模式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 着报纸这种代表印刷技术的产品,世界才能缩小在报纸中展现。地方性报 纸创造出一个想象的共同体,一个群体范围,使得民族的意念产生。 长期关注欧洲“去殖民化”(decolonization)议题的 John Darwin (约翰·达尔文)则认为,民族主义的抬头在于殖民主义力量的败退,一 旦民族主义者获得争取独立自由的支持力量时,殖民统治的日子就屈指可 40 数了。 拉惹勒南也持有相同的观点,他认为“反殖民统治的民族主义是 41 争取独立的有效途径” 。具体地说,“民族主义”主张以民族作为人类 群体生活的基本单位,从而奠定形塑特定文化与政治主张的理念基础。 从 1819 年 1 月英国人 Sir Thomas Stamford Bingley... 1950 年代和 1960 年代不只经历了国内的动乱,对当时国际 形势的审视与判断也有欠全面和深入。1954 年 11 月 21 日,李光耀领导 的人民行动党(People’s Action Party)在维多利亚纪念堂正式成立。这个 由一群工运领袖、教师、律师和新闻工作者所组成的政党,最初的成立宗 旨非常单纯,即前文所提及的“透过宪制谈判以争取自己当家作主”,以 为把英国统治者赶走,新马便能顺利地合并成一体;但是,他们却不曾预 料到,当时马来亚当权派并不抱持相似的想法。新闻工作者出身的新加坡 开国元勋 Sinnathamby Rajaratnam(拉惹勒南,1915-2006)就曾在一篇题 为 PAP’s First Ten Years()的演讲稿中指 出:“人民行动党当初的一个重要假设是,英国在新马的殖民地统治一旦 结束,一个团结的马来亚将自动地出现。……然而,草拟人民行动党党章... 与此同时,新加坡独立后的新华文学研究也相继展开。从文学史角度 进行研究的有陈贤茂主编的《海外华文文学史·第一卷》,黄孟文、徐迺 翔主编的《新加坡华文文学史初编》和欧清池所写的《新华当代文学史论 稿》,这三本书涵摄了过去 90 年来新华文学的历史发展脉络。此外,王 润华《从新华文学到世界华文文学》、《华文后殖民文学——本土多元文 化的思考》、《华文后殖民文学——中国、东南亚的个案研究》和 PostColonial Chinese Literature in Singapore and Malaysia,黄孟文《新马文艺 论丛》、《新华文学评论集》和《新华文学·世华文学》,韩宝镇 . external and internal factors building state awareness existed in the Singapore’s Chinese poetry. The sixth chapter gives an in- depth view on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state awareness in the Singapore’s. Singapore’s Chinese poetry with the switch of loyalty from China to Malaya and eventually Singapore. The seventh chapter examines the aesthetic concerns of the two main different styles of poetry. Dr Wei Yan(魏艳博士)and Dr Lam Lap(林立博士) of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for supervising and guiding me in the writing of this thesis. Their invaluable guidance and comments have certainly enlightened

Ngày đăng: 26/09/2015, 10:13

Từ khóa liên quan

Tài liệu cùng người dùng

Tài liệu liên 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