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tudy of chinese leftist poetry in singapore (1965 1975)

255 901 0
A study of chinese leftist poetry in singapore (1965 1975)

Đang tải... (xem toàn văn)

Tài liệu hạn chế xem trước, để xem đầy đủ mời bạn chọn Tải xuống

Thông tin tài liệu

新华左派诗歌研究(1965-1975) A STUDY OF CHINESE LEFTIST POETRY IN SINGAPORE (1965-1975) 韩宝镇 HAN POH TIN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硕士学位论文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RTS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04 ACKNOWLEDGEMENTS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sincere gratitude to Dr. Gabriel Wu (吴耀宗 博士)of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for guiding and supervising me in the writing of this thesis. His advice has been constructive and inspirational. Whole-hearted thanks go to my family members for their love and concern for me. I would especially like to express my appreciation to my elder sister for giving me invaluable support through the difficult times I had in the midst of my study, and also to my mother for giving me wise and timely advice all along. Without them, the completion of this thesis would never be possible. Lastly, I would like to delicate this thesis to my beloved late father Han Pun Djuan(韩本元). i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绪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范围 第三节 研究方法 12 从 19 世纪的现实主义到新华文坛的新现实主义 16 第一节 引言 16 第二节 19 世纪现实主义产生的背景 17 第三节 19 世纪现实主义者的现实主义 19 第四节 近 / 现代学者对现代主义的归纳和定义 29 第五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33 第六节 新华文坛的新现实主义 39 第七节 小结 45 政治话语主宰文学话语的一元性霸权 50 第一节 引言 50 第二节 与政治跳贴身舞: 50 革命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第三节 比较阅读: 54 从郭沫若看意识形态对作家及其诗作的影响 第四节 政治语境及时代思潮对本地新现实主义文学 58 创作的影响 第五节 夹缝中的文学景观:左派读物来源 63 第六节 小结 66 ii 第四章 新现实主义文艺在新加坡独立后的生存状态 70 及其文艺主张 第一节 引言 70 第二节 蓬勃与衰亡:新现实主义文学的生存状态 71 第三节 唯工农独尊:新现实主义的服务对象 80 第四节 对新现实主义的表述: 83 所谓积极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 第五节 大张旗鼓:新现实主义的战斗性 84 第六节 符合“标准”就是艺术: 86 新现实主义的艺术论 第七节 伪现实主义与梦呓: 87 新现实主义对现实主义及现代派的讨伐 第八节 第五章 小结 98 新现实主义诗歌的二元对立特点及其意象 103 第一节 引言 103 第二节 二元对立:压迫与被压迫者 103 第三节 螭魅魍魉与红太阳: 105 新现实主义诗歌的正负意象 第四节 第六章 小结 110 否定和丑化的排他性表现 112 第一节 引言 112 第二节 否定、痛骂、大唱反调:对政治人物的抨击 112 第三节 泼不完的冷水:对国家政策及治安的反讽 113 第四节 乩童、脱衣舞娘、“死人街”风光: 115 旅游业乱象的痛斥 iii 第五节 人性的扭曲和异化: 117 新现实主义诗人对司法制度的调侃 第六节 各种刻意的片面性批评: 118 组屋建设、考试制度、文凭至上的弊端 第七节 西风下的负心的人: 119 对流行歌曲和社会风气的批评 第八节 枯落的相思树叶: 128 非共产主义生活模式的否定 第九节 第七章 小结 130 左派在高墙内外的斗争 133 第一节 引言 133 第二节 猪尿味的喜悦:走向工厂和农村 133 第三节 招募会员:不见于其他文学派别的招兵买马 136 第四节 罢工、罢课、游行:口号诗 138 第五节 藏身森林的马来亚共产党 141 第六节 高墙内的恶魔和战士: 144 新现实主义诗人建构的监狱图景 第八章 第七节 活在未来的牺牲者 148 第八节 小结 149 新现实主义诗人的信仰:想象与崇拜 151 第一节 引言 151 第二节 电影、画像和书本中建构的新社会: 152 共产主义想象 第三节 摆脱贫苦:共产主义生活的憧憬 156 第四节 为理想献身:放弃爱情及一切 158 iv 第五节 超越障碍、病痛、疑惑和孤单: 165 共产信仰的剖白 第九章 第六节 想象胜利:太阳在梦里闪耀光彩 172 第七节 “真理的声音”:毛泽东崇拜 174 第八节 左派文学创作的精神象征:鲁迅 176 第九节 小结 180 苦难的渲染与反抗情绪的煽动 183 第一节 引言 183 第二节 劳动人民的哀歌:新现实主义诗人 184 建构的苦难图像 第三节 被诅咒的童工:苦难的深化 192 第四节 让女人挥起铁拳: 198 劳动妇女、风尘女子和母亲 第五节 苦难的河水 208 第六节 洋房与木屋、大鱼大虾与江鱼仔虾米: 214 贫富对比的场景 第七节 反叛的尾巴: 220 灌输反叛意识及挑起反抗情绪 第八节 第十章 参考书目 结论 小结 229 232 238 v 图表一览: 表一:新现实主义期刊(1965-1977) 72 表二:新现实主义诗集(1965-1977) 79 vi ABSTRACT This thesis is a study of Chinese leftist poetry in Singapore from 1965 to 1975. Leftists were influenced by both China and local political development. The political struggle of Malayan Communist Party and Barisan Socialis, as well as the outbreak of Cultural Revolution in China were among the contributory factors which affected the style, themes and features of the leftist poetry. During this period, the dominant way of literary expression by local leftist writers, commonly known as “New Realism”, was targeted at echoing Mao Zedong’s advocacy of literature that serves the proletariats, i.e. workers, peasants and soldiers. In this respect, poetry was combative and regarded as a “weapon”, an essential part of leftist literature. Mao’s subsequent advocacy of “Socialist Realism” and “Combination of Revolutionary Realism and Revolutionary Romanticism” as methods of writing also greatly influenced the leftist literary writings in Singapore. This thesis comprises of ten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explains the objective, significance and scope of the thesis.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comprehensively the definition of realism, including socialist realism which is most relevant to leftist poetry. The third chapt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leftist literature in China, as well as the political context of leftist literature in Singapore.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leftist literature after the independence of Singapore. Many leftist writers at that time had commented that leftist periodicals flourished unprecedentedly in the early seventies. This chapter will also discuss how the leftist writers grasped its literary concept and expressed their rejection of other literary methods. The fifth to ninth chapter provide detailed,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themes and artistic features of the leftist poetry, namely, the common images and antithetical expression employed, the socio-political criticism of “the others”, the reflection on the life experience of the leftists, their firm belief in Singapore becoming a socialist society eventually, and the portrayal of the sufferings of the abused and the poor alongside of the poets’ attempt to instigate emotion for rebellion. The last chapter discusses the changes in the political mindset and literary concern of the leftists after 1975. Poets were inclined to using prosaic lines, direct expression and slogan in their poems, thus vii deprive of their artistic value. Nevertheless, the poems bear testimony to Singapore history, and are therefore worth studying. Other than a few fictions and memoirs published in the recent years which focus on the leftist’s life stories, there is no systematic research done on the leftist literature in Singapore. This could be due to political sensitivity in the past. It is only until a few months ago that a research by Choo Cheng Fatt titled “Red Tide: the Tide of Cultural Revolution in Chinese Leftist Literature of Singapore” was published. However, the book merely links the phenomenon of Leftist literature to the China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its discussion on poetry was minimal. As the pioneer of this subject, my research will b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future study of Chinese leftist literature in Singapore. viii 新华左派诗歌研究(1965-1975) 第一章 绪言 纵观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华左派文学的新现实主义诗歌文本,不 难发现集体意识的投射是无所不在的,而当中许多作品不论是在思想感情 或者表现手法,都有高度的相似性和重复性。诗作者的爱憎分明,一方面 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另一方面则对代表资产阶级的富人和雇主充满仇 恨;许多时候更誓言推翻旧社会甚至旧世界,并且进一步表露他们对马克 思社会主义国度的向往和憧憬。左派的理想是:过渡到社会主义国度后, 再进而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目标。这种的左倾的表现与当时左派思潮的影 响休戚相关。在研究这一时期的新现实主义诗歌时,诗歌作者的政治背景 和取向,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但是,在尝试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时, 却极容易基于认识上的局限,而妄下结论。这跟一直以来历史教科书和官 方话语所呈现的关于左派的负面形象有一定的关系。官方对于历史的陈 述,诸如李光耀回忆录所认定的左派活动与马来亚共产党(简称马共)有 关,或者公开左翼政党“社会主义阵线”(简称社阵)与马共有共谋的关 系等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笔者对于作品取向及作者意图的判断。 必须指出的是,关于左派的说法,是一种历史的划分,一种说明上的手 段,据笔者访问所知,当时的左派并没有自认是左派的这种概念,陈川波 (长河)甚至认为左派的诗歌也不应该称为“左派诗歌”,因为左派是政 治概念,不是文学概念。他认为应该以“现实主义”的说法来指称有关的 文学流派(笔者认为以现实主义来指称这类文学并不足以说明这一派别的 41 李擒白〈静静的裕廊河〉,同注 8,页 5-6。 李擒白〈夹板厂之歌〉,同注 8,页 22-27。这首诗首次发表于《建设》第 21 期 (1971 年 月)。 43 李擒白〈问裕廊河〉,《建设》第 24 期(1971 年 月),页 25。 44 新工〈第一天上工〉,《劲草》第 期(1974 年 月),页 20。 45 沸震〈这日子不会太长久〉,同注 30,页 41。“工作”在原文为“工做”。 46 战士〈老霜伯〉,《文艺生活》第 期(1970 年 11 月),页 8-9。 47 陈红〈谁养活谁〉,《奔流》第 期(1970 年 月),页 22。 48 陈红〈谁养活了谁〉,同注 12,页 24。 49 鲁生〈新龟兔赛跑〉,《街头小唱》(新加坡:长屋出版社,1970),页 5。 50 高阳〈孩子的记忆〉, 同注 18,页 33-37。 51 高阳〈两块半〉, 同注 18,页 15。 52 庸夫〈为什么?〉, 同注 18,页 50-51。 53 常追风〈太平山下〉,同注 13,页 46-47。 54 佚名〈比比数〉,同注 16,页 18。 55 吟予〈捡垃圾的小女孩〉,《建设》第 14 期(1970 年 月),页 28。 56 庸夫〈童工〉, 同注 18,页 47。 57 江琴〈家史〉,同注 31,页 18。 58 战士〈阿霜伯〉,同注 46,页 8-9。 59 齐心〈巴士车亭里〉,同注 16,页 16-17。 60 黎海〈卖‘绿豆爽’老叔〉,同注 16,页 14。 61 红冰〈印刷老工人〉,《建设》第 16 期(1970 年 10 月),页 24。 62 虹浪〈那大地上没有春天〉,同注 29,页 8。 63 疾叙〈农村之歌〉,同注 30,页 43。 64 李擒白〈塑胶厂女工〉,《建设》第 17 期(1970 年 11 月),页 21。 65 迅羽〈扎铁女工的心愿〉,同注 29,页 15。 66 邓海志〈我们是一群汽车工人〉,同注 2,页 26。 67 诗红〈新工〉,同注 61,页 25。 68 李擒白〈夜班〉,《建设》第 15 期(1970 年 月),页 27。 69 丘克难〈机器工人之歌〉,同注 5,页 32-34。“螺丝”在原文中为“罗丝”。 70 秀风〈给造墓碑工人的歌〉,《青年文艺》第 期(1970 年 月),页 17。 71 庸夫〈珍厂跟车〉, 同注 18,页 41-42。 72 李擒白〈夜班〉,同注 68,页 27。 73 李擒白〈塑胶厂女工〉,同注 64,页 21。 74 红冰〈印刷老工人〉,同注 61,页 24。 75 绿叶〈呼--碌碌〉,《建设》第 23 期(1971 年 月),页 28。 76 《南洋商报》,1975 年 10 月 29。 77 《南洋商报》,1975 年 11 月 30 日。 78 同注 76。 79 《南洋商报》,1975 年 月 30 日。 80 江琴〈凶手是谁!?〉,同注 12,页 24。 81 鲁亮〈建筑工人〉,《星光》第 期(1973 年 月),页 19。 82 劲松〈工地一定要欢笑〉,《星光》第 期(1973 年 12 月),页 38-39。“哪 怕”,原文为“那怕”;“哪怕是皇亲国戚/全都要它们见鬼去”,用“它们”来指称 “皇亲国戚”,显示不敬的态度。 83 林敏〈我们要土地〉,同注 33,页 21。 84 洪忠〈歌唱黄梨乡〉,同注 6,页 15-16。 85 鲁生〈咖啡摊〉,同注 49,页 1-2。 86 马来工人〈埋粪喉工人〉,《南洋商报·青年文艺》,1972 年 月 日。 87 高澈〈给苦难的人们――看〈黑天堂〉后〉,《生命的艰途》(新加坡:向阳文化 企业公司,1973),页 19。 42 231 第十章 结论 从本文各章的讨论中,我们看到了新现实主义诗歌有许多模仿和复 制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显著痕迹。然而,与此同时,如果我们稍加注 意,也会发现部分新现实主义诗歌其实还是有显露本土化倾向的,尽管本 土化在新现实主义诗歌理论中并不被强调和重视。当中如学校将引入性教 育的讽刺、批评政府发展旅游业所带来的怪象等,虽然在批评态度上有一 定的片面性,可是叙述内容却是立足本地的。另外,“河水和苦难”的主 题,也通过引入新加坡河、梧槽河和裕廊河这些场景,来为新现实主义诗 歌注入本地元素。 笔者从新现实主义诗歌的各个主题及其表现,论证了政治话语主宰 文学话语的特征。新现实主义是共产主义文艺观下的产物,自然也受到其 政治意识形态的操控。由于新现实主义的排他性和独霸意识,因此在文学 上表现为攻击其他文学派别如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试图将它们消音及灭 迹,以在文坛上建立一元性霸权;在政治上,则是对当时政治人物、国家 制度和社会风气等的蔑视和嘲讽,并且极力渲染贫富的悬殊、下层人民的 苦难等,来煽动读者的反叛情绪,期望最终建立他们梦想的社会主义社 会。不过,在本地的政治语境下,新现实主义文学的生存状态是艰难的, 它对他者的批评既有主动性,也有属于应对行为的被动性。当然,在同样 的政治语境下,本地新现实主义在文学及政治上的摇旗呐喊和冲锋陷阵, 终无法像中国大陆一样产生任何翻天覆地的变化。值得提出的是,新现实 主义诗歌的出现有其历史的根源,尽管它的文学性及艺术性大体上非常 低,对文坛的贡献有限,但是它毕竟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有其研究价值和 认识作用。新现实主义诗人追求理想,为问题寻找答案,为人生寻觅出 路,既关心社会,也同情弱者。他们试图以文学干预生活的做法,只要不 走上极端,还是有它值得肯定的精神价值存在的。此外,对比今天社会上 年轻人的政治冷感,新现实主义诗人对于政治的关心确实有它可贵的地 方,尽管很多时候,诗人们都因为认识上的局限而显得偏激。新马文坛自 232 五四运动后,一直持续着的政治热忱,随着中国文化大革命的造神时代的 结束,以及在新加坡于上个世纪 70 年代的政治时局渐趋稳定、经济起飞 的大背景下,也连同新华左派新现实主义文学“蓬勃”期的落幕迅速地降 温及冷却。至今新华文坛也不再出现如此大规模的以政治为主导的诗歌或 文学作品了。因此,研究这一独特时期的新现实主义诗歌,以透视它在本 地的发展及衰亡的轨迹和历史或诗歌发展的意义,也就显得更有必要了。 尽管笔者在绪言中已指出文革在新华文学或者说左派文学的影响并 不像它在中国那样的铺天盖地,但是笔者认为文革的结束对左派所产生的 震撼却比文革本身来得惨烈。左派诗人对于社会主义国度的热烈追求,紧 跟着文革的结束嘎然而止;他们那乌托邦的梦想只能留给历史去回味,永 远也不能实现了。左派作者何去何从?左派新现实主义诗歌从此划上句点 了吗? 下面想引用朱成发和史英对于左派于文革后所产生的不同心态的论 述,先作一点介绍,再来探讨左派作者此后在创作心态及写作手法是否反 映出任何的不同。 朱成发指出:“文革狂潮平息后,受冲击最大的肯定是左翼阵营的 作家群,无论是口号喊得最响的红色诗人、平实无华的工人小说家,还是 挥着大棒的评论家们,在后文革时期都出现了失落与迷惘的心态。” 笔者从他的说法中大略归纳出了左派在文革后 种心态或者反应: 第一种是转而向宗教寻找归宿。例如,在文革时期最狂热、“以满 腔热情乘船到中国,奔向梦想中的文革”的原甸,最终把眼泪“都交给了 上帝”;崇汉、丘克难等左派作家也信了一贯道。 第二种是“改弦易辙,向西方的现实主义(笔者按:疑为现代主义 之误)汲取养料”,如槐华。 第三种是“在狂潮之后就封笔了”。这是更多的左派作家的情况。 第四种是“还在无奈地‘等候’和‘坚守’”。这类作家仅是少 数。 233 下来,再谈谈史英的看法。史英在一篇还未发表的文章中,引用了 他所写的一首诗〈分道扬镳一伙人〉,叙述了原本迫切追求建立社会主义 国度的左派在理想幻灭后的表现。 史英首先也指他们“久陷于绝望之谷/而心结上霜/大伙儿如云相聚 /风来散西东”。而左派阵营瓦解后,他们也各自形成了 种不同的心 态: 第一种是“依然欲拥抱太阳/有者心复炽/誓酿美梦成醇酒/纵然换 来醉死也情愿”:信仰依旧、立场不变,依然盼望实现心目中的理想国 度。 第二种是“改视太阳为克星/有者吐的话/污化而成满天的乌云/蔽 去日”:反其道而行之,倒过来抹黑往昔之信念者。 第三种是“嫌太阳过于炎热/有者欲种出/资本主义的浓荫/巴望纳 个凉”:思想已经做出调整,介于上述两个极端的思路之间,既不全然认 同马列主义构想中的国度,亦不否认它们具有可取的一面。因此,他们认 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各有优越之处,须两者结合才能建立更完善的社会 结构及制度。2史英告诉笔者他正是属于第三者。 若结合朱成发和史英的说法,在文革后瓦解的左派确实存在着许多 不同的心态,反应也不全然一样。笔者认为,此后的左派作家可能拥有的 还不仅是单一的心态,而是多种心态的交织3。必须提出的是,这种不同的 心态落实到诗歌的理念上及具体的创作上又是怎么样的情况呢? 以槐华来说,他在后期的诗歌理念显示了他已经能够接受其他流派 的写作技巧。他在 1988 年写的一篇文章指出:“一向写实,到八十年代 才惊异舒婷式的美丽的哀愁与北岛诗中思辨的色彩,于是开始涉猎现代派 诗与诗论……”4 同时,他也尝试把各种技巧引入他的诗歌创作中:“近 两年来,我试图把小说技巧(原注:现实主义的、现代派的)、中国绘画 ‘计白为墨’的空灵、电影蒙太奇(原注:montage)等等,熔铸进自己 的诗中……”5笔者认为,槐华一开始就是倾向于感性书写的,写过不少情 诗,如从〈谁知道呢〉(写于 1958 年 月 日)中“脸上泛起红霞”、 “撩动垂在胸前的辫发”的 女子,到〈心上有你的声音〉(1963 年 月 234 日)跟爱国事业联系在一起的“火的道路,不变的深情”7,都还是能看出 他感性的一面。然而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世界思潮的冲击”(借方 修语)下,吟唱过〈我的初恋女友缪斯〉8的他,还是卷入了时代的浪潮 中,写出卷起千堆雪的战斗诗歌来了,例如他在上个世纪 70 年代就写过 《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边境矿歌》等敲响战鼓的诗作。如今,战斗 的鼓声远去了,时代的浪潮也消退了,诗人的诗歌终于卸下了意识形态的 包袱,以初恋的情怀跟缪斯再续前缘了。他在 80 年代出版诗集《心上有 你的声音》时,不仅自称“苦吟派”,还特别指出:“第二缉收 1958 年 -1962 年诗 首,从《水塔放歌》17 首中选出,因其较带有自我的抒情 风格。” 槐华的“自我”当是再次显现了。 严思在 1965 年 11 月出版了《风雷集》,可是第二本诗集却于 1985 年 月才出版,前后相差了近 20 年。他在《风雷集》的后记中说:“近 年来,由于比较实际地参与一些工作,而在热火朝天的现实生活中,我发 现了一个诗歌写作的无限广阔的田地。这使我如此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取 材于劳动人民,并且和人民斗争相结合的诗歌,才有它的永保青春……” 10 20 年后,严思还是因为“在 1983 年,第一届华文文艺营举行过后,受 到潮流的冲击,开始重新提笔的”11。可以看出,由始至终都是具有重大 意义的“历史潮流”在推动他写诗的。他形容自己“这两年来写诗的心 态”(笔者按:1983 年至 1985 年)时引用了鲁迅旧体诗“万家墨面没蒿 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又说诗集名称 12 也是来自鲁迅旧诗“寒凝大地发春华” ,侧面显示出他对鲁迅的景仰之 深。这可以看成是左派诗人或文人以鲁迅为精神象征的延续,当中“敢有 歌吟动地哀”还是左派过去时常引用来抒发创作情怀及胆识的诗句。新马 自上个世纪 30 年代以来的鲁迅霸权及神话,依然在他身上发挥着影响 力。曾经“追逐啊,追逐太阳/追逐彩霞般的生活……”13的严思,在创作 上沉默了 20 年,可是他对于沉默的诠释还是充满战斗的意味:“沉默是 什么?/沉默是决战的意志/无数的历史小偷/把谎话当作预言/对人类又哄 又骗//沉默是什么?/沉默是惊蜇的第一声响雷/他等待的是全人类的春天 /请让喧腾的海浪/对沉默致以最崇高的敬意”14。另外,在《春华集》的 235 后记中,严思又以一种相等于“信仰”的情操,来表达他的心态:“突破 冻土,惨淡是我绽开的花瓣;傲雪凌霜,我确信继之而开的,将会有其他 更加娇媚的春花!”,又说“若能理解我沉郁的心境,当能由晦涩甚而是 有些朦胧之中,见我真情”。可见,严思的信仰及政治立场似乎不变,只 是情怀从奔放变得内敛了。 原甸在 1964 年 月乘船到中国去,隔年到香港,1984 年 10 月回国 15 。换言之,原甸在 1965 至 1975 年之间的新华诗坛可说是缺席的。可 是,从他前后期创作上的转变,也能看出另一类左派诗人扩大或者改变写 作题材的尝试。从〈我们的家乡是座万宝乡〉(写于 1960 年)、〈青春 的哭泣〉(1961 年 月)这类与爱国情操、崇高理想连成一体的诗歌,到 〈手的诅咒〉(1960)这类明显受到工农话语操控的诗作,到〈笑的向 往〉(1961 年)憧憬社会主义社会国度的诗篇,到他第一天回国报到在 〈疲倦的鸟回巢了〉(1984 年 10 月)中所表达的那种与过去决绝的心态 (“我把这七千多个/硕果仅存的最后一个日子/混同着我的诅咒和蔑视的 唾液/抛进了维多利亚海港/然后走进了/香港的启德机场”16),可以看到 原甸的转变。原甸后期的诗歌有许多个人情怀的描写,当中〈我的双鱼座 映照着我〉(1985 年 月 30 日)的语言明显与前期不同:“我应该像聪 明的知命鸟一样/欢快地衔啄着 或 或 1/但我在仓促间啄了一个 23/用 颤抖的手折了 朵紫罗兰/5 朵野茉莉配以 支虞美人草……/然后在探险 17 者的行囊重压下蹒跚着步履/去研究胡姬花的生长……” 。 无疑的,左派诗歌与政治的关系,尤其在上个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 代之间是休戚相关的。当然,与一时期的政治关系过于密切的文学作品, 其生命力也是有限的。对于左派文学下的文革潮文学的命运,朱成发认 为:“这种以政治为服务对象的文学,在整个政治体系瓦解,政治的奋斗 18 目标消失之后,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 诚然,仅为一个时期的政治目标而生而活的文学当然随着历史的落 幕、聚光灯的渐灭而消失。然而部分真正醉心文学、对文学还有诚意的左 派作者还是会持续创作,而博取众长、求新求变显然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对于现代派和新现实主义的合流,史英指出:“两者的差距大为缩小了, 236 他们各自所写的诗即少谜样难以借解读,又没一览无遗的弊病。换言之, 彼此界限的划分已模糊了。”19,不过他也发现“两派诗人群中,依然有 一部分作家坚持以往的写法,宁在原地踏步而不更改”20 朱成发也发现残 21 余极左思潮对文坛的不利影响 。不过,笔者认为,这样的影响将会弱 化。 对于现实、真相、事实的追求是现实主义历久弥新、永恒不变的主 题,那可以是外在现实(如批判现实主义)的反映,可以是内在现实(如 意识的现实主义)的描写,也可以是马克思意识形态下那种认为具有历史 必然性的将存在而还未存在的现实(如新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两结合)的投射,然而随着时代的推进,其表现的方法却必须是推陈出新 的。这或许是当前和未来的现实主义者或者新现实主义(如有,当是另一 种意识形态的新现实主义)者所要思考和探索的大问题,但这已不在本文 的讨论范围内了。 朱成发《《红潮――新华左翼文学的文革潮》》(新加坡:玲子传媒私人有限公 司,2004),页 135-137。 史英这篇未发表的文章是〈简说诗创作的导因和流程〉。 作家心态是一个值得钻研的课题,其他学者可以考虑对新华诗人或者作者的心态作 深入的研究。在中国,杨守森主编就主编了一本《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槐华〈写到 21 世纪〉,《槐华的诗长征》(新加坡:朝晖艺术及文化公司, 2002),页 2。 同注 4,页 7-8。 槐华〈谁知道呢〉,《心上有你的声音》(新加坡:长屋出版社,1986),页 91- 92。 槐华〈心上有你的声音〉,同注 6,页 12。 槐华于上个世纪 80 年代出版诗集时,在序诗中再次提及他的“缪斯女友”,可见 他对缪斯的念念不忘。槐华〈序诗〉,同注 6,页 4, 〈后记〉,同注 6,页 112。 10 〈后记〉,严思《风雷集》(新加坡:高山文化出版社,1965),页 42。 11 〈后记〉,严思《春华集》(新加坡:长屋出版社,1985),页 129。 12 同注 11。 13 严思〈追逐啊!追逐太阳〉,同注 10,页 5。 14 严思〈沉默是什么――致诗人艾青〉,同注 11,页 15-16。 15 原甸《原甸三十年(1959-1989)》(新加坡:万里书局,1990),页 616-618。 16 同注 15,页 306-311。 17 同注 15,页 398-399。 18 同注 1,页 133。 19 史英〈新华诗歌简史〉(新加坡:赤道风出版社,2001),页 75。 20 同注 19,页 75。 21 同注 1,页 137-138。 237 参考书目 中文书目: 原始资料(按出版年代顺序排列): 一、报章: 《阵线报·旗》 第 期 - 第 517 期 《南洋商报·青年文艺》 1961 年 11 月 11 日 - 1972 年 12 月 31 日 1970 年 月 24 日 - 1973 年 月 日 二、期刊: 《建设》 第 期 - 第 26 期 1968 年 12 月 - 1971 年 11 月 《文艺生活》 第1期 - 第6期 1969 年 月 - 1970 年 11 月 《青年文艺》 第1期 - 第6期 1970 年 月 - 1970 年 12 月 《奔流》 第1期 - 第8期 1970 年 月 - 1970 年 12 月 《创作与文摘》 第1期 - 第6期 1970 年 月 - 1970 年 10 月 《赤道诗刊》 第1期 - 第4期 1971 年 月 - 1971 年 10 月 《笔端》 第1期 - 第3期 1971 年 月 - 1971 年 月 《旭阳》 第1期 - 第3期 1971 年 月 - 1972 年 12 月 《星光》 第1期 - 第7期 1973 年 月 - 1973 年 12 月 《劲草》 第1期 - 第7期 1973 年 月 - 1974 年 12 月 《乡城文艺》 第1期 - 第4期 1974 年 月 - 1974 年 12 月 238 三、诗集: 严思《风雷集》(新加坡:高山文化出版社,1965)。 李贩鱼《在生活的道路上》(新加坡:天桥文化出版社,1965)。 史英《花草集》(新加坡:荒原出版社,1966)。 秦林《小阳春》(新加坡:南方文艺出版社,1969)。 鲁生《街头小唱》(新加坡:长屋出版社,1970)。 红桦《幸福在哪儿》(新加坡:万里文化企业公司,1971)。 林康《路》(新加坡:奔流出版社,1971)。 丘克难《生活之歌》(新加坡: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 马德《隔着长堤》(新加坡:万里文化企业公司,1972)。 崇汉《赤道鼓声》(新加坡:群山出版社,1972)。 高澈《生命的艰途》(新加坡:向阳文化企业公司,1973)。 李擒白《柴船头--我生长的地方》(新加坡:万里文化企业公司,1973)。 马德《苦难的航程》(新加坡:大业出版社,1973)。 高阳、庸夫《生活诗钞》(新加坡:长路出版社,1973)。 集体创作《三个生活故事》(新加坡:南方艺术团,1974)。 思远《锄头,劳动人民》(新加坡:理想纸品印刷公司,1974)。 马田《南飞的箭》(新加坡:四月出版社,1974)。 常追风《登高吟》(新加坡:红炉文化,1974)。 集体创作《我们是一家人》(新加坡:新知文化企业,1974)。 严思《春华集》(新加坡:长屋出版社,1985)。 239 原甸《原甸三十年(1959-1989)》(新加坡:万里书局,1990)。 专书(按姓氏笔划排列): 刁筱华译、诺克林著《写实主义》(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 马崙《新马华文作家群像》(新加坡:风云出版社,1984)。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选编《台湾香港澳门海外华文文学论文选――第五届 台湾香港澳门暨海外华文文学国际学术论文研讨会》(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 1993)。 方修《马华新文学及其历史轮廓》(新加坡:万里文化企业公司,1974)。 ――《马华新文学简史》(新加坡:万里书局,1974 年)。 ――《马华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新加坡:红炉文化企业公司,1976)。 ――《新马文学史论集》(香港;新加坡:三联书店香港分店、新加坡文学书屋, 1986)。 ――《战后新马文学大系(诗集)》(北京:华艺出版社,2001)。 王绍光《理性与疯狂:文化大革命中的群众》(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 王润华、白豪士主编《东南亚华文文学》(新加坡:新加坡歌德学院、新加坡作家 协会,1989)。 王润华《从新华文学到世界华文文学》(新加坡: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文教委员会 出版组,1994)。 ―――《从反殖民到殖民者:鲁迅与新马后殖民文学》(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 学,2000)。 公仲编著《世界华文文学概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公仲、江冰主编《走向新世纪――第六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 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240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走向 21 世纪的世界华文文学:第九届世界华文文 学国际研讨会文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史英《新华诗歌简史》(新加坡:赤道风出版社,2001)。 刘象愚选编、R·韦勒克著《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的概念》(中国社学科学出版 社,1989)。 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 江边《20 世纪中国文学流派》(青岛:青岛出版社,1992)。 朱先树、饶庆年编《新加坡当代华文诗选》(北京:北京艺术出版社,1988)。 朱成发《红潮――新华左翼文学的文革潮》(新加坡:玲子传媒私人有限公司, 2004)。 李一平、周宁著《新加坡研究》(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 李谷城《中国大陆政治术语》(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2)。 李阳《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研究”》(长春:时 代文艺出版社,1993)。 李拾荒《近代马华诗歌选集(1965-1975)》(新加坡:风云出版社,1976)。 李建《新加坡文艺发展之路》(新加坡:山景出版社,1989)。 吴天才编《马华文艺作品分类目录》(吉隆坡:马来亚大学中文系,1975)。 吴俊刚译、亚历克斯·佐西著《李光耀――新加坡的斗争》(新加坡:安格斯及罗 伯逊(东南亚)私人有限公司,1981)。 沈望傅《郭宝崑传奇的乱想》(新加坡:闯新文化,2002)。 邵伯周《人道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上海:远东出版社,1993)。 邵玉铭、张宝琴、痖弦主编《1949-1993 四十年来中国文学》(台北:联合文 学,1994)。 陈永志《论郭沫若的诗歌创作》(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241 陈明远《劫后诗存》(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 陈贤茂《海外华文文学史》第一卷(厦门:鹭江出版社,1999)。 陈新才、张清江、梁文宁译、李光耀著《李光耀回忆录 1923·1965》(新加坡: 联合早报,1998)。 陈新才、谢声远、陈青山等译、游保生、林崇椰合编《新加坡 25 年来的发展》 (新加坡:南洋·星洲联合早报,1984)。 杨松年《新马华文文学论集》(新加坡:南洋商报,1982)。 杨守森主编《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杜琳《新华诗歌中文化忧患意识研究(1965-1980)》(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 华语言文化中心,1999)。 苏光文、胡国强主编《20 世纪中国文学发展(下卷)》(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 版社,1996)。 张学正《现实主义文学在当代中国 1976-1996》(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7)。 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上卷:二十世纪中国一种精神文化现象的宏观描述、微 观透视与理性反思》(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下卷:二十世纪中国一种精神文化现象的宏观描述、微 观透视与理性反思》(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张锦忠《南洋论述--马华文学与文化属性》(台北:麦田出版,2003)。 张定绮译、韩福光、华仁、陈澄子合著《李光耀治国之钥》(台北:天下远见出版 股份有限公司,1999)。 孟樊《当代台湾新诗理论》(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 苗秀编《新马华文文学大系第一集·理论》(新加坡:教育出版社,1972)。 周粲编《新马华文文学大系第六集·诗歌》(新加坡:教育出版社,1972)。 242 金达凯《左翼文学的衰亡》(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3)。 周行之《鲁迅与左联》(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 林琼《新诗杂话》(新加坡:教育出版社,1970)。 柏杨主编《新加坡共和国华文文学·诗歌篇》(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 司,1982)。 饶芃子主编《中国文学在东南亚》(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饶尚东《新加坡的人口与人口问题》(新加坡:教育出版社,1979)。 赵戎《赵戎文艺论文集》(新加坡:教育出版社,1970)。 赵戎编《新马华文文学大系第八集·史料》(新加坡:教育出版社,1972)。 钟祺《谈谈诗歌创作》(香港:上海书局,1966)。 南洋商报、新加坡写作人协会联合编选《吾土吾民创作选·诗歌》(新加坡:南洋 商报,1982)。 原甸《马华新诗史初稿(1920-1965)》(香港;新加坡:三联书店香港分店、新 加坡文学书屋,1987)。 流川《流川评论集》(新加坡:五月出版社,1973)。 袁竞编《毛泽东著作大辞典》(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 黄孟文、徐迺翔主编《新加坡华文文学史初稿》(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 系·八方文化企业公司,2002)。 黄孟文《新马文艺论丛》(新加坡:世界书局,1979)。 黄锦树《马华文学与中国性》(台北:元尊文化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 巢峰《“文化大革命”词典》(香港:港龙出版社,1993 年)。 梁文宁、陈慧霞、李慧玲等译、李光耀著《李光耀回忆录 1965·2000》(新加 坡:联合早报,2000)。 243 第四届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会选编组《面向 21 世纪的东南亚华文文学(上卷)》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章翰《鲁迅与马华新文艺》(新加坡:风华出版社,1977)。 蒂凡那编(中文译本)《社会主义的实现--新加坡之道路》(新加坡:联邦出版 社,1976)。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第一卷(上海:复 旦大学出版社,1998)。 傅腾霄选编《马列文论选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厦门市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会、厦门大学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中心编《当代东南亚 华文文学多面观(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集刊第一集·上册)》(福建:厦门大学出 版社,1995)。 新加坡文艺协会编《新加坡当代华文文学大系·诗歌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 司,1991)。 槐华《槐华的诗长征》(新加坡:朝晖艺术及文化公司,2002)。 槐华《心上有你的声音》(新加坡:长屋出版社,1986)。 槐华《半世纪的回眸:1938-1988 热带诗选》(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潘亚暾《海外华文文学现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潘家福《1959 至 1965 年新马华文诗歌研究》(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2000)。 论文: 史英〈简说诗创作的导因和流程〉,未发表。 伍俩〈50 年代知识青年的精神粮食〉,《热带学报》第 期(2004 年 月),页 76-81。 244 网雷〈七十年代新加坡华文文艺杂志〉,《文艺天地》第 10 期(1997 年 月), 页 94-97;第 11 期(1997 年 12 月),页 88-91;第 12 期(1998 年 月),页 43-47)。 余虹〈“现实”的神话:革命现实主义及其政治意蕴〉,《文化研究》第 辑(天 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年 月),页 222-263。 韩宝镇〈新马文坛的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论争〉(台北:万卷楼,2004),页 473 -485。 瑶岗〈新华当代诗人评介〉,《新世纪学刊》第 期(2003 年 月),页 1-37。 访谈录: 许维贤〈与吴耀宗对谈“微型叙事:吴耀宗的‘文学野心’表演兼其他”〉,《蕉 风》第 490 期(2003 年),页 72。 刘燕燕整理〈办杂志与开书店奇遇记――英培安访问录〉,《圆切线》第 期 (2003 年 月),页 295-310。 吴新慧整理〈与时代的浪潮同浮沉――韩山元访问录〉,《圆切线》第 期(2003 年 月),页 206-207。 张曦娜〈时代留痕历史遗迹,访作家流军、英培安、原甸及美华谈书写时代〉, 《联合早报·文化:文艺城》,2002 年 月 日。 黄卓伦〈游走文字狱边缘,工人作家邹崇汉话当年〉,《联合早报·早报周刊对 谈》,2003 年 月 日。 英文书目 Books: Abram Tertz, On Socialist Realism,George Dennis trans.,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60. 245 Benedict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Rev. ed., London and New York: Verso, 1991. Chin Peng,Alias Chin Peng: My side of History, Singapore: Media Masters Pte Ltd, 2003. Damian Grant, Realism, London: Methuen & Co. Ltd., 1970. Eugen Weber, Movements, Currents, Trends: Aspects of European Thought in the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ies, Lexington, Massachusetts/Toronto: D.C Health and Company, 1992. Geok Lin Lim, Nationalism and Literature: English Language Writing from the Philippines and Singapore, Quezon City: New Day Publishers, 1993. George J. Becker, Document of Modern Literary Realis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3. György Lukács, The Meaning of Contemporary Realism, John and Necke Mander trans., London: Merlin Press, rpt. 1979. György Lukács, Essays on Realism, David Fernbach tran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rpt. 1981. Harry Levin, The Gates of Horn; A Study of Five French Realists, New York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3. M.H. Abrams, 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 FortWorth: 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 1999. Pam Morris, Realism, London: Routledge, 2003. Saw Swee Hock ,The Population of Singapore,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1999. Official Publication: Colony of Singapore, Government Gazette Extraordinary, VOL.XIII , Oct 22, 1958. 246 [...]... 饰词连用,以提供某种特定的语义。近代学者格兰特(Damian Grant)就 列出了批评文学中如批判现实主义(critical realism)、外观现实主义 (external realism)、荒诞现实主义(fantastic realism)、理想现实 主义(ideal realism)、反讽现实主义(ironic realism)、自然现实主 义(naturalist realism)、客观现实主义(objective realism)、诗化的 现 实 主 义 ( poetic realism ) 、 心 理 现 实 主 义 (psychological realism) 、 浪 漫 现 实 主 义 (romantic realism) 、 社 会 主 义 现 实 主 义 (socialist realism)、主观现实主义(subjective realism)、幻想现 实主义(visionary realism)等数十种不同类型的现实主义来证明他的... 落,而 1957 年至 1966 年则是反黄运动的余绪或者退潮期。方修《战后新马文学大系 (诗集)》(北京:华艺出版社,2001),页 10、16。另见目录页 3-5。 2 吴新慧整理〈与时代的浪潮同浮沉――韩山元访问录〉,《圆切线》第 6 期(2003 年 4 月),页 206-207。 3 Chin Peng,Alias Chin Peng: My side of History (Singapore: Media Masters Pte Ltd, 2003), p.438 4 See Chin (2003), p.450 5 朱成发《红潮――新华左翼文学的文革潮》(新加坡:玲子传媒私人有限公司, 2004),页 22。 6 方修《战后新马文学大系(诗集)》(北京:华艺出版社,2001),目录页 4、6。 另见同书页 16。 7 陈贤茂《海外华文文学史》第一卷(厦门:鹭江出版社,1999),页... 茉莉丝认为有两个因素影响左拉的“现实 主 义 ” 的 形 成 过 程 。 首 先 是 达 尔 文 ( 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在 1859 年发表了《物种起源》,而当中的物竞天择的理论随着广 泛传播;第二是艺术完全被吸纳入市场的行销中。左拉知道在 19 世纪后 期法国商业化的文艺界中,口号和宣传是自我宣传的有效方法,因而选择 了“自然主义”的口号。左拉发表的关于在文学中使用科学实验观察法的 重要文章《实验小说》(Roman Expérimental),也是受到伯纳德医生 ( Dr Claude Bernard ) 《 实 验 医 学 研 究 介 绍 》 (Introduction á 24 l’Etude de la Medicine Expérimental)关于观察和实验的讨论所启发 而写出来的。当中,他指出“小说家既是观察者也是实验者”32 ,并接受... (Histoire de la Littérature Anglaise, 1863-4)把自然主义引入文 学的论述中,试图把科学带入所有学科,并指出宇宙可由因果关系来理 解。他把巴尔扎克(Honoré de Balzac, 1799-1850)当成是自然主义的 创始人,并指他效仿巴夫芬(Bufton)的关于动物学的作品,写了关于人 的自然历史。28 近代学者如莱文(Harry Levin)认为巴尔扎克在任何关于现实主 义历程的叙述中,都占了中心地位。29而值得注意的是,巴尔扎克同样也 把文学和科学相提并论。他在小说集《人间喜剧》(The Human Comedy) 的前言中,把作家扮演的角色跟理性的观察者联系起来,还说“社会像自 然界”。巴尔扎克认为社会根据人活动的环境,把人塑造成许多不同的 人,就如同动物学中的动物一样。 对于巴尔扎克的做法,当代学者茉莉丝(Pam Morris)认为,巴尔... 手段。客观性强调的是不偏不倚地叙述,因此个人的情绪、感情当然就不 能介入。 2) 求真(或忠实性)、求实、实事求是: 法国文评家、史学家泰恩(Hippolyte Taine, 1828-93) “以求 真求实为历史必要条件,不求真求实则无以成历史”9的呼吁,也是可以看 成是现实主义追求的目标。 文 学 史 家 及 评 论 家 圣 博 夫 ( Charles Augustin Sainte-Beuve, 1804-69)也表达了他对真的追求。他说:“真善美是个极佳的口号,然 要同时达成三者可不容易。要是只能选一种我就选择真,光真一样就够 了。”10 杜兰提(又译为杜朗蒂,Louis Émile Edmond Duranty)在他于 1856 年至 1857 年刊行的期刊《现实主义》(Le Réalisme)内,也作出同 样的呼吁:“务必要在作品中寻找与此一求真、求实律相违背或相符合的 11 地方,且尽可能求符合,少作违背。”... 了 浪 漫 主 义 的 色 彩 。 早 至 19 世 纪 的 莫 泊 桑 ( Guy de Maupassant)就已经提及每个人感官的现实的不同(见第三节),到 20 5 世纪革命现实主义深层结构中的浪漫主义 ,以致后来革命现实主义引入革 命浪漫主义与之结合,都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纠缠不清。卢卡契 ( György Lukács , 1887-1971 ) 和 辛 雅 夫 斯 基 ( Andrey Donatorich Sinyavsky, 1925-1997)都反对将革命浪漫主义引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当 中,尽管卢卡契认为这种浪漫主义与 19 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是不相同的 (见本章第四节)。 18 韦伯指出,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笔者按:一般认为是第二代的现 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一样,都一样参照了自然(nature),但是已经不是 早期浪漫主义崇尚纯洁和高贵的那一方面,而是表现丑陋和低贱。6 笔者认为,每个人都有追求真实的愿望,没有人希望自己活在虚假... 真”,艺术家的任务是就所见所经验者谋求切切实实的再现。不过,现实 主义者对于真的追求,却非现实的全然映现。对于“过分拘泥于物象表 面”或“纯然作照相式的写实”等指控,尚弗勒里回应道:“人对自然所 作的再制从不可能是分毫不差的复制,而必然是种诠释……因为人非机 器,不可能对物象作机械式全然无误的转化。”13 左拉(Émile-édouard-charles-antoine Zola,1840-1902)则对自 然主义作家被指是“纯粹是摄影师”,以及“对生活不可能严格地真实” 的说法作出反驳。他说:“在小说中使用了实验性方法后,就没有好再争 执的理由了。实验的观念包含了调整(modification)的观点。我们确实 是以真实的事实作为开始,这提供了我们稳固的基础;但是若要显示事实 的结构,我们就要制造和指导现象;这是我们在工作中的所发挥的想像力 和才华部分……当我们使用实验性方法时,我们必须在不偏离自然的情况 14 下调整自然。” 左拉跟许多现实主义者一样不喜欢被冠以现实主义的称号,他在另... 为尚夫勒里或向佛洛里(Champfleury,即 Jules-François-Félix Husson 的笔名)指出:“当代人物的缜密再现,圆顶礼帽、黑色燕尾服、擦得晶 亮的皮鞋或农民的木鞋,总比过往那些无聊无益的东西要有兴味得多。” 20 他也嘲笑浪漫主义小说家“漠视自己的时代,掘起过往的尸体,让它们 穿上历史的低俗服装。”21 左拉的论述中也有表达了他对时代性的关注。他在 1868 年沙龙展 的评论中,称莫内(Claude Monet, 1840-1926)等画家为实在论者(Le 22 Actualistes),并指出:“这些人是打心底热爱当前时代的画家……他 们是以热烈感应时代的人的身份,以关注时代且乐意关注时代的人的身 份,来诠释他们所在的时代……他们的作品是活生生的,因为他们是自生 活取材,且因为他们是以对现代题材的热爱来画这些画。”22 画家库尔贝(Gustave Courbet,1819-77)对于“当代性”、... 立志要那么完美地透明,让影像可以穿过它,真实完好地再造他们自 己。”17 上面这段话,让我们看到现实主义者注重求真的特点。此外, 21 笔者认为,进一步来说,如果把影像看成是内容,而“透彻的玻璃”就是 一种形式,对于现实主义者来说,传达真实的内容是首要的,形式则是越 简单越好,因为越简单越有助于真实内容的传达。 对于当时的求真风潮,近代学者诺克林(Linda Nochlin)指出: “现实主义者主要追求的仍是‘真实’。对所有‘存在’中最富争议的一 项存在――事实、真相(truth)赋予重要性成了 19 世纪中叶蔚然兴起的 一股潮流,且求真(sincerity)这个字眼也成了一句呼之甚响的现实主 义(笔者按:原文译为写实主义)口号,而求真、求实也的确是现实主义 者追赴最力的一项目标。” 另一名近代学者格兰特认为:“现实主义者正对复杂性 (complexity)和意识性(consciousness)作出回应,因此他们把质朴 (simplicity)和求真看成艺术创造中的价值要求(即现实主义的预设条... 感情、人类与社会的事实。决定论称霸一切。科学调查、实验论证、挑战 了理想主义者一个又一个的假设,并以观察和实验的小说取代了纯想像的 小说。”33 左拉也以“实验与观察”的观点,把自然主义和理想主义对立起 来。他说:“这里理想主义者的名称,是指那些放弃观察与实验,将作品 建立在超自然和非理性的基础上、承认现象的决定论(determinism of phenomena)的作家……我们作为实验小说家的真实任务,是在于从已知 前进到未知,以掌握自然;可是理想主义的小说家,还是停留在预设的结 论上、在未知的一边、在未知比已知更高贵及美丽的麻木借口 (stupefying pretext)之下。”34 谈到时代的科学风气,左拉指出:“如今吹的是科学风;风行草偃 之下,我们也不由自主地对事物、事实采取相同的态度……时代的特征肯 定是现实主义的,或者应该说是实证主义的。我因此被迫去敬佩那些跟时 代有某种亲密感,跟他们所生活的时代有亲密感的人。”35 . subsequent advocacy of “Socialist Realism” and “Combination of Revolutionary Realism and Revolutionary Romanticism” as methods of writing also greatly influenced the leftist literary writings in Singapore. . literature that serves the proletariats, i.e. workers, peasants and soldiers. In this respect, poetry was combative and regarded as a “weapon”, an essential part of leftist literature. Mao’s. struggle of Malayan Communist Party and Barisan Socialis, as well as the outbreak of Cultural Revolution in China were among the contributory factors which affected the style, themes and features of

Ngày đăng: 26/09/2015, 10:05

Từ khóa liên quan

Tài liệu cùng người dùng

Tài liệu liên quan